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化学成分检测公司股份是不是一家很厉害的公司?

两年前,茅台股价站至最高点,酱酒热更是席卷整个行业!巨大的利润不断“撩拨”着资本的神经,“跨界”之辈、行业“老手”争相涌入茅台镇,上海贵酒便是众多“跨界者”之一。也许大家还不熟悉上海贵酒,但是提起A股“更名王”岩石股份相信都有所了解。可以说,岩石股份(上海贵酒,600696.SH)可能是A股中最让人凌乱的公司;此前的岩石股份曾广泛涉足过建筑材料、房地产开发、互联网金融等多个领域,股票简称更是经历了数次变换,甚至还被不少投资者们戏称为A股“更名王”。自从最近一次更换实控人,跨界白酒赛道之后,上海贵酒身上笼罩的光环和争议就从来没有消失过。不由得令人质疑,岩石股份究竟是真心做白酒还是资本玩票!上海贵酒,究竟是真想卖酒,还是在吹资本泡泡?壹白酒行业是典型的“长坡厚雪”赛道,非常受周期影响!近些年,白酒行业竞争激烈,茅台露脸国产电影、洋河冠名央视综艺、仰韶赞助河南春晚……国内知名酒企们为了“红出圈”也是各显神通。尤其是这个春节,各种白酒霸屏的央视春晚广告,给人了一种感觉,那就是白酒周期又“回来了”!是啊!每逢年底岁初都是白酒行情最好的时候,特别是今年疫情刚刚转机,百废待兴,压抑许久的白酒需求终于迎来回暖反弹。万联证券发布的酒类1月线上销售数据跟踪报告显示,1月白酒三大电商(淘系、京东、拼多多)线上销售总额95.64亿元,同比增长8.41%。春节期间的良好表现,给白酒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传闻中的库存危机或将在2023年的消费复苏中得到缓解。然而,随着A股“戒酒”,曾经甚嚣尘上的“白酒热”在主客观的因素影响下,也没了过热的表现。随着A股市场白酒板块的一个短暂的回调,至此可以意味着:截止目前,能被称作上市公司的酒企,包括上海贵酒(证券简称:岩石股份)在内,也就目前现有的这20家了。如此可见,按照资本市场“物以稀为贵”道理,就注定了——A股市场的“酒企身份”将越来越金贵。对于曾多次追风口蹭热点变更公司名称的岩石股份来说,这次算是撞“金山”上去了!不过,直到现在,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贵酒)其证券简称依然是岩石股份,由于其多个商标存在侵权纠纷,监管部门迟迟未核准其证券简称变更。A股“更名王”岩石股份,为什么就是成不了“上海贵酒”呢?贰岩石股份也被外界称作“A股不死鸟”,早在1993年就登陆A股,迄今已经近30年,然而,历经风云变幻,多年来岩石股份城头变幻大王旗,成为资本倒手的壳。不管是上市公司名称还是实控人,岩石股份都经历了多次变更,先后使用福建豪盛、利嘉股份、多伦股份、匹凸匹等作为公司名称;主营业务也轮番变换,涉及各个时期的热门赛道,诸如房地产、矿产、互联网、金融等。如今,这家公司开始涉足白酒。频繁的追风口、蹭热度和改名字等一系列操作,岩石股份(上海贵酒)也被投资者们誉为A股“更名王”,并对其始终怀有一种“资本玩票”的投资质疑。熟悉白酒行业的投资者应该都知道,2002年到2011年是白酒行业上行的“大周期”,量价齐增,各种价位的白酒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也被公认为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然而2016年至今,白酒行业过渡到白银时代,行业严重饱和,特征是量跌价增、头部效应明显。2021年,高端品牌全年白酒产量715.63万千升,同比下滑0.59%;实现利润1701.94亿元,同比增长32.95%。产量下滑,利润却创新高,说明市场仍在向高端品牌靠拢。追风口的岩石股份,自然不会错过高端白酒市场这个热度!随着2018年白酒酱酒热兴起,岩石股份进入酒类生产销售领域。2018年年初,岩石股份控股股东上海存硕实业收购了贵州仁怀市酒坊酒业有限公司,后成立了贵酿酒业有限公司。同年12月,岩石股份又收购了白酒销售线上平台贵州贵酒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85%股权,以此切入白酒销售行业。叁或许是因为新成立和收购的贵酿酒业、贵酒云平台名称中带有“贵”“贵酒”的缘故,2019年11月,上海存硕实业主动更名为上海贵酒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从而首次拥有“贵酒”的称呼。