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安险的承保范围寿险的除外承保具体是什么意思?对保险购买有何影响?

公司的财务风险篇(1)
根据美国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一种由职业金融家向新创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产业投入权益资本的行为。欧洲风险投资协会认为,风险投资是一种由专门的投资公司向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成长型、扩张型或重组型的未上市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并辅之以管理参与活动的投资行为。由中国科技部等部委制定的《关于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的若干意见》对风险投资的定义为: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是指向主要属于科技型的,高成长性创业企业提供股权资本,并为其提供经营管理和咨询服务,以期在创业企业发展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获得中长期资本增值收益的投资行为。虽然不同机构站在不同角度对风险投资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就风险投资的实践来看,它主要是选择未公开上市的具有高增长潜力的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创新或高科技导向的企业,以股权的方式参与企业的投资,同时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促进企业快速成、长和实现目标。在企业发展成熟后,风险资本通过退出转让企业的股权,获得较高回报,继而进行新一轮投资运作。
风险投资作为一种特殊的投融资体制,主要有的“三高一低”的特点:
第一,高风险性。风险投资主要用于支持刚起步的高技术企业,投资目标常常是高新技术中的“种子”技术或创新思想,投资的项目处于起步设计阶段,不够成熟,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第二,高收益性。风险投资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战略性投资,风险投资之所以经受住长时间的考验,并没有因为高风险而衰落,反而越来越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关键是其蕴藏着极高的收益。虽然风险投资的成功率不足30%,但一旦成功,足以弥补其他项目失败的损失,而且能获得巨额的回报。
第三,高专业化。由于风险投资主要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风险较大,要求风险资本管理者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准,在项目选择上要求高度专业化,精心组织、安排和挑选,尽可能地锁定投资风险。
第四,低流动性。风险资本是一种权益资本,风险投资通常是一种中长线投资,其出资着眼点不在于被投资者当前的盈亏,而在于其发展前景和资产增值。创业企业一般要经3-7年左右的培植。风险资本一旦投入创业企业,就意味着在短期内不能抽调资金,因此风险资本也被称为“呆滞资金”。
基于上述特点,风险投资的财务风险就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财务风险,一般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组织各项活动过程中,由于财务活动环境的复杂性,人们认识的滞后性,财务可控范围的局限性,以及判断、决策失误等多种因素作用,使企业在组织各项活动结果与预定目标产生偏差的可能性。当然,风险投资在运作过程中,同样要面对这种财务风险。然而,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涉及到一个创业企业从无到有的成长过程,并在其成熟之后退出,这相对于投资于一个成熟稳定的企业更有不确定性。因此,其财务分析与传统的投资不同,若要了解风险投资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首先要分析风险投资运作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
二、风险投资公司财务风险
1.筹资风险。风险投资企业的筹资风险与资金的来源渠道和资金的结构等直接相关,风险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资金、养老基金、银行和保险以及私人资本。我国现有的风险机构主要是以政府财政为主体,由有关科技部门组织建立,属于政府风险投资公司。而以银行、企业、私人、保险基金为主体建立的私人或独立的风险投资机构,由于存在很多法律和政策环境的障碍,进入风险投资领域还很少。由于风险资本融资渠道单一,投资规模相对偏小,不能在高科技产业化方面起到主导作用,抗风险能力弱,导致我国风险投资公司运行中无法进行组合投资、联合投资和平衡投资来分散风险,严重影响了风险投资公司的效益及其发展。
2.投资项目决策风险。这是指在投资过程中发生经济损失的风险。对于风险投资,投资风险涉及项目的评估与选择、投资决策和财务监控。投资项目的选择对于风险投资公司来说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风险投资公司能否获得投资收益,甚至是关系到风险投资公司能否继续生存。
3.运营与管理风险。运营与管理风险是指风险投资公司所投资的创业企业因经营与管理不善而导致风险资本难以抵偿债务,不能收回风险资本的风险。造成这种风险主要有创业企业产品不通畅、经营管理水平低下、生产成本过高、市场营销不力等因素(刘力英,2008)。
4.资本退出风险。这是指风险投资资金在项目退出过程中产生的难以回收资金的风险。风险资本的退出可以通过IP0、兼并收购、产权交易等方式来实现。资本退出风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风险企业成长后无法上市的风险,从而使风险投资不能通过公开上市撤出,获取更多超额收益;二是企业股权转让时滞风险。风险投资中大多数项目经营状况一般,此时风险投资公司就必须寻找其他投资人转让股权,从而产生搜寻时间和费用上的耗费,延长风险资本在风险企业的沉淀时间,导致资本变现时间长的风险。
三、风险投资公司投资运作中的财务管理对策公司的财务风险篇(2)
一、我国保险公司财务风险概述
我国保险业起步晚,起点低,风险管理水平相对落后。一方面,保险资本结构单一,资本充足率并未得到充分重视,保险公司筹资能力得不到体现;另一方面,投资领域较少,而且保险资金运用水平与效率较低。因此,加强我国保险行业的内部建设与外部监管,建立防范财务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成为亟待研究和实践的课题。我国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本金不足
资本金的高低代表公司的财务状况,资本金充足表示公司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比较强,保险公司就可以更高效的扩充业务,增加保费收入;相反,如果保险公司资本金不足,再加上经营不当,造成偿付能力下降,影响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定性。
(二)责任准备金提存不足或不实
由于保险人的责任发生于合同签订以后,故于平时收取保险费时就必须依规定计提充足的责任准备金。责任准备金提存不足或不当可能导致公司财务状况下降,会影响公司未来的偿付能力。
(三)资金运用不当
保险业向保户收取保费聚集成庞大资金,再依据《保险法》第106条的规定,从事各项投资以赚取收益,该项资金的运用已成为保险公司最大的收益来源,故公司除重视其收益性外,更应注意其资金运用的安全性并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
1.坏账过多
保险业为争取顾客投保或收取庞大金额的保险费,往往会采取延缓收费或收受远期票据的优惠,从而造成保险公司为数不小的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若保户信用良好,则不会造成太大问题,反而可以协助公司争取顾客;但若收款效果不好而且保户财务有困难,则多半会形成坏账,不仅使现金流量减少,降低投资收益。且会造成公司偿付能力的不足,对此应严加注意。
2.重大亏损
保险公司在日常经营中可能发生重大亏损,对此应确实地反映在财务报表中,以便主管部门及客户充分了解。若保险公司采取各种方式设法粉饰公司的亏损,万一无法再掩饰时,其产生的后果可能会直接使公司丧失偿付能力,带来财务风险,影响公司财务稳定。
二、我国保险公司的资本组合
我国保险公司规模偏小,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保险公司总资产为41000亿元,保险公司总数为118家,而进入国内市场的外国保险公司的资产都在100亿美元以上。从美国保险行业平均水平来看,保险公司的净资产与总资产的比率在15%以上,而中国保险公司的净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平均只有10%左右,资本充足率水平与国际行业标准有较大的差距。
保险公司内部的资本金来源主要是留存收益,即保险公司将当年经营的净收益除去支付股息红利外的积余。留存收益是保险公司充实资本最方便、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但是在短时间内不可能通过自我积累获得发展所需的大量的资本金。首先因为保险投资回报率低。有资料显示2008年平安、新华、中国人寿等公司的资本利润率均在6%以下。其次是因为保险投资回收期长。按国际惯例,保险公司开业后一般要5~7年才能开始盈利。
资本的外部筹措是保险公司通过发行股票、长期性资本债券、引进外部战略投资者等方式。目前可行的方式是:吸引外资和上市。保险公司通过上市,可以募集到大量的资本金,增大企业规模,改善企业经营机制。到目前为止已经有3家保险公司先后上市筹资,其中太保、平安、国寿同时在A股,H股上市。另外,新华保险、泰康人寿等公司也在积极谋划上市。保险公司吸引外资,这已经成为一条重要的增加自有资本的途径,这种方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迅速筹集到较大规模的资本,通过吸引外资还可以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新华人寿的增资扩股中就吸引了4家外资公司的资本。太保寿险也成功引用凯雷资本进行了注资。
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参照国际新兴保险市场的一些成功经验,尤其是考虑到保险业投资额大、回报期长、盈利率低、股权流动性差等特点,解决中国民族保险业偿付能力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通过国内外资本市场,在保证国家监管不变、税收不变的前提下,有效地吸纳和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来发展中国民族保险业。
