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思金融是干什么的的各地规模有多大?

心怀世界1990年浦东规划图纸上,浦东机场已标注在现在的位置,选址海边为未来发展留下足够空间。在海滨浴场,向客商描述蓝图文 / 谈璎图 / 陶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汤超展示1990年的浦东新区总体规划示意图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5月3日,浦东大道141号一幢不起眼的二层小楼门前,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正式挂牌。两周后的5月17日,25岁的汤超从华山路上的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出发,摆渡过江前来报到,成为浦东开发办的“一名小兵”。他记忆中“从零开始,心怀世界”的浦东开发开放初期是什么样的?1990年的浦东,是仅有上海人熟悉、地图上没有的地名。甚至有外宾下榻黄浦江畔的和平饭店后打听:“浦东远不远,要不要坐飞机去?”让世界了解浦东,实现招商引资,成为当务之急。刚到浦东办,汤超在信息处做内外宾接待和统计工作。“从世界各地来浦东大道141号访问的客人非常多,一批接着一批。”电话、传真机响个不停,大家都忙得停不下来。翻开汤超珍藏的黄簿面工作手册,第一页记录了1990年5月24日下午,他陪丸红株式会社三位日本客人参观浦东煤气厂、高桥海滨浴场、打捞局码头等信息。据手册上的统计数字,挂牌后第三周6天里,浦东办共接待外宾121批次。1990年时,境外不乏质疑声:中国改革开放会不会停顿?中国政府说话是否算数?在亲眼目睹了建设如火如荼的浦东实况后,客人们得出了肯定的结论。汤超拿出一张陪同日本客商参观外高桥时的合影照片。“那时这里(杨高路)只有两车道,越往外高桥开路越窄,路边芦苇贴着车窗划过。我们就在长江口的高桥海滨浴场空地上,向客商描述未来的发展蓝图。”外商当时普遍有些将信将疑,实地考察后有的马上付诸行动,有的则继续观望等待。30年后的今天,浦东新区已集聚170个国家和地区的3.62万家外资企业、35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全球500强企业中346家在这里有投资项目。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1.27万亿元,是1990年时的211倍。海纳百川,勇立潮头,追求卓越,艰苦奋斗只用一句话,恐怕难以完整概括出浦东创业者的精神。“浦东开发办开会有个特点,大家都讲普通话,因为人员来自五湖四海。”汤超用“不计较”三个字形容大家的精气神。“开始一年多我们都没有正式编制,各自在原单位拿工资”,工作量大,加班加点是常态,有人错过了当天末班轮渡,就睡在办公室。初创时期,办公室里用的都是东拼西凑来的旧家具,全楼上下最贵重的只有两样:一台施乐公司赠送的复印机和一台华东师大赠送的电脑。一个空调的故事流传至今。挂牌不久天渐渐热起来,来的第一台空调装在哪个办公室?开发办的几位领导一致决定:装在最需要的地方——外宾接待室。有位大家都认识的“老陈伯伯”,文件管理得清清爽爽。“需要文件就找他,老陈伯伯会第一时间像变戏法一样把文件从某个角落找出来。”浦东开发,规划先行。建设蓝图一笔一划,皆出自深思熟虑。1990年浦东规划图纸上,浦东机场已标注在现在的位置,选址海边为未来发展留下足够空间。汤超记得杨昌基说过:浦东办是“空办”,没有审批权、财权和人事权;同时又是“控办”,要落实中央和市领导指示,严格按照高标准进行规划和开发,避免盲目建设。有感于此,汤超在《浦东开发》杂志发表微小说《浦东,2030年》,假设浦东开发缺乏一流规划和管理,几十年后只能对很多大楼爆破拆除。1994年他在金桥开发公司招商中心工作时,进一步感受到浦东“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理念。金桥开发区地块不止于提供水电气等“七通一平”,把集中供热和卫星通信都考虑到位,每块地投资规模和预计产值都有精确数据。一家两代,皆与浦东开发有缘。1988年7月,上海市浦东开发联合咨询组博览会专题小组《关于在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的设想》可行性研究报告问世,提出借鉴日本经验,在浦东举办世博会,形成上海城市向东拓展的格局。汤超的父亲汤万方当时在上海市科委工作,是课题组组长。1990年汤超机缘巧合加入了浦东开发的队伍,并在浦东办工作时遇到了他的另一半,1994年结婚后把家安在浦东。如今他家的两个孩子都已在浦东长大,成为浦东新区超过550万常住人口的一份子。他说:“浦东开发,人的集聚是第一位的。”汤超现在的办公室在中国钻石交易中心大厦里,这里有国家级要素市场——上海钻石交易所及上海钻石宝玉石交易联合管理办公室。窗外,有8条快车道2条慢车道的世纪大道车水马龙。他回想起1992年第一次出访美国,走出洛杉矶机场看到多车道高速公路时,既震惊又羡慕:什么时候上海能发展到这样?30年努力,梦想早已成真。1990浦东开发办公室挂牌1990年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大众汽车公司成立五周年大会上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1990年5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和浦东开发规划研究设计院在浦东大道141号正式挂牌。1991年3月,朱槠基代表市委提出“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16字方针,并提出坚持“规划、基础设施、金融贸易”三个先行。开放先锋27年前,外高桥保税区“步行街”汇集了当时国际先进的高科技产品,到那里逛街要办出入证才行。这里曾有个“微缩版进博会”文 / 宋宁华图 / 张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冯戟回忆外高桥“步行街”当年的盛况“万商云集的第三届进博会刚刚落幕,这让我联想起27年前,外高桥保税区成立不久,曾出现过一条步行街。它比南京路步行街还早很多年,汇集了当时国际先进的高科技产品等,可谓微缩版‘进博会’。”近日,记者专访上海外高桥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戟,他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外高桥往事。外高桥保税区作为全国第一个保税区,许多“第一”的创举在这里诞生,许多“首次”的成果从这里推广,如今的经济总量更是超过了全国保税区总量的半壁江山。一条已经淡出人们视线的步行街,将我们的记忆拉回到那个筚路蓝缕、破冰前行的年代。冯戟打开百度地图指给记者看,“现在外高桥3号门附近,就是当年‘步行街’所在,当时的全名叫‘外高桥保税区国际商品广场’。”和现在“说走就走”不同,他回忆,当时的外高桥保税区需要凭证件才能进入,各个门口都有“铁将军”把门,外来参观的市民等需要办理出入证。这条步行街展示的商品都是进口的,属于国际贸易的范畴,所以大家也叫它“国贸广场”,但流传最广的还是“步行街”的叫法。由于它是当时保税区内唯一展示进口商品的地方,人们要想看“高、大、上”的进口商品,“步行街”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在这里,让人有种“不是出国,胜似出国”的感觉。当时,日本比较大的综合商事都来布展,比如先锋、伊藤忠、丸红、商菱(即后来的三菱商事)等。欧洲的捷成洋行、宝隆洋行等也陆续进驻。“摊位的摆设和现在的进博会有相似之处,也是企业搭台、分摊位设展的。”说到“步行街”的“高光时刻”,冯戟描述了当年它英姿勃发的模样:位于商场里的步行街全长200多米,宽6米多,中央有一条宽敞的采光顶棚走廊,在整个商场的中段还有一处休闲区,可供游客、顾客小憩。二层楼的沿街设回廊,由四处天桥相连。街顶是采光顶棚,有不锈钢灯架,街中的花坛和休闲椅在灯光的照射下,有高端、洋气、上档次的展示效果。上世纪90年代初,进口商品在国内不太容易有机会看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际科技前沿的“步行街”,成了当时整个外高桥保税区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无论是外省市考察团,还是上海的市民都慕名前来参观,熙熙攘攘很是热闹,按照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网红打卡点了。”