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中的经济利润是指:产业利润,商业利润以及利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包括他们的本质?


剩余劳动及其资本支配权
资本家预付3先令,结果却实得6先令的价值,因为,他预付的价值是6小时劳动的结晶,而他收回的价值却是12小时劳动的结晶。资本家每天重复这一过程,他每天预付3先令,每天收入6先令,这6先令中有一半将再付工资,另一半则构成剩余价值,资本家对此并不付出任何等价物,资本主义的生产或雇佣劳动制度,正是在资本和劳动之间的这种交换的基础上建立的,这种交换必然不断地造成这样的结果:工人作为工人再生产出来,资本家作为资本家再生产出来。
如果其它一切条件都相同,剩余价值率取决于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所必需的那部分工作日和为资本家效力的剩余时间或剩余劳动之间的比。所以,剩余价值率取决于工作日的延长在多大程度上超过工人只再生产他的劳动力价值,只抵偿他的工资所花费的劳动时间。引自第37页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一切发达形式,都是协作形式。这是资本统治共同劳动或社会劳动的必然产物,即以简单协作为基础的机器工业大生产的最高发展阶段,所以,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家,往往把这些形式特有的内在对抗性质抽去(譬如,把剩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表现为所生产的价值量的各个部分的习惯,掩盖着可变资本同劳动力相交换,即小流通这样一个基本事实,而这个事实意味着产品归非生产者所有。因此,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关系采取了一个协同关系的假象,仿佛工人和资本家在这种协同关系中,是按照他们向产品提供的不同要素的比例,来分配产品),并且像变魔术一样把它们变成了自由的协同形式,这样把资本主义社会乔装打扮成一个和谐社会(大家和和气气地团结在一起组织生产,不存在竞争和积聚!),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事实上,在揭示掉意识形态假象后,即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科学解释下,资本不仅是对他人劳动的支配权,而且是本质上对无酬劳动(剩余劳动)的支配权。一切剩余价值,无论它具有何种特殊形态——利润(剩余价值区别于利润的一点,便是不仅掩盖了可变资本真正生成剩余价值的机理,而且还掩盖了资本的周转,从而掩盖了整个循环结构)、利息、地租等等——实质上都是无酬劳动的物化(注意,物化是商品经济的特有现象,因此,这种剩余价值的“特殊形态”,不是指不同社会形态,而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下,采取的不同收入形式)。资本的增殖能力的全部秘密,就在于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资本支配着他人的一定数量的、它不支付报酬的劳动。
2022-07-10 19:30:14
回应
雇佣劳动制度的特殊性
第一,严格说来,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无意义的名词,但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表面上却很像劳动本身的价格或价值。
第二,虽然工人每天的劳动只有一部分是有偿的,另一部分是无偿的,这无偿的或剩余的劳动正是产生剩余价值或利润的基础,但是看起来就好像全部劳动都是有偿的劳动。
这种假象,就是雇佣劳动和历史上其它形态的劳动的不同之处。在雇佣劳动制度的基础上,甚至无偿的劳动也好像是有偿的劳动;反之,奴隶的那部分有偿的劳动,却好像是无偿的劳动。奴隶因为要工作,自然必须生活,他的工作日的一部分就用于抵偿他自己维持生活的价值。但是,由于他和他的主人没有订立合同,双方又没有什么买卖行为,所以他的全部劳动似乎都是白干的。
另一方面,再以农奴为例。可以说,农奴在整个东欧直到最近还存在着。农奴在自己的或分给他的田地上为自己劳动3天,其余3天就要在主人的领地上从事强迫的、无偿的劳动。所以,这里劳动中的有偿部分和无偿部分都显然分开了,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分开了,于是我们的自由主义者就义愤填膺,认为强迫人白干活的这种意见非常荒谬。
