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 央视从春晚看国家趋势你看懂了吗定义

猫哥团队/猫哥传播考研每年除夕夜,都是人们守岁的日子,这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规定”了,守岁寓意着团圆,吉祥的含义,这也是为什么身在异乡的人们,不远万里,不辞辛苦,也要回家过年的原因。而在守岁的过程中,“春晚”自然是人们不可避开的话题,每年的除夕夜晚8点到12点,人们围坐电视剧旁,等着看春节联欢晚会。自从1983年春晚联欢晚会开播以来,晚8点到12点,这一时间段已经默认为全国人民参与春晚这一仪式的时间,今年亦是如此。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除了歌曲舞蹈、明星助阵外,还有航天人员、虚拟偶像的加盟,除此之外,春晚还大幅度融合了前沿的科技手段,5G+4K/8K+AI ,给人们带来了亦真亦幻的舞台景观,带来了视听震撼体验。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用传播学来解析春晚的??1作为仪式的春晚仪式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有着悠久的历史。詹姆斯·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中指出传播的仪式观有着明确的宗教起源......在仪式观中传播一词的原型则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传播的最终目的是建立起一个有秩序、有意义的世界,“共同信仰”“共同理想”成为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随着媒介技术的革新,仪式所要求的时空同质性得以在更大的场域中被满足,春晚便是一个显著的媒介仪式案例。随着传统家族仪式及意义在现代社会中的衰落,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需要新的仪式载体承载其内涵,以弥补前者带来的结构性缺憾。电视直播给予全民族时空关系的凝聚以媒介技术的支撑,而嫁接了春节所承载的“团圆”“守岁”等象征性民俗内涵的春晚无疑是最合适的仪式载体。自 1983 年起,除夕夜八点至十二点这一时间段已经默认为全国人民参与春晚这一仪式的时间。而这一仪式将个人家庭的微末叙事和国家民族的宏大叙事连接了起来,它在“同质”的时空中将人们“拉进”想象的共同体,从而成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当代政治仪式”。春晚创作初衷就是以仪式为诉求的。第29届春晚导演马东曾指出,春晚本身就是一个肩负着塑造主流意识形态使命的人工仪式。但是近些年,春晚越来越遭到诟病,其内含的家国同构的政治目的在人们吐槽春晚的文本解构以及逐渐兴盛的地方春晚和网络春晚的林立竞争中逐渐弱化,作为仪式存在的春晚的神圣性、象征性、权威性也在逐渐被消解。针对此困境,央视春晚也不断做出调整,在宣扬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尽可能符合市场需求,通过顺应潮流开办网络春晚、举办春晚衍生节目等方式,拓展春晚的仪式场域,重塑春晚的仪式性质。2春晚仪式性质的消解一、神圣性的打破:春晚吐槽的恶搞与颠覆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以往单向度的传播模式,人人都可以发声,用户生产内容大规模兴起。人们可以便捷地完成信息的生产、共享与传播,并借助新媒体平台形成讨论场,与其他用户实现高度互动。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前提下,春晚仪式场域也随之延伸。伴随着春晚仪式场域在线上的拓展,作为仪式参与者的观众得以活跃的时空维度也就此延伸,不再局限于家庭成员之间某一时刻的交流。自媒体的即时互动强化了仪式超越时空限制的特性,构建出一种非常规意义的共时性关系,人们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晚的同时,通过自媒体即时评论、即时分享,情绪的表露可以得到回应,强化了交流的欲望,以吐槽的方式参与到春晚仪式中去。近几年,网络上春晚吐槽的规模越加庞大,讨论热度甚至远高于节目本身。某种意义上对于春晚的吐槽构成了春晚的另一种生命形态。传统媒介仪式以单向传播为主,作为参与者的观众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仪式所赋予的意义。而在新媒介事件中,由春晚单向度地作为意义建构者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共识的形成正在转移到另一个场域。越来越多的人以自媒体的身份主动参与到春晚仪式中,他们在不同的社交媒体平台实时发表对春晚的态度、点评和解读,并展开互动和讨论。