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靖江办有医保,现在张家港市社保局工作单位又办了社保

江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 凝心聚力 继往开来 努力谱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新篇章
&|&&|&&&&&
您的位置: --
凝心聚力&继往开来&努力谱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新篇章&
发布时间:
--在2010年度全局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0年度全局总结表彰大会,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十一五&期间工作,深入分析&十二五&期间及当前面临的形势和要求,研究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的总体思路和目标,部署安排2011年工作任务,并对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先进个人予以表彰,进一步动员全体同志认清形势,振奋精神,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奋力开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十二五&新局面,为加快转型发展、深入推进幸福江阴建设再作新贡献。下面,我根据局党委会研究的精神,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信心决心
(一)&十一五&工作简要回顾
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是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面临困难最多、制度改革完善力度最大、工作成果和实际成效最多的五年。面对国内外宏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条线部门的有力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主线,在统筹城乡就业创业、加快人才开发、完善社会保障、深化人事改革、促进劳资和谐、提升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主要表现在:
一是促进就业措施得力,城乡就业局势保持平稳。紧紧围绕幸福江阴建设&个个都有好工作&要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和管理制度,全面开展充分就业镇村(社区)创建工作,深入实施&4045&再就业援助工程、&121&阳光扶助工程、&131&农村就业服务工程以及大中专学生促进就业行动,各类重点人员就业再就业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全面开展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启动创业带动就业&515&工程,鼓励城乡各类人员自主创业。到&十一五&期末,全市提供就业岗位23.8万个,解决本地劳动力就业11.8人,比&十五&期末分别增加5.9万个、4.9万人, 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39万人;重点扶持自主创业0.4万人,建成创业孵化基地23家,累计带动就业2.15万人;在澄和返澄江阴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1.3%;城镇登记失业率2.46%,比&十五&期末下降0.44个百分点,农村调查失业率为2.86%。
二是人才量质稳步提升,人才开发整体成效明显。以服务&445&计划,打造&人才特区&为目标,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开发战略,全市上下人才理念不断深化,人才量质稳步提升,人才载体更加完善,人才投入更加完善,人才开发效能日益突出。到&十一五&期末,全市人才总量突破23万人,超过总人口的14.5%。全市人才队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达到13.99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为10.7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2.56万人,初级工以上技能人才8.18万人。高层次人才0.63万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2055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才4234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465人,引进&530&计划人才110名,有5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8人入选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计划,有35人成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有157人先后被列入我市拔尖人才培养对象,有院士13名(柔性引进)。全市柔性人才库入库人数达到4080人。建成&三创&载体210万平方米,建立了中国国际人才市场江阴市场,创建省级以上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5家,数量保持全省同类城市第一;申报引智项目304个,执行255个,项目申报和完成数连续七年列全省同类城市第一;成功创建了9家省级引智示范单位和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总量位居全省同类城市第一;建立了&海外引才工作站&6家,聘请江阴&海外引才顾问&23名;先后设立了总额达1亿元的创业投资资金、2亿元的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和5亿元的江阴光大创投基金。
三是社会保障更趋完善,城乡一体覆盖取得突破。&十一五&期间,以&均衡普惠&、&人人享有&为目标,着力构建&广覆盖、有层次、可持续、易转接&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形成了以企业职工社会保险为主体,居民养老保险、新农合等为补充的城乡覆盖、阳光普照的社会保障新体系。全市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1.6万人、50.96万人、32.85万人、23.9万人、20.68万人,分别比&十五&期末增加了22.46万人、26.34万人、19.09万人、20.36万人、9.97万人,城乡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达98.8%。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月基本养老金1267元,比&十五&期末增加411元;历次被征地和被征地农民全面并轨城保,有近16.2万名就业年龄段人员新纳入城保,被征地农民月人均保养金水平达到320元;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由实施之初的80元/月提高到120元/月。医保报销率达到80.3%,报销率在省内领先。五大保险基金积累总额达到86亿元,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是各项改革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活力持续激发。进一步完善公务员招录制度,五年来共招录公务员416人(其中参公人员64人)。规范事业单位用人办法,出台了《江阴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办法》,公开招聘各类事业性质人员2123人。大力推进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聘用合同签订率达95%以上。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管理,出台了《江阴市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出台了《关于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的实施细则》。积极推进绩效工资制度,教育系统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积极优化军转干部安置办法,安置军转干部505人。