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接口新买的ssd怎么装系统统?为什么主板无法识别?

> SSD安装规范:拆封、安装、分区
小细节看深度 固态硬盘操作中的易错点分页浏览| 05:30&&&&【 原创】 作者: | 责编:孙玉亮&&&&&
&&& 既然要谈论的安装,笔者也特地准备了一款全新的固态来对大家在此进行一次上机演示,也希望这种安装方法能够成为入门级用户的规范方法,大家借鉴。
&&& 无论任何一款,拆封后不要进行私自的开盖,虽然固态硬盘不像机械硬盘一样开盖即毁,但保修商标被毁坏后,很多品牌无法继续履行质保服务,虽然我们的评测文章中每次都提供开盖的解析,但再次强烈不建议。
& 每一款固态硬盘螺丝卡口处均有保修凭证商标
&&& 安装固态硬盘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SATA接口的选择,第一不要让拥有SATA3.0接口的固态硬盘插到SATA2.0的接口上面,第二就是选择正确排序的插口,防止无法识别固态硬盘为第一启动项。
&&& 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SATA接口的下方,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主板上有0/1/2/3/4/5的标识,因主板的不同数据的位置也不同,我们以此为借鉴。如果你希望使用硬盘A中的系统,那么将硬盘A的数据线连接到第一个SATA插口内,也就是SATA0,从盘放到SATA2-5中即可,多硬盘链接也是按照此方式依此类推。
SATA0/1/2/3/4/5依次顺序
& 按照连接线颜色,选择对应的插口
&&& 固态硬盘目前普及容量在60GB-120GB,所以对于一般用户而言最多只需要分2个盘符即可,60GB甚至不需要进行分区。
&&& 最普通的分区方法也就是通过Windows系统安装盘进行操作,笔者在此不建议安装系统后选择用分区软件进行划分,第一就是不了解的朋友容易对造成不正当操作,甚至可能造成其他硬盘内的数据丢失。第二就是目前部分分区软件无法正确的对硬盘进行4K对齐,所以笔者在此强烈建议用户直接使用系统安装进行分区操作。
的4分区模式
&&& 小结:固态硬盘的拆封、安装、分区不过如此,也没有什么其他的特殊操作,用户也不用在此阶段顾虑固态硬盘的其他问题,系统安装完毕后,已经完全能够正常使用SSD了。
&&& 我们在下面的内容中将详细分析其他用户目前容易产生思维死角的问题,这些情况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如何解决,又该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在下面的内容中继续分析。
:&&&&&&&&
频道热词:&&&&&&
精彩内容推荐
固态硬盘评测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固态硬盘排行榜
商家报价:
19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16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19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安装固态硬盘后电脑无法识别?_百度知道
安装固态硬盘后电脑无法识别?
Y400加了MSATA的固态硬盘,开机之后在我的电脑里面找不到60G的固态硬盘,请问该如何解决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是系统里找不到还是在BIOS里找不到
系统里找不到请在磁盘管理中给固态分配盘符BIOS里找不到请检查下安装是否正确
在我的电脑里面没有显示固态硬盘的分区,但是磁盘管理里面可以看到有固态硬盘。就是这样,不知道怎么办
进主板的BIOS 把硬盘的模式改成兼容的 试试
在我的电脑里面没有显示固态硬盘的分区,但是磁盘管理里面可以看到有固态硬盘。就是这样,不知道怎么办
你开机按DEL进主板BIOS 然后找到改动这个模式,为IDE &然后按F10保存再试试
在把BOOS里硬盘模式AHCI改成IDE模式 用PE 进去 再GHOST 完毕后 重启在识别硬件前
再把BOOS里硬盘模式IDE改成AHCI模式就可以了 日后改会蓝屏的
其他类似问题
固态硬盘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天极传媒:天极网全国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
& >&IT应用汇:各平台SSD安装指南
IT应用汇:PC/Mac/笔记本各平台SSD安装指南天极网硬件频道 06:00
1台式机PC安装指南
  SSD不是一个什么新鲜玩意,不过现在DIY并不如2000年初这么流行,对SSD的安装还是需要一定技术含量的,周围也有太多的朋友请我帮忙安装SSD或者咨询相关事宜,所以授人鱼不如授人渔,今天就汇总、、MacBookPro的SSD安装方法,供大家参考。
  首先是台式机,打开,先找到位,一般机箱3.5英寸硬盘位是3-8个,安装的硬盘数量在1-3个不等,找一个空位先。
●台式机安装
  SSD的尺寸大多都是2.5英寸,那么怎么装到3.5英寸的机箱硬盘位去呢?
