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课程中第简述学生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程度跟你现实生活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万里江山可以易主,文化经典不可再造。20世纪著名政治家、南非总理史马斯说:“20世纪中期最大的神迹,不是发明核能装置,而是以色列人重返故国,建立家园”。人种学家统计,无论什么民族,一旦亡国500年,必定会被其它民族所同化。欧洲人移居美国,第二代便美国化了;中国人移居美国,到第三代就很难看到文化的传承了。但惟独犹太人亡国将近2000年,分散世界各地而不被同化,犹太人居留美国八代、十代仍然是犹太人。以色列人被驱赶到世界各国二千多年,祖居地被外邦人占据近两千年,却能复兴回归,再次立国,确实难以置信。以色列,一个看似动乱,但比任何人都珍惜和捍卫和平的国家;以色列,一个沙漠覆盖三分之二,但创造了沙漠农业奇迹的国家;以色列,一个被周边国家制约,但经济发达的国家;以色列,上帝应许之地,犹太人的皈依地。不伴随力量的文化,到明天将成为灭绝的文化。从生物哲学角度来看,这样多灾多难的民族,只有最优秀最坚韧的人才可以幸存。一个犹太好友曾说过一个段子,要当一个“犹太人”,要满足三个条件:1.
受很多苦;2.
读很多书;3.
吃很多中国菜。美国最高院曾经的大法官Elena Kagan就是犹太人,她曾被不怀好意地问道“圣诞节你做了什么?”(犹太人不过圣诞节)。她回答,“和所有犹太人一样,我去了家中国餐厅。”妥妥的吃货们。这种“吃”,表面看是一种生理满足,但“醉翁之意不在酒”,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通过中西交流,我们的饮食文化又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于色、香、味、型外开始讲究营养,这是一种时代进步。但,中华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碰撞中应该有一个坚固的支点,这个支点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特质中华文明,这样它才能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文化看上去无形无色,却决定了我们的社会从何处来,往哪里走。从历史上看,每个文明都是经历了诞生、发展、繁荣和衰败,各文明呈现交替领先的现象。而文明与文明间的交流、学习,甚至互相模仿,实际上一刻也未中止过,这与西方中心论者为鼓吹其种族优越而构建的静态封闭演变说大相径庭。未来东亚文明有很强的生命力,但最终是否能成就,肯定还需要合适的条件。此处所说的未来东亚文明,是一种吸收了西方文明及其他文明优点,融入东亚文化,并适合未来人类社会发展,且会自我更新、不断进步的文明。一个文明发展的逻辑中,有哪些主导因素?从宏观层面看,自然条件肯定是影响一个文明兴衰的重要条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会员贾雷德·戴蒙德(美国演化生物学家、生理学家、生物地理学家以及非小说类作家)在《崩溃:人类社会如何选择兴旺和消亡》一书的研究中,梳理分析了数个社会的兴衰消亡过程。每当社会因快速发展来到兴旺顶峰的时点,就是社会进入衰退的起点,且多数都呈现为快速的崩溃。其直接原因是社会表面的兴旺是建立在对大自然的过度索取上,由此带来严重的生态破坏,甚至是毁灭性的生态灾难。面对生态灾难,有的社会在崩溃前夕找到了拯救自己的方法,比如日本和冰岛;有的社会最终走向了灭亡,如复活节岛、玛雅文明。中国盛极一时的唐朝,在很短时间就爆发了大规模暴乱——安史之乱;清朝在康乾盛世后,也是崩塌式衰退。在走向灭亡的社会中,不少生物考古学家发现了人吃人的现象,这也是食人族的来源,同时,这也成了个别人种优越论和攻击其他种族的证据。事实上,同样是一群文明人,在海上迷航后,也发生了一样野蛮的事件。因此,某一野蛮行为的发生,跟人所处的境遇有关,跟人种无关。社会在崩溃、穷困的时候,会滋长人性的恶,或者说动物性会表现出来;而极少数人的特别富裕,对一个社会整体的兴旺繁荣,并没什么正面影响,反而是造成崩溃的主要原因。人生来本是一个蛮物,惟有文化才使他高出于禽兽。几千年来,人性在时好时坏的摇摆中,并没进步多少。所以,至今,我们读孔子、苏格拉底的真言时,仍觉得是真理。那么,一个社会维持怎样的富足程度,才既不会崩溃,又能向前发展?比如气候灾难频发,而大多数人认为无关痛痒,甚至判定是利益集团制造的谎言,也许,既不会崩溃又能向前发展的平衡点,需要经过更多的试错方能得到。而这正如戴蒙德在《崩溃:人类社会如何选择兴旺和消亡》所描述的社会。如今,这个平衡点也许已能计算到,但社会却很难接受。伊恩·莫里斯在《文明的度量》里描述:“可供这些理论家们利用的考古资料少之又少,因此他们非常倚重于假设。他们假设19世纪定居于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的居民,其祖先就是在那里居住的,他们的理论阐释了这些已经处于三倍复合阶段(即文明的演变阶段)的民族,一定是自史前时代就在那里定居了。然而,甚至他们所依赖的极其有限的人种学信息都充满了问题。这些信息大多来自传教士和殖民地官员,他们所感兴趣的,通常都只是他们所接触的族群的一些非常特别的特征。结果,当20世纪初,第一代专业人类学家独立展开田野调查后,他们很快就发现,那些理论家们所假设的事实,很多完全是错误的。……进入20世纪最初10年时,一股强烈的反冲发生了,在整个20世纪,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家、“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斯宾塞关于进化和分化应当是历史研究的中心的观点,仅是昙花一现。===插播开始===什么是进化(生物学)?生物随着环境的变化在遗传和变异的过程中,变异出对自己生存有利的特点,然后遗传下去。比如,所生活的环境愈来愈冷,某种动物以现在的基因不足以支持他们存活下去,而此时,他们中的一些基因有了变化,具有较强抗冻基因的一部分活了下来,并繁衍下去,也可以说是进化了。人类在部落主义和民族主义中表现出的天性证明了人类进化的机械动力。——阿瑟·基思什么是分化(生物学)?在这群存活下来的动物中,一部分学会了筑巢抵御严寒,一部分学会了挖洞躲避寒冷。他们开始时是一样的,因适应不同的环境,而变异出不同的特点,这也可以说是分化的表现形式。===插播结束===……20世纪20年代,XX主义者仍执着于用进化论来论事,但在自由民主国家(以及法西斯国家),大多数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都认为,将人类群体按照从简单到三倍复合或从野蛮到文明的序列排列,相当于编造既虚假又无意义的故事。”国外学者的研究已经一日千里,其中,否定批判西方文明中心论的著作也很多,他们敞开思维,批判性的看待前人的研究,总体在朝着接近真理的方向前进。而一些学者,仍然热衷于从西方的理论里学到一招半式,然后执着地做着捍卫者,甚至以武林高手自居,却难以步入“无招胜有招”“大象无形”的境界。不懂得传统的人正如没有地图的旅行者,不可能远行。西方社会几百年来,一路狂奔到如今奢靡的社会,为什么没有崩溃?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怎么有智慧面临突然的崩溃而迅速转变?西方社会繁荣的代价,是其他社会崩溃,甚至消亡......比如西方社会的世界大战,还有美洲、非洲等人种的遭遇。这种维持兴旺的模式,显然已难以为继,很可能进入一个崩塌的边缘。比如,社会内部矛盾的尖锐,左右两派均走向极端化,最终或许会走向势不两立。比如英国(央格鲁·撒克逊西方体系的创建者)的脱欧以及......当然,西方社会是否能象近代日本社会或冰岛社会一样重获生机,我们不得而知。全球化背景下,实际上已没有孤立社会,亚马逊的雨林焚毁,造成美国的雪灾,中美贸易战,又加剧亚马逊雨林的焚毁。生态灾难的平衡点在哪?GDP到底是是文明崛起的果,还是文明崛起的因?科技、文化......呢?哪些是内因,哪些是外因?中国人均GDP到多少,印度、非洲人均GDP到多少,是地球生态崩溃的平衡点?欧美人均GDP在5、6万的现状又会怎么发展?东亚文明能够兴旺崛起从而代替西方文明吗?中国2012年以来的方向无疑是鼓舞人心的,恢复濒临崩溃的生态系统正当其时,防止西方社会转移崩溃压力的措施稳步推进。目前,东亚文明,或者说东亚社会,很有可能成为引领世界的力量。当然,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其他社会也有机会。谁在正确的道理上稳步前行,谁就会领先。思想和文化是没有国籍和人种的。应重新唤醒勤俭节约、心怀天下等中华文化传统美德,坚持开放交流与学习,拥抱进步思想:比如拥戴环保少女的主张;只要我们敞开心扉,马斯克能带来最先进的电动车,更先进的隧道火车,甚至是火星移民计划;而日本最先研发的移动支付正在成为中国名片。可以肯定的是:保护主义和种族主义,绝不是人类未来的方向,反而与中西方的进步思想格格不入。据说,反对全球化就像反对万有引力定律。