同时,加快人事系统和劳动保障系统自身改革,对原人事和劳动保障职能进行整合优化,建立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五是职工权益依法维护,劳资双方关系和谐稳定。建立了以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最低工资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工资调控制度体系和以工资集体协商为主要形式的企业工资共决机制。监察&两网化&建设全面建成,形成了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监察组织体系。大力推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成立了江阴市劳动争议仲裁院,在顾山镇、夏港街道、青阳镇设立劳动争议仲裁调解庭。大力开展和谐劳资关系街道(镇)创建活动,全市协调劳资关系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到&十一五&期末,全市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7716元,比&十五&期末增加15458元,增幅69.5%;全市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98.2%,劳动合同备案人数65.46万人以上。受理处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5268件,仲裁结案率99%以上。&十一五&期间,共主动监察用人单位8409次,专职监察员每年人均主动监察单位72.5户;受理举报投诉17810件,立案处理1317件,有力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六是服务体系快速延伸,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建立了以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主干、街道(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为基础、社区再就业服务站和行政村劳动保障工作站,以及劳动保障专管员为补充的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快发展了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实训基地建设,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市、街道(镇)二级职业培训网络,全市已建立社会(包括民办)职业培训机构33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5家,省、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0家,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28家。集劳动保障业务应用系统、社会保障卡、信息数据库、网络平台等于一体的&金保工程&全面建成,网上经办系统日益完善,已有6917家单位开通账户,其中4919家单位网上经办业务。
(二)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以新局成立为新起点,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主线,以&谋创新、快转型、惠民生、促发展&为要求,勤思创新、常谋超越,加大作为、励志突破,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为江阴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幸福江阴&建设深入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才智支撑和民生保障。2010年是一个非常之年,之所以非常是因为:
2010年,是迎接挑战、负重奋进的一年。一是面临重责。新局成立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提出了新的非常高的要求,市委朱书记在莅临我局调研时要求&以人才为先来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创优,以民生为本来促进社会和谐与家庭幸福&,王市长提出了&努力树一流形象,创一流服务,建一流队伍&的要求。同时,社会各界对我们工作的期盼也越来越高,去年收到人大建议、政协提案30多件,其中政协提案18件。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殷切期望,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做好人社工作的重大责任。二是面临重压。年初就遭遇了&用工荒&问题,就业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激化;富士康事件出现后引起全国范围的停工罢工潮,维护劳资关系和谐的难度加大;人才工作面临周边地区激烈竞争、人才引进难的挑战;事业单位奖金发放、人事制度改革等工作也遇到一些矛盾和困难。同时,接到职工举报投诉4120件,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755件,认定工伤2070件,居高不下的各类投诉和维权案件给人社部门造成巨大压力。三是面临重任。随着两局的合并,人社工作服务范围、服务对象不断扩大,涵盖了一个人的生老病死,涉及人才的引进使用培养,涉及就业创业、社会保障、权益维护、公务员队伍建设、人事制度改革等等。同时,无锡市局对我局的考核指标就达99项,这些让我们深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
2010年,是攻坚克难、改革发展的一年。面对上述压力和挑战,我们加大对工作的探索力度,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先后赴深圳、太仓、常熟、吴江、张家港、靖江、宜兴、武进学习先进经验,对一些带有战略性的问题和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矛盾进行积极探索,在多个方面取得了突破。一是改革优化现有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历次被征地和被征地农民并轨城保工作,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制订出台了被征地农民并轨城保方案,7月6日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大会启动全市历次被征地农民并轨城保工作后,通过3个多月的加班加点、全力奋战,基本完成了并轨工作任务,目前全市有16.2万名被征地农民完成并轨操作,并轨签字确认率达94.7%,个人资金收缴率达到100%。在12月5日召开的&2010中国第五届全面小康论坛&上,我市被征地农民并轨城保工作被评为2010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民生决策&。 二是完成了机构改革&三定&工作。对机构人员进行了调整,对有关职能进行整合划转,突出了公共服务职能,整合人才开发职能和人力资源配置职能,整合人事制度和工资制度职能,整合就业工作和社会保障职能,共设置17个行政科室和9个事业单位。三是推进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10月份启动了卫生系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工作。四是推进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改革。联合有关部门,对教育、卫生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情况进行督查,召开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操作培训会议。目前,全市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签订率达到98%。
