欧洲的qe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房地产有何影响

黄小星的空间美国退出qe是什么意思?美国退出qe是什么意思?
QE: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宽松政)策简单理解就是“印钱”。其中量化指的是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就是减少银行储备必须注资的压力。退出qe就是退出量化宽松政策。
QE是美国美联储每个月发行的货币政策,QE3即每个月850亿美元的印钞,本周四凌晨美联储现任主席伯南克宣布每个月缩减100亿美元货币政策,原因是现在美国的经济在复苏,之前推出QE就是为了让美国的就业和经济好转,现在证明效果还不错,美联储将逐步缩减QE。那么美元就会上涨,相对的美元定价的黄金就会贬值。
美国退出QE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如果没有意外,美联储(Fed)本周即将退出量化宽松(QE)。众所周知,美国的量化宽松是美联储执行的资产购买计划,目的在于购买长期债权压低利率水平,目标是促使美国经济从2008年之后的衰退中复苏。美联储如果退出量化宽松,对于中国有何影响呢?
首先,这一决定对于中国来说风险多于机遇,甚至可谓一次不小的冲击。原因在于,如果美国退出量化宽松,那么意味着美元利率有走高压力,将导致更多资金回流美国,对于人民币(6.1105, -0.0040, -0.07%)将构成贬值压力,这同时也会间接影响到中国央行[微博]的货币政策。
对于中国而言,首先应该正确认识量化宽松影响,再谈如何应对量化宽松退出。随着时间变化,人们对于量化宽松也有了不同看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并不能简单等同于印钞票。
有人猜测美联储也可能出人意料地推出第四次量化宽松,但这一可能性不大。更大的可能性是,美国如期退出量化宽松,对此中国应该提高警惕。事实上,比起量化宽松带来的美元资产贬值效应,中国更应该警惕退出量化宽松带来的人民币贬值威胁。资金外流不仅将会造成人民币贬值预期,而且不可避免地造成中国资产价格下滑、流动性环境紧张等负面影响。对此中国经济决策当局不可不慎。不过考虑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情况,如果届时出现美元急剧流出的状况,中国央行及时抛售部分美元资产应该可以保证市场动荡在可控范围。
比起量化宽松政策的本身得失,对于市场来说,对于量化宽松退出与否的反复讨论以及步调不一致带来的不确定性,可能更为致命,十月的全球市场波动也与此有关。近年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一方面已经不止一次抱怨美国的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对于美国货币政策亦步亦趋,从被动宽松到主动宽松,甚至发达经济体也难以幸免地受到波动,典型如欧洲。
类似的困境也存在于中国货币政策,关于存准金是否要放松,信贷是否要定向宽松,各类争议让市场无所适从。如果再出现一次类似去年年中“钱荒”事件,那么对于市场信心将会造成严重打击。全球经济越来越一体化,即使全球化的势头有所减速,但是金融层次的相互影响链接却未见收缩。对于中国来说,空洞的抱怨可能帮助不大,理解量化宽松并且主动应对其影响,坚定执行符合自身需求的货币政策,是务实而必要的一步。
美国QE退出对中国经济带来三方面利好
长达近六年的量化宽松马拉松终于跑到了终点。北京时间10月30日凌晨,美联储宣布量化宽松政策将于11月份结束。巴菲特曾说过,只有退潮的时候,才能知道谁在裸泳。现如今,美国创造的全球范围内的宽松货币浪潮即将退去,对中国经济,进而对中国股市将有怎样的影响?
