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肛瘘专科医院博润微创外科医院上厕所便秘会流血肛门裂开般痛苦难忍,怎么办?

什么是肾造瘘术肾造瘘术是通过穿刺或切开肾实质,把导管送到肾盂内,以行引流,肾盂造瘘是切开肾盂把导管直接插入的引流方法。01护理要点有效固定肾造瘘管,严防脱落患者翻身前先将造瘘管留出一定的长度,然后再转向对侧,下床活动时,必须先将造瘘管拿好。如果造瘘管脱落:一般一周以上脱落的,当时可经原窦道放回,如在一周內肾造瘘管脫落的,因窦道未形成,很难借助原来的通道放回。应重新置管。保持引流通畅1、引流管勿折曲受压,1-2小时挤压一次。2、肾造瘘管不通畅时,可用无菌生理盐水5-10ml,低压缓慢冲洗1-2次,冲洗过程中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有腰胀者应停止冲洗。(由医生或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冲洗,杜绝随意冲洗)。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1、如出现暗红色的液体,不用担心,那是术后的陈旧性出血;如引流液颜色鲜红,量多,则需及时通知值班医生,并配合处理。2、术后常规记录引流液的量。分清并标识好各引流管,准确记录引流量。保持敷料干燥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定时更换伤口敷料。敷料有尿液外渗及时消毒更换。02健康教育1、卧床:肾造瘘术后一般卧床1周;肾盂切开取石术后需卧床2-4周,尿液转清后视病情下床活动。(是否可以下床一般由医生决定)2、如感受引流管位置不舒适或观察到引流管阻塞,应通知医护人员,不能私自挤压或移动引流管。3、无肾功能不全者,鼓励多饮水,每日2000—3000毫升。4、长期带肾造瘘管者,2周更换造瘘管一次,引流袋一周更换一次。下床时引流袋不能高于肾造瘘口,防逆行感染。03出院指导饮食指导:出院后要多饮水,使24小时的尿量维持在2000ml左右。不宜饮酒,酒会增加尿中草酸含量并引起尿浓缩,高尿酸患者不宜食用动物内脏和菜花、菠菜,少食苋菜、竹笋、豆腐,浓茶,还应限制乳制品。活动与休息:经皮肾镜取石术后1月内应避免剧烈活动和重体力劳动,不做四肢及腰部同时伸展动作,以及突然的下蹲动作,以免引起双“J”管移位、脱出和血尿。观察尿色,若突然出现尿液呈鲜红色或尿量明显减少以及发热、腰疼等不适应立即到医院检查,如出现少量血尿,应多饮水,适当卧床休息,血尿一般可逐渐消失。
经常会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新闻:上厕所便血,以为是痔疮犯了,去医院检查却发现是肠癌。这总让人有一种感觉:痔疮久治不愈,会发展成肠癌。痔疮到底会不会变成直肠癌?痔疮和直肠癌基本不相关。病变位置不同痔疮,长在肛门;直肠癌,发生在直肠,也就是肛门后面那一段3~15cm的肠子。发病机理不同痔疮,是静脉血管淤血、扩张、屈曲形成的静脉团;直肠癌,是细胞分化不成熟、过度增生引起的恶性肿瘤。也就是说痔疮和直肠癌是发生在不同部位的两个不同性质的疾病,我们在新闻上见到的一些直肠癌合并有痔疮的人,绝大多数是由于患处本身恶变所致,和痔疮无关。极少情况下与痔疮有关的癌变,往往是因痔疮黏膜糜烂,长期感染,反复发作,甚至合并肛门周脓肿、肛瘘,久治不愈导致了肛周的细胞组织异常增生分化,甚至癌变。都会引起便血,要如何区分?虽然痔疮和直肠癌都会引起便血,但仔细观察还是有差别的。痔疮便血的特点是排便中或便后出血,色鲜红,有时大便表面附有少量血液,或将厕纸染红,有时为滴血,有时可见血液呈喷射状,便后出血,多自行停止,若长期反复出血或多次大量出血,还可以引起贫血。而直肠癌出血一般是血与大便相混合,便血呈暗红色,又称为果酱样便,有时仅为大便表面黏血迹,便血常混有粪便及粘液、脓液或偶伴有血块及坏死组织,便血多不能自行停止,便血的现象并不一定每次都发生。除了便血直肠癌还有4种症状1大便习惯改变由于癌组织及其分泌物的刺激,会导致肠道蠕动周期的改变,从而会导致患者出现便意频繁、排便不尽感和里急后重,腹泻与便秘交替等。2大便形状改变因为直肠肿瘤的影响,便便会变细、变扁或带槽沟,甚至出现排便困难。3消化不良经常会出现食欲减退、进食减少、消化不良等问题,进而会出现营养不良、身体消瘦、体质下降、抵抗能力与免疫能力下降等。4腹痛或腹胀有些患者还伴有腹部膨胀,而且这些症状一旦出现,一般不会自行缓解,反而逐渐加重。当出现以上症状时,要怀疑有可能是直肠癌,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晋城肛瘘专科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