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不明白用元太祖是谁会出现落日吗?

——八里桥之役是一场荒唐的其实1860年依然是骑兵的天下,真正使骑兵退出舞台的是机关枪交叉火力射击和战壕掩护相结合的堡垒式战法的出现,但这已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年代了。在,美国依然嘲笑为拖油瓶的,的精锐一直被视为是跨马刀背卡宾枪的骑兵。俄国更是一直视哈萨克骑兵为陆战中最终决胜的力量,一直到二战都在大量的编制骑兵师。日本更是规定每一个甲级师团的建制中必须要有一个联队的骑兵。当时英法等老牌欧洲国家都保留了大量的骑兵,只是欧洲没有足够的战马供其编练罢了,更可笑的是一战时期,法国的统帅在后勤装备中居然储备了100万付马鞍。而二战中为人误传而嘲笑至今的,拿马刀砍坦克的波兰枪骑兵,事实上却是当时欧洲最另各国生畏的骑兵之一,包括纳粹德国,波兰骑兵开战初曾经全歼比自己数量多三倍的德军摩托化步兵,德军步兵对波兰骑兵是闻风丧胆,德国人制造出这样的笑话是用来掩饰自己曾经的失败。事实上等到德国坦克开到时,波兰骑兵已经集体下马了。第二次中英战争(不要再说鸦片战争了,事实上与鸦片无关),英法联军的火枪大多为滑膛枪(有效射程(射击精确度)不超过70米,最大射程不过300多米,理论上每分钟3-4发,实战中2-3发就不错了),线膛枪虽已出现(射击精确度达100米,最大射程比滑膛枪超出一倍,但二战以前,除了中国,没有那支军队傻到会集群用步枪在二百米以外开火),但在欧洲尚没有全员更换,在华装备则更少。火炮射程与第一次中英战争差不多,但已广泛使用开花炮弹,英军为后装,法军仍为前装,流弹较具威力,但这些毕竟都是原始枪炮,以这样的武器是很难抵挡大规模骑兵集团式正面冲锋的。另英军尚携火箭弹(集装火药箭)数百枚,英军的火箭没有准头,主要用于燃烧敌军辎重帐篷,没想到开战一试,竟发现清军那些北方战马全然多是未经战阵和枪炮声训练,竟然惊慌失措,自相践踏,给清军进军队列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再说清军的装备,当时的清军除骑兵外,同样大量装备有火枪火炮,开发炮弹也有了,不是康熙的那种,这时用的是洋货,也有质量优于英军的集束火箭(是国产,但一发也没用,不知留作干什么)。清军步兵大都装备火绳枪,清军火绳枪属于滑膛枪系列,除了发火装置与燧发枪不同外,其他参数理论上与英军的燧发枪相仿(但普通士兵手中的工艺上无法比),火绳枪与燧发枪比较,缺点是双方如忽然遭遇,前者打第一枪会吃亏,如持续作战,后者会很麻烦,因为燧发枪很多时候打六七发子弹就会有一发死火,如自由射击还好,及时发现更换火面,但如是队列齐射,则死火了都不知道,还连续装弹,那后面的就都打不响了。清军很早就发现这个问题,所以燧发枪中国不是没有,只是一直不配给基层士兵使用,因为清军制式火枪精确度比英军的更差,放起来只能是队列射击。清军火枪手理论上每人腰刀一把,实际上乾隆以后的清军火枪手上阵根本不带腰刀,他们幻想在火枪子弹打完之后,敌人就已经全部倒下了,根本没有作近战的思想准备,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包括欧洲的火枪手也不可能做到,所以他们配上了刺刀。俄罗斯有句谚语:“子弹是笨蛋,刺刀是好汉”,欧洲步兵的火枪射击在整场战役的决胜中实际意义上更多是为冲锋作准备。所谓的大刀长矛只是民团乡勇的装备,却忽悠了中国人70多年,对不起,打康熙年起,清朝的90万经制军(八旗和绿营)武器库中就不支持这种劣质构造的兵器。清军特种步兵的藤牌扁刀(苗刀的变种,和日本刀差不多)长枪倒是有,但也只占步兵队列里1到2成,而且主要是用来对付骑兵的,经常是设而不用。也就是说,清军在乾隆中后期就逐渐丧失了近战肉搏的能力,只要欧洲军队端起刺刀踏着鼓点一上,清军步兵就马上一溃千里。在八里桥战役中,清军炮兵误信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官员们为了推卸责任,骗皇帝的鬼话,以为洋炮真的射程无敌,拼命的把自己大炮的仰角调高,结果京旗里数十门万斤重炮一响,几十发炮弹呼呼的立马就打到联军的炮兵阵地后面,联军的野战炮大多为中轻型火炮,发了几炮反而够不着我们,联军步骑兵回过神来对着清军的炮兵阵地一轮冲锋,万斤重炮一百几十年都没怎么保养,调整射角已来不及,而旁边灌木丛中的步兵放了几排枪,立马溃散,炮兵只能丢弃大炮继而奔逃。