三、保险公司的投资风险管理
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期限一般都比较长,因此,这部分资金运用相对而言,对流动性的要求就比较低,而对盈利性要求比较高。基于保险公司投资资金来源的特殊性,其在进行投资风险管理时,应以中间型的风险选择倾向为主。所谓中间型的风险选择倾向是指选择那些期限较长,风险适中的项目以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此外,在保持保险公司投资项目整体具有一定盈利性的前提下,也应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期限短、风险小、收益低的投资项目,以保持一定的流动性。保险资金具有负债的性质,它主要以保险事件的发生为条件,返还给投保人。而保险事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的特点,因此,用于投资的保险资金要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以随时满足保险赔偿和给付的需要。基于保险公司投资资金来源的这一特点,保险公司投资风险管理应主要坚持回避风险型的风险选择,主要选择那些短期性的投资项目,以保证其流动性的要求。同时,保险公司应坚持投资分散的原则。
根据我国保险企业的现状,中国保险资金可采取以下的组合模式加以运用:(1)存款,以不超过保险资金的40%为宜,且保险公司在每一金融机构的存款不得超过其资金的20%。(2)委托投资,不得超过其资金的15%;委托同一信托公司投资不得超过资金的5%。(3)国债,没有最高比例限制,通货膨胀时可加大保值国债的比重。(4)公司债券和股票,购买总额不得超过保险资金的1/4,购入每一公司的债券的股票,不得超过该公司资本额的5%或者保险公司资本额的5%,两者以低者为准。(5)不动产投资,不得超过其资金的20%(购置自用不动产除外)。(6)参与银行业务的拓展。例如,同商业银行合作开展质押贷款、金融租赁业务,以及住房和汽车等消费贷款业务。通过开展这些银行业务,一方面可增加企业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可拓宽保险资金的运用领域。(7)进行项目投资,一些市政建设项目期限比较长,正好和保险基金尤其是保险基金长期限的特点相对应,有稳定的收益。因此,保险公司可以参与国内大的战略性投资项目的建设。2008年6月12日,保监会批准了保险机构160亿元投资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计划。太平洋保险集团和平安保险集团投资京沪高铁的规模各为40亿元,占保险机构投资计划总投资额的50%。
根据不同时期对资金运用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不同要求,适时适当地增大或缩小各种资金运用方式的比例,使资金运用组合能保持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动态平衡。通过恰当的投资组合,利用投资资产的多样化,能够分散投资风险,以取得较高的盈利水平。
四、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与财务监督机制
保险公司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正确处理保险公司与各方面的财务关系,协调、监督、完善各方面的工作。因此,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对保证财务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
保险公司应该根据其自身特点和财务风险管控的规章、制度建立适合公司发展的财务监督机制。
(一)加强财务基础管理,合理设置财务人员工作岗位
根据业务及财务核算流程合理设置与分配会计工作岗位及职责,建立内部的会计监督机制。会计人员要遵守职业道德,严守工作纪律,熟悉财税法规和公司制度,做到客观公正、坚持原则、依法办事。对不相容岗位实施相互分离监督的原则,对重要岗位必须双人、双职相互监督制约,单人单岗处理必须有相应的后续复查与审核监督。
(二)加强财务集中化管理
保险公司对分支机构的财务主管实行垂直管理,即根据业务规模,而不是行政区域,分别由总部或地区性总部的财务领导人垂直管理,实行业务上的专门领导。分支机构的财务主管由上级任命,参考分支机构领导人的意见,实行任期制,由总部统一调动和安排工作。
(三)加强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的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
保险公司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相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组织公司内部风险合规部门对本单位财务风险进行内部合规检查与监督。内部稽核检查人员到被检查机构实地检查。以财务工作的合规性和审慎性等为主要内容,检查被稽核单位在一定时间内各项工作的真实性、合规性、安全性和效益性。确保公司按照风险管控,在业务发展的同时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外部监督主要指国家监管部门(如保监会),国家职能部门(如工商局、税务局等)的监督检查。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监督机制的建立,各方面的财务管理与监督可以有效地监控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并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地反馈,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促进去我国保险公司和谐、诚信经营,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公司的财务风险篇(3)
(二)风险管理专业性有待提高从目前保险公司财务人才分布比例来看,专业风险管控岗位无法满足公司发展的需求,受许多因素影响,一些保险公司对于风险的处理方法采取事后控制,忽视了事前的预测。在很多保险公司内部都存在重业务轻发展的状况,业绩较好的员工往往受重视,而对保全、理赔、核保、内控等人员存在轻视情况,风险管控的专业人士队伍建设缺乏相应激励机制,从业人员往往更倾向于待遇更好的业务部分,而保全、理赔、核保、内控等人员由于待遇和受重视程度人才相对匮乏。
二、保险公司基于财务风险风控措施的建议
(一)强化内部控制,完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主要作用是在财务风险发生之前发出预警信号,主要可以通过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监察来实现。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时需要注重体系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保证通过该体系能够有效的预测财务风险的发生和可能对公司造成的影响。建立短期和长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于短期财务预警,由于短期内是否盈利并不是衡量保险公司财务状况的决定性因素,而是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流动资金用于各项支出。因此,建立短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主要针对公司流动资金、负债进行监控,一旦发现流动资金不足或者负债过高,就可以及时警告。对于长期财务预警系统,长期盈利能力、赔付能力、资金增值效率、发展前景均是其可靠指标,建立客户信用体系系统,包括客户账户信用信息、财务信息等,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建立完整的客户信用分级;企业内部财务监控系统,包括偿债能力、变现能力、流动资金、负债等的监控。根据各项长期指标,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财务风险危害。
(二)优化集资模式,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保险公司目前主要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增资扩股等方式筹集资金。我国的保险业起步较晚,很多其他公司并不愿意参与到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中来,这主要是因为保险公司的运行机制还有待完善,与此同时变现能力不强,股权的流动速度慢等问题也现实存在。由于我国的相关政策的限制,外资不容易入股中国的保险公司,因而想通过外资企业的先进管理技术推动我国保险公司的发展是很难实现的。保险公司的根本性融资需求问题既无法依赖国内企业入股,又无法通过外资入股得到解决。过去,保险公司发行长期债券,通过这种方法进行筹资。但是长期债券是保险公司的负债组成部分,这一部分的增加增长了保险公司的偿债压力,同时会增加保险公司的未来的财务风险。另一种筹资方式也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即发行次级债或者依靠财政融资。但之所以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方式,是因为次级债需要还本付息,而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不足,在这方面公司也不具有主动性。因而,保险公司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对相关环境的深入分析,选择最合适、相对成本最低的集资模式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资金密集型的保险公司来说,优化集资方式,拓宽筹资渠道,这对公司来说,是一种根本性的推动力量。此外,对于已有资金,必须要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使得每一笔资金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保险公司在以此为导向的资金管理中,可以适当的运用财务杠杆,但是要密切注意相关的风险控制,保证资金安全,避免重大损失。内部控制也应该注意岗位之间的制衡因素,减少理赔案件的不实虚增金额。
