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虎改装2.o导航难用,想改装会引想车自带的使用功能吗?比如语音识别

翼虎风尚型有语音功能吗_百度知道
翼虎风尚型有语音功能吗
算比按哪说打空调打
提问者采纳
语音功能应该需要加装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翼虎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U-CAR汽车网站主選單
桥梁还是碉堡?主流人机交互系统简析
还记得有位朋友对我说过:“苹果iPad真好用,屏幕够大、看电影舒服、触控操作直观,最重要的是App实在多不胜数,能实现很多功能,如果可以把它塞进我的车里就好了。”我们知道苹果产品拥有优异的操作系统,可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假如可以移植到车里,相信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无论是国内外喜爱iPad的车主,似乎都想方设法把它塞进车内,就连我的朋友也不例外,如果车载系统可以高度智能化,那么车内气氛将变得有意思起来。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消费者也希望车载人机交互系统更智能化,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可以是你的贴心管家、也可以是你的导航助手、甚至是你的救命草。目前,各大车厂纷纷声称自家车载系统功能如何强大,操作多么简单、设定何等智能化,那么事实又是否如此呢?这次U-CAR也从琳琅满目的名单中选出主流的宝马iDrive&互联驾驶、别克IntelliLink&安吉星、丰田G-BOOK、新兴的日产Carwings智行+、福特My Ford Touch&SYNC、凯迪拉克CUE共6款车载人机交互系统为代表,通过实际使用后,给大家呈现一些优缺点以及小建议。
宝马iDrive&互联驾驶
牛B:条理性强、容易上手、科技感强、高富帅必备
吐槽:文字输入比较繁琐
我们知道,宝马是汽车业内实行人机交互的先驱者,旗下的iDrive已走过11个岁月,从最初简单地强调各种功能集成,到吸取用户意见,在旋钮周边增加一些快捷键提高易用性,再到新增了三维立体显示和控制,导航的手写触控以及可编程全彩色液晶显示仪表盘等功能,iDrive从稚嫩逐渐走向成熟,也见证了车载人机交互系统的发展进步。而互联驾驶作为功能之一贯穿在iDrive系统当中,结合远程和终端两者优势,也发挥着意想不到的功能。
发展至今已有3代的宝马iDrive,由第1代(上图)备受质疑,到第2代(中图)逐渐得到肯定,甚至在第3代(下图)被业界追随,见证了车载人机交互系统的发展进步。
iDrive系统更像一位工程师,以1个旋钮搭配7个按钮的组合将数百个功能管理得有条不紊。早前U-CAR的《》专题上对其功能已有详细说明,所以在这边就不重复叙述,接下来我将以宝马7系的最新一代iDrive作为代表,寻找其优缺点所在。需要说明的是互联驾驶前3年免费使用,后续费用厂家没有给出具体标准。
宝马iDrive&互联驾驶
层进式菜单目录清晰,上手需间较短
菜单层级较多超过3层,进入较为繁琐,除了可直接按MENU键回主界面外,其余返回只能一层一层往回退,不够人性化
系统集成度高,可用BMW应用程序实现上网、在线资讯获取、刷微博更多功能(需要连接手机,流量从手机扣取)
车载BMW互联应用有可能影响驾驶员专注程度
只需要7个按键、1个旋钮即可实现全部功能
没有触控屏,选择菜单时视线经常在屏幕和操作按键之间切换,旋钮上触摸板面积较小,手写时较别扭
与iPhone手机匹配度高,没有出现断线不稳定现象
远程助理需要iPhone的APP才能实现
车载200G硬盘、其中20G给用户存放歌曲,且U盘歌曲不会出现乱码现象
可以分屏显示,不影响其他功能使用,CPU主频达到1.3G,反应迅速