  一种是高端机箱,抽出硬盘抽屉,通过下置的螺丝孔进行安装SSD,我们以浦科特M5S 128G SSD为例,SSD除了周围的4个螺丝孔之外,底部也有4个螺丝孔。
▲目前大多数机箱配备的硬盘架兼容2.5英寸硬盘
  另一种机箱需要单独购买2.5英寸转3.5英寸支架,通过网购也很容易购买到,本教程以第一种高端机箱为例。
  ▲将它拧上,固定在硬盘抽屉中。
▲再插回机箱就完成了第一步。
▲注意SATA数据线上的标识,SSD应选择6G/bps数据线。
  第二步我们需要找一条SATA数据线,请注意根据规范不同,分为1.0、2.0、3.0三种,我们采用的浦科特M5S支持SATA3.0也就是6Gbps传输速率,所以我们在选择线材的时候,也要注意挑选标注了SATA3.0的数据线。
  ▲一头插入浦科特M5S 128G,另一头先别急,这时候记得把线也接上。
▲SATA3接口会有数字顺序,若SSD为启动盘,请插在1号口
  主板的SATA接口,也可能分为2.0、3.0等不同规范,请注意主板SATA接口上的文字,一般SATA3.0接口会用不同颜色以示区分。
  由于SSD将作为台式机系统盘,所以将SATA线另一头安装在主板的第一个SATA3接口上即可,如果主板只有SATA2.0接口,那么最好将浦科特M5S插入第一个SATA口,将其余的硬盘顺延,这样一来可以解决启动顺序问题,二来可避免磁盘盘符混乱。
  到这里硬件的安装就完成了,软件的设置部分,请查看本文后几页。
2笔记本MSATA解决方案
●安装:MSATA方案是首选
  相比,更多用户使用的是笔记本,笔记本在SSD的选择上更为灵活,可选择更为小型的MSATA接口,或者2.5英寸的普通SSD。
▲笔记本的MSATA接口
  需要注意的是,MSATA接口并非所有笔记本共有,请选择此类SSD的用户购买前确认自己的笔记本是否拥有此接口,您可以拨打笔记本的电话确认,或者通过网络上的拆解图片确认。
▲MSATA接口的浦科特M5M
  目前MSATA接口的SSD可选择的并不多,编辑推荐的是浦科特M5M。
  选择普通2.5英寸SSD的时候,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特别是SSD的厚度,分为7mm和9mm,如果您的笔记本不支持9mm却购买了9mm的SSD,那就杯具了。现在主流的SSD都已经是7mm厚度,所以选择浦科特M5S、M5P这类就大可放心安装!
  MSATA的安装方式比较简单,找到笔记本的MSATA接口,先斜着插入SSD(注意防呆插反),再压下SSD并拧上固定螺丝即可。
3笔记本改装方案
●替换原机械方案
  而2.5英寸的SSD安装比较麻烦,编辑在这里极力推荐有的笔记本将光驱拆除,去某宝购买一件硬盘光驱托架,将笔记本的原机械硬盘安装至光驱位,SSD安装至硬盘位即可完成(有硬盘保护系统的笔记本,建议将SSD安装至光驱位)。
  一般而言,用户通过笔记本D面识别硬盘位(有圆形标志),拧开螺丝打开盖板,即可完成SSD安装。
▲光驱硬盘托架
▲拆除原机械硬盘
▲硬盘拆除
▲机械硬盘装入光驱硬盘托架(托架另行购买,大约50元)
▲光驱硬盘托架插入光驱位,这样光驱位就安装了一块硬盘!
