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卖出两亿五千万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导航:>>>>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摘要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总部位于北京,注册资本282.65亿元人民币。作为《财富》世界500强和世界品牌500强企业&&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核心成员,公司以悠久的历史、雄厚的实力、专业领先的竞争优势及世界知名的品牌赢得了社会最广泛客户的信赖,始终占据国内保险市场领导者的地位,被誉为中国保险业的&中流砥柱&保险就上慧择网,30家保险公司,400余款保险产品随意挑,总有一款适合您!重疾保险重大疾病保险金10-30万元&身故保险金& && &10-30万元特价:1700元满期返还钱总交保费*128%教育保险教育金1-5.5万&白血病保障1-5万特价:3035元婚嫁创业金1-5万&*意外保险金10万元*境外医疗保险金30万元*紧急医疗转送100万&*意外伤害保险金30万& *医疗补偿保险金35万*医疗运送和送返400万&&*住院医疗10万*意外伤害5万元*普通身故5万元&*意外身故/残疾 6万*意外医疗5000元*飞机意外30万想了解更多平安保险产品,请直接咨询左侧在线客服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专题:
  买保险我们都选慧择网!用户最信赖网上投保平台!
  【导读】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基本生活都有了物质保障。在这个大的前提下,人们亦开始注重人身健康方面的保障,而保险作为转嫁风险有力工具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在我国的保险行业中,中国人寿...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专题: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青睐选购保险产品,其中,华夏人寿推出的保险产品备受不少消费者的欢迎。因此,很多消费者都开始登录华夏人寿官方网站来了解产品信息,那么,华夏人寿官方网站是什么?  华夏人寿官方网站如下:  华夏人寿官方网站:...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专题:
  【摘要】对于很多想要去大地车险公司官方网站购买大地车险的消费者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大地车险公司官方网站服务及其社会口碑。为了让您对大地车险公司官方网站有个深入了解,小编来为您详细介绍一下大地车险公司官方网站。
  大地车险公司官方网站...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专题:
&&&&& 【摘要】太平洋车险官方网站如何?很多车主朋友在买太平洋车险之前会问这个问题。太平洋车险是中国财产保险业的三大巨头之一,太平洋车险官方网站是其官方网站,是一家值得信任的车险公司。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专题:
  【摘要】如今,平安车险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平安车险公司官方网站点击率也处于一个逐步上升状态。为了让人们更加彻底的了解平安车险公司官方网站,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一下平安车险公司官方网站。
  平安车险公司官方网站之公司介绍
  中国...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专题:
  【摘要】随着我国基金市场逐渐发展成熟,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进入市场,壮大基金产品规模。下面将为您介绍华夏基金官方网站的相关信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华夏基金官方网站之网址  公司网址:/...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专题:
  【摘要】近年来,有很多人成为苹果的铁杆粉丝,时刻关注着苹果的动态。据悉,今日苹果发布两款iPhone产品,港行5588元起售,黄牛党或卷土重来。下面小编就为您讲述具体情况。  今天凌晨,就在苹果发布了iPhone 6和iPhone 6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专题: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投资理财感兴趣,进而关注理财市场。自余额宝理财业务推出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登陆余额宝官方网站进行注册以使用余额宝。  余额宝官方网站之基本简介  余额宝由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打造...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专题: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人们实现了不用出门就能买到自己想要的。如今人们的保障意识越来越强,纷纷购买保险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小王考虑购买车险,他很想问:网上可以买保险吗?答案是肯定的。  网上可以买保险吗?网上买车险就跟在网上买东西一...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专题:
  【摘要】没事的生活,我们爱做的是就是上上网,摇摇微信。渐渐地,网络生活已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紧随时代潮流,经济的发展也要靠网络的实现,保险公司也不例外,险企将微信账号定位为第二官网 ,策划一站式服务。
  众星云集的互联网大会昨日结束...
<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10条
保险业务经营许可证:深圳市慧择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096 技术支持:深圳市慧择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169;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导购:
保险工具:
品牌导购:This page looks plain and unstyled because you're using a non-standard compliant browser.
To see it in its best form, please visit
to a browser that supports web standards. It's free and painless.
營養餐集錦組合 五天健康調整減壓計劃是一個方便、容易執行的健康計劃。每天以大量營養優化劑的奶昔及健康粑代替餐膳,並額外進食蔬菜和水果各一個份量。此外,您亦應服用營養產品,每天飲用2000cc至2500cc 的水,想喝就喝,尤其早上起床7-8點,下午5-6點。以及每天步行約三十分鐘。 重整健康,從未如此輕鬆 五天健康調整減壓計劃套裝,可助您健康的減去多餘磅數(2~5公斤)。它包含一切您所需的營養:◎ 28包營養餐(包括巧克力口味、草莓口味和香草口味) ◎ 五天健康調整減壓計劃指南一份 全新美味配方的營養餐是美味與低熱量兼具的完美飲品,香濃的巧克力、美味的香草、鮮美的草莓。三種不同口味讓您一次擁有,滿足喜歡嚐鮮、多變的您,不論您是補充營養或健康減壓,多變的選擇讓您每一天的生活充滿朝氣與活力。營養餐富含優質的蛋白質及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增加飽足感,減少進食量,讓您自然而然的減輕多餘壓力,日復一日的展現健康輕盈,適量的碳水化合物配方讓您不再希冀甜食。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能補充身體所需,幫助新陳代謝。減壓,其實也可以多變又有趣。◎ 含八公克膳食纖維◎ 蘊含15公克黃豆蛋白質、乳清及其他蛋白質◎ 可減低對碳水化合物的渴求,及提供持續能量◎ 健康減壓三步驟:重整、促進、維持,讓您自然而然減輕多餘壓力不再希冀美食健康調整減壓計劃可助您減低對甜食的渴求,而不會感到飢餓。降低體重是不用挨餓的。事實上,如果持續每天攝取的熱量低於1,000卡路里,新陳代謝便會減慢,令降低體重變得更困難。您需要做的是,作健康及正確的飲食選擇。高糖、高脂肪的高血糖指標食品,會令人體血糖突然竄升,然後又迅速下降,導致大家更快感到肌餓,形成難以控制的食慾。 適當選擇進食可保持血糖水平穩定的低血糖指標食品,無疑可消減您對甜食的渴求,令您更長時間保持飽腹感,亦較容易控制食慾。所有大量營養素優化劑均經臨床試驗,為低血糖指標驗證食品。接近95%完成健康調整減壓計劃的人表示,他們對甜食的渴求,已明顯下降。減去多餘磅數健康調整減壓計劃是個快速起步計劃,助您減去第一磅,邁向健康新里程。經過多年的缺乏運動,加上進食高血糖指標食品,令血糖水平突然竄升,我們身體已不勝負荷了。很多人都會發覺,要減去多餘磅數、維持健康體重,已愈來愈困難。不良的生活模式會過量刺激胰島素的分泌──人體儲存的荷爾蒙。倘您繼續進食過量糖果和高血糖指標食品,體重便很容易上升。一個完整營養方案健康調整減壓計劃為您提供蘊含水溶性及非水溶性纖維的低血糖指標碳水化合物、低脂蛋白和有益的脂肪。