一个月后,旗下的岩石股份全称也变更为了“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自2019年转型主攻白酒后,上海贵酒先后获得茅台镇酒企资源并设立白酒子公司,营业收入也经历了从打破到筑基的过程。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03亿元,同比增长656.81%,净利润为0.71亿元,同比增长800.18%。其中,白酒营收已由2018年的500余万元提高到5.84亿元,营收占比达96.85%,主营业务全面转型初见成效。2021年营收与净利润同比暴增超6倍,这个增速让其它19家A股老牌白酒公司难以望其项背。上海贵酒业绩暴增的背后,除了踩在了酱酒风口上,更加离不开的是高额营销投入!为了打开市场,岩石股份在广告宣传上烧钱惊人,近三年一直保持高比例增长:2019年到2021年,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302.49万元、1028.22万元和1.41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35.04%、239.92%和1267.91%。公司白酒经销网络短期内大幅扩张,2021年初,只有336家,当年末已有3200家。2022年上半年,其销售费用约1.78亿元,去年同期仅3057.93万元,同比增长483.73%!价格不菲的冠名费,高调亮相知名综艺,上海贵酒的营销果真是“贵不可言”!肆虽然从营收规模上来看,上海贵酒距离水井坊、五粮液等白酒老玩家们仍有着极大的实力差距,但从业绩增速来看,岩石股份已经称得上是一支当之无愧的妖股。2019年初,岩石股份的股价为4.8元,2019年末已超13元,一年涨了近2倍,市值也由2019年初的17亿元上涨至年末的44亿元。截至2023年3月14日,岩石股份收盘报于26.15元/股,最新市值87.46亿元。只有在潮水退去时,你才会知道谁一直在裸泳!21年营收、净利还保持着超600%高增速的上海贵酒,却在22年交出了一份增收不增利的三季报:财报显示,岩石股份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87亿元,同比增长73.92%。实现净利润4730.16万元,同比下降42.7%。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9亿元,同比增长28.7%。实现净利润1070.32万元,同比下降77.57%。对比之下,2022年前三季度数据来看,A股20家白酒上市企业中,有15家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了增长,剩下的5家,天佑德酒同比营收略有下降,但净利润却实现了同比增长,顺鑫农业、伊力特营收、净利润同比均下降,金种子酒营收略有上升,净利润是亏损的,但较上年同期亏损减少。只有岩石股份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颇显另类。目前,白酒行业处于“一超多强”的竞争局面。贵州茅台遥遥领先,其它白酒品牌奋力直追,各梯队之间又相互厮杀!作为一家刚刚进入白酒领域的新玩家,岩石股份能否通过大幅扩张实现业绩的大幅增长,还有待时间检验!参考资料:《上海贵酒系列调查之三:白酒卖到哪去了?》,深水财经社《蹭上“贵”姓,上海贵酒离敬“贵人”还有多远?》,向善财经《上海贵酒重金推君道贵酿:半年营收5亿、投1.78亿做销售,商标遭“阻击”或无效》,搜狐财经
岩石股份的销售业绩一直挺不错的,公司发展也比较稳健,这些你可以看一下新闻报道,都有说的,这家公司目前重点聚焦在白酒产业里面,且已经完成了全产业链的布局,发展值得期待。白酒行业已是红海时代,作为行业后起之秀,上海贵酒股份(证券简称:岩石股份)一直有“酱酒黑马”的称号,因此,其2021年度成绩单一直备受业内人士的期待。4月25日,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岩石股份)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约6.03亿元,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656.81%;实现归母净利润约6192.82万元,同比增长671.99%。其增速又一次位居行业前列。这份年报无疑再次让行业对这一酒业新势力投来肯定赞许的目光。而这样亮眼的成绩很大一部分源于上海贵酒以“用未来定义未来”的超前战略眼光,对白酒消费市场作出敏锐精准的趋势研判。