(三)重视信息系统安全性,灵活动态管理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保险公司业务的普及和扩张,使得传统的信息流通模式以不能满足保险公司的需求,保险公司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引入高效的信息系统是必然的。然而,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具有十分突出的优点的同时,也给保险公司的信息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保险公司的财务信息既包括有关客户的信息,也包括保险公司自身的监管信息。保险公司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太平洋保险公司通过与北京东方龙马软件发展有限公司的合作,对内部的网络系统进行优化,设置了防火墙,建立起保险公司网络系统的安全屏障,有效地保证了信息的安全和防止了各种攻击。保险公司所处的环境在不断地变化,财务风险的特性也在发生新的改变。保险公司应该密切地关注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对于很多新的挑战和机遇能够迅速地反应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对于很多突发的情况能够灵活地及时处理。这要求保险公司内部的管理机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既要通过制度上的一定授权给予一定的空间,又要防止权力过度和权责不清的状况出现。每一个保险公司都处在和其他的竞争对手不完全相同的环境中,所以保险公司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得到一套最适合自身的管理体系,这是无法在短期内实现的。公司的财务风险篇(4)
目前,我国寿险公司的发展面临着如何在发展变化的环境下保持长期健康发展的考验。风险控制水平下的资金有效利用的高低,成为能否赢得这场竞争的关键。如何有效的控制财务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构建 科学 的投资策略已成为保证寿险公司长期健康发展的根本。
1.寿险公司财务风险的具体表现
就寿险公司经营而言,其财务管理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费率风险:即在确定费率或给付、赔付标准时不准确产生的风险。主要有两类:费率定价过低和给付、赔付标准过高。
1.2系统风险:又称市场风险,即引起资产或负债价值变化的风险,包括:利率风险和基本风险。寿险公司根据利率的变化衡量和管理资产、负债,其股票、公司债券和质押贷款与利率基准点的变化紧密相连,任何利率的变化都直接影响到这些投资产品的回报率。
1.3信用风险:即由于债务人因其财务状况恶化或担保物价值贬值无法履行责任而产生的风险。由于寿险公司的资产有相当部分是公司债券,因此这种风险对其影响较大。
1.4流动风险:即由于无法预测的事件造成资产流动性不足引起的风险。
1.5其他风险:包括经营风险以及 法律 法规变化所产生的法律风险。
2.我国寿险公司所面临的具体财务风险
2.1责任准备金亏空严重
由于资金运用的不当、寿险责任准备金被当作寿险业务损益的“调节器”,加之擅自设计寿险条款或自行修改总颁条款、没有严格的核保核赔制度,导致保单责任扩大,保险风险加大等诸多原因,造成了寿险行业严重的偿付能力不足。给寿险公司经营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2.2资产结构不合理,利用效率低
一是实收资本严重不足,导致资产负债比率过高,寿险责任准备金被挤占的问题十分突出。二是银行存款等流动资产占比过大,使本应增值的寿险资金得不到充分运用,降低了资产使用效率。
2.3寿险资金投资形式狭窄
现有的寿险资金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致使 历史 包袱不但得不到消化,而且呈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寿险资金运用受政策影响渠道偏窄,不利于寿险公司运用各种渠道充分有效地运用资金,实现寿险资金的有效增值。
3.防范寿险公司财务风险的几点措施
3.1建立科学的风险控制体系
风险控制体系的目标是:能够及时、准确、有效地识别、评估和控制各类风险,将总风险控制在预算范围内。风险控制体系的核心是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和风险预算管理。
3.1.1资产负债匹配管理
实施资产负债匹配管理,能够有效的控制利率风险。根据实际经验,可采用久期、凸性来测量资产负债的利率敏感性,用缺口管理来调整资产负债的匹配度,保证资产和负债在数额、期限、成本、收益上的基本匹配。采用上述方法后,能够保证资产负债的基本匹配,并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3.1.2风险预算管理
风险预算管理能够有效控制投资总风险。根据寿险公司的资本和财务状况 计算 最大风险承受能力,然后根据各部门的投资业绩和市场情况,将风险限额合理分配到各业务部门,将各业务部门的风险额度再分配到各投资品种;按照统一的风险值计量标准,定期计算各部门和各风险类别的风险值,按照风险预算控制投资风险,如果某个业务部门或投资品种的风险值超过预算额度,则要调整投资组合,这样就能将投资的全部风险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3.1.3信用管理体系
借鉴国际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构建以内部信用评级为核心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内部信用评级。 参考 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建立自己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制定相应的信用评级管理办法,按照统一的财务与非财务指标体系和标准,以偿债能力为核心,对各类机构和信用产品开展整体债务评级(长期、短期)和特定债务评级,为准确评估和控制信用风险奠定基础。
信用额度管理。研究开发一套先进的授信额度计算模型,根据信用等级的不同,量化计算投资授信额度,并严格按照授信额度开展业务。
信用风险分析与评估。从定性的角度,分析公司投资业务承担的主要信用风险点及未来信用风险的变动趋势,并重点分析相关行业未来变动趋势,同时从定量的角度,运用先进的计量模型定量计算信用风险头寸的风险值,并纳入到整体风险预算管理中。
3.1.4绩效评估体系
绩效评估与投资管理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它可以 科学 地计量和评估投资绩效;另一方面,又可以为投资决策提供信息,用来指导投资活动。绩效评估与风险控制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绩效评估是对一段时间以来投资绩效的评价,它以 历史 数据为基础, 计算 风险和收益;风险控制是对未来一段时间的预测,也是以历史数据为基础,预测未来的风险和收益,并构建相应的控制体系。因此,建立高效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对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
3.2建立高效的财务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
为了更有效的发挥风险控制体系的作用,必须建立一个能够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组织架构和高效的运行机制,主要分为三个层面。
3.2.1公司层面
在寿险公司设置独立于投资部门的风险管理部。风险管理部负责制定公司风险管理的宏观政策、重要决策和管理规范,提出指导性、方向性和原则性的风险管理意见;协调、指导公司其他部门配合投资部门进行风险管理工作;根据公司投资和风险管理的具体要求制定风险控制指引,并对投资部门的资金运作独立进行监督检查。
3.2.2部门层面
在投资部门内部设立风险控制部。按照风险管理的实际需要,设置风险预算岗、信用管理岗、内控管理岗和绩效评估岗等四个岗位,对投资风险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与评估。
3.2.3操作层面
操作层面指的是投资部门内的各业务部门,在投资过程中,贯彻风险管理的原则和指导思想,严格按照岗位职责和操作流程进行投资操作,把风险管理的流程、制度、方法融入到投资决策、资产配置、组合管理、证券选择、清算结算等各个业务环节中。
3.3处理好投资效率与风险管理的关系,投资运作中坚持透明化
就是在资金运作的各个环节如投资决策、资产配置、组合管理、证券选择、投资操作、清算结算等等,对风险控制部门是开放的,风险控制部可以参加各部门的业务工作会议,所有关于投资运作的方法、数据和流程都在风险控制部的监控之下,在遵循保险资金运用 规律 的前提下,寻求风险和收益的动态平衡。
3.4加大创新力度,进一步拓宽寿险资金运用渠道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寿险资金运用和风险管理面临很多新问题。如,市场利率逐级走低,长期债券的收益率大幅度下降,甚至已经低于长期寿险资金的运作成本,这种趋势短期内还没有改变的迹象,而保费收入却在持续增长。长期收益率的大幅度降低,不仅给寿险资金运用带来严重困难,而且给风险管理特别是资产负债匹配和利率风险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如何应对新形势下投资与风险管理面临的新问题,我们认为创新和 发展 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要强化创新意识,加大创新力度,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3.5加强保险产品的创新公司的财务风险篇(5)
财务管理风险指的是保险公司在实际运行中阻碍公司实现运行目标的因素。财产保险公司本身就属于风险部门,公司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承担各种各样的风险从而得到一定的经济利润,这也是保险公司生存的基础,其中的风险主要涉及投保风险与经营风险等各个方面。财产保险公司的管理涉及产品开发、核算、承保、赔偿、投资等全过程。当前金融业在发展中遇到的情况变化莫测,保险公司也需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种形势下,保险公司只有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才能提高管理能力。
一、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资金来自多个领域