2010年,是创新创优、亮点纷呈的一年。一是打造招才引智新点。3月份,独立组团赴美加举办海外高层次项目人才洽谈会,与300多名海外华人进行了项目洽谈。8月份,赴日本举办海外高层次人才恳谈会。5月份召开了我市&530&项目推进会。独立组织了&海外百名博士江阴行&活动和&金鸡百花&电影节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洽谈会。10月份组织企业赴深圳招聘高层次人才,组织企业赴盐城与德国SFS高级专家组织、荷兰PUM专家组织、瑞典工程师协会等21个外国专家组织进行洽谈,有30个项目成功对接。组织人员参加&第十三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组织参加了&上海交大-江苏江阴创业周&活动,40余家企业负责人与上海交大专家教授进行对接,6家企业与上海交大就一批新型产业项目当场签订合作协议。二是形成新局工作高点。7月20日至7月21日成功承办了国家外专局全国人才工作座谈会,这是国家外专局第一次在全国县级市中组织召开的全国性会议,来自国家外专局司级以上领导和全国各省、直辖市的外专局长参加了会议。联合有关部门,承办了第四届全国中小城市人才服务工作座谈会。三是聚焦社会关注热点。完成78名军转干部的安置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公开招录参公人员8名,从公安院校录用毕业生为人民警察55名,招录各类事业人员189名(含教育、卫生系统)。出台了居民养老保险的实施办法。组织开展江阴市首届创业论坛活动。四是清除管理服务盲点。成立了劳动者权益维护中心。会同建设部门,制订出台了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的实施意见。制订了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诊所信用等级管理制度、乡镇人才工作考核制度,积极探索医护结合新模式,&夕阳红&爱心护理院成为我市首家医保定点管理护理机构。组织信息系统容灾备份演练,建立信息容灾备份系统。
2010年,是固本强基、活力迸发的一年。以&学华西、强素质、创先争优&为主题,大力加强作风效能建设,全面提升自身建设水平,进一步激发了干部队伍的活力。一是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新局成立后,已先后有4名同志提拔到市管领导干部岗位,1名中层副职干部提拔到局行政科室正职岗位上,5名同志提拔到科室、事业单位中层副职岗位上。另外,还有4名同志因机构升格提升为正股级。二是开展中层干部岗位论坛活动。38名年轻干部围绕我局如何服务&445&计划,打造&人才特区&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如何配合幸福江阴建设深入推进民生工作等热点、难点问题上台演讲,建言献策。三是举办全局干部职工培训班。在市委党校举办了四期培训班,对全局所有在职人员轮训一次,培训期间聘请上海市委党校、太仓人社局等单位专家和领导作专题讲座,并进行了拓展训练。四是举行全局中层干部调研课题交流会。各行政科室、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围绕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24个热点、难点问题,交流汇报调研成果。五是组织全局同志赴华西参观考察。六是推进内控机制建设。印发《江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全面推进部门权力运行内控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江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控机制建设监督检查办法》,整合原人事局和劳动保障局系统权力内控体系建设,将原来的80多项行政权力梳理整合成43个项目,并汇编成《江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控体系建设工作规程》。建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严格财务管理的长效机制,下发了《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江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务管理规定》,并出台了局作风效能建设规定。七是开展基层站所评议活动。确立&个性问题在下面,共性问题在上面;问题表象在下面,内在根源在上面&的理念,切实把民主评议活动作为化解人社工作热点难点问题的有利契机,主动揽过,带头整改,切实做到下面提问题、上面来整改;个性问题解决在下面,共性问题解决在上面。共查摆共性问题22个,征求意见建议74条。八是开展党员干部冬训工作。1月7日,召开年度党员干部冬训工作动员大会,部署落实冬训各项任务。冬训期间,组织党员干部重点学习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无锡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等6个教育专题,并将冬训与结对走访、创先争优、评比表彰以及做好各项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党员干部理论水平进一步提升,精神面貌进一步改观,发展干劲进一步增强,冬训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2010年,是团结协作、硕果累累的一年。通过全局上下的积极探索和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全面超额完成。全年入选&530&项目48个。引进各类人才7500名,其中引进海外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31名,引进国内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68名。申报引智项目67个,执行67个,数量连续七年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创建博士后工作站5家,累计达15家,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新增国家&千人计划&4人,省双创人才5人,国务院特殊津贴对象1人。提供就业岗位5.2万个,本地劳动力实现就业2.2万人;重点扶持自主创业2100人,带动就业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6%,农村调查失业率2.85%。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1.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培训5200人,创业培训2400人,高技能人才培养3200人。城保扩面新增参保7.4万人,净增3.2万人,实际缴费达40.27万人。劳动保障监察结案率达到100%,劳动争议非裁决结案数占已结案数的86.2%。
过去的一年,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攻坚克难,趁势而上,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一年。去年,我市被评为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等9项省级以上荣誉,无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5项无锡市级荣誉,在万人评议机关活动中,我局位列同类部门第4名,获得优胜奖。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更离不开全局上下的不懈努力。在这里,我代表局党委、行政向在座各位一年来的辛勤工作、无私奉献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在今天的大会上,我们还将对全局系统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我代表局党委、行政对受表彰的同志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希望受表彰的同志再接再厉、再立新功,更希望其他同志学习先进,齐心协力,共同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二、认清形势,科学定位,明确 &十二五&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攻坚期、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城乡统筹的突破期、民生幸福的提升期。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来讲,未来的五年,起点更高,使命更重,责任更大。这就需要我们全面辩证地看清形势,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中央、省、市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提出的一系列要求。