我們鼓勵大家進食多餐低卡路里的食品,以降低卡路里的攝取,而不用挨飢忍餓,使您容易開始降低體重。研究發現,完成健康重整計劃的人約平均減去五磅體重。展現全新健康的您,活出生命真姿彩無論您想變得更苗條,或只想維持現有體重,健康重整計劃均可助您建立終生受用、有益健康的生活習慣。在完成五天健康調整減壓計劃後,您將感覺煥然一新,不但回復健康苗條,還將充滿信心地追求更健康的人生。在完成健康調整減壓計劃後,必須馬上進行健康方案一或方案二,以維持節奏,使健康習慣成為生活的一部份。 方案一:繼續纖體每天繼續以大量營養優化劑代替兩頓餐膳及一頓茶點,及進食健康、低血糖指標的餐膳及茶點各一次。在實踐方案一期間,您需限制食糖、麵包、麵粉、米飯、穀類、麵食及馬鈴薯的份量。您可隨意進食大量新鮮蔬菜和水果,以及低脂肪蛋白。方案二:保持健康體重每天以大量營養優化劑代替一頓餐膳及一頓茶點,及進食健康、低血糖指標的餐膳兩次及健康、低血糖指標的茶點一次。在實踐方案二期間,您可進食低至中血糖指標碳水化合物,如全麥穀類、麵食及馬鈴薯等。Q1:營養餐與其他產品及其他一般營養補充品有何分別?A1:營養餐不只是卡路里,而是優質蛋白、膳食纖維及多種其他微量營養素的精密配合,能為您提供每天所需的能量。此外,每份營養餐包含8公克膳食纖維。Q2:營養餐包含有哪一類蛋白質?A2 :營養餐含有最優質的黃豆、乳清及其他蛋白質(香草味營養餐只含黃豆蛋白)。黃豆蛋白質為完整蛋白質,包含所有最佳比例的所有必須氨基酸,黃豆蛋白質亦非常容易被人體吸收。營養餐絕不含基因改造之黃豆蛋白質。Q3:營養餐的營養價值如何?A3:每份營養餐含有240大卡(在與水混合時)、15公克蛋白質、32公克碳水化合物、7公克脂肪及0公克反式脂肪。Q4:營養餐對體重維持有好處嗎?A4 :有的,營養餐對想維持體重的人士來說極之有益。此外,每份營養餐有8公克的膳食纖維,食物纖維有助正常消化,令人有飽腹感。Q5:營養餐對不愛運動的人士來說有好處嗎?A5:作為健康均衡飲食的一部份,營養餐對不愛運動的人來說是相當有益的。營養餐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可令不愛運動的人受惠。Q6:婦女應該食用營養餐嗎?A6:婦女特別應該食用營養餐,原因是女性新陳代謝的傾向,令身體較容易儲存脂肪。營養餐美味可口,亦是攝取所需營養的方便途徑。此外,嘗試以標準節食方式減去身體脂肪的女士不單只會容易出現缺乏維生素及礦物質的問題,亦可能因為挫折頹喪、或因節食而常感飢餓困擾。營養餐有助婦女定時進食,避免因低卡路里節食方式而引發飢餓感,因此,缺乏維生素及礦物質的問題亦會減少。Q7:老年人應否進食營養餐?A7:營養餐對老年人亦甚為有益,原因是食慾不振及選擇營養欠佳的食物,會經常影響他們的營養攝取。即使他們所進食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脂肪的水平,已達到國民每天營養建議攝取量,但是他們亦會漸漸失去肌肉組織。老人獨立生活的能力,全視乎能否維持肌肉組織及氣力而定。Q8:我的子女應否食用營養餐?A8:對年幼兒童而言,在他們改變飲食習慣前,應先諮詢兒科醫生意見。營養餐能提供優質營養豐富的成分。做為兒童及青少年日常健康飲食的一部份,營養餐有助身體健康。Q9:怎樣才是調配營養餐的最佳方法?A9:最佳方法是用它來調製您喜愛的奶昔,先在搖搖杯中加入300-350CC的水,再倒入營養餐,至少搖晃40秒以上成奶昔狀。許多人將水果及冰加入營養餐。您亦可加入果汁、蜂蜜、脫脂牛奶等。食用方法可以隨個人喜歡。使用方法欲控制體重者:第一~五天(重整):三餐營養餐取代正餐,中間可配合蔬菜水果或低卡點心,請多喝水。第五~十天(促進): 兩餐營養餐取代正餐,另一餐正常,正餐中間可配合蔬果或低卡點心。第十天以後(維持):一餐營養餐取代正餐,其他兩餐正常飲食,正餐中間可配合蔬果或低卡點心。平常有吃USANA營養品者,在減重期間,請繼續服用基本營養素及葡萄籽。想要深入了解,請參考相關網頁立即預約免費的線上說明會
「2015年,賣醬油會比賣晶片賺錢」永遠快一步,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20年投資不敗 過去20年,他的投資獲利超過250億元;未來,他最看好生技、醫療、材料產業。 文●廖怡景 告別二○○六年,潤泰集團總裁對股東交出漂亮成績單。 潤泰旗下兩家上市公司「潤泰創新」、「潤泰全球」,反應大陸流通業轉投資效益,市值在一年內膨脹一.七倍。加上轉投資的建華金控與台北商銀合併,成為永豐金控,集團市值拉高到一千六百三十九億元,正式超越長榮、遠雄等集團。 同時,在大學兼課教了二十一年書的「尹教授」,還在學術論文之外,出了一本教一般人如何挑選房子的實用書,一方面為自己的營建事業廣結「善緣」,另一方面則是想改革台灣營建業,因為這個行業在他眼中實在「太差了!」 「我是非常喜歡競爭的人,而且歡迎競爭!」坐在潤泰集團總部頂樓、可以遠眺陽明山的偌大辦公室裡,穿著深色襯衫和藍色毛背心的尹衍樑接受本刊獨家專訪,剖析著自己的投資性格。 企業老闆很多種,尹衍樑自認不擅守成、屬於開創型老闆,是能率領部隊進攻的人。 反映在事業布局上,二十八歲,從父親尹書田手上接下潤泰紡織,當時潤紡資產不過新台幣六百萬元。到二○○六年,根據中華徵信所統計,潤泰版圖擴張到金融、營建、物流量販,集團資產達一千四百二十九億元,二十八年的投資,讓家業擴張超過二萬三千八百倍,尹衍樑的進攻速度確實驚人。 玩營建,他要比創新 研發新工程專利,科技手法縮短工期 事業那麼多,但只有營建是自己在管。說到營建,尹衍樑的眼睛立刻亮了起來,「這除了是我的事業,還是我的嗜好,好玩的不得了。」和同業比,尹衍樑不算是賣最多房子的老闆,但卻最會創新、發明,特別在工法上。 分析營建業的五大獲利方法:一、土地;二、廣告行銷;三、財務;四、製造;五、創新和研發。同業不論在台灣或是前進大陸,都想發土地財,論甲買進、論坪賣出,不然就是造鎮,大玩行銷和財務遊戲。但自認保守的尹衍樑卻認為,第四、第五項雖然賺得最辛苦,卻是最需要創新、也最穩健。 為了改善施工,尹衍樑帶著有十八個博士的研究團隊不斷研發專利,目標只有一個:降低技術工的比重到趨近於零,讓過去靠「技巧」(skill)蓋房子的產業,變成靠「科技」(technology)去擴張。他的夢想,是要用生產線來「生產」房子,公司因此定位成「快速整合方案的提供者」。 在潤泰的創新,超過九成以上的專利出自尹衍樑之手。光是專利權,他個人就申請了一百八十七項。這些專利,如今已可替他賺進白花花的銀子,「光是賣三張紙,我就賺了五百萬。」談到今年簽約將預鑄格子工法賣給新加坡建商,這位營建大亨臉上盡是掩不住的得意。 「別人要蓋一年半的房子,我只要一百天就能蓋好。」 在他眼中,蓋房子要能獲利,品質、成本和工期最是關鍵。為了壓縮工期,潤泰蓋房子採組裝方式,尤其是替科技業建廠房,只要能提早完工,等於就是讓客戶可以提前量產新產品,賺到新品上市的超額利潤。 憑著這項優勢,潤泰不僅在台灣替宏、鴻海、甚至是3M等科技大廠蓋廠,現在還登陸成功,要跟著這些科技大廠轉戰全中國。 雖然將營建業務擴向大陸,但對台灣房地產市場,尹衍樑卻是相當樂觀。「通膨已經開始,未來三年,房價下跌原因不存!」對投資同樣嗅覺敏銳的尹衍樑斬釘截鐵的說。 雖然內政部公布的調查顯示,二○○七年台灣房地產將吹「冷風」,尹衍樑卻認為,二○○八年的奧運、加上二○一○年的上海世界博覽會,單是上海就有超過兩千棟大樓正在興建,這些新大樓需要各式建材,龐大的需求抬高物價,將造成通貨膨脹。 面對通膨,台灣的利率卻維持低檔,「一千萬現金存到銀行,一年利息還不到四十萬。」因此,尹衍樑預言,人們為了保值,會繼續投資房地產,況且台灣地產通常是七年一個循環,前一次的不景氣卻把循環拉長到十年,過去三年雖有反彈,但「現在只是暖身期,只要兩岸關係能改善,台灣還有三十年好光景。」 對投資,尹衍樑的判斷,總是比別人快一步,讓他拿過多項第一。 轉投資,他要搶第一 提前卡位特許行業,處分獲利驚人 一九八六年,開放外商保險公司設立,尹衍樑投資的安泰人壽拿到第一張執照;同年,投資光華投信,成為台灣第一批投信公司;二○○六年,潤泰在大陸轉投資的豐沛營造,則拿到台灣首張大陸營造廠執照。 八○年代中期,迅速切入台灣的金融、保險、證券市場,經過十多年的經營,二○○○年開始,尹衍樑先賣掉光華投信,隔年把安泰人壽獲利了結,兩項投資讓他個人和潤泰集團大賺超過新台幣一百六十億元。不僅如此,處分掉光華投信股權後,二○○三年,尹衍樑又把復華投信股權也賣掉,再度獲利十七億八千萬元。 九○年代,潤泰開始大舉進攻物流量販產業,而且是在海峽兩岸同步大舉擴張。二○○○底,為了加速在中國的擴張,尹衍樑將台灣大潤發六七%股權,以每股七十六.九元高價賣給法商歐尚集團,獲利新台幣八十億元。連同前述處分保險、證券業的獲利,二十年間,尹衍樑的投資獲利超過二百五十億元。 投資獲利如此驚人,曾經擔任光華投信基金經理人、現為JF資產管理集團亞太區執行長的許立慶回憶,八○年代在潤泰集團工作時,尹老闆曾經要包括他在內的幕僚研究,找出「現行法令沒有明文禁止,但政府卻還未開放的行業」。結果,找出投信、保險、甲級營造廠等項目,接下來,潤泰集團傾全力向政府爭取、投資這些行業,由於都是特許行業,獲利自然驚人。 曾任潤泰顧問、與尹衍樑頗有私交的達一廣告董事長徐一鳴則認為,過去二十年,尹衍樑的投資幾乎無往不利,關鍵在他懂得投資人脈。 尹衍樑自己則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八○年代以前,台灣經濟幾乎是跟著日本的軌跡發展。「四十歲以前,我去日本上百次。」每次去除了拜訪企業界,還會找經濟學家請教,「只要是日本可以做的行業,那時台灣都有很高借鏡率。」參考日本經驗,讓他決定投資銀行、證券和保險事業。 尹衍樑發現,全球供需出現極大轉變。「九○年墨西哥對美國的出口只有三十億美元,到二○○○年已經達一千二百億美元以上。」消費市場人口變動不大,製造商卻因為中國等世界工廠加入,造成供需失衡。 隨著買方市場時代來臨,潤泰決定放棄製造業,一九九七年開始大舉進軍流通業,因為這是整個生產交易供應鏈的「最後一哩」,「誰能控制,誰就是王。」尹衍樑得意的說著。 至於未來十年,他大膽斷言:「二○一五年以後,賣醬油的會比賣晶片的好。」 看未來,他放眼中國 在對岸辦學,培養人才、建立人脈 因為當中國和印度都富起來時,大量人口對食品、尤其是優質食品的需求,勢必大幅成長。「誰能有效把好東西送到他們嘴裡,誰就會賺錢!」儘管生技業投資風險高,尹衍樑近年卻積極投入,不僅如此,他還看好醫療和建材產業,認為這些是未來最值得投資的幾大產業。這三大產業不只在台灣投資,大陸的發展空間更大。為了培養這些未來的明星產業。在大陸,尹衍樑持續透過投資教育開始培養人才、建立人脈。 從一九九四年,捐獻一千萬美元在北大成立「光華管理學院」開始,尹衍樑陸續在上海交通大學設立「安泰管理學院」、復旦大學設立「太平洋金融管理學院」,同時間,他在中國全力投資保險事業。二○○六年起,尹衍樑把投資教育的方向,鎖定法學院、醫學院和土木學院。 「社會富裕之後,就是遊戲規則要建立,法律就是所謂的遊戲規則。」基於這樣的想法,尹衍樑去年決定捐獻人民幣一億元,在浙江大學成立「光華法學院」,還請到理律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陳長文負責規畫,其中,五千萬資金已經到位投資硬體,另外五千萬資金則會分五到十年改善這個新學院的軟體。 下一個目標則是在大陸設立土木學院,上個月,尹衍樑和多位台大土木系教授赴大陸參訪了四、五家大學的土木學院,準備挑選一家進行長期合作。另外,贊助醫學院、到大陸開醫院的計畫,也在同步發展。 外人看尹衍樑大舉捐助大陸的大學,是為了培養人脈、建立關係。文化大學歷史系畢業的尹衍樑卻認為這是在「度佛」,是要讓社會持續進步。因為,只要社會進步,商機自然跟著來,因此,未來他每個月會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大陸,為下一個十年的投資獲利,努力奮鬥。
