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相亲软件在相亲时面临哪些挑战和困难?有哪些适合的相亲方式和平台?

我偏爱的作家莫言:莫言的长篇都看过。推荐《檀香刑》《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天堂蒜薹之歌》《生死疲劳》《蛙》,喜欢技法的可以读一读《酒国》《十三步》《檀香刑》,喜欢残雪的可以看一看《食草家族》,喜欢阎连科的可以试一试《红树林》《四十一炮》。中篇推荐《欢乐》《球状闪电》《透明的红萝卜》,莫言中短篇的语言更加瑰丽考究。阎连科:阎连科的长篇基本都看过。以前很喜欢阎连科,但现在口味淡了,剩下几本也不是很想再看了。阎连科就像一壶烈酒,而我现在更喜欢茶的回甘。阎连科极爱写权力,文字饱满炸裂,文风夸大,自诩“神实主义”。《日光流年》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三段倒叙,三代人不管怎么努力,都活不过四十岁;《受活》残疾人马戏团,比《日光流年》要阴暗,和《炸裂志》一样浮夸,点子都很好,但都很夸张,结构没有《日光流年》精巧,但形式很好,我很喜欢他在注释里讲故事的想法(但好像不是首创,中国最早这么玩应该是宁肯)。《丁梦》写艾滋病,比较阴暗,及格线以下。推荐《日光流年》《受活》《四》《坚硬如水》《情感狱》《生死晶黄》贾平凹:贾很高产,有十九部长篇。《浮躁》出手不凡,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贾也爱写权力,但和阎连科又不一样,没有那么用力那么压抑,有起有伏。情节故事把控得很好,但结构叙事上很普通;《废都》个人感觉没有那么好,但也值得一读;《秦腔》是贾的巅峰作,在我心里甚至可以称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最高峰,絮絮叨叨,事无巨细;《古炉》同样慢热,但熬过前面就能发现这部作品的伟大;《带灯》《怀念狼》不推荐。贾平凹不是个天赋型的作家,他玩不来结构。新作《河山传》中规中矩。推荐《秦腔》《浮躁》《古炉》《病相报告》《废都》李锐:“叙述就是一切”。李锐的多角度叙事玩得太好了,但过于重复单一。有人说模仿《我弥留之际》,确实,但不仅仅是模仿,有很大的突破。多角度叙事、视角转换、意识流……李锐玩得都很好。《无风之树》《囚徒》较差。推荐《万里无云》《旧址》张炜:《古船》《九月寓言》堪称宝藏,前者是质朴无华的史诗,后者是魔幻、精雕细琢的艺术品,阿斯图里亚斯中国化的杰作。《你在高原》我尝试着看了,现在只看了六本,太长了,如果想看,可以尝试第一本《家族》,这本气势磅礴,三个家族的史诗。后面几本角度越来越小,并不是写得长就代表好,大量无意义的循环叙事,内容空洞而多重叠,大篇幅无节制的抒情,完全可以大幅删减,至少删成四五本的体量,才有成为巨著的资本。张炜老师创作力太强了,二十多本长篇,我收藏了一套,根本看不完。高:长篇和戏剧都极力推荐。高很喜欢写语言流对话体的小说(《母亲》等),削弱了文学性,更像散文,情感挚烈,胜在真诚。有很多小说都是法国新小说后期的写法(《给我老爷买鱼杆》等),比意识流还意识流,模仿痕迹重,但还是要比同时期的作家走得远得多。他的戏剧也是极先锋的,用写小说的方法写戏剧,用写戏剧的方式写小说。男作家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一日三秋》《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刘震云的书我极力推荐这四本,其他书不是不好,只是感觉诙谐盖过了其他,像是《我不是潘金莲》《我叫刘跃进》《手机》,看似有趣的语言故事,实则无趣至极。推荐《一句顶一万句》《一日三秋》《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毕飞宇:毕飞宇文笔细腻,善写女性视角。《推拿》写盲人推拿,将人物的心灵以日常化叙事的方式展开,在不同人物心灵的缓缓流动中完成对整部小说的建构,从而达到了一种“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境界。短篇《哺乳期的女人》《地球上的王家庄》不错。中篇《叙事》很有意思的叙事,无比丝滑的转场。新作《欢迎来到人间》不喜。推荐《推拿》《叙事》刘心武:很喜欢刘心武的叙事,但可惜他到了晚年去祸害红楼梦去了。《钟鼓楼》讲的是北京二十四小时内发生的事情,故事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不过是钟鼓楼下很平常的一天。故事好看,但所有故事都没有结尾,总让人感觉意犹未尽。不写结尾好像是刘心武作品的通病,《飘窗》《邮轮碎片》都是这么戛然而止。《飘窗》中透过飘窗看世界的想法应该是效仿了希区柯克的《后窗》。新作《邮轮碎片》是真的稀碎。推荐《钟鼓楼》韩少功:《马桥词典》词典小说,人决定话,话影响人,从一个个词语中窥探马桥人的生活状态。115个词条,有的像人物小传,有的像散文随笔,有的像名词解释,有的像哲学思考。词典的形式,大的结构自然不如传统小说规整,但小的结构做得异常精致。看得出来韩少功对这部小说倾注了情感,富于哲思、自我解剖、文化寻根。最喜欢盐早的故事,记得高中阅读理解也做过“渠”那章。写法并非首创,但至少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合璧,而且在思考的深度上也要远超马原、格非等人。《爸爸爸》寻根文学,带着先锋气,沾有魔幻味。阴暗、恐怖、湘西农村的陋习,用审丑来凸显美。推荐《马桥词典》李洱:《应物兄》野心极大,下笔却尽显无力,典型的知识分子自嗨。大量引用《论语》有点意思,但却让整本书显得很乏味生硬。弃之可惜,食之无味。虽然我网名叫“应物兄”,但我着实不推荐这本书。《花腔》强烈推荐,如悬疑小说般层层推进,形式与内容匹配,多角度叙事、不可靠叙事、元小说,历史的“罗生门”。《石榴树上结樱桃》讲女村官,平庸之作。推荐《花腔》阿来:首作《尘埃落定》写成这样非常了得,藏族土司家族兴衰史,很有异域风情。我真的非常喜欢傻子视角的小说,大概是看《喧哗与骚动》的后遗症吧。