美国解除货币刺激的做法直接推高了美元汇率,这对中国经济和企业生产直接带来三方面利好:一是使得我国3.31万亿元外汇储备的保值压力得到缓解;二是以美元计价的包括石油、基础金属和一些粮食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使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大大减轻,而以大宗商品为生产原料的企业成本的直接降低则是给这些企业带来的最大实惠;三是人民币升值压力减轻,货币政策的两难选择困境难度减小。从稳增长的角度来看,对于恢复中国出口经济大有裨益,对于国内出口企业将带来实质性利好。
退出QE所带来的不利因素:一是美国经济好转和升息预期使得获利资本有流出中国,流向处于技术革新前沿的发达国家的冲动;二是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弱,对其生产企业利润带来冲击,而对于前期热衷投资黄金的“中国大妈”来说,后果可能相当残酷;三是对资金需求大户房地产业的冲击。目前很多房地产企业把海外当作了资金补给的重要来源,据数据研究供应商Dealogic的统计,2014年前8个月,中国房地产企业总计在海外市场上发行了524亿美元的债券;而据彭博社报道,中国房地产企业同期在海外银行获得的贷款总额高达59亿美元,同比增长39%。也就是说,今年前8个月,中国房地产企业在海外发行债券、向海外银行贷款形成的合计债务规模已经接近590亿美元。一旦QE退出,海外资金流动性发生变化,房企海外融资难度将大大增强,融资成本和汇率风险也随之增加。
任何一个政策的出现都会是双刃剑,目前A股能否保持平稳向上的态势,主动权不在外部,而在内部,在于本国经济的发展。只要我们能够抓住美国经济强劲复苏的良好时机,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就能扩大对美国的贸易出口,修复疲软已久的出口数据,拉动经济增长;还有就是继续在税收、融资等方面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帮助实体经济尽快摆脱困境,整个经济复苏的步伐也就会大大加快。由此可见,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对整个中国经济乃至中国股市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良机。最新发布的日志散文网推荐文章美联储结束QE3 维持长时间宽松措辞
  编者按:北京时间10月30日凌晨消息,在为期两天的政策制定会议闭幕以后,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周三公布了货币政策声明,宣布终结其第三轮量化宽松计划。在此次会议上,FOMC还决定将基准利率维持不变,符合市场广泛预期。
  【最新消息】‖
&&&&&&&&&&&&&&&&
  【国际市况】
&&&&&&&&&&&&&&&& ‖
&&&&&&&&&&&&&&&&
&&&&&&&&&&&&&&&&
  【各方点评】
&&&&&&&&&&&&&&&&
&&&&&&&&&&&&&&&&
  【中国影响】‖
&&&&&&&&&&&&&&&&
&&&&&&&&&&&&&&&&
  北京时间10月20日凌晨2点,美联储麾下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宣布,0-0.25%超低利率政策在“相当长时间”内不变,月采购额现为150亿的量化宽松(QE)将在本月结束,这意味着QE3(本轮QE为美国第三轮QE)在经历11个月的逐步缩减后终告结束。联储今天的政策完全符合市场主流预期。
  美联储在最新政策声明中指出:9月会议以来的信息表明,经济正以温和速度增长,劳动力市场状况进一步小幅改善,就业稳固增长失业率下降;整体而言,一系列劳动力市场的指标表明,劳动力资源利用度不够的问题在逐渐消退;家庭开支适度增长,企业固定投资攀升,而领域的复苏依然缓慢;通胀持续低于联储的长期目标;基于市场的通胀补偿指标略有下降,基于调查的较长期通胀预期依然稳定。
  今天美联储主席耶伦不召开新闻发布会,联储也不会更新对经济的预期,市场仅能从联储政策声明中窥探其意图。过去几个月中,美联储官员已多次表示在10月会议上结束QE的意图。BMO资本市场首席经济学家格里高利(Michael Gregory)表示,从今年11月开始,联储将37个月以来首次不采购较长期证券。
  巴克莱的经济学家加彭(Michael Gapen)指出,2012年9月启动QE3以来,美联储总计采购了1.6万亿美元(具体为1.613万亿)的国债和抵押支持证券(MBS)。此前进行且早已结束的QE1和QE2,联储依次采购1.725万亿美元、0.6万亿美元资产。3轮QE下来,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大规模扩容了3.938万亿美元,即近4万亿美元。
  此前市场普遍预计,在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提升短期利率前,身为美国的美联储将维系超低利率政策在“相当长时间”内不变的说法。BMO的格里高利道:“联储几乎没有欲望来小幅调整其声明的措辞。”稍早时发布的联储9月会议纪要显示,联储担心如果修改这一前瞻指引可能会被金融市场误读,而今天耶伦又没有新闻发布会来与外界进行沟通。
  道明证券的经济学家穆瑞恩(Millan Mulraine)指出,这样做是希望市场感受到美联储的鸽派立场,“联储倾向于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通缩率明显下滑条件下不惊扰市场”。
  IHS全球观察的美国金融经济学主管艾德斯坦(Paul Edelstein)预测,美联储声明向市场传递的主要信息就是联储不会容忍近来市场交易所传递出的长期低通胀预期。BMO的格里高利指出,美国的通胀因美元走强、全球增长放缓和油价下跌而被压低。
  今年夏天以来,市场交易所体现的通胀预期大幅下滑,这种预期基于所谓的平衡通胀率,为5年期国债收益率与5年期通胀保护国债(TIPS)收益率的差值。目前市场预计未来5年的平均通胀率为1.5%,明显低于9月的2%。
中国如何应对QE结束溢出效应 后QE时代投什么||第一财经日报||###||日 01:58
  [在后QE时代,当流动性不如往昔充裕之时,资金对中概股的追捧将进一步趋于理性。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近期各方对中国股市的好感度有所升温]
  在“后QE时代”该投什么?中国又如何防范、应对溢出效应?这已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尽管市场深谙一个道理――“退或不退,美联储曾释放的流动性都在那里”,但凝神思索一下“后QE时代”的投资逻辑也符合“天晴还须防雨天”的中国传统智慧。
  入股弃债切忌?