财产保险公司的资金主要包括自身本金与保险费,将保户资金集中在一起同时要承担将来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因此财产保险公司的全部资金中包括很大比例的负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产保险公司拥有的保费越来越多,自不同渠道均可以得到保险资金。不但可以自企业当中获得,而且也可以自个人方面得到。自上述各个方面获得财产保险资金的过程,涉及财产保险公司的全部经营活动,构成保险资金的成分包括大量内容。
(二)集中管理资金
当前很多财产保险公司为了在经营中获得较多利润都会集中使用资金,各个支公司在收到保险金后利用网银等方法上缴公司总部,尽量缩短中间流通环节,总部集中全部资金开展投资活动,因此财产保险公司关于资金的使用与安排是最为关键的问题,要在深入研究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与盈利的基础上进行。
(三)会计负债风险
财产保险公司当前均使用提前赔付的经营做法,涉及各种形式资金的使用。保险资金就是指先行赔付投保人损失而后再收集各种票据的资金操作手段。因为财产保险不能确定发生风险的时间也不能确定需要支付的风险金,因此保险公司需要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负债时间风险与负债数量风险,导致财产保险公司面对的风险不断加大。
(四)较强的资金能力
保险的功能就是及时补偿遭遇风险的投保人或单位,投保人或单位在遇到风险后要求保险公司第一时间支付赔偿金,所以保险公司当中必须储存数量充足的现金,因此财产保险公司内部要具备大量的流动资金,只需较短时间即可转换为现金,这样才能保证投保人或单位遇到风险后及时拿到赔偿金,有利于帮助投保人或单位解决经济困难,同时可以得到投保人与单位的认可。
二、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偿付能力,做好财务授权
1.提高公司的赔偿能力第一,大力改革财产公司的业务操作,引进新型经营观念,将稳定运行、合理收益作为公司的经营理念,利用精细化管理达到节约运行成本提高收益的目标。第二,大量增加本金,只有拥有数量充足的本金才能解决业务大量增多带来的资金短缺问题,才能收到较好的效益,提高公司的管理能力。第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监督体系,严格监督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逐步形成以政府监管为主、以行业自律为基础、以专业部门评估为主要手段的监管体系。2.做好分公司财务授权工作在合理控制分公司的授权过程中,需要首先制订授权文书,才能依据授权文书进行管理。对于社会环境来讲,分支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总公司负责资金筹备与投资业务决策等各方面工作,财产保险公司首先要掌握分公司的管理水平,及时解决分公司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公司的管理制度与授权文书为标准制订合理的管理策略,结合总公司的发展目标,为其选择最为合理的经营措施,分别赋予不同管理层不同的管理权力,建立完善的公司内部管理机构框架,落实公司内部不同部门的职责,建立完善的分支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实行随时监管分支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促进分支公司的健康发展。
(二)严格管理保险资产价值链
1.管理资产分配以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手段与经营计划为标准,进一步分析分支公司在经济发展、市场走向、资产获利等各个方面的表现,为其制订长期战略发展规划,规定在一定时期内依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明确战略发展要点;同时结合当前市场发展情况,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设计不同资产交易分配形式,明确不同投资限额与业绩目标,将资产分配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2.应对财务负债风险在当前财产保险公司管理当中,财务负债风险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财产保险公司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开展财务风险管理主要就是将保险公司承担的欠款数量降到最低,争取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实现财务管理目标。财产保险公司在制订运行策略与经营方法过程中,首先要考虑负债与资产关系的融和度。如科学确定费率、保证拥有充足保费;严格控制理赔,减少理赔支出;积极回收资金,防止出现呆坏账等可以有效提高财产保险公司的赔付能力,防止自身财务面临过大的压力。再有,财产保险公司还需在深入分析保险公司资金负债特点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进一步做好产品开发、风险评估等工作,协同有关部门共同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财产保险公司还需利用财务负债资金的特点应用最为合理的负债管理手段,利用科学手段准确预测资产错位风险,才能不断提高负债管理控制水平。
(三)提高财务建设水平
1.严格管理收付费。针对财务保险公司财务管理中出现的增加保费、留置保费、故意造假、不同年份改动保费、故意违反条款费率、不依据条款准则操作等现象,财产保险公司可以将收入与支出分开操作,可以有效保证保费收支的顺利进行,实行收费与业务联合办公的做法,在实际操作中严格审核涉及投保人的真实身份,保证自身支出费用落到实处。再有,实行财务集中支付管理,要求账与单据、账与实际情况务必一致,不断创新支付流程,要求做到严格审核与审批,上级部门与下级部门、不同部门间要团结协作,共同做好资金的支付工作。遵循收费制度的严格规定,保证转账与结账不会出现失误,使公司资金的正常流转,制订完善的收支费管理策略,为了杜绝不规范操作现象的出现,要进一步强调岗位职责。2.严格管理各种单据凭证财产保险公司在管理财务风险过程中,需要及时落实各种单据凭证的管理制度,要重视整个承保过程中各种单据凭证的使用、流动情况,要随时监督领取单据凭证的个人或单位,准确记录其使用单证的详细情况,包括单证的日期、名字、流水号、数量等,达到一定期限后及时追回并审核。3.严格管理日常财务财产保险公司要想做好财务管理控制工作,笔者认为可以自下面这些方面着手:第一,针对本身的财务风险,在管理过程中可以实行收取保护费的做法,利用制度约束应收保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严格落实“见费出单”的操作准则,自第一时间进行管理,防止应收保费余额过大。第二,财产保险公司还需结合会计工作特点,明确指出不同费用应该用于哪些方面。严格遵守各项规定,杜绝出现支付给不具备资格的个人、单位手续费的情况。与单位及时联系,结账过程中凭借规定使用发票的方法,支付过程中尽量使用转账的做法。针对个人管理的分公司,可以积极与当地税务部门联系,在取得税务部门配合后将资金转入相应账户。第三,提高捕捉风险的能力,要求公司财务数据务必做到真实可信,坚决杜绝出现虚假信息,一旦遇到不规范的财务风险管理则要严肃处理。第四,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在保监会、审计部门、税务部门积极参与的情况下,财产保险公司暴露出大量的不规范操作行为,导致公司依据经营面临诸多风险,因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才能有效提高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能力,可以随时意识到可能存在的风险。第五,实现全面预算制度,利用将预算目标传达到下级各个部门合理控制企业经营,为了保证财产保险公司的稳定运行,可以利用预算及时纠正运行中出现的不合理行为。
(四)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险公司也需适应时展逐步实现现代化与信息化,因此财务管理风险更需得到公司的重视。而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可以有效应对各种财务风险。在实际运行中,利用预警可以及时觉察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自不同方面掌握企业的运行状况,有利于随时得到各种财务指标,及时对风险提出预警,对保险公司的顺利发展非常有利,可以做到风险应对的针对性,防止出现盲目操作。在应对风险过程中,利用预警体系可以计算出可能出现的风险,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可以有效节约风险成本,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保险行业的运行形式与其他行业不同,主要表现为资金的管理,所以合理处理资金具有关键性地位。利用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证公司内部不同系统间资金管理、资金运用的合理进行,保证公司投资的科学性、合理性更高。保险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大力推行内部控制制度与审计制度,建立专业的审计机构,独立行使审计权力,防止人为因素的过多干扰,开展定期审计工作,以审计结果为依据落实不同审计人员的职责,促使内部审计工作实现公平公正,才能真实表现公司的财务状况,同时有利于及时提醒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达到审计目的。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保险公司也可以引进新型激励机制,以此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也可以及时掌握出现的风险并采取有效应对策略。
三、结束语
总之,在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过程中,要敢于创新当前管理模式,及时转变经营理念,正确评估经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建立完善的管理控制系统,使财务管理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杜绝发生各种财务风险,提高自身预警能力,以实现财产保险公司的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应生.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12).
[2]卢敏.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防范对策探讨[J].理财,2013(03).
[3]杨玲.保险公司会计核算及财务风险剖析[J].现代商业,2013(03).
