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回忆录:一个CEO六十年的成长与历程(连载中) / 书断 王羲之唐 / 第...

康熙回忆录CEO风雨六十年第一章2
  一。老师决定了一生的走向
  我喝着祖母给我的奶茶,坐在父亲曾经坐过的宽大舒软的椅子上,看着底下黑压压的员工,心中充满了恐惧。那年,我八岁。
  1.父亲顺治的背影
  父亲喜欢骑马到他的猎场里去打猎,他习惯把我按在他的身后驾马狂奔,我惊慌失措地在马背上哇哇大哭,而父亲却在坐在马背上爽朗的大笑。这个场景构成了童年对父亲最深刻的记忆。
  父亲的背影
  父亲那天走的时候,天是一种阴郁的灰。
  那天一大清早,我还没起床,父亲便拉着我去猎场。父亲的猎场位于靠近长城隘口的山脚下,方圆20公里,那是父亲众多产业中的一处。这里放养了许多野物,每到春夏,这里生机漾然,碧绿的草原上奔驰着许多叫不出名字的野兽。我童年最快乐的时光,便是在这里度过的。
  清晨是父亲一天最宝贵的时间,这样的时候,父亲通常都会读10分钟报纸,然后在家审批完昨天未完的文件====父亲的黑色公文包似乎永远都装着批不完的公文。那天,父亲没有去他的公司,而是带我去猎场骑马。照例的,他把我按在身后。在一处高地,父亲停了下来,他牵着我的手,遥望着天边的晨曦渐渐散去,长城那边是我不曾见过的美丽草原。那天早上,父亲无尽的伤感。许久之后,父亲扶着我的肩头,用一种从未听过的口吻对我说,千万别学父亲。后来我才知道,那天是董小婉的祭日。她葬在长城的彼岸,距离父亲的猎场仅一箭之遥。
  父亲和董小婉的恋情注定了要轰动全中国,在外人的眼中,父亲是一个要美人不要事业的傻蛋,媒体关于父亲的评论从来没有停歇过。父亲成为了一个反面教材,这个教材跟三国刘备之子刘阿斗的故事一样,被世人所不屑。但事实上,父亲是一个天生的管理者,他将一个频临倒闭的巨型企业带向了正轨。
  父亲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即便是处在他的危难期,他几乎从不将私人感情带入到公司里。虽然我的母亲给大清集团带来了10亿元的资金,但是大清集团的盈利状态依然极差,在1655年的财富100强排行榜,大清集团的市盈率排名第92位,远远落后于许多小公司的后面。整个集团公司除了“酥油茶”项目能够每年能够盈利1亿之外,其他产业大多运作不良。作为一个家族企业的继承者,父亲承受了比职业经理人十倍的压力。
  在中国,家族企业家的责任,远不止是操作好一个企业如此简单,它包含了家族责任与信誉,以及必须进行的改革,而这种改革往往与家族有关。在天朝广场一个宽敞舒适的会议室里,父亲和他的核心团队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
  父亲是一个整合多元化的高手,他把大清集团划分成三个事业族群:核心事业群,高成长事业群和边缘事业群。核心事业群是大清集团的核心命脉,这个组群的营业收入占整个集团公司的3/5,主要集中在日用消费品,它涵盖了乳品制造、日用化工、快速食品领域的产业。高成长事业群,是公司未来十年内的盈利主体,父亲希望这个事业群成为将来的核心增长点。而边缘事业群则是那些盈利率不强的产业,如畜牧业、化妆品业、餐饮业等。
  父亲的改革,至今仍然是我变革的参照模本。父亲在那场命名“产业重组”的改革中,父亲计划出售所有低盈利的产业,涉及资金高达4亿,员工5万人多人。这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变革,它不仅是一个单纯的企业问题,而且还涉及到社会民生的问题。
  父亲成为了风口浪尖的人物,他的一言一行饱受新闻关注。在一次电视台采访中,父亲发表了让我终生难忘的讲话:
  “无论多大困难,无论多大压力,大清集团的改革势在必行。我的改革志向不会变,作为大清集团的董事长和CEO,我责任也有义务将它带到一个光明的前景。不改革,大清集团就会死,只有改革才能有一线生机。”父亲没有夸张。许多年后,我翻看1660年公司财务报表发现,当时大清集团的现金流已经近乎枯竭,所有的营收90%靠乳品公司来维持。这是一个极端危险的信号。