最后稍有失控脱节,很可惜。在我心里,此书可与范稳《水乳大地》并称“藏区文学双璧”。《空山》(也就是现在的《机村史诗》六部曲)《云中记》《寻找香格里拉》不推荐。推荐《尘埃落定》《随风飘散》王蒙:王蒙的作品两级分化挺严重的,伤痕文学那部分就和小学生作文一样,学西方的那些还不错,意识流的几部中短篇都挺推荐,意识流耍得还算成熟(集束手榴弹:《夜的眼》《海的梦》《春之声》《风筝飘带》《布礼》)。长篇似乎是那一代人的通病,都絮絮叨叨的,语言华丽但空洞无物。王蒙的长篇难以卒读,注水严重,把啰啰嗦嗦的自我发泄美其名曰“意识流”,唯一推荐的一部长篇就是《活动变人形》,敢于弑父,敢于批判父辈,叙事很精彩,视角转换、意识流。推荐《活动变人形》陈忠实:《白鹿原》中国仅有的几部能称得上是“史诗”的巨著,虽然陈忠实的语言粗砺,但这并不能掩盖此书的伟大。政治、爱情、家族……元素很多,用劲很猛。陈忠实很吃力地驾驭起大的篇幅,在叙事仍有缺陷,不过总的来说还是无可匹敌。模仿气息比较重,但在那个年代又有几个人能逃得过《百年孤独》,莫言、阎连科、刘震云这些大师都走不出马尔克斯的阴影。(我一直很奇怪陈忠实为什么只有一本《白鹿原》,他的其他不管中篇还是短篇都是不入流的。)推荐《白鹿原》路遥:《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太火了。这种题材看一遍很好看,但看多了就没有意思了。《人世间》《大江大河》和这本很像。《人生》虽然短,但在思想、技法上都不弱于《平凡的世界》。推荐《平凡的世界》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还是“陕军东征”三驾马车之一,但和另外两驾(《白鹿原》《废都》)完全没法比,太烂了。不推荐李佩甫:“平原三部曲”《城的灯》《羊的门》《生命册》。《城的灯》是最好看的一部,戏剧性很强,但也仅限于好看;《羊的门》前半部分很好,后半部分节奏略快,有些许虎头蛇尾;《生命册》(拿了茅奖)双线叙事,但农村那条线略显多余,就好像一个一个短篇拼上去似的。推荐《羊的门》《生命册》张承志:看过《黑骏马》的书和电影,看完没有什么感觉,很纯净的一本书,藏区的味道。《金牧场》很喜欢,开头像《活动变人形》,但展开不一样,很蒙太奇,插叙多线并进,情感饱满,极度抒情,炫美的句子俯首皆是。《心灵史》极度不喜。从《黑骏马》经《金牧场》到《心灵史》,可以清楚地看出张承志的演变。推荐《金牧场》《北方的河》刘醒龙:《天行者》这本拿了茅奖,确实有题材讨巧之嫌,但我真的太喜欢了,看了两遍。有很多人说他情节生硬,我不这么觉得。讲的是民办教师的故事,很感人,看时几欲落泪。《圣天门口》也很有名,很厚的一本书。推荐《天行者》《凤凰琴》野夫:土家野夫,坐过牢,和熊召政闹过不愉快。看了他的《乡关何处》,非常喜欢。故乡·故人·故事,也不知道算是非虚构还是散文。写得极好,稍有高开低走之感,前几篇大气磅礴感情挚烈,让人唏嘘不已,后面几篇就明显弱了下去,虽然都是人物小传,但后面就像是《米格尔街》,寡淡了些,但也很好。野夫文笔甚好,楚辞离骚,魏晋风骨,古朴古风,也不觉有掉书袋之感。最近听说他在泰国开出租,体验生活收集素材(?史铁生:史铁生的散文都很好。短篇《命若琴弦》很感人,涤荡人心。《我的丁一之旅》视角独特,写得差劲,集史铁生散文与小说的缺点于一体,很难想象史铁生变得如此嘴碎,阅读体验就好比一个油嘴滑舌油腔滑调的中年男人硬拉着你输出那些他所谓的“人生哲学”。推荐《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我与地坛》阿城:“寻根文学”。钟阿城唯一的缺点就是写得太少了。“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极力推荐。散文也很有意思。王朔:朔爷的书我看的不多。他的语言很饶,京味儿十足,幽默风趣。新作《起初》系列评价不是很好。推荐《动物凶猛》冯骥才:天津卫,天津话。《俗世奇人》,天津卫奇人奇事,浓浓的津味儿,跃然纸上的世俗百态。冯骥才有一本书不能不看——《一百个人的十年》, 看得头皮发麻。金庸:“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老爷子的武侠小说基本都看过了,没有不喜欢的。最喜欢《天龙八部》,段誉、萧峰、虚竹。古龙:古龙的武侠类型太多,传统武侠、侦探、间谍……乱七八糟各种都有,很多都不知道是不是他写的。看的也不多,浅推两本《绝代双骄》《多情剑客无情剑》刘亮程:被称为“20世纪最后一个散文家”不是没道理的,散文非常牛逼,连我这种不爱看散文的人都为之惊叹,写乡土,却不显土气,蕴含哲思,辛辣讽刺。长篇《凿空》是散文的质感,但和《虚土》相比已经相当收敛了,而且非常好看。一部有声音的小说,声音是有颜色的、有质量的、有形状的。一幅新疆村庄群像,涉及了阿不旦村的方方面面。被凿空的村庄逐渐消亡。刘亮程是真正的驴师傅,他的小说没了驴就写不下去,文章里甚至还会有毛驴的内心独白。《捎话》不喜。《本巴》荣获茅奖。推荐《凿空》《本巴》《一个人的村庄》木心:不知道怎么评价,个人感觉他对文学的态度就是玩,各种掉书袋,把别人的散文改成诗,其实也是挺好玩一件事。《文学回忆录》很没劲,太浅太浅了,看了和没看一样。诗作我看得很少,不知道写得算好还是不好。“文本再生”,就不多提了。北岛:不喜欢读诗,北岛的诗也就读过几首。推荐他的一部小长篇《波动》:一个爱情故事,带着“伤痕”。诗人的小说,但并非孙甘露那样诗化的语言(当然,语言也是极美的),而是处处氤氲着诗意,不时地灵光一现。写得很散乱散淡散漫。多角度叙事、意识流、时间闪回……玩得很花很随性,随意地切换视角,肆意地穿梭时空,“清泉石上流”的叙事速度。当然,总体还是比较青涩的。韩东:“诗到语言为止”,生活化的诗歌。不喜欢读诗,但韩东和于坚的诗我是非常喜欢的。小说方面,中篇是韩东最好的状态,《临窗一杯酒》越看越有劲道。推荐《奇迹》《狼踪》张万新:写的很少。短篇集《马口鱼的诱惑》,带劲又无聊,和朱文、曹寇殊途同归的屌丝文学,写的都不像是小说,想到哪说到哪,有种侃大山般的顺畅感,语言劲道,幽默诙谐,但也仅此而已了,毫无野心,既无纵向的深度,又无横向的广度。欣赏不来。梁晓声:我爸书柜里有好多本梁晓声,我初中的时候就都看完了。