[4]李玉英,朱璐华.浅析我国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J].中国证券期货,2013(04).公司的财务风险篇(6)
财务管理风险指的是保险公司在实际运行中阻碍公司实现运行目标的因素。财产保险公司本身就属于风险部门,公司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承担各种各样的风险从而得到一定的经济利润,这也是保险公司生存的基础,其中的风险主要涉及投保风险与经营风险等各个方面。财产保险公司的管理涉及产品开发、核算、承保、赔偿、投资等全过程。当前金融业在发展中遇到的情况变化莫测,保险公司也需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种形势下,保险公司只有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才能提高管理能力。
一、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资金来自多个领域
财产保险公司的资金主要包括自身本金与保险费,将保户资金集中在一起同时要承担将来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因此财产保险公司的全部资金中包括很大比例的负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产保险公司拥有的保费越来越多,自不同渠道均可以得到保险资金。不但可以自企业当中获得,而且也可以自个人方面得到。自上述各个方面获得财产保险资金的过程,涉及财产保险公司的全部经营活动,构成保险资金的成分包括大量内容。
(二)集中管理资金
当前很多财产保险公司为了在经营中获得较多利润都会集中使用资金,各个支公司在收到保险金后利用网银等方法上缴公司总部,尽量缩短中间流通环节,总部集中全部资金开展投资活动,因此财产保险公司关于资金的使用与安排是最为关键的问题,要在深入研究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与盈利的基础上进行。
(三)会计负债风险
财产保险公司当前均使用提前赔付的经营做法,涉及各种形式资金的使用。保险资金就是指先行赔付投保人损失而后再收集各种票据的资金操作手段。因为财产保险不能确定发生风险的时间也不能确定需要支付的风险金,因此保险公司需要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负债时间风险与负债数量风险,导致财产保险公司面对的风险不断加大。
(四)较强的资金能力
保险的功能就是及时补偿遭遇风险的投保人或单位,投保人或单位在遇到风险后要求保险公司第一时间支付赔偿金,所以保险公司当中必须储存数量充足的现金,因此财产保险公司内部要具备大量的流动资金,只需较短时间即可转换为现金,这样才能保证投保人或单位遇到风险后及时拿到赔偿金,有利于帮助投保人或单位解决经济困难,同时可以得到投保人与单位的认可。
二、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偿付能力,做好财务授权
1.提高公司的赔偿能力第一,大力改革财产公司的业务操作,引进新型经营观念,将稳定运行、合理收益作为公司的经营理念,利用精细化管理达到节约运行成本提高收益的目标。第二,大量增加本金,只有拥有数量充足的本金才能解决业务大量增多带来的资金短缺问题,才能收到较好的效益,提高公司的管理能力。第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监督体系,严格监督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逐步形成以政府监管为主、以行业自律为基础、以专业部门评估为主要手段的监管体系。2.做好分公司财务授权工作在合理控制分公司的授权过程中,需要首先制订授权文书,才能依据授权文书进行管理。对于社会环境来讲,分支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总公司负责资金筹备与投资业务决策等各方面工作,财产保险公司首先要掌握分公司的管理水平,及时解决分公司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公司的管理制度与授权文书为标准制订合理的管理策略,结合总公司的发展目标,为其选择最为合理的经营措施,分别赋予不同管理层不同的管理权力,建立完善的公司内部管理机构框架,落实公司内部不同部门的职责,建立完善的分支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实行随时监管分支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促进分支公司的健康发展。
(二)严格管理保险资产价值链
1.管理资产分配以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手段与经营计划为标准,进一步分析分支公司在经济发展、市场走向、资产获利等各个方面的表现,为其制订长期战略发展规划,规定在一定时期内依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明确战略发展要点;同时结合当前市场发展情况,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设计不同资产交易分配形式,明确不同投资限额与业绩目标,将资产分配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2.应对财务负债风险在当前财产保险公司管理当中,财务负债风险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财产保险公司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开展财务风险管理主要就是将保险公司承担的欠款数量降到最低,争取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实现财务管理目标。财产保险公司在制订运行策略与经营方法过程中,首先要考虑负债与资产关系的融和度。如科学确定费率、保证拥有充足保费;严格控制理赔,减少理赔支出;积极回收资金,防止出现呆坏账等可以有效提高财产保险公司的赔付能力,防止自身财务面临过大的压力。再有,财产保险公司还需在深入分析保险公司资金负债特点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进一步做好产品开发、风险评估等工作,协同有关部门共同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财产保险公司还需利用财务负债资金的特点应用最为合理的负债管理手段,利用科学手段准确预测资产错位风险,才能不断提高负债管理控制水平。
(三)提高财务建设水平
1.严格管理收付费。针对财务保险公司财务管理中出现的增加保费、留置保费、故意造假、不同年份改动保费、故意违反条款费率、不依据条款准则操作等现象,财产保险公司可以将收入与支出分开操作,可以有效保证保费收支的顺利进行,实行收费与业务联合办公的做法,在实际操作中严格审核涉及投保人的真实身份,保证自身支出费用落到实处。再有,实行财务集中支付管理,要求账与单据、账与实际情况务必一致,不断创新支付流程,要求做到严格审核与审批,上级部门与下级部门、不同部门间要团结协作,共同做好资金的支付工作。遵循收费制度的严格规定,保证转账与结账不会出现失误,使公司资金的正常流转,制订完善的收支费管理策略,为了杜绝不规范操作现象的出现,要进一步强调岗位职责。2.严格管理各种单据凭证财产保险公司在管理财务风险过程中,需要及时落实各种单据凭证的管理制度,要重视整个承保过程中各种单据凭证的使用、流动情况,要随时监督领取单据凭证的个人或单位,准确记录其使用单证的详细情况,包括单证的日期、名字、流水号、数量等,达到一定期限后及时追回并审核。3.严格管理日常财务财产保险公司要想做好财务管理控制工作,笔者认为可以自下面这些方面着手:第一,针对本身的财务风险,在管理过程中可以实行收取保护费的做法,利用制度约束应收保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严格落实“见费出单”的操作准则,自第一时间进行管理,防止应收保费余额过大。第二,财产保险公司还需结合会计工作特点,明确指出不同费用应该用于哪些方面。严格遵守各项规定,杜绝出现支付给不具备资格的个人、单位手续费的情况。与单位及时联系,结账过程中凭借规定使用发票的方法,支付过程中尽量使用转账的做法。针对个人管理的分公司,可以积极与当地税务部门联系,在取得税务部门配合后将资金转入相应账户。第三,提高捕捉风险的能力,要求公司财务数据务必做到真实可信,坚决杜绝出现虚假信息,一旦遇到不规范的财务风险管理则要严肃处理。第四,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在保监会、审计部门、税务部门积极参与的情况下,财产保险公司暴露出大量的不规范操作行为,导致公司依据经营面临诸多风险,因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才能有效提高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能力,可以随时意识到可能存在的风险。第五,实现全面预算制度,利用将预算目标传达到下级各个部门合理控制企业经营,为了保证财产保险公司的稳定运行,可以利用预算及时纠正运行中出现的不合理行为。
(四)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公司的财务风险篇(7)
在市场环境下,公司发展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加,财务活动的结果也具有了一定的风险性和随机性。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意识到财务风险客观存在性,对各种风险进性预测,加强风险管理,防止公司财务状况的恶化。
一、公司财务风险特点分析
(一)综合性
公司财务活动所涉及的内容众多,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系统,财务风险所存在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综合性强,这是财务风险的特点之一。
(二)客观性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公司必然要开展财务活动,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财务风险,这种财务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无论公司是否愿意冒风险,只要有投资,想要实现利益,只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财务风险都会客观存在。
(三)损失性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有风险必然会有损失,这种损失可以是隐形的也可以是现实客观存在的。风险损失有的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量化,还有一些是不能够量化的。风险损失会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连续性的不良影响,会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定性,财务风险甚至会威胁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四)收益性
财务投资有风险,但在条件成熟,风险可能会转化为巨大的收益。风险在一定条件下,能够造成损失,同时也能够产生利益。公司开展财务活动,进行财务投资,都需要面临一定的风险,公司之所以愿意冒这个风险,是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因此,财务风险即意味着可能会有损失,也意味着可能会有极大的收益。从某种程度上讲,财务风险越大,意味着收益越高。因此,财务风险的收益性也是客观存在的。
(五)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是财务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既指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的不确定性,又指财务风险的结果的不确定性。公司在财务活动中,即使能够认识到某种风险的存在,但这种风险是否会造成损失,还是一个未知数,风险是否能够实现收益,还需要实践的检验,这就是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
二、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公司债务资本比例比较大
一般而言,公司资本主要包括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两种类型,这两种是不同性质的资本。公司要发展,在一定情况下需要举债经营。从财务管理方面讲,需要发挥财务杠杆效应,以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但财务杠杆效益既可以使公司获得利益,也可能会造成公司的债务损失。如果税后利润下降福度大,就可能造成公司财务状况的恶化。公司举债后,需要定期还本付息,如果债务资本比例过大,公司所需要承担的财务风险比例就会增大。在经营过程中, 一些公司往往看到的是债务资本带来的利益,利用举债方式扩大经营,为的是追求负债利益,但忽视了财务风险可能打来的巨大损失,从而使公司的财务状况恶化,使公司处于危险的境地。
(二)公司管理者和财务人员风险意识低
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公司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是非常复杂的,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公司的财务风险系数增加,财务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增大。但依然有很多公司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对市场风险认识不到位,对各种财务风险缺乏足够的重视。相关人员认为只要做好资金管理工作,公司的财务就不会出状况,这种认识是肤浅的。正因为相关人员对财务风险认识不足,控制财务风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强,才增加了公司财务风险的系数,这也是近些年来,很多公司面临生存危机,甚至破产的重要原因。