其实,一个人无论是一周中在自己的田地上为自己劳动3天,再在主人的领地上无报酬地劳动3天,或者是每天在工厂或作坊中为自己劳动6小时,再为他的雇主劳动6小时,结果都一样,不过在后一例中,劳动的有偿部分和无偿部分是不可分割地混在一起的,整个交易的实质完全被合同的存在和周末付酬所掩饰了。这种无偿的劳动,在后一例中似乎是自愿的,在前一例中似乎是强迫的。全部区别就在于此。引自第38页雇佣劳动制度的特殊性和历史性。
2022-07-10 20:08:27
回应
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
假定一个资本家所实现的全部利润等于100英镑,我们把这个数量看作一个绝对量而称之为利润量。如果我们计算这100英镑对于预付资本的比,我们就把这个相对量称为利润率。这个利润率显然可以用两种方式来表示。
假定预付在工资上的资本为100英镑。如果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也是100英镑,那就表明这工人的工作日一半是无偿劳动;如果我们用预付在工资上的资本价值去测量这个利润,我们就可以说,利润率等于100%,因为预付的价值为100,而实得的价值则为200。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是只看到预付在工资上的资本,而是看到预付的全部资本,例如500英镑,其中,400英镑代表原料、机器等等的价值,我们就应该说,利润率只等于20%,因为这100英镑的利润只是预付的全部资本的1╱5。
前一种表示利润率的方式,是表明有偿劳动和无偿劳动的真正比率,即对劳动进行exploitation(请允许我用这个法文字)的真实程度的唯一方式;后一种表示方式是通常所用的,并且也确实适用于某几种目的,至少是非常便于掩饰资本家榨取工人无偿劳动的程度。
在我以后的说明中,我将使用利润一词来标明资本家所榨取的剩余价值总量,不管这剩余价值究竟如何分配给不同的人群;我在使用利润率一词时,则总是用预付在工资上的资本价值来测量利润。引自第43页第一种的“利润率”,实际上就是剩余价值率。这里,利润或资本价值,总是用货币形式来表示。因为价值生产体系必然以物化的货币形式表现自身的量比率规定。但是,在不考虑供求关系的情况下,这种假定价值和价格统一运动的说法,就是合理的。真正需要警惕的,是把不同商品价值的构成的货币形式,都抽象掉,混淆了它们各种不同的供求关系,因此是不同的积累率和社会需求,这样,用同一的抽象劳动时间模糊,是一种对差异性的抹杀。
2022-07-10 21:37:10
回应
剩余价值及其分配
剩余价值,或商品全部价值中体现工人的剩余劳动或无偿劳动的那一部分,我称之为利润。这种利润并不是全都落入经营资本家的腰包。垄断土地,使土地占有者能以地租名义──不管这土地是用于农业、建筑、铁路还是用于其它生产目的──取得这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拥有劳动资料,使经营资本家能生产剩余价值,即窃取一定量的无偿劳动,这就使拥有劳动资料并把它们全部或部分地贷给经营资本家的人,简言之,即放债的资本家,能以利息的名义,要求取得这剩余价值的另一部分,所以,留归经营资本家本身的,就只是所谓产业利润或商业利润的那一部分了。
至于上述三种人这样瓜分全部剩余价值究竟由什么规律来调节的问题,与本题毫无关系。但是根据以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地租、利息和产业利润不过是商品的剩余价值或商品中所包含的无偿劳动各个部分的不同名称,它们都是同样从这个泉源并且只是从这个泉源产生的。它们不是从土地本身也不是从资本本身产生的,但是土地和资本使拥有土地和资本的人能从经营资本家压榨工人所得来的剩余价值中各分得一份。对于工人来说,究竟经营资本家是把这剩余价值──工人剩余劳动或无偿劳动的产物──全部占为己有,或是不得不将其中某些部分以地租和利息的名义分给第三者,这是一个次要的问题。假定经营资本家只使用自己的资本,而且本人又是他使用的那块土地的所有者,那么,剩余价值就会全部落入他的腰包了。
直接向工人榨取这剩余价值的正是经营资本家,不论他最终能把这剩余价值中的哪一部分留归自己。所以,整个雇佣劳动制度,整个现代生产制度,正是建立在经营资本家和雇佣工人的这种关系上的。因此,有几位参加我们这次讨论的公民要想模糊事情的真相,把经营资本家和工人的这种根本关系看作一个次要的问题,那就错了,虽然他们断定,在一定情况下,价格的上涨对经营资本家、土地所有者、货币资本家以至征税者影响的程度极不相同,这是正确的。
根据以上所述,还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