四路人馬搶標虧錢的台視!爭奪跨媒體集團入場券 過去五年,台視虧損逾十八億元,台灣第一家無線電視台,本月底將進行公股釋出招標作業。它,究竟有何吸引力?各方買家手中又握有什麼籌碼? 有一家公司,在過去五年虧損超過十八億元,每股淨值只剩下六?四元的情況下,還能引發四路人馬搶進?它,就是台灣最老牌的電視台,已有四十四年歷史的台灣電視公司。今年十一月底,台視即將邁入一個新里程碑。根據行政院規畫的無線電視事業民營化時程表,台視的民營化將採兩階段招標,第一階段在十一月底由公股釋出二六%股權公開招標。第二階段,再於明年二月釋出二一%由全民認購,明年三月一日由新經營團隊正式入主。公股代表的台視董事長賴國洲、東森媒體集團總裁王令麟、自由時報發行人林榮三及三立電視台總經理張榮華等四路人馬,皆有意搶進台視。其中動作最大,呼聲也最高的,當屬展開「董座保衛戰」的賴國洲,與手上現金滿滿的王令麟。一位資深媒體人士指出,賴國洲透過他的岳父李登輝的關係與他個人的人脈,早在今年初即開始布局台視的勢力,為轉任民股董事長而努力。而賴國洲的勢力在今年六月底台視股東會上的董監改選時,已一一浮上檯面。賴國洲 布局最早,掌握近三成民股 特別是此次以黑馬之姿,拿下三席董事的民間法人廷謙公司,就是由支持李登輝,出身新光集團的前台聯立委吳東昇,及賴國洲個人好友,美吾華公司董事長李成家在背後出資。代表廷謙公司,在民間董事中以第一高票當選台視董事的李展福,是李成家多年好友,現在亦擔任美吾華監察人。此外,非凡電視台董事長黃崧,在今年六月,買下原本台視四大日本民間股東之一的日立公司手上的四?八%股權,也在此次股東會選上台視董事。他與賴國洲也有私人友誼關係。若再加上將支持賴國洲的另外三大日本民間股東,現在,賴國洲可掌握台視民間股權接近三○%。只是最後台視的經營權將落入誰的手裡?仍取決在公股手上近四八%的台視股權。也就是說,誰能拿下此次的台視公股競標案,誰才能夠立於不敗之地。自由時報 吃年代或吃台視,決策擺盪 目前有意參與競標的三家媒體集團中,自由時報今年八月剛拿到成立自由新聞台牌照。自由有意走上中時報系拿下中天電視、中視的模式,進行內容與媒體平台的整合。不過據了解,年代電視台董事長練台生正在跟林榮生洽談,準備把年代電視賣給自由時報。這計畫原本不在自由內部的規畫中,現在突然多出了年代這個選項,使得自由高層在「要吃年代,還是吃台視」之間擺盪。因此目前自由時報內部還無法全心準備台視競標案。三立電視 資金不足,得標可能性大減 至於三立電視台由於資本額只有十一億元,要吃下資本額達二十八億元的台視,資金實力明顯不足,也最需要其他金主的奧援。三立的股東之一,是對經營媒體相當有興趣的富邦金董事長蔡明忠,而據傳富邦也有意擔任三立出面競標台視時的幕後金主。一位三立高層指出,三立的確評估過買台視,但買台視不只要出價競標,後續還有許多資金問題待解決。例如,按照新聞局要求,若新經營團隊要改造台視,得先結清台視六百位員工平均十五年左右的年資,這筆錢就要九億八千萬元。而且台視現在帳上累積虧損超過十億元還沒打消,若新經營團隊要讓台視脫胎換骨,至少要有近二十億元資金投入。所以,三立內部保守看待台視競標案,能出的價格也不會太高,得標可能性大減。王令麟 銀彈充足,人力成本具優勢 因此,最有能力挑戰賴國洲的,當屬四個月前才將東森媒體科技賣給卡萊爾集團,手上握有四十億元現金的王令麟。「台視,我是一定要買的。」坐在台北市小巨蛋的貴賓室,王令麟邊看著牆上十台液晶電視螢幕上秀出東森媒體集團的各頻道,邊發出豪語的說:「我為了買台視,已準備了二、三十億應戰了。」王令麟不止拿出大筆現金準備十一月底的台視股權競標,針對明年二月的全民釋股,他也在東森媒體集團內下達動員令,規畫徵求一萬五千名人員參與台視全民釋股,展現志在必得的決心。王令麟表示,能讓台視這個台灣第一個無線電視台翻身的,大概也就只有東森。王令麟規畫將以個人名義競標,再與卡萊爾合作,將台視委由東森電視經營。他倚仗的不僅是銀彈,還有東森集團資源的整合能力。「東森新聞用了七百個人,新聞S台只用了四十個人,東森美洲新聞只用了十三個人,東森亞洲新聞只用了十八個人。我現在要開新聞台,大概只要十個人就可以開了,這就是邊際效益。」王令麟指出,東森如果接台視,在人力成本資源上,會更具優勢。王令麟的分析,正點出台視過去十年來面對的問題。在有線電視開放之後,現在全台灣共有一百三十個有線電視頻道,有線電視業者靠著多頻道、拉大邊際效益的經營方式,拉抬了廣告效果與營收,老三台只有一個頻道,營收只有逐年下滑的份。一位台視前高層表示,以台視六百名員工的規模,營收若不到三十億元,根本無法獲利。底價:每股十元以上 無線電視數位化商機最值錢 對照台視過去十年的營收與獲利的轉折點,二○○○年營收在三十五億元時,還小賺一億一千五百萬。跌破這個關卡後,台視一路虧損,只有在二○○三年靠著處分頭份土地的業外收益,轉虧為盈,小賺三千萬。台視現在每股淨值雖只剩六?四元,但行政院方面預估台視二六%公股股權競標的底價至少每股十元以上才能接受。但最後究竟能標出多高的價格?就看台視對每一位競標者的綜效判斷而定。台視在龜山還有五萬多坪的土地,以及龐大的資料庫,這些資產都可拉高台視每股的價值。一位財務顧問指出,台視最值錢的,還是台灣僅有的三家商業化無線電視台牌照(註:華視、公視被定位為公共化無線電視台),以及它代表的無線電視數位化後的商機。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系副教授戴國良表示,無線電視數位化之後,無線電視台將可整合通信與電腦,提供多媒體整合的商機。例如,無線電視台可以直接把數位內容傳到手機上看電視,可以開拓更多元化的業務與商機。「簡單說,誰拿下台視經營權,誰就拿到了橫跨有線與無線,形成真正跨媒體集團的入場券。」戴國良說,就像媒體業發展最成熟的美國市場,最後形成三大有線電視網,旗下同時控有無線、有線與平面媒體資源,才讓美國媒體大戰大勢底定。台灣的媒體大戰,究竟誰能成為真正的媒體大亨?台視這家虧損連連的公司,竟然成了最不可或缺的拼圖。 摘自『商業週刊』文●吳修辰
東瀛泡湯體驗 一生難得幾回宮廷享受 在加賀屋養尊處優 穿著浴衣、踏著木屐上街,吃飯、更衣、泡湯,處處有人伺候,儼然皇族般尊貴的待遇,裝潢講究、禮數周到,來過這裡的確讓人回味無窮。 文.蒙金蘭 我不是哈日族,但是我很喜歡去日本,尤其只要有入住日式溫泉旅館的機會,絕不輕易放過。在這裡不但可以理所當然地穿著浴衣、踏著木屐上街,而且想泡湯就泡湯,吃香喝辣,處處有人伺候。這樣養尊處優的日子,一生難得幾回。 雖然這年頭已經不流行「禮多人不怪」了,但是日本人的多禮,還是讓許多曾經到東瀛旅遊過的人津津樂道;尤其是住在以傳統模式經營的溫泉旅館,其服務禮數周到的程度,更是讓人飽嘗被奉為「上賓」的滋味。其中,位於石川縣和倉溫泉的加賀屋溫泉旅館,堪稱箇中代表。第一次造訪加賀屋時,整個旅館簡直就像被台灣團體旅客包下似的;晚餐桌上看著滿宴會廳的台灣客,坐我旁邊的日本朋友小聲問我:「他們是不是都很富有?」老實說,我也不太清楚,只能模糊地回答:「應該都中等以上吧。」他說:「在日本,加賀屋是有錢人才會來度假的地方。」 加賀屋的確很貴氣,牆壁、天花板、地板等到處鋪設著高級的檜木,所有擺設的家具、飾物、收藏品也都很講究,一面牆上還掛著日本天皇與皇家其他成員數度造訪的照片。 我們的車子才抵達旅館門口,就看到全體工作人員服裝整齊地在門口列隊歡迎,每間客房都有一位專屬服務的女中,從下車開始就幫忙提行李、安頓進房、詳細說明房裡的設備,然後端進剛泡好的抹茶與精緻的手工麻糬;在我們品味茶點的同時,女中已訓練有素地目測了房客的身材,不久就送來每人一套剪裁合宜的浴衣;要不是我們羞赧地婉拒,她們還打算幫我們換上浴衣,無微不至的程度老實說還真不太習慣。 預定的晚餐時間一到,專屬的女中又來敲門,親自帶領我們到用餐的地點。筵席間只見服務人員跪在榻榻米上,一道道呈上色澤鮮美的料理:漬物、生魚片、生海鮮片等,都只是開胃的前菜;主菜少不了鮮美的螃蟹、龍蝦,其後陸續還有茶碗蒸、蕎麥麵、味噌湯等,洋洋灑灑十餘道;當肚子早已經撐得吃不下了,居然還有香噴噴的白米飯,以及仍然精緻得教人不忍放棄的甜點或水果。 住在溫泉旅館,附屬在客房裡的浴室往往變得純屬裝飾,因為旅館裡至少會設置一間公共溫泉浴池,讓泡湯客泡個過癮。加賀屋有三處溫泉池,三處都附有露天溫泉,可以一邊泡湯、一邊欣賞七尾灣的景致。浴場休息室還體貼地設置了幾張按摩椅,泡完湯後立刻「馬殺雞」,往往舒服得不知不覺睡著了。 曲終人散,準備辭別飯店時,女中們又會盡責地把旅客的行李送上遊覽車,然後飯店所有人員再度一字排開,展現一貫的笑容揮手送別,直送到遊覽車完全消失在視線之內才會停止揮手。姑且不要探討民族性、也不要追究是不是職業化,日式溫泉旅館這般獨特又堅持的待客儀節,的確是舉世無雙的度假體驗。