其结果是网友不再被动地接受官方赋予春晚的仪式内涵,而开始在“后场”重新对春晚展开定义。基于春晚节目衍生的吐槽、段子层出不穷,使得春晚作为仪式所具有的神圣性、象征性也在网友对春晚文本的解构中逐渐消解。二、权威性的削解:群雄逐鹿的地方春晚与网络春晚春晚的仪式性质中最突出的是它的“国家”性质。“春晚”一度是“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简称及代名词。自 1983 年央视春晚举办以来,已有30 余年,但事实上,举办春晚并非央视的专利和特权,部分地方电视台也延续了举办春晚的传统,如辽宁卫视、湖南卫视等省级上星卫视一直坚持推出自制春晚,但播出时间基本避过了央视春晚的播出时间。从时间点来看,地方卫视没有直接参与到除夕这一具有团圆、守岁意义的仪式场景中来,央视仍旧“垄断”除夕夜的电视收视,其主导地位似乎不可撼动。但在媒介技术发展和群众需求的共同作用下,作为仪式的“春晚”逐渐不再局限在“中央电视台”“电视”这样的框架内。各地方卫视竭尽所能地精心策划筹备、加大投入力度、邀请各界大腕,希望借由春晚的春风,扩大自己平台的品牌影响力。尽管无法与央视抗衡,但地方春晚依靠其自身特色还是给央视春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辽宁卫视就曾以邀请“猴王”上春晚的方式占据了猴年春晚前后的话题热议榜。2016 年是猴年,央视导演却并未邀请“猴王”六小龄童加盟春晚,一时引发网友的热议,他们通过向央视春晚官微、央视导演留言等方式表达了对六小龄童加盟春晚的期待和诉求,但最终“猴王”的央视之旅也未能实现。而辽宁卫视却借此契机,邀请“猴王”加盟辽宁卫视春晚,并对其表演的节目进行突出宣传,一时间与央视春晚形成了鲜明对比,辽宁卫视也因此成为猴年春晚的话题热点之一。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而兴起的“网络春节联欢晚会”这一新型春晚形式也迅速发展起来。网络春晚以其民间性、草根性、高度的互动性受到关注。这也就意味着,一家独大的春晚仪式在逐渐地被打了破。“遍地开花”的地方春晚、网络春晚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央视春晚的官方权威性。3春晚仪式性质的重塑一、仪式形式和仪式场域的拓展:春晚衍生节目仪式载体的不同导致参与方式的不同,是媒介仪式与传统意义上仪式的重要区别。传统仪式中现场和发生地点常常是融合在一起的,人们要参与到仪式过程中,必须亲临现场。媒介仪式把仪式从发生地剥离出来,送到每一个家庭当中,仪式参与者不必亲临现场,家庭成为仪式信息接受的大众场所。如果说央视春晚中,现场观众是春晚仪式的直接参与者,那么电视机前的广大观众只是借助媒介,模拟参与,以不同于传统的参与方式,加入到仪式的演出中。但现场参与与模拟参与所赋予的参与体验显然是不同的。相较于现场直观的视听观感营造的热烈氛围,通过中介传输的“现场”仪式感则大打折扣,而为了补偿非现场观众的参与体验,辅助电视观众模拟参与,春晚直播过程中设置了诸多与电视观众互动的环节,如征集新年愿望、抽取新年大奖等等。二、整合与收编:官方网络春晚的创办自北京卫视开启“网络春晚元年”后,各地卫视网站也相继推出了网络春晚。网络春晚的节目素材多取自互联网,表演者多为草根达人,因此,节目常常包含网友们的二次创作,且内容往往包含了对主流文化的抵抗,这显然与传统春晚表演性的宏大仪式的目的相违背。网络春晚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并不断消解了春晚的仪式性质。为重塑春晚的仪式性质,央视也紧跟其后,开辟了网络春晚的新战场,作为传统电视春晚的补充。参考文献1余璧玲,春晚仪式性质的消解与重塑[J],视听,20182晁晓峰,从媒介仪式理论看“春晚”的新变化[J],今传媒 ,20143马娴,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话
唉。楼上赞多的都是吐槽。题目问的是亮点和特色,我来说正经的。特点有,受众更细分,自嘲作为变革的手段,回家是中心思想,中国梦积极献礼,适当电影元素1.节目的受众定位更加细分作为商业导演的冯小刚手中的春晚比起往年的春晚对节目的受众有着更细的分类。拿年轻人的节目来说,往年总是以流行歌曲串烧的形式照顾这部分观众,细分时主要以地域进行分类,典型的思路是大陆、港台、国外按照歌手来源分类,但是这种分类模式并非以观众需求出发。但今年冯导有点从受众角度进行节目选取,单看歌曲类,面向的群体就很多。开场:开场歌曲《想你的365天》,李玟 沙宝亮 张靓颖 林志炫文青/白领:亮点是第一次以歌曲的贴近现实程度进行选取,以往就算选了歌也会让明星去演唱。