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贬值的影响还会贬值下去吗?

  导读:近日,在日本央行或加码货币宽松政策和美元指数走高的背景下,日元正在启动新一轮的下跌,而日本股市也因国家的经济刺激政策而上涨。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难以进行类似机构的炒汇和炒股操作。那么,当前市场上又有何投资工具能够令他们介入这轮关于日元的投资机会呢?  QDII有望受益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张苧月)自今年4月日本央行推行量化宽松政策以来,日本国内的通货膨胀数据、工业订单和进出口数据等都有所回升。不过,到了第三季度,日本实体经济的增速较今年二季度环比下滑。经济改革预期欠佳,令市场猜测日本央行于明年初加码货币宽松政策的概率较高,且随着明年4月日本消费税实施日益临近,现阶段日元正在酝酿新一轮的贬值。  在此预期下,国内快消企业和出口型企业的资产价格有所抬升,例如马自达、本田、索尼等公司股价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对冲基金也已开始着手“做空日元,做多日经指数”的策略。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从目前直到明年一季度,通过QDII基金或QDII银行理财产品介入日经指数有望受益。据上海证券报数据统计,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共有12只QDII基金持有日元资产。其中配置较多的包括博时大中华亚太精选、嘉实全球房地产、建信全球机遇以及融通丰利四分法等。  不过,从日元资产占上述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来看,除了博时大中华亚太精选的占比达12.52%以外,其余QDII基金对日元资产的配比均在10%以下。  另一方面,专注投资于日本股票的银行系QDII理财产品表现却更优。截至11月29日,正在运行的208款QDII理财产品中,花旗银行的“施罗德环球基金系列-日本股票”位列产品收益榜首位,其近一年的累计收益率为56.65%。若按照日经指数会持续上涨的思路来看,这类有关日元的QDII理财产品收益可期。  【案例】 日元贬值提速日股创6年新高 1.46万亿日元涌入  日元与日本股市的负相关性非常明确。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统计称,截至11月19日,对冲基金和投机者做空日元的期货合约增加至112,216张,直逼2007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瑞银外汇策略师Gareth Berry在最新研报中说:“美国国债和日本国债收益率不断扩大为美元/日元进一步上涨创造了条件。日本未来的通胀水平可能会偏离央行所希望的轨迹,央行很可能在明年4月QE一周年时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以完成两年内提升通胀至2%的宏大目标。”  事实上,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已为加码QE作了铺垫。黑田在11月22日表示,一旦2%的通胀目标面临下行风险,“必要时将毫不犹豫地继续调整货币政策”。有鉴于此,瑞银已将未来1个月和3个月美元兑日元汇率的预估值从之前的101和103日元,上调至103和105日元。  “日美央行迥异的货币政策将在明年加速日元的贬值。”高盛策略师Fiona Lake和Yuriko Tanaka在报告中预期,美联储很可能在明年3月削减买债规模,而日本央行很可能在2014年二季度加码QE,此消彼长,日元兑美元继续贬值属大概率事件。  【风险】  然而,“安倍经济学”的刺激作用正在衰减。高盛指出,如果投资者开始不信任无限量宽的作用,日本政府的增长和通胀目标将难以达成。而日本政府在执行经济刺激战略中缺乏透明度,则可能会引起投资者的怀疑。  看涨日元类结构性产品  近期,美元兑日元上涨势头偏强。从10月末的97一线,一路高歌至103,涨幅近6%。此外,美元兑日元后市将继续上涨,即日元贬值已成为多数投行的共识。有投行认为,美元兑日元短线可看至104-105,明年4月前后或可达108一线甚至更高。  从驱动日元贬值的因素来看,除了日本央行或加大货币宽松的力度外,美元指数的上行也进一步推动了日元的下跌。因此,与日元挂钩的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存在不错的投资机会。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观察,日元类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结构主要分三类:期末看涨/跌型、区间累积型以及期间向上/向下触碰型。因市场预期日元汇价将继续走低,当前银行主推美元兑日元期末看涨型、美元兑日元期间向上触碰型和区间累积型产品。银行在设定汇价时以美元兑日元买入价和卖出价的算术平均值计算,投资期限约3个月,潜在最高预期收益率在5.5%至7%不等。  期末看涨型即美元兑日元期末汇价若高于期初,投资者则可获得潜在最高收益。若期末汇价低于或等于期初汇价,理财收益为零。