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下面这个识别app图标大全是什么APP?

  关于界面,设计师们常常抱怨“没有灵感”、“形式单一”、“排来排去老三样”等等,但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我们将分享一篇来自「慢热」老师(站酷ID:菜心工作室)的一篇文章,详细地从界面的动效 - 创意点、图标-统一性和界面-利用率三个维度讲解如何从界面的基础细节来提高整个界面的精致与创意程度。  01 动效-创意点  首先我们来从有趣的界面动效讲起。  我觉得经常看看国外落地的app,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提高我们的审美,也可以让我们看到更多的细节和创意。  这是我下载过一些国外的app:  1.1 空页面动效  空页面是每个app产品必须要都要设计的触点,有些产品比较的简单,有些产品做的比较有情感化,看了很多国外的app,很多空页面都做成了动态的,比如下面这个:  机器人在空箱子里看那个飞行的物体,十分可爱。  再比如:  一个流汗的表情,代表页面为空的尴尬无奈,而且这个图形是根据logo延展的,一套的:  这种轻量简洁的动态空页面还是蛮不错的。  1.2 交互动效  有时候我们觉得一个产品体验很棒,但是又不知道哪里棒,其实就是因为有很多隐形的细节在支撑着体验,比如像这种展开的动效:  都是分层展开的,显得非常生动有层次,很多app都是直接闪现的。  再比如下面这个滑动,toast的展现方式:  也都是有缩放细节的。  这些都是很小的体验细节,但推挤出来就会影响整个app的体验。  1.3 切换动效  再随便展示几个其他有意思的小点吧。  比如下面这个:  滑动圆点上面有一个形象再跳跳跳,那我们在做类似引导页,或者其他切换的时候,是否也可以做一些类似的效果呢。  再比如这种小转盘形式的操作体验:  也还是有点意思的。  1.4 精致的小动效  其实很多外国的app风格都是很简洁精致的,比如下面这个app:  我个人非常喜欢他们呢的风格,仔细观察,他们也很赶设计趋势,用了毛玻璃的效果:  还有小动效:  效果还是蛮不错的。  02 图标统一性  我们总说做图标要统一,但是到底要统一哪些要素?有没有一个完整的自检表呢?  以前我总结了5到6个要统一的要素,最近观察大家的练习之后,直接扩增到9个了,今天就以线形图标为例,看看我们需要统一哪9个要素!  2.1 大小统一  这个很容易理解,就是一组图标看起来大小是一致的。但是最近发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点,就是很多同学做一组练习,相邻的图标都差不太多,但是隔的比较远的图标放在一起就差很多了,比如下面这几个图标,就是逐渐变大的:  所以对于大小统一,我们必须要做到,一组图标里,任意两个图标拿出来都是大小统一的,否则就是不及格。  2.2 圆角统一  圆角统一也是比较好理解的点,无非就是圆角大小,像下面这两个图标:  如果圆角差很多,你很容易发现,因为都是差不多大小的矩形,但是我们很容易忽略一些细节,比如下面第一个图标的三角形,和旁边的日历相比,就过于尖锐:  这是图标里面很细的细节,所以容易被忽视,大家一定要重视。  2.3 语言统一  语言统一你可以理解为设计风格统一,如果一组图标里面出现了多种风格,那会显得非常不专业。  比如下面这组练习:  大体看似好像是一种语言,但仔细观察其实还是有很多细节不统一的,比如外轮廓上面有的有白色,有的没有,白色还分带描边和不带描边:  这就是在语言上不统一的案例,大家在做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你的语言是什么。  2.4 粗细统一  粗细统一就不用说了吧,基本就是用在线性图标线条粗的,比如像这种比较明显的粗细不一致,就不应该出现了:  这都是最最基础的问题,一般在星球里打卡超过5次还出现这种问题,那就实属不该了!  2.5 疏密统一  疏密统一其实是很多新人朋友容易犯的错,比如下面这一组图标:  大部分地方是比较透气疏松的,但是只有第二个比较密集,这样就会让人感觉比较突兀,整体不够和谐。  这就是疏密程度的统一性,一定要把握住节奏感,否则就会不舒服。  2.6 间距统一  这个点一般用在断线图标上,也就是你开口大小的统一性,比如一个开很大,一个开很小:  那就证明细节没有做到位。  2.7 比例统一  比例可以分很多种,比如颜色比例,像下面这个原作的颜色比例就没有太统一:  在小y优化临摹之后,达到了颜色比例的平衡:  再比如之前说的一个案例,粗细线条的比例:  第一个图标,粗线与细线的比例:95:5  第二个图标,粗线与细线的比例:70:30  第三个图标,粗线与细线的比例:100:0  在这样不统一的情况下,图标是一定不会精致的。  这些都是比例统一问题出现的实际场景。  2.8 正负形统一  正负形也是没那么容易看出来的,举个例子,下面这组周楠做的图标,乍一看没什么问题,但是仔细一观察,其实我们会发现,白色面积的重量其实是不统一的,那个消息上面的“#”会偏重一点:  当优化之后,我们再看:  整体就会比之前统一精致很多。  