  此前两次美联储撤出QE时,都引发了股市大跌。显示,自2008年以来,美联储结束QE时,股市累计跌幅为27.5%。不过,本次结束QE的情况略有不同。经历了三轮QE,复苏的势头较前两次进一步巩固,且QE遗留给美联储的4万多亿资产今后可能依然会刺激美国经济发展。
  美联储主席耶伦(JanetYellen)在上月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联储会将资产负债表规模恢复至历史平均水平可能要到十年。”她指出,是否将持有再投资取决于金融条件和经济前景。
  除结束QE之外,最大的关注焦点为加息时点,许多投资者担心加息将影响美国。但从美联储于2004年~2006年期间加息的经验来看,美国股票受短暂影响,其后又重拾升势。
  而在加息环境下,希望实现回报的投资者或可缔造收益。其中,股息动力便是其中一大机遇。美国企业目前的财政状况是数十年来最稳健的,然而派息率仍然低于历史平均水平。自1990年以来,派息率平均为55%,而现时仅约为35%,反映美国市场为投资者提供的派息机会日增。
  包括高盛在内的多家投行认为,牛市远未结束,年底前可能还将创出新高。据悉,股份回购是推动市场持续上涨的重要力量。美国1500家企业目前持有1.7万亿美元现金,这部分资金是市场的强大动力。此外,最近数据显示美国企业也开始将现金用于增加资本支出,最近几个季度非住宅资本开支恢复上升。
  此外,与美股相关的另一项重要参数是美元走势。尽管近期跌破86,但主流观点认为美元中期内仍将继续走强,而美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货币政策分化是美元走强的主要原因。
  如果美元和美股确实继续冲高,则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必会贬值。分析人士指出,美国结束QE的决议可能助破位,并开启单边上行走势,但此后仍然看跌。
  “黄金之前的涨势多来源于QE印钞导致美元贬值,且当前大宗商品趋势偏熊,技术性缺口不大、需求不强,美债也可能随着美国的进一步复苏而失宠,因此长期而言,我不看好原油、黄金、债券等资产。”CFA协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施博文(PaulSmith)在接受《第一日报》专访时表示。
  美银美林(BOAMerrillLynch)指出,黄金价格的近期回调性上涨幅度可能比较可观,但势头并不会过猛,况且接下来就会重拾跌势。而一旦近期回调性上涨完成,黄金价格恐怕就会下跌至6月13日低点1180.00美元/盎司,甚至为956美元/盎司敞开大门。
  “美联储印钞机这个大利好不再,金价易跌难涨,千万别学大妈们去抢黄金,除非你要当它是传家宝,那就另当别论了。”业内分析师的一句戏话也并非没有真意。
  中概股或受冷落重新锁定A股?