《年轮》我挺喜欢的,戏剧性很强,稍显浮夸;《浮城》很不喜欢,魔幻写实,过于戏谑;《知青》知青味很浓。《人世间》能拿茅奖也不意外,感觉就是冲着拿奖写的,总体还可以吧,要是喜欢《平凡的世界》可以一看,改编成的剧也很火。梁晓声最好的一本当属《一个***的自白》曹乃谦:和李锐一样,也是马悦然欣赏的作家,诺奖候选人。压抑、洗练、质朴,乡村的那点事,和李锐的短篇有点相似,反应农民的现状,还不错。自传三部曲(《流水四韵》《同声四调》《清风三叹》)三本长篇散文也很不错。推荐《到黑夜想你没办法》《流水四韵》麦家:谍战小说,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很多都被改编成了电视剧。《解密》《风声》都不错,拿了茅奖的《暗算》也还凑合。《人生海海》倒是远超我的预期,麦家向严肃文学的转型。故事围绕着上校展开,从太监到鸡奸犯再到汉奸,故事抽丝剥茧、层层展开,通过不同人的叙述拼凑出上校的一生,不可靠叙事,和李洱的《花腔》有些许相似。“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金宇澄:《繁花》中国当代最好的一批长篇,很有韵味的一本吴语小说。它建立了一座与南方有关、与城市有关的人情世态的博物馆。节奏很慢,琐碎、拉拉杂杂,一部“无高潮”的长篇小说。不会吴方言也看得懂,但会损失一些神韵。冷静克制的叙事,极致的客观描写,哪怕是写到wg的时候依旧岿然不动、稳如泰山。推荐《繁花》《回望》夏商:前期先锋文学没看过。长篇《东岸纪事》是与《繁花》同期发表的佳作,不过相比之下仍有距离:上海话只是点缀,没能完全施展其神韵,腔调、语感上差了一截;过分通俗,轧姘头二三事,对市井、世情、男女关系的描绘仅得其形而未得其神。整体架构不错,草灰蛇线,以凶案起首,却弯弯绕绕,避重就轻,通过不断的倒叙、插叙、回环、散点透视,绘制一幅浦东众生相。偏爱女性视角,极力塑造乔乔和刀美香两个人物,可与《长恨歌》媲美。只不过,中国当代作家似乎难以跳脱“性”的桎梏。马伯庸:马亲王的历史虚构小说都挺好看的。新作中篇《长安的荔枝》从“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句诗展开的一个故事。推荐《长安十二时辰》《三国机密》《太白金星有点烦》王小波:小波的书我也看过很多。《绿毛水怪》温情、充满灵性;《黄金时代》充斥颜色;《白银时代》幻想未来,辛辣讽刺批判;《寻找无双》荒诞不羁,过于卡夫卡;《红拂夜奔》过于戏谑,过于不正经,过于黑色幽默,不喜欢;《万寿寺》野心勃勃,满满翻译腔,却依旧盖不住它的好。小波成也语言,败也语言,他若是能把控住他黑色幽默的那个度,那他的小说会非常好。我还是更喜欢《绿毛水怪》里那个青涩的王二和写《万寿寺》那个后现代的小波。推荐《万寿寺》《黄金时代》《绿毛水怪》范稳:范稳对于素材的挖掘和结构的探索都可谓费心尽力。藏地三部曲《水乳大地》《悲悯大地》《大地雅歌》。看过《水乳大地》,藏地的史诗。藏地自带的魔幻。结构有想法,但并不出彩,从两头向中间讲故事,削弱了史诗气质。始于沙利士,终于沙利士,故事完整。我感觉比《尘埃落定》好。《吾血吾土》讲抗战老兵的一生,故事层层推进,抽丝剥茧,结构繁复、语言真诚、故事厚重。新书《太阳转身》,期望能拿茅奖。推荐《水乳大地》《吾血吾土》刘恒:《苍河白日梦》,一个老人的回忆录,情节紧凑。刘恒很喜欢短句(我不喜欢),喜欢单句成段。刚开始看的时候感觉他的结构他的叙事技巧有野心,但看到后来发现他并没有想玩结构。中篇《伏羲伏羲》,关于性压抑性崇拜,写得挺隐晦,张艺谋的《菊豆》就是根据这篇改编的。王跃文:官场小说。只看过《大清相国》,历史小说,聚焦官场权谋,“完人”陈廷敬,“等、忍、稳、狠、隐”。《国画》官场指南。周大新:不推荐。《湖光山色》真不知道凭什么拿茅奖,就是当通俗小说看写得也不够好。《曲终人在》倒还凑合,故事好看,但也仅此而已。一部伪传记,多角度叙事,不可靠叙事,通过对多人的采访多角度多层次地塑造了省长欧阳万彤的形象。人无完人,有人说万彤是清官,也有人说他是酷吏,我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他这样的官员。不够深刻,不够阴暗,大概周大新对官场的了解也不过浮光掠影。新作《洛城花开》。还买了一套《第二十幕》,后悔,厚厚三本,不会看了。冯唐:勉为其难把他放这。自吹“上帝握着我的手在写”。《万物生长》可以一读,其他就算了吧。《天下卵》那本短篇集就是本意淫的产物,冯唐自己爽了一把,很自以为是,幽默(但给我的感觉是笔力不足而故作幽默),结构散乱,细节扯淡。语言和王朔有点像,但远不如朔爷。冯唐除了下面那些事,就没东西写了吗?想要写成黄色小说,却又不像《黄金时代》《裸体午餐》那样能刺激感官。东西:看过《后悔录》和几个中篇。《后悔录》差点把我气死,主人公曾广贤一辈子什么事都没有做成,所有事都在后悔,太憋屈,写得太刻意,中国当代文学的异数。但能写得如此极端也是不容易,值得一看。东西的小说一直都很夸张、极端,很有风格,自成一派。得茅奖的《回响》很差,基本功都不过关,语言烂得吓人。推荐《后悔录》鬼子:广西三剑客:东西、鬼子、李冯。除了东西还一直在写作,另外两个好像已经消失于文坛了。“瓦城三部曲”(《上午打瞌睡的女孩》《瓦城上空的麦田》《被雨淋湿的河》)值得一看。康赫:看过《一个南方的生活样本》。用方言堆砌成的彻头彻尾的翻译腔,幸好是江南方言,基本能看懂。野心极大,但落笔却成了李得儿和四个女人的故事,直白的性爱描写,意淫成分重了些。扑面而来的《尤利西斯》夹杂着其他古典史诗的味道,纷乱的内心独白可真爽。第一次在中国当代小说里看到如此肆无忌惮的意识流。荒诞、讽刺、诙谐、夸张,和乔伊斯一样疯批。李得儿一章极佳,有《尤利西斯》第十章之感,都柏林变成了梅城,康赫在这座南方城市上演了一场同步大戏。病房一章剧本形式,《哈姆莱特》的质感。虽然说模仿气很重,但在这个现实主义当道的中国文坛,绝对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文学实验。女作家王安忆:《长恨歌》很上海的一本书,也可以说是王安忆的巅峰之作了,但和《繁花》比还是差一点。王安忆的语言很好,但有的时候就会给人用力过猛的感觉。《纪实与虚构》是一部自传性小说,横向与纵向、纪实与虚构两条线,虚构的线很枯燥,过于温吞。