▲再将浦科特M5S(9mm厚度)安装至原来的硬盘位上
▲笔记本原来的硬盘位置安装了浦科特M5S
  将原装机械硬盘安装至光驱位略微复杂,首先将硬盘安装到光驱硬盘托架中,拧上螺丝固定,再拆除笔记本光驱,一般步骤是将光驱固定螺丝拧掉,直接抽出光驱,将安装了硬盘的光驱托架插入笔记本并将光驱固定螺丝再拧上,就完成了。
  TIPS:为什么要将原硬盘安装至光驱位?由于笔记本硬盘位大多采用SATA3接口,而机械硬盘一般并不能达到SATA3传输速度的上限,而SSD却可以,所以将原硬盘位让位给SSD提升速度,硬盘安装至SATA2接口的光驱位几乎没有速度上的损失,而且这样实现了1SSD+1硬盘的双存储解决方案,既能提速又能扩容,一举两得。
4MacBook Pro改装以及系统安装
●MacBookPro改装方案
  最后是MacBook Pro(MD101、MD103),由于MBP内置了保护系统,且SSD本身比较抗震,硬盘安装至位将失去保护系统防护,所以将SSD安装至原硬盘位并不妥当,所以我们将SSD安装至光驱位会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7mm与9mm厚度对比
  首先一样需要在某宝购买MBP专用的光驱硬盘托架,并将SSD安装至其中,由于Mac对SSD兼容性以及性能都比X86架构PC有着更高的要求,而且根据经验,很多光驱硬盘托架会出现无法识别SSD等兼容性问题,这里我们推荐的是浦科特M5P 128G SSD。
  ▲卸下背板10颗螺丝。
▲打开后盖
  ▲拔掉右下角排线
  ▲拆卸原配光驱:先拔掉光驱与的数据线,然后拆下左上角的扬声器(卸螺丝),之后卸下固定光驱的3颗螺丝,拆下光驱
  ▲把光驱上的数据排线和固定铁片拆下,安装到新的托架上
  ▲将SSD装进光驱位托架,并将其安装到光驱位上,连接上数据线,装好之前拆下的扬声器并接好电池排线,以上步骤倒序进行一遍完成安装。
  开机测试,如没问题就可以装上背板准备安装系统了。
  ●安装最新的10.9 OS X Mavericks系统:
  按住option开机,选择原机械硬盘进入原来的Mac系统。
  在Mac商店里下载免费的10.9 OS X Mavericks:
  下载完成后,双击打开app,通过一步步预设置将新系统安装在SSD中
  安装过程中,会重启一次,重启之后继续安装,再次读完进度条之后,安装成功。
  安装完成后,进入设置-启动磁盘,将SSD设为默认启动磁盘,重启即可
5无光驱Windows系统安装至SSD
  硬件安装上相信通过上述几类不同平台的教程,大家都应该很快可以完成,不过SSD和一样需要执行分区、安装系统等操作,并且需要执行4k对齐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接下来就进入到分区以及安装环节。
  经过改造,的已经变成硬盘位了,我们需要制作一个Winpe以引导系统,推荐使用这个:/s/11Qr83,下载完成后双击,选择U盘盘符即可制作Winpe U盘。制作完毕后,将/8的ISO镜像文件拷贝到该U盘备用(推荐U盘容量为8G)。
  在电脑上插入U盘,开机选择从,我们就进入到了Winpe环境。
  双击桌面的DiskGenius,这是一款强大的磁盘分区管理软件,左侧列表选择新安装的SSD。
  右键,选择新建分区,主分区。小编建议SSD只分一个区就够了,特别是作为系统盘,128G对付Win7基本上绰绰有余了。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对齐到1024k。这样我们就完成了对SSD的分区和对齐操作。
  完成后DiskGenius会提示是否格式化,我们一般选择NTFS格式即可。
  关闭软件,退回桌面,打开计算机,找到U盘盘符并且进入,右键Windows7/8的ISO镜像文件,选择7zip,解压到...,选择本地目录。
  解压过程稍蛮长,等待...
  解压完毕打开桌面上的NT6安装器,浏览到刚刚解压的Windows7/8安装文件夹下的Source,选择其中的install.wim文件,点击安装。
  再次进入等待,只需几分钟,计算机提示重启,此时拔掉U盘,重启计算机,就进入了Windows7/8的安装界面,很快就将完成操作系统安装!(作者:张晓冬责任编辑:张晓冬)
欢迎在新浪微博上关注我们扫一扫!奖品周周抽
* 网友发言均非本站立场,本站不在评论栏推荐任何网店、经销商,谨防上当受骗!