  父亲以无比强硬的姿态出现各大媒体上,他的改革之声通过媒体的大肆传播,成为整个年代最具战斗力的号角。
  改革,并不是一句空话,他必须触动利益层。当时的中国是一个经济体制相对落后的年代,市场经济处于一种摸索阶段,国家对大企业管控非常严格。一个大企业的使命远远不止盈利那么简单,它必须作为一个社会团体负上社会的责任。大清集团的改革,不仅仅是单纯的企业改革,它更是一种社会的变革。这种变革是对既有经济体制的挑战,更是对官僚体制一次对抗。父亲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每天晚上,紫禁城的门口都会有大批的记者,他们渴望从父亲挖掘出更加爆炸性的猛料,渴望能从父亲的言语中寻找出一丝具有新闻价值的迹象。那段时间,我的家里络绎不绝地出没着各界名流、各色代表,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劝说父亲放弃他那个挑战性的改革方案。
  客厅是父亲办公的场所,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每当有客人来的时候,父亲都会让我旁听,听那些名流们对改革的意见和看法,大多数的时候,父亲都是仔细倾听,从来不发表结论性意见。幼时的我,便在这种谈判的氛围中接受熏陶。客人走后,父亲总会让我作出评论和看法。
  父亲是一个谈判专家,他对各种谈判游刃有余。他是希望在他的每次谈判中,能够让我得到一些什么。他问我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刚刚那个客人最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虽然有些时候我的分析愚蠢可笑,但是父亲都会告诉我答案,然后花上几分钟帮我分析。父亲无时不刻不在培养我作为一个CEO的能力,即使我是一个几岁的小孩。
  父亲的改革持续了多年,但仍然举步维艰。父亲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许多人都置疑父亲的改革能否坚持下去。我知道,父亲的改革将会成为家族使命的一部分,因为只有改革,才能让大清集团获得新的生命。
[1] [2] [3] [4] [5] [6] [7]
点击进入: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人网管理频道
【作者:书断唐】&&【出处:
更多关于的资讯
google提供的广告
-----------------
-  [ 京公网安备08号 ]  [ ]  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中国养老金网-北京贝恩克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全刊杂志网: &
《商界评论》
2006年第07期
[]企业里的婚姻危机(施建波 吴铁立)
起死回生的拐点
小天鹅重返蓝天(廖中华)
技术是小天鹅重塑辉煌的保证(廖中华)
“凤凰”二度展翅(雷晓云)
“不死鸟”正在突围(雷晓云)
“飞鸽”病愈,再上青天(李 岩)
沙云澍好汉不谈当年(李 岩)
长虹――船大慢掉头(雷晓云)
长虹能否重扛“大旗”(廖中华)
“放肆女孩”踢疼了传媒产业的“腰”(李 路)
上下通吃会诱发“肠梗阻”?(李 路)
海外并非“满城尽带黄甲”(廖中华)
要会利用外交这一“服务业”
康熙回忆录:一个CEO六十年的成长与经历(书断唐)
汉代双CEO制“二人转”(刘建强)
仨“唐僧”取经记(李 兴)
对话商界“唐僧”(李 兴)
奇虎快速成长的奥秘(余 醒)
让中国人一“回车”就直达网站(余 醒)