时人有一句话“骑兵望影而逃,步兵闻风而窜”。影视作品和教课书上说(包括联军军官日记也这么写),清军此战39000人全数战死,无一人逃跑,可能么?骑兵打不赢还逃不掉的话,他骑的就不是马,是骡子。事实上这39000名清军不但骑兵逃掉了,步兵更是可以说完好无损的成建制归来,是役英法联军清理战场,收缴了清军3000余付弓箭,数百支火绳枪,各式火炮一百多门。也就是说清军此役损失了3000余骑兵,数百名步兵和京中调来前线的所有火炮,其余30000多人全跑了。清军至顺治年起就有每年秋季在卢沟桥祭祀炮神的传统,规定“每逢大军出征,必携火炮前往”,火炮实为清军之魂,但其炮车制作大多又甚为别扭,是故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有一个很怪的现象,清军一旦溃败,必是炮具全丢,一旦炮具全丢,即刻无法再战。言归正传,近来随着《圆明园》电影在那场战争叙述中的荒唐台词,说是役联军只损失了几个人,还有一人是由于步枪走火,骗小孩的居然都会有人信。这可是当时双方数万人投入的大集团近代战争那,谁还以为是一群小孩子打架啊。是役清军方面,僧格林沁从大沽炮台退下来的马步官兵17000,后增调漠南蒙古藩兵3000,都统胜保部1万,大学士瑞林京营旗兵9000,合计39000人。联军方面英军15000,法军9000,合计24000人,联军60余艘军舰除去海军,登陆部队16000人,留守在天津和沿途攻占的地区外,实际开赴张家湾的不过万人,到达八里桥的前锋却有6000人以上。联军刚开始用火箭给清军马队造成了混乱,但很快清军即组织近2万名骑兵实施大集团正面反冲锋,其余1万多名步兵在灌木丛中侯敌。作先锋的6000联军再傻也不会傻到用英式的三连射或法式的五连射就能阻挡比自己多3倍的骑兵的正面冲击,而他们的炮兵在没有优势骑兵的保护下也不敢轻易的抛头露面,否则清军骑兵找上来,火炮随时成俘虏,他们的步兵试图用空心方阵来疲惫清军,但清军的骑兵冲到50米处居然施放弓箭,欧洲骑兵规定在集群冲锋时只能用马刀砍杀,不准用火枪射击,原因很明显,一是射不准,二是容易射到自己人,三是没时间装弹,容易被对方一刀砍死。空心方阵功效立时大减,没多久联军中箭的就达近千人,清军这时稍占上峰,但空心方阵间的空隙却把清军马队由宽松队形的横队冲锋变成密集队形的纵队穿越,这时清军的意图是把联军每个方阵分割冲破,一旦冲破,骑兵对火枪手就是屠杀,刺刀对步兵还可以,对骑兵就是找死。如果没有别的原因,联军这6000人就要横竖在这里了。而法军的炮队在这关键的时刻起了扭转乾坤的作用,他们迅速占领制高点向清军骑兵发炮轰击,而清军炮兵这时也表现得反映奇快,立即向联军炮兵阵地发炮猛轰,但就如我前文说道的,我方炮弹全部落在敌军后面,没有一发打中敌人,而法军火炮则奇准,每发均打在我们的骑兵队列上,顿时烟雾弥漫,四处开花,清军反复冲锋,实施车轮式攻击,在损失近2千人之后,由都统胜保部先行溃败,胜保败走后,我方侧翼出现了很大的空隙。英军千余骑兵人手一支骑枪(对,不是火枪,是骑枪,即英式长矛)对我方实施反冲锋,我方骑兵看到英式长矛后魂飞魄散(这也难怪,清军骑兵除了弓箭和火枪外,近战的只有马刀了,很少配有长枪的),似乎忘了抵抗,转身就走,一个个被刺下马来(我以前看过一副由随军教士画的,一名英军骑兵用长矛把一名背火绳枪腰跨弓箭的清兵刺下马来的油画),联军后面还有大量的预备队,互为犄角,长相照应。我方侧翼在完全暴露之后面临被包抄的危险时,骑兵尚在阵中,步兵却已弃友军于不顾,全部逃窜。至此僧王只能无奈的下令全线撤退,撤退途中又在英军骑兵和炮火之下再倒下近千人,到这时战争已结束。联军在这一战中几乎耗尽了所有弹药,只要清军再坚持半日,咸丰皇帝就不会如推背图上说的“帝去不还,三台伏倾了”。士气高昂的部队在损失3分之一时才会考虑撤退,满人的祖宗入关时就曾经这样有规律的勇武过,显然这时的清军不是。中箭的近千名联军士兵虽然丧失战斗力,但毕竟箭伤多是贯穿伤,不像枪伤那样难治,况且战胜者可以从容救护,加上其医务条件好,是以中箭身亡者只有几十人而已。我们再来看看为世人诟病的清军的统帅,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在对太平军悍将林凤祥,李开芳部的作战中连战连捷,生擒敌军主帅,虽然是以多为胜,但却是以京营积弱之师全歼太平军的北伐精锐,充分发挥了步骑兜剿,围点打援的高超战术。