软件数码办公IT新闻
document.write("");固态硬盘和普通硬盘的区别 双混合硬盘系统安装教程
  实现最佳系统状态双混合硬盘系统安装教程 固态硬盘和普通硬盘的区别
  固态硬盘和普通硬盘的区别你知道吗?目前市场上面一些高端的本本,除了一些定位高端的万元级超极本搭配了大容量固态硬盘外,市场上主流超极本都采用了32GB或更小容量SSD固态硬盘与大容量HDD机械硬盘组合的存储方案,那么如何将双混合硬盘性能发挥最优是众多电脑爱好者必须面对的双硬盘整合问题,最好是知识固态硬盘和普通硬盘的区别。下面本文将与大家分享下实现最佳系统状态,双混合硬盘安装教程,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起来关注下。
  这问题就来了:如果您对预装操作系统以及捆绑软件不满意,或者遇上系统崩溃、拖慢等问题,怎么才能不破坏超极本极速开机、快速唤醒、快速响应的特性,对操作系统进行重装,甚至硬盘重新分区?本文给您答案。
  方案一:硬盘调整至AHCI模式,将操作系统直接安装进SSD里面,HDD做从盘。但如果需要使用的软件很多,部分软件安装至HDD,那么启动这些软件的时候就无法做到快速响应,不推荐。
  方案二:硬盘调整至AHCI模式,将操作系统直接安装进HDD里面,SSD做从盘。但HDD速度不行,随机存取速度更烂的要命,不仅无法快速响应,连快速开机都做不到!不推荐。
  方案三:使用IntelRapidStorageTechnology(英特尔快速存储技术,简称IRST),达到快速开机、快速唤醒、快速响应的特性!推荐
  笔者查阅了半天关于IRST的解读,写得内容都很多,眼晕,您只需要知道,IRST对这种小容量SSD搭配大容量HDD的笔记本(超极本)尤为适用。只要电脑BIOS支持,它就可以将SSD转化为HDD的高速缓存,专门用于记录您最常用的文件,借助其断电不丢失数据、随机读取速度快的特性,大幅提升操作系统以及常用应用程序的响应速度。这个和此前希捷推出的MomentusXT混合硬盘类似。
  但如果您的电脑BIOS不支持,您也可以借助IRST技术达到快速唤醒的特性。
  进入电脑的BIOS界面,Advanced选项卡,查询SATA设置,看是否有IntelSmartResponseTechnology或者Rd选项,如果有,请选择此项。
  如果没有,您可以按下AltF4结束本文阅读。
  开启之后,记得检查一下IntelRapidStartTechnology功能是否开启(或直接读取BIOS默认设置也行)。
  准备工作很简单,系统安装U盘一张(超极本一般不带光驱,因此使用U盘安装),IRST驱动文件(非单个EXE文件)拷贝到系统安装U盘里面。在此笔者使用的是Windows7Ultimate预览版(仅做演示使用,如长期使用,请购买正版操作系统)。
  插上系统安装U盘(尽量使用USB2.0接口,部分IVB平台超极本可使用USB3.0接口),开机选择USB设备启动,进入操作系统安装流程。
  到达硬盘分区选择步骤时,系统会提示您找不到磁盘驱动器,点击浏览按钮,读取咱们事先存在U盘里面的IRST驱动并安装。
  IRST驱动正在被安装。
  顺利的话,系统会自动识别SSD与HDD硬盘,容量较大HDD会排在上面。否则请重置BIOS,重复前面的所有操作。
  正确识别后的硬盘分区如图所示。
  容量为8GB的Disk2属于SSD的一部分。对这台32GBSSD的固态硬盘超极本来说,有高达24GB容量被用于高速缓存。
  硬盘分区完毕,即可进行下一步系统安装。
  Windows7的安装过程还是很省心的,最后只需要一番设置,再安装好驱动程序,就可以收工了。
  效果检测。首先可以看到,混合后的硬盘名称为&IntelRaid0Volume&。第一次随机读取速度测试,其4KB文件的IOPS仅为55,即0.218MB/s;第二次随机读取速度测试,其4KB文件的IOPS达到了5433,即21.225MB/s,1MB随机速度更是高达272.641MB/s,这可比机械硬盘快太多了!
  最后看看开机速度。安装好所有必备驱动程序,从按下超极本电源键瞬间到进入桌面,仅耗时16.8秒,成绩和纯固态硬盘超极本相比几乎不差!
