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即将到来的2024年经济形势,潘天汉对什么叫企业家家提出了哪些建议或看法?

  2023年的行情整体来看走出了震荡下行的行情,大盘多次跌破3000点整数关口。市场的成交量也出现了较大的波动,赚钱效应较差,很多投资者在2023年出现了亏损的情况。从宏观经济来看,2023年我国宏观经济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复苏,但是复苏力度还不强。7月24号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发布了重磅决议,要求全力拼经济。多个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提振经济的表现。现在来看,这些措施还没有产生明显的效果。2024年宏观经济能不能走强,资本市场能不能走出一个强势的表现?在11月3号前海开源基金就提前一个多月召开了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会。我们提前召开就是希望能够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在3000点这样一个历史低位区域的位置为大家分析清楚未来经济和市场走势。我们的观点非常明确,2024年有望发动一轮牛市行情,当下我们又站在了新一轮牛市的起点,今天我通过给大家分享2024年的十大预言,为大家分析清楚背后的逻辑。前海开源战略顾问王宏远先生在策略报告会上明确地指出,当前中国资产包括A股、港股、中概股、人民币汇率以及人民币债券都是被严重低估的,未来将会出现估值回升的机会,这给广大投资者带来了很大的冲击。2024年经济股市会怎么走,下面一条一条给大家进行分享。  第一条,欧美经济增速放缓,通胀逐步回落。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这是十大预言的第一条,讲的是欧美经济。在2023年年初,很多经济学家都预计美国经济可能会出现较大衰退。但实际上2023年美国经济还是保持了正增长,只不过增速比较低,只有1%左右。而通胀是过去两年困扰美国、欧洲的最主要的因素。美联储经过连续11次的暴力加息,将美国的基准利率从0加到了5.25%~5.5%的高位。急剧的暴力加息,一方面使得通胀出现了掉头。通胀水平从2022年比较高时候的9%左右已经降到了现在的3%左右。3%以内的通胀属于良性通胀,美联储长期通胀目标是2%。也就是通胀会逐步回落,2024年可能会回落到2%左右。但是美联储现在虽然已经明确表示暂停加息,我们预计本轮加息周期已经提前结束,7月份那次加息就是本轮加息周期的最后一次加息,2024年美联储可能会进行三次左右的降息。美联储连续降息,对欧美经济的增长会有一定的托底作用,但是欧美经济增速放缓是大概率事件。美联储从加息周期进入到降息周期,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它对非美货币形成了很大的支撑。由于2023年10月份开始美联储宣布暂停加息,市场就预期12月份加息的可能性非常小,几乎为零。美元指数就从高位出现回落,非美货币普遍出现了反弹。人民币汇率从最高接近7.4一直回到了7.1左右,人民币逐步形成了升值预期。在2024年人民币会延续升值的态势,出现继续升值有望重新回到六字头,中美货币政策偏差也将进一步缩小。美国在2024年将会通过降息来提振经济的表现,这是第一条。  第二条讲一下我国的经济形势。随着稳增长政策逐步加码,我国消费、投资和出口稳步复苏,全年GDP增长5%左右,这是国内的情况。现在我国经济已经开始了复苏,从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复苏正在逐步加速。消费重新回到两位数增长,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1%,2024年消费增速还会进一步回升。推动经济增长有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但是消费增长成为一大亮点,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已经达到了80%,稳消费对于稳定经济的意义非常重大。要想提振消费增速不能光靠政策刺激,还需要实质性的政策支持。很多经济学家建议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发放消费券或向低收入人群直接发放现金补贴等方式来推动消费复苏。我认为提振消费最根本的手段还是要提高就业率,提高居民的工资收入水平,在收入分配上加大对劳动者收入的倾斜。这样消费才会有能力,才会有信心,消费增速才会出现比较平稳的上升。  2024年政府投资力度会加大,中央可能通过发国债以及其他财政支出的方式来支持基建投资,包括传统基建以及新基建。投资对于经济复苏的推动,是立竿见影的,能直接创造GDP。我们以前通过4万亿推动了经济复苏,从全球金融危机中很快走出来。但是现在不能走大搞基建的老路,通过投资于部分老基建和新基建提振的经济增速创造更多的就业。就业机会多了,人们的收入高了,自然消费就上来了。