惠譽、標準普爾兩大國際信評準備出手台灣主權評等 可能調降第一夫人吳淑珍因貪污罪遭起訴,立法院在野黨也力推第三次罷免,政治風險衝擊加大,一旦遭國際信評機構降等,恐造成台資企業籌資難度,進而更衝擊台灣未來的經濟成長。 文.胡秀珠 台灣爆發史上最大的政治醜聞案,第一夫人吳淑珍因貪污罪遭起訴,立法院在野黨也力推第三次罷免案,政治不穩定已嚴重衝擊到國家主權評等,國際知名信用評等公司標準普爾(STANDARD &POOR'S)將在11月派員來台訪談,不排除調降台灣主權評等。 而甫於10月才派員來台訪查的英商惠譽國際信評,則預定在下周針對主權評等是否調整作出決定,據了解,惠譽也不排除會將台灣的展望評等由「穩定」調降為「負向」。 惠譽信評過去給台灣A+ 自2000年初到去年為止,惠譽信評給予台灣的主權信用評等為A+ ,評等展望為「正向」。相較於標準普爾及穆迪信評給的長期信用評等AA-及Aa3來得保守且嚴謹。 惠譽信評副總經理李信佳表示,惠譽信評的評等以財政支出為主要考量,台灣的外債很少,經常帳順差抵銷掉部分負面因素,但主權小組也將針對近來發生的政治變因列入考量,是否會採取斷然的立即降等措施,最快下周會有結果。 針對台灣近來的政治不安情勢,是否會影響台灣經濟或主權評等表現,首度來台的標準普爾首席經濟學家大衛.威斯(David Wyss)不願做太多評論。但他認為,以全球眼光來看,世界上有太多的政治醜聞正在發生,但全球經濟依然正常運轉,他不認為這對台灣經濟是一個主要議題。 至於標普有沒有可能調降台灣的主權評等,中華信評總經理楊鎮龍低調表示,標普在每年年底都會針對各國的主權評等做一次重新檢視,標普近期會派人來台,對於主權評等的評估,標普內部自有評估。 評等調降 企業難籌資 國際知名信評業者可能相繼調降台灣主權評等,勢將衝擊國際機構對台灣投資的布局。瑞銀證(UBS)最新報告指出,台灣總統陳水扁貪汙事件,將成為投資台灣最主要風險,明年台灣主要企業盈餘平均下降0.8%,低於區域市場成長0.8%,高盛、KGI等也認為台灣政治不確性增加,增加台股下跌的風險。 李信佳指出,一旦台灣主權評等遭到調降,受到最大衝擊的是包括台電、中油等國營企業的海外籌資,尤其是中油,未能反映國際原油價格的調升,使得中油面臨獲利情況不佳的困境,若台灣遭降等,企業融資風險貼水會加碼計算,企業的籌資成本也將大增。不過,因為政府幾乎沒有外債,反而所受衝擊不若企業來得大。
餐飲達人出招 六大火鍋類型獲利要訣揭露您羨慕別人家總是滿座的火鍋店嗎?您是否也想在寒冷的冬天中,開一家熱呼呼的火鍋店賺大錢呢?六大類型的火鍋店獲利要訣各有不同,且看餐飲達人許湘鋐教您如何賺熱滾滾的錢。撰文:郭盈秀隨著冬季到來,許多人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印象,莫過於熱騰騰的「火鍋」。許多火鍋店的門前,幾乎都是滿座、排隊等狀況,生意盛況驚人,讓人心生羨慕。對創業族而言,火鍋店無疑是冬季最佳的熱門創業行業。雖然許多火鍋店在旺季時的業績驚人,看似營收效益可觀,但在這些光采生意的背後,創業族了解多少火鍋相關經營事項?知道投資一間火鍋店至少要準備多少資金嗎?知道需要注意什麼、做些什麼,才能經營出一家賺錢的火鍋店?火鍋店經營上有著許多大大小小煩雜的事,如果創業族在每一個步驟不仔細斟酌,想要一開業就成功,可不容易!台北縣烹飪商業同業公會常務理事許湘鋐表示,從石頭火鍋開始至今,火鍋在台灣的餐飲市場中至少已有10多年的火熱時間。發展至今,已逐漸趨於較為穩定、成熟的狀態。綜觀以種類來看,在目前的火鍋市場中,常見的火鍋型態可分為以下六大類:麻辣鍋、海鮮鍋、藥膳火鍋、日式涮涮鍋、臭臭鍋和特色鍋。麻辣鍋─麻、辣、色、香的獨特享受麻辣鍋最獨特、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那一鍋精心熬製、香味四溢的麻辣鍋底。除了最常見的基本口味麻辣鍋外,還有大骨和麻辣湯底並存的「鴛鴦鍋」,以及大骨、麻辣與咖哩湯底構成的「賓士鍋」。麻辣鍋是台灣熱門的火鍋料理之一,盛行已有10多年的時間。許湘鋐表示,早期的麻辣鍋從「寧記火鍋」開始,附有鴨血和豆腐的麻辣湯就是它的鍋底。後來大約從7、8年前開始,均一價吃到飽的營運型態慢慢地在許多麻辣鍋店中出現。發展至今,麻辣鍋吃到飽已成為很重要的一種經營型態,尤其常見於都市鬧區或夜市之中,一到晚上和假日,店內滿滿的都是客人。許湘鋐指出,由於麻辣鍋店時常需要面臨滿座的客人,因此快速且良好的服務是必須兼具的。從客人一進門的帶位、點菜、送菜、教導吃法、整理、結帳到送客等等,一點動作都不可馬虎。其中的教導吃法是最特別的地方,由於每一家火鍋店最吸引人的美味都是不一樣的,因此吃的方法也會不同,這時由服務員親自教導,除了幫助客人外,更加深他們對這間火鍋店的深刻印象。海鮮鍋─吃出海鮮最甘美的的好滋味以海鮮為主料理的海鮮鍋店,為了讓每一位消費者搶先嘗到海鮮的美味,業者在食材與湯頭的準備上必須特別地細心。為了凸顯海鮮特有的鮮美甘甜滋味,海鮮鍋的湯頭主要以柴魚清湯為主,不需要其他過多香味及甜味的湯頭。近幾年來才剛開始發展的海鮮鍋,在一片以肉類為主的火鍋市場中,異軍突起,似乎還有益發擴大的趨勢。然而,在海鮮鍋市場被看好的當下,業者能否慎選食材是很重要的成敗關鍵因素,其中「產地」占最大的因素。一般來說,如日本的北海道、大陸的沿海、或遠洋深海等都是不錯的地方,在這些地方可以尋找到肥美的蟹類、蚌類或貝類等等,而這三種也是許多饕客的最愛。此外,由於海鮮大多具有硬殼,如果沒有技術及工具,一般顧客想要一嘗美味並非易事。這時候,受過完整訓練的服務員必須按步驟不厭其煩地教導顧客飲食的方式,或是親自服務,如此才不會讓消費者乘興而來,敗興而歸。藥膳火鍋─食補養生的好選擇藥膳火鍋主要是以傳統中藥材為鍋底,如當歸、枸杞、黃耆、生薑等等,有的會再添加可以驅寒保暖的酒類如米酒等,不但融合鍋中所有食材與中藥的味道,更能在冬天帶給人全身溫暖的感覺。傳統來說,冬季是最佳的進補季節。俗語又說:「藥補不如食補」,因此冬天一向是藥膳火鍋最受歡迎的時節,此時路上幾乎每一家藥膳火鍋店,如薑母鴨、羊肉爐等等,都是賓客滿座的情況。基本上,藥膳火鍋的消費客群幾乎都是抱著進補的期待心理,加上近年來自然養生風潮的興起,因此「健康、天然」的中藥湯底及食材成為藥膳火鍋業者吸引顧客上門的重要因素。此外,為了在一般的傳統藥膳鍋類店家中異軍突起,吸引消費者光臨,多開發、多引進獨特性高的口味是必須的,例如業者可嘗試引進大陸傳統中藥房的獨門藥材配方,增加店內的湯頭品項,以吸引顧客目光。日式涮涮鍋─一個人也能愉快享受火鍋日式涮涮鍋是目前台灣最常見到的火鍋料理,以一人一鍋為原則,店家提供各式各樣的鍋底和主菜,消費者可依喜好自由搭配選擇。日式涮涮鍋在台灣的發展歷史悠久,早在10多年前就發源於百貨公司,往後才慢慢對外發展,逐漸形成以店舖為主要經營型態。許湘鋐表示,日式涮涮鍋在台灣市場興起後,幾乎可說是掀起了一場「火鍋革命」,完全打破了以往火鍋是圍爐型態的不成文規定。之後,市面上愈來愈多的個人日式涮涮鍋店出現,吸引不少單身上班族的歡迎。如此一來,不但不用煩惱找不到同好,就算只是一個人也能夠享受吃火鍋的樂趣。因此,為了滿足各個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店家提供的多樣化新鮮食材、湯底,是能否受到顧客青睞的重要關鍵。此外,由於此類店家數量眾多,如果業者能靈活推出行銷攻勢,勢必能幫火鍋店打響知名度,吸引人潮商機,在同業間異軍突起。個人鍋的經營型態、多種類的餐點品項、加上價格平價實惠,這些都是日式涮涮鍋的營運優勢,這也難怪它能夠在競爭激烈的火鍋市場中,始終佔有不敗的一席之地。臭臭鍋─便宜又簡便的火鍋料理臭臭鍋,由台灣發跡。臭臭鍋最大的特點,在於消費者在業者上鍋的同時就能享用煮好的個人小火鍋,完全不需要慢慢等待鍋湯煮沸,也不需要親自動手操作。至少已有5年發展歷史的臭臭鍋,在推出的當時,頗受上班族的青睞。許湘鋐表示,臭臭鍋具有平均一鍋90元的低單價和隨點隨吃的便利性等優勢。因此,只要店家提供的食材新鮮度佳、料理的速度快,自然就會有消費者不斷上門。特色鍋─引領流行新飲食潮流除了以上的幾種火鍋類型之外,另外還有一類─特色火鍋。顧名思義,特色火鍋就是使用一般所沒有的食材的獨特性而出名,如巧克力鍋、起士鍋、豆漿火鍋等等。不管是融合古早味的、還是從海外引進台灣的,都更加地豐富原有的飲食文化,帶來新一批飲食流行潮流,廣受年輕人的喜歡。對這些特色鍋來說,餐點商品的獨特性是他們最主要的優勢。他們憑藉著獨特性,吸引顧客的光臨,並建立口碑,期望達到口耳相傳的效益。因此,能否尋找到特殊食材和研發特色產品,成為特色火鍋店經營的重點。然而,許湘鋐認為,由於這些特色鍋屬於流行性商品,生命週期似乎比一般火鍋業者來的短、業績也較不穩定,因此能否持續發展下去仍是未知數,而這也是特色鍋經營者在開業前必須再三深思熟慮的地方。從四面向 建立火鍋店獨有的競爭優勢由以上的六種型態來看,各種火鍋類型的競爭優勢,許湘鋐建議可以從湯頭、食材、行銷及服務等方面一一建立:一、開創獨特口味的湯頭以最基本的原味湯頭為基礎,盡可能地尋找各種適合的原物料融合其中,不斷嘗試創造出適合作為鍋底的新口味湯頭,拉開與競爭對手間的差距。如聚火鍋的昆布湯頭。二、尋找特色性食材在了解現有全部湯頭特性的前提之下,尋找並引進適合這些湯頭的特色性食材,創造同業間沒有的差異化。如紅蟹將軍的日式海鮮。三、為淡季規劃靈活的行銷策略火鍋的旺季在冬、夏二季,淡季則在3、4、6、9月的季節交替時期。只要業者能在淡季時規劃出有趣的行銷活動,將商品包裝成能吸引所有人目光的目標,不但能延續旺季時的營運佳績,更在淡季時超前同業一大步。如三顧茅廬夏季推出買鍋滿額送冰棒的活動。四、完善的服務火鍋業屬於餐飲服務業的一環,服務過程更比一般簡餐店多出1~2倍的時間,相形之下,完善服務的要求尤其重要。只要服務做得好,勢必能為業者帶來正面的營運效益。如鼎王的親切貼心服務。成功火鍋店的開業時程規劃面臨即將到來的冬季,相信有不少人躍躍欲試,期待投入火鍋的戰國市場中大賺一筆。針對此,許湘鋐認為,基本上火鍋業從夏季開始就是個戰場了,除了在夏、秋之際生意狀況稍微冷清外,火鍋熱門的程度會一直延燒到整個冬季。此時(11月後)才投入火鍋市場,在時間方面略晚了一些。基本上,許湘鋐建議,投入火鍋業最好的時機是每年的4~5月之間。許湘鋐進一步說明,此時為淡季,營運不過是不無小補的階段,因此,這段時間就是人事教育訓練、設備及食材統整的最佳時機。5、6月起,母親節等節慶的到來,慢慢地顧客就會再度聚集、上門光臨,正好作為之前訓練的試驗機會。然而,許湘鋐表示,到了6月又是季節交替時期,正逢淡季,店家藉此時檢討過去近2個月的營運狀況,了解有哪些缺失需要改進等,再度加強訓練。此後,就真正地面臨到7月後到隔年春季過年前的火鍋大旺季。進入旺季後,對4月投入的創業者而言,雖然是極為忙碌的季節,但是因為旺季前的訓練及準備充足,所有的努力全都在旺季派上用場,不但能夠輕鬆應付忙亂的生意情況,更獲得顧客的口碑讚賞。許湘鋐表示,反之,因為事前的適應力與準備力不足,創業族急著在旺季投入火鍋市場中,容易在顧客服務上有所缺失,讓客人心生不快,影響往後營運;此外,在淡季來臨時,營收比例驟降,經營者容易感到無所適從,不知所措。〈本文選自創業搶鮮誌2006年11月號〉 摘自『創業搶鮮誌電子報』