曾有一位外省市参观者看中了一个日本“快译通”,爱不释手,想要购买。遗憾的是,按照当时的规定,“只展不销”。受时代的限制,外高桥“步行街”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它对外高桥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步行街火爆一时,外企迫切想要打开国内市场,国内需求风生水起,市场潜力巨大。但受制于政策瓶颈,供需之间咫尺天涯。这倒逼外高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推出一系列改革创新之举。后来推出的“先出区后报关”分拨政策、跨境通的销售模式等,最终让顾客立等可取、极速提货。步行街的“牛刀小试”,更为外高桥探寻未来发展之路开拓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路。1992年,我国第一家外商独资贸易公司——上海伊藤忠商事有限公司在外高桥保税区注册成立,之后越来越多的外资贸易企业落户外高桥。为了满足外资贸易企业在保税区内开展国内贸易的需求,外高桥在全国首创建立了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生产资料交易市场,由国有企业搭建平台,平台发挥了服务和监管的双向作用;外资企业通过这个平台开具发票等,终于打通市场之路。冯戟透露,面对这个全新的模式,一开始许多人提出质疑,会不会有人浑水摸鱼、偷税漏税?国家、上海相关税务部门等都曾来查过账,但“清清爽爽”的账目用事实证明,商家在这个看似简单的平台上诚信经营,没有发生过一起虚开、代开增值税发票的情况。这些大胆闯、大胆试的对外开放改革举措,不但坚定了外高桥大力发展贸易业的信心,也为后来的上海自贸区孕育了创新基因和沃土,更让外高桥在全国保税区中独占鳌头,成为浦东开发开放的探路先锋。1990年,外高桥还是一片蒹葭苍苍的芦苇荡;历经30年的艰苦创业,如今的外高桥保税区域已经形成8个销售规模超千亿的商品品类,以及8个销售规模超百亿的商品品类。澳大利亚、中东欧十六国、智利国别商品中心及酒类、化妆品、智能制造等10个平台,成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6+365”常年展示交易平台。今年前三季度,外高桥保税区域跨境电商订单交易总额30亿元,占全市的57%。当年的步行街“望洋货兴叹”,如今这里已一跃成为距离世界最近的地方。1990外高桥保税区设立1990年9月8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1991年8月,外高桥保税区启动封关建设工程。1993年10月,只用28个月就建成了拥有“4个万吨级泊位和1个千吨级驳船泊位”的港区一期码头,创造建设新纪录。2011年9月,外高桥保税区被商务部列为全国首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流金岁月作为一个新上海人,他从研究员做到基金经理,一直做到总经理。浦东可以让年轻人白手起家,实现自己的梦想。他看好的大牛股捂了16年文 / 连建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陈戈刚进入富国基金时,只是一名研究员1992年11月20日,陆家嘴规划国际咨询会议上,世界顶级规划设计大师围着5个模型展开热烈讨论。最终经过17轮讨论修改,历时2年,完成了陆家嘴中心区域的规划。如今,这些规划变成了现实,陆家嘴成为世界一流的金融城。金融城离不开金融机构和金融人,富国基金总经理陈戈就是最早来到陆家嘴的金融人之一,见证了金融城的发展历程,也创造了一段投资界的传奇。从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一路成长为富国基金总经理。他管理过的富国天益基金,16年20倍,成为富国基金的“明星基金”。他的经历,堪称陆家嘴金融人的传奇典范。陈戈2000年进入中国首批十家公募基金公司之一富国基金,2001年,富国基金将总部从北京迁到上海,办公地选择当时中国第一高楼——金茂大厦,是最早进入陆家嘴的金融机构之一。陈戈怀揣投资梦想来到了陆家嘴。在陈戈的印象中,当时陆家嘴的大楼不多,金茂大厦周边都是吃饭的地方,富国后来办公过的花旗大厦、国金中心,当时都还没有。尽管当时陆家嘴金融城还没有成形,但陈戈对浦东印象很好。当时浦西比较拥挤,陆家嘴相对宽敞,交通也很方便,陈戈来自新疆,和很多非本地籍的金融从业人员一样,更容易适应浦东的环境。金融城初创期,中国公募基金行业也刚起步。富国基金成立之初,投资理念尚未成熟,短期的业绩并不理想。作为基金消费研究员,陈戈通过深入研究中国消费市场,力荐了一批消费大牛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贵州茅台。在深入研究茅台价值和核心竞争力后,他认为茅台品牌价值被严重低估。2003年开始富国基金改变思路,一批研究员走上基金经理岗位,2004年6月15日,富国天益成立,贵州茅台成为富国天益的第一重仓股。2005年,陈戈成为富国天益的基金经理,当然,茅台依然是重仓股。坚守的过程并不容易,2008年股市大跌,包括茅台等重仓股同样受到冲击,面对净值大幅调整,公司内部争论很大,也有人建议减仓,但陈戈坚持拥抱优质公司,反复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这些股票具有投资价值,不对仓位过多调整。最终,在市场反弹中,正是这些优质公司使得基金净值大幅回升,并带来丰厚回报。2014年,陈戈成为富国基金总经理,因而辞去富国天益基金经理的职务,继任者一直持有茅台股票至今。16年持有茅台,这在中国公募基金里绝无仅有,创造了一段传奇。茅台也带来惊人的回报,据基金定期报告显示,2004年底,富国天益持有茅台83.24万股,市值为3050万元;今年9月底,富国天益持有茅台34.39万股,虽然股数比16年前少了一半,但市值却高达5.73亿元。正是因为通过深入研究选择出一批优质股票,并长期持有,富国天益成立16年来创造了惊人的回报率,截至2020年9月30日,富国天益自成立以来累计净值增长率达2029.10%,收益率超20倍,而同期上证指数只上涨了123.67%。而且,这只基金走出两位中国十大公募基金公司的总经理(陈戈和目前汇添富基金公司总经理张晖),同样是绝无仅有的佳话。陈戈以“深度研究”开创了A股基金一种新的投资风格,一定程度上为推动行业投资方法论的升级作出贡献。现在,陆家嘴成为世界一流的金融城,每幢摩天大楼都是一条“垂直”的金融街。伴随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国基金业迎来高速发展,富国基金稳步成长,陆续获得企业年金、全国社保、基本养老金管理人资格,是业内少有的“全牌照”基金公司之一,成为上海公募基金业的一面旗帜。自2014年陈戈担任总经理以来,富国基金公募管理规模从2014年的662亿元,到今年9月底已经超过3745亿元(银河证券数据,剔除货币基金与短期理财债券基金),排名公募基金行业第7位。富国基金在浦东经过20年的发展,员工人数也从2000年的7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近600人。2019年10月,富国基金搬到世纪汇,办公面积也随着加速发展一并扩容。陆家嘴诞生的这个中国传奇公募基金,成就了陈戈的人生梦想。陈戈说,这里是金融人才集聚的地方,可以成就年轻人梦想的地方。作为一个新上海人,他从研究员做到基金经理,一直做到总经理。他说,在这里,只要你有才能,就有展现的舞台。浦东可以让年轻人白手起家,实现自己的梦想。1990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设立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199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唯一以“金融贸易”命名的国家级开发区。2007年,上海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建设“陆家嘴金融城”,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区。