想法留住你的目光(林伟贤)
不容忽视的现实(王吉万)
“大管理”要从“小源头”抓起(王宪平)
[]铁血映日(葛诗谦)
祝义才:实现雨润“动成长 ”(柏佳春 郭 欣)
人不可走一方黑一方(罗 红)
[]家鸡变凤凰(李 兴)
一夜之间“飞”来20架飞机(英 辉)
用我的命换1000万美元(曾 欢)
财富四年增长三百倍(国 飚)
“跛足富豪”“吃药”(敏 华)
突破靠什么(李 兴)
“春都”之困(王 琰)
[]曾荫权与妻牵手最温情(夏 园 冬 日)
猎人?猎狗?商人
商人的苦难
谈下去就要流泪(缪寿良)
有时酒喝醉了会哭得很伤心(曹德旺)
别人曾给过我一盘肉(杨卓舒)
支持中国杂志产业发展,请购买、订阅纸质杂志,欢迎杂志社提供过刊、样刊及电子版。
全刊杂志赏析网 2015找企业年金管理机构
找商业养老保险产品
资讯排行榜
google提供的广告
康熙回忆录CEO风雨六十年第一章5
pension.net &&& 00:00:00 &&&来源:
&&&作者:书断唐
  2.祖母孝庄
  祖母来到家族的猎场里,捧着那散发着青草气息的黄土,她喃喃地的说道:是她造成的家族的不幸。
  祖父的创业
  几十年来,祖父皇太极创业的故事被写入了哈佛大学的MBA经典教程。
  祖父皇太极的创业是白手起家的,和众多的创业家不同,祖父的创业来自于美丽辽阔的大草原,这给祖父的创业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当大清公司从主板上市之前,几乎没有人知道大清集团的存在。似乎在一夜之间,大清集团成为了所有财经类媒体关注的焦点。同时,关于大清集团的各种猜测也不胫而走,甚至在引发了关于“企业家原罪”的探讨。浮出水面、隐蔽化生存等财经术语便源起于大清集团。
  关于祖父的创业的街头坊间传闻,成为了全中国人民饭后的谈资。但对于出生于爱新觉罗氏的我来说,祖父的成功延续了所有创业家的轨迹。
  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落后国家的标准与“人民生活水平”有关。在西方国家,牛奶成为人们最常见的饮品;而在中国,在有着全球最多人口的中国,牛奶竟成了贵族们的奢侈品。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最大的逆差便是牛奶贸易,中国的外交被美利坚合众国戏称为“牛奶外交”。
  一个企业能够影响整个国民生产总值,无不与整个宏观的经济政策有关。1630年,为了反击美国人“牛奶外交”的嘲笑,中国政府发起了“落后就等于挨打”的号召,在这场号召中,“牛奶”成为了主角。在那场全民的牛奶运动中,我的祖父皇太极脱颖而出。
  当时,祖父还是蒙古一家牛奶作坊主。在祖母的描述中,祖父是一个极富创见性的人。在那时,蒙古族的女子们招待远方的客人,大都习惯倒一壶满满的奶酒。然而,正是这个小小的习惯,让祖父掘得了他这创业生涯的第一桶金。
  蒙古当时是中国的一片肥沃的领土,独特的地域风貌,广袤的草原,明镜的天空,洁白的羊群,成为了中国文艺青年们的神往之地。每年的秋天,数不清的文艺青年涌来这个尚属贫瘠的土地上,饮着奶酒,浅吟低徊。蒙古人大碗喝酒的传统,以及奶酒的酒力,往往使得许多人喝得酩酊大醉。南方人的细腻,和北方人的豪放,喝酒的方法和劲量也因此各不相同。
  祖父年轻时曾去过江南,知道那里人们的风土人情,人们习惯喝着碧绿甘苦的清茶,不习惯饮浓烈的奶酒。而南方人来到蒙古,却不得不喝酒,一是入乡随俗,二来不忍拒绝主人的好意。虽然这些阻挡不了南方人对蒙古草原的向往,但是这是南方人对蒙古大草原的一丝遗憾。正是这丝遗憾,让祖父察觉到了商机。
  那年的秋天,南方阴雨连绵,北方则是万里晴空。在诗人黄宗羲的倡导下,一批南漂的诗人发起“寻根溯源”的倡议。南方号称诗人的国度,但是南方的诗人当中,以黄宗羲为代表的南漂一代最负盛名,他们的根基在北方。南方的婉约与北方的豪放的有机结合,黄宗羲们开创了自唐宋以来的诗歌盛景。在这场寻根运动中,祖父成为了第一个运用“文化营销”的企业家。