  “尽管美国结束QE后对其资本市场究竟将有多少冲击,目前尚难下定论,但国际资金可能出于考虑,将更多投资于美国本土的上市企业,冒险投资中概股的风险偏好可能会受到抑制。”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历史数据表明,中概股短期表现虽可圈可点,但长期走势仍令人堪忧。“从1993年到2013年至少有168家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从招股价到交易首日结束的平均收益为20%,几乎等同于美国公司的上市日收益。但做长线的投资者日子并不好过,在接下来的三年中,这些168家中国的平均回报是-3.6%,平均每年约-1.2%。如果有投资者在买中国IPO的同一天买美国市场指数(如标准普尔500指数),并持有相同的时间(三年内,除非三周年之前摘牌),能赚取23%,每年约8%。换言之,中国的IPO在上市后三年的表现落后于美国市场每年约9%。”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会计学副教授朱蕾此前撰文表示。
  顺着这一逻辑,在后QE时代,当流动性不如往昔充裕之时,资金对中概股的追捧将进一步趋于理性。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近期各方对中国股市的好感度有所升温。
  “我长期看好中国股市,当前利率较低、资金面相对宽裕。对于中国投资者而言,寻觅高质量、高收益的股票是主要投资策略,成长性股票在当前环境可能不是安全选择。”施博文告诉记者。
  中国如何长期作战?
  视角从微观转向宏观,对于美国货币政策的转向,当前中国储备规模充裕、资本账户开放度较低,因此退出QE对中国的溢出效应有限,但风险犹存。
  QE告终将导致美元升值,由于与美元挂钩,这或导致人民币有效汇率上升,不利于中国的出口;此外,中国外汇储备已接近4万亿美元,其中美元资产(美国国债)占较大份额。美联储结束QE导致美债收益率上升,这将使中国持有的长期债券价格大幅下滑,使外汇储备“缩水”。各界专家表示,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是时候迈得更大一些了。
  “中国对外资产与负债的结构不合理,这一风险在美国关闭宽松闸门后或将越发凸显,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应当加速。”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卓越发展研究院院长乔依德告诉本报记者。
  2013年,中国对外资产大部分是外汇储备,外汇储备中大部分是美国国债。而中国的对外负债,即外商直接投资(FDI)占了约60%。相较而言,美国的资产和负债就比较平均。“根据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二季度数据,中国净资产约1.9万亿,但净投资收益大体每年都是负的,因为中国对外资产负债结构不对。他国直接对华投资的收益会比较高,而中国大部分资产收益较低,这样净投资收益就是负的,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要防范美国的溢出效应,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引导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当前的关键。”乔依德表示。
美联储政策声明:终结第三轮QE||金融界网站||###||日 02:35
  北京时间10月30日凌晨消息,在为期两天的政策制定会议闭幕以后,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周三公布了货币政策声明,宣布终结其第三轮量化宽松计划。
  FOMC宣布,自引入现有资产购买计划以来,就业市场前景已经取得了重大改善。此外,FOMC继续观察到,更广泛经济中拥有充足的潜在力量,可在物价稳定的环境下为正在朝着最大就业方向所取得的进展提供支持。据此,FOMC决定在本月终止其资产购买计划。
  在此次会议上,FOMC还决定将基准利率维持不变,符合市场广泛预期;同时指出在资产购买计划终结以后的很长时间里,继续将联邦利率维持在当前区间很可能仍将合适;尤其是,如果预期通胀率继续低于FOMC的2%长期目标,并假设长期通胀预期仍很稳定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
  但声明同时表示,如果未来获得的信息表明,朝着FOMC就业和通胀目标所取得的进展快于FOMC目前预期,则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的发生时间很可能将早于当前预期。相反的,如果这种进展慢于预期,则上调目标区间的发生时间很可能将晚于当前预期。
  声明全文如下:
  自FOMC 9月份政策制定会议以来所收到的信息表明,经济活动正在适度扩张。就业市场状况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改善,就业岗位稳固增长,失业率下降。整体而言,一系列就业市场指标表明就业市场上劳工资源利用率不足的现象正在逐步减少。家庭支出正在适度增长,企业固定投资也正在上升,而住房部门的复苏进程则仍旧缓慢。通胀继续低于FOMC的长期目标。以市场为基础的通胀补偿指标在某种程度上有所下降;以调查报告为基础的长期通常预期则仍旧保持稳定。