比如说之前春晚陈坤的《好久没回家》,《群发的我不回》,郝云文青/白领: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王铮亮最广泛的人民群众/献礼:歌曲《我的要求不算高》,黄渤杀马特:歌曲《倍儿爽》,大张伟老传统——香港:歌曲《最好的夜晚》,梁家辉 陈慧琳最广泛的人民群众之星光大道:歌曲《张灯结彩》,阿宝 王二妮老传统——献礼/军队:歌曲《光荣与梦想》,总政歌舞团老传统——海外明星歌曲《玫瑰人生》,苏菲-玛索 刘欢韩粉:歌曲《情非得已》,庾澄庆 李敏镐老传统——台湾:歌曲《答案》,杨坤 郭采洁老传统——感人:歌曲《老阿姨》,韩磊老传统——献礼:歌曲《我的中国心》,张明敏最广泛的人民群众之星光大道:歌曲《套马杆》,乌兰图雅 乌日娜 歌曲《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农民歌手 王向荣 杜明明中国风爱好者:歌曲《卷珠帘》,霍尊歌声飘荡几十年: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华晨宇 歌曲《青春舞曲》,李琦 歌曲《康定情歌》,肖懿航 歌曲《站在高岗上》,汪小敏老传统——献礼:歌曲《天耀中华》,姚贝娜除去老传统之外,这一次突破在文艺范和杀马特并举,中国风与献礼片齐飞。中国各个阶级、阶层都有呈现。虽说突破不多,但总体向着更多元化发展。正如开场视频,春晚众口难调,但也只能照顾各方的口味。2.自嘲、“回家”这次春晚的特点是自嘲,回家、电影元素。哦,还有中国梦。。《春晚是什么》更多是冯导对春晚的自嘲。那一句“北方人的笑话我们看不懂”,很现实,没看出所谓矫情在哪。年轻人吐槽,老年人爱京剧,文化人觉得俗,劳动人民觉得看不懂。但正如视频里说的,没办法,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和习俗。而且结尾处当《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前奏开始时,那一个个回家的身影其实早在央视最近的节目里有穿插,这些回家的公益广告造成的铺垫情绪是很用心的。这就是第二个主打的回家温情特点。手法上后面穿插的各段视频也可以佐证。开场张国立的主持词也是以自嘲开始,“如果是往年应该怎么说”,冯导用自嘲的手法一方面是想和过往的春晚传统区分,但又无法立即抛开观众已经被培养的习惯实现自己的所有构思,自嘲地用以前的模式就成了一个手法。还有朱军的主持腔念群发短信,我相信群发短信和主持腔都是冯导非常讨厌的典型过年符号。第一个蔡明小品中华少的选秀比惨可以说和朱军一样是现身说法了。3.电影元素电影元素,开场曲《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来自动画电影宝莲灯,第二段主持词的背景音乐好像是《天使爱美丽》。还有苏菲玛索!4.中国梦中国梦,今年春晚是价值观非常正的一届。在这一点上冯导一点也不含糊。如果放在高考作文里,应该是上乘之作。代表节目,黄渤的歌曲《我的要求不算高》,歌词正得仿佛出自御用文人,“养老生病不花钱,有政府来买单这就是我的中国梦,他很小也很普通,我不求变成龙和凤,我只想活在幸福中踮起脚尖就能够到,不能悬在半空中”不求变成龙和凤,不能悬在半空中。中国百姓的中国梦和南方周末的中国梦完全不一样嘛。这就是所谓的主流价值观。刚查了《我的要求不算高》作者梁芒梁芒出生于文艺世家。父亲是从四川达县北山乡走出去的著名诗人梁上泉,曾为全国十大青年诗人,由他作词的歌曲《小白杨》传唱至今,家喻户晓。母亲曾是达州市歌舞团演员。受父亲的影响和自己扎实的诗歌功底,梁芒的歌词创作作品甚丰,影响日盛。 他还是歌手孙楠的“御用”词作者,他创作的《拯救》一度被众人传唱。由他作词的电影《集结号》主题歌《兄弟》刚刚传遍神州,最近又为冯小刚的《非诚勿扰》主题歌量身作词。湖南卫视热播的电视剧《丑女无敌》中两首主题歌《大多数》和《无敌第一》,歌词作者都是梁芒。他还为知名电视剧《情定爱琴海》、《末代皇妃》、《黑冰》、《红粉世家》等撰写主题歌或片尾曲歌词。——百度百科不算御用文人,倒是冯导的老朋友了。冯导应该是有意用这首歌去“点题”。后面还有点题歌曲张明敏的《我的中国梦》,同样对歌词非常感兴趣。今年的献礼元素特别多,献礼和以往的“金色田野上”类歌曲不同,献礼的表现形式一定要有所寄托,一般寄托历史和回忆。这方面突出的节目是:歌舞《英雄组歌》、歌曲《光荣与梦想》 ,如果范围广一些,《我的要求不算高》也算是献礼了。总体而言个人对冯导满意度一般。语言类节目少但不精彩,视频质量都很高。但是不出彩对于冯导来说可能就算不上太成功了。我尤其对他过于主旋律一直中国梦不满。
这波啊,这波是输麻了。美国虽然版权法拉跨,被资本家拖到了95年才变成公有领域。但政府制作内容无版权。你这么好的宣传自己的材料还有版权限制、避免使劲扩散,怪不得文化一直输出不了。举个例子,我想用一首歌做视频,结果美国海军乐队的没版权随便用,那我肯定用美国海军乐队演奏的歌曲。我出个主义:自媒体搬运上传能力很强,但制作内容能力拉跨。而央视有内容。放开央视视频的版权限制,让我们自媒体霸榜国外视频网站,中文歌、中文综艺、中文视频节目充斥在 YouTube 上,YouTube 能翻译字幕,可以让全球人都看见中国、听到中国声音。不就轻易实现强力的文化输出了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从春晚看国家趋势你看懂了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