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十七届五中全会、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均强调,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这将使得原有劳动力技能素质、技术结构与新兴产业之间发生不匹配的现象凸显,就业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就业难&和&招工难&现象同时出现。资本代替劳动也会加剧,导致就业弹性下降,出现&无就业&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工作的重点将由解决就业总量矛盾转向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我们必须深入分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就业的影响,准确把握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内在规律,科学判断就业总量和结构变化趋势,及时提出应对之策,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
二是统筹城乡发展对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市委结合江阴实际,进一步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了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是下一步的主要努力方向。当前社会保障的主要问题是,城乡社会保障发展水平不平衡,参保人群要求持续提高保障待遇与越来越大的基金支付压力之间的矛盾仍很突出,经办管理服务能力与业务成倍增长不相匹配。我们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增强社会保障的公平性、衔接性和可持续性,努力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和人群的全覆盖。
三是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策略的实施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将&人才引领、创新驱动&作为&十二五&发展的五大策略之一,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强化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撑,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发展的新优势&,这给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目前,我市人才队伍建设中仍存在着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等突出问题,人才优先的战略布局需要加快落实。我们要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深入实施好&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切实抓好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各个环节,不断开发经济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
四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对收入分配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也提出了拓宽群众持续增收的渠道,实施&十二五&居民收入五年&倍增计划&,让社会各阶层各展所长、各尽所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人社部门在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职责,除大力推进就业创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外,要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企业职工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五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对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均提出,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实现这一目标,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着力解决人事管理中人员进出不畅、分配激励机制不活等问题,建立健全更加充满活力和体现公平公正的体制机制。我们要按照上级要求,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和完善选拔任用机制,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不断提高人事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努力为各项事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六是维护社会稳定对劳动关系调整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均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近年来,我们虽然在协调劳动关系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当前劳动矛盾纠纷仍处于多发、高发状态,特别是随着今年新《工伤保险条例》和《社会保险法》的全面实施,劳动矛盾纠纷可能会再次出现&井喷&现象,维权维稳工作将面临新的考验。同时,事业单位改制、绩效工资改革等会不会引发群体性事件,也给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下阶段,我们要更加注重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正确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动员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切实维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和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七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城乡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直接面向人民群众和用人单位,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一环。而目前各级服务平台在职能定位、人员配备、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全市还缺乏统一的、高标准的人力资源市场和便民服务中心,制约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高标准高水平的开展。下阶段,必须大力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基层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人社部门公共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和均等化。