——科菲·安南然而,有些人一想到美国,就像见到上帝或佛祖一样,大脑瞬间宕机,就剩遵从了。事实上,美国由不同人群组成,来自不同的背景,当然,也包括美国的精英阶层。就如美国有一大批致力于环境保护的科学家,但同时也有大批石化集团支助的科学家,告诉人们全球变暖是个阴谋。不幸的是,美国的国家政策是受这些集团左右的,它不总是受进步思想集团控制,它也不断落入“政客”之流的手中。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庄子·秋水》历史证明,科技和文明的传播是拦不住的,进步的思想,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共有财产,很多思想甚至传承了数千年之久,造福了全世界。【历史悠久的中以文明】汤因比说:一种文明总会遇到外来的挑战,如果该文明能很好地应付这个挑战,就能继续发展;如果不能,就会衰退,甚至消亡。衰退消亡的情况也有多种:其一是遇到强大外族的打击,整个民族被杀光杀尽,消灭了;其二是民族内部长期僵化,没有改革进化,结果衰落了;还有的因内部腐化而垮台;另外,就是分裂,国家的内战不休。文化是生命的花朵,离开生命本源,文化不过是人造花束。历史上有很多文明古国,例如埃及、印度、巴比伦等,但这些国家,要么已完全灭亡,要么发展到现在已面目全非,例如,埃及现在的文明和古代文明已完全不是一个体系了。唯有中国和以色列,中国以孔孟之道为基础的传统文化,犹太人以旧约圣经为核心的文化,几千年来没有太多的改变,长城与哭墙是中以两国历史悠久的标记。中国与以色列是两个相隔数千公里的国家,中间隔着万重山,历史上交集不多,在人种、民族上差别也很大(中国人为汉族,黄色人种,犹太人为闪族,白色人种),根据历史记载,一个犹太人社群及一个犹太会堂在开封至少从12世纪的宋朝存在到了19世纪晚期。有些研究报告认为,他们事实上自9世纪晚期开始就居住在那里。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联起来成为社会。在两个国家、两个民族之间,有着某种隐秘的奇妙联系以及相似之处:1、 富于凝聚力的传统文化和文明。中以两个国家历史和文化的连续性很惊人,保持了有文字记载的文明。相比之下,犹太人更离奇,灭国近两千年,四处流亡,但重新建国的传统和文化与灭国时几乎一样,文化传承的坚韧性可见一斑。同时,两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和文明核心也有相似之处。一是都十分重视伦理道德,犹太人以旧约律法约束自己,中国人以孔孟的伦理道德约束自己,对善良和公义的向往是一样的。二是有研究发现,很多汉字都可以在圣经中找到源头,例如“船”字,拆开就是“舟”、“八”、“口”,如同大洪水中方舟拯救诺亚一家八口的再现。三是中国的春节和犹太人的逾越节有很多相似之处:1)从四面八方回家团聚。2)宴席丰盛。3)清除工作。犹太人清除家里所有的有酵食品,中国人在除夕这一天要清扫庭院。4)过除夕夜。犹太人计算时间的方法是从日落开始到下一个日落为一天,所以逾越节家宴在节日前一天晚上;中国人在腊月三十夜,即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夜守岁,欢聚酣饮。5)装饰门楣。犹太人各家取点血,涂在吃羊羔的房屋的门框和门楣上;中国是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6)跨越之意。犹太人把逾越节叫Passover;中国人把春节叫做“过”“年”。7)相近元年。摩西出埃及约在3500年前;公元前841年周朝国人暴动时为周召共和元年,是摩西出埃及650年后的事情,至今中国信史时代2850年。相异之处:犹太人的逾越节相比中国人的春节喜庆不足。逾越节是庆贺八天,也是净化心灵的八天,让每一个以色列人有机会思考自己的民族从何而来,自己的人生又将往何处去。逾越节那晚,在仪式餐桌上,一家老小,男男女女围桌而坐,一起诵读“哈加达”——一本犹太人的传统书籍,记叙了犹太人从埃及奴役到应许之地“以色列”的典故,鼓励年轻一代积极参与到问问题的环节。和地球上很多上小学的学生一样,中国,美国或者以色列,历史课都是学校课程的一部分,但是“圣经课堂”让以色列的历史课很特别,这门课不单单学通史,更多偏向于犹太人的故事以及犹太传说。坚韧的文化传承让两个国家保持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是两个国家在现代相继崛起的基础。2、 遭受长期迫害又崛起的历史。中国从清朝以后就被西方列强殖民,那是中国最为苦难的历史时期,然而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一切,经过近七十年的发展,中国已全面崛起,正在向超级大国迈进。以色列的历史更充满悲情色彩。距离古以色列灭亡已有2000年时光了。犹太民族被赶散到全世界(包括中国),受到过各种迫害,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死亡人数达六百万,但,就在这次大迫害后,以色列竟神奇的在1948年重新建国,且与中国重新建国时间相近。国土虽小,但国家极强盛,是微型超级大国。3、 既能征善战又珍视和平中国与以色列一样,都十分能征善战。新中国成立以后,不仅赢得了内战的胜利,还赢得了朝鲜战争、对印战争、越南自卫反击战。而以色列面对的是更加险恶的战争环境,面对周围阿拉伯国家,以色列硬是通过六次中东战争,以弱胜强,国土越打越大。虽然中国和以色列骁勇善战,但这两个国家不是那种贪婪和征服欲很强的国家,战争总是适而可止。例如中越战争,中国几乎打到越南首都,但后来又撤出;以色列在空袭巴勒斯坦前会给空袭目标的房主打电话,诸此种种。侧面反映了两个国家非常珍视和平,战争只不过是最后手段。4、 信仰上的相通之处,长期的“一神教”历史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如欧洲、美洲、印度、南美等长期都是信仰泛神论的,宗教里有很多个神,尤其是印度教。这些国家大部分是在近现代转变过来改信一神教的。在漫长历史中,犹太人是全体长期保持对耶和华上帝一神的信仰。中国与以色列又有不同,中国出现了皇家和民间的两极分化,在民间,主要流传泛神论信仰,但,缺乏崇拜仪式等的支持,实际与无神论接近;在皇家的层面,保持了几千年的“一神论”信仰,上帝称为“上天”、“天”,而皇帝被称为“天子”,并保持着一整套祭天仪式,因此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人,先来设想几个场景:遇到令人震惊的事情,你第一反应脱口而出的是什么?如果遇到了无法解决的困境,只能依赖于奇迹的发生,那么你会说?统计最多的答案是: 1. 我的天哪!2. 老天(爷)保佑。天在中华地区传统文化中是信仰体系的最高核心之一,广义的天,即道、太一、大自然、天下等。天有神格化、人格化的概念,指的是最高之神,称为皇天、昊天、天皇大帝、皇天上帝、昊天上帝等,即道教和民间信仰中的玉皇上帝(玉皇大帝),又称为苍天、上天、上苍、老天、老天爷等。西周确立了天子直接向上帝祭祀的祭天礼仪,其他人则通过祖先祭祀上帝,上帝降福给有德行的人。《尚书·高宗肜日》:“惟天监下民、典厥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中绝命。民有不若徳、不聴罪、天既孚命、正厥徳、乃曰、其如台。呜呼、王司敬民、罔非天胤、典祀无豊于昵。”中国虽然有民间多神及自然崇拜,但是皇室中独特的一神论“天子祭天”,仍在许多朝代以祭天仪式绵延流传。另外,从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成语和常用语中都能感受到中国人对天的至高崇拜:寰宇之内皆天下;人间帝王称天子;不可违逆叫天命;水到渠成是天意;罪大恶极遭天谴;宇宙万物遵天道。人类的全部历史都告诫有智慧的人,不要笃信时运,而应坚信思想。 5、 对家庭、家族和人际关系,以及教育的重视。中国人和犹太人都比较注重人际关系,尤其是家庭关系。犹太人非常重视结婚生子、对家庭负责等生活习惯,这一点跟中国人的价值观比较相似。以家庭关系发散开来人际关系,犹太人也重视好人缘,与中国人一样,他们的家庭、朋友也常常以吃会友(亲)。犹太人的集体主义思想比较强。虽然犹太人对政治、宗教、巴以冲突等方面都持有完全不同的意见,但以色列或犹太人非常团结,不论在什么国家,他们都会团结到一起,把其他的犹太人视为自己的亲人。然后分享各种资源和信息,融入到其它国家的主流社会中。虽然以色列人善于利用高层资源,但整个国家不是“官本位”思维。甚至在公司中,我们看到员工和老板因思路不一致可以吵得不可开交,但会议一结束,大家又能各自归位。老板并不会因为下属“抗上”而处理他,反而鼓励下属的独立和创新思维。中国人和犹太人很爱孩子,中国人不仅注重家庭教育,在教育上投资也很大。犹太人的教育在世界上也是闻名的,但与其他民族和宗教派别的教学方式相比,犹太人的教学方式更重视“疑问”,因为很多问题并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在这种环境下,小朋友们很快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含有无限的奥秘以及无穷无尽的知识,追求智慧本身才是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的解释可能会更清楚一点吧:“对知识本身的追求,对正义近乎偏执的热爱,以及对个人独立的渴望,这些都是传统犹太人的特点。