每月賺逾300萬的評論部落格 一個部落格,如何達到每月超過10萬美元(約333萬元台幣)的收入? TechCrunch主筆麥可.亞靈頓分享了Web 2.0創業成功的秘訣。 《數位時代》撰文=張玉琦 寫部落格可以成就什麼大事業?寫部落格的麥可.亞靈頓(Michael Arrington),寫部落格寫到辭去自己創辦公司的執行長,寫到他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網路新興公司的起伏,寫到每月淨賺超過十萬美元。美國《Business 2.0》的報導中,高大的亞靈頓穿著西裝、拿著雪茄,背景是綠花花的美鈔飄在空中。「其實我根本不會抽菸,」亞靈頓笑著說:「他們(指雜誌)對每個人都這樣。」單是憑著寫科技評論部落格TechCrunch,亞靈頓每個月有超過十萬美元的收入,難怪《Business 2.0》會把他描繪成大亨一般。實際見到亞靈頓,只穿著簡單的襯衫和卡其褲,臉上帶著調皮的笑容。他是充滿好奇心的記者,經常拿著數位相機,在接受訪問的同時,不停拍照和問問題。他也是善於發表辛辣言論的評論家,還會調侃Flickr創辦人史都華.巴特菲爾德(Stewart Butterfield)說:「你承認吧,你太早賣了!」(編按:Flickr於二○○五年三月被雅虎購併)。 每月百萬點閱率創造佳績TechCrunch是專門介紹和評論網路公司的部落格,本來是亞靈頓創辦網路公司edgeio時,用來追蹤各公司新聞和寫心得的部落格。後來日漸受歡迎,亞靈頓決定辭掉公司執行長一職,全心投入部落格寫作,意外成了另類的網路創業家。到目前為止,TechCrunch擁有每月超過一百萬名不重複訪客,文章訂閱數也突破十二萬人。這個數目在美國並沒有大到驚人,但TechCrunch成功的地方在於,它能夠完美地把流量轉化為獲利。「這幾個月,網站獲利直線上升,」亞靈頓說,他在部落格首頁以每個月一萬美元賣出六個廣告欄位,也就是他每個月從廣告就有六萬美元的收入。然後他用賺來的錢雇用了六、七個員工,立刻拓展TechCrunch。他另外建立了連鎖網站TechCrunch Network。其中,他成立了CrunchBoard Jobs,以每則職缺兩百美元的價格,提供給公司刊登求才資訊,也大受歡迎。 另外一個專門討論新科技產品的子網站CrunchGear,雖然現在還沒有獲利,亞靈頓正打算刊登產品相關的超連結,如果消費者從這裡購買產品,網站也可因此獲利。亞靈頓對網路趨勢的了解,讓他抓住機會把部落格變成成功獲利的商業模式,同時保留部落格的原貌。「最重要的是,創造出強而有力的內容,以此吸引讀者,然後再擔心錢的問題,」亞靈頓明確地說。這就是他始終不願意從內容上收費的原因,他篤信自由免費的內容,資訊大量地聚集與流動,讓讀者輕易攜帶閱讀內容的RSS技術就是驅動Web 2.0的主要力量。所以2.0網站不能依靠綁住資訊來獲利,反而應該盡可能把資訊推向使用者。流量不在大而在準TechCrunch讓公司願意掏錢出來的原因就在於:它的內容吸引了精準的讀者群,也就是尖端的網路科技愛好者。每天都有關於網路公司及網路服務的評論出爐,讀者不僅可以獲得資訊,也可以知道亞靈頓的看法(通常是一針見血的)。TechCrunch入呔?x最佳新聞觀點一百部落格,評語是「很早就檢視能改變我們如何使用網路的公司」。創投業者喬許科博曼(Josh Kopelman)在他的部落格上表示,他是TechCrunch迷,他表示,「在TechCrunch上,一篇好的評論,就能夠為公司帶來五千到兩萬五千名使用者。」但是科博曼也指出,TechCrunch的讀者群不是美國主流的大眾讀者,也就是說,它是大部份的人不知道的新興Web 2.0公司。簡單說來,TechCrunch是網路市場中的利基商品,並在科技評論市場中獨占鰲頭,所以能夠僅以百萬點閱率加上以RSS訂閱的十萬名讀者,就創下部落格獲利佳績。 摘自 數位時代電子報
業績逐月攀升 第4季笑嘻嘻 上市上櫃企業9月營收多數嗄嗄叫, 下半年景氣狀況,可能未如上半年所預期般的保守, 應可以更樂觀的態度迎接第4季傳統旺季到來。 文?柴煥欣 今年下半年的景氣,到底是好,是壞?從部分電子產業大老的口中,得到是保守的看法;但是,本刊以9月營收報告的解讀結果卻可確認:今年第4季的景氣前景可期。受到庫存調整因素影響,加上微軟新作業系統VISTA延後推出,造成市場需求延後,這使得包括台積電總經理蔡力行、矽品董事長林文伯等重量級領袖對於今年第三季,乃至整個下半年景氣看法,顯得保守。然而,從近3個月上市上櫃企業單月營收創歷史新高家數的統計數據來看,從7月的89家,8月的135家,到了9月,來到156的家高點,確實呈現逐月走高的趨勢。 所以營收創歷史新高的家數增加,主要是因終端需求擴大。所以說,今年整個下半年景氣狀況,可能未如上半年所預期般的守保,應可以更樂觀的態度迎接第4季傳統旺季到來。 記憶體 9月營收火熱 從9月營收創單月營收歷史新高產業分布來看,電子類股果然還是具有成長動力的主流族群,156家企業中有121家是電子公司,比重高達77%。 進一步從電子次產業進行分析,半導體下游封測族群,整體來說表現相當不錯,除了龍頭日月光受到微軟(Microsoft)X-BOX 360出貨下滑影響,9月營收表現未能盡如人意外,封測二哥矽品、消費性IC封測大廠超豐、類比IC封測專業廠商勤益,以及記憶體封測京元電、力成、泰林都有不錯表現。 如果,連接上游端力晶、茂德、南科等DRAM(動態隨機記憶體)製造廠商,9月營收亦呈現連續數月創歷史新高;加上下游端記憶體模組廠商,如創見、勁永、威剛等,9月營收也是名列創單月營收歷史新高族群中,除了證明不論上中下游,整個記憶體產業正值景氣顛峰外,從市場終端需求應用別來推估,今年第4季消費性電子部門與個人電腦(包括筆記型電腦)部門的展望看好。 個人電腦產業 第4季有希望 除了記憶體、消費性電子、及個人電腦等相關廠商的營收表現佳外,包括鋰電池產業新普、順達,電源供應器製造商正崴、新巨、全漢,類比IC生產廠商立錡、迅杰、茂達等,全都擠入9月營收創歷史新高行列。 從記憶體、鋰電池、電源供應器、類比IC等產業營收表現與訂單來源加以判斷,足以印證第4季個人電腦市場不容看淡。另外,再就近2個月面板報價趨勢觀察,TV用面板報價仍在持續下滑,而筆記型電腦與監視器面板報價則連2個月上漲。 其中,19吋監視器面板報價就從8月每片130美元漲到目前143美元,漲幅10%;而15.4吋筆記型電腦面板報價也從8月每片96美元漲到103美元,2個月也有7%的漲幅,除了說明面板廠控制產出與存貨見到成效外,來自個人電腦部門需求亦是推升面板報價的重要因素;所以,原本不讓人有任何期待的個人電腦產業,今年第4季可能真能給來一些驚喜。 電子十哥 嗅到景氣回升氣息 實際上,從電子十哥,或是國內主要主機板廠商9月營收表現來看,確實是可以嗅到些景氣回升的氣息。電子十哥中,除了光寶科、台達電9月營收表現不如人意外,華碩、英業達、緯創、鴻海的9月營收都創下歷史新高,而廣達與神達的9月營收也攀升到今年最高點;事實上,就連2線主機板廠商技嘉、微星的9月營收也寫下歷史新頁。 另外,今年以來就持續發燙的太陽能產業,總體看來,熱度依然不減。其中,類股股王茂迪,以及上游磊晶圓生產廠商中美晶、合晶,單月營收連6個月創歷史新高;此外,嘉晶單月營收亦創下連3個月創歷史新高的佳績,足以顯示整個太陽能產業仍處於景氣起飛階段,相信未來也會有持續成長空間。 太陽能產業 趨向上肥下瘦 只是,從獲利能力來看,無論茂迪或是益通,第2季毛利率表現同步下滑;中美晶、合晶第2季毛利率則呈現走揚,顯示產業發牌權在上游廠商手中,整個太陽能產業朝上肥下瘦的趨勢發展。 至於傳產產業方面,特別值得注意的在於鋼鐵類股;雖然,鋼鐵類股有6家公司9月營收創歷史新高,占整體比重4%。 但是,6家公司中有5家,包括千興、彰源、新鋼等,清一色是生產不鏽鋼的鋼鐵廠商,這與不鏽鋼板報價一路走高有關;在今年年初,不鏽鋼以每公斤80元起漲,一路走揚,進入第3季後,不鏽鋼板更是從每公斤103元飆升到135.5元,短短一季,漲幅就高達31%,此已完全反映在營收的表現上。 摘自 理財週刊
摩根併南通 卡位中國迂迴妙招 爭取進入中國國內銀行市場的機會, 摩根士丹利併南通銀行,看中的是那一張商業銀行經營許可證, 將使其在中國資本市場分一杯羹,擁有捷足先登的重要優勢。 文.徐子超 十月初,摩根士丹利公司收購中國南方的南通銀行,這個新聞成了當時全球的重要財經新聞。全球主要財經媒體包括英國金融時報和美國的華爾街日報等都給予這一消息重要的位置。但是這個消息背後的來龍去脈,卻讓許多金融界專業人士百思不解。摩根士丹利高層就這一消息對媒體表示摩根士丹利希望能夠成為中國的一個主要的整合金融服務公司。收購南通銀行是其落實此策略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摩根士丹利為在同業之間第一個在中國大陸建立商業銀行平臺感到高興,並認為此舉將有助於加強摩根士丹利在中國這個日益重要的市場的領導地位。 不過如果進一步檢視這筆交易,就會發現南通銀行是只有一家分行在珠海的小銀行,員工人數更少到僅有30人左右,營業範疇也限於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從事包括外幣存款、住宅抵押貸款、個人與企業戶貿易融資等基本業務。 花旗買廣東開發銀行遭拒 摩根士丹利身為全球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為什麼願意花功夫去買一個小得不夠塞牙縫的商業銀行呢? 財經界人士認為,摩根士丹利收購南通銀行主要的著眼點,可能不在南通的資產,而在於南通擁有的商業銀行經營許可證。有了這個許可證,就可以擁有開展人民幣和外幣業務的資格,否則,按照中國當局的規定,還要等上5年,才可以向中國有關部門提出申請。 目前摩根士丹利的競爭對手如花旗、高盛、美林以及李曼兄弟等投資銀行界叫得出名號的企業,都在積極爭取進入中國國內銀行市場的機會,但卻還沒有拿到這個許可證。摩根士丹利的這一步迂迴轉進的妙著,將使其擁有捷足先登的重要優勢。除此之外,最近中國政府對外資的態度明顯由熱情歡迎,轉而保守甚至排外,更是這筆交易引人矚目的原因。 從今年年初開始,外資在中國境內的併購動作,就頻頻碰壁。首先在年初,中國主管機關就回絕了花旗集團買下廣東開發銀行85%股份的投資案,之後也對去年年底卡萊爾集團(Carlyle Group,中國稱凱雷集團)以3.75億美元,買下國有重型機械製造廠商徐工機械85%股權的重大交易案多有批評。 外資併購 中國心生警惕 在此同時,北京也開始逐漸對外國企業施壓。迫使他們讓企業內的中國員工組織成受中國政府控制的工會,迫使連一向對工會持堅定反對態度的沃爾瑪超市都不得不在中國接受這樣的做法。今年中共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李德水直言,對外資壟斷性併購中國企業應予以「警惕」,認為這一論斷事關「中國經濟安全」乃至「民族利益」,引起了熱烈討論。 