2009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首次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传奇百货开业那天,107万名顾客光临第一八佰伴,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从此,浦东人“过江大采购”的习惯逐渐改变。80元一个“青森一号”苹果文 / 黄佳琪图 / 周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第一八佰伴卡西欧柜台,吴怡恩正在摆放手表1995年12月20日8时,日本最有名的和太鼓队在上海第一八佰伴巨型拱门内搭起的舞台上,擂响了激昂的鼓声。虽然还没到开门的时候,但商场门口已是人山人海,数以百万计的市民赶来一睹这家当时“亚洲规模最大的商厦”。门一开,人群便像潮水般涌入,人气十足的景象仿佛过节。当天,共有107万名顾客光临第一八佰伴,相当于当时南京路步行街一天的客流量,这一数字还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从此,浦东人“过江大采购”的习惯逐渐改变。“开业的时候我在这里实习,被分在了7楼生鲜超市青果部门加工场。当时所有运来的水果都要分装、称重,再用保鲜膜包好。”如今在第一八佰伴2楼钟表柜台工作的“老员工”吴怡恩,还清楚地记得商厦刚开业时的情景,“那时候生意特别好,装香蕉的长板推车推出去没多久就又推回来了,东西还没来得及放上货架就被阿姨妈妈们拎走付钱去了。”那时生鲜超市里有许多在外面见都没见到过的商品,给吴怡恩留下最深印象的当属日本进口的“青森一号”苹果。“一个苹果有差不多两个拳头这么大,一箱6个,一个就要80元。”当时第一八佰伴里还设有咖啡屋、面包房、邮局、美容院等,五花八门的产品看起来既新奇又上档次,很多人就算不买也乐意跑来浦东这家大商厦“见见世面”。1997年,吴怡恩从卢湾区职业学校商业经营专业毕业,正式加入第一八佰伴。其实,这个结果吴怡恩早在报考学校时就已知道,因为他所在的班级是第一八佰伴定向招生班。除了要学习常规的专业知识外,日语、礼仪也是必修课。“记得那时候学习鞠躬还分15°、45°、90°,他们对服务礼仪这一块的要求特别高。”吴怡恩回忆道。其实当初报考“八佰伴班”时,吴怡恩并没有什么底气,因为彼时的第一八佰伴还只是个“半成品”。“报考专业的时候,还在想八佰伴是什么东西,这个名字好奇怪,听也没听说过。正巧家里有人比较了解,说第一八佰伴是中日合资的,前景不错,才做了这个决定。”读书期间,家住静安寺附近的吴怡恩又是骑自行车又是坐轮渡,花费一个多小时前往浦东实地考察了一番。“那时候八佰伴还在造,我一看,规模是蛮大的,还挺看好它的前景的。”然而第一八佰伴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日本八佰伴于1997年9月倒闭。1998年3月,随着日方管理人员的全面撤离,经营管理这家商厦的重任便落到了中方管理者的肩上。“最早听到这个消息时,觉得自己怎么一下子好像要失业了。”吴怡恩说,“但实际上中方接手还是蛮平稳的一个过程,对我们基层员工的影响并不大。”随后,商场开展了首次整体改造工程,并调整了原先定位高端精致的经营方向。80元一个的“青森一号”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更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商品,越来越“接地气”的商厦,生意开始节节攀升。从最初的五华伞柜、国商手机,到皮具专柜、钟表柜台,吴怡恩已经在第一八佰伴工作了20多个年头,但不变的是他对本职工作孜孜不倦、刻苦钻研的精神。吴怡恩在手机里专为手表建了一个相册,4000多张手表“写真”仿佛一本“表类百科全书”。“我给每款产品都拍了照,如果顾客想了解,我马上就能找出来。”除此之外,吴怡恩的手机里还存有一系列文档,如《各种ETA机芯优缺点分析》《各时区城市》《低频和高频如何区分》等,以及磁偏角示意图、杠杆式擒纵结构图等专业性极强的图片。“有些客人提的问题会比较专业,有时候被问倒了,我就会去查资料,吃透这个问题。”如今,就连手表厂商遇到棘手的技术问题,也常找吴怡恩咨询。这种潜心钻研、争做王牌的精神也帮助他在2010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这次是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吗?”会议室里,吴怡恩又和同事热火朝天地讨论起将要进行的一场“劳模直播”。除了兼职带货主播,吴怡恩还是一名B站UP主(哔哩哔哩网站的视频创作者),通过视频的形式,从专业角度对手表进行开箱讲解,介绍产品故事、性能和特色。多重身份的背后,是从未改变的开拓创新精神。随着互联网+不断深入,线上销售极大冲击了实体零售店。而上海各类大型购物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建立,也给第一八佰伴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吴怡恩看来,这是挑战也是机遇。“最早我们只要站好这三尺柜台,现在不一样了,我们也在不断思考如何创新发展,吸引更多的顾客。”虽有高潮也有低谷,但吴怡恩将和第一八佰伴一起,在浦东这块改革开放的热土上继续努力前行。1995第一八佰伴开张迎客1995年,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百货商厦——第一八佰伴开张迎客。自2004年起,每年12月31日举行的岁末促销活动,成为部分上海市民“买买买”的“固定节目”。二十余年浮沉发展,作为陆家嘴商圈的“领头雁”,第一八佰伴是市民眼中繁华浦东的一个缩影,也是“上海购物”的一张名片。银鸥展翅为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期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到底有多忙?忙到年轻人结婚都抽不出时间回老家。出差开会期间抽空办了婚礼文 / 金志刚图 / 王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李金良1993年调入浦东机场建设筹备6人小组,如今担任上海机场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今年53岁的李金良,早年间酷爱化学,高考却没有与化学专业结缘,“阴差阳错”地学了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后来又学了交通运输专业,没想到因此全程亲身参与和见证了浦东机场一到三期工程的规划、建设、投用、成长。当年,李金良忙于参与浦东机场一期规划、设计;如今,他已是上海机场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继续忙着浦东机场四期扩建项目。1999年9月16日,浦东机场一期工程建成启用。李金良至今记得,开航的第一个航班是上海航空公司上海至昆明的FM451航班,“特别激动,因为我和我的同事们已经为浦东机场奋斗了近6年。上海总是领风气之先,上海是中国大陆首个‘一市两场’的城市,规划前瞻性令世人瞩目。”上世纪90年代初,为加快浦东开发开放,服务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党中央、国务院和上海市委市政府作出兴建浦东国际机场的战略决策。1993年底,已在虹桥机场工作了5年的李金良,被调入浦东机场建设筹备6人小组,从此与浦东机场结缘。1995年6月,浦东国际机场建设指挥部成立,李金良任规划设计处副处长,“当时在总指挥吴祥明的带领下,我们这些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人,干劲十足,团队精神和工作作风都非常好。临时办公室里别说会议室,就连会议桌都没有,我们就围成一圈开会,解决了不少问题。”浦东机场是国内第一个大型国际机场,当时国内根本找不到现成的模式,李金良和同事们除了向国外机场学习,就是自己不断摸索。开工之前,浦东机场所在区域都是滩涂地、芦苇地,现场难以确定具体位置和施工道路的建设位置,吴祥明带着负责规划设计的团队,一次次去现场勘察,回来后也不像现在可以在电脑上绘制设计图——大家把一个2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清空,把一张张从测绘院买回来的地形图拼接起来,一起趴在地上绘图,星期六、星期日也经常加班,这样大家也觉得很快乐。