而我由衷感恩,我是其中的一员。”犹太人并不比其他民族聪明多少,为什么能出爱因斯坦、洛克菲勒、巴菲特......?犹太人热爱学习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追求智慧,而不是为了考高分、竞争、炫耀等等。实际上,很多世俗犹太人倒是更趋向于谦虚低调、勤俭朴素的生活方式,会用自己的钱来帮助周围的社区发展、创立非政府组织、建设新的图书馆等,或者把钱捐赠给艺术、教育、脱贫组织,以及慈善机构等。虽然世俗犹太人并没有认真地信奉犹太教,但依然把这些传统的价值观都传承给了后代。他们对犹太教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像当代中国人对儒家思想以及中国传统社会道德的态度一样。在教育体制层面,以色列也有类似中国的高考制度,但有几点差异:一是课程分级制度。在以色列高中,每门课程都会分为三级,难度实为两级,多出的一级只是用2年来修完最难等级的课程。课程难度的划分是基于个人能力的,虽然一个人在低难度下容易取得高分,但不同的专业对每门课的要求都不同,比如computer science就会要求高难度的数学,选择低难度数学的就会一律被挡在门外了。相反在人文类专业,低难度数学就可以填报了。二是考试时间:以色列高考时间相对分散,不像中国会在2、3天内集中考完所有科目,而是每门课考试之间都有几周的间隔。分数引导和创新引导从孩子教育上就有了差距,到大学更是如此。“笨蛋自以为聪明,聪明人才知道自己是笨蛋。”以色列的小学生很少拿奥数比赛奖之类,但到大学阶段,创新能力一下子突出出来。希伯来大学出了至少7个诺贝尔获得者。校长本·萨松给出的答案是,犹太人崇尚创新,能想出新奇点子并能付诸现实,备受尊重。大学格外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访谈中,他谈论的重点就是有多少研究成果转化成应用了,而不是发表了多少论文,更不是拿论文数量来考核教学能力。以色列理工大学也有至少3个诺贝尔获得者,73%的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以色列公司都是该校校友创办。另外,据统计,1922年哈佛新入学学生中,犹太裔学生占了整整20%。当时的哈佛大学主席公开表示“太多犹太学生会毁了学校”,也不顾反对提出要把犹太裔学生的比例控制在15%以下,同时限制犹太学生奖学金的数量。而在2014年,有数据清晰显示,常青藤联盟这样的顶级大学有意限制亚裔学生的入学比例,对此,美国媒体曾有过一轮激烈的讨论。对于教师的尊重,两个民族也是共同的。中国人对于教师的尊重始于孔子,讲究尊师重道。而犹太人中的拉比是老师也是智者的象征,指接受过正规犹太教育,系统学习过《塔纳赫》《塔木德》等犹太教经典的学者,是一群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从而获得智慧的人。耶稣也被他的追随者们称之为拉比。那么,有没有“一种”“犹太人的教育”?压根没有。在犹太宗教典籍里的托拉传承体系里的各种教育理念,那些宗教典籍是开放的文本,哲学家列维纳斯(师从神秘的犹太导师舒沙泥)形容巴比伦塔木德说:它的行文风趣,简洁明快,或冷嘲或热讽,都执着于可能性。其中每一场讨论都是各抒己见、众说纷纭、歧议迭出,但又毫不专断。每一页都在寻找矛盾,期盼读者的自由、创意和胆识。《塔木德.阿伯特》第一章有明确提及:“托拉,摩西受自西奈,传之于约书亚,约书亚传众长老,众长老传众先知,众先知传之于大议会众成员。”犹太人有句《托拉》里的老话,“我们的圣经有70张脸”。这不是说犹太圣经有70张人脸,而是指它能从70种不同的角度分析阐述,这一切取决于读者,8岁的天真孩子或者80岁的阅历老者都能找到他们合适的角度理解。和其他课程相比,比如数学、历史或者地理,圣经课堂里没有对错之分,没有黑白之分,它可以是各种颜色,取决于你从哪个角度看。《塔木德》(一本拉比整理的教义律法巨著)不断告诉我们,要质疑、思考和挑战现状。「两个犹太人,三个观点 」“两个犹太人就有三个观点”,这是一句古老的幽默谚语。没什么比这句话更能描述犹太人的学习方式,辩论方式和提出问题的方式了。任何一个文化的轮廓,在不同的人的眼里看来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图景。作为犹太人,不是学习纯粹的知识,而是关于智慧,我们学习怎么使用他们,并将他们用在当下的复杂世界里。所以,没有一个民族的人比犹太人更难被领导,从圣经时期(摩西作为领袖)到现代,犹太人和以色列人都很难被领导,不安定于一处,不轻易接受任何事情,想知道为什么,问问题,挑战任何事物,最后变成不断在过程中“找茬”却保证最好的结果。6、 既保留传统又善于创新。作为历史悠久的国家,中以都保持了众多传统。中国儒家文化历时五千年而弥新,已渗入中国人生活和思想的方方面面。犹太人对于传统的传承更为稳固,现在还按照圣经的规定,过逾越节、五旬节等节日,并保留在耶稣时代就有的犹太会堂聚会。两个民族虽然尊古但不泥古。中国人用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中国人处事以灵活而闻名,古代就凭借四大发明影响全世界,现在中国正在恢复成为科技创新应用大国,在互联网、5G、移动支付等许多领域上的发展都是领先的。而以色列的创新能力则一直被世人所瞩目,历史上出现的很多思想家、艺术家和科学家都是犹太人,犹太人(全世界犹太人,不单指以色列),0.2%的人口,20%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物理学奖犹太人占27%,医学奖占31%。当前的以色列也是创新大国,农业技术、军事技术、科技投资等方面都是全球领先的,以色列70%的土地是荒漠,但,以色列农业技术冠誉全球:温室技术、滴灌节水技术、农业机械都是世界领先,它不仅实现农业自给自足,农产品还出口欧洲。他们的电子眼、芯片等技术,甚至服装设计都很出色,在医药、通信、生物技术等方面也都是世界领先水平(企鹅公司也是借鉴以色列的ICQ创建的QQ)......7、 聪明、勤劳而善于经商中国人和犹太人的聪明有目共睹,两个民族都精于计算且很勤劳,因此善于经商。目前的中国人,在商业方面攻城略地,把生意做到了全世界,生产的东西物美价廉。而犹太人的经商能力更是在2000年的流离中得到验证,许多成功的商人都是犹太人,在美国,最富裕的人群中,犹太人比例很高。此外,两个国家,两个民族的相似之处还有很多,例如,都比较实际,都有些中庸之道,都重视智慧等等。人的一生,未必都波澜壮阔、荡气回肠,左右我们如何活着的往往是那些每天都在上演、都在谢幕的生命场景。在阳光下细碎如微尘般翻飞跳跃的,恰似我们的一生,只是,有的人拼尽全身力气把微尘舞出了光芒。以色列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科技创新国度和神的应许之地以外,又有什么地方值得一探究竟?1. 最爱吃冰淇淋的中东人民也许是因为天气真的太热,以色列人都非常爱吃冰淇淋,有数据称他们平均每年吃10升(约2.6加仑)冰淇淋,而冰淇淋之乡意大利人均吃6.2升冰淇淋。想不到吧,冰淇淋居然在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国家发扬光大。2. 生活上大大咧咧,舒服方便就好以色列大多数菜肴的烹煮方式非常简单,一片肉撒点盐和胡椒再烤一烤,拌上蕃茄、黄瓜及油醋的色拉,再来点面包,就可以是一餐。在穿着打扮上他们大都不拘小节,上一秒穿着西装参加高端会议,下一秒就可能在广场上席地而坐晒太阳看书。3. 安全感满分的日常生活人民对以色列的刻板印象总是停留在战争跟纷争,其实在以色列,尤其是像在特拉维夫、海法这些大城市,人们悠闲度日的日常反倒跟欧洲国家比较相近,无论是去南边的Eilat浮潜,还是去北边的戈兰高地小城观光,都能来去自如。容易发生冲突的还是在边境地区。4.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和平共处看国际新闻,总会以为以色列充满着战争及民族敌对,但在以色列,大多数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并不互相仇视,和平相处的日常生活也很安逸。尤其是在耶路撒冷古城区里犹太区和阿拉伯区共存在一条街上的情况,完全感受不到新闻内所描述的剑拔努张。5.他不是在跟你吵架,是真的想了解为什么以色列人基本都比较外向热情,符合地中海国家的一般特色。刚跟以色列人打交道时,会被他们直来直去的问句给震惊,但了解后,就知道以色列人个性真诚、直接,一些看似粗鲁的问句,其实是在跟你”讨论”。因此,看到犹太人就事论事吵翻天,但结束后彼此拥抱祝福的景象,也别太大惊小怪。有人曾说,如果日本德国新加坡的严谨程度是100分,美国英国是80分,意大利西班牙是50分,那以色列大概是70分。6. 爱问为什么,但同意后, 会认真执行以色列的教育系统让孩子主动思考问题,提倡思辨,因此在工作上,就形成了「意见很多」的一群人,不过只要你能花多一点时间说服他们,后续只要放手让他们发挥,基本使命必达。7. 