所以加大政府投资是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这是发挥我国体制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出口方面,2024年欧美经济增速放缓可能对我国出口增长形成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出口结构在不断调整,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在提高,所以2024年出口应该是保持平稳增长。消费出现较快增长,投资企稳回升,出口保持稳定,这样2024年全年GDP实现5%左右的增长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这是对于经济面的一个基本判断。  第三,关于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如果发动一轮牛市需要资金的支持。这个资金从哪儿来?我认为最主要的资金来源还是居民储蓄的大转移。过去两年由于投资者信心不足,消费者有预防式储蓄的心理,所以出现了居民存款大量增加的情况。过去两年每年新增居民存款达到20万亿,两年累计达到40万亿左右。这些资金他们在银行存款账户只能收到1.5%左右的年收益,太低了,所以他们会找机会获得更高收益。但是楼市现在成交低迷,投资房产所获得的预期回报越来越低,这就会使得这些居民储蓄寻找新的出口。这个新出口无疑就是资本市场。特别是在连续下跌三年之后,很多优质公司已经跌出了价值。这些好的股权已经具备了很好的配置时机。所以通过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转移,一方面为股市提供增量资金,推动资本市场走强,形成很强的赚钱效应,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增加居民家庭的资产。这样消费也就起来了。另一方面,基于储蓄市场资本市场大转移就是支持实体经济,这是原央行行长周小川先生的明确表态。因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关系到亿万家庭的财富,A股现在有2亿股民、6亿基民,资本市场走向繁荣,无疑是提高家庭资产的一个重要途径。资本市场又有力地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支持了经济的转型,支持一批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居民储蓄通过买基金或是直接开户入市为A股带来增量资金,我认为2024年我们将看到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转移的过程。我国居民储蓄超过100万亿,未来几年如果能够向资本市场转移20%就是20万亿,无疑会将A股市场的估值推升一大截。将A股市场的好公司推升一大截。资金流入到基金,基金经理会选择能够进入到股票池的股票。一般来说多数都是业绩优良的好公司,好公司的估值将会有回升的机会。  第四点讲房地产方面。房地产销售行政性限制取消,金融支持房企力度加大。第四条预言在2024年大概率会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形势变化了,政策也会这样调整。从2023年7月24号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之后,住建部就推出了认房不认贷等措施。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也推出了下调首付比例、下调存量按揭贷款利率等措施来提振房地产销售,取得了短期的效果。但是没有扭转房地产市场的大趋势,需要进一步放大招。这个大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取消包括一线城市在内的所有行政性限制,让房地产销售更加通畅,让更多高净值的人群可以进入到房地产市场来买房,激活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量。金融支持房企的力度也会进一步加大。对于暂时遇到资金困难的房企进行贷款支持,从而能够实现央行提出的三个不低于条件,从而稳定楼市,稳楼市就是稳经济,对很多行业来说,房地产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房地产仍然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所以在房地产方面在2024年会有所改善。  第五,讲讲货币政策。2024年我国货币政策继续宽松,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稳增长依然是央行的重要政策目标。我国货币政策这两年一直保持低利率、宽流动性、宽信用的组合,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来支持经济复苏。这一点在2024年没有变化,依然是继续支持。