第二次大沽口战役,僧王在兵员和武器均不占优的情况下进行伏击战,以海岸炮击队6000人打败了4000人的英法舰队,更难得的是以几乎零伤亡的代价(中方伤亡30余人)歼灭了英法联军700余人(中有陆战队400余人),联军参战舰只20余艘,除6艘被击沉外,其余舰只无不带伤,打破了两次中英战争以来,夷舰未沉一艘的尴尬局面。这位年轻的蒙古亲王取得这样骄人的战绩,放眼当时的中国,确实是罕有其匹了。既然统帅是良将,大家的武器装备也都同样落后(说实话联军的武器真的比清军先进不了多少,至少没有抗美援朝时中美的差距大),我们占着军队数量的绝对优势,而且本土作战,兵员,补给,地理什么都占优,陆上主战兵种更不是英法的步兵可以比拟的,更荒唐的是以2万骑兵打 6000步兵,居然折损了3000人还大败而逃,这在欧洲人看来绝对是个天大的笑话。骑兵对步兵无论东方或者西方,向来是以一抵十,网上流行的说法是以长枪组成的密集型步兵方阵能抵挡重骑兵的冲击,这是有待商榷的,因为无论重装或轻装骑兵都是复合型兵种,除马刀和骑枪外都配有弓箭等远射兵器,密集的长枪步兵方阵只会成为骑兵的箭靶。即使是正面冲锋,重装骑兵战马的胸甲能有效防御长兵的击刺,长枪很多时候会沿着马甲的边缘滑过,更可怕的是骑兵强大的冲击力达千斤以上,持长枪的步兵很难不被这种冲击力给撞飞,长枪受到这种冲击力是会很容易折断的。是以欧洲人把抗拒骑兵的长矛弄得像树杆一样粗,并以30度角斜抵在地面上(东方则要用到拒马),人挨人的集结在一起,目的是想凭此抵消骑兵的冲击力,顺便把骑手顶下马来,后排的长矛却只能竖立,前头的三排一旦被冲破,后边的立刻面临被屠杀的危险。而骑兵呢,即使第一排被捅死,第二排仍然会撞飞前一排的继续冲击,但你步兵后面的长矛就不好使用了。所以当时长枪组成的步兵方阵只是步兵中对付骑兵最好的防御战阵,却不是能胜的进攻战阵。如重装骑兵不计成本的对其进行冲击是可以冲破的,问题是骑兵这样昂贵,况且除了冲阵外还有其他很多战胜对手的方法,骑兵统帅不屑于用这样的战法而已,不要忘了,从来骑兵的统帅都是要拿他来以一抵十的。骑兵对付火枪手比对付冷兵器时代的步兵要容易得多,因为冷兵器时代的步兵有铠甲,手中更有便利的击刺砍杀武器,冲破其战阵后全歼难免还要大费力气。而火枪手就不同了,在冲破其战阵后就如屠杀牛羊般容易。是以当时欧洲骑兵普片可以做到以一抵十,甚至抵二十,三十。东方的弓骑兵理论上优于欧洲的火枪骑兵,应该获取的战果会更大,却为什么会败得这么惨呢?这么久以来归纳出的主要就三点:武器不行,战术有误,统帅无能。以上三点都是,但却不是主要的,怎么说呢?即使以上三点都成立,以2万骑兵打6000拿着原始火枪的步兵,就算是弓箭火枪全不用,一人一把马刀,连人带马冲过去,踏也可以把他们全踏死。不要拿威灵顿和拿破仑说事,滑铁卢后面是拿破仑拿2万骑兵去冲人家7万步兵的空心方阵,而且马刀够不着刺刀,但清军是以2万骑兵围人家6千步兵,而清军的弓箭恰好是空心方阵的克星。骑兵打步兵当然还有其他更多更好的战术,但我这里只是针对当时清军采取的正面冲击战法作论述。为什么会败?就是因为当时全国90万的皇家军队都丧失了近战的能力,清军的骑兵的标准战法基本上是远处用弓箭,近处抽马刀去杀敌的,但八里桥一战的清军绝大部分冲到头了也只是用弓箭,始终绝少拔出马刀去近战砍杀,他们丧失的是勇气,即使拉弓,箭也不会射得劲,是以中箭的近千名联军,死亡的只有40多人。如果换作太祖太宗时期,哪有中了辫子兵的箭不死人的道理?穿了盔甲也得死,近90磅拉力的满洲弓75步内(标准的一个弓箭步为1.5米)射杀带甲兵(皮甲),透甲箭50步内可射穿匀质铁甲。又再说清军的弓箭,中国的单兵弓箭发展到清代已是登峰造极,45度角抛射400米(不知为何,清军不喜欢抛射),平射150米,正常射手50米内有准,射速每分钟10-12发。膛线未出现之前,原始的滑膛枪最大射程不超过400米,鸦片战阵时有准的仅70米的3分之一,什么意思呢?就说拿破仑时代的火枪,50米内打三枪,打中的几率只有一枪,那是十分正常的事。是以在当时弓箭对火枪,在战阵中优势很明显。只是弓箭手勉强成材需3年,火枪手凑或上阵只需一个月,弓箭制造周期为一年,中国的复合弓造价昂贵,火枪和弹药成批制造不出半个月,造价低廉,精英与草根的区别而已。是以大英帝国当年才不顾国民抵制,废除长弓,强迫民众使用火枪。