面对以上形势和要求,&十二五&期间我们要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着眼于实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率先发展,着眼于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更大突破,着眼于提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整体水平,将工作重心放到&八个优化&上,即:优化人才队伍,更大力度构建人才开发高地;优化就业政策,更大力度推进就业城乡一体;优化社保体系,更大力度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优化分配制度,更大力度促进效率与公平结合;优化劳资关系,更大力度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优化人事机制,更大力度激发人事管理活力;优化公共服务,更大力度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基础建设,更大力度实施&十二五&期间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要通过五年的努力,力争达到以下目标:一是人才开发更加有效。到2015年,人才总量达到30万以上,其中,高层次人才占人才资源总量的6%。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6%。第二产业人才达到50%,第三产业人才达到45%,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5万人,高、中、初级职称人才比例更加科学。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R&D)人员达到56人。全市人力资本总投入占GDP比例超过16%,人才开发资金年度支出累计不低于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7%以上。二是城乡就业更加充分。&十二五&期间,全市解决本地劳动力就业11.1万人,城乡社会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率达到100%;困难家庭大学生推荐就业率100%,在澄和返澄江阴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3%以上。扶持自主创业1万人,带动就业6万人以上。组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三是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到2015年,全市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险种&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8万人、54.4万人、26.4万人、36.2万人和22.2万人,新征地农民即征即保率、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99%以上。四是人事活力更加增强。按照劳动者报酬和居民收入倍增的要求,在就业创业、人才引育、社会保障等领域建立完善积极的推进机制,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稳步提高,企业一线职工工资增长率不低于本企业平均工资增长率。公务员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五是劳资关系更加和谐。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8%以上,工资月薪制实施率达到95%以上,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均达到99%以上,劳动合同备案人数达到50万人以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调解结案率保持在93%以上,各类劳资纠纷得到及时化解。六是公共服务更加优化。建成功能完善、运作高效、服务一流的人力资源市场和便民服务中心。建成覆盖城乡、分布合理、统一规范的三级公共服务体系。建成以社会保障卡(市民卡)为核心的&一卡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网络服务系统。
三、突出重点,创先争优,全力完成2011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目标任务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起步之年,也是两局合并、机构人员调整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加速发展之年。做好2011年工作,对完成&十二五&确定的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1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要求,以服务城市和产业同步转型发展为目标,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以加快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和&人才特区&建设为重点,更新理念推动人才优先开发,更大力度促进城乡就业创业,更高水平推进保障一体建设,更深层次推动人事制度改革,更实举措促进劳资关系和谐,更宽领域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加快转型发展和幸福江阴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才智支撑和民生保障。
2011年主要目标是:引进各类人才9000人,其中海外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30名,国内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00人,引进&530&项目不少于30个,继续保持引智项目申报数和执行数全省同类城市第一,继续保持引智示范单位(基地)、引智示范社区(村)总量全省同类城市第一,争创&国家引智示范市&。全年提供就业岗位5.2万个,实现本地劳动力就业2万人,其中大龄特困失业人员1000人,农村劳动力1.2万人,扶持自主创业2000人,实现带动就业1万人,返澄和在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率达--%,困难大学生推荐就业率达到100%,城镇登记失业率、农村调查失业率均控制在3%以内。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1.3万人,创业培训2000人,高技能人才培养3000人。城保扩面新增4万人,净增2万人;新征地农民就业年龄段人员城保参保率达到100%。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6%。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8%以上,工资月薪制实施率达到92%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办事大厅企业参与率达到70%。
围绕确定的2011年目标任务,今年的主要工作措施可以概括为&全面提升六个水平&:
(一)把人才工作创新创优作为发展之要,全面提升人才开发水平。
1、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规划。编制《&十二五&人才规划实施细则》,制定落实我市&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阶段性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出台《科技人才金融支持企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人才特区&建设实施细则》。成立局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整合局内部资源优势。建立与人力资源管理中心、引智办、培训中心等相关部门的人才信息互通机制,动态更新和维护人才库。
2、进一步创新引才工作机制。抓载体创新。积极创建国家引智工作示范市和江阴外国专家创业园。进一步创建和深化与上海杨浦区、浙江大学等人才合作平台建设。探索共建&江阴市&浙江大学海外高层次人才驿站&,建立并运作&上海交通大学学生江阴实习基地&。进一步创建或深化海外引才驿站和国内引才联系点等引才平台建设,年内新建海外引才驿站5家,国内引才联系点5个。抓方法创新。进一步创新、完善&柔性流动&等高层次人才引进新方法;与世界知名人力资源机构万宝盛华(中国)公司进行实质性合作,提高人才和项目引进的成功率。抓活动创新。组团赴国外留学人才集聚地开展&江阴千人计划&和&530&计划的宣传推介和招才引项活动。组织开展海外博士来澄创业恳谈活动,组团参加大连&海创周&和广州留交会等活动,组织开展&第二届上海交通大学-江阴创新创业周&活动,组团赴上海、南京、西安等国内人才资源密集地开展人才招聘,全年组团外出招聘不少于10次。广泛组织海外博士来澄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洽谈、千名浙大学子看江阴等形式多样的招才引项专项活动。
3、进一步优化各项人才服务。全力打造好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澄创业服务平台,加强&530&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建设。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海归人才落户、医疗、住房、子女就学、配偶安置等方面的特殊政策,做好&人才卡&发放、人才公有住房租赁申请等各项服务工作。举办江阴市引进国外智力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表彰一批对江阴经济社会建设有特殊贡献的外国专家。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求职招聘网,开展实时推荐服务,举办中国国际人才市场建设和发展研讨会。建立&530&企业产业化(运行)情况定期摸底机制;举办1-2期&530&企业专场人才招聘会。选派优秀高校毕业生到&530&企业实习,帮助企业解决人才需求问题。