iDrive的系统功能是十分强大,无论从速度、操作、手机匹配、资讯获取等方面都显示出优势,只是一些细节上需要完善,比如输入选字、菜单返回、触控屏缺失等。
宝马iDrive&互联驾驶
内置3G通讯设备,包括旅程咨询、资讯在线、实时路况等信息免通费话和流量费
目的地只能用路名,不能用建筑物等地标(测试时不能选择中信广场、只能按步骤选择附近的林乐路)
可远程设定目的地,驾驶时能提供地图和语音提示
导航拼音输入比较麻烦,字母呈圆形排布导致选字效率较低
iDrive在内置3G网络的帮助下,提供多种资讯、同时可远程设定目的地实现语音导航,输入方式和不能选标志性建筑依然是硬伤。
宝马iDrive&互联驾驶
发生碰撞事故时,无需按下紧急救援键,即可根据严重程度判断何种救援服务,同时可根据自带GPS定位车辆地点
遇到危险时通过多种智能手段提醒,当驾驶者不理会时会进行制动
可显示车况信息,保养状态
平视系统帮助视线停留在路面上
iDrive对安全方面也很重视,更倡导智能化的体验,更聪明紧急救援、平视系统、保养信息等也成为系统当中优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整个体验下来,iDrive给人条理清晰的感觉,菜单也逐层递进,让我回想到刚学电脑时老师说的树形目录结构(虽然我没学好),并未给人难用的感觉,如果可以在输入等方式弱项提升的话,相信会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或许是因为第一代iDrive功能复杂而被人诟病,但在后续的升级当中,通过增加按钮等方式,其易用性已较过去有很大的提升。在我看来iDrive选用触摸板而不是触摸屏,某种程度也反映了宝马想办法维持iDrive使用习惯传承,将iDrive打造成品牌标志之一。
别克IntelliLink&安吉星
牛B:安全功能强大、“一键式”操作省心、语音识别能力强悍、懒人专属
吐槽:只有1年免费使用时间较短、触摸屏不够灵敏
安吉星历史比宝马iDrive更悠久,自1996年11月正式推出后,发展至今已到第8代,成为另一个值得推崇的车载系统,为了提供更优良的本土化体验,它在日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并从第8代开始大陆硬件制造商采购设备。安吉星强调后台人工呼叫中心的作用,总共可实现16大功能,通过集成在后视镜上的3个按钮,简单的“一键式”操作,与服务顾问进行机构同交流,然后将一切设定交给远端的呼叫中心。安吉星后续费用将根据功能不同,最低为480元,最高1580元(包含500分钟拨打其他电话时间,与安吉星中心联系不产生通话费用)。
自1996年11月正式推出后,安吉星发展至今已到第8代,它总共可实现16大功能,通过集成在后视镜上的3个按钮,简单的“一键式”操作,与服务顾问进行机构同交流,然后将一切设定交给远端的呼叫中心。
至于IntelliLink则是通用为别克品牌专门研发的车载人机交互系统,由蓝牙系统、7英寸彩色触摸屏等部件组成,可以电台、音乐播放、车辆导航、蓝牙电话等11大类83项娱乐舒适功能的设定与操作,所以我这次选择了小型SUV先驱的别克昂科拉作代表。
IntelliLink&安吉星
安吉星只有三个按钮,方便那些不喜欢看说明书的人
缺少网络资讯(如新闻、天气、电子邮件)
可支持触摸屏操作
触控屏反应不够灵敏,尤其是底部位置
自有上海呼叫中心,全球统一服务标准
中控台按钮英文指示与常用的不同
U盘歌曲显示有乱码(一般是由于内置播放器不能识别MP3标签的中文编码格式,下面系统类同),无专辑图
安吉星的车上能触碰到的终端只有三个按键,把其他工作就丢给后来呼叫中心完成,IntelliLink的触屏则稍显不够灵敏,按键指示也感觉不够接地气,U盘歌曲显示也有乱码。
IntelliLink&安吉星
导航可以选择语音导航或者地图导航
导航地图信息点较少,路径设定较为单一
路径规划信息下载较快
路径规划成功后还需要在屏幕上点击确认
导航类目信息丰富,包括道路名称、附近设施、标记点等