清军的骑兵,只有八旗汉军骁骑营附属的枪营,满蒙军的火器营,禁卫军前锋营的半数,护军营中的鸟枪护军,上三旗亲军营,虎枪营的部分,以及绿营军官的少量亲兵骑士装备火枪外,其余的骑兵按规制大都装备弓箭。步兵中主要作为督战队的步射兵配备得较少,按制式也需占3成,但拉弓实在是件苦差事,80斤的标准军用弓没有超强的体魄是很难拉的动的,不如放鸟枪的轻松。是以至雍正年间起,士兵无论八旗还是绿营都喜用火枪,厌恶弓箭,各省的旗兵和营兵,不断借故将弓箭改换成鸟枪,是以清兵无论步骑,火枪比例越来越高,弓箭比例越来越少,这在当时反映的是一个帝国军人血性丧失,武备废弛的现象。是以逼得乾隆皇帝说了一句另今下无数愤青不齿的话来:“骑射国语乃满洲之根本,旗人之要务”,其实这话是对的。另再付一段,鸟枪在清代全民皆喜,空前繁荣,清代是禁枪的这毫无疑问,但是屡禁不绝,乾隆年间,收缴民间私藏鸟枪,仅四川,陕甘数省就收缴了7万多杆。这是题外话了。八里桥之役改变了中国人很多的喜好,中国武人以前最迷信骑兵,最迷信弓箭,最迷信勇武。但后来在列强大力发展军工科技又仍大力发展骑兵和勇武精神的同时,中国改为迷信枪炮,蔑视骑兵,蔑视弓箭,蔑视勇武。认为有好的枪炮,有好的船舰就行了,是以一败再败,败而不止,又不知败在哪里。整天怨神怨鬼,悖祖忘宗,继而喜新厌旧。先是怨枪炮不行,就有了道光年间的各省争相造枪铸炮,再是怨科技不行,就有了三十年洋务运动,又是怨制度不行,就有了戊戌百日变法,最后发现原来是文化不行,就有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其实那里都行,就是人不行,人果能行,行而久远。所以套用古人一句话,什么都不行时,这就叫“气数”。本文内容于
23:48:41 被梓凌编辑
你说清朝没有强大过,这是你没有认真仔细的研究过清史(包括廿四史),研究过的人都会叹服,为何在一个少民的统治下会治理得很多东西都比前代更合理。清朝鼎盛时期,属邦臣服,万国来朝的盛况是历代所无,康乾时代中国的强大依然是世界第一,欧洲诸国全加在一起也未必是清联邦的敌手。即使到清末,中国军事力量理论上还是世界前五至前七位,国民生产总值要到1820年以后,欧洲才赶上中国,单个国家要到1860年以后,英国才超过我们。即便拿清末来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法国和英国交战,基本都是败的,也没有谁瞧不起法国。落后不一定就要挨打(直接就占了,哪还用打),强国与弱国间是很难打得起来的,通常都是强国间实力相当的为了利益(如争夺殖民地)才会打一打,甲午以前,以清朝理论上陆军世界第六,海军世界第七的势态,没有谁会认为中国是个弱国。还有外国人蔑视华人的问题,俄国在当时倒是挺强,但欧洲人都看不起他,因为他野蛮。所以中国人让外国人瞧不起不是因为政府战败,而是因为愤青误国,义和团的野蛮行为才是全世界瞧不起中国的原因。你去看一下我以前写的“以人口国土科技再论皇清文明”,前面篇幅用调侃的语调写的,遭骂估计不少,被小编封了。但耐心往下看,后面所论的有很多是前人所未有,所以自持有理就行文轻浮,有时就可惜了。另外你说明朝是由于自己内部原因灭亡的,不是因为满清,这不假,事物的衰亡都是从内部开始的,如果根基牢固,无论外力多么强劲也难以摧毁他。所以所有的王朝都是由于他自己内部的原因才灭亡的,清朝也是,秦汉晋魏随唐都是,甚至包括宋元还是,这是事物之公理。本文内容于
23:29:24 被梓凌编辑
日本人的这种理念是对的。而国人很多却不是这样的,明明败了,却说人家打败了我们的人是最差劲的,差劲到全世界都只有他最没用,中国历朝历代都是他最无能,那这样差劲的敌手都能打败我们,那我们是什么呢?这其实是最没有逻辑的妄自菲薄。其实明帝国无论从建立到灭亡都是很强大的,满清都没有说明朝不强,同时取代明帝国的清帝国也是强大的,这两个帝国都曾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富饶的帝国。只不过后来都衰退了,国家衰退,外侮就会兴起,欧洲的强国也是这样的,德国,俄国,法国等在欧洲争霸中赔了多少款,割了多少地?签订了多少不平等条约?丛林法则,弱肉强食这很正常。但朝代是国家的载体,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都是中国,何必刻意的切割某一段来泼脏水?