(三)资金管理不善
很多公司资金管理工作开展不力,主要表现在,公司部分资产由于某些原因,被债务人长期占有,这样,公司的资产安全性就不能得到保障,这也不利于资金的有效应用与流通。在资产管理方面,本应该收上来的资金,却长期收不上来,这种情况会为公司发展带来巨大的潜在的财务风险隐患。另外,公司资金管理不力还表现在,公司银行账户开设的过多,导致资金分散,公司相关领导者对内部的资金状况就不能做到全面有效的了解。这样,就导致投资决策行为失去重要的参考标准,导致投资决策随意性强的现象。公司对资金管理不善,还表现在对所占用的资金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这样,公司必然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
(四)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不完善
在市场环境下,公司经营活动面临的不稳定因素增加,财务风险增大,这对公司发展是一种巨大的隐患。公司领导者要认识到财务风险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财务风险也是可以预测,可以控制的,只要做好相关的财务风险预测控制工作,是可以有效减低财务风险的。但目前,依然有一些公司对财务风险重视不够,有些公司并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也没有设置独立的财务风险控制管理机构。而一些公司即使建立的有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设置的有专门的机构负责这项事务。但由于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专业能力缺乏,不能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识别和控制,这样也不利于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与化解。
三、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一)做好筹资管理保持适度的债务比例
现代企业经常会选择负债经营方式实现更大的利益,控制好债务筹资规模,保持适度的债务比例,做好筹资管理工作,才能有效控制与防范财务风险。
要做好筹资管理:第一,要对债务筹资的期限结构进行合理规划与控制。债务筹资一般可以分为长期借贷和短期借贷两种方式。公司管理者,需要分析公司投资期限结构状况,然后,对债务的期限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保障公司具有一定的还本付息的能力,以有效减低财务风险。第二,要加强债务资本成本管理。公司在需要进行债务筹资时,就需要做好债务资本成本管理工作。一方面要能够选择资本成本最低者,另外,要对债务资本成本率与投资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保障投资收益率高于债务资本成本率,这样所开展的筹资行为才是安全的。第三,合理控制债务筹资比例。公司进行债务筹资虽然可以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但公司还需要认识到,债务筹资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并不能说债务筹资越多越好,合理控制债务筹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公司要能够根据自身的偿债能力选择债务筹资比例,如果公司的偿债能力较高,就可以是当地增加债务筹资的比例,反之,则需要对债务筹资比例进行严格的控制,以有效减低财务风险。
(二)公司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强化财务风险意识
在公司文化建设中,要能够将风险意识融入其中。作为公司领导人要能够积极树立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理念,在各项经济活动中,也时刻注意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能够寻求有效策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公司要积极宣传风险理念,使全体员工都能认识到财务风险的客观性,提升员工的风险意识,激发员工参与财务风险控制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另外,作为财务工作人员,更需要强化财务风险意识,要不断提升自己对财务风险的敏感性,能够积极学习,加强财务管理,提升自己准确判断财务风险的职业能力和素养。这样,才能保障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的质量。
(三)加强资金管理提升资金利用率
公司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提升资金利用率,这样才能有效规避财务风险。一方面,公司要在财务部门内部设置资金结算中心,资金结算中心,统一对公司各部门的资金进行管理,各个部门所需要的资金都必须要有结算中心统一管理拨付,通过这种措施,解决公司存在的资金沉淀问题,加速公司整体资金流转的速度,减低资金占有的比例,提升资金利用率。另外,加强资金收账管理工作,尽量把外方债务收上来。对于一些信用状态良好,偿债能力强的客户可以适当地赊账,对于一些偿债能力差的客户,要尽量把所有款项都收上来,及时地做好催账工作,以降低资金风险,提升资金利用率。
(四)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提升财务人才个人能力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现代公司在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公司经营活动中潜在的风险进行监控与防范的一个系统。财务风险预警控制要能够贯穿于公司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作用,实现风险的有效控制。公司首先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构,这个机构的人员组成主要是具有管理经验的管理者和熟悉各种经济活动状况,熟悉各种财务状况的财务管理人员。同时还需要聘请一些熟悉公司外部管理咨询的专家,相关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预测,提供财务风险管控措施。另外,财务风险管理控制机构要建设完善的经营财务信息机制,能够对诸如会计核算信息,相关市场信息,行业数据信息及国家的先关政策等信息数据进行有效的搜集和管控。通过信息收集与分析,制定财务风险控制策略。最后,财务风险控制机构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风险经营和财务指标进行设置,如果发现企业经济行为超出了相关指标,就需要启动财务风险预警,通过这种措施,对公司实际经营和财务状况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有效保障财务安全,消除风险隐患。
总之,在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公司发展所面临的风险系数增加了,公司要能够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要积极分析财务风险因素,能够通过有效的策略,进行财务风险控制,以确保公司经营的良性化发展,提升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消除公司发展隐患,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斌. 强化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的若干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6(31).公司的财务风险篇(8)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2
一、前言
通常来说,集团公司中存在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公司内部财务结构的不合理,或者由于决策者的融资不当而引起公司可能丧失偿还债务的能力,进而导致预期收益下降的一种风险。任何一个集团公司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既包括损失的不确定性,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因此能否掌握这两部分内容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发展规律直接决定着一个公司的生死。既然财务在运作中有风险存在,在公司实际运行过程中就要想办法管理这种风险。虽然每个集团公司所采用的财务管理方法都不尽相同,但相同的是在财务管理的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存在财务的损失与收益,只有牢牢把握财务风险管理的含义与特征,集团公司才能尽量多的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收益,也避免更多不必要的损失。
财务风险管理就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对理财过程中所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分析、管理和控制的过程。通过对财务风险的管理,最终能够为集团公司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一般来说,财务风险的管理具有识别风险、度量风险、控制风险这三种作用,正好将财务的风险范围包括其中,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应该多加注意。
二、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的特点
财务风险在不同的公司种类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针对不同的风险形式应该进行具体的分析,掌握每种风险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带来的问题。而在集团公司中,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出以下几种特点:(一)财务风险的发展过程缓慢,不易被人察觉。财务风险一般在公司建立之初就存在于管理制度之中,这是任何一个管理制度都不可避免的。加上随着公司的发展,部分暴露出来的小财务问题没有引起决策人员足够的重视,日积月累,当财务问题的累积达到一个临界点,变以极具破坏力的方式爆发出来。(二)财务风险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全面性。财务风险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项决策之中,它广泛的存在于公司的各个部分,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通过采用技术手段是无法去回避它的,只能借助技术手段来应对各种各样的风险。(三)财务风险造成的后果严重,破坏性强。当财务风险成为一个大的问题暴露出来时,伴随它的往往是超强的破坏力,严重的情况下会直接导致集团公司破产,或者背上高额负债。
三、实例分析及集团公司存在财务风险的原因
1.实例概述
众所周知,摩托罗拉曾经是全球数一数二的通信设备公司,但是在当今的市面上却很难再见到这所公司的产品。在十年之前,摩托罗拉公司还是业界顶尖技术的代表词,在中国拥有着60%的市场占有率。而这样的一所公司,却由于财务投资等问题,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退出了中国市场,变成一个负债累累的公司。
首先发生问题的是公司高层错误的投资了“铱星计划”这一项目。这个项目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由摩托罗拉公司领头开始实施,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大不如意。由于事先对于产品的成本估计失误,最后造成依靠这个项目制造出来的手机价格高达3000美元,这无疑断绝了这些手机与大众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其次是在营销投资上也存在严重的失误。在摩托罗拉的V3手机为其获得超高的手机市场份额之后,公司却停止研发的脚步,将公司的运营全部寄希望于这一款手机的售卖之上,这就造成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这款手机逐渐跟不上市场发展的步伐而逐渐被淘汰。最后是公司内部福利的滥用。滥用福利对于一个市场份额逐渐下降的公司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它会直接榨干集团公司的最后一分钱。决策人员在自身公司市场份额下降时没有适当降低公司员工福利,直接使得公司能够用于自救的资产越来越有限,当公司没有能够调动以用于自救的资产时,财务风险就全面开始爆发了。最终的结果,就是集团公司失去绝大部分曾经拥有的市场份额,公司从一流大型公司变为小型公司。
2.集团公司存在财务风险的原因
(1)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等