不能显示实时路况信息,但可在路线设定时与话务员说明规避何种道路(默认高速优先)
导航拼音支持首字母联想输入,可输入建筑物直接查找
安吉星可以按需选择语音或地图导航,透过CDMA网络可实现快速下载路径信息,而且支持首字母查找,导航类目信息也十分丰富,却缺少实时路况,默认道路是高速优先,特殊要求可提前与话务员沟通。
IntelliLink&安吉星
车门可通过电话或手机App远程控制,实现应急开启
假如手机被盗,有可能出现被别人偷取车内物品
远程监测车况,保证车辆行驶前做好安全准备
车辆被盗后可通过GPS定位
可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远程遥控、车况提示、车况监测
导航过程只需动用语音识别系统,双手不需离开方向盘,便捷且安全
发生交通事故时救援方式详细多样
气囊爆开后自动求助,安吉星中心自动回拨
安吉星在安全方面拥有很多优点,其中通过手机App也可以实现相关大量功能,只是需要保管好自己的账号密码。
在这6个系统里面,我觉得安吉星在安全方面是做的最好的,驾车不同于把玩手机,安全是最重要的一环,所以它并未内置资讯获取等功能,以免影响驾驶者的专注度。而且安吉星还可以对车内主被动功能能够进行远程检测,甚至万一发生意外,它所提供的救援服务也是最齐全的,通过语音呼叫远端服务中心,几乎把所有功能都交给了远端控制,让驾驶者专心驾驶,达到省心省力的效果。而IntelliLink的英文按键还是稍微不够接地气,用语并非常规的单词,容易造成混乱。
凯迪拉克CUE
牛B:操作界面炫丽、支持多点触控、做工质感上乘、老板喜爱
吐槽:反应速度较慢、无中文输入,Linux非主流系统扩展性较差
CUE(Cadillac User Experience凯迪拉克用户体验)于2008年开始研发,厂方声称工程师对32名消费者的驾驶习惯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跟踪研究所得出,属于凯迪拉克第1代人机交互系统。它基于Linux开源系统打造,可以实现类似手机那样安装App,搭载三核心的ARM11处理器(属于诺基亚N95时代的架构,但胜核心较多,可弥补部分性能),最高可实现400MIPS,滑动的使用方式则与苹果iPad类似,搭载有一个位于中控台顶部的8寸电容式触控屏(支持多点触控)和一块镶嵌在仪表板的12.3寸液晶显示屏,最多支持5页共40个应用图标,官方表示未来在CUE Store中会为用户提供包括微博、天气、新闻等应用,这次体验的凯迪拉克XTS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中控台显示屏亮度很高,达到1000流明,有效抵挡环境反射光
中控台的8寸电容式触屏分辨率只有800*480,造成屏幕颗粒感较为明显
通过车内麦克风采样,其BOSE印象可实现降噪功能,让车内声音更纯正
U盘音乐播放没有专辑图,有乱码现象
同为美国产品、连接iphone方便
Linux操作系统软件较少,通用性不强
滑动操作成主轴,其体验与触屏智能手机相类似
系统响应速度较为一般
整个系统设计风格前卫
各种触屏操作均提供震动反馈,提升辨析力
中控台拥有距离感应功能,科技感浓厚
尽管CUE是蓝黑搭配的显示基调,但胜在是屏亮度够高,滑动操作也比较顺手,音响效果令人印象深刻,但Linux系统较较为非主流,通用性较差,操作响应也较为一般。
融合安吉星优势
导航目的地只能用英文输入
3D地图显示
CUE在导航方面也结合了安吉星的优势,在后视镜整合了三个按键,地图显示也比较华丽,风格与整车较为搭调,不过在选择地址上较为痛苦,只能输入英文。
仪表板光线可自动调节,提升行车安全性
拥有安吉星上述优点
作为通用高端品牌的凯迪拉克,安吉星在安全领域的优势也延续到它身上,配合更为优异的屏幕显示效果,给人更浓烈的科技感。
与别克同为通用汽车的凯迪拉克,同样配有安吉星系统,所以安全方面就不用再叙述了,重点反而是全新研发的CUE系统。熟悉凯迪拉克的网友应该知道,科技感是其品牌特色之一,CUE系统的炫丽程度绝对称得上首屈一指,利用开源的Linux系统使得安装更多APP成为可能,也使得操作方式更加接近我们喜爱的iPad。