民族性使然,创新创业就在骨子里犹太人从小就被教育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加之,历史社会环境的种种境遇,造就他们只要看到机会就先动手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个性,许多以色列人不是自已创业,就是从事科研工作、正在往创业的路上。一些早在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USB、电动脱毛器、樱桃蕃茄等也都是来自以色列的发明。为什么资源匮乏的以色列能成为创新之国,科技创新对GDP贡献率高达90%?为什么人口不到800万的小国,在战火中还能安然创业,创业公司数量超过欧洲总和?《创业的国度》,英文叫startup nation,讲的就是为什么以色列这么个一毛不拔的地方能诞生高科技创业潮:(1)生活环境恶劣,周围国家敌对。这令他们都成熟得很早,从小就接受实际问题的考验,担负较大的责任,懂得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思维更符合实际。(2)以色列的组织,无论是国家、学校还是公司,均无太多等级观念,下级能直接质疑上级的决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每个人的大脑都发挥作用,而不是仅仅依赖几个领导。这也是以色列能从沙漠中建造起科技强国的秘诀。(3)以色列更少礼节,说话更直接,充分交流指出对方的问题,这些都不是欧美能比的。特别是美国,因为各种族、民族之间文化差别较大,一般都以礼相待。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这方面也是一个优势,因为是同一个文化背景,交流更有优势。为什么以色列除了几家大公司外,大多数公司都会卖给全球领域的大公司,而不是坚持做成世界上最大的公司?做任何事情都要保持自己的优势,以色列是坚持把创新做到全球第一。在以色列,每年的创业公司数量是欧洲的总和,做到一定规模就卖给国外其它大公司,作价一般上亿美金。区别于买别墅、奢侈品,以色列的创业公司赚了几亿美金后,又去投资创业,或购买其它公司股权,如此循环往复。另外,以色列全民服兵役,不分男女,大学毕业后四年军队生活,塑造了他们很强的团队精神和执行力,这对创业公司尤其重要。除创新精神,以色列的另一个关键词就是危机感。参观YadVashem纪念馆,会让人们明白什么叫宗教冲突和种族屠杀。历史遗留给他们的是如影随形的危机感和夹缝中求生存的强烈意识,这是骨血里的东西。大部分人努力学习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挣钱机会,或者是给自己更多的职业选择。但犹太人恰恰相反,整体来说,犹太人努力挣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学习时间,而追求智慧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8.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保持“人口年轻”的发达国家全世界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生活消费压力大而生育率降低的情况,生育率被许多国家列为国家安全等级的问题亟需解决。这在以色列基本不存在,一般家庭平均有3个小孩。而人口占16%的正统犹太教徒多是10个小孩左右,爸妈推着娃娃车,手里再各牵一个,身后还跟着一个小孩的......9.打破中东沙漠国家物种贫乏的既定印象以色列有超过50%的国土面积是沙漠,但阳光非常充足,农业科技也发达,蔬菜水果质量非常好,尤其是番茄,茄子,柑橘属的水果,又大又饱满,充满了阳光的味道。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10.只能进出而不能按楼层的电梯每周五晚上到周六下午太阳下山之前是犹太人的安息日,以色列的许多高楼大厦里的电梯,都要预先经过特别安排,以便其自动启动或停止。这种电梯是设定从顶楼以下一层一层停靠。另外,在安息日这天,犹太人不工作,不谈生意,也不进行体育比赛。所以尽量别选在周五、周六或是特别的节日抵达以色列,否则交通不便。深层传统文化不是皮肉,而是魂魄。历史学家周一良先生曾经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狭义文化,指的是哲学、文学、美术、音乐、宗教等等;二是广义文化,说的是典章制度、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等;而隐藏在五光十色文化现象背后的若干共同的东西,叫深义或深层文化。“昨日之深渊,今日之浅谈。”【几千年的前世今生,以色列的苦逼和牛逼】也许,你们听闻过它是上帝赐予犹太人的“应许之地”,是流着“奶与蜜之地”,但如果不懂耶路撒冷的历史,就根本无法理解以色列,即便站在耶路撒冷的街头,你也不能理解那一砖一瓦为何被世人顶礼膜拜。以色列的历史,就是半部世界史。以色列所在的这片土地,是人类文明最早的起源地之一。在雅法,公元前三千年的港口遗址还在。在凯撒利亚,大希律王建设的古城遗址恢弘重现。在耶路撒冷,第一圣殿的巨型条石静默无言。这里曾经的统治者有:以色列王国、亚述帝国、巴比伦人、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穆斯林、基督徒、马穆鲁克、奥斯曼帝国、大英帝国。人类文明的辉煌与黑暗都曾在这里更迭。回顾过去,随着不断变换的帝国起起伏伏,你也能预见未来。——马可·奥里利乌斯尤其是耶路撒冷,可以说,每一块石头都是历史遗迹。耶路撒冷不是一座城,耶路撒冷本身就是一部沉重的历史书。《大卫塔灯光秀》用高科技光影展示了耶路撒冷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三千多年的历史,在耶路撒冷老城的遗迹岩石上,在光影变幻中如水流淌。然而,并未传递【犹太人的耶路撒冷】观点。其中,对伊斯兰文明、伊斯兰教和阿拉伯人也是客观和正面的描绘。最后,在飞翔的和平鸽中,打出一行字幕:Pray for the peace of Jerusalem。全世界都知道巴勒斯坦想要什么,巴勒斯坦就是想要正式建立一个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国,但全世界都不知道以色列想要什么。这真是:何日巴以熄战火,应许之地保和平。[图为耶路撒冷西墙(哭墙)]耶路撒冷作为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圣地,它从西亚到欧洲再到北非,是历朝历代统治者誓要争夺的兵家之地,是信仰栖息之所。一般情况下,这么“出类拔萃”的地方,很容易莫名其妙的消失于人间,比如古巴比伦、古印度、玛雅文明,等等。想摧毁耶路撒冷的人也难以尽数,千年的多舛命途,战争与和平,宗教与世俗,光明与黑暗,彼此交织这么多年,没有一个城市能扛住这样的曲折,也许,“上帝”还是眷顾它的。摊开历史,“谁”的手上不沾血。每个民族挣扎存活背后的故事,是难以用对错衡量的,你死或者我亡,这就是人类社会的“进化论”。“绝不放弃之心,将成为贯穿逆境之光。”耶路撒冷三千年,有仇恨和敌对,有信仰与坚持,是人类历史进化最真实的血泪史,也是犹太人生生世世背负的命运。以色列,位于西亚,地处中东,与巴勒斯坦、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和埃及为陆上相邻,西侧是地中海。历史上包括古埃及、新亚述帝国、新巴比伦帝国、波斯帝国、希腊马其顿帝国、哈斯蒙尼王朝、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十字军、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都曾统治过以色列这块土地。直到1922年,国际联盟委托英国托管,这时的这块地的名称叫“巴勒斯坦地区”。相传4000年前,犹太祖先亚伯拉罕从两河流域向西迁移,来到这片圣经中上帝应许给犹太人流着奶和蜜的迦南地,也就是今天的巴勒斯坦。几千年来,这块土地拥有过很多名字,从公元前的迦南、犹地亚到后来的巴勒斯提纳、巴勒斯坦,但,就是不叫“以色列”(“以色列”是亚伯拉罕的孙子雅各与上帝摔跤后,上帝赐予他的名字意为“与神角力的人”)。“观乎人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下面将耶路撒冷的历史分为6个阶段来简述:1.圣殿时代2.耶稣时代&罗马屠城3.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的统治4.十字军东征5.奥斯曼帝国时代6.以色列建国【圣殿时代】公元前1千年时,摩西在上帝的指引下,带着大批在埃及做奴隶的希伯来人出逃,迁徙到迦南之地(现在的以色列)。而后,犹太国王大卫,于公元前1004年,在锡安山上建起第一个犹太王国,耶路撒冷从此成为犹太人的精神家园。围绕耶路撒冷建立大卫之城,大卫的儿子所罗门在耶路撒冷所在地,建造了对犹太人和犹太教来说最重要的第一圣殿,将装有摩西十诫的约柜搬到这里供奉,并建造了个一间“圣所”,供“上帝”居住。此后,耶路撒冷成为犹太教的核心圣地,也是犹太人心中永远的首都。