  一天夜里,祖父的帐篷里来了南方一位名叫黄宗羲的诗人。这位诗人正是为着大草原的豁达与辽阔而来,那天,黄宗羲喝着祖父酿的奶酒,对祖父说:“喝什么并不重要,最重要有一种故乡的亲切感觉。”这便是认同感。
  追求心理共鸣和认同感,祖父从开始创业就订立的成功法则,直至现在依然振聋发聩。如今,认同感成为了大清集团的十大公司准则,贴在我的办公室墙上。这是大清集团不断前进的源泉,这是祖父留给我最宝贵的财富。在后来的几十年里,祖父的“故乡”牌“酥油茶”以一曲“故乡酥油茶,故乡的味道”而深入人心。
  在黄宗羲的启发下,祖父在北上的诗人当中作了一个大范围的调查。祖父发现,南方诗人更加乐意喝正宗的女儿红、花雕、烧刀子或二锅头,而对蒙古人酿制的牛奶腥味的烈酒并不喜欢,大多数人是为了好奇和礼节才会品尝一口。这些人是中国文化界最具影响力的一群,如果能够让这些人产生故乡的回忆,唯一的方法就是改良奶酒的配方,在产品诉求上让这帮文人产生认同感,但必须保持蒙古的地方特色。
  那年秋天,祖父一边让祖母夜以继日地改良配方,一边想方设法留住这些北上的诗人。在黄宗羲的帮助下,祖父的帐篷设成了“寻根溯源”诗会的一个分会场,并成为了“寻根溯源”的唯一赞助商。经过改良后,祖母将奶酒变成了酥油茶。酥油唯蒙古人独有,而茶则是江南的特产,经过祖母上千次的调配,成为了一种独特口感的饮品。为了迎合文人们不胜酒力的情况,祖母将酥油茶里的酒精含量减少到了3%――这跟啤酒的酒精含量差不多。
  祖母的酥油茶在吟诗会中一举成名,成为了诗人们的桌前首选饮品,吟诗会成为了祖母酥油茶口碑传播的源头。在祖父的胜劝下,黄宗羲为祖母的酥油茶题辞“玉液琼浆”,这是黄宗羲唯一的一幅商业题字。同时,祖父创见性地出版了“寻根溯源诗集”,在诗集中,有许多首是关于故乡酥油茶的。如今这些诗集依然在出版,仍然在影响着“故乡”酥油茶的一代又一代的消费者们。
  “寻根溯源”运动成为了当年最轰动的文化事件,由于祖父的草原乳品公司创了企业赞助文化活动的先河,媒体对此大肆报道与评论,“故乡”牌酥油茶因此成为新闻报道的中心。同时,随着诗人们的南下,通过口碑效应,“故乡”酥油茶在南方文艺界中产生了巨大影响。“故乡”酥油茶从开创品牌就获得极其难得的良好口碑和品牌影响力,祖父通过“文化营销”创造了一个营销奇迹。
  祖父那年的“文化营销”成为了哈佛经典案例。1670年,我决心将“故乡”系列饮品公司打进欧美市场时,我运用了三十年前祖父的“文化营销”。那场“故乡的呼唤”为主题的系列营销活动,引起了欧美华人的强烈反响。这种反响和三十年前惊人的相似,至此,我才惊喜地发现,其实在祖父的创业过程中,追求心理共鸣和认同感已经成为了大清集团文化理念不可分的一部分。如今,黄宗羲的题辞依旧挂在我的办公室里,成为大清集团创业历程最鲜活的见证。
  祖父的内蒙古草原乳品有限公司从此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作坊,成为了一个当年创利润500万的大型企业。
  祖母的心愿
  祖父皇太极曾经在公开场合不止一次地说,没有祖母就没有大清集团的今天。作为酥油茶的发明人、蒙古乳品公司的财务总监、大清集团的CFO,祖母孝庄通过她无以伦比的手段实现了“资本利用最大化”的使命。
  祖父、祖母的组合,被世人堪称为“最佳公司管理组合”。祖父的性格极具蒙古人的特质,面容慈善,但性格坚韧,做事果断、面对困境逆风飞扬,是蒙古人性格的典型代表;而祖母则是一个善于处理各种微妙关系、性格温和、善于理财的典型中国女人。创业难,守业更难,在祖母的诠释下,大清集团成功地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
  在完成史无前例的并购之后,祖父心力交瘁病逝了祖父去世后,年幼的父亲继承了大清集团董事长,大清集团的第二大股东多尔衮成为了实际掌舵者。在祖父所有成功轨迹中,都有多尔衮的足迹。特别是在并购中,作为大清集团首席谈判代表的多尔衮,其高超的谈判技巧和与客户沟通能力往往成为了决定胜败的关键。祖父死后,多尔衮被任命为草原乳品公司董事长。