丰田G-BOOK
牛B:上手最容易、系统响应较快、准确率高、实用一族首选
吐槽:设定项目繁琐、实时交通只覆盖四大城市
G-BOOK是丰田的车载智能通信系统,最初搭载在丰田高端品牌雷克萨斯身上,可实现11大智能通信服务,但在2009年3月正式导入中国市场后,其功能受制于服务商,只能提供上述的7种,显得有些无奈。作为高端品牌搭载的系统,G-BOOK在功能设定上比较丰富,覆盖车上娱乐、导航、安全等多个方面,整体感觉如同丰田品牌的特色,该有的有,表现称职,远端方面则是同安吉星类似,也是以人工呼叫中心为主体,使得设定工序大大简化。此外,车主可在四年之内免费试用该系统(油电电混合动力车型则为6年),后续则每年需要1200元人民币,但没有功能选装,笔者选择了丰田高端的皇冠作对象,整体感受依然流露出浓浓“丰田”味道。
丰田G-BOOK
界面指引直观,反应速度快,上手容易
需要设置的菜单类目较多
贴心的话务员服务,简化繁琐设定
音乐播放界面没有专辑图显示
可根据自己喜好和需求定制信息资讯,可实现语音自动播放
可预定酒店、机票
G-BOOK的操作界面较为直观,它的响应速度是这些系统中的佼佼者,与话务员沟通可节约大量时间同时简化了繁琐的操作,如果类目能简洁些则更讨喜。
丰田G-BOOK
G路径检索可减少城市交通拥堵困扰
G路径检索局限在北上广深等4个城市
地址输入简便,输入方式较多
但拼音不支持首字母联想
路线选择丰富
路径规划成功后还需要在屏幕上点击确认
支持标志性建筑搜寻
G-BOOK提供较为丰富的输入方式,同时路线选择也比较多样,能识别标志性建筑,但G路径检索只支持北上广深等4个城市,稍显遗憾。
丰田G-BOOK
蓝牙匹配连接后,可通过手机接入G-BOOK
按下紧急救援按钮才能发出救援请求,且按下后不能取消
保养信息自动提醒,不需花费额外心思,类目详细
驾驶者需要经常转移视线观看路线指引,带来一些安全隐患
G-BOOK将保养项目细分,可选择自动通知车主更换部件与保养,不用特意花费心思记忆。
在名单的6个系统中,我认为G-BOOK是最容易上手的系统,原因是触摸屏与两侧的按键配合可以让你很快找到需要的设定,同时响应时间也是最快的,假如我是这六辆车的车主,要挑一台最快完成设定然后驱车出发的是搭载此系统的车型。但要深入G-BOOK内部设定的话,其表现则有些相反,众多条目会比较让人抓狂,要是整合程度更高就好了。
日产CARWINGS智行+
牛B:保养省心、有助养成良好节能习惯、实用为主
吐槽:屏幕显示一般
日产旗下的CARWINGS智行+系统几乎与G-BOOK同年在日本发布,在2010年11月下旬正式引进到国内,并率先搭载在天籁之上,而随着新天籁换代,CARWINGS智行+也越趋完善,集成了一站式顾问服务,二维环保专家,三重安防系统,共计9大的功能,整体设定也类似丰田G-BOOK,只是界面和细节上有所不同,通过人工服务台帮忙也能提供更轻松的驾驶氛围。日产CARWINGS智行+车载系统在前3年使用免费,后续费用则是每年880元和1380元两种选择。
CARWINGS智行+
系统分区明确,反应比较快,上手容易
中控显示屏抗眩光能力较差,行驶时很难看清
能提供时事、财经、娱乐、天气等资讯,可自动语音播报
语音识别能力一般(试验当天重复了3次才能识别)
可实现酒店预定服务
朗读声音有些怪异(感觉一个一个字读出来,比siri还要奇怪)
U盘歌曲有乱码现象
触屏灵敏度一般,有时需要多次点击
蓝牙连接手机过程不是很顺利(试验当天经过两次才连通)
CARWINGS智行+的系统反应液比较快,触屏灵敏度也可以接受,语音识别较为一般,歌曲播放也存在乱码现象,且经过多次试验才顺利连接到手机。
CARWINGS智行+
远端发送导航路径不需要确认,直接开始导航
地址输入能提供拼音、手写、笔画、字母等四种输入法
可识别标志性建筑物
实时路况,多种路线选择
CARWINGS智行+系统在导航方面的精准度不错,输入方式也较为多样,实时路况则方便用户选择最优路线。