看了很久才想起来书里的母亲茹就是茹志鹃。从《长恨歌》到《匿名》,可以看出王安忆没有胶柱鼓瑟,仍在探索,虽然《匿名》失败了,但我相信她还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新作《五湖四海》,我买了一本,王安忆亲签。推荐《长恨歌》《小鲍庄》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很好看的一本书,讲的是一个少数民族的盛衰。迟子建是在那里生活过的,所以一切都显得那么真实。“我”就像是《百年孤独》里的乌尔苏拉,见证者一个家族一个民族的兴衰。但总让人有一种流水账的感觉,什么都是点到为止,不能很好的融进去。迟子建很会写群像,《群山之巅》《烟火漫卷》里的群像描写得都很好,很立体。迟子建的中短篇也很好。推荐《额尔古纳河右岸》方方:新写实主义代表作家。看了《万箭穿心》的书和电影,太虐了,电影比书还要绝望。在学校图书馆里借到了《软埋》,禁书,但我看完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被禁,讲对待历史的态度,写得很刻意(方方小说的通病),没有亮点,不必特意找来读。《乌泥湖年谱》冷门佳作,强烈推荐,写得太好了,中国当代文学top10,编年体,从1957到1966年。推荐《万箭穿心》《风景》《乌泥湖年谱》王旭烽:《茶人三部曲》拿了茅奖,第一部还可以,后面两部灵性尽失,逐渐散乱。新作《望江南》挺好,《茶人三部曲》的番外,家族故事总是很吸引人。从茶人的角度讲述那个时代的故事,王旭烽是独一个,很有意思,有很多科普,但并不显枯燥。推荐《南方有嘉木》《望江南》毕淑敏:就我看过的两本长篇(《血玲珑》《花冠病毒》)而言,一点水平都没有,毕淑敏完全不会写小说。狗血、扯淡、诡异、极端,人物极度扁平。严:不能说名字的作家。之前对她的评价太低了,严的水平不下于王安忆、迟子建、方方。《第九个寡妇》非常喜欢,看到结尾几欲落泪。人物刻画生动鲜活,“葡萄的确是个很难得的、很真很真的人”,一个敢爱敢恨的奇女子。从抗日、内战一直讲到上山下乡、计划生育,题材审美疲劳,但奈何严写得太好。《扶桑》第二人称叙事,很差,不推荐。推荐《陆犯焉识》《第九个寡妇》张翎:加拿大籍华人作家。写的也大多是华人在加拿大的故事。推荐《睡吧,芙洛,睡吧》,有严的味道,和《扶桑》有点像,但比那本更对我的胃口。(入了四本张翎,暂时就看了一本,《金山》《劳燕》评价也很高虹影:英籍华人作家。推荐《饥饿的女儿》:自传性质的小说,波涛汹涌下的暗流涌动,莫名有在读杜拉斯《情人》的感觉,无果的师生恋,糟糕的家庭关系,六六和那个十六岁的杜拉斯真的很像。对饥饿的描写媲美赫塔·米勒《呼吸秋千》,让我看清了那一代人遭受的苦难,让我认识了重庆这座城。对食物的渴望,对爱的渴望。中间有很多桥段让我不适,但我最后还是为它感动。范小青:苏州作家。《我的名字叫王村》很荒诞,很卡夫卡,絮絮叨叨啰啰嗦嗦,看到后面很无聊。范小青有一段时间迷恋写那种混合了推理、群像、小人物的既像推理又像纯文学的四不像小说。推荐《赤脚医生万泉和》李娟:喜欢娟姨的人很多,但我对散文真的不感兴趣。《冬牧场》这样的非虚构长篇散文还好,《我的阿勒特》这种散文集真的看不进去。李碧华:段位也很高。文风阴暗重口,氛围凄惨阴郁。《霸王别姬》,李碧华和陈凯歌彼此成全,各自高耸入云的双峰。推荐《霸王别姬》《饺子》铁凝:作协文联双主席。短篇《哦,香雪》清新质朴,美好澄澈。中篇《永远有多远》很推荐,细腻的描写,人善被人欺。《大浴女》过去和现在交替穿插着讲述,别出心裁地将伤痕文学和都市爱情并行,片段式的回忆勾勒出少女们的成长。语言漂亮,但废话太多,情感不加节制。全靠性来串联情节。病态的爱情、友情、亲情。宗璞:《野葫芦引》可以一看,吸引我的不是宗璞,而是那个年代,西南联大时的故事确实很迷人。不过,宗璞的人物塑造很脸谱化,所有不管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长得很漂亮,离谱。张抗抗:说实话对张抗抗的第一印象很差,高中的时候做过一篇她写埃菲尔铁塔的阅读理解,很讨厌她做作、浮夸、矫情的文风。不过《赤彤丹朱》改变了我对她的看法,一本自传,一部关于母亲、外婆、奶奶、父亲的家族史。大气,没有丝毫做作。只能说,妈妈的部分写得太好了,导致外婆奶奶的部分黯然失色,后面父亲的部分更是枯燥,完全变成了传记样。先锋作家格非:以先锋小说家的头衔出道,却选择了回归传统。格非的中短篇一流(先锋小说的集大成者),有博尔赫斯的味道,文字优美但略显干瘪,多有生僻字,不愧是科班出生。长篇的话,《敌人》叙事朦胧模糊;《边缘》叙事碎片化,不断的时间闪回,不难读,整体感觉过于平淡琐碎;《欲望的旗帜》转型之作,失望,看似对学术界的讽刺,实则沦为一个男人的意淫;《江南三部曲》第一部《人面桃花》最佳,气氛把控得很到位,整体结构都很传统,但在细微处会有小炫技,第二部《山河入梦》不喜,第三部《春进江南》算是写城市写得不错的一本吧;《望春风》和《人面桃花》很像,但也值得一读。中篇《隐身衣》也不错,把空白叙事(挖坑不填)把控得很好,把音乐和文章结合在一起。推荐《人面桃花》《望春风》马原:先锋作家。马原写作像是游戏,他玩得很尽兴。元叙事、人称转换、叙事圈套……很多技巧,无比惊艳。马原笔下的西藏,神秘而美丽。可惜,并不深刻。后继乏力,从《上下都很平坦》到《牛鬼蛇神》《黄棠一家》,马原的“小说已死”。推荐《冈底斯的诱惑》《虚构》洪峰:先锋五虎将里知名度最低的一个。洪峰很喜欢写性。推荐《生死约会》,消解形而上的意义,通篇写性,却不显低俗,没有沦为意淫。文本在时空之间肆意穿梭,酣畅淋漓的叙事,功力很深,李卓、小南、谢晓蕾、杜娟、刑松松、丹丹、晓楠……一个老派男人的成长史。没有分章节,一口气读完,酣畅淋漓。最后小南在幸福和高潮中死去,收得有些匆忙、生硬。《东八时区》也值得一读。中篇只看过《瀚海》,中规中矩。余华:前期的余华,残酷、阴暗、暴力、血腥、冷峻、荒诞……《西北风呼啸的中午》《十八岁出门远行》极好,味道太对了。转型后,依旧能在《在细雨中呼喊》《第七天》感受到先锋余韵。推荐《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活着》苏童:先锋五虎将,但只能在《一九三四年的逃亡》《罂粟之家》等少数几篇中看到些许先锋色彩。