为了浦东机场一期建设,李金良和同事们到底有多忙?李金良是浙江人,他的妻子是北京人,当时两人愣是找不出时间在浙江或北京举行一个结婚仪式。“1995年底的一天,我去北京开方案评审会,我妻子说她也回一趟北京吧。就这样,我们在北京举办了一个简单的婚礼仪式,男方代表只有与我同去开会的领导俞吾炎。”儿子1997年出生时,李金良还是那么忙。“当时妻子已休产假,回娘家由家人照顾。我到北京开工作会议,正好赶上孩子出生。我陪了母子俩一个晚上,第二天继续开会,然后就独自回上海了。”1999年9月16日,浦东机场一期工程竣工通航,1号航站楼“海鸥”的振翅欲飞,正好契合浦东新区开发开放的良好势头。上海航空枢纽建设也始终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2004年,以‘超越航空、超越上海’科学发展理念编制的《上海航空枢纽战略规划》出台,浦东机场要建设成为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虹桥机场要建设成为大型国内精品机场。”李金良回忆道:“在时任机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吴念祖的带领下,我们相继完成了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的总体规划修编。”在浦东机场总规的修编中,充分考虑了货运枢纽建设对浦东新区的积极推动作用,集中规划了西货运区,与周边地区连成一体,为把浦东机场率先建成国际货运枢纽打下了基础;在虹桥机场总体规划的修编中,将原规划设远距离双跑道改成了近距离双跑道,为虹桥商务区的建设节省出8平方公里土地。2008年,浦东机场二期工程投运,2号航站楼“海鸥”已展翅翱翔,又与浦东新区的发展步伐一致,且很好地完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航空保障任务;2019年,浦东机场三期工程投运,卫星厅新建近机位90个,超过T1、T2两座航站楼的数量总和,大大增加了浦东机场航班靠桥率,有效提升机场运行服务品质。李金良感谢时代赋予他们这一代人的奋斗机遇,而我们也应该感谢千万个像他这样的奋斗者的付出。如今的浦东国际机场,通航51个国家142个通航点,货邮吞吐量连续12年全球第三,口岸出入境人员数量连续17年全国第一。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反而加快了。这不,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的蓝图已展开,李金良也再次投入了“战斗”。1997浦东机场一期工程开工1996年中央正式启动以上海为主体、苏浙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1997年10月15日,上海浦东机场一期工程全面开工,于1999年9月16日建成启用,上海成为拥有两座民用国际机场的城市。2008年3月26日,浦东机场2号航站楼和第3跑道投入运营。2019年9月16日,浦东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暨卫星厅顺利投运。未来之城有一天,开挖施工现场游来了一头鲸,工人们设法用卡车把它运到芦潮港码头,慢慢放回大海。那头鲸频频回头,很是神奇。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滴水湖的名字就定这样下来了。一头鲸与滴水湖的情缘文 / 杨欢图 / 陈梦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叶金龙曾担任临港新城管委会综合计划、政策法规、经济贸易等部门负责人“最初根本没有城,我们今天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一片汪洋大海。”叶金龙的办公室里,有一面窗户正对着辽阔无垠的东海,光线好的时候,向外眺望,甚至能看见远处的洋山岛。叶金龙曾担任临港管委会政策法规处处长、综合计划处处长、企业服务办主任、经济贸易办主任等职,参与过有关南汇区和临港地区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及相关政策制度研究。2017年退休以后,他并没有赋闲在家,而是奔波在为“新临港人”讲述开发历史的路上。十几年前,叶金龙和临港的故事,就从“潮来一片水,潮去一片泥”的滩涂上展开。2002年,随着上海洋山深水港的建设启动,作为深水港建设的配套,上海临港新城的开发建设拉开序幕。由于叶金龙参与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前期建设,又熟悉南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被借调到市里参与临港筹划工作。“洋山岛上我去过很多次。当时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开发建设难度大,工人们把一艘万吨轮船改造成宿舍和食堂。到了冬天,海上温度低,寒风呼啸,工人穿着胶鞋裤,站在水里,特别冷。”“开挖滴水湖的位置是在泥滩上,潮来一片水,潮去一片泥。当时我们租了两条大型的船舶,一边用水冲泥沙,一边把泥浆吸起来。”“之前管委会办公楼是在南芦公路美芦苑,晚上值班时,大家就伴着蛙鸣声入睡,清晨被雄鸡报晓声叫醒。记得有一天清晨,我们突然听见汽车轰鸣声,跑出来一看,浩浩荡荡的集装箱车行驶在S2公路上,排队驶入集装箱中心站,大家非常兴奋。”如今,这位双鬓泛白的老开发者,聊起临港新城建设初期的往事,不由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他说,自己以前是拎着电脑到处走,向别人描绘临港的未来。如今又回到滴水湖畔,向后来者倾诉临港的过去。从穿着胶鞋裤开发建设洋山岛的工人,到筹划临港总体规划的领导班子,叶金龙记得每个和自己青春有关、和临港有关的人。“开车的时候,经过一幢厂房、一座桥、一处地标,我都不由自主地想起它们诞生的故事。”叶金龙告诉记者,筹划临港新城总体规划时曾邀请16家国际知名公司来做设计方案。在光大会展中心,他和设计师们一起聊天,探讨能否规划一个大湖,或者一串湖,形成良好的生态和旅游观光环境。后来方案评比认证时,德国GMP公司给出的方案让人眼前一亮:一滴水从天而降,落入平静的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水滴落处形成湖面,形状呈圆形。“大家都觉得,这个设计最有新意,也最符合海港城市的特点。”湖的方案做好了,该取什么名字呢?当时叫什么的都有,众人拿不定主意。有一天,一头鲸突然游到施工现场。工人就用一张很大的油毡布,里面放点水,把鲸包裹起来,用卡车运到芦潮港码头,把它慢慢放到大海里。鲸频频回头,很是神奇。“当时在现场看到这一幕,大家非常感动。后来就决定取名叫‘滴水湖’,既与设计方案相符,也寓意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叶金龙说。从2002年6月26日正式开挖,到2003年10月全面竣工,滴水湖建成后改变了浦东新区没有大型湖泊的历史,成为我国最大的城市景观人工湖,不仅发挥着防洪排涝、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更成为临港新片区一道独特的生态景观。如今,滴水湖畔游人如织,许多人感慨临港风景如画、生态宜人。还有越来越多的人搬到临港居住。在叶金龙看来,这都得益于开发建设者们“一张蓝图干到底”,最终在滩涂上建起一座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临港是上海首个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地区,‘一湖、四涟、七射’的蛛网式水系形成防汛挡潮、引排自如,滴水湖不害怕下雨。”“这里旅游资源丰富,上海天文馆、海昌海洋公园、航海博物馆”“临港还是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真正实现了产业区和城区的融合。”聊起生活工作在临港的好处,叶金龙话匣子就关不住了。他说,“作为参与其中的建设者、见证者,能够在时代的洪流中,为一份伟大事业作贡献,我感到很自豪。”2002临港新城建设开局临港,临深水港而建。