期间向上触碰型是指,每款产品都被给定一个固定汇率边界,如果在观察期内,美元兑日元始终保持在边界水平之上,则产品可以获得最高预期收益率;反之,仅能获得最低预期收益率,多数银行设定在0.4%至0.7%。  区间累积型的收益条件则为,如果每个观察日内,美元兑日元汇价均位于被设定的波动区间,产品到期时可或潜在最高收益;若汇价并非在每个观察日内都位于波动区间,则以具体有效观察日累计收益,到期收益较预期下降;而若汇价在每个观察日内均处于波动区间外,产品到期无理财收益或客户承担部分本金损失。就日元的走势看,银行在设计这款产品时,会适当抬升汇价其中一个边界,以满足美元兑日元看涨预期。  炒汇也是选项  实际上,若投资者想直接获得因日元贬值产生的外汇收益,炒汇、买入日元的看跌期最为有效。不过,由于外汇市场波动较大,外汇交易的风险系数较高,建议个人投资者谨慎对待。  目前,外资行发行的一些外汇类产品为就投资者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炒汇”方式,这类理财产品称作双币外汇投资。  据了解,该类产品的收益水平较同期限的外汇类结构性理财产品高,且客户可灵活选择产品期限、基本币种、备选币种及挂钩汇率。但是,产品到期时,银行有权决定支付“基本货币”,或按产品购买时约定的挂钩汇率折算成“备选货币”支付。  举例而言,当日元相较于美元或进一步下探时,投资者可将日元作为基本货币,将有望走强的美元选作备选货币,用日元买入。假设挂钩汇率为102.50(美元兑日元),投资金额为100,000日元,投资期限为一个月,产品预期收益率为8%。若产品到期时,美元兑日元为103.30,意味着日元相对于挂钩汇率走弱。银行最终会以日元支付客户,本金收益合计100,679日元(100,000+100,000×8%×31/365)。但如果最终日元相对于挂钩汇率走强,到达101.80,那么产品收益为零。并且,银行最终以美元支付本金,投资者承担部分汇兑损失。  需要注意的是,汇兑损失是外汇投资的一大显著风险。无论是双币投资还是QDII类理财产品,均无法避免这个风险。  以QDII基金为例,QDII募集的资金最终以日元形式投资于日本股市,但结算时,基金净值却先以美元为单位进行计价,再转换成人民币返还给投资者,这其中存在人民币兑美元,美元兑日元之间的汇差风险。  【日元危情】日本巨量国债遭遇市场抛弃 央行疯狂印钞买债  在持续激进的量化宽松政策后,日本国债规模再创新高,但国债交易规模却降至200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日本财务省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日本包括国债、短期证券等在内的政府债务达到万亿日元,再次刷新日本政府债务最高纪录。其中,国债为839.6096万亿日元,比6月份多出9.1569万亿日元;政府借款为54.6007万亿日元,减少2064亿日元;政府短期证券为116.9683万亿日元,减少6.4000万亿日元。  今年6月,日本政府债务首次突破千万亿日元大关,而按照目前的债务水平估算,平均每个日本国民要承担约794万日元的债务。与日渐攀高的国债规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债券交易市场的遇冷。作为政府债券拍卖中投标的23家主要交易商之一,瑞穗证券首席债券策略师三浦哲甚至表示“日本债券市场已死”。  日本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上季度包括银行和保险公司在内国债最大持有机构的月度国债交易规模降至37.9万亿日元(3850亿美元),为2004年来最低;而去年二季度每月交易规模达到了98万亿日元,创下历史新高。  三浦哲也说:“只有日本央行在驱动债券价格。面对日本恶化的财政状况,低利率应该对财政改革停滞不前负责任。政策制定者认为,他们可以一直借钱而不会制造问题。”位于伦敦的Spiro主权策略董事总经理Nicholas Spiro表示:“因为日本央行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流动性已经消失。在任何意义和目的上说,已经不存在日本国债市场了。”  日本央行激进的量化宽松政策已经让国债价格脱离了经济基本面,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降到了0.6%以下。上周日本央行预计,在考虑到销售税的影响后,物价水平预期将比今年4月同比上升1.3%。生活成本的走高会进一步吞噬债券持有者的收益,令日本国债变得更加没有吸引力。目前,日本10年期国债与东京通胀水平的差值约为0.3个百分点,接近自2008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安倍经济学"光环褪色 日元近期暴跌非空穴来风  日元真正的下跌会随着明年4月日本消费税实施日益临近而不断增强,尤其当其各项经济数据不利的时候更会加速显现。  综合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多方面分析,我们可以判断,这次日元的急速下跌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一波真正大跌的蓄势前奏,真正的下跌会随着明年4月日本消费税实施日益临近而不断增强,尤其当其各项经济数据不利的时候更会加速显现。  美元/日元近期走势图  自10月中下旬以来日元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美元对日元的价格一度突破99关键位置,紧接着100的心理关口也被突破,此后一路没有回调地向102和103的位置进发,这是自2013年1月和4月日本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以来第三轮日元大跌。