加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稳增长仍然是央行重要的政策目标。在经济增速上来之前,央行的货币政策一直是保持较为宽松的状态,这样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第六,在财政政策方面,2024年我国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效,刺激消费和拉动投资的力度也会加大。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复苏的推动作用没有财政政策那么明显。因为财政政策是通过直接投资项目拉动投资创造就业,然后通过真金白银来激励消费,这样经济增长的力度会增强。在财政政策方面在2024年可能会进一步发力,对基建投资的投入会增加。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虽然我们传统的高速公路、高铁都已经建成,但是在信息高速公路方面,在5G建设大数据中心以及人工智能、芯片、半导体等科技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加强,这将是一个支出的重点。当然新基建的投入规模和传统基建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财政政策方面,既要投新基建,又要兼顾老基建,这样双管齐下,从而起到稳定经济增速的作用。在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一个重要的思路转变,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也就是我们要在发展中转型,也要在发展中追求稳定。发展新经济也不能忽视老经济,因为只有新经济“立”了之后才能破传统经济。比如在发展新能源方面,我们要大力支持新能源的发展,但是同时也要重视传统能源,因为传统能源依然占据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70%以上。如果传统能源不稳,就很可能造成用煤荒、用电荒的现象。因此在发展新经济的同时一定要稳住老经济。同时对企业来说,传统业务贡献了收入和利润,才有更多的钱去搞新的产业,才能稳步地实现转型。  第七,我们谈一谈资本市场具体的一些投资机会。2024年市场风格将会发生重大转换,有可能切换到优质龙头股上,看好消费、新能源和科技三大领域。市场风格在2023年比较偏,基本上都是在炒题材炒概念,一些业绩好的公司反而遭到资金的抛弃,很多基金重仓股出现了大幅下跌,甚至是超跌。在2024年,随着经济复苏的预期增强,人们的投资关注点将会转移到业绩上。业绩好的优质龙头股将会迎来估值修复的机会,将会获得更好的表现。从经济转型的角度来看,经济转型受益的方向主要是三大方向,消费、新能源和科技。消费属于传统行业,虽然这两年消费增速较低,但是品牌消费品依然是值得长期关注的好公司,很多品牌消费品盈利增长非常稳定,有望穿越经济周期,穿越营销周期。巴菲特长期偏爱消费股,其实就是看中了消费板块比较稳定的盈利增长,并且能够穿越经济周期获得长期的发展。很多传统行业的公司,股价已经跌到了历史底部区域,估值已经杀到位。这时候实际上是一个布局的时机。2024年随着股市的好转,消费白马股,包括白酒、中药、食品饮料等等都将迎来估值修复的机会,形成很强的赚钱效应。新能源属于过去几年波动比较大的一个板块。2019年我提出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是大势所趋,建议大家重点布局。2019年~2021年这三年新能源板块大幅上涨,很多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在2021年前海开源两只新能源基金勇夺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双料冠军,就是得益于重点布局新能源。但是物极必反,2021年新能源涨幅过大,透支了未来几年的业绩增长,所以从2022年开始新能源出现了连续两年的大调整,跌幅很大,而且估值上杀的很低。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锂电、光伏盈利增长已经逐步兑现了,现在主要是估值的下降。估值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很多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很多地方上马了很多光伏、锂电的产能,导致行业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也是价格战频频出现,这些都打击了估值水平。反过来想,现在新能源已经处于业绩逐步释放而估值非常低的阶段,这时候新能源的表现有可能会逐步提升。新能源也是跌出了机会的,大家可以布局新能源龙头股或者是清洁能源基建。第三是看科技方向。现在我们处于第四次科技革命之中,科技改变未来,特别是ChatGPT横空出世之后,人工智能板块出现了大幅表现。