《米》阴暗至极,把米塞进下体真的引起我生理不适;《我的帝王生涯》新历史小说,弥漫着淡淡的哀愁,文字华丽妖冶,最能体现苏童风格的一本;《河岸》少了妖冶的文字,反而让文章更加出彩;《黄雀记》文字故作聪明,情节矫揉造作,配不上茅奖;《城北地带》苏童的一个侧面。苏童的中短篇要比长篇好。推荐《河岸》《我的帝王生涯》残雪:叙事朦胧,氛围诡异,丑的意象堆叠。只看过几个中短篇和一个长篇,看完不明觉厉。我对《黄泥街》的评价是:很怪很怪的一本小说,和中国当代的其他小说完全不一样,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股清流,也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股浊流,泥沙俱下,恐怖、腐烂的文字,诡谲、恶臭的氛围,我第一次感觉太阳是那么恶心,把一切都晒出了蛆。疯猫疯狗、死猫死狗、各种虫子、王四麻……黄泥街没一个正常人,太荒诞了,没有一件事是真实的,一切就像是一场梦。说实话刚开始看的时候我还很有兴趣,被这诡谲的氛围攫住,但越看越困倦,这样先锋的文章不适合长篇。可以看看《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感受一下。吕新:吕新是这些年最让我惊艳的当代作家了。我对他的第一感觉是:格非+李锐。典雅隽永的语言,却又带着浓厚的乡土气。北方作家笔下的南方世界,怎能如此精致。对结构的探索,对小说的实验,吕新仍在坚守着“先锋小说”最后的阵地。推荐《梅雨》《下弦月》《阮郎归》《中国屏风》孙甘露:文字氛围极美,叙事朦胧飘忽,语言的先锋,语言的狂欢。就是看不懂。新作长篇《千里江山图》挺喜欢的,转型谍战小说,有些许先锋余韵。我有个朋友很喜欢孙甘露,他推荐我看《我是少年酒坛子》鲁羊:诗人的小说,孙甘露那一卦的(故事性要比孙甘露强),语言的先锋,语言的狂欢。《九三年的后半夜》:“闭门造车”式的小说,朦胧隐晦,一个白痴的呓语。人称在“我”和苏轼间徘徊,“我”是苏轼,苏轼是“我”。垛上人、舟中客、学步者……《银色老虎》:诗性、意境、隐喻,故事性较强;《在北京奔跑》:耍弄元叙事,叙述视角二合一。强烈推荐后面两个短篇,值得反复阅读学习。为了先锋,没有更深的意义。刁斗:推荐《证词》:炉火纯青的空白叙事,半隐半现的情节,让读者自己猜测构建完整的故事。王红旗为什么死?雅罗米尔为什么杀栾经纬?高总和“我”为什么被抓?这些问题可能都没有答案。结尾的信让我感动,我爱上了这个叫铁军的男人。雅罗米尔、赫索格、丁梅斯代尔这些外号……都是让我很亲切的名字。先锋性不强,世俗但不低俗,情欲但不兽欲。中篇推荐《小说》《发现》宁肯:宁肯也算是个比较另类的作家了,《蒙面之城》大概是网文祖师爷了。推荐《三个三重奏》:注释小说,在注释里讲故事,承袭法国“新小说”,学习保罗奥斯特,可惜这种注释性小说我在阎连科《受活》《日光流年》里就见过了,再看就不觉惊艳了。墨白:一个基本没人听过的作家了,买了一本试试水,没想到出乎意料的好。推荐《欲望与恐惧》:语言和小细节都很粗糙。无比丝滑的叙事,“牌局”式的结构,不断闪回,枝蔓丛生,很牛逼,越往后看越有味道。充斥着情欲与世俗的小说,欲望与恐惧,婚姻的困境,极度压抑极度恐惧,在文章的最后将冲突推向了顶点,“我”在恐惧中迷失了自我。潘军:无比实验,无比先锋,有几篇有格里耶的味道,潘军比同时期的作家走得更远。文字生硬,叙事冰冷,和马原一样不正经。潘军很喜欢设置悬疑元素,“我”像是一个有迫害妄想症的人。“我是潘军,我是个记忆力十分糟糕的作家。”玩弄元叙事,介于真实与虚构、现实与文学之间。结尾大多耐人寻味,可惜很多都没有完全看懂,挫败的阅读体验。短篇和中篇是完全不同的感觉,中篇更晦涩,短篇更讨巧。推荐《南方的情绪》《重瞳》《悬念》《陷阱》徐星:一闪而过的流星。流水账小说,最好的大概还是《无主题变奏》,随性、率真,玩世不恭中流露出“多余人”的迷惘。《无为在歧路》《城市的故事》《饥饿的老鼠》似乎是想复刻《无主题变奏》的质感,但已失去那种浑然天成。徐星有过一篇语言、故事、内核和他其他小说完全不同的传统乡土短篇《外乡人》,这篇将他的缺点暴露无遗——这批先锋小说家的基础相当不牢。长篇《剩下的都属于你》,流浪汉小说。刘索拉:音乐系小说,黑色幽默,有点塞林格的味道。当时或许先锋,现在在看,十分平淡。《你别无选择》,“你别无选择,只有作曲”。扎西达娃:前期现实主义作品可堪一丢。后期先锋、魔幻,玩弄时间。《风马之耀》模糊了生死、有无、真假的界限,转场无比丝滑。《世纪之邀》读出来一点卡彭铁尔《溯源之旅》的味道。《悬岩之光》模仿《佩德罗·巴拉莫》与死人对话。《系在皮绳结上的魂》自反式元小说,打通了真实与虚构,时间倒流、轮回。长篇《骚动的香巴拉》也值得一看,非线性叙事、顶针蒙太奇、黏稠长句、魔幻色彩、异域风情。叶兆言:民国+爱情+南京,叶兆言最拿手的三板斧。《花影》:传统小说,民国风月故事,刚看就被攫住了,引人入胜。一上来就打破了女性的性压抑,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爱情、欲望、乱伦……每一个角色都是那么扭曲阴暗极端,倒有点李碧华的味道。葛亮似乎是得了叶兆言的真传,但有同样的问题,笔力欠缺,有形无魂。推荐《花影》《一九三七年爱情》北村:没有看出先锋色彩,可能是没看过他前期的作品。听说《聒噪者说》《逃亡者说》《劫持者说》很牛逼,但真的找不到在哪看。很会写爱情故事,推荐《玛卓的爱情》。和东西一样荒诞夸张。后期信教,宗教意味很浓。朱文:介于先锋派和后生代之间。我不喜欢。松散的结构,随性的故事,荒诞无聊的生活。没有性就写不下去。叙事技巧高超,快速叙事,速度感、力量感。他现在好像已经不写小说了,去拍电影了。推荐《看女人》刘恪:《空裙子》,很厚的一本中短篇集。语言还是不错的。感觉刘恪的小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现实主义的北京众生相和虚无缥缈的梦幻乡村图景。不是很喜欢。刘恪的理论不错。皮皮:马原前妻。在收获杂志里看过一个她的中篇《光明的迷途》,艰涩难懂,不明觉厉。再读再评。港台作家刘以鬯:看得出来刘以鬯有在探索,但他的探索放现在看真的太浅了。浅尝辄止的技巧探索+青涩的意识流。