“惟有火器,是我所长,但火器又有病痛。且如三千军一营,便一营都是火器,不过三千杆,临时必下四面营,每面只得六百杆,况一营决无此多,又不敢以六百杆一齐放尽,思以何为继。只得分为五班,每班不足百杆。临阵之际,死生只在眼前,人人面黄口干,心慌手颤,或将铅子先入,或忘记下铅子,口原是歪邪大小不一,铅子原不合口,亦尖斜大小不一,临时有装不入口者,有只在口上者,有口大子小临放时流出者,有将药线撚不得入,用指引唾而撚者,而将火线灭了者,此类皆放不出,已有二十杆矣。放出高下不准,润湿不燃者,又有四十余杆。得中者,不过二十余杆。内有中其腿及马腿,非致命所在,又不能打他死。其中他致命处而死者,不过十数人。夫以敌数千人冲来,岂打死十余人,可使之走乎?”虽然以上论述的时代相差数百年,步枪早已换了几代,但两者的作战模式相同,同样是空心方阵。在1860年,步兵和骑兵对战的性质和两百年前还是一样的,都只能是列阵被动的等着骑兵来打,丝毫不敢乱了队形,因为队形一乱,骑兵冲进来就可以一个干掉你十个。说白了点,那个年代,骑兵就是坦克。如果这2万骑换成是欧洲骑兵,前锋的6千联军就该死上十次了。
不要说中国的正规军,即使是中国的藩部土司,如准格尔,大小金川等都装备了大量火枪,清军的骑步战技术伴随着火器已经200年,战马是受过训练的,你以为是汉唐时代的骑兵啊?真的没听过炮响?再有,谁说要蒙马眼的?投名状里头的放着骑兵不用,用步兵冲火枪阵,弓箭抛射还不及滑膛枪直射这样傻逼的战法都是骗人的东西,这就是中国的导演,拍战争片一直到现在还是这么不专业。包括机枪出现之后。直到一战前(欧洲主战场),骑兵仍然可以突破只有少量机枪的步兵防线。中国的抗日战争中,各方力量都有相当数量重视劈刺的骑兵,而各方拥有机枪、轻型火炮的步兵,如无非常有利的地形依托,都难以抵挡骑兵的攻击。由于欧洲大陆平原居多,欧洲人一战以前一直注重骑兵的建设,当时在欧洲平原,如果有数千骑兵,一般就能扭转战局。最后你说刺刀能让骑兵颤抖就很好笑了,刺刀和长枪大戟同时作为冷兵器,究竟谁更利于近战呢?既然骑兵不怕长枪大戟,为何要怕刺刀呢?空心方阵以刺刀列阵,的确可以阻挡以马刀劈砍为主的欧洲骑兵,但不能阻挡弓箭。骑射是一项很困难的技艺,步弓手成材最少需1-3年。骑弓手最少需3-5年,但旗人理应从小习弓马,如果八旗子弟真的遵循祖训,保持骑射技艺,要消灭这2万4千名联军又何足道哉。要知道光八里桥一战,我们损失了三四千人就耗尽了联军前锋的大半弹药,不得不停留等待天津的援军输送补给,如果我方骑兵能断其补给,在组织多重佯攻,耗尽敌军弹药,让其成为刺刀兵,我方即便不用骑兵,就光是步兵都可以消灭他们。
我们再来看一下联军为了对付中国骑兵作了什么准备(下面是引用别人的贴文):“英法亦调集了非常强悍的骑兵力量,他们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精锐骑兵,其中包括来自英国本土的最强大的“女王”近卫龙骑兵团,来自法属北非殖民地的凶悍的“西帕希”骑兵团,来自英属旁遮普的尚武的“普罗比”锡克骑兵团,以及来自英属印度的“费恩”印度骑兵团。联军的骑兵数量近1500人,这场战争将见证欧洲最好的骑兵+北非最好的骑兵+南亚骑兵与规模庞大的东方骑兵的对决。”
另外,僧格林沁和英法联军交战时,蒙古骑兵遇到了真正的骑兵对手—锡克教骑兵,以野蛮凶悍著称的锡克教骑兵在接受欧洲近代军事洗礼后,战术组织、纪律作风得到很大改观,战斗力强悍,梓凌的那张画中手持长矛的就是锡克族骑兵!白刃格斗中蒙古八旗也不堪一击!后来僧格林沁被装备、战斗力比太平军差很多的捻军击杀,蒙古八旗彻底歇菜!