  FOMC正依据其法定使命来寻求培育最大程度上的就业和物价稳定性。FOMC预计,通过合适的政策融通性措施,经济活动将以适度的步伐扩张,就业市场指标和通胀率将朝着FOMC判定为符合其双重使命的方向发展。FOMC认为,经济活动和就业市场前景所面临的风险已几乎达到平衡。虽然近期内通胀很可能仍将由于能源价格下跌及其他因素而受到压制,但FOMC判断自今年年初以来,通胀率持续低于2%的可能性已在某种程度上有所下降。
  FOMC目前判断,自引入现有资产购买计划以来,就业市场前景已经取得了重大改善。此外,FOMC继续观察到,更广泛经济中拥有充足的潜在力量,可在物价稳定的环境下为正在朝着最大就业方向所取得的进展提供支持。据此,FOMC决定在本月终止其资产购买计划。
  FOMC将维持现有的政策,将来自于所持机构债和机构抵押支持的本金付款再投资到机构抵押贷款支持债券中去,以及在国债发售交易中对即将到期的美国国债进行展期。这项政策令FOMC的长期债券持有量保持在可观水平,应可帮助保持融通性的金融状况。
  为了支持朝着最大就业和物价稳定性的方向的继续进展,FOMC今天重申此前的观点,即目前联邦基金利率的0到0.25%目标区间仍是合适的。为了判定需在多长时间里保持这一目标区间,FOMC将对有关其最大就业和2%通胀目标的进展――包括已实现进展和预计将有的进展――进行评估。这种评估将把一系列广泛的信息考虑在内,包括有关就业市场状况的指标、通胀压力和通胀预标、以及有关金融发展的读数等。
  基于对这些因素的评估,FOMC预计在本月终结资产购买计划以后的相当长时间里,继续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到0.25%目标区间很可能仍将合适;尤其是,如果预期通胀率继续低于FOMC的2%长期目标,并假设长期通胀预期仍很稳定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未来获得的信息表明,朝着FOMC就业和通胀目标所取得的进展快于FOMC目前预期,则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的发生时间很可能将早于当前预期。相反的,如果这种进展慢于预期,则上调目标区间的发生时间很可能将晚于当前预期。
  当FOMC决定开始取消政策融通性措施时,将会采取平衡的举措,这种举措将符合其最大就业和保持2%通胀率的长期目标。FOMC目前预计,即使是在就业和通胀率均达到接近符合其双重使命的水平以后,经济状况可能仍将在一段时间里令FOMC有理由把目标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这一水平低于FOMC视为正常的长期水平。
  在此次政策制定会议上投票支持FOMC货币政策行动的委员有:主席珍妮特-耶伦(Janet L. Yellen)、副主席威廉-杜德利(William C. Dudley)、莱尔-布莱恩纳德(Lael Brainard)、斯坦利-费希尔(Stanley Fischer)、理查德-费舍尔(Richard W. Fisher)、洛丽塔-梅斯特(Loretta Mester)、查尔斯-普罗索(Charles I. Plosser)、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H. Powell)和丹尼尔-塔鲁洛(Daniel K. Tarullo)。
  纳拉亚拉-柯薛拉柯塔(Narayana Kocherlakota)则投了反对票。他认为,鉴于仍旧迟滞的通胀前景和最近以来以市场为基础的长期通胀预期指标下降的形势,FOMC应承诺至少在未来一到两年时间里继续保持当前的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直到通胀前景重返2%时为止;并应继续以当前水平实施资产购买计划。
格林斯潘:结束QE将引发市场动荡||金融界网站||###||日 06:44
  格林斯潘称,他不认为美联储能够退出长达数年的超级刺激项目而不引发金融市场动荡。
  据彭博社29日晚间消息,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称,他不认为美联储能够退出长达数年的超级刺激项目而不引发金融市场动荡。
  格林斯潘今日在纽约论坛上表示:“市场会平静吗?我不认为这是可能的。”
  格林斯潘称,美联储QE项目在抬高资产价格方面“超级成功”,却没能刺激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
  他称,美联储购买项目对市盈率、市场资本利率和全球收入/收益资产有“主要影响”,这主要是通过“压低长期资产的实际收益率来实现的”。
  格林斯潘称,“QE项目在需求方面没有获得成功有一个主要原因,你基本上看到的是资产膨胀,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膨胀,仅仅这两项发生了变化。”
退出QE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广州日报||费雪||日 07:19
  如果没有意外,美联储(Fed)本周即将退出量化宽松(QE)。众所周知,美国的量化宽松是美联储执行的资产购买计划,目的在于购买长期债权压低利率水平,目标是促使美国经济从2008年之后的衰退中复苏。美联储如果退出量化宽松,对于中国有何影响呢?