2002年6月,在滴水湖开挖现场,第一股沙流从排吸管喷涌而出,标志着作为深水港建设配套的上海临港新城开发建设正式拉开序幕。2003年10月,滴水湖开挖工程全面竣工,改变了浦东新区没有大型湖泊的历史。如今,高起点规划的临港新城已成宜业宜家的生态之城、未来之城。艺绽东方刚建成时的东方艺术中心,桌椅搬进去了,周边路还在修,团队就正式入驻,并开始策划下一年全年的演出。几天没回家,回家已是2005年文 / 孙佳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刘爱华陪伴剧院走过16年,也见证浦东发展这16年曾经,浦东是上海的“文化沙漠”,丁香路更是一片荒芜的农田;曾经,上海没有专业的音乐厅,1993年费城交响乐团来访只能到万体馆,1994年小提琴大师帕尔曼与祖宾·梅塔率领的以色列爱乐乐团也只好在政协礼堂演出。后来,从来没来过上海的“天团”柏林爱乐来了,不止一次;后来,维也纳爱乐跟柏林爱乐前后脚来了,世界十大名团都来了;再后来,从世界十大到世界前三十,从聚焦名团到聚焦作曲家、曲目坐落于浦东丁香路425号的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成了世界名团的“大本营”,成了上海演艺文化的金色名片。曾经,在试运营前一百天,她从浦西到浦东,看到的是没有座椅空空荡荡的工地;后来,陪伴剧院走过16年,也见证浦东发展这16年,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节目总监刘爱华说,策划过近两千场演出,服务过近百万音乐会听众,率队完成了近700场东方市民音乐会,自己的职业生涯已经没有遗憾。“开业时候在册的员工,目前还剩七个,我是唯一的女性。”回忆起16年前第一次来看工地时候的情景,刘爱华还历历在目,“2002年破土动工,公司2004年4月成立,定了2004年12月31日做落成典礼,当年9月我来了一次,那时候场地像一个黑漆漆的山洞,椅子都还没有。”刘爱华说,工期之短,困难之大,都可以用“不可想象”来形容,但浦东速度,同样不可想象,“12月上旬,座椅摆进去了,但是周边的路还在修,12月下旬,我们就正式入驻了。”等到12月31日当晚,东艺年轻的团队一起为浦东、为上海、为观众,奉上了一场三个半小时的开幕大秀。“中央电视台全程直播了音乐会,郎朗、王健、莎拉·张、廖昌永、马提亚斯·科赫、魏松激情献演、中国爱乐乐团和上海歌剧院合唱团、上海好小囡童声合唱团合作了一场曲目无比丰富的庆典音乐会以及清唱剧《布兰诗歌》,大堂还有盛大的舞会。几天没回家,后来一回家,怎么都到2005年了。”刘爱华说,坐落于丁香路的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跟上海这座城市,跟当时蓬勃发展的浦东一样,敢想敢干,是靠勇气和胆识,拼出的一个奇迹。“其实,做落成典礼的时候,也已经在策划2005年全年演出。”刘爱华讲得委婉,其实世界古典乐团“头把交椅”柏林爱乐乐团在此前制定亚洲巡演上海站计划时就已考察了当时尚在建设中的东方艺术中心硬件设施,十分看好上海一流的专业音乐厅,“当时他们先遣部队来浦东,赞叹说,‘我来的是上海吗?我觉得我登陆到火星上了,简直太不可思议了。’”不过,要把“天团”请到浦东并不容易。柏林爱乐也想来东艺,“这样一个音乐厅,能否保证他们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在亚洲还能有一个完美的声音的呈现”;另一方面,演出两天的成本超过1000万元。“那时全国所有剧院全年运营经费超过千万的还不到三家,这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冒险。”但在没有落实政府补贴的前提下,还是决定承担风险。最终,经过多方不懈努力,两场票房收入超过700万元,同时也最终获得多方赞助,柏林爱乐的成功举办为东艺做了一个大大的广告,“攻克柏林”也成了这家新生剧院破冰起航的转折点。“2006年2月,我们跟你们晚报合作,让读者投票选出‘我心目中的世界十大交响乐团’,当时的口号是,‘您投票,我邀请’,后来我们花几年时间,真的把这些乐团一个一个地邀请来了东艺。”目前,世界十大交响乐团都曾到访东艺,这里还是国内第一家同时举办世界两大顶级乐团——柏林爱乐乐团和维也纳爱乐乐团音乐会的剧院。享誉世界的著名指挥家祖宾·梅塔直言:“为上海能有这样国际水准的剧院感到震惊。”东艺的老朋友、青年钢琴家郎朗12月又将在这里举行独奏音乐会,他把自己定义为东艺成长的见证者,“我见证了它从一座外观新颖美丽的剧院成长为中国顶尖级的艺术殿堂。”刘爱华说,其实16年来,东艺只专心做三件事情:节目、营销、服务。通过一场场演出、一个个品牌,让“听交响,看名剧,到东方”成为东艺在观众心里的坐标。可是,他们并没有停下脚步,不仅要把名家名团请来,还要真正做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这些年来,东艺和费城交响乐团、维也纳爱乐、中芭等多家世界知名艺术院团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们有一句话,叫做‘身在浦东,心怀全世界’。在浦东,金融和文化高地建设,一个也不能少。”2004东方艺术中心落成开业2000年12月18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设计方案,由法国设计师保罗·安德鲁和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中标。2002年3月26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正式破土动工,中心位于浦东新区丁香路425号,坐落于浦东行政文化中心。2004年12月31日落成开业,举行首场演出。2005年7月1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正式运营,很快成长为上海标志性文化设施,走出了一条中国现代化剧院运营管理的成功之路。深水智港洋山港四期是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自动化码头。看着船舶迎来送往,集装箱货柜如同积木般整齐堆放,桥吊操作员满足而自豪。“黄岛主”变成了抓娃娃高手文 / 叶薇图 / 陈梦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黄华正在洋山港四期无人码头远程操作桥吊每个工作日早上6点多,黄华从浦东川沙家里出发,先自驾15分钟到接驳站,再坐大巴,一个多小时后抵达小洋山岛。这条路他已经走了15年。2005年10月25日,当他背着行囊,和首批轮胎吊驾驶员从沪东集装箱码头第一次到达洋山时,他兴奋又惶恐。依然是这条路,很黑、很长、安静得有点可怕,周遭无人也无车。不像现在,一路上车水马龙,途经的S2沪芦高速康桥收费站已跃升上海高速公路入口流量排名前三位。12月10日,洋山深水港开港,黄华的事业随之起航:从一个桥吊驾驶员转变为全自动化码头远程桥吊操作员;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从一个人埋头苦干,到带领一个团队研究创新课题他所在的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去年已超过1800万标准箱,占上海港总量45%以上,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新坐标。黄华出生成长在崇明岛,2005年参与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从此与小洋山岛结下不解之缘,微信自称“黄岛主”。“2004年参加工作,先是跟着师父学开轮胎吊。我从小就对航运方面很感兴趣,开港前公司征集报名时,我当时就觉得是个机会。船舶越来越大型化,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上海急需一个深水港。当时还游说了几个业务好的小伙伴一起报名。”初到洋山,日子颇为艰苦,岛上几乎什么设施都没有,就光秃秃的山头上建了一排宿舍,每个人都需要自带热水瓶,自己烧水洗澡。开港前夕,大家都铆足了劲,不分昼夜调试设备。当时的码头很寂寥,没有一艘船,没有一个集装箱。黄华却坚信,用不了多久,这里将巨轮林立,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工作第二年,他就在浦东川沙买了房。“当时主要是为了上班方便,小区门口就有接驳班车。”第三年,他成家了,妻子在浦东机场工作。