所罗门后,犹太之国分崩离析,公元前586年,巴比伦趁虚而入攻下耶路撒冷,摧毁了第一圣殿,并将国王在内的大批犹太贵族掳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巴比伦之囚”。公元前538年,波斯王居鲁士灭了巴比伦后,允许流亡的犹太人返锡安,支持他们在耶鲁撒冷重建圣殿,复兴犹太教。公元前516年,犹太人重建了规模更大的圣殿,史称第二圣殿,承担犹太教宗教和政治中心的伟大角色,其影响力在那时达到鼎盛。现在说的“西墙”(哭墙)就属于第二圣殿的残骸部分。【耶稣时代和罗马屠城】第二圣殿让耶路撒冷成为犹太教的世界中心,却没再让犹太人拥有完全自主的国家。此后,犹太人相继经历波斯、希腊以及古罗马的统治,耶路撒冷委身成为这些王国的行省,这也导致了犹太人一直想起义争独立,毕竟“神”的子民谁愿意长期居人篱下呢。公元30年或33年,耶稣(犹太人)现世,耶稣在耶路撒冷吃完最后晚餐被捕,被钉上十字架死去,并且三天后在此复活,并预言:末日来临时会重返耶路撒冷。由此,耶路撒冷也成为基督教圣地,各地基督教徒们(犹太人承认耶稣的犹太人身份,却不信仰耶稣)来这里参拜耶稣受难走过的苦路和死去升天的地方。至此,耶路撒冷已成为犹太教、基督教的圣地。公元四世纪东罗马皇帝改信基督,基督教才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如今耶路撒冷城内很多基督教的设施,都是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时期所建。公元66年开始,犹太人起义反抗罗马人的暴政,罗马新皇帝派提图斯统帅大军攻占耶路撒冷,烧毁第二圣殿。罗马人将剩下的犹太起义军逼到马萨达,900多犹太军民在马萨达集体自杀,宁死不屈的精神可见一斑,今天以色列军队的入伍宣誓仪式就在马萨达举行。“永不被攻克”,成为以色列的战斗口号。“迷路就是走路的一部分。”为反抗罗马帝国的残暴统治,犹太人先后三次发动起义。最终在公元70年被罗马军队镇压,罗马军队将重建的圣殿彻底焚毁,只留下西墙墙基的一段。而犹太人建立的独立国家也被彻底灭国。再后来,罗马皇帝哈德良,于公元130年彻底铲平耶路撒冷,并将此地改名“巴勒斯坦”,意图让耶路撒冷从地图上永远消失(所以巴勒斯坦这个名字跟穆斯林没任何关系)。超过50万犹太人被杀,其余的被驱逐离境,犹太人开始流散到欧洲、非洲、美洲等地,自此犹太人开始长达两千年的大流散,仅余少量犹太人遗留。【阿拉伯国家统治】罗马摧毁耶路撒冷之后,波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反复抢夺这里,直到公元7世纪穆罕穆德创立伊斯兰教。早期穆罕穆德的确要求教徒向着耶路撒冷方向朝拜,据说穆罕穆德也在耶路撒冷圣殿山一夜登上云霄与上帝对话,还在耶路撒冷遇到一众先知,自此,伊斯兰教跟耶路撒冷也结缘。紧接着,穆斯林军队开始横扫欧亚非大陆,公元638年占领耶路撒冷,半个世纪后,穆斯林人在当年犹太人的圣殿山上,兴建了圆顶(金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它们从公元7世纪后期开始占据圣殿山,这原本属于犹太教圣殿的位置。耶路撒冷最终成为伊斯兰教第三圣地。在早期穆斯林王朝的统治下,耶路撒冷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和重建,穆斯林人还允许犹太人返回此地朝拜和居住。三大教第一次在耶路撒冷城内和平相处。【十字军东征】尽管耶路撒冷意为“和平之城”,但,好景不长。后来公元1000年左右,来自埃及的穆斯林国王哈基姆统治耶路撒冷。他开始宗教排他,不仅不准基督教和犹太教徒来朝圣,还残害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犹太人再一次被驱逐离开巴勒斯坦地区。我们一定不要忘记,即使处境无望,在劫难逃,我们仍可以从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人类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弗兰克尔哈基姆还拆除耶路撒冷城内所有教堂,包括基督教徒心中不容侵犯的圣墓大教堂,这下可谓让欧洲基督教建国的国家炸锅了(当时欧洲各国基本都听天主教的)这一事件算是“十字军东征”的一大诱因。“十字军东征”是改变欧洲进程的重大事件。事实上基督教、骑士、十字军,这些关键词都是理解欧洲历史和文化的基础,简而言之就是欧洲一堆封建领主和骑士在教宗的许可下打着拯救耶路撒冷、赶走穆斯林的旗号,沿着地中海陆路和海路发动的,对穆斯林国家的战争。近200年间(从公元1096-1291年),共有八次东征,十字军在耶路撒冷屠城,杀死7万多的穆斯林和犹太人。之后,十字军和穆斯林人反复拉锯,十字军在这里建立了四个王国,最出名的当属耶路撒冷王国。这时代还诞生圣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和条顿骑士团。乱世出枭雄,穆斯林历史上最伟大的统帅诞生了。他名字是:萨拉丁·优素福·本·阿尤布·本·沙迪·本·马尔旺·艾勒·阿尤比。简称他“萨拉丁”。1291年,十字军在阿卡古城的据点失守,宣告十字军彻底失败,残军逃回欧洲。阿卡古城是十字军所建的城市,如今还留存于世,十字军城堡变成了旅游景点。萨拉丁是个伟大的君主,占领耶路撒冷后不仅没怎么杀人,还允许所有人重返耶路撒冷朝圣。但,萨拉丁并没有保住耶路撒冷,大名鼎鼎的狮心王理查与萨拉丁战成平手,各自休战回家(各找各妈)。“所有的战争都是内战,因为所有的人类都是同胞。”【奥斯曼帝国时代】十字军和萨拉丁之后,耶路撒冷不停易主:从神圣罗马帝国到花剌子模,再到埃及马穆鲁克军团,都染指过圣城。而这座城市最原始的犹太居民,早被驱逐流散在世界各地,直到1517年奥斯曼帝国占领了耶路撒冷后,才趋于稳定。奥斯曼帝国首都在伊斯坦布尔,对耶路撒冷的管理相对松散,加上犹太复国主义思潮兴起,而欧洲也有一定的反犹主义,当时住在此地的阿拉伯人与回归的犹太移民关系还算和谐,不少犹太人开始返回这个已被称为巴勒斯坦的“老家”。“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以色列建国】1791年,法国国民大会正式赋予犹太人公民权利,许多犹太人主张走同化道路,融入到欧洲主体民族中去。然而,这个暂短的解放稍纵即逝。1862年,犹太复国主义思想的最早提出者、预见20世纪大屠杀可能发生的"先知"摩西·赫斯,提出要摆脱反犹主义的攻击,唯一的办法就是反乡复国。1894年,犹太法国陆军上尉德雷福斯,被指控出卖法国陆军情报给德国,并流放外岛。事后虽经证实纯属诬告,军事法庭却因德雷福斯的犹太人身份而拒绝改判,演变为一场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运动。这就是法国近代史上轰动一时的“德雷福斯事件。”1896年,剧作家西奥多·赫茨尔出版了《犹太国》一书,为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1897年8月,在瑞士的巴塞尔,召开了第一次犹太复国主义者大会。通过了《巴塞尔纲领》,并成立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组织,推选赫茨尔为这个组织的第一任主席。进入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英法联军PK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老谋深算的英国人对犹太人说:你们帮忙打土耳其人,打赢了就让你们在此定居复兴犹太人的荣辉;据说,英国人也对阿拉伯人开出过类似的空头支票。而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信守承诺,实实在在地帮忙打。结果,奥斯曼帝国战败,巴勒斯坦地区一直到二战都由英国管辖。1939年9月1日,二战爆发,反犹浪潮席卷整个欧洲。1939年5月13日,一艘名为“路易斯号”的游轮从德国驶向美国,船上满载着931名希望逃离纳粹迫害的德国籍犹太人。但在海上漂流多日,却被多国拒绝停靠,最终只能原路返回。1941年6月起,驻扎在占领区的德军就杀害了将近150万名犹太人。为处置远地运来的犹太人,纳粹先后在波兰新建起了达濠、奥斯维辛等六个死亡集中营。“大雨可以延迟我们到达的时间,但不能阻止我们前进。”二战后,英国元气大伤,腾不出手来管理巴勒斯坦地区。加上二战纳粹反犹主义的迫害,流散在外两千年的犹太人复国想法越来越强,犹太人迫切想要有自己的家园。于是,精明的英国人将这里分成三块,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各分一块,耶路撒冷则交给联合国管辖。1947年,联合国大会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将巴勒斯坦地区分为两个国家。犹太人只占这个地区人口的三分之一,却得到了大约57%的土地,而占人口三分之二的阿拉伯人却只得到43%的土地。1948年联合国颁布了这个决议,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均表示:耶路撒冷怎么能交给国际社会来管辖?