自此,「外資併購威脅論」再次上演。最後,中國官方的商務部、國資委等部門更在8月聯合提出《關於外國投資者併購境內企業之規定》,增添對外資併購的規範,並要求外國投資人向商務部登記任何可能導致外資在定義模糊的「關鍵產業」當中居於主導地位,或者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交易。 中國主管當局宣稱此政策為一臨時性的措施,以幫助國內金融機構為更劇烈的競爭做好準備。但在中國的外商界,這舉動卻被認為是對過去10年來積極尋求外資態度的反動。或許在中國經濟成長率近年來持續高達10%的榮景之下,中國領導人認為他們現在可以不需要再仰賴外國的投資。 根據美國《財星》雜誌報導指出,去年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高達破紀錄的2020億美元,讓外匯存底也達到了高點,在接下來的幾個月當中,預計將超越一兆美元的里程碑。 話說回來,儘管官方祭出的限制重重,中國目前依舊是亞洲最顯著的外資投資標的。根據中國商務部的統計顯示,從今年1月到8月為止,中國吸引了372億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資(FDI),比去年同期下跌了2.1%。單單在8月一個月內,流入中國的外資就比去年同期降低了8.5%。不過部分外資仍舊對此局勢抱持著較為樂觀的看法,認為雖然對於外資企業併購活動的限制有所增加,但是中國政府依舊對外資抱持著歡迎的態度。 補助優惠外商 本土企業不平 不過即便如此,這種矛盾的態度也代表了中國政府在思考模式上的轉變。自九十年代鄧小平採取經濟改革政策以來,打破了毛澤東時代閉關自守的作風,鄧的接班人也繼續蕭規曹隨,熱切地歡迎全球各大企業的進駐。但是中國現任總理胡錦濤的態度則似乎有所不同,他透過親民的形象試圖鞏固其在共產黨黨內的地位,同時也對積極影響國內經濟的外資,採取較為提防的態度。 有一派經濟學家評斷反對外資是中國經濟趨於成熟的現象之一。中國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本土企業足以和外商分庭抗禮,但是地方政府以各種稅負優惠和補助吸引外商的作法,卻讓本土企業心生不滿。這樣忿忿不平的情緒很可能對中國經濟成長帶來負面的影響。因為對中國而言,要提升競爭力的方式並不是對外資施以更多的限制,而是對本土企業施以更妥善的管理。 或許在目前對外資較為不利的環境之下,唯一受惠的是那些眼明手快,捷足先登的外資企業,例如摩根士丹利的競爭對手高盛(Goldman Sachs)早在前年已經透過合資的高盛高華證券在中國站穩了第一步,至於其他也想在中國資本市場分一杯羹的同業如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團和美林等,或許也只可能透過像是摩根士丹利併購南通銀行這種迂迴求進的方式,才能夠迎頭趕上了。 摘自 理財週刊
隨時配合顧客發展新產品、新作法 《數位時代雙週》撰文=龐文真 二○○六年九月十二日,迪士尼(Disney)集團執行長艾格(Robert Iger)在蘋果電腦的產品發表會上宣布,在最新的iTunes上,網友可購買並下載迪士尼的新、舊電影,迪士尼的產品可以從網路、手機發送給目標顧客,繼續在數位時代發揮影響力。 這家全球第二大媒體集團(第一大為時代華納),即使擁有電視、廣播、有線電視、電影製片、主題樂園……,仍然懂得隨著消費者習性來改變自己,也難怪在二○○六年八月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Week)和品牌顧問公司Interbrand所合作公布的「全球品牌一百大」(Best Global Brands)中,迪士尼排名第八,品牌價值高達二百七十八億美元,Interbrand集團總裁菲普頓(Jez Frampton)認為,「媒體巨人迪士尼行動愈來愈敏捷,全面強化和進攻,保障迪士尼家族產品的品牌價值。」 摩托羅拉致力成為消費者品牌 不只是八十多歲的迪士尼行動敏捷,七十八歲的摩托羅拉(Motorola)也快速改頭換面。一支全球賣翻天的超薄時尚手機RAZR成功之後,摩托羅拉在內部耳提面命地要求員工,要把摩托羅拉從技術產品形象改變成「消費者品牌」。去年才從蘋果電腦轉到摩托羅拉擔任全球行銷大將的尼爾(George Neil)說,品牌要提供美好經驗給消費者,而不是一個冰冷硬體,「只要消費者拿著我們的手機,不論是音樂、影像,還是網路……我們要給消費者最想要的。」 一轉彎,摩托羅拉定出不一樣的品牌策略,菲普頓說:「這重新定義了人們在生活中使用摩托羅拉的品牌經驗。」而今年「全球品牌一百大」的名單裡,摩托羅拉的品牌價值成長了一八%,排名從去年的七十三上升到六十九。 每個公司都想讓自己的品牌無限擴大,但是經營品牌時,最困難的恐怕就是想像「品牌現狀」和「品牌未來」之間的差異。「如果企業做了件品牌本身不該做的事情,公司和品牌會馬上受到影響」,菲普頓表示。 雖然二○○六年《商業週刊》所公布的「全球品牌一百大」的名單裡,前十大幾乎沒有變動。但是如果細究這些大品牌近年來的作為可發現,消費者對大品牌相對忠誠度高,利用這些忠誠度,大品牌更大膽地嘗試許多新的擴張,不斷推陳出新。Google挾品牌優勢推各種產品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Google。隨著去年營收成長一○五%,Google今年的品牌價值也水漲船高,成長高達四六%,是一百大裡成長率最高的公司。美國《商業週刊》認為就是因為Google的營收仍不斷成長,才讓Google有膽不斷推出新產品,賭一睹網友的喜好。 Google的新產品推手——搜尋產品暨使用者經驗部門副總裁梅爾(Marissa Mayer)表示,「如果新推出的五個產品裡,能有一到兩個受到歡迎,就算是成功的創新了。」無虞的關鍵字廣告營收,讓Google有能力花一點點人力投資,推出一些不成熟的小產品,一方面讓網友提供價值連城的使用經驗,一方面又讓對手微軟總是處在追趕的緊張之中。 Google一詞早已從公司名,變成人人朗朗上口的動詞,但也並不表示Google做什麼事、推出什麼產品都會讓網友喜愛,若操作過多,出現太多失敗的產品,不免對Google的品牌價值造成傷害。Google品牌價值並沒有像營收般百分之百成長,就是證明。 麥當勞推健康套餐刷亮名聲 自從美國《商業週刊》和Interbrand在二○○一年推出「全球品牌一百大」排名以來,麥當勞(McDonald's)的名次一直都落在七、八、九名之間,但是二○○三年,麥當勞發現公司的市值跌落了一百二十二億美元。 在全球市場裡,麥當勞擁有幾乎百分之百的品牌知名度,但是知名度不見得等於好感度。人們愈來愈重視健康議題之時,麥當勞的餐飲總和垃圾食物、肥胖劃上等號。 麥當勞發現,在迪士尼做廣告或贊助奧運活動,的確讓小孩對麥當勞標誌印象深刻,但是會帶小孩去麥當勞消費的是媽媽,如果媽媽對麥當勞印象不好,廣告預算花再多也沒用。經過不斷實地走訪媽媽團體,麥當勞推出讓媽媽放心的餐飲,也致力改善用餐環境。過去三年來,全球上萬家麥當勞餐廳三分之一都重新裝潢,也推出高單價的沙拉或健康餐。水果餐(如生鮮蘋果切片)非常受到大眾歡迎,甚至改變了麥當勞的形象。 根據美國《商業週刊》的報導,目前麥當勞已成為全美最大的蘋果購買商,同時麥當勞今年的品牌價值也成長六%,市值升了二十億美元。麥當勞從今年二月開始,更在全球各地找奧運選手(台灣如朱木炎)來拍廣告,傳遞飲食、營養、運動等健康訊息。 「一定要了解消費者的需要和發掘消費者的慾望,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要來自消費者,」麥當勞全球行銷總監迪蘭(Mary Dillon)強調。麥當勞的全球奧運行銷活動從電視廣告、包裝到網路,都在告訴孩童要吃得健康,高單價的健康食品也讓麥當勞創下店營收紀錄,高達一千九百萬美元。迪蘭表示,「我們從消費者身上學如何擴張我們的品牌。」 星巴克讓品牌保有自己的文化 全球品牌一百大裡,行銷預算最低的一家公司就是星巴克(Starbucks)了,鮮少做廣告,卻靠口耳相傳,今年品牌價值還是上升了二○%。 「就是那個可以喝杯咖啡的好地方;一個家和辦公室之外的第三個地方(third place),填補了人們需求。我約你、你約他……讓星巴克一家家開下去,」參與過星巴克品牌策略規劃的品牌大師凱文.凱勒(Kevin Keller)說。 不做廣告的星巴克,卻是許多公司想要搭順風車做廣告的好地方。美國《商業週刊》指出,每星期約有三千萬人進出星巴克,若能和星巴克一起推出CD或書,一定大賺。星巴克行銷部門資深副總裁桑得爾(Ann Saunders)說:「根據我們的直覺和品牌文化,我們知道什麼該推,什麼該停。」 一九九九年星巴克推出過一本雜誌,六個月後停辦;也曾推出過很濃的巧克力飲品,因為卡路里過高,也立即叫停。很多人說目前在美國星巴克所推出的音樂吧台(music bar),對星巴克來說相當危險。音樂吧台讓消費者可以選擇自己喜歡聽的音樂,一邊聽音樂,一邊喝咖啡。要離開星巴克時,還可將自己排序好的音樂燒成CD,付費帶走。音樂吧台改變了美國星巴克的氛圍,不少部落格和媒體都覺得星巴克從咖啡賣到音樂,產業跨得太寬了,「我們知道自己品牌的界線在哪裡,我們知道如何適可而止,」桑得爾面對顧客對音樂吧台的高滿意度信心十足地說。 只有大品牌才有實力嘗試,也有足夠燃料(營收)燃起擴張之火,這是成為品牌公司最棒的好處之一,所以誰不想成為全球大品牌呢?摘自 數位時代電子報