李鸿章曾哀叹,淮军部队遗弃大炮,“令我寒心,再发再弃,当如之何!”清朝军队的这种现象其实也正是中国历代建国时间较长王朝的军队战力演变的缩写,中国的大一统王朝开始时的军事实力都较强,但到后期,如果是战乱还能有所保持,但如果是承平日久,就会积弱不堪。军队的各级军官不是吃空饷,喝兵血,就是忙着做生意,甚至整只军队集体走私。军队如果沦落成这样,又怎么能做到舍生忘死的为军国效命疆场?但愿历史不会重演。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还有,顺治年以来,清军因忙于关内的战事,东北的正规军不过3千余人,清军是没有怎么理会俄军,但是也有派出小股部队靖边的战斗,与你说的相反,清军是胜多败少,只不过清军每次小胜后立即返回,从不在边地驻扎,所以俄军总是在清军离开后又重新占据,另清军烦不胜烦。
俄罗斯的史书从来没有说过伏尔加河下游地区是无主之地!!
索伦那里投降清朝的都封了官,怎么叫没有官职?自从沙俄侵占那里,也就是顺治年间清军就多次与他们作战,因为胜少败多,还让沙俄站住脚了,驻军后撤。所以一般书不提这事。得看专门研究这方面的书。最后奉劝你一句,历史不是瞎猜的。死读书不好,但多读书还是好的。
本文内容于
23:31:15 被吃狼的狼编辑
但是,土尔扈特西迁那里时那里也不属于沙俄。“确实弄清那见的领土末被任何人占领之后,才率领部众阳巧迁徒的”——《留居俄国境内时期的卡尔梅克史纲》。这是前苏联的书。充分说明了沙俄虽然侵略了伏尔加河中下游,但还没有占领这块地。所以他们占领了当然就属于土尔扈特人的。本文内容于
16:21:47 被吃狼的狼编辑
我实在服你了,连沙俄的书都认为“但是在额尔古纳河以西原属中国领土的外贝加尔地区现在已经是俄国领土了”,在你为康熙漂白的嘴里就变成了和中国没关系了。
如果前苏联教科书如你所写,学生要问这本书怎么回事?老师怎么回答?前苏联对尼布楚条约的评价是有分别的。早期““放弃了他在黑龙江侵占的土地。”《从古至今的中国》。“《尼布楚条约》是俄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胜利”《苏联大百科全书》60年代”尼布楚谈判是正式的平等的谈判“《外交辞典》“从国际关系的观点来看, —入八九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是巾俄两国之间缔结的纪—个平等条约。”《十七世纪的俄中关系》
1874年,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派出陈兰彬、容闳等人往古巴、秘鲁调查华工受虐情事,搜集各种证词、禀诉,再与秘鲁、西班牙政府交涉。丁日昌照会秘鲁政府,“妥将以前苛待华工弊端,尽行革除,遵照专条及和约办理。严令将华工身家资产,皆得保护,以昭信守。”秘鲁复照说:“查华民在于本国佣工者,本国志在实力保护,不容稍受委曲情事……其后,清政府与古巴签订了《古巴华工条款》,与秘鲁政府签订《中秘会议专条》,《中秘通商条约》,在这些条约中,都有专门保护华工的条款,此后古巴、秘鲁的华侨状况有所改善。有明一代,凡户三等:曰民,曰军,曰匠。民有儒,有医,有阴阳。军有校尉,有力士,弓、铺兵。匠有厨役、裁缝、马船之类。濒海有盐灶。寺有僧,观有道士。毕以其业著籍。人户以籍为断,禁数姓合户附籍。漏口、脱户,许自实。《明史》的这段记载,说明了明代户籍分等的原则,“毕以其业著籍”、“人户以籍为断”。民户、军户、乐户等,确以职业断分,亦以职业为名。明史学界对户籍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民户、军户以及盐户等几类大户种之户民,而对贱民阶层的小户种户民研究则有待进一步展开,只有乐户、渔户、蜑户曾有学者作过探讨。贱民阶层中陵户、坟户、海户等皆少有问津。在明朝,好好做个百姓不是这么容易的,明朝的户籍制度等级历代最严,你想做个百姓也有三六九等,没有满清雍正年的废除贱籍,你怎么知道在明朝你家是属于哪一户?建文旧臣这些忠义之士及后人二百多年间全部划为贱户,你越对大明忠心,大明皇帝越整死你。本文内容于
0:49:20 被翰光编辑
清实录记载的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撤走北方的野人女真等民族,造成大片无人区,难道现代学者可以穿越修改清实录?而且前苏联的史书也记载他们占领了我五座城。本文内容于