“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以色列建国70年的主要成就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世界若有十分哀愁,九分在耶路撒冷。——《希伯来圣经》我想说我实践了各种激进的神秘主义。我非常确定这里面的有些事我不太懂。——罗布·贝尔以色列复国的前前后后,圣经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许多清楚的预言。《圣经》就是上帝籍着犹太人记录下来的传世经典。任何一位稍微了解以色列的人,都知道这个苦难的民族,在千年的漂泊迁徙中,在饥饿和苦难、杀戮和欺侮的磨难中,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屹立不倒,并且在逆境中砥砺发奋、发展。没有神学理论体系的宗教思维不比没有数学运算的测定法和天文学,或没有化学应用的炼铁更高深。——约翰·霍尔“我在怒气,忿怒和大恼恨中,将以色列人赶到各国,日后我必从那里将他们招聚出来,领他们回到此地,使他们安然居住。”(耶32:37)“我要将以色列人从他们所到的各国收取,又从四周聚集他们,引导他们归回本地。我要使他们在那地,在以色列山上成为一国,有一王作他们众民的王。他们不再为二国,决不再分为二国。”(结37:21-22)“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太24:35)1897年,全世界第一届犹太复国大会在瑞士巴塞尔召开,而土耳其派出的一名秘密间谍打入犹太复国组织,全盘掌握了复国计划,在他要把情报邮递出去时,突然死于非命。1948年5月14日下午4点,以色列第一位总理本—古利安宣布以色列复国。文明的韧性——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韧性,一份信念)。圣经上两千多年前的预言应验了,立国之日,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只有65万,而阿拉伯人却有120万,近邻的阿拉伯国家有3000万人。当时,所有阿拉伯国家异口同声说:“绝不允许以色列建国。”在以色列复国之后数小时,阿拉伯国家联军从四面八方进攻这个新生小国,企图一举将以色列国消灭在襁褓之中。而圣经也早已清清楚楚预言了以色列的敌人说的话:“来吧,我们将他们剪灭,使他们不再成国,使以色列的名不再被人纪念。”(诗83:4),但神起誓说:“你们四围的外邦人总要担当自己的羞辱。”(结36:7)。圣经这两处预言,在2600多年后,也一一应验。“有道则现,无道则隐”。以色列,这是一个”神”赐予的名字,是荣耀也是使命。”神”说:“我就要记念我与雅各所立的约,与以撒所立的约,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并要记念这地”。(利26:42),“虽是这样,他们在仇敌之地,我却不厌弃他们,也不厌恶他们,将他们尽行灭绝,也不背弃我与他们所立的约,因为我是耶和华他们的神”。(利26:44)“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某一时”。今天,以色列人可以在沼泽,荒芜土地上发展渔业,贫瘠不堪的丘陵已被改造成整齐平坦的粮田和果园,变成了世界上农业最富绕地之一。荒凉的沙漠地变成了片片绿洲,充满了勃勃生机。在古老、凄凉和到处断壁残垣的废墟中,新型的现代化城镇星罗棋布,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以色列白手起家,一跃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这个古老灿烂的文化遗址上,今天闪烁着世界上骄人的高科技文明,这些巨大的变化,使这块土地成为真正的“流奶与蜜之地”。1948年宣布建国的以色列到底有多发达?以色列国旗是白色旗面,上下各有一条蓝色宽带,中间是一颗蓝色“大卫之星”。蓝白两色是犹太教僧侣披肩(塔利特)的颜色,蓝色代表天空,白色代表洁净之心。“大卫之星”是公元前十世纪以色列王国大卫王在其盾牌上的标志,代表犹太教与以色列传统文化。《圣经》中关于犹太人有一块土地和重返耶路撒冷圣殿的承诺被载入犹太教,在犹太早期反抗罗马人失败后,经过19个世纪的流放,犹太人得以保持身份,并陆续移民回归。1.以色列是中东地区军事大国、军事强国以色列国防军被军事专家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武装力量之一,并且以色列国防军也被列为世界上训练最为精良的军队之一,在建国半个世纪以来参与了六场主要的大型战争和其他无数的小型冲突。以色列国防军包括海陆空三军,由职业军官、现役义务兵和预备役军人组成。对犹太人,无论男女,德鲁兹人和切尔克斯人,都必须服兵役。但以色列公民中的穆斯林和基督教阿拉伯人可自愿加入国防军,但,加入空军和情报团有限制。以色列还设有庞大地下特务组织成为其隐藏战力,例如摩萨德机构最为外人所知,另有以色列国家安全局(俗称“辛贝特”)和以色列军事情报局(俗称“阿曼”)支援组成以色列情报体系。这些特务组织,自1950年代以来长期从事各种敌后破坏和暗杀行动。“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以色列用1027名囚犯换回1名被巴恐怖分子绑架的士兵沙利特。以色列政府说:“全世界都抛弃了我们,所以我们永远不抛弃自己的人民。”这样的新闻,意涵深远。以一千余而换得国民一名,国小而伟大也。偌大之国而不能惜民,虽大而实蕞尔之侏儒也~2.以色列是中东地区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国家大量训练有素、受过西方教育的欧洲和北美移民的涌入,极大地促进了以色列1948年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迅速增长。在1989年-1999年间来自苏联的大量犹太人移民有750,000人,总计来自苏联的移民则高达百万人,等于以色列总人口的六分之一,之中许多人都是受过高等教育、拥有科学和专业技能的人才,这对以色列经济是一大利多。同时,以色列获得了大量资本,其中包括世界犹太人的捐赠、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对纳粹罪行的赔偿、美国政府的援助赠款以及移民带来的资本。以色列用贷款、商业信贷和外国投资补充了这些形式的收入。高科技产业在以色列经济中举足轻重,尤其是在过去十年中。以色列有限的自然资源以及对于教育的强烈重视使得高科技产业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大,以色列在软件开发、通信、和生命科学上都是世界顶尖的国家之一,以色列还经常被称为是第二个硅谷。除了美国与加拿大以外,以色列有着全世界最多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其中包括全球最大非专利药制药企业——TEVA、以色列最大企业——全球网络保全产品巨头Check Point软体科技公司和著名国防承包商Elbit系统。“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而取得科技成就,是与以色列的基础教育分不开的。大学的学术自由受以色列法律保护。上帝籍着亚伯拉罕祝福全人类,上帝对亚伯拉罕说:“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创22:18)。(1)以色列是人均学者最多的国家;(2)研究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症)始于以色列;(3)计算机杀病毒软件是以色列发明的;(4)无人驾驶飞机是以色列发明的;(5)以色列书籍出版量全球排名第二;(6)在任何平台上都可以聊天的技术是以色列开发的;(7)以色列是中东唯一的民主国家;(9)所有的iPhone都配备了由以色列Anobit公司开发的芯片;(10)耶路撒冷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面配备 Wi-Fi的城市;(11)以色列每年翻译的书籍居世界首位;(12)以色列是中东地区唯一的基督徒可以自由从事宗教活动的国家;(13)以色列每年颁发的大学学位大多数都是女性获得的;(14)以色列是全世界人均博物馆数最多的国家;(15)以色列开发了帕金森氏治疗;(16)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以色列的卫生服务,无论其种族或宗教出身如何;(17)以色列是全世界商业企业最多的国家;(18)一个名叫Or Cam的以色列初创公司让盲人重获光明......3.以色列的基本国情【人口与宗教】作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耶路撒冷是公认的圣地。圣经中的故事大多发生在这片土地。这里有如此多的圣地:圣诞教堂、圣墓教堂、苦路、最后的晚餐厅、犹太第一圣殿遗址、犹太第二圣殿遗址、阿克萨清真寺、圆顶清真寺......