“我们一个航运,一个航空,都在浦东非常有代表性的地方工作,挺有缘分的。”在黄华看来,自己的事业、婚姻、家庭,都与浦东的发展紧密相连。“谁能想到,川沙这里还能建迪士尼乐园呢?我家开到迪士尼也就十几分钟,带女儿玩过好多次了。把家安在浦东实在是太明智的选择。”黄华笑言,自己完全没工夫研究房产,却无意间押对一块宝地。45米高的桥吊驾驶室,一天12小时守在逼仄空间里,不断地低头弯腰,眼睛始终聚焦在驾驶室下的集装箱上对这样看上去枯燥不堪的工作,黄华一做就是十几年。“干一行爱一行,干得好赚得多,成就感也更大。”他不断摸索操作手法、提高桥吊效率,最多的一次他12小时吊了600多个集装箱。然而,新的挑战来了。2016年,上港集团选派精兵强将参加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的筹建工作。“那一天又是10月25日,我又一次从零开始。”洋山港四期是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自动化码头,有“不会迷路”的自动引导车,有能远程操控的桥吊和轨道吊,还有自主研发的生产管理控制系统。每一样对黄华来说都是全新的领域。他跟着设备厂商一点一滴学,研究设备资料,琢磨管理系统,连续一个多月没回家,每天都是凌晨一两点才能回到宿舍。2017年12月29日,黄华在明亮宽大的中控室遥控桥吊,抓起了洋山深水港第4000万标准箱。“远程操控熟练以后,我发现自己变成了抓娃娃高手,每次带女儿去科技馆玩,都要抓好多个娃娃回家。”“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喧嚣”,是黄华带徒弟时常说的话,也是他自己的内心写照。即便现在洋山深水港已经大变模样,环境日新月异,码头越来越智能,但要做好这份工作,并不轻松,反而挑战重重:每台桥吊配有26个工作探头,必须对所有探头的方位了如指掌,才能隔空调配,有条不紊;不断学习自动化理论和实践,熟悉众多交互指令;还得学会从各种数据中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他现在是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和上港集团黄华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责任重大,也乐在其中。“脑子停不下来,我最近想在视频监控中加一个‘画中画’功能,想得觉都睡不着。”黄华笑着说,这种“甜蜜的负担”伴随着自动化码头的创新发展只会越来越多。就在上月,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创月度集装箱吞吐量新高。工作空余,黄华看着眼前的海岸线,看着船舶迎来送往,集装箱货柜如同积木般整齐堆放,内心满足而自豪。“我父亲跑了一辈子船,我也想在港口做一辈子。父亲从小教育我,把一件事做好就是本事。随着洋山港所在的小洋山岛被纳入临港新片区范围,洋山港将迎来又一发展机遇。我希望能一直参与洋山港的建设,看着它越来越好,真正成为国际大港。”2005洋山深水港区开港洋山深水港区2002年6月正式开建。2005年12月一期开港,岸线长1600米,5个集装箱泊位;2006年12月二期开港,岸线长1400米,4个集装箱泊位;2007年12月三期开港,岸线长2600米,7个集装箱泊位;四期为自动化码头,2017年12月开港试运营,岸线总长2350米,建7个集装箱泊位。目前,整个洋山深水港区总岸线达到8公里,共23个泊位。经典世博十年时光倏忽而过,2010年的那一个个无眠之夜,至今仍在世博会布展人的记忆里闪回。熨斗烫平一面面五星红旗文 / 陆梓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王琦的会展生涯,几乎是和世博会中国馆一起成长起来的2010年10月1日,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清晨6时30分,中国馆大门打开,微风吹过省区市联合馆连廊通道时,150余面五星红旗和世博会会旗迎风飘扬,呈现出一种律动之美。十年时光倏忽而过,当记忆闪回到多年前那未眠的一晚,时任省区市联合馆主场服务项目总监的王琦感慨万千——每面一人多高的旗帜,都是前一天闭馆后,伙伴们爬上临时脚手架挂上去的。然而,挂完第一面旗帜,大家就发现,簇新的旗帜上折痕明显,视觉效果着实不佳。一群大男人一筹莫展,身为总指挥,王琦请出太太帮忙,从杨浦的家里带来熨斗将折痕熨平。就这样,从晚上10时到次日凌晨4时半,所有的旗帜舒展地高高飘扬。“翻看老照片的时候,眼泪也不禁流了下来。”王琦说,这或许是很多“世博人”的感叹。十年了,王琦仍在会展行业打拼。如今的他,是点意空间(上海)展览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前不久,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举办十周年回顾展,他在北京无法参加,但还是给活动方发去了征文和照片。“你知道吗,每次看到博物馆里面收藏的中国馆的模型沙盘、安全帽,尤其是省区市馆徽章,就像记忆被打开了一扇阀门。”王琦说,自己的会展生涯,几乎是和中国馆一起成长起来的。2009年,为了多陪伴家人,从事了16年船舶建造行业的王琦准备扎根上海,换一份工作。看到点意空间对外招聘服务中国馆的项目经理的消息,他想试一试,并幸运地凭借着自己在制造业的充足经验一举成功。他的电脑文件夹里,现在仍珍藏着31个省区市馆从无到有的过程,有时候,启动一个新项目前,还时不时拿出来看看、想想。当时的很多理念,在现在看来,都是超前的。在世博会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舞台,每个省区市都铆足了劲,想把自己的宝贝一股脑儿秀给世界看。主场服务团队的职责是从结构稳定性、用电安全性、整体效果等各个方面,对每一个展馆进行审核,也要时刻关注场馆工期进度。“当时压力肯定是大的,场馆里云集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但很多方案实际操作起来却存在问题。”王琦说,比如,世博会湖南馆用40个投影仪连结成双莫比乌斯环扣造型,如同彩练飘舞在翠竹青草之上;东道主上海馆创新地设计了6D影院,带领观众走进上海的“前世今生”,然而,这些大胆的设计却给施工带来挑战——中国馆是永久性场馆,不允许参展方将展台或展品与地面固定,为了实现展出效果,就得通过增加配重、另出奇招。直至试运营前,团队才最终将投影仪调试至最佳角度。展馆每平方米地面承重2.5吨,然而,各个省区市运来的“重量级”展品不少,福建请来了高达3.2米的汉白玉雕妈祖,河南运来了黄花梨巨型根雕,经过协商,每一样“重量级”展品进馆都要铺设“道板”,架起地台,分散受力面积。贵州馆为木质结构,所有材料全部先浸入阻燃液,吸尘器也随时待命,吸走木屑,以确保“零隐患”。2010年3月开始,王琦和150个人的团队就几乎24小时驻扎在场馆里。“我们换人不换岗,大家轮着休。”用王琦的话说,那,就是一种情怀。“以前,布展时如果需要打一面墙,龙骨打多打少都很随意,现在,我们对木质材料的间距做出了明确规定;行业标准规定,所有隐蔽工程的穿线必须套上金属管套,电源箱必须上墙,实现阻燃。”十年过去了,王琦从会展新兵变成了行业达人,并成为上海市会展行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令他颇为感触的是,世博会时所制定的当时看来近乎严苛的操作规范,渐渐成为行业通用准则,不仅极大推动上海会展业往前迈进一步,也将先进的办展和服务理念带到了全国各地。世博会之后,他一直在负责大型博览会的主场运营工作,负责过杭州G20峰会的电力保障、首届进口博览会的氛围营造、第二届进口博览会的国家馆氛围营造等十余个国家级博览会。王琦的小家庭,也和世博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2010年,在打虎山路第一小学读书的女儿因为总是见不着爸爸,吵着要去中国馆做志愿者。恰好,学校也开展了“我和世博共成长”活动,一周给孩子们放一天假,让他们走进世博。小姑娘如愿以偿,站在志愿者“小白菜”身旁,帮忙发传单,敲章,给等候入场的观众们唱歌解闷,三四个小时也不喊累,成为全场最可爱的“小小白菜”。如今,“小小白菜”走进了大学校园,活泼热情的性格,却一点没有改变。王琦更大的“成就”,在于说服太太从服装行业转行,加盟自己的团队,在会展行业并肩前行。夫妻俩觉得,这样的缘分,或许从熨烫第一面国旗就开始了,但肯定和会展行业蓬勃发展的魅力不无关系。