我是很喜欢炫技的小说的,但他的中短篇没有一篇让我稍有惊艳之感。语言华丽但稍显刻意。喜欢意识流的可以尝试长篇《酒徒》,这本真的写得太好了。恣肆的笔墨,精巧刻意的文字,酣畅淋漓的意识流(和他的短篇相比已经很成熟了),天马行空的梦,挥之不去的酒精味(整本书都是醉醺醺的),喷涌而出的文青气。白先勇:《台北人》《纽约客》《孽子》《树犹如此》,语言顶好,氛围极美,有《红楼梦》《牡丹亭》之余韵,看就对了。黄启泰:看了他的一本集子《防风林的外边》。第一篇《年轻计程车司机的海岸心事》极好,但往后越来越实验,越来越私人。“内向世代”无疑是失败的,这种比意识流还意识流的小说,通篇呓语,极晦涩极私人化的东西。“防风林的外面是防风林的外面是……”后设小说,模糊性别,向内走,外化的潜意识,文本艰涩难懂,基本每篇都有同志色彩,很挫败的阅读体验。《郊区》《少年维特的烦恼导读》也还不错,给了我些许灵感。童伟格:可以挑战一下《西北雨》:技巧一流,视角辗转于“我”“父亲”“母亲”“祖父”之间,三代人的记忆,不断地时间闪回,蒙太奇式的碎片拼贴,晦涩的时间线铺排,读起来非常艰涩难懂。语言有匠气,冷峻克制。一次次逃离,祖父的逃离,父亲的逃离,结束于一场虚构的团圆。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人人鬼鬼,倒叙与插叙,隐喻与留白,确实有《佩德罗·巴拉莫》之感,只是没有那么浑然天成,雕琢感太强,过于晦涩,好挫败的阅读体验。黄国俊:《度外》的技巧还很生硬,但到了《水门的洞口》,技巧就炉火纯青了。视角转换、时间闪回无比丝滑,不沾实验气,不染炫技腔。可惜没有写完,不过也未必不能看成一个留白式的结尾,残缺的余韵,在“一个女人打开了房门……”处戛然而止。度外者的叙事,视角在林建铭和陈怡君之间不断转换,往事穿插其间,灵与肉的矛盾。西西:作品很轻盈、很灵性。看了几篇结构都很松散。香港特有的文风,新鲜的语言和想象,喜欢的人会很喜欢,不喜欢的人可能无法欣赏。推荐《我城》《飞毡》郭强生:同志文学。看过《断代》,不能说不好,但我忍受不了这种老男人的细腻,很空洞的内心独白。三条线,老七、小锺、阿龙,正叙倒叙插叙平叙,绵密的叙事,大段大段华丽而空洞的独白。对同志文学着实不感兴趣。台湾文学的语言也很有隔阂感,华丽而刻意。赖声川:剧作家、导演。剧看的很少,《如梦之梦》是我迄今最喜欢的一个剧本。“在一个故事里,有人做了个梦;在那个梦里,有人说了一个故事。”一层套一层,三个病房,三个病人,三次死亡,不断地时间闪回,时空交错,跨越时空的对话。“《宝岛一村》《暗恋桃花源》也极佳。类型小说陈浩基:稳居中国推理第一把交椅。《13 67》神作,华语推理的顶峰。最后结尾也很精彩,好一盘大棋,倒叙、闭环。关振铎太帅了。短篇集《第欧尼根变奏曲》炫技之作,真的牛逼,陈浩基真的把叙诡玩到了极致,把我耍得团团转。本格、科幻、奇幻、魔幻、恐怖、寓言……反转再反转,不管什么风格都玩得转。陈浩基的长篇见功力,中短篇见脑洞,都非常吸引我。中篇《遗忘,刑警》一般。紫金陈:感觉除了《长夜难明》都不太行,但《长夜难明》太行了,中国当代推理的高峰。第一页就告诉了我凶手,但还是让人欲罢不能,故事跌宕起伏,颇为惊艳。看到最后我都哽咽住了。改编的剧《沉默的真相》也超好看。那多:曾经在爸妈书架上翻到过一本《世界尽头》,看简介是一本灵异小说,但看了才发现和简介完全是两本书,太水了,一点都不恐怖,一点意思都没有。《19年间谋杀小叙》不错,有雷点,不过总体还算优秀的国推。70后作家徐则臣:第一个拿茅奖的70后作家。看过《耶路撒冷》《北上》。《北上》虽然拿了茅奖,但远不如《耶路撒冷》,就像是一篇命题作文,结构没有新意,文章生硬干瘪刻意,几个故事的拼贴。《耶路撒冷》可以说是集大成之作,七〇后群像,结构和《云图》类似,12345654321,故事虽然臃肿,但还是很不错的。推荐《耶路撒冷》《跑步穿过中关村》《夜火车》阿乙:70后作家里技巧最高的一位,比徐则臣还要高上一截。中短篇水准良莠不齐,我直接把我觉得好的列出来:《情人节爆炸案》《意外杀人事件》《小人》《阁楼》《模范青年》《虎狼》《永生之城》《肥鸭》《生活风格》《骗子来到南方》。中篇《下面,我该干些什么》拙劣地模仿罪与罚+局外人,内核空虚。《早上九点叫醒我》神作,品出了点《押沙龙,押沙龙》的感觉,可惜阿乙的语言顶不起来。叙事技巧相当高超,不断地叙述、转述给我看爽了。(阿乙长篇新作《未婚妻》:追忆瑞昌似水年华,确实是几句话就能说完的故事,正如阿乙自己在书中所说,这是一本“抓小放大”的小说,“把细枝末节呈现得详详细细”。阿乙的文字密度一如既往的大,随性的意识流,语言黏稠而生硬,大量引用《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旁征博引,似乎要把他的毕生所学都展示出来。优美的翻译腔+瑞昌方言,属实是不伦不类。不如《早上九点叫醒我》,阿乙真的要成小说的技工了。)曹寇:朱文封笔之后,幸好还有曹寇。无聊现实主义,用高超的叙事技巧书写无聊庸俗的生活,叙述时间肆意穿梭,要是每篇都能像《鞭炮齐鸣》《请问你认识一个叫王奎的人吗》那样带点荒诞色彩就更完美了。可惜曹寇唯一一本长篇《十七年表》写得一般。路内:路内的功力挺深,但太过重复,无非就是工厂那些事,看多了就审美疲劳了。除了《云中人》(转型之作,一股村上味,文学、音乐、咖啡、女人、梦……简直不要太像)在及格线以下,其他作品都可以一读。有几本文青气很重。新作《关于告别的一切》,路内手把手教学怎么把200页的小说水到400页。推荐《少年巴比伦》石一枫:《借命而生》两个男人大半辈子借命而生,最后在奥运之夜的漫天烟火下和解。中篇《地球之眼》也不错。新作《入魂枪》写电子竞技,但石一枫显然对此并不十分了解,不过是换汤不换药,写的还是老一套的东西,毫无新意。推荐《借命而生》《地球之眼》葛亮:说句大实话,葛亮水平真不行。不过,我还挺喜欢他的。《北鸢》讲民国故事,很有韵味,语言很漂亮,工于精巧,故事拖沓。双线叙事,两个家族的故事。越往后看越有味道,岁月浮沉,只有那纸鸢还在天上飞。有肉无骨,有形无魂,无甚新意的传统小说,但就是喜欢。新作《燕食记》,讲师徒传承,比前两部长篇好,缺点一大堆,但奈何太好看了(感觉葛亮长得和朱亚文有点像(?魏微:十年沉淀,新作《烟霞里》只能说还可以,一部属于70后的伪传记,一个人的编年史。