三千年来,因为信仰,这里流过太多血、罗马人和犹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错综复杂的战乱杀伐,谁是谁非已深埋历史的尘埃......而现在,耶路撒冷老城,一片安宁,犹太女兵和阿拉伯女兵一起执勤;犹太人在西墙诵经,穆斯林做着自己的礼拜,亚美尼亚人正打开商店的大门。民族和宗教信仰不同,依然可以和谐地生活在同一片圣地。分而治之,这是至理名言。合而御之,却更显明智。犹太教虽在以色列占主体,但,以色列是宗教多元化的国家。根据以色列人口统计处的调查,有76.1%的以色列人信仰犹太教、16.2%为伊斯兰教、2.1%为基督教、1.6%为独立的德鲁兹教派、3.9%未分类。犹太教有犹太教改革派、犹太教保守派等等,大约12%的以色列犹太人属于哈拉迪教派(严格的正统派犹太教徒),78%的以色列人都有过逾越节的习惯。在阿拉伯裔以色列人中,有82.6%是伊斯兰教逊尼派穆斯林,8.8%是基督徒,而有8.4%是德鲁兹派穆斯林。以色列的基督徒大多属于东正教或东方礼的天主教,教会语言多使用希腊语、阿拉米语、亚美尼亚语和阿拉伯语。以色列境内也有14种不同的佛教群体,有混合了犹太教与佛教的犹佛教,也有为数不多的从越南逃难来到以色列而获得公民权的大乘佛教徒。此外,以色列也有一些印度教团体(包括毗湿奴派的信徒)和一些锡克教徒。同时,以色列也是巴哈伊教的世界中心,巴哈伊教的“国际正义院”座落于海法,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来自全球各地的巴哈伊教徒朝圣。任何教派都能在以色列找到一席之地,另外以色列还有大量世俗化的人口。各种宗教的信徒以及世俗化的以色列人都能互相包容和共存。“浮生有梦三千场,穷尽千里诗酒荒。”【种族】现代以色列形同“非单一民族国家”,而是“民族大熔炉”。因族人分散超过千年,经过通婚、混血,导致各地犹太人长相差别极大:有金发碧眼的俄罗斯及欧美混血,与阿拉伯人长相相近的中东与北非混血,与非洲埃塞俄比亚黑人混血等等。以色列官员承认:“没法凭外在判断谁是犹太人。”【宪法框架】以色列没有正式的成文宪法。相反,它的政府体系是建立在一系列“基本法”加上其他立法、行政命令和议会惯例之上的。以色列议会制政府由总理领导,有许多政党代表着广泛的政治立场。以色列的立法机构,即议会,是一个由120名成员组成的议会,每四年选举一次(如果议会对政府的不信任投票导致提前选举,则更频繁)。总理是政府首脑,受命组建内阁,内阁是政府的主要决策和执行机构。以色列有一个强大的内阁,其成员可以不必是以色列议会的成员。总统是国家元首,传统上由以色列议会选举产生,任期五年,只能连任一次,然而,从2000年开始,总统的任期只有七年。总统没有否决权,主要行使礼仪职能,但有权任命某些关键的国家官员,包括国家审计长、以色列银行行长、法官和最高法院法官。以色列的国家和地方选举是通过普选、直接选举和无记名投票进行的。【政党】以色列工党和团结党(利库德联盟)一直是以色列的两大政党,两大党在过去65年大部分时间拥有主导联合政府的权力。2019年3月、9月与2020年3月举行之国会大选,由前参谋总长甘兹Benny Gantz领导的蓝白党崛起为与利库尔德党席次不相上下的挑战政党,最后2020年5月两党共同组成执政联盟。政治是可能性艺术,可成为下一个最好的艺术。以色列的政党制度传统上是复杂多变的:分裂的团体经常形成,政党联盟也经常改变。因此,内阁始终是联盟,通常具有广泛的政治组成,基本没有一个政党能在议会获得绝对多数。【司法】以色列的司法部门是由三层架构的法庭组成。在最低层次的是地方法院,分布于大多数的都市。第二层则是地区法院,同时负起上诉法院和地方法院的功能,分布于五座城市:耶路撒冷、特拉维夫、海法、贝尔谢巴、以及拿撒勒。最上层的法院则是以色列最高法院,位于耶路撒冷。最高法院是最高的上诉法院,也身兼高等法院(HCQJ)的功能,高等法院主要是负责解决个别公民对于法院提出的请愿,这些请愿通常由政府部门回复(包括以色列国防军)。以色列的死刑只适用于纳粹时期的种族灭绝和罪行。以色列警察负责管理全国监狱系统。边防卫队是国家警察的一个军事部门,负责维护国内安全和打击恐怖主义。1974年,政府为防止恐怖主义而成立了一支民防卫队,由志愿者组成,负责邻里守望和巡逻任务。【文化环境】以色列文学大多以希伯来文写成,以色列文学的历史也见证了希伯来语在现代复兴作为主要语言的过程。以色列作家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在1966年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阿摩斯·奥兹是目前以色列最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家,《爱与黑暗的故事》已被译为中文。以色列是世界人均博物馆数量最多的国家,包括几个世界级的博物馆。特拉维夫大学校园内的犹太大流散博物馆,致力于保存散居国外的犹太社团文化。以色列著名的博物馆有:· 犹太大屠杀纪念馆(耶路撒冷)· 犹太大流散博物馆(特拉维夫)· 洛克菲勒考古博物馆(耶路撒冷)· 圣经之地博物馆(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城市历史博物馆(大卫塔)(耶路撒冷)· 以色列坦克博物馆【政治与经济】在经济方面,长期以来,以色列军队是一个统一的社会机构,它不仅需要应对来自伊朗等国家和邻国叙利亚内战等地区动乱的危险,而且还必须面对向技术含量更高、人力密集程度较低的部队转变的困难。面对这一系列的挑战,以色列可以组织其庞大而训练有素的劳动力、充满活力的技术部门、庞大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吸收大批移民的记录以及强大的军队。“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至2020年9月,以色列已与165个国家保持正式的外交关系。2020年8月13日,以色列宣布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签署和平协议,成为第三个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的阿拉伯国家。9月11日,以色列宣布与巴林签署和平协议。是继埃及,约旦和阿联酋之后与以色列达成关系正常化的第四个阿拉伯国家。野蛮世界弱肉强食、冷漠无情; 文明世界谅解慈悲、互助秩序。【华夏文明的韧性】纵观中国历史,大概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规律:我们的民族先是统一强盛,后来慢慢腐化,组织力量衰退。此时如果出现一些改革,那么就会中兴。如果改革失败了,或者自己腐化了,那么外族敌人就会入侵。在外族入侵的时候,我们民族有个很特殊的现象,就是外族的入侵常常是我们民族的转机。中国历史上遭受外族侵略的危险时期有七个:第一是西周末年到春秋战国时期东西南北受到外族进攻;第二是秦汉时期匈奴的进攻,时间长达四百年之久;第三是魏晋时鲜卑等五胡的进犯,时间也有四百年;第四是隋唐时期突厥和吐蕃的侵犯,时间约三百年;第五是五代、南北宋时期契丹、女真及西夏的侵犯,时间大概也是400年;第六是元、明、清时期蒙古、满族的侵犯;第七是近代西方帝国主义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以上所讲的我们民族七次大的危机,又是七次大的转机。通常是,外族人来了后,华夏民族就跟它同化、融合,一旦同化、融合了,华夏民族就统一起来,壮大起来。之后,华夏民族可能又腐化了,衰退了,或者分裂了,外族人就又来了,华夏民族再融合、再统一、再壮大,如此循环往复。人生就像星空,永远找不到方向却又有无数的星光指引着你。中华民族(华夏民族)能够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其中第一个原因是我国一开始就是农业社会,生产力比较高、技术比较先进,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可以发展文化;第二个原因是从西周开始,已有了一个严密的宗法社会制度,后世讲到中国封建社会,总认为封建宗法制度很束缚人的思想、行为,但,其实也有它的历史作用,我们民族由于有了严密的继承制度,从而有效减少了内部的争斗和战争。第三,坚持改革与开放。当遇到危机时,既要内部积极改革,克服困难,又要对外开放(这点更为重要),因为只有自信自己民族很强大,才不怕外来武力或外来文化,永葆生机和活力,战胜一切艰难险阻。1.中国文化最大的优势是什么?第一点,是“实事求是”。中华文化从先秦诸子,就是讲究实践理性。“实事求是”在古老文献中,就有思想基础。比如周易,周易的哲学,就是“唯一不变的,只有变本身”,既然一切都会不停地改变,那就没有一个现成的万应灵药,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定要实事求是。一切理论都来自于生活的体验,来自于“理性的直观”,比如儒家的“仁爱”,孟子的“四心”,而不是靠语言和想象去进行论证。与西方注重演讲能力有所不同,中国人更容易接受“知行合一”“说到做到”这样的价值观,“听其言而观其行”,更喜欢口齿木讷而踏实肯干的人(比如孔子说“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鲁迅”就是“愚鲁而迅行”之意,毛公的女儿取名李敏、李讷,等等)。