  相信看了此文,您也明白为何大部分超极本都采用SSD与HDD双硬盘的混合存储方案了吧?32GB的固态硬盘容量真的不小,拿来做缓存提升系统启动、响应速度完全绰绰有余,并且这套方案最为廉价。
相关立刻:
  固态硬盘如何装win7系统菜鸟必看win7固态硬盘优化技巧
  首先,这篇文章主要针对的是初级用户对于新购固态硬盘的一些常见事项,同时这些又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所以今天笔者特地整理了我们在之前文章中提及到的问题,将一块固态硬盘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在目前的Win7系统下的讨论归纳为了这篇技巧薄。就连安装系统也算上,对于新硬盘其实很多小问题依然让我们比较困惑。如何正确分区,是否保留100MB系统空间,有没有全盘拷贝的方法,还有最重要的一项就是:4K分区怎么搞?小问题集中一起就变成了大问题了。
  4K齐不齐Win7系统SSD快速装机技巧薄
  很多人都关心固态硬盘购买后是不是麻烦重重,又要更新固件又要分区对齐,还怕自己买的产品性能不够,反复的测试与其他用户对比,同时看到帖子的用户也会附加上这种忧虑,一传十十传百,SSD成了一个可怕的玩意,像个坑吧。
  先说分区对齐,这种基础的硬盘常识在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上都存在,并不是只针对SSD,对齐可以说对所有存储产品都是有影响的,比如优盘和SD存储卡等。其次就是固件更新,目前大厂商的更新服务已经做的十分到位了,通过网站直接下载或者在配套软件(如三星SSDMagician)中可以直接更新,简单程度和软件安装并无太大差距。
  细节诟病问题可大可小
  另外像上图中这类如SATA线是否有差别,IDE与AHCI区别是什么,这些小问题其实都是可以一带而过的,但如果概念不清就会产生较大的逻辑错误,比如好线坏线能差一倍的说法。
  我们今天也将结合上述的这些问题来做第一次的归纳,在文章发布后,如果读者朋友还有比较集中的问题点,笔者也会继续总结,将我们的硬盘技巧薄做为日后的一个解析栏目,同时最快速度的结合市场中热点来分析,让我们的SSD或者其他存储设备在机箱里踏踏实实的。
  焦点集中:问题多小,疑虑多大
  硬盘为何是硬件中问题最多的,这和分工不同有着关系,以前总提及到机械硬盘坏道,现在又来到了SSD上,但同样有些细小的知识点我们只需要了解就可以了。
  硬盘接口选择
  有一类问题就是针对硬盘启动项究竟如何选择,AHCI与IDE间差别究竟在哪里?与后者IDE相比,AHCI是在Intel的引导下的新型接口标准,它的本质是一种PCI类的设备,它可以提高计算机硬盘的寻道与查询时间,让多任务下的磁盘能够高效的使用。如果磁盘内没有系统,可能会导致计算机无法识别硬盘接口,我们必须手动来更改BIOS设置让其重新回到IDE接口下。
  Z77BIOS内硬盘模式的选择界面包括IDEAHCI及Raid0
  其实这一类问题很常见,AHCI和IDE的区别主要是硬盘接口模式的发展问题,消费者只要认清该选择什么即可。
  分区常识问题
  其实消费者不用把盘符划分想的太过于严重,可能受到4K对齐的影响,部分入门用户总是在考虑如何划分是最正确的,所以我们在下文中也会把该问题提炼出来,简单快捷的普及分区知识。
  4K分区对齐问题
  笔者曾在《25%火力丢失看硬盘4K标准分区对齐》文章中笼统的将分区问题进行了描述。在固态硬盘进入市场前,分区对齐的问题已经在机械硬盘产品上持续了很长时间,如今这个问题重新放回到平台上,我们有必要认识其的严重性,也要大事化小,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它。
  使用未对齐分区的读性能损失
  固件更新问题
  固件更新类似于游戏或者应用程序的升级一样,一段时间内,技术厂商会根据产品出现的问题或者有优化的项目,利用固件更新提高算法或修复BUG。消费者买到产品后,先要查看自己的SSD是否已经是最新的固件版本了,其次参考指导通过下载或者软件来让硬盘实现最新的版本。当然固件更新在机械硬盘中也存在,只不过频率要下的多。
  100MB系统保留及数据线问题
  100MB的Win7系统保留空间其实并无大碍,可以有也可以无,有强迫心里的用户可以通过第三方软件划分硬盘就不会出现100MB的独立系统盘符,但既然操作系统设置了这样的一种准备,我们也没有必要非纠结这个盘符的作用性,保留它就是了。
  数据线,除非质量极差,如在部分电子卖场中能够看到价格非常低廉且做工粗糙的SATA3.0线,否则大部分来讲对性能影响极少,并且不存在品牌兼容问题,如华硕主板必须使用华硕的数据线等。但笔者还是建议尽量使用与主板配套的原装数据线,个别情况需要购买的话也尽量在市场中挑选价格适中的产品,毕竟其也是做为硬盘与计算机传输的重要纽带。
为您推荐与本篇文章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这些 也许有您需要的:
电脑常见问题热门直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sd怎么装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