改革开放的一代,时代浪潮下的普通人家,小人物与大时代的直接对话。结构精致,文风淡雅,行文流畅。田庄这样一个普通人,在魏微的笔下鲜活而生动。这是属于70后的《平凡的世界》,这是一句赞扬,也同样是一种批评。鲁敏:强烈推荐《金色河流》:这才是70后作家该有的水准。多声部、内心独白、元叙事……技巧精湛。徐则臣、阿乙、鲁敏的技术都很高超,较之另外二者,鲁敏胜在语言情节之流畅。金色奔流,一部当代“人世间”,远超魏微新作《烟霞里》,媲美徐则臣《耶路撒冷》。(看到书里提到克隆、数字生命,莫名想到德里罗,中国当代什么时候能出一个把现代文明、后工业时代、未来预言写这么好的作家朱山坡:挺不错的70后作家,推荐《风暴预警期》,这本比《蛋镇电影院》好。《米格尔街》般精巧,用短篇的形式来写长篇,但不影响整篇文章的连贯性完整性,一个个人物小传,构成了一幅蛋镇众生相。非线性叙事,倒叙、插叙、回放,旁逸斜出,先抛出悬念,再往回慢慢讲。魔幻色彩浓厚,对现实的扭曲变形,充斥着荒诞、离奇的情节,以此书写人物的偏执与病态。黄孝阳:70后先锋小说家,可惜英年早逝。推荐《众生·设计师》:很实验的写作,想象力的狂飙,过去、现在、未来,黄孝阳把时间放在股掌之间肆意把玩。死亡之后灵魂出窍,摆脱了时间、空间的束缚,从高维俯瞰众生,肆意窥探他人内心。当然缺点也很明显,设计感很强,毫无节制的狂想曲,天马行空的文字,泥沙俱下,什么废话都往里倒。第一部分太喜欢了,但第二部分后面有点垮,三个叙述层次,在最后的超超叙述中沦为科幻小说。海飞:优秀的谍战小说家。推荐《苏州河》:短小精悍的谍战小说,悬疑味很重,暗流涌动,寥寥数万字就写出了一篇好剧本。文笔流畅,故事好看。在这么小的篇幅里,还不断闪回,全力塑造陈宝山这个人物,也是不易。中篇《麻雀》改编的电视剧也很不错,我阿婆看了好多遍。梁鸿:非虚构极好,三本“梁庄”。虚构小说似乎走的是先锋的路子,不喜欢。《四象》没看完:自诩先锋,实则难以卒读。四个已死之人,多角度叙事,凌乱、幻觉。文字花哨但不流畅。张楚:我很看好张楚。推荐中篇集《七根孔雀羽毛》。同名篇举重若轻,叙事流畅,构思巧妙,张楚的基本功很扎实。“有些秘密,除了它是秘密外,什么都不是。”七根孔雀羽毛究竟有何秘密,也许根本就没有。《刹那记》《细嗓门》也相当好,技巧很高。弋舟:看过《丙申故事集》,水平不高。最喜欢《巨型鱼缸》,情绪对头,果然还是青春伤痛深得我心。《发声笛》也不错,现实与回忆穿插。有点低配班宇的感觉,这么说好像有点伤人,弋舟比班宇大了十四岁。《随园》的叙述极具速度感,时间马不停蹄地向前走,但我无法与杨洁或薛老师共情。获鲁奖的《出警》就是为了主旋律而主旋律,“就是孤单么,想跟人说话。”《但求杯水》里相差十多岁的爱情对我完全没有吸引力,这种孤独在我看来是悬空的。朱岳:后浪编辑兼作家,后浪那套“华语文学”大功一件(可惜轻型纸,搞得我都不想收藏),港台、马华作家,看到华语文学更多可能性。朱岳的小说挺有意思的,脑洞大开,不过也有很多看不懂的自嗨之作。吹爆《写作计划》,推荐每个想写小说的人都看看。推荐《写作计划》《说部之乱》《迷宫制造大师》《原路追踪》《词隐》李娟:喜欢娟姨的人很多,但我对散文真的不感兴趣。《冬牧场》这样的非虚构长篇散文还好,《我的阿勒特》这种散文集一点儿看不进去。(娟姨热度好大,下面回答就说了一个李娟就四百多赞,羡慕鲁毅:看过小说集《梁金山》:形式大于内容,显而易见的先锋,为了实验而实验,玩得很花很炫,看的时候屡屡想到格里耶。当然,问题和缺点太多了,故事很差,非常拉胯,或者说,根本没有故事,琐碎凌乱,不推荐。鲁毅更大的贡献在于他是法国新小说在中国的力推和出版者,曾与陈侗策划出版以法国新小说为主的“午夜文丛”。这篇我很喜欢,虽然玩得有点过时了霍香结:他的三本长篇(《灵的编年史》《铜座全集》《日冕》)我都翻过,仅限于翻过,因为多看一页就会睡着。无比实验,可读性基本没有。能力有限,不多评价。大概就这样的,自行体会乔叶:新作《宝水》荣获茅奖,偏散文化,从大城市来到宝水村,有点李娟《冬牧场》的味道,文字不错,但情节无聊细碎,啰啰嗦嗦,很不喜欢。如果喜欢李娟可能也会喜欢乔叶吧。之前我一直以为阿迪契和阿契贝一样是老一辈的作家,没想到是70后,《紫木槿》《半轮黄日》堪称完美的小说。英国70后作家扎迪·史密斯的《白牙》,太牛逼了,24岁处女作,恐怖如斯。反观中国当代那些年近半百的70后作家,又有多少拿得出手的作品?还有我最近读的阮清越《同情者》,借越战来写东西方种族、文化的冲突,主题之深、技巧之高,远非吾国70后作家可比。80后作家双雪涛:80后翘楚,有实力的,但也有限。《平原上的摩西》这篇确实好,多角度叙事,构思巧妙,结尾震撼到我了,小斐只是为了赴一场只有她记得的约。可惜高开低走,从《平原上的摩西》一篇封神到《跷跷板》的惊鸿一瞥,双雪涛一直在走下坡路,收获杂志上最新一篇《香山来客》已经烂到看不下去了。反倒是我当初最不看好的班宇,在“缓步”上升。《缓步》相较于《猎人》,班宇的去东北化要比双雪涛更成功。还是希望双雪涛能写一部高水准的长篇。推荐《平原上的摩西》《跷跷板》《飞行家》《刺客爱人》郑执:《生吞》国产推理,勉强及格线吧,可以一看,改编的剧《胆小鬼》很差。《仙症》开头结尾两篇不错,《森中有林》稍弱于《平原上的摩西》。好久没看到郑执的新作了。班宇:《冬泳》《逍遥游》挺差劲的。不过让我没想到的是,新作《缓步》相当好,后劲十足,回味无穷,水准隐隐超过东北文艺复兴其余几人,班宇这进化速度就邪门。文采斐然,充满诗意,文艺范十足,氛围感拉满。班宇的短句力道相当足,掷地有声。蒋峰:你敢相信这是一个80后作家?太惊艳了,祖师爷赏饭吃的天才选手。同样是80后作家,蒋峰长篇的水准比双雪涛还高一个郑执,铁西三剑客没有蒋峰实在是意难平。在处女作《维以不永伤》中,就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结构、语言、故事、叙事、情感……都无懈可击。《白色流淌一片》前四章堪称完美,只可惜后面两章全垮了。新作《江湖之远》我也很喜欢,武侠小说。推荐《白色流淌一片》《维以不永伤》《江湖之远》陆源:又一个让人惊艳的80后宝藏作家,但同样也让人失望。推荐《祖先的爱情》:陆源翻译过舒尔茨,难怪他的语言那么迤逦瑰丽。想象和修辞的堆砌,弥漫着南洋的烟瘴。舒尔茨+马尔克斯+童伟格+黄锦树+张贵兴。野心很大,精致,却又有史诗气。