(二)把实现城乡充分就业作为根本之策,全面提升就业创业水平。
1、就业帮扶要更有力。高度关注高校毕业生、被征地农民、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再就业问题,出台《关于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制订出台农村就业困难人员享受社保补贴政策的办法,深入实施&4045&再就业援助工程、&121&阳光扶助工程、&131&农村困难人员就业服务、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专项行动等帮扶活动,建立享受政策扶持就业困难人员实名制动态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援助工作成效。以统一更新和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为契机,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大力开展城乡联动招聘活动,鼓励和引导企业吸纳重点人员就业。研究出台推动失业保险向农村企业及其职工覆盖办法,研究扩大失业保险支出范围的办法,建立失业保险动态物价补贴与消费价格上涨水平挂钩联动机制。年内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率达到100%,困难家庭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率达到95%。
2、扶持创业要更有为。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相关政策的意见》,继续实施&515&创业带动就业工程,以开展创业型(街道)创建活动为契机,积极推进镇(街道)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全方位提升创业指导服务水平。强化创业后续跟踪服务,年内新建创业孵化基地8家,开发推介创业项目25个,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在内的城乡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积极举办全市性创业典型、创业成果展,举办第二届江阴市创业论坛暨创业宣传周活动,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
3、培训对接要更有效。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继续实施&五年五万&农村劳动力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五年一万&创业培训,通过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促进体面就业和收入增长。引导企业建立技能劳动者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激励机制,开展第二届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评选活动,研究制订在企业建立&首席技师&、&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相关办法。年内各类技能培训后的综合就业再就业率达到80%以上。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继续推进职业院校&双证&制度。精心举办2011年全市职业技能大赛。
(三)把推动城乡一体保障作为关键之举,全面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1、进一步扩大保障覆盖。认真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大力实施城保扩面工作,以&双百&企业、三产服务企业以及外来务工人员为重点,加大法律宣传和稽核检查力度,督促企业应保尽保、应缴尽缴。将全市各类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畴。年内新办企业社会保险参保率达到100%。积极探索做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和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办法。继续实施工伤保险广覆盖工程,大力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全面落实被征地农民并轨城保工作,确保新征地农民中就业年龄段人员全部纳入城保范围。全面实施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形成基本养老保险、居民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新体系。
3、进一步提升保障待遇。全面提升养老待遇水平。被征地农民第四年龄段人员保养金待遇由每月250元调整至每月320元,完成企业退休人员连续第7次养老金标准调整工作。全市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统一调整为20%,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企业缴费比例恢复到8%和3%。依据《社会保险法》积极探索实现企业参保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险合一缴纳。年内根据上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幅,调整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年内各类养老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率达到100%。不断创新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机制,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率达到100%,成立市退休人员艺术团,举办首届江阴市退休人员运动会,创办江阴市退休人员专门刊物和宣传片,全面落实退休人员各项待遇。全面提升医保待遇水平,全面执行江苏省2010版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配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下调292种基本药物的自付比例。6月底前实现与无锡市指定医院联网,解决无锡异地安置人员的就医地即时结算问题。年内,在夕阳红爱心护理院试点基础上,适当扩大老年护理机构医保定点数量。探索调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个人帐户使用办法,逐步实行基本医疗保险门诊费用统筹,扩大和提高门诊费用的报销范围和比例,年内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费用最高支付限额由原来的38万元提高到50万元。全面提升其他保险水平。大力宣传、认真实施新《工伤保险条例》,积极探索开展工伤预防试点,稳步提高工伤保险待遇水平。加强劳动能力鉴定管理,提高劳动能力鉴定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探索推进事业单位参加工伤、生育保险,探索实现高风险企业和服务行业工伤保险全覆盖。
3、进一步加强基金监管。加大社会保险稽核力度,督促企业依法参保,依法缴费,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加大对定点单位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力度,完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的协议管理,加快建立定点药店&进、销、存&实时管理,探索建立定点药店退出机制。完善社会保险基金运行情况分析体系,建立基金运行情况定期分析例会,确保各项基金安全运行。
(四)把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作为活力之源,全面提升人事管理水平。