  首先,这一决定对于中国来说风险多于机遇,甚至可谓一次不小的冲击。原因在于,如果美国退出量化宽松,那么意味着利率有走高压力,将导致更多资金回流美国,对于将构成贬值压力,这同时也会间接影响到中国的货币政策。
  对于中国而言,首先应该正确认识量化宽松影响,再谈如何应对量化宽松退出。随着时间变化,人们对于量化宽松也有了不同看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并不能简单等同于印钞票。
  有人猜测美联储也可能出人意料地推出第四次量化宽松,但这一可能性不大。更大的可能性是,美国如期退出量化宽松,对此中国应该提高警惕。事实上,比起量化宽松带来的美元资产贬值效应,中国更应该警惕退出量化宽松带来的人民币贬值威胁。资金外流不仅将会造成人民币贬值预期,而且不可避免地造成中国资产价格下滑、流动性环境紧张等负面影响。对此中国经济决策当局不可不慎。不过考虑中国目前的储备情况,如果届时出现美元急剧流出的状况,中国央行及时抛售部分美元资产应该可以保证市场动荡在可控范围。
  比起量化宽松政策的本身得失,对于市场来说,对于量化宽松退出与否的反复讨论以及步调不一致带来的不确定性,可能更为致命,十月的全球市场波动也与此有关。近年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一方面已经不止一次抱怨美国的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对于美国货币政策亦步亦趋,从被动宽松到主动宽松,甚至发达经济体也难以幸免地受到波动,典型如欧洲。
  类似的困境也存在于中国货币政策,关于存准金是否要放松,是否要定向宽松,各类争议让市场无所适从。如果再出现一次类似去年年中“钱荒”事件,那么对于市场信心将会造成严重打击。全球经济越来越一体化,即使全球化的势头有所减速,但是金融层次的相互影响链接却未见收缩。对于中国来说,空洞的抱怨可能帮助不大,理解量化宽松并且主动应对其影响,坚定执行符合自身需求的货币政策,是务实而必要的一步。
富国:美联储向劳动力市场进展表达敬意||金融界网站||###||日 06:44
  北京时间10月30日凌晨消息,富国管理的首席资产组合分析师雅各布森(Brian Jacobsen)在美联储最新政策时指出:“我惊喜地看到,今天美联储移除了有关劳动力资源利用度显著不足的措辞,我认为这是联储对劳动力市场已取得某种程度进展的致敬。”
  稍早时美联储宣布,0-0.25%超低利率政策在“相当长时间”内不变,月采购额现为150亿的量化宽松(QE)将在本月结束,这意味着QE3(本轮QE为美国第三轮QE)在经历11个月的逐步缩减后终告停止。
美联储退出QE对中国利大于弊 出口将更具竞争力||新京报||杨国英||日 08:57
  美国QE3的彻底退出,这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新兴经济体的衰退,但不会触及新兴经济体的命脉。
  日前,据摩根大通最新预测,在10月28-29日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上,QE3(第三轮量化宽松)或许彻底终结。
  QE3的彻底终结(尽管低利率仍将维持一段时间),基本表明美国持续5年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正式进入转轨阶段,未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将进入正常化。
  毫无疑问,对于全球唯一强势货币的美元,美联储任何货币政策的转向,均会波及全球金融市场,这对于货币话语权较弱的新兴经济体尤甚。或许,正因为此,在摩根大通这一预测发布之后,对美股市场并未构成压力,却引来部分新兴经济体人士的担忧。
  担忧的核心理由无非有三:其一,QE3的彻底终结,将进一步加剧国际资本从新兴经济体的撤离,因为,美国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预示着美元将进入阶段性的升值区间,国际资本回撤美国或可赚取美元的升值收益,而这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或将意味着廉价资本时代的谢幕,这会对高负债、以及对外资高依存度的新兴经济体造成冲击。
  其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或将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新一轮震荡,新兴市场经济有可能发生新的金融危机,特别是资产泡沫比较严重、外汇储备规模较小以及资本流动管制力度较弱的新兴经济体。
  其三,由于在流动性充足期间,部分新兴经济体的改革不够充分,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导致大量的热钱外流时,新兴市场将会措手不及。同时,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的相对贬值,使得他们出现财政赤字进一步恶化的局面,或者增加那些以美元为货币单位债务的成本。