很结实饱满的叙事,不给读者一点喘息的机会,凌乱、繁冗,毫无章法的视角转换,注定这本书只能慢慢读。大概能理解他所谓的回形针结构,但属实没必要,徒增阅读难度。总的来说,是一次挫败的阅读体验,权当锻炼语感了。王威廉:《野未来》我挺喜欢,科幻现实主义。对当下的看法,对未来的思考,嵌套于当下的未来。既有《行星》这样比较硬核的科幻,也有《潜居》这样不像科幻的软科幻,都能看出作者对未来的思索。缺点是语言比较粗糙。林棹:如果你看过她的小说,你一定很难相信她是一个80后作家。很有灵性。但是可惜,她的《潮汐图》我没有读下去,粤方言(大量生僻字+看不懂的词语)太不友好了,同样是方言小说,读《繁花》时就不会有这种方言阻碍阅读的感觉。我进入不了林棹的南方世界。林培源:格非徒弟。本来因为抄袭事件不想读他的,不过朋友强烈推荐,遂读《小镇生活指南》。小镇群像,前五篇人物塑造佳,对小人物的刻画很好,但我觉得如果能像《小城畸人》一样把所有短篇都串联起来会更好。小说技巧高,每篇都跨越漫长时间。遍布隐喻,阿雄的阳痿、蓝姨的断指、顺伯的牙痛……《躺下去就好》最好,短而有力,棺材是庆丰一生的心结,最终躺在棺材中让它成为自己的“乌托邦”。九头马:看过只有六个故事的《九故事》。《白鲸》是佳作,大头马在公安系统实习多年后写就的。和平原上的摩西对比是不恰当的,这篇技巧很高,环环相扣,一盘大棋,但能看出来作者写得挺费力。《到灯塔去》视角的转换、故事的传递很有意思,非常聪明的小说,但废话连篇且主题不张。取这个名字不写意识流,这是要做乜啊。最后一篇倒是和《赫索格》一样以信为载体写意识流,可惜空有形式。颜歌:推荐《五月女王》,颜歌二十三岁的作品,顶级的青春伤痛文学,一点儿都不娇情,写得相当克制。文章中暗藏着许多爆点,伏脉千里,在意想不到的时刻平静地引爆。类似《生命册》的双线叙事:前者起到串联作用,从“我”的视角绘制一幅平乐镇南街群像,增加了小说的厚度,不过有些许刻意,都以死亡收尾,且硬往袁青山身上扯;后者是袁青山和那一代人的成长史,人物的命运不断交织缠绕。袁青山躲在仓库里不停地长高,面目逐渐模糊,超现实般的悲凉。周嘉宁:如果让我推荐三位80后作家,我会毫不犹豫说出:蒋峰、张怡微、周嘉宁。《浪的景观》里的三篇好得难以置信,尤其喜欢第一篇《再见日食》,现实与回忆的穿插,把那种孤独感写透了。《浪的景观》写沪漂,不可言说的漂泊颓废,但作家对笔下的人物不够狠。张怡微:推荐《樱桃青衣》,太对味了,笔法老练,相较于情节,氛围更加迷人,有点张爱玲+白先勇+王安忆的感觉,续上了海派世情小说的文脉。喜欢这本甚至要超过《台北人》。新作《四合如意》似乎在走下坡路,给我一种很缺素材的感觉。90后作家陈春成:90后作家。《夜晚的潜水艇》荣获2021年宝珀文学奖首奖。文笔不错。《夜晚的潜水艇》还行,《竹峰寺》感觉真没说的那么好。最喜欢《李茵的湖》,氛围营造好,结构精湛,有点格非的感觉。如果能照着这个路子写下去,我觉得还是可以的。《传彩笔》用嵌套的结构另类解读江郎才尽,有点意思。这篇兼顾了文学性和想象力,但后面的《裁云记》《酿酒师》《音乐家》就挺幼稚的,写得像是童话故事。《红楼梦弥撒》感觉就是整了个烂活,阿莱夫变成了红楼梦。周于旸:《马孔多在下雨》入围了宝珀文学奖,但写得确实不太行,比陈春成还要差一点。作者写的时候和我一样,也是大二。文章远离现实,纯玩想象力。文字华丽而空洞,内容怪诞而虚幻。新作《招摇过海》。王陌书:后浪出了两本。《新千年幻想》不知所云,有点质疑朱岳老师的眼光。《幽灵备忘录》结构有点儿想法,但内容空洞无物,看个目录就可以结束的那种。武茳虹:余华、苏童的学生,《宛远是个美人窝》很差。看名字还以为是散文化的写家乡的小说,没想到背景是外国的虚构的城市。大型狼人杀,故弄玄虚的寓言。《我在岛屿读书2》的时候听到余华对她的建议,我觉得是挺中肯的:多看几遍《南方高速》。新作《河桥孝子》还不错,虽然“借”了余华的故事,但至少达到了创意写作应有的水平。叶昕昀:余华的学生,处女作《孔雀》就在收获上发表了。不过这篇确实不错。一对相亲的残疾男女,张凡和杨非,两个人都在隐瞒。他们残酷地让对方追溯致残经历,前面两个人的经历一点一点重合已经让人震惊了,结果最后还有一个惊人的反转,反转背后隐藏着更残酷的真相。唯一的缺点是太多巧合了。杨知寒:《一团坚冰》荣获2023年宝珀文学奖,有几篇还挺有感觉的,故作冷峻的叙述。《出徒》一篇最好,少年的成长;《大寺终年无雪》氛围迷人,仅此而已;《故事大王》前面的铺垫差劲,悬而未决的东北式结尾不错;《连环收缴》难得有一个好故事,但写得是真费劲,多视角远不如《平原上的摩西》精巧。有几篇很差,伪装成“一团坚冰”。阅历不足,写得很用力,但似乎难以把握平衡,要么故事平淡节奏拖沓,要么靠巧合(狗血)来推动情节。杨知寒还是需要找到一个好故事。焦典:莫言徒弟。我挺喜欢《孔雀菩提》这本的,能看出作家对主题的追求,她是真正在为女性发声。《六脚马》是有明显瑕疵的好,精妙的预叙,深刻的议题,魔幻而感人的结尾。“妈!你跑快点!”母亲春水和斗波老婆处于同样的困境。巫术、雨林、生灵,浑厚的云南气息。还可以再南洋一点,焦典是可以借此超过她的同学的。当然缺点也非常多,仍需努力。不是我对90后作家太苛刻,看看人家萨莉·鲁尼,写的当然是不够好的,我也很不喜欢,但绝对值得当代作家学习,我愿称之为当代文学的范本。00后作家看过一本十个〇〇后作家的小说集,叫《九个太阳》。看完有点后悔,语言翻译腔严重,空洞虚浮的文字。靠想象力写文没问题,毕竟是〇〇后,经历有限,我也处在这个困境,但我觉得还能写得更好。还有几篇,说好听点像散文,说难听点像是初中生作文。当然,也有好的,郭旭的《密会》我很喜欢,甚至品出了点《城市与狗》的味道,不过我觉得能写得更好。还有田耳、盛可以、孙频、阿丁、付秀莹、马笑泉等好多作家,再看再评。待看周梅森:《中国制造》待看徐贵祥:《马上天下》待看曹征路:《问苍茫》待看王刚:《英格力士》待看林白:《北去来辞》待看赵本夫:“地母三部曲”。《无土时代》待看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待看。朋友评价:不值得一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外华人相亲软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