22:19:42 被吃狼的狼编辑
清兵不懂弹道学,所以没有打死多少联军,但是懂弹道学的联军近百门野炮打了两个多小时,几乎耗尽3分之2以上的弹药,又伤亡了多少清军呢?学了弹道学就可以百发百中啊?学了写奏折就可以和皇帝说实话啦?不要说古代,近代,甚至到现代,直到二战,弹道学运用了几百年,单纯的炮兵要想消灭一个团建置的士兵平均要消耗多少吨弹药?所以读书少,又不求甚解,先前说你纸上谈兵还是高看了你,你是连纸上的也没看懂,就来枉议兵机。一直到一战以前,欧洲列强的陆军五大兵种就是步骑炮工辎,再找找书,看看人家欧洲列强是怎样运用步骑炮联合作战的吧。在一战以前的欧洲平原,步骑炮任何兵种少了一样,在战场上都难以必胜,而且骑兵在野战中是最主要的,步兵则是攻守战皆能的万能型兵种,所以步兵排名才在骑兵之前。欧洲平原只要有数千骑兵,如果对方没有骑兵,即使比敌方骑兵多3倍的步兵都会逐渐崩溃,即便再多的炮兵都会成为俘虏,只不过骑兵成本太高,训练周期长,不易大力扩充罢了。这种情况一直到机枪出现之后还是如此,直到战壕和大量机枪交叉射击的火力运用相结合才是骑兵集团真正的克星。本文内容于
21:27:11 被梓凌编辑
本文内容于
16:28:09 被molly168编辑
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骑兵不是说绝对不可以战胜步兵,可以说很难了。尤其是装备落后的情况下。可以说只能靠运气,外加合适的地形天气等。有本事你举几个装备落后,且没有特殊情况,仅凭骑兵就可以打胜仗的例子来。波兰骑兵开战初曾经全歼比自己数量多三倍的德军摩托化步兵,————你知道什么叫全歼不知道?其次你的数据怎么来的?
第三,我在下一楼已经指出了你所谓经典的谬误,时人说骑兵不可胜,放在当时的西方,笑掉西方人的大牙。死读书,读书死。
我实在不知道你是中文水平太洼,还是胡搅蛮缠。西方人盛赞八里桥中国军人的勇敢可以被你说成懦弱。中国税赋最重的宋朝可以被你说成商税甚轻,世界近代三大不平等条约之一的《东印度公司和尼泊尔大君和平条约》可以被你说成平等条约。英国第一次入侵缅甸前几十年就可以被你写成英国在缅甸受到暴揍,并被赶出缅甸。雷银和雷酸银可以被你说成两样东西。我实在不知道你有什么不敢写的。历史难道在你笔下就是瞎扯?
清军自然是朝联军发射的,联军野战6-8磅炮射程大约3华里,1500米距离不是这么好射的,即使欧洲熟练的炮兵,也至少要调整2次炮击以上,才有可能射得中目标。你以为你主观上想射中就能射得中的?真是纸上谈兵。本文内容于
20:48:04 被梓凌编辑
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是一套整理近代原始资料的书。所以内容是权威的。比如第二次鸦片战争卷,就收录了各地军政大臣的奏章和来往文书,皇帝的上谕,英法两国的军政文件,当事人回忆等等。因为只是原始资料的罗列,所以更能看到真相。远比我们的教科书真实得多,更不是网上搜罗来的乱七八糟东西可比。如果探讨历史真相就应该采用这些东西,而不是网上看来的。
第二,你提到的僧王奏折上说的话,正好应证了翰光兄和捷达兄的话,僧王说,“溃散十之七八,心已胆寒,现存无多”,什么意思呢?僧王可没说伤亡十之七八,是溃散十之七八。所以都逃光了,没办法组织进攻了。是这个意思,联军以当时这么原始的枪炮,两个小时,消灭上千人,已经很了不起了。二战时架上机关枪,两个小时要干掉上千人的战例也是很少的。你自己引用的例子来支持了我们的观点,不明白你还怀疑什么呢?第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这套书我确实没看过,但与我们上面的讨论又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是不是书上说什么就是什么呢?那要我们今天的讨论做什么呢?本文内容于
1:03:53 被梓凌编辑
楼主所有的言论纯属臆测,我敢说他压根没看过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这套书。不过是把网友的帖子加自己揣测而已,根本就不知道网上的帖子和他的臆测与史书有多大差距。
只可叹历史永远不可能有如果!八旗军队衰落如此之快,除了自身的原因外,没有形成德国军阀贵族或者沙俄哥萨克那样的职业军人团体,清廷的政策也有很大关系,文官政治的背景下,功高盖世的武将虽有封公封侯的,却难有善终的,满、蒙、汉各族将领莫不如此!