2024年,人工智能还会进一步受到关注,ChatGPT还会继续升级换代。我国也开始建大数据模型,百度推出了文心一言,这些模型也是在人工智能领域逐步会进入到千家万户,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所以科技方面依然是经济转型受益的方向,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芯片半导体等等都值得关注。  第八,白龙马股出现估值修复行情,股价恢复性上涨。2023年白马股出现了比较大的下跌,在2024年白马股有望王者归来。白龙马是我2016年就提出来的概念,指的是白马龙头股。白马表明这个公司属于业绩好的公司,有业绩支撑。龙头指的是行业的龙头股。这些公司是改革开放40年来真正的成果,是真正代表中国实力的公司。这些好公司的股权价值会越来越高。所以在2024年行情回升之后,这些好公司有望出现恢复性上涨,估值修复。白龙马股很有可能一马当先,引领2024年的牛市行情。  第九,A股港股联动增强,吸引更多国际资金流入。人民币资产在2023年出现了明显的低估,在人民币汇率开始回升的过程中会有更多的外资流入。很多外资在2023年下半年流出,主要考虑的就是汇兑损失,汇兑风险。到2024年这个过程反过来了,人民币汇率开始出现稳步的升值,人民币升值会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到A股、港股。A股起来之后自然也会带动港股,因为两地的联动在逐步增强,将会更多地共振。所以在A股和港股上2024年都会有更多的资金加持,有更多的国际资金流入。  第十,A股和港股出现结构性牛市行情,赚钱效应明显提升。A股和港股在2023年都出现了比较大的下跌,在2024年将会双双走出牛市行情。只不过这个牛市也是结构性牛市,是一部分好公司的牛市,一些绩差股和题材股还是没有机会。从赚钱效应来看,将会比2023年出现明显的回升。2024年是充满机会的一年,A股和港股将会联袂出现牛市行情,联袂上涨。这轮牛市不像2015年的牛市,走得那么猛,也不会有大量的杠杆资金,而是走出一个相对健康的慢牛,长久的行情。让投资者从市场中可以有时间去挑出好公司进行配置。当前很多优质的公司已经是跌出了价值,很多优质公司的价格只有高点的三折、四折,甚至有的只打了两折。这时候通过逢低布局这些被错杀的好公司,耐心等待价值回归将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策略,长期来看将会获得比较好的超额收益。巴菲特说股灾是上帝送给价值投资的礼物。刚刚仙逝的芒格也说,反过来想,总是要反过来想。正是因为当前经济还没有强劲复苏,正因为现在市场估值较低,没信心,所以才能够以比较低的价格买入好公司,比较低的净值买入好基金。这是获得超额收益的机会。我们在底部附近布局,春种秋收,要记住播种和收获不在一个季节。2024年,我们迎接机遇和挑战。我认为2024年是机会大于风险的一年。我们在底部区域布局之后,后面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春天的到来,脚步声越来越近,我相信2024年有更多的机会等待大家去挖掘。希望广大投资者能够在2024年身体健康,获得好的投资回报。这是我对于2024年发布的十大预言,供大家参考。
(责任编辑:曹言言)

2023-01-08 15:28
来源:
新京报发布于:北京市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福耀玻璃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等民营经济领军者齐聚CCTV财经频道《对话》特别节目《对话·开年说|启动,2023!》。
2022年,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因素影响下,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去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87.02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比去年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
迈入2023年,中国经济该如何走?2022年底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提出,今年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这其中,民营经济的力量必不可少,面向新的一年,中国民营经济领军者的信心源于何处?最大的机遇、挑战又在哪里?
1月7日和1月14日,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福耀玻璃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张裕公司董事长周洪江等民营经济领军者齐聚CCTV财经频道《对话》特别节目《对话·开年说|启动,2023!》,共话机遇与挑战,前景与信心。
2023年行业面临的最大机遇可能是什么?