一般来说,各大公司下属的子公司所拥有的信息量和主公司是不一致的,子公司所拥有的市场信息量往往大于母公司,但集团的主要决策部门却是存在于母公司中。这就造成了一个矛盾,好比决定汽车走向的人却坐在汽车后面一排,由前面的一排人告诉他路面状况。这样的决策方式在如今各大集团公司中依然在使用,虽然这样能够将公司大的前进方向决策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但是却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子公司在向母公司反应市场情况时并不一定会将整个情况完全的反映出来。多数子公司在面临问题时,更加倾向于自己解决,而不是将问题上报让大家都看到自己公司糟糕的财务状况。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母公司进行正确的适合市场发展的决策,从而使公司内部的财务风险越来越大。
(2)公司运营中赊销的存在
部分子公司在运营中为了扩大自身的销量,往往会采取赊销的形式,将产品先大量赊出去以占据市场份额,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逐渐增加了公司应收的账款数额。当这部分应收账款数额越来越大时,会直接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使得新产品的研发速度下降,甚至某些账目成为坏账,收不回来,从而为公司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在适当的时候采取赊销的方式无疑会对自身产品的售卖产生积极地作用,但是赊销的对象与数额却是值得好好考虑的。
(3)财务监控出现漏洞
部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监管不到位,也是造成公司财务问题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母公司在对子公司进行财务管理时,往往由于管理的成本过大而放弃或者放松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这就导致子公司在运营的过程中财务情况一团糟,没有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办法。其次,部分公司在运营过程中财务风险决策权限存在不清楚的情况。由于决策权限划分不明确,使得部分子公司的权限超出了自身能够掌握的权限范围,在面临较大的问题时,子公司的决策失误将会直接引起整个公司的投资混乱,使得公司财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四、集团公司对财务风险的预警对策
既然财务风险无法通过技术手段去避免,那就应该建立健全的预警对策,将财务风险的影响尽量降低。通过对上诉案例的分析,结合财务风险的特征,可以得出以下几点适于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预警对策,这些对策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需要决策人员针对自设情况进行适当的改变,以符合自己公司发展的实际情况。
1.将现金流量作为财务风险分析的要点
考虑到部分子公司在面临财务问题时倾向于自己解决,母公司的决策人员可以将各子公司的现金流量作为进行财务分析时的基本数据。这样一来,当子公司在隐瞒了部分实际情况时,可以从现金流量上获得更多的信息。采用这一指标来进行财务风险分析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对子公司的财务部门进行管理,杜绝财务管理上出现的漏洞。
子公司的现金流是最能直接反应公司运营状况的数据,通过分析这一数据,可以让母公司的决策人员较为直观的看到子公司的运营状况。如果子公司存在期满的情况,势必会在现金流上留下各种蛛丝马迹,而如果子公司的财务部门出现问题,也势必会通过现金流较为直观的反应出来。所以,集团公司应该以这一指标为核心建立完整的财务风险分析系统,使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更加到位,使子公司财务部门出现问题的概率降低。
2.完善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集团公司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存在子公司与母公司。整个公司的运转无疑需要子公司与母公司的高度统一,不仅是在决策上的统一,更是在财务问题上的统一。那么,要让子公司的发展步伐与母公司想适应,就应该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有了健全的管理制度,可以减少子公司对母公司在财务上的依赖,也可以将成本控制这一意识牢牢植入子公司决策人员心中,从而减少大量赊销的发生,降低财务问题爆发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健全的管理制度,还可以方便母公司决策人员更好地加入到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问题上来,使得整个公司在面临财务问题时的反应更加迅速,从而大大降低因为反应周期过长而引起的财务问题爆发的可能性。具体来说,定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工作,对子公司决策人员进行风险决策能力的训练都是很好地办法。母公司不能因为对子公司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成本过高而放弃或者放松管理,要知道对子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管理可以将财务问题出现的概率大大降低,这是保证公司健康长久发展的关键要素。
五、总结
财务风险是每个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在集团公司中,这一问题的凸显更盛。财务风险不能通过技术的手段去进行规避,只能采取手段来降低问题爆发的概率,所以,集团公司要更好地发展,就应该深刻了解财务风险的特性及发展规律。处理财务风险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决策人员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对方法进行修正,并且建立多种有效的预警方法,深入研究分析数据指标,将各种可能存在的不安定因素及早消灭。
参考文献:公司的财务风险篇(9)
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部门,不仅是公司的经理层和股东利益的协调者,同时也是董事会运作的责任者。公司董事会在公司运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有效运用董事会,公司将会因此而受益;相反的,如果公司没有让董事会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会给公司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甚至可能会停止经营,进而破产清算。由此可见,公司董事会治理机制设置的合理程度对公司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公司的董事会特征与财务风险存在紧密联系,必须合理设置公司董事会结构,使董事会治理机制可以很好地制约以及平衡董事会、股东、经理层三者之间的关系,防止它们之间出现利益矛盾从而增加公司的财务风险。
一、文献综述
董事会作为公司日常经营决策机构,应该在防范公司的财务风险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良好的董事会治理机制能够提升公司的经营绩效。于东智等(2004)研究认为,公司的董事会人数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成倒U型的曲线,公司以前年度的绩效水平与董事会的稳定性成正相关关系。王跃堂认为,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的财务风险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对于董事会特征与财务风险的关系研究并不是很多,由于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经营活动有紧密的联系,所以本文将从董事会规模以及独立董事比例等方面研究董事会特征对财务风险所造成的影响。
二、财务风险
公司财务风险是指由公司所处的经营环境中各种影响公司财务指标的可能性。目前理论界对财务风险内涵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财务风险指公司在财务活动中,因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公司实际与预期收益发生的偏差。广义的财务风险既包括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也包括由于内控制度不健全、治理结构不完善等对公司财务状况所造成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持续性亏损、无偿债能力以及违约等。狭义的财务风险指公司将来可能无法偿还到期的债务而承担一定损失的可能性,认为公司的资金来源于债权人或者投资人,其中的权益资金没有财务风险,公司所有的财务风险都是由于负债融资引起的。具体表现为:负债增加,公司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的可能性;在一定的资金总额条件下,增加负债比重,可能会提高公司的资金成本。
一般来说,衡量公司财务风险的主要有市场数据和会计数据两方面。根据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情况,主要是基于财务报表中的会计数据来衡量公司的财务风险,比如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等。尽管会计数据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公司操纵,但是相对于资本市场上的数据来说,公司的财务数据还是相对比较可靠。
三、研究假设
(一)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0-2012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从董事会人数、独立董事的比例以及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两职合一等方面分析公司董事会特征对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影响。在样本选取上,剔除金融类公司以及数据不完整的样本。因为金融类公司资产构成中流动资产比例很大,财务风险指标的计算方法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将其纳入样本总体在回归结果上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偏差。保留符合条件的ST公司,这部分公司具有较高的财务风险正是源于其不完善的董事会机制造成的,若剔除这部分公司可能对实证检验的真实性有所影响。
(二)研究假设
1.董事会规模。从现有的文献研究来看,董事会规模与公司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明确。有相关研究发现,董事会人数越多,公司财务风险也就越大;也有学者持相反的观点。本文认为,董事会规模和公司财务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首先,董事会人数过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公司的经营效率有所降低,进而公司的财务风险也有所加大。董事会作为公司的核心决策机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对公司一定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制定相应的决策。董事会人数过多会降低公司的决策效率,使得公司很多的经营与财务问题议而不决,进而降低公司的经营效率。其次,过大的董事会规模可能会使董事会成员产生依赖心理,当公司面临一定风险时,董事会成员可能会认为有很多人和自己一起承担公司风险,因而他们采取措施应对风险的积极性不高,增加公司的财务风险。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
假设1:董事会规模与公司财务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独立董事。国外多数研究表明,独立董事的存在能增加公司价值,但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公司独立董事对公司的发展并没有什么作用。独立董事与公司财务风险间的关系不明确,除研究方法不同外,主要原因在于独立董事与公司之间特殊的契约关系,公司雇佣独立董事的主要目的在于希望他们以外部人的身份解决公司所存在的问题。但是,公司与独立董事之间的契约关系并不完备,因为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利益关系,在提升公司价值方面独立董事没有太大动力。但是,独立董事很注重自身的信誉,他们比较积极关注公司的风险,如果公司发生财务舞弊事件,他们的信誉以及名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害;如果公司经营不成功,他们可能也会受到牵连。根据以上的分析,本文认为独立董事的存在将会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因此,本文提出:
假设2: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财务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3.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董事会主要负责决策公司发生的重大事件,主要作用在于监督,总经理由董事会任命,代表公司执行董事会制定的决策。经理层只有剩余控制权而没有剩余索取权,这使得经理层与公司的董事的追求目标并不一致,一个经营、一个监督,两个相反的职能在关键时刻做出的决策很难既公正又客观,既维护本身利益又维护股东利益。两职合一可以降低对总经理的成本,但两职合一使得董事会的其他董事迫于董事长的压力可能不敢发表监督意见,在公司制定决策时,容易受决策者个人影响,做出的决策主观性过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司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公司的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时,总经理可能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为自己谋求利益,当面临若干个方案,风险程度不同时,总经理为了自身利益往往会偏向于采取更加激进的经营方案,增加公司的财务风险。因此,本文提出:
假设3:两职合一公司的财务风险大于两职分离的公司财务风险。
(三) 研究设计
1.变量设定。(1)被解释变量。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得公司实际财务结果与预期目标之间发生偏差,对于公司发生的偏差,应该采用一定的工具进行量化。杠杆分析法通过财务数据对财务风险直接进行度量,衡量风险大小的工具是财务杠杆系数。这种方法计算比较简单,数据获得也比较容易。杠杆分析法强化了财务风险指标的可比性,有利于管理者更好的权衡公司的风险和报酬,进而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由于独特的优势,杠杆分析法是度量财务风险的一个较为理想的指标。因此,本文采用财务杠杆系数衡量公司财务风险,用Y来表示。(2)解释变量,具体定义如表1。(3)控制变量。除了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设置外,其他变量也会对公司财务风险产生影响,忽视这些变量,得出的回归结果就可能是不准确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本文选取以下两个变量作为实证研究的控制变量,见表2。资产负债率:公司资产负债率与财务风险水平有很紧密的联系,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可能伴随着较高的财务风险水平;资产周转率:资产周转率反映公司的营运能力,营运能力强的公司相对来说财务风险也较小。
2.模型构建。为了检验公司董事会特征各个指标变量对财务风险影响状况,本文构建以财务杠杆系数为因变量,3个相关指标变量作为自变量,2个指标作为控制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回归模型如下:Y=b0+b1DSIZE+b2IDR+b3DUAL+k1LEV+k2ZZL+ε。其中,b0为常数项,b1、b2、b3为自变量系数,k1、k2分别为控制变量系数,ε为随机干扰项。
四、实证检验及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
通过描述性统计可知,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观测值达84个,占总观测值的20.5%。说明大部分上市公司两职合一较少,比较重视职责分离。董事会规模方面,董事会规模的稳定性还是比较好的,无论是极小值、极大值、平均值基本保持一致。独立董事比例方面,大部分独立董事比例不符合证监会的要求。
(二)相关性分析
用Logistic方法建立模型时,如果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模型的精确度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回归分析前需要对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剔除高度相关的变量。变量之间相关程度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当相关系数0.3时,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极弱,可视为不相关;当相关系数大于0.3小于0.5时,低度相关;当相关系数大于0.5小于0.8时,中度相关;相关系数0.8时,此时高度相关。从表3相关性分析来看,三个变量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5,回归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针对这些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是可行的。
(三) 回归分析
通过表4线性回归分析可以看出,DUAL(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DSIZE(董事会人数)与公司的财务风险是显著相关的,控制变量中的LEV在5%的水平显著,也就是说LEV越高,公司的财务风险越大;在解释变量中,DUAL和DSIZE与公司的财务风险成负相关,与假设是一致的。得到回归方程:
Y=2.997+0.054DSIZE-0.205DUAL-1.905IDR-0.023LEV+0.514ZZL
五、实证研究结论
通过实证研究可以看出,公司董事会特征对公司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影响效果显著,其中包括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董事会规模以及独立董事比例等。除此之外,所选的两个控制变量(资产负债率以及资产报酬率)与财务风险的相关关系显著。
参考文献:公司的财务风险篇(10)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风险也是可以预防和降低的。集团公司的发展是与风险相竞争的过程,要防范和控制风险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集团公司界定
集团公司是一种母子公司体制。母公司是集团公司的核心,必须实力强大,具有投资中心功能,它可以是一个大型生产、流通企业,也可以是资本雄厚的控股公司。母公司不但拥有子公司在财务上的控制权,而且拥有经营上的控制权,并对重要人员的任命和大政方针的确定拥有决定权,甚至直接派人去经营管理。子公司的资产全部或部分地归母公司拥有,但经济上和法律上都相对母公司而独立。
二、集团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
集团公司作为一个多极产权主体的组织,其财务风险形成的内部因素也是复杂的,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元化经营诱发的财务风险。集团公司快速发展的出路总的来说只有两个:要么是专业化,要么是多元化。从理论上来说,集团公司实施多元化发展策略可以获得范围经济创造的价值、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分散经营风险等好处。但取得这些好处也是有其必要前提的。如果不具备条件盲目扩张,在多元化业务中的每一项都达不到有效的经济规模而缺乏优势,或企业实行无关联多元化经营战略,进入不太熟悉的行业或从事不了解的业务,不仅起不到预期的分散风险的作用,反而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2.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集团公司财务风险。财务控制主体对客体的信息拥有量不可能是完全的,有无限接近完全信息的趋势,但永远不能达到。尤其是在集团公司中这种现象更加明显,集团公司存在层层的委托关系,委托者所掌握的信息永远小于者所拥有的信息量,一直处于信息的劣势地位。而者又不可能拥有其竞争对手、产品的消费者、材料的供应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全部信息,母公司难以全面了解所有的情况。
3.集团公司组织形式导致的财务风险。集团公司主要采取的是母子公司制的治理结构,严格地说,这种制度有效地把子公司的经营风险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母公司不会因为子公司经营失误而遭受更多损失,更不会侵害到其他子公司的利益。但在实践中,这种组织形式依然有诱发财务风险的可能性,一旦某个链条出了问题,将给整个集团造成灾难性后果。
4.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带来的财务风险。集团作为子公司的投资者,对子公司的影响,完全是通过其向子公司董事会派出的董事、高层管理人员来实现的;母公司在子公司具体的经营活动中并不进行直接的干预。在整个集团的分工上,母公司主要将精力放在股权的投资管理上,致力于整个集团的资本经营和投资策划;子公司则在其董事会的领导下,搞好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决策层次上,母公司除了生产经营决策外,主要负责宏观战略方面的决定;子公司董事会所做出的决策则较倾向于实务操作。由于投资者与经营者处于分离状况,投资者追求的是企业价值的提高,经营者追求的是任期内的经营业绩,实现会计账面的“利润最大化”,出资者监督缺位的情况会经常出现;信息的不对称、董事会权力事实上的被架空,可使经理人利用手中掌握的实质性经营管理控制权,借助信息不对称优势、即内部人地位,最大限度地谋求内部控制利益。其结果必然会有损于投资者的权益资本,最终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
5.集团公司的监管漏洞所产生的财务风险。目前集团公司监管制度存在诸多漏洞,主要表现在:一是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尚未建立起来,下属子公司对母公司仍存在过度依赖和缺乏成本控制意识的现象;二是投资决策制度不科学,由于集团内部风险决策的权限不明确,或者完全放松对子公司投资决策权的控制,造成子公司权限过大,投资失控;三是财务报告披露和处理制度不健全;四是集团内部财务审计不健全,我国不少集团公司没有专设审计部门,即使有审计部门也不能做到定期或不定期对子公司进行财务审计,往往是等到子公司出现大的漏洞或严重问题以后,母公司才知道,结果已造成不可挽回的风险损失。
6.人员素质所产生的财务风险。集团公司相对于一般企业来说,因其面对的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对各类人员的素质要求应格外严格,尤其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更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协作精神,因为人员素质不高,往往会使建立了的风险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三、集团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
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的产生不仅与其内部原因有关,而且也与其外部原因息息相关。从外部影响角度来看,影响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的外部风险一般表现为经济环境风险、市场环境风险、国际环境风险、自然灾害性风险和技术风险。
1.经济环境风险。经济环境风险是指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影响,导致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和财务战略与经济环境不协调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经济环境风险一般表现在国家货币政策变化、税收政策变化、经济政策变化、财政政策变化、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等方面。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性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外在环境因素,这些外在环境因素是难以准确预测和无法改变的,这给集团公司控制经济环境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增加了难度。
2.市场环境风险。市场环境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及相关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导致集团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和销售价格无法实现预期目标,影响集团公司财务收益甚至危及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我国市场经济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而导致市场竞争的不规范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加剧了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
3.国际环境风险。国际环境风险是指国际经济、政治、法律、军事环境的变化对集团公司经营管理活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全球经济相互间的关联性越来越强,国际经济、政治、法律和军事环境的变化对集团公司的影响也日益增强。
4.自然灾害性风险。自然灾害性风险是指由于不可预料的自然灾害,影响集团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破坏性影响,给集团公司带来财产损失,如火灾、水灾、地震、天气灾害、环境污染等。虽然自然现象灾害性风险不能控制,但可能通过保险来降低灾害损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安险的承保范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