當手機跟PC一樣進入微利化時代,如何減少成本成為手機廠商的重要任務。跳過代理商的中間抽成,直供模式已成為手機業者與電信營運商的獲利新法寶,不過代理商的反擊才正要開始…… 《數位時代》撰文=童儀展 當手機的平均銷售單價(ASP)不斷下滑,手機過去動輒兩位數獲利成長的年代不再,逐步邁入PC產業微利化的腳步,因此代理商所抽佣的五%,就成為手機廠商急於擺脫的成本包袱。「相較於其他電信公司每支手機平均採購成本五千多元,遠傳因為採行直銷供應模式,每支手機成本只有四千五百元,相對便宜許多,」遠傳電信策略暨行銷事業部協理趙蜀華表示。過去,手機廠與代理商唇齒相依,奉行的是「通路為王」信條,如今手機廠商自行委託物流配送公司,把手機送到電信公司全省門市的「直銷供應模式」(以下簡稱直供),等於是向過去的代理商夥伴宣戰。二○○五年,諾基亞(Nokia)在中國手機市場取得二八%的絕對優勢,主因就是採取手機直供模式的成功。二○○五年年底,由於遠傳電信的要求,諾基亞也跳過聯強與神腦等代理商,在台灣複製大陸手機直供模式。當時,神腦國際執行副總裁邱致忠曾說:「不能說毫無影響,但金額甚微,一個月應不到一千萬元。」言猶在耳,二○○六年年初,諾基亞在台灣啟動直供,摩托羅拉(Motorola)隨後跟進,不過半年的光景,二○○六年七月諾基亞與摩托羅拉直供手機給遠傳的總量已高達該公司年度手機四成採購量、五成金額,總計超過三十億元台幣。而且也帶動威寶電信、中華電信跟進,其他業者也正磨刀霍霍。這齣由諾基亞領軍、摩托羅拉接力,再由電信業者煽風點火的手機直供大戲,引起手機業者一陣騷動、電信業者鼓掌叫好、代理商業者叫苦連天等三種截然不同的後果。 經濟規模大才玩直銷供應所謂的手機直供,就是手機廠商自己尋求合作的物流與售後服務夥伴,取代過往由代理商負責的工作內容。例如諾基亞就利用新竹貨運的物流系統,以及「矽魁」公司來從事售後維修服務;摩托羅拉則是用大榮貨運來處理物流,然後由自己處理維修事項,雖然可以節省付給代理商五%的成本,但是也比過去多負擔物流與維修費用。 目前除了諾基亞與摩托羅拉之外,其他業者對直供模式都是抱持觀望的態度,或是少量試行的作法。三星電子(Samsung)企劃部副理林芳璟就指出,目前三星在台灣的市占率已經站上八%的歷史新高,這都歸功於聯強、神腦與東訊三大代理商的衝刺與服務,因此三星正積極籌劃與代理業者一同拓展通路市場,目前不會有直供的計畫。 另一方面,樂金(LG)在直供手機的策略上,就顯得比較具有彈性,「如果是2G手機,則是全部走代理商路線,」樂金通信營業部副總經理陳川原透露。由於3G加值應用,讓電信業者主導的意識抬頭,同時也逐漸掌握通路優勢,因此樂金將與電信業者針對兩款3G手機試行直供模式,藉以測試一下通路、代理商與消費者的反應。 索尼愛立信台灣區總經理葉順發則認為,「我才不要當第一個白老鼠。」 目前看來,手機直供模式仍是老大與老二的遊戲,其他業者由於經營規模的限制,仍必須依靠代理商打通路,因此,「除非直供模式獲利效果顯著,否則其他手機業者很難跳下去做,」葉順發說。 電信業斬斷「洗手機」歪風另一方面,手機直供給電信業者,也讓台灣手機通路「洗手機」的情況稍稍緩和。以目前每月新增手機門號三十六到四十萬來看,電信業者發給一個門號的通路代銷佣金加上手機補貼款,平均近四千元,高者甚至達六、七千元。換言之,一個月光是發給通路的佣金及補貼款就高達十六、七億元台幣,一年下來將近兩百億元。從各家電信公司開台至今,光砸在通路佣金及手機補貼款絕對在上千億元,因為「假上線、洗手機」而平白損失的金額,累計超過百億元,絕對跑不掉。 而直供模式能讓電信業者得以跳過代理商所掌控的通路網絡,將物流成本與通路重新回歸自己手上,如此一來,就可以杜絕「洗手機」的情況。 手機業者與電信公司聯手出擊,架空代理商,讓聯強、神腦與東訊等代理業者苦不堪言,因為代理商原本所賺取的價差利潤完全被剝奪,因此代理商亟思反擊之道。 代理商通路優勢不再 目前有部分代理商不排除以「減少推薦機種、禁止直供手機業者銷售員在自有門市販賣手機,以及增加其他品牌採購比重」三種手段,反制直供手機業者。另外,聯強與神腦正強化自己在服務鏈上的貢獻度,因為手機廠商可以在短時間把物流需求外包,但是對於整套售後服務系統的建立,卻是需要長時間的經營。「直銷供貨真的能降低成本嗎?抑或是造成服務水準下跌,導致維修成本的增加?這些都是由消費者來決定的,」聯強國際通訊事業部總經理張永鴻認為,手機品牌的維繫,除了依賴手機本身的品牌價值之外,更重要的在於售後維修服務的完整性與快速性,因此直供模式只會是手機廠商的一項通路選擇,但絕非主流策略,因為「手機廠商會甘冒品牌名聲減損的風險嗎?」他對此仍存有不少疑慮。
微風、新光三越改裝對抗 SOGO巨艦添復興館盤踞忠孝商圈, 新光三越不惜斥資8億元,強化台北站前店、信義店, 微風也強化精品陣容跟進。 文?高于鈞 再等2個月,太平洋崇光SOGO的復興館(BR4)就要開幕。為了迎戰未來忠孝商圈的「SOGO巨艦」,微風廣場、新光三越紛紛使出了改裝策略。由於到目前為止,SOGO忠孝館仍是台北單一百貨業績最好的店王,如今又出現搭檔的「準店王」,著實讓微風與新光三越的競爭壓力倍增。雖然,新光三越百貨台北站前店,是台北火車站商圈內唯一的一家百貨公司,生意曾經相當耀眼。但近幾年,在信義商圈崛起、忠孝商圈奮力抗敵,使得新光三越經營得相當辛苦。所幸,因為遠離東區群雄並立,獨處西區的站前店,目前仍是新光三越各店中的佼佼者。 新光三越聯合牽制SOGO 不過,為了因應接下來的新戰局,過去不斷開設新店的新光三越,今年改變戰略,從整裝舊店著手。尤其,為了聯合新光信義店以「牽制」SOGO,遂大手筆投資了8億元,進行站前店成立以來的首次大改裝。 改裝後的新光三越,仍強調年輕客層喜愛的品牌,同時因為新光三越南西店、信義A4館的女性策略奏效,在改裝的站前店也將增加女性樓層,預計增加為兩層,集中火力吸引16-35歲的女性客層。上半年新光三越已經完成餐廳的改裝,換掉傳統的欣葉台菜,增加了年輕人喜愛的日式豬排「勝博殿」、中式風格的「新葡苑」,而在新光三越其他分店業績不惡的「發現越」也加入陣營。 站前店在改裝前進行封館拍賣,部分商品的特賣甚至連帶引起SOGO跟進降價。據了解,因為效果不錯,新光三越執行副總吳昕陽日前還悄悄讓總公司撥出預算,幫站前店在捷運站地下街租廣告燈箱,希望強化改裝後的站前店對SOGO的牽制效果。 微風廣場也動心改裝 新光三越的改裝策略有了成效,讓微風廣場也動了心。為了因應SOGO的頂級超市City's Super,微風超市也將改裝,引進紐約知名的DEAN & DELUCA;除了改裝之外,微風也再強化精品陣容,自去年成功招進古馳(Gucci)和卡地亞(Cartier)當「門神」後,今年上半年再引進YSL,而下半年將陸續有LOEWE、BVLGARI、Chloe等三大品牌加入。 由於這三個品牌也都在SOGO敦南店設櫃,更增添微風的「牽制」用心。整體而言,微風調整的方向,9成以上都是歐美進口商品,看來是要與SOGO的日式經營做區隔。 兩大業者的積極改裝,對於SOGO復興店的影響還有待觀察。因為SOGO的招牌太強,據了解包括愛馬仕(HERMES)、香奈兒(CHANEL)及TOD'S都將選在復興店設櫃,而BURBERRY、喬治傑生(Georg Jensen)等品牌加入的意願也高。再加上,才確定要進駐的日本第一的生活雜貨Franc Franc等,不但讓復興店的話題增溫,也再度把消費者的注意力從信義區拉回忠孝商圈了。
【怪怪屋】Monster House三個愛幻想的小孩發現了一棟會吃人的怪怪屋,展開一場拯救無知大人的奇幻冒險旅程,真人虛擬三D動畫【怪怪屋】以道地的口語英語呈現出孩童世界中的奇想童趣。──中英文資料由博偉電影公司提供。1.調皮搗蛋的骨頭、DJ和莉花三人在房間裡討論住在對面的怪鄰居。Bones to DJ: Happy Halloween, doofus.▲doofus:白癡,「idiot」的俚俗用語Zee to Bones: Nice one, Bones.▲Nice one, Bones.:在此是反諷說法,同於「That was a good prank, Bones.」Bones to Zee: Look at his face. That's funny.DJ To Zee: You're not supposed to have friends over. Who's this?Zee to DJ: This is Bones.Bones to DJ: What's up?Zee to DJ: He's in a band.Bones to DJ: That's right.Zee to DJ: And anyway, cantaloupe, let's not open up the rulebook, okay? Since you're up way past your bedtime.▲open...book:談規矩,同於「start discussing the rules」▲way:強調語氣的用法DJ To Zee: No, no, no, this is different. Listen.Zee to DJ: Wow, you called the neighbors. Good for you.DJ To Zee: I used *69. He called me.▲*69:英文讀法是「star sixty-nine」,美國電信系統中的自動回撥設定Zee to DJ: Who called you?DJ To Zee: Nebbercracker.P.S.: He died today.Bones to DJ: You lie.▲You lie:慣用口語說法,正確應為「You're lying」DJ To Bonds: Do not. He died and now I'm getting phone calls from his house.▲Do not:美國小孩慣用的否定語法Bones to DJ: A phone call from beyond the grave.▲from beyond the grave:亦即來自地獄,同於「from a supernatural realm, after death」骨頭:萬聖節快樂,小鬼頭。莉花:好樣的,骨頭。骨頭:他被嚇到臉都歪到一邊。DJ:妳不准帶朋友來,他是誰?莉花:他是骨頭。骨頭:怎麼樣?莉花:他玩樂團哦。骨頭:沒錯。莉花:小甜瓜,別跟我談什麼規矩,你已經過了上床的時間。DJ:這次不同,妳聽。莉花:你打給鄰居哦,乖小孩。DJ:我照著來電顯示打回去的。莉花:誰打給你?DJ:史老猴。他今天掛了。骨頭:騙人。DJ:才沒有。他掛了,我卻接到他的電話。骨頭:來自地獄的電話。2.骨頭與莉花一起研究對面的詭異房子。Zee to Bones: maybe Nebbercracker really did die.Bones to Zee: We should be so lucky. The guy is evil.Zee to Bones: No, he's just a crotchety old dude.▲crotchety old dude:在此意為「irritable old man」Bones to Zee: Oh, really? Zee, when I was 10 years old, I had a kite. Awesome kite. I could fly it so high you couldn't see it. One day it crashed down. I followed the string and it ended right over there...across the street, right at the edge of his lawn.Zee to Bones: Did he take your kite?Bones to Zee: Yeah, he takes whatever lands on his lawn. But that's not the point. The point is, is that I saw him talkin' to his house...and kissin' it. Besides, everybody knows what he did to his wife.▲point:重點,代指「reason I'm telling you this」Zee to Bones: Why? What--? What did he do to her?Bones to Zee: He ate her!莉花:也許史老猴真的掛了。骨頭:那就走運了,那傢伙是惡魔。莉花:他只是個脾氣壞的糟老頭。骨頭:是嗎?莉花,我十歲的時候,有一個風箏,超棒的風箏,可以飛得高到看不見。有一天它掉下來,我跟著線找,發現它在那裡,就在對面的草坪邊緣。莉花:他拿走你的風箏?骨頭:對,掉到草坪的東西他都拿走,可是那不是重點。重點是,我看到他跟房子說話,而且還親他的房子。大家都知道他對老婆做了什麼。莉花:他對她做了什麼?骨頭:他把她吃掉。──節錄自