2010第41届世博会举行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2010)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举行,共有189个国家和57个国际组织参展。世博会博物馆于2017年5月1日开放运营,全面综合地陈列展示1851年以来世博会历史发展及2010年以后各届世博会举办情况。创新之源公司不但“生逢其时”,还踩准了浦东发展的步伐,堪称自贸“幸运儿”,她仅用半个月就拿到了营业执照。海归女赶上了自贸区头班车文 / 宋宁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在美国工作了近18年以后,斯榕来到上海自贸区创办了自己的公司“要不是因为上海自贸区的‘及时雨’,原本和合伙人商议许久的公司就要中途折戟。世界给我们关上了一扇窗,却开了一道风光无限的门。”作为上海自贸区试验区挂牌后的“001”号外商认证机构,美安康质量检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安康”)成立于自贸区金桥片区,是制度创新的直接受益者。该公司执行总裁斯榕在接受记者专访、重温这段落户自贸区经历时感慨,“公司不但‘生逢其时’,还踩准了浦东发展的浪潮,是自贸‘幸运儿’。”斯榕是杭州人,这个温婉的江南女子在复旦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在国外跨国公司打拼多年,曾担任跨国公司的高管。在美国工作了近18年以后,看到中国健康和食品行业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对于健康食品和创新产品的市场需求,萌生了回国创业的想法。幸运的是,她有几名志同道合的伙伴,他们有的是食品安全和法规方面的专家,有的在国际食品原料公司担任高管多年,还有的是专注于创新产品研发的食品工程专业博士。他们在美国和一家专注于食品创新和食品安全服务的第三方食品科技公司讨论,能否在中国设立一个分部,帮助中国的食品企业提供研发创新服务、食品安全检测,以及农产品标准化认证,让食品可以更加快速有效地和市场对接。2014年,就在他们的谈判进入最后阶段、准备来中国注册分公司之际,这家美国食品研发第三方机构的董事会却突然决定,把公司并购进入一家大型的上市企业。由于并购过程中的漫长调整和公司战略的重新布局,原来的分公司计划无法如期完成。眼看着回国创业的美满计划突然遇上了“拦路虎”,大家的情绪都很低落。就在山穷水尽的时候,柳暗花明的契机来了。2014年7月,上海自贸区推出了第二批扩大开放31条措施,正式放开了设立外资认证机构的准入标准。也就是说,原本需要和其他公司合伙、受制于人才能开办分公司,现在只要几个伙伴们商量好,就可以创办专属于自己的公司了!大家决定按照原有模式,自己创业。“出国很多年,在我过去的印象中,在中国办公司应该是件很复杂的事情,至少几个月的时间总要吧。”让她惊讶的是,由于自贸区审批从原来的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大大缩短了认证机构的设立时间,原先需要2个月的核准周期缩短为仅2周的备案周期,美安康仅用半个月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同时,中国国内生产食品和出口美国的食品、农产品以及食材原料本土化测试和认证的周期也大大缩短,为国内餐饮企业“走出去”和海外品牌“引进来”打通了关键一环。如今,美安康在金桥片区的1200平方米办公场所中,有800平方米是实验室,主要针对有机农产品、膳食补充剂、加工食品等制定检测和认证指标,旨在以国际化标准的第三方检测中国食品和膳食补充剂是否安全。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但美安康在中国发展的脚步却越来越快。今年8月,新西兰最大的乳品集团——恒天然集团携手美安康在浦东设立上海创新中心,这是该集团在新西兰之外的第一个实验室。“跨国食品企业为什么要寻找在中国的第三方机构合作?看中的正是中国的巨大市场潜力。”斯榕告诉记者,今年公司刚刚为恒天然研发了咸蛋黄口味的冰淇淋,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成了“网红食品”。因为扎根浦东、接地气,更容易研发出符合中国人口味的食品,这是这些外国巨头们乐于和美安康合作的重要原因。不仅是美安康享受到上海自贸区“第一”的福利,全国第一家再保险经纪公司、外商独资游艇设计公司、外商独资医院、外商独资金融类投资性公司等一批首创性项目,在自贸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上海自贸区砥砺前行7年来,形成了300多项向全国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成为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生动样板。国务院先后推出的6批向全国复制推广的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经验中,约一半为上海首创。2013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2013年9月,中国首个自贸区——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2015年4月,上海自贸区扩区启动运行,扩展区域包括陆家嘴金融片区(含世博片区)、金桥开发片区和张江高科技片区。7年来,上海自贸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聚焦投资、贸易、金融和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基础性制度和核心制度创新。科创高地彼时的张江,还是一片“科学荒原”,一家跨国企业也没有;如今的张江,站到高地之上,吸引着弄潮儿开拓创新之路。从莱茵河畔逐梦“科学荒原”文 / 马亚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陈力和他的团队见证了张江的蜕变2003年圣诞节前后,陈力被时任罗氏全球研发总裁的Jonathan Knowles叫到莱茵河畔的办公室。“你去中国需要什么?”这不是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陈力已经为“中国之行”奔走了很长一段时间。他同样开门见山,“需要罗氏的内网和全球研发数据库。”陈力要去的地方,在十分熟悉的上海,坐标却是十分陌生的张江。2001年,陈力作为美中药物协会的主席带团参加上海国际生物医药论坛,照流程走完顺便到张江参观。第一次踏上张江的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脚下的土地正孕育着无穷的“科学魔法”,吸引着人们一次又一次去开拓,更指引着弄潮儿们找到创新之路。当时,张江一家跨国企业也没有,罗氏制药却从“零基础”中嗅到了未来科学中心的先机。“上海是下决心要在生物医药方面做出成就来,同时亚洲人的疾病特征和欧美人是不一样的,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就这样,由罗氏全资投入,装备国际最先进研发设备和罗氏全球数据网络的第5个罗氏全球研发中心在张江落户了。“真像一片科学荒原啊。”沿着蔡伦路只有10幢楼,其中5幢是毛坯房。作为罗氏在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研发中心的推动者及创建者,陈力至今记得,当时一位领导指着其中一幢说,“这就是你们的研发中心。”走进去一看,全是水泥桩子。最令他完全没想到的是,建立研发中心的一些最基本要素都没有,比如,做实验都要有通风橱、安全柜等。“我们只好从境外进口零件到国内组装,然后到生产厂定做实验台、实验柜。”不过,高效率的建设和研发团队,带来了高产出的创新成果。很快,张江研发中心跃升为罗氏全球“最出活”的研发中心之一。这则“国际广告”令人骄傲!每逢国际会议,陈力都像是义务宣传员,将中国的创新机会描绘成“天时、地利、人和”。张江罗氏的身边,逐渐出现了辉瑞、诺华、葛兰素史克、礼来等跨国药企研发中心。随着一批跨国药企研发中心纷纷看好张江,一大批国内外顶尖的药物研发人员如潮水般涌来,研发外包企业和国家级新药研发创新平台应运而生,围绕新药研发创新链的各种小型企业在此铺开,生物医药产业和平台聚集的生态圈从无到有……就在花花草草日益繁茂时,陈力转身离开,创办华领医药。