  但是,QE3的彻底终结,美国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对于全球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中国而言,却没有必要过度担忧,某种程度上,由其所产生的综合效应甚至是利大于弊。
  这是因为,我国无论与印度、俄罗斯等金砖国家相比、还是与其他新兴经济体相比,一者拥有近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且资本项下尚未完全放开,故而即使热钱大规模流出,也不会对我国金融市场造成过大的冲击;二者对于有10多亿人口且经济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二的我国,经济具有相当强的自循环功能,这是过度依赖能源和资源出口的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不可比拟的。故而即使QE3彻底终结引发美元的阶段性上涨,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也不会由此过于被动。
  如果更为全面地看,美国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对我国经济而言反而是利好。一方面,美元停止贬值,势必将大大减轻输入型的通胀压力。美元进一步进入升值区间,包括石油、铁矿石、农产品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会进一步下跌,对于资源进口依赖度较高的我国而言,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可以降低我国制造业的生产成本。
  另一方面,如果美元进一步进入升值区间,人民币相对贬值的话,反而会使我国出口商品在全球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对振兴我国的外贸出口将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这也可以为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拓宽空间。
  最后,对于美国QE3的彻底退出,这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新兴经济体的衰退,但不会触及新兴经济体的命脉。我们更相信,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经济体,能够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夯实我国的经济基础,并协同其他新兴经济体国家,共同迈进新一轮可持续增长之境。
美联储明年加息概率大 黄金熊途未尽||中国证券报||吴连丰||日 08:57
  众所周知,经济危机一旦爆发,会有很多企业倒闭,大量工人失业,而作为嫌贫爱富的始作俑者会紧缩银根,进而导致市场现金流的缺失,而市场现金流的短缺会加导致经济危机进一步恶化。而在2008年由华尔街引发的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国政府反应较为迅速。随后美联储(简称FED)推出QE1,其目的是向美国金融系统注入资金,包括对大的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进行担保,从而确保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转。美联储推出的第一次量宽政策稳定了美国金融局势,同时也推高维持的1000/盎司上方。
  第一轮量宽政策结束之后,美国的金融局势虽然得以稳定,但是美国的经济复苏依然举步维艰,失业率居高不下。美联储迫于外界压力推出第二次量宽。所以在日,美联储宣布了第二次量宽的具体规模,计划在2011年6月之前完成6000亿美元的国债采购项目,以提振美国经济增长。美联储的第二轮量宽政策进一步推高的价格攀升至1430.95美元/盎司,虽然之后稍有回落,但是现货黄金的价格依然维持在1300美元/盎司上方。
  随着美联储第二轮量宽政策结束,美国经济在次贷危机之后继续温和增长,但是就业市场增长缓慢,失业率虽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在高位。再加上2012年下半年,欧债危机再次爆发,美国为了防止经济再度陷入衰退而推出第三轮量宽政策。所以在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为了刺激经济复苏和就业增长,美联储决定每月无限期购买400亿美元抵押支持证券,同时继续执行卖短买长扭转操作,并且继续把到期的机构证券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本金进行再投资。并且继续维持联邦利率在0-0.25%极低水平,计划将这一利率水平维持到2015年年中。