CARWINGS智行+
代报警、一般道路救援、气囊触发求救等多种救援形式
紧急救援需要按下SOS键
预约保养以及专家远程支持
驾驶习惯监测,帮助车主养成环保驾驶等良好习惯
可对车况实时监测,发出保养通知
对车辆被拖吊、入侵等发出预警通知
业界首创3年车辆被盗赔付
CARWINGS智行+将智能救援方式变化得更多样,配合业界首创的3年车辆被盗赔付,给人安心的感觉,不过紧急救援依然需要按下SOS键。
CARWINGS智行+系统与G-BOOK比较类似,只是在一些细节上更为丰富,比如培养环保的驾驶习惯,防盗入侵报警等细化功能,也体验了日本车注重细节的方面,同时导航的傻瓜式设定也有助于驾驶者专注驾驶,不过中央显示屏的效果较为一般,偏向灰白色的菜单在太阳下面也比较难看清。
福特My Ford Touch&SYNC
牛B:连接手机便捷、适合喜欢折腾的IT人士
吐槽:系统稳定性一般、没有呼叫中心帮忙、离开手机功能较脑残
与上述各系统不同,福特的My Ford Touch功能上并不拥有十分繁杂的功能,但它的设计者更加注重实用主义和人性化设计,强调更智能、更安全简洁的方式将电子设备与汽车连接在一起,而且它整合了两个液晶显示屏,分别是4.2英寸的显示屏,中控台上带触控功能的8英寸显示屏,配合与微软合作开发的SYNC车载多媒体通讯系统,使车载终端变成与之连接的手机,同时让车内的各种功能也活起来。这次体验的车型是最近红红火火的翼虎,新晋车型配合新款系统又会擦出什么火花呢?
My&Ford&Touch&SYNC
蓝牙兼容性较好,可同时连接多部手机
电阻式触控屏灵敏度较差(优势需要重复点击),不能实现多点触控
电话短信可语音播报
系统反应速度一般
支持手机上的铃声同步
抗干扰能力较差
菜单简单,上手较快
系统没有内置SIM卡,脱离手机功能比较受限制,紧急救助功能实现不了
可安装App应用
语音识别能力一般
音响设定类别丰富
延续手机免打扰模式
My Ford Touch&SYNC系统重点是与手机匹配,连接简便迅速,可安装App扩展功能,但系统反应和语音识别能力一般,稳定性也要加强,受手机限制较大。
My&Ford&Touch&SYNC
限制行车时某些功能,提升安全性
仅有紧急救援一项设定(需连接手机)
可设定在驾驶时候限制某些功能增加行驶安全,但紧急救援功能较为薄弱。
要说My Ford Touch&SYNC系统的特色,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那就是手机狂人的专属,可以说,这是入围的6个系统当中功能最依赖手机的系统,没有了手机,它只是集合了的娱乐、安全的部分功能,比较鸡肋。但与手机相连后,内置的资讯、导航、娱乐等均可实现不同程度扩展,同时通过下载SYNC应用也可以获得更多功能,至于语音识别效果较为一般,有时需要重复指令多次,整个系统尚有进步空间,假如你不怕折腾,也可以试试。
人机交互未来趋势寄望
经过一系列的体验,6个系统都很有自己特色,有些很安全、有些很华丽、有些很实用、有些却很闹心,不过这些系统的出现也说明,智能化车载人机交互系统将是未来十分明确的趋势。U-CAR这次车载人机系统对比并未过分强调功能如何使用,而是想通过真实体验找茬,比如上手易用度、功能完整度、个系统突出方面、适用人群以及后续费用等方面,为消费者呈现日常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也希望能为大家选择时提供小小建议。
在开篇时就说到国内外牛人想方设法把iPad塞到车里,这是一个很好做法,因为我真心希望车载系统能集合科技界的优秀产品的特点,再融入适应汽车的安全功能。未来车载系统势必与驾驶者日益密切,良好的用户体验、完善的安全防护、智能的导航设定应该是厂家所追求和推崇的趋势,寄望未来人机沟通无界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语音识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