深化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严格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发放行为。巩固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工作成果,落实全市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稳慎推进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根据上级统一部署,研究制订我市公务员拟任、回避、遴选、新录用人员试用期管理办法。稳慎推进参照管理审批和人员登记。进一步加强公务员能力培训、事业人员继续教育和军转干部转岗培训。在全市开展实施公务员法工作检查。积极探索创新机关事业人员招录办法,提高招录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和全员聘用制度,优化事业单位人员调动、任职、考核、编外人员管理办法,全面提高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水平。创新职称考评工作机制,启动专技人员第五周期公共必修课培训考核工作。继续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工作,拓宽安置渠道,创新安置办法,做好军队转业干部思想稳定工作,切实把军转干部纳入全市人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开发使用。
(五)把促进劳资关系和谐作为稳定之基,全面提升执法维权水平。
1、加大源头预防管控力度。深入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进一步落实劳动合同制、工资月薪制、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三项制度,开展以劳动合同为核心的&春暖行动&和&小企业劳动合同制度覆盖行动&,指导企业建立健全用工规章制度,妥善处理各类劳资纠纷。大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深入开展和谐劳资关系街道(镇)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诚信评价制度,着力提高劳资关系双方的守法用法意识。深入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加强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努力实现对劳资关系状况的动态监管,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劳资矛盾纠纷。
2、加大监察仲裁工作力度。加大对各类违法案件的查处和处罚力度,落实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制度,着力根治建筑领域工资拖欠问题。进一步落实四查工作机制,严厉打击恶意欠薪、欠薪逃匿等严重侵害劳动者权益、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并引导劳动者通过正当手段表达合理诉求,切实维护好劳资双方合法权益。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结案率达到100%。继续开通劳动争议处理&绿色通道&,多调少裁、高效快捷处理各类劳动争议,全年劳动争议案件结案率保持在95%以上。
3、加大执法体系建设力度。以全省开展&劳动保障监察效能提升年&为契机,加强执法体系和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五位一体&、&三方驻会&调解机制建设,延伸调解仲裁网络,推进基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庭、调解室建设,年内培育3-5个镇(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室,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庭软硬件建设达到省厅考核标准。继续完善协调劳资关系工作体系,加强基层劳资关系协理员队伍建设。建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联合执法机制,实现对少数劳资纠纷频发、用工管理混乱企业的重点监管和集中治理。会同工商、公安、法院等部门,建立全市性的协调劳资关系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执法维权工作局面。
4、加大工资宏观调控力度。围绕&十二五&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强化工资宏观调控,进一步拓展劳动者增收渠道。上半年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960元提高到每月1140元。年内工资增长指导线按照15%的增幅设定,并要求企业合理确定管理人员与一线工人工资增长比例,重点提高一线职工的工资水平。年内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工种发布数量比上年增长10%。
(六)把保障事业科学发展作为当务之急,全面提升自身建设水平。
1、推进服务平台建设。按照市级平台专业化、基层平台综合化的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办法,加快实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城乡均等化。市级服务平台建设方面,要着重抓好市人力资源市场、社会保险便民服务窗口建设,进一步发挥市人力资源市场在全市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主导性作用,加快建成&设置科学、管理规范、经办快捷&的社会保险服务窗口;基层服务平台建设方面,要加快服务职能下移和工作权限下放,开展镇(街道)、村(社区)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作用,努力为城乡居民就近就地提供&一站式&服务。
2、推进信息化建设。切实将信息化建设贯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以&一网、一卡、一号、一系统&为重点,加快推进&金保工程&二期项目建设、网上业务办理系统建设、机关事业单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网上公共就业服务系统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门户网站建设,年内要初步建成纵向贯通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服务平台,横向联结人才、就业、社保、人事、监察、仲裁、培训各个板块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实现各项数据信息平台的全方位实时共享,全面提升人社部门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
3、推进部门自身建设。实现新时期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的率先发展和更大突破,关键在我们的队伍。目前,机构改革三定已全面到位,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抓好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实现新局的彻底融合和高效运行,真正做到思想上形成共识、工作上形成合力、制度上形成统一、服务上形成品牌,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干部职工队伍,着力打造&为民、务实、高效、和谐、清廉&的部门形象,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1)要有大局之观。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了十二五发展要&以&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幸福江阴'为主题,以加快转型发展为主线&,并强调&要把提升市民的幸福感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富民、惠民、安民上&、&转型发展要真正建立在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的基础上&。全局上下要充分认识人社部门肩负的历史责任,牢固树立大局观,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坚定不移地深化幸福江阴建设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上来,切实增强对城市产业转型发展的牵引力和民生福祉均衡普惠的支撑力,努力为转型发展和幸福江阴建设大局作出应有贡献。