商品价值中只代表原料和机器的价值的那一部分,即只代表消耗了的生产资料的价值的那一部分,决不会构成收入,只是补偿资本而已。但是,除此以外,如果说商品价值中的另一部分,即构成收入或可能以工资、利润、地租、利息的形式花费掉的那一部分,是由工资的价值、地租的价值和利润的价值等等构成的,那就错了。我们先不谈工资,只来研究产业利润、利息和地租。我们刚才说过,商品中所包含的剩余价值或商品价值中体现无偿劳动的这一部分价值,其本身分解成不同的部分,有三个不同的名称。可是,如果说商品中的这一部分价值是由这三个组成部分的独立价值之和而构成或形成的,那就完全违反真理了。引自第41页
2022-07-10 21:38:01
回应
机器的损耗和劳动力的损耗
工人出卖他的劳动力──在现代制度下他不得不这样做──就是把这个力让给资本家来消费,不过是在一定的合理的界限内消费。他出卖他的劳动力,是为了保持它,──且不谈它的自然损耗,──而不是为了毁灭它。工人按照劳动力每天或每周的价值出卖他的劳动力,不用说,决不会允许这个劳动力在一天或一周内受到两天或两周的损耗或损失。现在举一架价值1000英镑的机器为例。如果这架机器能用10年,它在它所参与生产的商品的价值上每年就要增添100英镑。如果它能用5年,它每年在这些商品的价值上就要增添200英镑。换句话说,它每年损耗的价值和它被磨损的速度成反比。但这正是工人和机器的不同之处。机器恰恰不是和它的使用期限按同样的比率磨损。相反地,人的衰老程度,和他工作的单纯数值的增加,在比例上显然大得多。引自第49页
2022-07-10 22:01:46
回应
时间是活动的空间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处置的自由时间,一生中除睡眠饮食等纯生理上必需的间断以外,都是替资本家服务,那么,他就还不如一头载重的牲畜。他不过是一架为别人生产财富的机器,身体垮了,心智也犷野了。现代工业的全部历史还表明,如果不对资本加以限制,它就会不顾一切和毫不留情地把整个工人阶级投入这种极端退化的境地。引自第50页相对剩余价值是在既定工作日下改变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活劳动的时间的比率分配)。那么,资本家也可以通过主观地增加剩余价值率,缩减工资来达到。但是这里面临了一个界限,也就是工人必须生活资料的价值量限度。因此这里仍然是以技术变革作为前提的,在这里就在不断追求剩余价值的过程中,一方面革新技术以获得超额利润,另一方面也通过加强剥削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而一旦这种技术革命通过竞争在全社会采用,那么,劳动力价值本身也就客观地贬值了,这就发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相对价值的革命。所以在相对价值这里才引入了协作、分工以及工业体系,因为这意味着生产技术和劳动组织的变革。所以绝对和相对的区分就是在这里。那种把绝对剩余价值对应生产力,相对剩余价值对应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事实上是妥当的(形式隶属和实质隶属也是这样子对应)。因为相对剩余价值就是以绝对剩余价值的发展(即工作日延长到可以进行剩余劳动生产)作为前提,换言之,技术变革和劳动组织本身是以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作为前提。
2022-07-10 22:07:44
回应
经济危机和工资
资本主义的生产总是要经过一定的周期性循环。它要经过消沉、逐渐活跃、繁荣、生产过剩、危机和停滞等阶段。商品的市场价格和市场利润率,都随着这些阶段而变化,有时低于自己的平均水平,有时高于自己的平均水平。你们考察一下这整个周期,就会发现,市场价格的一种偏差是由别种偏差来补正的,在整个周期内,平均说来,商品的市场价格是由商品的价值调节的。再说,在市场价格下跌的阶段,以及在危机和停滞的阶段,工人即使不致完全失业,他的工资也一定会降低。为了不受骗,他甚至在市场价格这样下降时,也应当同资本家争论工资究竟该降到什么程度。在产生额外利润的繁荣阶段,他如果不争取提高工资,按整个工业周期平均计算,他就会甚至得不到他的平均工资或他的劳动的价值。他的工资,在这个周期的不顺利阶段,必然要受影响,如果在这个周期的繁荣阶段,还要求他不去争取补偿,那就太愚蠢了。一般说来,一切商品的价值,只是由不断波动的市场价格的相互补偿才能实现,而这种相互补偿又是供给和需求不断变动的结果。在现代制度的基础上,劳动不过是一种商品,和其它商品一样。所以,劳动也必须经历同样的变动,才能够获得与它的价值相符的平均价格。如果一方面把劳动看做一种商品,另一方面又让它免受调节商品价格的那些规律的约束,那就很荒谬了。奴隶能得到经常的和定量的生活数据,雇佣工人却不能。雇佣工人要想补偿一个时期的工资的降低,必须在另一个时期努力争取工资的提高,如果他甘心接受资本家的愿望,接受资本家的命令,把它当作永久的经济规律,他就一定要受到奴隶所受的一切苦痛,而得不到奴隶所享有的生存保障。