  2012年年末,美国国会两党领导人就财政悬崖问题争执不下,而谈判时间节点临近,美联储担心美国经济坠入财政悬崖,于日,美联储主席宣布,美联储每月再次购买450亿美元的国债以替代卖短买长扭转操作。至此,美联储每月购买的规模高达850亿美元/月,并且维持超低利率在0-0.25%水平。
  随着美联储连续四轮量宽政策的推出,在2013年,美国经济持续好转,尤其是进入2013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增长较为强劲,尤其是就业市场,就业人数平均维持的20万人上方,失业率明显下降,由2013年年初的7.9%下降至2013年年末的6.7%。此外,美国第三季度GDP增长也达到3.6%,大幅超于市场预期。所以美联储自2013年12月开始逐渐缩减量宽规模,再加上美国经济的稳健复苏,现货黄金承压下跌,从2013年年初的1712.00美元/盎司一直跌至1180.00美元/盎司附近,之后现货黄金维持区间震荡。
  2014年新年伊始,除美国受天气影响以外,美国经济增长步伐稳健,就业市场更是改善明显,非农就业人数已经平均维持的25万以上,而美国失业率更是下降至5.9%。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美联储加息预期再次喧嚣尘上。而截至2014年9月,美联储购买债券规模只剩余150亿美元。就在本月,美联储很有可能会结束购债。但是鉴于进入2014年第二季度开始,区经济增长放缓,欧元区主要经济体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经济前景存在下行风险,所以,笔者认为美联储或将推迟结束购债。一旦美联储推迟结束购债,现货黄金必将出现一段反弹。但是黄金的反弹或许只是昙花一现,毕竟美联储在2015年中期加息是大概率事件,届时现货黄金必将再次开启下跌之路。
已有&0&条评论
宏大爆破(002683.SZ)拟10转15派3元,周四股价涨停。龙虎榜数据显示,两家机构买入该股34.....
当前人气:76
双成药业(002693)发布年度报告,公司2014年度实现净利润5893.28万元,同比下降11.7.....
当前人气:489
【互动回复】空仓全仓说:掌门早上好 风雪掌门人回复:早,做好准备!
当前人气:12
【崔总直播】物产中拓终止重组
物产集团整体上市落空 物产中拓重大资产重组与非公开发行事项双双终止,物.....
当前人气:125
外资抢筹沪股通昨日净买入近29亿  沪港通开启近两个半月以来,从最初一个月的成交量低迷到新年过后的成.....
当前人气:6
大家早上好
当前人气:91
今天操作计划:300021今天目标位15.1,止损位14.09不变,000931今天目标位10.48.....
当前人气:7
龙虎榜上,海南瑞泽(002596)值得关注。公开信息显示,两机构领衔三券商营业部合计买入6809万元.....
当前人气:0
公司许可经营项目为对外派遣实施境外工程所需的劳务人员。一般经营项目为进出口业务、承担我国对外经济技术.....
当前人气:250
【狂人资讯快报】 ○ 保监会发文督导保险资管业务,计划开展险资两融检查○
当前人气:1
今天这么多利空
当前人气:109
复牌个股:华谊嘉信、物产中拓、皇氏集团、德威新材、中科云网、晶盛机电、广晟有色、科华恒盛、东方银星停.....
当前人气:96
大家早上好,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希望我们在未来的日子中在互相尊敬、互相交流、促进的和谐直播环境直播室下.....
当前人气:0
昨晚收星,适值周五,最后一个交易日,早晨谨慎些先不给票。大家短打注意逢高止盈,不要贪心
当前人气:334
欧洲股市周四收盘下跌0.1%,主要由于原油价格在6年低点附近徘徊,导致原油类股大跌,且更多石油公司已.....
当前人气:5
皇氏集团(002329)控股盛世骄阳 深耕文化传媒
;中成股份( 000151 )签1.56亿肯尼亚.....
当前人气:27
1、务院向全国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北京国资改革提速 多家公司受益混改;2、南北车被华泰调出两融标的;.....
当前人气:8
牛市已经确立,牛市也有调整,但是往往很多人会因为躲避几个点的调整而丢掉一段行情。这是经验也是教训。所.....
当前人气:131
大家好,金融界爱投顾平台上线,今后我将在爱投顾平台进行实盘直播,同时新平台还有日志、股票投资组合、答.....
当前人气:1
#实战证道#直播今日操作:无2015复利:0%(0%)2014复利:6倍(21、9、81、17、7、.....
当前人气:159
热门问诊股:
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
24小时新闻点击排行榜
48小时新闻点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洲量化宽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