(2)要有履职之能。要在学中增长本领。要勤学、精学、深学党的方针政策,以及各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要学懂、学透、学通,努力争当业务能手、行家里手。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干部学习培训力度,通过邀请专家专题授课、举办封闭式培训、组织外出学习考察等形式,不断增强人社部门干部驾驭工作和开拓创新能力。要在干中历练才干。全局每一位同志要善于谋划,善于统筹,在每一次大事要事、重大活动中锤炼自己;面对困难,振奋精神,自加压力,迎难而上,在每一次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磨练自己;不怕加班,不怕吃苦,以苦为乐,无私奉献,在艰苦的工作岗位上锻炼自己。要在思中提升才干。要善于总结思考过去工作的经验教训,反思查找存在的不足,扬长补短,增长才干。特别是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重大课题的调研,在破解难题、推动工作中不断提升履职能力。今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局《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根据干部履职情况和&德才兼备&的原则,进一步健全竞争上岗机制、考核考评机制、责任追究等机制,不断优化干部队伍建设。
(3)要有亮剑之胆。2011年,人社部门肩负的任务很重,面临的挑战很多,市委提出的2011年事关江阴&十二五&发展开局的五个重大问题中,有四个问题与我局工作息息相关。要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推动人社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我市率先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早日完成,关键看我们全体同志的执行能力。为此,我们要发扬&亮剑&精神,把一切有利于推动工作开展、有利于促进转型发展、有利于增进民生福祉的理念和举措付诸行动,勇于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做到一心一意谋发展,扑下身子抓落实,抓紧抓早抓到位。要强化重要民生指标的落实。重点围绕市委提出的&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统筹做好提升劳动力素质、促进就业创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等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有效解决居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不断扩大中等收入人群,减少低收入群体。强化城乡一体发展的格局。不断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体要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发挥有形和无形两个职介市场作用、加大《社会保险法》和新《工伤保险条例》宣传、深化城保扩面工作、实施居民养老保险、促进困难群体进保障、加强部门服务效能建设等难点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强化工业立市战略的支撑。要在发挥企业人才工作主体作用,引导、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科技和人才投入,藏富于企,营造人才引领、科技创新的企业发展环境上取得突破。强化人事制度改革的攻坚。要在创新军转干部安置工作机制、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改革事业单位参公审批办法上取得突破。
(3)要有创新之举。创新,是解决矛盾、突破瓶颈的最好方法和最优路径。要创新工作理念,坚持与时俱进,拓新路、想新招、谋新策,自觉把思想认识从传统发展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过时条条框框的阻碍中解放出来,按照发展的需要、人民的意愿改革创新、开拓创业,想他人不曾想,谋他人不曾谋,切实以理念的创新赢得发展先机。要创新工作方法。要注意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做到既知全局,又要抓重点;既要重当前,又要谋长远;既要敢负责,又要真落实,特别是在新问题、新难题的处理上,要敢于动真碰硬、敢于打破常规,始终以创新的思路破解难题,以创新的举措化解制约。要创优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发展标杆,优化发展路径,不断突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瓶颈&,年内积极创建国家引智工作示范市、国家级创业城市、省城乡统筹示范县市,全面推进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战略升级,始终确保江阴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在无锡创一流、省内有地位、全国有影响。
(4)要有为民之心。这颗心是对老百姓的赤诚热爱之心,是对老百姓的无私奉献之心,是对老百姓的感恩图报之心。为此,要对人民负责。对我们人社部门每个同志来讲,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人民群众最大的负责;服务好人民群众,就是给人民群众最大的幸福;办好人民群众的每一件小事,就是为人民群众谋最大的利益。要为百姓解难。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象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为他们排忧解难,切切实实地为他们解决就业之难、增收之难等问题。要合百姓之意。工作中要多深入基层一线,多了解民意,多倾听民声,做到民思我想、民呼我应、民求我为。
(5)要有高效之风。要强化效率意识,大力提倡快干快办、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做到&三个不能让&:不能让领导交办的事在我手中拖延,不能让群众的事在我这里耽搁,不能让该干的工作在我这里梗阻。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办事程序,精简审批项目,继续实行公开服务、承诺服务、限时服务,努力打造优质服务品牌。要强化督促检查,加强对全局作风效能建设的监督检查,严肃制度,严格奖惩。继续开展各类服务争创活动。进一步营造争先创优氛围,在全局开展亮点工作评比。要狠抓全年开局,围绕2011年目标任务,不等不靠不拖,以时不我待的干劲,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以毫不懈怠的态度,同心同德,全力以赴,强力推进,狠抓落实,以开局的高效务实之举确保全年工作的圆满完成。
(6)要有清正之气。要始终高悬党纪国法这把利剑,严守《廉政准则》,自觉遵守各项纪律。要以平和之心对&名&,以淡泊之心对&位&,以知足之心对&利&,以敬畏之心对&权&。要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在资金审批、人员招录、职称评定、工程招标等各类重点关键环节中,按政策办事,按原则办事,不讲人情、不看关系、不问背景、不论亲疏。要在年关中过好&廉关&,春节临近,要严格按照市纪委《关于加强2011年元旦春节期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永葆党员干部的清廉本色。
同志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一定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树立更高标杆,恪尽部门职责,上下齐心协力、更加奋发努力,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十二五&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良好开局,为加快转型发展、深入推进幸福江阴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春节将至,在这里我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新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合家幸福!谢谢!
版权所有:江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江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江阴市领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家港社保基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