……提高工资的斗争只不过是在先前的各种变化之后发生的,是生产的规模、劳动的生产力、劳动的价值、货币的价值、被榨取的劳动长度或强度、市场价格的波动──它的波动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变动,与工业周期的各个阶段相适应──这些先前的变化的必然结果,总而言之,是劳动对资本的先前行动的反行动。你们讨论争取提高工资的斗争,如果不顾这些情况,如果只看到工资的变动而忽视引起这些变动的其它一切变动,你们就是从错误的前提出发,想要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了。引自第51页
2022-07-10 22:14:42
回应
个别利润率和工资、有机构成
如果你们把各个不同国家中或同一国家各个不同历史时代的工资水平或劳动的价值水平比较一下,你们就会发现,劳动的价值本身不是一个固定的量,而是一个变化的量,即使假定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不变,它也是变化的。
这种比较也可以证明:不仅市场利润率是变动的,而且平均利润率也是变动的。
然而对于利润来说,并没有一条规律能决定其最低限度。我们不能说,利润降低的极限是怎样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够确定这个限度呢?因为我们虽能确定工资的最低限度,却不能确定工资的最高限度。我们只能说,工作日既然有界限,利润的最高限度就与生理上所容许的工资的最低限度相适应;工资既然是一定的,利润的最高限度就与工人体力所容许的工作日延长程度相适应。所以利润的最高限度受生理上所容许的工资的最低限度和生理上所容许的工作日的最高限度的限制。显然,在最高利润率的这两个界限之间可能有许多变化。利润率的实际水平只是由资本与劳动的不断斗争确定的,资本家总想把工资降低到生理上所容许的最低限度,把工作日延长到生理上所容许的最高限度,而工人则在相反的方面不断地对抗。
归根到底,这是斗争双方力量对比的问题。引自第54页利润率受到工资率的影响,这是从工资和利润的分配比率方面来说的。但是,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归根结底只受到资本平均有机构成的影响,因此归根结底是受到社会总体的生产力水平的影响。因为工资率的上升或下降,实际上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式的问题,换言之,工资是构成相对剩余价值内容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工资的变动意味着利润额进行反比例的变动,因此工人的需求扩大,购买力上升,而资本的购买力(无论是私人的或用于积累的)则下降。所以,在个别资本的视角内,这就会导致资本重新流动,在其他部门进行补偿。这就是供求波动意义上的相互抵消,那么其他部门的个别利润率就会上升。但是,这是按照平均构成来进行运动、拉平的。而工资率的变动,反映的实际上是剩余价值率。
2022-07-10 22:37:55
回应
资本积累率和工资率
如果资本中这两个部分的比例原来是一比一,这个比例就会因工业的发展而变成五比一,等等。如果总资本为600,其中300用于工具和原料等,其余300用于支付工资,那么总资本只增加一倍,就能造成对600工人而不是对300工人的需求。但是,如果总资本600中,500用于机器和原料等,只有100用于支付工资,为了造成对600工人而不是对300工人的需求,这同一资本就要从600增至3600。因此,在工业发展的进程中,对劳动的需求总是赶不上资本的积累。这一需求是在增加,但是与资本的增加相比,不过是在递减的比例上增加的。
以上所说的这几点足以表明,现代工业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有利于资本家而有害于工人,所以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趋势不是提高而是降低工资的平均水平,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使劳动的价值降到它的最低限度。这种制度下的实际情况的趋势既然如此,那么,这是不是说,工人阶级应当放弃对资本的掠夺行为的反抗,停止利用偶然的时机使生活暂时改善的尝试呢?如果他们这样做,他们就会沦为一群听天由命的、不可挽救的可怜虫。我想我已经说过:他们争取工资水平的斗争,同整个雇佣劳动制度有密切的联系;他们为提高工资的努力,在一百回中有九十九回都只是为了维持现有的劳动价值;他们必须与资本家争论劳动价格,因为他们已经把自己当作商品出卖了。他们在和资本的日常冲突中如果畏缩让步,他们就没有资格发动更大的运动。