“在全世界4亿糖尿病患者中,中国有1.16亿,现有的糖尿病药几乎都是以欧美人为对象研发的。”陈力瞄准了一种名叫HMS5552的先导化合物,集中精力开发基于全新糖尿病治疗机制的创新药物。令人困惑的是,公司创办之初没有一间实验室。这该如何研发?陈力胸有成竹:立足张江,就等于坐拥内核强大的科研“实验室”。2016年,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立。短短30年间,从只有几家规划中的科研单位,到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等多个光子大科学设施构建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大科学设施群,张江的科学画卷让世界惊叹。陈力更加底气十足。“顶尖的科研设备和环境,顶尖的科研人员和科学团队,我们的实验室就在其中。”坐在位于爱迪生路上的华领医药办公室里,陈力如同置身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核心“朋友圈”。“比如,我们可以使用上海药物所的实验室来做技术研究,用药明康德公司的实验室来开发产品,药物研制过程中的动物实验、细胞实验、生物测试、产品生产都可以找到最适合的企业来对接。”“就在刚刚的全球电话会议中,一位世界知名生物技术专家和我们探讨,将他最新的生物技术应用在我们临床试验的可行性。”从荒原起步,如今站到高地之上,陈力带领100多人的团队为中国创新药“从0到1”,又“从1到10”而奋斗着:开创全球首创新药在中国申报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的先河;获得一款全新机制糖尿病治疗药物在中国首次进人试验的临床批件,填补了重大疾病领域全球首创药在中国首先进人研究的空白;第一批获得我国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MAH)资格……2016张江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16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同意上海以张江地区为核心承载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举措和核心任务,构建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提升我国在交叉前沿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2020年,基本形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基础框架。东岸筑梦一路上看到不少“堵点”“断点”,一次次用录音机收集百姓最真实的愿望:滨江贯通了,希望它是这样的。第一次走浦东滨江花了3天文 / 杨洁图 / 刘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东岸集团建设管理部的沈雨负责浦东滨江贯通6个项目秋高气爽,江风拂面,沿浦江两岸漫步骑行,最是适宜。2017年12月31日,黄浦江两岸45公里公共空间贯通开放,其中,浦东滨江绵延22公里,独占“半壁江山”。从工业遗存到森林氧吧,从城市天际线到三林古民宅……沿途美景串联成线。“够长,够美,够过瘾。”骑行爱好者们这样评价,他们说,这才是世界城市应有的样子。数年前的滨江岸线,还不是这般光景。“以前只知道小陆家嘴区域有一段是可以看到黄浦江,其他地方都没去过。”“80后”上海人沈雨在浦东工作了快十年,可一直到2016年,还没见过东岸滨江的完整模样。也是这一年,他成为了上海东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管理部一员,接手的第一项工程就是滨江贯通。“当时觉得太震撼了,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016年10月,他与同事开车加走路,陆陆续续跑完了22公里——那也是沈雨第一次走过完整的浦东滨江,一路上看到不少“堵点”“断点”,真正看到江面的时间不多。这一次,他们陆续花了3天。根据整体设计规划,浦东滨江总共分为28个项目,沈雨负责6个。最难啃的硬骨头,就是南码头区域——这边有防汛墙、轮渡站,那边是保留建筑,沿线单位涉及武警、消防队、婚庆公司、月子会所、轮渡站、公交公司等诸多正常营运单位,每天还有数不清的轮渡站客流从施工场地中间穿过。施工场地宛如“夹缝”,宽的地方9米左右,窄的地方只有5米。然而,这“螺蛳壳”里却要做出个“道场”。怎么办?大型机械无法直接进入,用尽其他办法;工程材料无处堆放,进场后第一时间处理;吊装施工时间更有讲究,要避开轮渡站的早晚高峰,还有婚庆密集的周末与月子会所的休息时间……2017年下半年,是沈雨最忙碌的时候。哪怕离家仅十几分钟车程,整个10月份他一次也没有回去过,一心扑在工地上,凌晨三四点就起床查验进场材料构件,白天和参建各方研究施工方案、协调施工组织,晚上徒步跑项目点到深夜。“530”“930”“1230”——和无数奋斗者一样,这三组数字时刻萦绕在沈雨脑海中,它们代表着项目交付的三个时间节点。就在紧张施工的当口,有一天晚上,8时左右,在南码头轮渡站门口,沈雨遇到了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伯。“你们是在干什么?”老伯大概家住附近,散步而来,见到工地灯火通明,好奇地问。沈雨回答:“我们要沿着江,造三条道出来。”老伯说,自己在南码头附近住了三十年,之前看江景需要坐车去正大广场附近,很不方便。他完全没有想到,政府会下这么大的决心做这件事。得知沈雨是建设者之一,老伯当即连声道谢。当时沈雨与同事们还有一个特别任务——录音。每每遇到来施工现场“围观”的市民,沈雨都会主动询问:“如果滨江贯通了,你希望是什么模样的?”要把老百姓最真实的愿望录下来。“如果真的能看到黄浦江,那就太开心了!这件事我想都不敢想。”老伯感慨。后来,南码头区域架起了“凌空双桥”:约600米长的高线运动道,将跑步道和骑行道合二为一,一旁还有约450米长的空中漫步道。江河与城市,在此重新连接。2017年12月31日,东岸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开放。绵延22公里,没有断点、无需绕行,老百姓能够沿着江边,从徐浦大桥直接走到杨浦大桥了。“世界会客厅”最好的视野与最美的景观,人人尽收眼底。这场贯通并没有举行隆重的仪式。只是在新年的第一天,2018年1月1日,东岸集团发动大家在滨江沿线做志愿者。沈雨和同事们又有了一个小小任务——记下第一次走到江边的老百姓们的意见,就像之前的录音一样。沈雨还记得那是一个晴天,冬日的滨江风大,但还是有许多人赶了过来。一开始大家将信将疑:“真的贯通了吗?能看见江吗?”他和老百姓一起沿着滨江漫步,人们脸上的惊喜笑容,让沈雨格外满足。而除了交口称赞,沈雨他们更多记下的,还是大家的诉求:“当天就有人提出,厕所太少了,不方便。”为了更好地提供便民服务,2018年,望江驿诞生了——集合了公共厕所、公共休息室、自动售卖机、雨伞架等,温暖空间承载人民需求。东岸沿线22公里,每公里一座,22个驿站中,沈雨一共负责20座的现场施工。从杨浦大桥到三林,他每天都要跑一两遍。“一驿站一特色”,培育沿江新业态……今天的东岸滨江,还在不断“生长”。东岸筑梦,还江于民,一切从人民的需求出发——在22公里浦东滨江,流光溢彩的“世界会客厅”背后,镌刻着人民城市的勇气。2017浦东滨江岸线贯通2016年,上海启动黄浦江两岸45公里公共空间贯通开放工程。2017年底,黄浦江东岸全线22公里贯通开放,初步形成220公顷滨水公共空间、22公里连续慢行系统、15座云桥景观岸线。2018年,滨江公共空间功能提升,22个望江驿建成开放。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浦东滨江正成为“世界会客厅”的靓丽风景线。临港扬帆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出公务员遴选令,“新鲜血液”便从四面八方涌来,像极了当年的浦东“800壮士”。到临港,她感叹来对了地方文 / 杨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浦思金融是干什么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