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摆拍是什么意思小安提示作品存在摆拍演绎应该怎么处理?

  近期,网上部分剧情演绎类视频作品网络传播过程中,因为前后语境缺失,被误以为是真实事件,造成了不良影响。此外,还有极个别创作者试图利用虚假人设、情节等编造不实信息,凸显对立或冲突效果,骗取流量和钱财。  针对这一现象,3月30日,抖音官方账号发布了关于“演绎”类作品的内容创作的最新规则。新规要求创作者发布剧情虚构内容时,“需在显著位置标注作品系演绎”。此举意在打击网络上的虚构摆拍行为。新规明确表示,利用虚假摆拍进行不当营销的账号,平台将从严处罚。  新规要求:“创作者通过剧情演绎方式创作、发布虚构内容时,需在显著位置标注作品系演绎”(文案包括但不限于“虚构/演绎作品,仅供娱乐”等),避免作品被误解。对未注明“演绎”标识,又刻意利用虚假摆拍获取流量进行不当营销,误导公众的账号,平台将视情节对其进行无限期封禁等处罚。  同时,抖音在新规中明确,即便视频已经主动打标,内容仍需遵守《抖音社区公约》,包括但不限于:不得包含虚假慈善、虚假卖惨等违反公序良俗的内容,不得含有低俗、暴力、歧视等违法或不良内容。另外,抖音将开通申诉通道,若创作者认为自己发布的虚构作品无责,仅因被不合理曲解或者其他原因引发视频被处罚,可向平台提出申诉。  抖音表示,这一规则更新,既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虚假摆拍现象的治理,也是为了避免内容创作引发错误解读,服务广大创作者制作、传播合法合规演绎剧情内容的需求。上述规则已经开始试运行,并将于2023年5月1日起正式生效。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模拟现实的摆拍内容,目前网络平台在审核识别上存在较大的困难。他表示,明确创作规范,对违规内容进行严惩,或许是现阶段打击虚构摆拍内容的最为现实的手段。  一位短视频mcn的运营负责人则表示,抖音的新规既是打击摆拍博流量的行为,也是对优质内容创作者的保护:“此前就有一个同行的段子视频被人掐头去尾传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给他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过去没有这个意识,将来都标注清楚也是保护自己。”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认为,治理虚假摆拍一方面需要互联网平台不断升级针对虚假摆拍视频内容、创作者的处罚规则。另一方面,主流媒体也承担着内容把关、舆论监督、核实辟谣等多重责任。政府专项治理、平台严格监管、媒体核实辟谣,各方共治必更见其效。  抖音在公告中还表示,为了方便创作者,将在创作发布页面上线“演绎”声明打标功能。其中,“发布后打标”功能已经于近日上线。具体形式为,当平台发现某个作品真实性可能存疑时,会向创作者发送通知,提示其作品疑似存在“演绎摆拍”,为避免他人解读对作品产生影响,创作者可以选择勾选“该作品为演绎作品,仅供娱乐”等声明,相关标识会在视频下方自动展现。  目前,抖音正在积极开发“发布前打标”声明等功能,未来创作者可以在发布页面一键勾选,对作品进行打标。  2022年以来,抖音针对不实信息已经上线了预警、溯源、存疑(提醒)、跳转、粉丝抹除、谣言库、拦截、打标、推送等多项能力。2023年1月1日至今,抖音针对以摆拍为重点的不实信息现象予以严厉打击,共对2648个账号予以封禁等处罚,下架133.7万个视频。
最近,抖音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安全治理透明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虚假摆拍、仿冒他人、伪公益为重点的不实信息治理,以及包括“商铺售卖”在内的网络诈骗治理,成为本季度平台治理重点。同时,为治理侵权等不当行为,平台还上线了原创保护中心,为创作者提供更多维权服务。一季度,为鼓励、保护优质内容创作,以及加强治理不实信息,抖音更新了关于“演绎”类作品的内容创作规则。新规要求:“创作者通过剧情演绎方式创作、发布虚构内容时,需在显著位置标注作品系演绎”。对未注明“演绎”标识,又刻意利用虚假摆拍获取流量进行不当营销的账号,将从严处罚。除了上述规则外,抖音还更新了关于“数字人民币”“未成年人不良风气”“美化服刑”“以高概率获奖诱卖盲盒”等内容的规则。例如,平台禁止以出狱、服刑为噱头进行博眼球传播,如“炫耀入狱服刑经历”“美化服刑生活”“用坐牢玩梗”等;平台禁止传播“未成年抽烟玩梗”内容,包括吸烟、吐烟、夹烟等行为;平台禁止发布违法广告内容,如“花钱就能拿证”“人不用来就能拿证”“包过”“代考证”等。一季度,抖音还重点治理了包括虚假摆拍、造谣传谣、同质化文案、伪公益等不实信息,共处罚2900个违规传播不实信息的账号,处置视频158万条,发送警示条135万个。例如,平台在巡查中发现,有账号虚假摆拍“为大凉山老人发放现金”视频;安徽一女子为博取流量,摆拍“被前夫殴打”视频;有数个医生账号发布低质画风的相同内容,如“震惊!‘xx医生/教授/主任/专家入驻,至今无一人观看’”“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不会治的医生、治疗病症绝绝子”等。以同质化治理为例,一季度,抖音累计处理相关违规视频近29万个,违规账号2627个,使用“粉丝抹除”功能,精准清除账号依靠同质化违规视频带来的新增粉丝。3月期间,抖音共清理伪公益违规内容6105个。另外,抖音官方账号“抖音辟谣”发布了各类辟谣内容,视频播放量达4220万。一季度,有诈骗团伙试图以“企业管理”“信息咨询”“人力招聘”为名,发布“招月入10000+、包吃包住、顿顿四菜一汤”等内容诱骗用户;也有诈骗团伙通过扒取公开信息,试图在平台伪装成“真中介”发布“商铺转让”视频。一旦出现意向用户,诈骗团伙便企图骗取其“中介”费用;还有不法分子试图在平台发布色情链接,将用户诱导至第三方平台,充值观看色情视频。对此,抖音积极配合司法机关,打击诈骗、色情导流等行为,同时封禁诈骗账号98万个,配合各地公安机关打击黑产团伙2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84名。另外,抖音正式上线智能化交互产品“抖音小安”,针对站内账号发布的招聘内容,予以主动打标,提示用户注意核实谨防受骗。一季度,还有个别账号投放虚假类广告且部分素材含低俗色情内容,平台共前置拦截了2万多条违规广告的投放。一季度,有账号以“新型校园暴力”为题,通过演绎制作校园暴力娱乐化故事,模仿被欺凌者无奈表情和施暴者戏谑行为,发布“放狠话”“动手打人”“假装吸烟”“争夺物品”等内容。对此,抖音除了严格治理外,还升级了青少年守护平台,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第三方专家的建议。一季度,抖音共处置32万条含有对未成年人不良导向的视频,封禁账号21万个,拦截风险内容108万条。为了进一步治理网暴,抖音升级了“一键防暴”“干预提醒”等功能,上线了“防暴专区”。升级后的“一键防暴”功能,除了评论、私信场景之外,用户还可以在弹幕、搜索、粉丝列表等更多场景设置自我保护措施。同时,平台会对存在不当言论的账号主动提示、干预,提前杜绝不当言论。一季度,抖音共处罚不当评论3.2万个,下发17万封站内信进行教育,对受害用户发送近7万次预防网暴提醒。用户针对短视频弹幕的相关举报量下降36%。来源:“抖音集团”微信公号
相关热词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抖音摆拍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