  大清正以几何倍的速度增长之时,祖父的逝世为大清集团蒙上了阴霾。祖父去世后,公司的内部分歧逐渐浮出水面。在并购完成后,公司的管理层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向,走资本运营之路,这时祖父生前大清集团的发展方向。而多尔衮的意见则趋同于稳健的产业发展。以多铎为首的资本运营派,他建议在奶牛场获得一定的利润后卖掉,将资金进行再投入;一派以多尔衮为首的实业派,则提议将整个产业链做大,然后垄断市场。这两派的决策观点让公司处在了一种飘摇的状态。
  草原乳品的赢利状况极佳,而并购奶牛场的投资风险极大,为了扩大集团公司内部的话语权、化解公司并购的危险,多尔衮趁公司正在产业重组之际,计划收购草原乳品公司余下小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从而实现他产业化的宏图。其实,我的祖母――孝庄并不反对产业化之路,她甚至赞同将产业做大做强、然后再进行资本运营。这几乎与多尔衮的决策思想如出一辙,但是,她反对多尔衮的增持股份的决议,因为这意味着祖父辛苦创业的大业改头换面,成为了多尔衮的麾下企业。更不能让她接受的是,当时年幼的父亲尚未历练就从此退出决策舞台。
  祖父的去世是我们大清集团的极大损失。甚至没有安排好继任者,他就匆匆的走了。在争夺董事长职位的几次会议上,父亲——年轻的福临成为各方权力角逐的空当,权高位重的几位副总、屡建奇功的大伯,都没能做上董事长的宝座。应该 说,父亲是幸运的。也是苦难的。幸亏有做财务总监的祖母的关照和教诲,父亲的工作才正常开展,大清集团得以持续不断的发展。
 我的祖母孝庄女士,其实也是个很不幸的女人,她30岁就守了寡,还要带着年仅6岁的父亲福临把持着大清的事业,实属不易。多尔衮的辅助,其实就是让年轻的福临做魁垒。因为是祖父的权臣,所以父亲也不能过分的惹他,毕竟大清的基业还要靠他来支撑。
  孝庄是个聪明的女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大清集团的大业,孝庄选择了让多尔衮上了她的床,她控制了多尔衮,其实也是为了年轻的父亲。
  多尔衮做了福临7年的常务副总,后来死在外地,死后第二个月,福临才真正做了董事长,多尔衮的坟被挖了,尸体被抛弃荒野,还用棍子打多尔衮的尸体,用鞭子来鞭尸,可见福临对多尔衮是多么的厌恶。
  福临与孝庄也产生了矛盾,是因为福临的爱情,孝庄非常不同意福临的选择,在自己喜欢的女人(董)离世后,福临不久也追随而去,享年24岁。
  这是两种经营思路的较量,资本间的博弈,时至今日,我依然无法判定孰好孰坏。经营方向如同两条不同里面的线条,在时间的交错里,也许都能够达成终点。产业化,还是资本化,这只是一种企业的形态,最为关键的如何将企业做强做大。因此,我至今也不能给多尔衮一个定论,是他拯救了大清集团,还是大清因他而辉煌,但至少有一点能够说明的是,多尔衮减持股份的决议,让我的父亲顺治成为了企业的掌门人。
  在这场股东风波中,祖母、多尔衮都成为了赢家。在多次交涉中,祖母同意多尔衮增持草原乳业5%的股份,占46%,这5%由父亲顺治按市值转让,父亲占草原乳业的47%,同时在草原乳业的董事会上,祖母提议多尔衮担任CEO;但作为交换,父亲增持集团公司的2%股份,从而成为51%的绝对大股东。这场换股交易,是一桩没有输家的战争。多尔衮实现了他产业化的梦想,父亲依然成为了大清集团的掌权者。
  在未来的许多年,我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构建多赢局面。我倾其一生都在找寻其中的谜局,执掌大清集团的60年,就是我找寻那块“多赢”奶酪的60年。如何在企业经营中平衡企业、员工、社会、赢利、发展、责任,祖母的决定给了我最初始的答案。