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波行情的启动,后续又会如何演变?  我们先要看到这波行情驱动的核心因素在于对所谓“安倍第三支箭”的新阶段日本经济改革不看好,从而判断日本央行将最终采取新的刺激措施,以维护日本提出的CPI目标和经济增长誓言。  日本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改革的核心是通过购买日本国债来向实体经济注入货币来刺激信贷、消费并推升通货膨胀率,以对抗长期通缩对日本经济的打击(这种尝试过去二十余年从未成功过),同时降低汇率以刺激出口;最近一个阶段的核心是刺激企业的投资、消费、工业、出口、就业等实体经济的真正增长动力,以达到用货币刺激带动消费、消费带动实体经济内部需求,最终刺激经济增长、对抗通缩的目的,即所谓安倍政府的“安倍第三支箭”。  然而我们看到,自4月的刺激政策以来,通货膨胀数据和工业订单、进出口等数据都有所回升,然而到了9月和10月之后开始出现疲态。  单纯靠货币贬值和热钱短暂涌入带来的刺激毕竟只是“打鸡血”,过了药劲之后实体经济的身体机能没有能够复苏上来,那么只有再次“打鸡血”刺激(量化宽松),这就是全球对冲基金和各种投机热钱再次蜂拥涌入日本准备享用饕餮大餐的原因。  那么,对冲基金视野下的日本经济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呢?作为誓言对抗通缩目标的CPI数据也有出现下滑的迹象,更关键的是其内需增长的核心—消费开始面临危机:  首先,日本为了弥补日本债券风险累积过高的压力,开始尝试增加政府税收来代替发行债券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  于是预期2014年4月出台的消费税成了关键,当消费税预期增加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在此之前的日本国民消费会急剧增加(国民提前消费以避免高税收),而在此之后却会急剧萎缩(国民消费需求已经耗尽)。反观历史,这种情况在1997年的日本曾经完完全全的出现过,而我们观察今天的日本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了新屋开工率上升和房屋空置率下降的情况,充分说明了日本国内提前购房需求的复苏。  其次,我们看到日本的失业率和工资水平并不理想。  这两者关系到日本居民消费的能力,当企业投资不旺盛,短暂的经济增长带来的企业只增加临时就业机会且不增加工人工资的情况下(企业只有在看好经济长期增长的前提下,才会增加长期工作岗位并增加工资),日本人的消费能力并未增加,甚至还面临下降的危险,尤其是当通货膨胀水平开始稳步上涨之后。  再次,我们知道日本是高度依赖能源进口的国家,在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作为主要替代能源的核电站大部分被关闭和停产,这使得原油在整个实体经济的消费中的比重不断增大。而纵观整个原油的国际形势,原油价格将保持平稳甚至可能出现下跌(单独有另外的原油分析报告),那么此时日本的通胀数据更加难以上行了。  最后,消费的疲乏将带来的是CPI难以达到安倍政府设定的2年内达到2%的水平,从而最终再次失败,而不甘心失败的安倍政府只有再次出手了。  再来看日本的经济增长。日本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第一是进出口,日本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出口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一度受益良多,然而随着6月以来日元停止贬值,这种利好消失不见;第二是投资,现在日本企业对经济长期增长的预期并不强烈,因而投资并没有明显的增加,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前面提到的日本失业率仍然较高的原因,第二驾马车基本就没怎么出过力;第三是消费  ,这个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国内消费,也就是刺激内需的根本,如我们上面所分析的已经疲弱不堪,随时面临下跌迹象,第三驾马车疲态尽显。于是,整个日本的GDP增长并不看好。如果安倍政府的核心目标之一刺激经济增长没有完成,同样只有一条路-就是继续打鸡血。  我们再来看日本的债券市场,日本国债是GDP的比重已经超过200%,日本政府的债务信誉已经不断遭到国际投资者质疑,而巨大的利息支出也只有不断发行新的债务才能够弥补  ,那么谁来买?一旦日本央行停止购买债券,那么就会出现日本国债收益率大幅攀升的状态,国债成本的增加将导致日本财政的崩溃,最终日本央行只能出手,那就意味着刺激政策再次启动。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日本的国债主要是掌握在日本的国民和日本本国企业的手中,当刺激消费的政策真正开始见效的时候(比如现在房地产消费的兴起),就意味着国民很可能将手中的储蓄(很多是以日本国债的形式储蓄)日本国债抛售掉来购买房地产,那么这样的抛售潮将加速日本债券市场的下跌,也就是加快日本央行购买债券—即量化宽松的节奏。最终的结果是同样的。  因此,综合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多方面分析,我们可以判断,这次日元的急速下跌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一波真正大跌的蓄势前奏,真正的下跌会随着明年4月日本消费税实施日益临近而不断增强,尤其当其各项经济数据不利的时候更会加速显现。  (作者系中国宏观对冲研究院院长、银河期货首席宏观经济顾问)  作者::张苧月来源中国证券网综合整理)日本央行:少数委员认为,若日元持续贬值恐会抑制日本离岸生产|日本|贬值_凤凰财经