这从我们的政治制度上也能看出,不会听一个人说的天花乱坠便相信他,而要看他的过往政绩。这也造就了中国人“实事求是”的价值判断方式。因此,中国人没有简单地照搬西方资本主义那一套,也没有简单照搬苏联那一套,而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当然,我们也走了很多弯路,现在还在不断调整,但我们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一边做一边改,这就是“实事求是”。另一个层面的“实事求是”,又比如孔子所说“和而不同”,对所有的不同都有所尊重,而不是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或者口头说成是正确的)强加给别人,不是把自己相信的东西说成“普世价值”,强行要求对方去接受。“和而不同”“实事求是”......这也许代表着下一阶段,各种文明大交流大冲突大融合背景下,人类文明的“矛盾解决方案”。善胜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终胜。——《孙子兵法》第二点,中国文化是人本的,一神教文化是神本的。西方一神教文明解决的方法,是“归于神”、“归于主”。世间的一切,根本是神,而不是人,这是神本主义。在西方,希腊时期是人本的,之后一直到中世纪结束,都是神本,直到文艺复兴才回到人本,并引发资本主义革命和工业革命。人本,以人为本,不是以人为资本,而是以人为根本,价值的根源来自于人,价值的关怀回归到人。中国最晚从西周建立(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牧野之战,殷商灭亡,西周建立),就不再把自己托付给人格神了,从这时开始,就是一个“人本”文化,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也是上承了周公精神(周文王演八卦、《周公之礼》等等)。所以,道德经说: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就是“不朽”。这就是中国人的终极关怀:不是寄托给神,而是寄托给人,寄托给历史,寄托给道德,寄托给“身后名”。智者用无上心智和双手为自己开辟独有的天空,搭建生命的舞台。第三,中国文化强调“尺度”,西方文化不强调。西方的价值观似乎就像奥运会的口号,更高、更快、更强,如何可以做到极致,一直往前走,一直突破,一直超越。这种思维本身也没有错。我不想把自己交托给天堂和地狱,你看,我有朋友在这两个地方。——马克·吐温但做事情是不是应该只一味向前呢?速度、方向要不要把握?要不要多加一点反思?反思就是要把握尺度,中国人说“适可而止”“恰到好处”“过犹不及”,这就是一种分寸把握,是太极图当中,太阳生阴、太阴生阳的道理,是《大学》“止于至善”的道理,是《周易》“亢龙有悔”的道理。当然,我们还是应该更加客观、全面、开放地看待自己,看待别人,避免固步自封、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也应该以史为镜,以西方、他国、别的文明为镜子。绝不能根据过去而规划未来。——埃德蒙·伯克第四,中国文化是统一的,都源于易,源于河图、洛书。中国文化是早熟的,早熟的结果就是触摸到了宇宙的根部,老子曰:归根曰静。中国文化是静的文化,静则处之,处下则大,亦即厚德载物,为易经之坤卦。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是谦卑,一旦自大,就物壮则老,开始盛极而衰。坤卦·文言曰: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第五,中国文化最大的优势还在于“量大管饱”。量大:中国文化在各个角度,各个方面都有涉及并能够互相联接,在斗争中统一。管饱:基础厚实,言之有物,干货满满。基础就在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然后在汉朝打上了一块佛教的补丁。春秋战国是一个炼狱,而我们的中国文化,就是在这个炼狱里面百炼成钢,奠定下了厚实坚固的基础。中国文化对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群都形成了有适用价值的核心思想。士农工商,都有典型的文化祖师爷。中国文化就特性来说是具备一定感染力的。少数民族被「同化」,在中国大地上随处可见,也包括我们周边的一些国家。从战国到东汉末年,与之后的朝代相比,中国的文化精英普遍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就算是有着浓厚迷信色彩的例如“阴阳五行”“谶纬”也有着解决现实问题的要求。可以说,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核是唯物主义的。而佛家的引入,给了中国人一个精神避风港。中国文化的根,就在春秋战国到西汉的那个时期形成的。中国文化不怕其他文化的入侵,即便是近现代传统文化跌落到谷底,依然可以浴火重生。为什么?因为它与天地准。孔子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如果没有其他文化的刺激,中华文化就会和水一样静静地流淌。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与世无争。老子说: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水和道本性是一致的,只是水有形,道无形。但水和道都有个特点就是无为而无不为。先天而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故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孰能为此?唯有道者。2.历史上,宗法制度的优势体现在哪里?华夏民族从西周开始,虽然内部斗争不断,但基本还是遵循世袭制度,即父亲死了,嫡长子继位,这是当时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重要制度。只有一个社会的基本法律制度固定了,社会才会很稳定,内部斗争才会大大减少,这也是民族强盛的重要环节。3.中国历史上是如何进行改革和开放的?每个国家都以交换为生。——亚当·斯密我们对外族是很开放的。从历史上看,中国很长一段时期是外族统治的,如北魏、元朝、清朝,其实隋唐的统治阶级也有少数民族血统,主要是鲜卑族。据《唐史》记载,唐朝宰相至少有二十三人是胡人,其中主要是鲜卑人。那时说“胡人”就像我们现在说“洋人”一样,没有歧视的意思。也就是说,在唐朝,有二十三个外国人当“国务院总理”,可见唐朝对外国人一点也不歧视。在汉朝,汉武帝与匈奴交战,匈奴分裂投降了,其中一个匈奴王子叫金日蝉,在汉朝做官,很受汉武帝重用。汉武帝死后,他的身后大事交给了两个人,一个是霍光,一个就是金日蝉。另外,大家知道,在隋朝、唐朝,中国是很富庶的,科学发达、交通方便、对外开放。实际上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方面一直是很先进的,到宋朝尤其先进,大大超过了欧洲。如造纸、印刷、火药、罗盘等在宋朝已经非常兴旺发达了。而欧洲一切都由教廷控制,学术思想不自由。你如说地球围绕太阳转,他便要你坐牢,一切都是封闭的。那么欧洲人什么时候才开始转机呢?到了十六世纪,欧洲自由开放了,科学发明开始了,可中国从明朝起,反而长期封锁起来,开始落后了,这是最大的历史教训。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不断壮大,靠的就是改革和开放。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初期写《历史研究》这部著作时,并未非常重视中国,到他快去世时,得出一个结论:世界的希望寄托于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的结合。他认为西方文明的优点在于不断地发明、创造、追求、向外扩张,是“动”的文化。中国文明的优点在于和平,就好像长城,处于守势,平稳、调和,是“静”的文化。现在许多西方学者都认为,地球资源有限,无止境地追求开发、扩张是不可能,也是不可取的。他们最担心三个问题:第一,自然资源不断地被浪费;第二,环境污染;第三,人口问题。这三个问题将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因此,许多西方人把希望寄托于中国,希望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哲学。他们认为,中国的平衡、和谐、团结的哲学思想、心理状态可能是解决整个人类问题的关键。总有一天会没有边界、没有界限、没有国旗、没有国家,人心将成为唯一的通行证。——卡洛斯·桑塔纳相关链接:【中以文明之根】找一个相似的灵魂点燃自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简述学生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