  祖母在我心目中,永远无法超越。她的嘴角永远挂满自信和蔼的微笑,她的微笑让人想到了她酿制的酥油茶,温暖而亲切。所有的困难,她似乎都能轻易化解。如果说父亲教会了人生基本态度的话,那么祖母则教会了我所有的技能。她成为了我最好的观摩者,我人生近乎一半的年华,都在试图学习祖母。这种学习,已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祖母去世的那一刹那,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
  祖母是一个十分精明的人,她最喜欢观察人,她能够从十分钟就能判定一个人。我小时候,我经常和祖母打赌。在我家里有陌生人来访的时候,我都会问祖母:“这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祖母都会分析得头头是道。许多黄昏的时候,我们就是这样渡过的。
  祖母处在权利的漩涡中,独自面临着暗浮的危机。那是一段困难的岁月,祖母每天都在试图说服不同的两派,让整个大清得以完整的发展。祖母在那场危机中所表现出来的镇静和游刃有余,足以让我学习一生。
  这段历史是祖母给我的最鲜活的公关危机教案。这场危机在媒体的渲染下,已经影响到核心产业――草原乳业的发展。由于集团公司人事关系的动荡,不少不明就里的酥油茶代理商以为集团正打算出售草原乳业而停止了进货,从而影响到收购奶牛场的资金链。祖母明白,暗浮的这场危机,通过不断的传播,已经足以影响整个大清集团的生死存亡。
  是祖母挽救了整个大清集团。危机公关的原则是及时、系统、快速。在这场危机中,祖母通过一系列的公关,最大程度地消除了不良影响。
  祖母的第一个动作是适时推出了酥油茶的第二代产品――“故乡”绿茶,这是一款面对年轻人的产品,倡导年轻、时尚的概念。这是草原乳品多元化的一个响亮号角,这传达了一个明确信息:草原乳品公司不仅没有停止对草原乳业的投资,相反,在市场扩张和营销策略上,更加具有战略构想:立足草原,带动中国人的绿色饮品新概念。对此,祖母召集了所有新闻媒体,召开了一个发布会。在发布会上,祖母与国外老字号的咨询公司麦锡特公司签订了战略备忘录,麦锡特将对草原乳业进行战略重组,在企业文化、经营思路进行全方位的重构。
  祖母的第二个动作是提前召开了集团股东说明会。为了将此次股东风波化解到最小,祖母与多尔衮商定,在适当的时候提前召开集团股东说明会。召开股东说明会的目的,是为了稳定小股东。草原乳业奉行员工持股的做法,不少创业期的老员工成为了股东的重要阶层。提前召开说明会,一是通过透明化的会议,平衡和维系股东层的相对稳定,二是对今后的草原乳业的战略思想进行初期说明,三是正式将父亲推向管理前台,为父亲的管理者角色正名。
  这次会议是一个关键,祖母和多尔衮在股东说明会现场,举行了盛大的股份交换、受让签字仪式。在会上,祖母宣布了未来集团发展的两个方向:一是产业化的发展道路,通过草原的资源优势,构建集农业、畜牧业为主体的产业化蓝图;二是关联产业的资本运营,对关联性产业进行投资,在未来的十年内,使企业实现规模化、多元化和国际化。这个战略将从集团公司的两个核心组群向外扩伸,以草原乳业为核心的事业组群将担负起产业化的重任,而以农场为核心的事业组群将逐渐过渡到资本运营。
  这个战略思想是一个全面的战略思想,既平衡了两种经营思路之争,又勾画了大清的未来前景,更重要的是给父亲一个全新的挑战舞台:集团公司的资本运营事业。祖母的这种安排不无道理,产业群组是专一性的产业群,其核心企业草原乳业相对成熟,让稳重的多尔衮去经营和管理更有利未来的企业发展,而且可预见风险更小。而资本运营事业,则是扩散性的产业群,它将是集团公司未来的主要利润增长点,这个产业群更更富有挑战性、更需要有战略性眼光,这对父亲的历练和成长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舞台。