理財,就是管理閒錢一般人談到理財,想到的不是投資,就是賺錢。其實,我認為的理財是指,如何運用剩餘的閒錢來創造利潤。所以,如果沒有閒錢,卻一味地想投資致富,就可能會不小心負債。近年來,由於台灣的政治與總體經濟的不穩定,造成國民痛苦指數不斷攀升,不動產在可預見的數年內,仍應是維持平盤僅特殊地段呈小幅成長,並沒有大漲的客觀條件。這時,如果你負債去買不動產,不僅要償還貸款,還要繳納一些稅捐、裝修、搬遷等額外費用,只會徒增負債,更不用說會致富。如果未來無力繳款時,將會成為法拍屋,一旦進入法拍程序,勢必連償還銀行的貸款都不夠,甚至導致負債逐漸累積。如果這輩子無力償還,未來勢必將連累法定的三個繼承順位幫你還債,真是所謂的禍延子孫。在理財的路上,既不能太過躁進,也不能太過天真,好好恪守「有多少錢,做多少事」,與貫徹「先理債再理財」的中心思想才對。因此,如果你手邊沒有閒錢,特別是有經濟壓力的人,千萬別急著買不動產,否則最終你買進的只是負債,而非資產。周老師的叮嚀 很多人以為房子就是資產,事實上它也是拖垮許多人的潛在殺手,在此建議你「存多一點的自備款再購屋」,免得被利息壓得失去生活品質,未來生活也才有保障。 【理債女王的金錢智慧】電子報,本電子報提供理債女王周思潔最新著作,裡頭包含最驚人的還債絕技:如何與地下錢莊溝通、如何與銀行談判,與如何欠債的相關法律問題。
2006上半年,7.75億美元創投資金搶進中國,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對大陸企業來說宛如天降甘霖;但對英特爾創投總裁蘇愛文來說,面對美國創投業者爭食大餅,心中當然不是滋味……。拜中國大陸網路及通訊蓬勃發展之賜,吸引美國創投業跨海而來。西岸創投業者全副武裝,特別是群集在加州門洛帕克(Menlo Park)沙丘路(Sand Hill Road)一帶的創投業者,過去,他們很少將注意力放在矽谷以外;但是,如今這些投資專家卻飛越太平洋,在中國大陸設立辦事處,尋找下一個百度()傳奇;百度是中國大陸市佔率超越谷歌(Google)的搜尋引擎業者。去年,在那斯達克股市初次公開上市,一砲而紅。2006年上半年,投入中國的創投資金估計高達7億7,500萬美元,規模為2005年同期的兩倍。這對中國需金孔急的企業來說,宛如天降甘霖。但是,對英特爾創投(Intel Capital)總裁蘇愛文(Arvind Sodhan)來說,面對美國創投業者欲分一杯羹,心中當然不是滋味,因為早在1998年,蘇愛文便已洞燭機先,投資中國新創事業。在當時的環境,想要投資中國大陸的金融家,人數寥寥無幾,因為大部分的美國創投業者都把眼光放在美國網路遊戲上。蘇愛文坦言,現在的競爭,比以前更加激烈,因為每一個美國創投公司都想在中國大陸找到立足之地,他說:「每天都會聽到很多新資金湧入的消息。」泡沫重演?暫時不會!蘇愛文及他英特爾的同僚,現在日子可難過了。因為資金眾多,但是追逐的交易數量卻有限,市場因此更加擔心華爾街網路泡沫化的悲劇將再次上演。他說:「我不敢說會在什麼地方發生,但這樣的評估正增加當中,目前的趨勢也符合這樣的評估,我會不會擔心?目前答案是不會,但如果這樣的趨勢再繼續下去,那就要擔心了。」現在,蘇愛文憂慮的是:英特爾創投專家現在成為市場搶手貨,被挖角的情況相當嚴重。英特爾團隊在中國完成的交易超過50件,所累積的經驗是這些後來者亟需的。蘇愛文坦承:「我們已經變成外國創投的職訓中心,因為我們已經在這裡很久了,我們的人已經建立很多人脈,經驗豐富,知道哪裡有門路可走,也熟諳地方規矩。」股票市場永遠有好公司為了鞏固在這方面的優勢,英特爾在去年宣布成立針對中國大陸的創投基金,準備兩億美元投資中國的新公司,英特爾投資亞太區執行董事Cadol Cheung表示:「科技一直都在週期循環,會上下波動,投資人要避掉的是時間的問題,我們認為不管股票市場時局是好是壞,永遠有我們想找的好公司。」跟一般創投不同的是,英特爾尋找的公司,不只投資報酬率要好,也要能符合英特爾的企業目標,也就是與銷售半導體有關。蘇愛文說:「中國最吸引人的就是經濟成長率,」英特爾專注的中國新創企業不只要能做外銷,也要能從內銷撈到油水才行。因此,英特爾找的公司,自然也不是等閒之輩。舉例來說,今年6月英特爾宣布投資一家成立只有一年半的IC設計商上海信語通網路技術有限公司(Campus Media),英特爾不願透露投資金額,這家公司計畫未來將在全中國大陸的校園餐廳裝設電視,用來播放節目廣告。中國大陸高等教育發展快速,要在全國建立綿密的學校網絡,勢必就得架設更多的硬體設施。這塊市場正是英特爾新合作夥伴想要進入的領域,截至目前為止,上海信語通網路公司已經在300所大學裝設超過7,000部電視,每天提供4個半小時的節目,給400萬學子收看,執行長Pike Tse承諾,電視只是開始,未來他也計畫將目標深入到無線網路存取(internet access points)。「我們正嘗試建立一個整合媒體平台,」他表示;有了英特爾這樣的投資金主「將對我們科技上的支援,帶來一些價值,英特爾所擁有的技術可以幫助我們很多」。線上遊戲業者兵家必爭擁有多項豐富優勢的英特爾,也吸引了上海一家線上遊戲新創公司唯晶科技(Winking Entertainment)總裁張益嘉。中國大陸有1億1千萬以上的網路使用者,其中有1/4是網路遊戲的玩家,市場成長迅速規模龐大,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中國一些像是網易()、盛大(Shanda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The9等企業,由於迎合當地線上遊戲用戶趣味,因此迅速茁壯。但是,當市場越來越飽和,市場對於更新穎、更刺激的遊戲,需求也越高。部分遊戲來自韓國公司授權,但成本過高,因此,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想要自行研發遊戲。唯晶科技從此崛起,提供企業遊戲研發的外包購置權。唯晶科技旗下擁有150位以上的工程師,專門投入研發工作,張益嘉表示:「遊戲經營者面臨一個挑戰,他們建立了堅固的後備系統,也有遊戲運作的知識,但是,若要投入研發遊戲的領域,卻遇到大困境。」一般人很容易將軟體外包作業與印度畫上等號,所以,當然英特爾投資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國家,繼中國大陸的投資之後,英特爾在去年12月也投下兩億五千萬美元作為鎖定印度新公司的創投基金,金額多中國大陸5千萬美金。為什麼投入印度的金額反而比中國多呢?中國企業永遠是最大贏家兩者的差別只是在於時間先後的問題,蘇愛文說:「我們宣布進入印度比較晚,如果我們今天才宣佈進入中國大陸,我保證基金規模會更大。」在作為創投業者投資的地點上,中國比印度更具有明顯優勢。他補充說:「中國是一個大企業,具備了我們對於所謂大企業的定義,這對創投來說相當有吸引力。」中國有金字塔頂端消費者,有許多的機械天才,特別是政府對於商業投資也相當友善,這一點是印度所不及的。他說:「在印度,你必須從頭開始!但在中國已經萬事俱全。」蘇愛文甚至已經洞見其他美國創投到位後的利益。他說:「我們都是同路人,創投業者沒有辦法與世隔絕做事,我們要分散風險,這是絕對的。」但是不管英特爾與其他美國創投的關係是競爭,還是合作,未來中國企業都將是最大贏家。 理財周刊
文.羅紜辰
每個人在現在的工作崗位上必須努力磨練能力,以便將來無論到何處都能有所發揮。 在許多薪水族的眼中,所謂的社會其實是非常狹隘的。 這些人普遍認為,社會就是自己所服務的企業以及其相關的事務,然而真正的社會比他們所以為的更廣大。不要讓自己侷限在僅能適應眼前所從事的工作,應該盡量在自己所工作的企業中,培養出能適應各種環境的能力,抑或是汲取知識與技術。 有句俗話說:「沒臉面對社會。」其所說的社會,是一個受到極度限制、非常狹隘的社會。如果人在這一狹隘的範圍內,過分擔心「這個不行、那個不可以」,就可能變得綁手綁腳、動彈不得。思考若能擺脫僵化的框架,許多事情就能輕鬆地解決。心中一旦浮現:「自己在現在的公司實力無法充分發揮,不如換個更能發揮的環境。」的念頭,最好另外尋求能夠發揮自己能力的職場! 其實這也是今後的受僱者,必須採取的生存方式。 過去日本職場所採用的終身僱用、排資論輩的升遷制度,如今已經完全瓦解。上一輩畢生在同一家公司服務的必然性,早已蕩然無存。 或許還有人心存一旦景氣好轉「終身僱用制又會復活」的幻想,但根據我的觀察,即使景氣恢復,終身僱用、排資論輩的制度也不可能復活,因為整個社會的樣貌已經改變了。 二十世紀下半葉,科技出現驚人的進步,隨著電腦網絡、高度資訊社會的出現,不僅讓我們所居住的地球變小,也大幅提升社會變化的速度。 昔日需要百年才能發生的變化,如今只要十年、五年,或者三年就能實現。現今這個時代,一個人一生中更換數個工作已相當普遍。 在這樣的時代環境下,有人或許仍可以「畢生只在一個公司工作」,但奢望人人都能如此,就太不切實際了。為了掌握更美好的人生,每個人在現在的工作崗位上必須努力磨練能力,以便將來無論到何處都能有所發揮。本內容摘錄自《35歲前職場必備贏家8法則》商周出版
臥室到辦公室只要1分鐘的路程.........
我在MSI的創業緣起與心路歷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寿保险官方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