李鸿章曾哀叹,淮军部队遗弃大炮,“令我寒心,再发再弃,当如之何!”清朝军队的这种现象其实也正是中国历代建国时间较长王朝的军队战力演变的缩写,中国的大一统王朝开始时的军事实力都较强,但到后期,如果是战乱还能有所保持,但如果是承平日久,就会积弱不堪。军队的各级军官不是吃空饷,喝兵血,就是忙着做生意,甚至整只军队集体走私。军队如果沦落成这样,又怎么能做到舍生忘死的为军国效命疆场?但愿历史不会重演。
另外,僧格林沁和英法联军交战时,蒙古骑兵遇到了真正的骑兵对手—锡克教骑兵,以野蛮凶悍著称的锡克教骑兵在接受欧洲近代军事洗礼后,战术组织、纪律作风得到很大改观,战斗力强悍,梓凌的那张画中手持长矛的就是锡克族骑兵!白刃格斗中蒙古八旗也不堪一击!后来僧格林沁被装备、战斗力比太平军差很多的捻军击杀,蒙古八旗彻底歇菜!
联军方面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武,欺骗自己的政府说全体歼灭。中西双方不谋而合的谎言一直欺瞒我们国人上百年。甚至颠覆了帝国自身发展的方向。历史的真相有时真的很难挖掘。
上图为乾隆时代的清兵,清军在乾隆后期过度依赖火器,缺乏近战的勇气,这样的军队不败没有天理。
到了1万多清军骑兵发起冲锋,清军宁愿在40-50米处顶着联军猛烈的炮火来驰射,也不敢冲过去近身搏斗,联军与清军的骑兵对战里轻伤数百,英军2人死亡,29人重伤。法军则为十二人死亡,数十人重伤。而联军打扫战场统计出,清军骑兵死亡的,加上还有受重伤而逃不动的,被俘虏的清军为1千2百人,因受轻伤而逃走的为1千余人,与楼主所说的清军伤亡3千余人的数字大致差不多。当时伤亡的清军士兵留下的火绳枪不是楼主说的数百支,而是千余支,而且不是步兵的,居然是骑兵的,证明了这些清军骑兵很多在马上不是使用弓箭,居然是用火绳枪来与联军对射的,这样打得中才怪,我们知道当时马背上使用火枪比使用弓箭更难射得中 ,联军这么先进的火枪也不敢在马上骑射,清军们居然就敢,真不知道清军是怎么想的。当时联军为了夸大他们的战绩而把此战歼灭清军的人数夸大,后来被证实后,法国的议员们嘲笑说这是“一场引人发笑的战斗”,与楼主所说的“一场荒唐的会战”何等相似。第二次鸦片战阵时的绿营清军背火枪的清兵被联军骑兵用长矛刺中。
你说清朝没有强大过,这是你没有认真仔细的研究过清史(包括廿四史),研究过的人都会叹服,为何在一个少民的统治下会治理得很多东西都比前代更合理。清朝鼎盛时期,属邦臣服,万国来朝的盛况是历代所无,康乾时代中国的强大依然是世界第一,欧洲诸国全加在一起也未必是清联邦的敌手。即使到清末,中国军事力量理论上还是世界前五至前七位,国民生产总值要到1820年以后,欧洲才赶上中国,单个国家要到1860年以后,英国才超过我们。即便拿清末来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法国和英国交战,基本都是败的,也没有谁瞧不起法国。落后不一定就要挨打(直接就占了,哪还用打),强国与弱国间是很难打得起来的,通常都是强国间实力相当的为了利益(如争夺殖民地)才会打一打,甲午以前,以清朝理论上陆军世界第六,海军世界第七的势态,没有谁会认为中国是个弱国。还有外国人蔑视华人的问题,俄国在当时倒是挺强,但欧洲人都看不起他,因为他野蛮。所以中国人让外国人瞧不起不是因为政府战败,而是因为愤青误国,义和团的野蛮行为才是全世界瞧不起中国的原因。你去看一下我以前写的“以人口国土科技再论皇清文明”,前面篇幅用调侃的语调写的,遭骂估计不少,被小编封了。但耐心往下看,后面所论的有很多是前人所未有,所以自持有理就行文轻浮,有时就可惜了。另外你说明朝是由于自己内部原因灭亡的,不是因为满清,这不假,事物的衰亡都是从内部开始的,如果根基牢固,无论外力多么强劲也难以摧毁他。所以所有的王朝都是由于他自己内部的原因才灭亡的,清朝也是,秦汉晋魏随唐都是,甚至包括宋元还是,这是事物之公理。本文内容于
23:29:24 被梓凌编辑
点击加载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安元太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