引自第57页工资率绝对地取决于积累率,因为劳动力是从属于资本运动的。工资在总产品中的份额必须“绝对符合”资本积累的要求,而在这里终于发现了保持这个比例的机制有怎样的秘密。大体上,受资本家控制的技术变革,可以被用来确保将剥削率保持在接近均衡条件的水平,而这个均衡条件是由积累的要求来界定的。至于是否能恰好达到这种均衡,那是无法确保的。工资相对于利润的份额的循环振荡反映了“产业后备军或过剩人口的不断形成、或多或少地被吸收、然后再形成。”(《资本论》第一卷)工资率在某些条件下也可能会被系统性地压制在低于劳动力价值的水平。技术变革的起源是竞争以及对劳工的稀缺或高涨的阶级斗争加以应付的需要。只有当工资率严重下跌,因而固定资本比劳动更加昂贵时,固定资本是为了代替劳动而设计的——产业后备军的增长才会淡化对技术变革的刺激。反过来,只有在对技术变革的刺激被淡化时,工资率才会停止下跌。至于这类因素为工资率设定的下限是否能对应于平衡的积累所需的均衡工资,那就根本无法保证了。在由此设立的舞台上,马克思就推导出了一条备受推崇的定理:无产阶级无可避免地会逐渐变得贫困(当然,这里不在于绝对意义上的贫困,更是相比资本积累的相对意义上的贫困)。从这个积累模型所含有的假定出发,可以相当自然地推出这条定理。马克思证明了资本主义之下的积累和技术变革意味着失业者绝对数量的增加——按照这个模型的假定,这种趋势只有在不同寻常的扩张时期才会发生短暂的倒转。失业和就业不足是由资本造成的。于是,工人阶级在就业保障、工资率、工作条件等方面会面临地方性的危机。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的预言,是从第一种积累模型出发的——排除了技术变革和组织变革,并且假定劳动生产率和价值生产率都不变,因此资本积累就会导致用于可变资本的支出而不断增加,因此资本的积累与无产阶级的增加是相伴相随的。但是,资本积累的步伐与工资率仿佛是反向变动的。而马克思坚持认为,不论表面上是怎样,积累始终都是独立的变量,工资率则是取决于积累的变量。最终迫使工资率上升的首先是为积累而积累的命令,因为这道命令推进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它远远超出了可用的供给。这个模型的第一个版本可以联系到资本积累的步伐中的波动来解释工资率的短期振荡。工资所代表的实际剥削率是在劳动力的根本性的均衡价值附近波动的。但这个模型所做的说明,并不能保证对均衡的重大偏离在长期也不会出现。倘若劳动力供给的任何增加都会遇到强大的障碍,工资率就有可能远远超过劳动力的价值,以至几乎没有给积累留下任何东西。在这些状况下,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就会受到威胁。于是,马克思为他的积累模型建立了第二个版本。他现在丢掉了劳动的物质生产率和价值生产率保持不变的假定。在劳工的稀缺面前,技术变革和组织变革可以被用作维持积累的手段。就预付的总资本而言,这些变革减少了对可变资本的需求,从而降低了工资率,并由此让实际剥削率得到了提高。马克思注意到,这个结果是通过提高资本的价值构成来达到的。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加成了积累的最强有力的杠杆。不论资本积累的步伐是怎样的,都有些机制会让剥削率得以不断上升——马克思确切地说明了这些机制。在可用的劳动供给面前,技术变革和组织变革大大减少了对劳动的需求,从而产生了“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简言之,一部分的劳动力大军被抛出了工作岗位,被机器取代了。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力不断革命的必然结果,也印证了马克思对人口规律的理解:人口在资本生产下必然不断地过剩、又不断地被吸收,这取决于资本的积累速度,即劳动力供给数量必须与资本的积累规模和再生产的均衡条件相适应。
2022-07-10 22:47:25
回应
雇佣劳动制度
同时,即使不谈雇佣劳动制度中所包含的一般奴隶状态,工人阶级也不应夸大这一日常斗争的最终效果。他们不应当忘记:在日常斗争中他们反对的只是结果,而不是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他们延缓下降的趋势,而不改变它的方向;他们服用止痛剂,而不袪除病根。所以他们不应当只局限于这些不可避免的、因资本永不停止的进攻或市场的各种变动而不断引起的游击式的搏斗。他们应当懂得:现代制度给他们带来一切贫困,同时又造成对社会进行经济改造所必需的种种物质条件和社会形式。他们应当屏弃“做一天公平的工作,得一天公平的工资!”这种保守的格言,要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革命的口号:“消灭雇佣劳动制度!”