2.9 角度统一  角度,也是增加图标统一感的因素之一,最常见的角度统一方式就是按照一定的倍数来制定规范,比如30度的倍数:  再举一个角度其他方面的例子,在做下面这组图标的时候,最初没有考虑断线的规律:  所以看久了会觉得有些凌乱,于是我将断线处定为右下角45度,如遇到圆角拐角处,可挪动靠近拐角处进行断线:  这样我们就会看到所有的图标断线位置都大致出现在右下角的地方,最终效果如下: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图标的统一性,并且在延展执行的时候节省了大量的思考时间(思考在哪里断)。  但是对于断线的位置是否一定要规定其出现的角度,我觉得不一定,也可以从其他角度考虑,但最终的目的还是让整体统一和谐,且延展性高。  03 界面-利用率  在寸土寸金的移动端界面中,如何最大化的使用它?我来分享一下我的方法:  3.1 y轴(高度)的空间节省  y轴,顾名思义,就是高度,我这里举三个例子来说明下:  第一个例子,我们来说说封面,我们看国内的漫画平台,比如快看,大部分是竖封展示:  但是国外的很多漫画平台都是横封展示居多:  二者单从高度占比来讲,横封会矮一些:  第二个例子,也是关于封面的,国内外都会有一些方形封面,但是国内的方形封面一般一排只有两个,而国外的会相对多一点:  单看高度,右边的会节约一些纵向空间。  第三个例子,我们还可以在一些信息上进行整合,比如,快看最近浏览这个模块,标题是放在上面,信息是放在封面下面的:  但是有一些产品比如波洞,标题是左侧的,而信息文字是放在封面上的,信息也能看的清,相比之下,后者高度上节约了太多空间。  这也是合理节约高度空间的一种方法。方法还有很多,大家可以多多思考尝试。  3.2. x轴(宽度)的空间节省  x轴,就是宽度了,正常我们只是思考如何在屏幕内进行节约空间,那是否可以利用屏幕外的空间呢?  当然是可以的,国外有很多常规模块都有利用这一原理来进行展示作品,比如:  国内可能主要用在猜你在追,浏览历史这种模块多一点。是否可以在更多模块内使用这一展示方式,可以根据自身产品定位来尝试。  3.3 z轴(深度)的空间节省  z轴,那就是屏幕的前后景深了,也就是深度,不仅仅只是思考二维平面的宽高了,而是思考如何利用屏幕纵像的空间。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想哔哩哔哩漫画这种:  就很好的利用了z轴的空间,物体不仅仅只是在二位平面内展示,而是延伸到屏幕里面,有了深度,相同平屏幕大小,展示更多空间的内容。  再比如,最早在韩国app看到的这种交互方式:  也是很好的利用页面纵向的空间,达成一定的亮点和空间利用率。  再再比如,下拉页面后,在页面的后面出现一些内容:  原理也都是类似的,当二维空间无法满足我们的内容摆放需求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想办法拓展维度,让我们的空间变得更广,利用率更高,还容易产生一定的创意!  怎么样,看了这篇文章是不是一下多了一些收获呢?如果你有更多的经验想要分享,或者你还有其他方面的知识点想要学习,欢迎评论区留言,我们下期见。  编辑:菜心工作室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发布时间:2023-03-09 09:29:05
来源:整理于互联网
大家好,小编,我们来解释一下大众辉腾车标下面的字母是什么。辉腾图标下面的字母让你了解大众最豪华的汽车。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提到辉腾(|),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大众最豪华汽车和大众最贵汽车的标签。辉腾也是第一款车标下有字母的大众汽车。辉腾是辉腾的英文名。让我们仔细看看这辆车。辉腾是大型豪华车。这款车的长、宽、高分别为5179mm、1903mm、1450mm。这款车轴距3001 mm。动力方面,这款车有6款发动机,分别是3.0l发动机、3.0t发动机、3.2l发动机、3.6l发动机、4.2l发动机和6.0l发动机。顶配车型采用6.0升w12自然吸气发动机,450马力,最大扭矩560牛米。这台发动机可以在6050转/分输出最大功率,在2750到5200转/分输出最大扭矩。这款发动机配备缸内直喷技术,采用铝合金缸盖和缸体。铝合金气缸盖的使用可以减轻发动机的重量,提高汽车的机动性和燃油经济性。与这台发动机匹配的是一台5at变速箱。5at变速箱更可靠耐用,豪华车都会用at变速箱。底盘设计方面,这款车的前悬挂采用多连杆独立悬挂,后悬挂也采用多连杆独立悬挂。前后采用多连杆独立悬架,可以提高汽车的操控性和乘坐舒适性。多连杆式悬架是在双横臂悬架的基础上改进的产品。双横臂悬架的两根横臂改为独立的连杆。辉腾还配备了全时四驱系统,并使用了Torsen中央差速器。配备全时四驱系统的车永远是四驱。全时四驱系统可以提高车轮的机械抓地力,抓地力可以提高汽车的操控和加速性能。大型豪华车标配全时四驱系统。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联系删除。相关的百科词条来源:整理于互联网热门百科词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识别app图标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