宗庆后:最大机遇是国家重视民营企业的发展,再加上许多民营企业重新发展,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就业提起来,老百姓收入提高后,消费肯定也会提高,对快消品行业来说是大利好。
南存辉:最大的机会是数字经济和绿色低碳业态,即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在我的行业,这两项是叠加的,行业模式、业态、技术、服务方式都在变化,变化中蕴含机会。
张勇:最大的机遇是扎根实体经济,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高度融合,在今天,数字化、智能化已成全社会共识,阿里身处社会之中,能够贡献一份力量。
梁建章:上半年主要看国内消费,尤其是乡村旅游,下半年,随着国际航班的恢复,入境旅游值得期待。
刘永好:疫情期间,餐饮业、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一定变化,近期, 随着疫情形势逐步好转,餐饮业生意也好了起来,我相信2023年一定会更好,我们要为复苏做好准备。
刘汉元:2023年光伏产业、风力发电、储能等若能加快投资强度、投资力度,将产生很大的牵引能力,一个新增长点,只要有热点,往往会带动一片、一圈经济向快向好发展,在这个领域有文章,值得做好。
周洪江:最大机会是中国中产阶级市场的兴起,特别是疫情三年,大家越来越注重生活健康和品位提升,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要创造更多消费场景,这是我们企业应该做的。
2023年所在领域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宗庆后:我们最大挑战是自己,能否创新,能否高质量发展,企业应该不断创新、高质量发展,日子才会越来越好过。
梁建章:挑战源于对中国经济长期的信心。我国新出生人口在快速下降,可能会影响对中国经济的长期信心,因此,如何在刺激消费的同时提升生育率,降低年轻夫妇的养育成本,比如,可以给多孩、二孩家庭发一些补贴,这样能在刺激需求的同时提高生育率,提升对中国经济长期的信心。
刘汉元:过去的2021年、2022年,新能源光伏行业处于中等偏热状态,甚至有人认为很热,这一过程中,投资会聚集,强度会增加,产能会上升,因此,2023年行业需要释放产能。最大的风险可能源于配套措施、政策没有到位,应用端不及预期,行业发展会面临产能严重过剩、价格急剧下跌的风险,这对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带来很大挑战。
南存辉:我们把困难看作家常便饭,我觉得做企业本来就难。
曹德旺:活下去是硬道理,我呼吁企业界所有人要积极勇敢地面对现实。
未来的信心源于何处?
宗庆后:首先,公司一直坚持主业发展,没有盲目扩张,现金流很好;第二,多年来,公司引进了许多人才,科研队伍较大;第三,品牌、技术老百姓信得过,再加上公司有一支很好的员工队伍,企业发展成功会让员工共享,所以,员工也把企业当做自己的事业,我们有信心、有机会大踏步发展。
张勇:对阿里自身发展最重要的信心,源于阿里的发展目标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目标是高度同频共振、高度一致的,比如,国家提倡大型互联网公司、平台公司能在科技创新、创造就业、服务中小企业、乡村振兴、参与全球竞争中发挥作用,这其实就是阿里一直在做的事情,也是未来努力要做的事情。
梁建章:中国的旅游需求肯定会越来越旺盛,尤其这两年需求受到抑制,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后旅游会有一定的反弹,这是我们对整个行业的长期信心。
刘永好:信心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我国是14亿人的国家,生活水准提高,对肉、蛋、奶的消费量巨大,我们有市场,这是最重要的信心。其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且要进一步改革开放,这都为我们提供了信心。
周洪江: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公司的130年年庆,130年的历史,企业经历过战争、朝代更迭,也经历过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等重大时刻,如此艰难的时刻我们都走过来了,这也是我们面对三年疫情的底气,我们始终以年轻、初创企业的心态不断创新,满足消费者需求。
2023年关键词是什么?
张勇:2023年最重要的词是进步的“进”,整个社会要往前进,阿里也要往前进,往前进体现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往前进也体现了所有企业希望发展得更好,不仅在国内市场,也要在国际舞台上大显身手。无论疫情与人类长久共处的方式如何演变,我们总要往前走,社会总要进步,国家总要发展,这是大家共同的愿望,也是阿里的最大愿望。
梁建章:我觉得是融冰,这三年,旅游业处于冰冻状态,公司也“瘦身”了不少,许多小微企业甚至已处于停业的状态,希望通过半年时间逐步融冰,如果能在上半年完成的话,今年下半年会迎来报复性反弹。
南存辉:在新旧动能转换中蓄势待发。
刘永好:克服困难,重新上路。这三年欠了很多“债”,不管是疫情、周期,还是国际形势变化,都对行业产生一定影响,当然,我们的行业是刚需,无论如何,老百姓生活还要往好处走。
周洪江:我想用一个字来表达,就是兴奋的“兴”,我们也不能坐着等,要奋起,以兴奋状态来投入行业发展之中。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刘军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叫企业家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