日本央行:少数委员认为,若日元持续贬值恐会抑制日本离岸生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日本央行:少数委员认为,若日元持续贬值恐会抑制日本离岸生产
日本央行:少数委员认为,若持续贬值恐会抑制日本离岸生产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保本保息,轻松理财。
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近一年收益超40%,收益堪称“基金中的信托”。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平安旗下陆金所提供,保本保息,1万元起投。
预期年化收益
凤凰点评:合理对冲市场风险 获得超额收益 适合中长期投资。
01/31 10:10
01/31 10:10
01/31 10:09
01/31 10:09
01/31 10:08
01/31 10:59
01/31 10:59
01/31 11:00
01/31 11:00
01/31 11:01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1/30 09:50
01/31 09:03
01/31 09:03
01/31 09:03
01/30 08:30
01/31 12:49
01/31 12:49
01/31 12:49
01/31 12:49
01/31 12:49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421085
播放数:542442
播放数:478595
播放数:265265
48小时点击排行人民币对日元越来越多,日元的贬值是人为策略还是国内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好处和坏处_百度知道
人民币对日元越来越多,日元的贬值是人为策略还是国内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日本来中国也有阻力,对国内商品有一定冲击,出国留学也便宜了,坏处,日货价格降低了嘛好处,有利于进口,有利于对日投资
其他类似问题
日元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用四个短语概括出美元贬值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表现,不超过20字。由于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浮动幅度较小,美元汇率下跌,人民币兑非美元货币汇率也随之下调,这将会促进中国对非美元地区的出口。相应地,中国对美元区的出口,则因为对非美元区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而得到间接促进,美元贬值使得欧元、日元和英镑等货币能兑换更多的人民币在中国进行投资,还会促进中国国际贸易顺差的扩大,外汇储备增长加快。这样,央行需要相应地投放更多的基础货币,若不在会开市场上进行对冲操作,则这些高能的基础货币可望产生克服通货紧缩的效果
试题及解析
学段:初中
学科:历史与社会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用四个短语概括出美元贬值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表现,不超过20字。
由于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浮动幅度较小,美元汇率下跌,人民币兑非美元货币汇率也随之下调,这将会促进中国对非美元地区的出口。相应地,中国对美元区的出口,则因为对非美元区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而得到间接促进,美元贬值使得欧元、日元和英镑等货币能兑换更多的人民币在中国进行投资,还会促进中国国际贸易顺差的扩大,外汇储备增长加快。这样,央行需要相应地投放更多的基础货币,若不在会开市场上进行对冲操作,则这些高能的基础货币可望产生克服通货紧缩的效果。
答:&&&&&&&&& &&&&&&&&&&&&&&&&&&&&&&&&&&&&&&&&&&&&&&&&&&&&&
点击隐藏试题答案:
促进出口、吸引外资、加快储备、克服通缩
找老师要答案
考拉金牌语文教师
考拉金牌数学教师
考拉金牌英语教师
大家都在看
热门知识点 & & &&
请选择你的理由
答案不给力
关注考拉官方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元还会继续贬值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