  鉴于这个考虑,祖母提议多尔衮为草原乳业的CEO,和产业群组的副董事长,而父亲成为大清集团的董事长,兼任资本运营群组的副董事长。由于父亲年幼,集团将成立一个特别的决策委员会,所有超过100万重大的决策,将由决策委员会通过父亲签发。在早期中,这个决策委员会的设立,虽然让决策更加缓慢,但也因此也规避了不少的投资风险。特别是对于投资回报风险极的产业群,这个特别委员会的设立是必要的。这个特别委员会将由五人代表组成:多铎,祖母孝庄,多尔衮,父亲顺治,和一个独立董事黄宗羲,他兼任集团公司监事会主席一职。这五人委员会的决定直接影响大清集团的发展。
  祖母的三个动作就是率领带领父亲、多尔衮等五人小组,对草原乳业所有的代理商和经销商进行拜访,他们的足迹遍及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去到最远的地方是海南的偏远小县。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拜访,而是一个举足重要的商业活动,祖母一行并不单是为了稳定合作伙伴、推广草原绿茶而来,更核心的是为了推行“代理商”持股计划。这在当时是一个重大创举。
  代理商持股计划,其本质是为了和优质代理商建立紧密的价值型合作关系。这对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企业来说,与代理商的这种紧密关系是不无裨益的。面对强势的流通商和零售商,成长型的品牌往往不得不牺牲自己,通过价格战取得竞争的筹码。但对于志在打造百年老店的草原乳业来说,这种低端的竞争只能是饮鸩止渴。未来的竞争是价值的竞争,草原乳业要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应该和高成长潜力、具有共同价值观的企业形成战略联盟,从而在远期的发展中更具团队优势。代理商持股计划便是基于这种思想而提出的。这项政策甫一提出,便受到了全国代理商的热烈反响,随着持续不断的公关传播,这成为了当年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营销事件之一。
  这在家电行业中尤其突出,许多家电巨头为了稳定和大型流通商、零售商的关系,不惜委身签订相对弱势的合作契约,这在某种程度上滋长了渠道依赖性,从而忽视了终端建设,从而在未来更细分化的竞争中丧失优势。在渠道策略上,格力是一个颇为典型的案例,它是少数几个没有与大流通商达成战略合作的品牌,它通过各地的分公司,营建了一支强有力的营销团队,和一张扎实的终端分销网。
  从长远的战略意义上讲,祖母的代理商持股计划,规避了大流通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风险,同时打造了一个紧密型的战略团队。这对于处于成长期的草原乳业来说,此举不无裨益。
  祖母运用她极具战略思维和高超的运营技巧,挽救了大清集团,为父亲创造了一个铁打般的企业王国。
  如果说是祖父为大清勾画了一个未来的战略构架,那么祖母的种种改革和举措,让大清的战略框架更加清晰,同时扫清了未来大清集团所有的障碍。她为父亲留下了一个强大的基业,在祖母和父亲的苦心经营下,大清集团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一举成为全国知名的多元化投资集团。
[1] [2] [3] [4] [5] [6] [7]
点击进入: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人网管理频道
------------------
-  欢迎批评指正 010- [
]  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中国养老金网-北京贝恩克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岭外音书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