为了阐明基本问题,我不得不作这样一个冗长的,恐怕是令人厌倦的说明。现在我提出下面的决议案来结束我的报告:
(1)工资水平的普遍提高,会引起一般利润率的降低。但整个说来并不影响商品的价格。
(2)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趋势不是提高工资的平均水平,而是降低这个水平。
(3)工联作为抵制资本进攻的中心,工作颇有成效。它们遭到失败,部分是由于不正确地使用自己的力量。总的说来,它们遭到失败是因为它们只限于进行游击式的斗争以反对现存制度所产生的结果,而不同时努力改变这个制度,不运用自己有组织的力量作为杠杆来最终解放工人阶级,也就是最终消灭雇佣劳动制度。引自第58页工资率的普遍提升会影响一般利润率的降低,也就是平均利润率的降低。但是,这种普遍提升本身就是以一定的技术变革作为前提,以一定的技术变革促进的资本积累需求扩大作为前提。如若排除这个影响,得到的只是空洞的抽象。因此,平均利润率的长期下降趋势,反映的仅仅是资本平均构成水平的提高罢了。若是在平均有机构成不发生变革的前提下,工资率的上升,影响的只是个别利润率的变动,因此影响的是资本在不同部门的重新流动,影响的是商品短暂的价格变动,而资本生产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既定的。那么,所谓的“相互抵消”,在这个意义上就是非常现实的资本运动原则。把雇佣劳动制度的形式——劳动向资本的出售——视为外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东西,但是,这种形式规定是本质的、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不断重新生产出来的这种生产关系的中介形式。资本关系本身的出现,是以社会生产一定的历史阶段和形式为前提的。在过去的生产方式中,必然发展起那些超出旧生产关系并迫使它们转化为资本关系的交往手段、生产资料和需要。但是,它们只需要发展到使劳动在形式上从属于资本的程度。然而,在这种已经改变了的关系的基础上,会发展起一种发生了特殊变化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一方面创造出新的物质生产力,另一方面,它只有在这种新的物质生产力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发展,从而在实际上给自己创造出新的现实的条件。由此就会出现完全的经济革命,这种革命一方面为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创造并完成其现实条件,为之提供相应的形式,另一方面,在这个由革命发展起来的与工人相对立的劳动生产力、生产条件与交往关系中,这个革命又为一个新生产方式,即扬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个对立形式的新生产方式创造出现实条件,这样,就为一种新形成的社会生活过程,从而为新的社会形态创造出物质基础。这是与那些被资本主义观念本身所束缚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观点根本不同的一种观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虽然看到了生产在资本关系中是怎样进行的,但是他们看不到这种关系本身是怎样被生产出来的,同时看不到在这种关系中怎样同时生产出使这种关系解体的物质条件,从而看不到这种关系作为经济发展的、社会财富生产的必要形式的历史根据是怎样消除的。相反,我们不仅看到了资本是怎样进行生产的,而且看到了资本本身是怎样被生产出来的,以及跟资本进入生产过程时相比,资本又是怎样作为根本改变了的东西走出生产过程的。一方面,资本改造了生产方式,另一方面,生产方式的这种改变了的形态和物质生产力的特殊发展阶段,又是资本本身形成的基础和条件,即前提。不仅生产过程的物的条件表现为生产过程的结果,而且物的条件的特殊社会性质也是如此;社会关系,从而生产当事人彼此的社会地位,即生产关系本身,被生产出来,是生产过程的不断更新的结果。因此,消灭雇佣劳动制度,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为工资作斗争,这才是无产阶级斗争运动的最终目标。
2022-07-10 22:56:23
回应
<前页
1
2
后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学中的经济利润是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