岩石股份:白酒新势力 用未来定义未来近年来,上海贵酒股份有限(证券简称:岩石股份)公司核心主业在转型发展中得到进一步聚焦,产业价值也进一步释放,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动力,迈入营收利润双增通道。此前就有声音认为,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全新战略布局与优质的资源和专业运营支持,有望在酒业赛道“弯道超车”。确实,上海贵酒在2021年逐步转型成功,实现产供销一体化,2022年将继续在此基础上优化各条业务线,让公司经营再上新台阶。近年来,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夯实白酒主业并向纵深推进,当前,围绕各类消费场景构建产品矩阵,形成6大系列产品体系;目前公司已基本实现产品价格梯度建设并形成品牌金字塔,重点打造中高端酱香型白酒品牌新格局,提供高性价比酒类产品,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在当前消费升级、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酒业迈入品质消费和生活方式消费时代。消费者对白酒已从口感、酒体的需求层面上升到社交、情感层面,甚至可以认为,一瓶高品质的白酒,已经成为了一种高质量生活方式的载体。上海贵酒的定位十分清晰,公司希望将品牌打造成继服饰、包包、健身、咖饮之外又一种与客群身份相匹配的消费方式,满足他们对于品质和品位生活的向往需求。公司还组织了很多品鉴会等互动活动,希望客户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沉浸式体验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和其代表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洞察到,在传统的经销商模式之外,客群正从2B向2C拓展。因此,基于消费升级和客群的C端化趋势,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强化以消费者体验为动力引擎,根据不同消费客群进行精准品牌定位,将产品融入消费者的生活场景。2021年,上海贵酒先后获得了“年度成长力上市公司TOP100”、“中国企业ESG最佳社会案例奖”、“中国新经济最具投资价值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治理奖”等诸多殊荣,还与华为、红旗汽车等国内知名品牌共同亮相“2021中国品牌日晚会”,展示了中国自主品牌的硬实力。连年亮眼的业绩数据和迅速崛起的品牌势能背后,折射出的是上海贵酒股份(证券简称:岩石股份)对白酒市场超前的洞察与深刻思考,不难想象,在不久的将来,上海贵酒将再一次交出一份令行业刮目相看的答卷。

《电鳗财经》文/曹伟明
事发8年前的证券违法终于尘埃落定。十一长假前,岩石股份(600696)公告称收到上海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该公司及实际控制人韩啸因虚假记载和未忠实勤勉履职受到警告,并被罚款200万元和300万元。
鲜少有人知道岩石股份的公司全称是“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本文简称“上海贵酒”),该公司以经营白酒为主业。“贵酒”在酱酒乃至白酒领域知名度颇高,但市场上有两个贵酒,一个是上海贵酒,还有一个是贵州贵酒集团有限公司(本文简称“贵州贵酒”)的产品。因商标侵权,贵州贵酒对上海贵酒及相关方发起数起诉讼。
执掌五牛基金的韩啸已经入主600696近8年,公司主营业务转向白酒并更名“上海贵酒”已经近4年。他股权投资出身,还带着员工玩二级市场。岩石股份连续三年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目前,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尚处于浮亏,而此前的2021年和2022年则盈利颇丰。
由此可见,韩啸在白酒界和一、二级市场都吃的很开。
代付7027.84万元致虚假记载 公司及韩啸被罚500万元
去年7月份被立案调查,如今终于迎来处罚结果。
据公告信息,2023年9月28日,岩石股份及实际控制人韩啸收到上海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被给予警告并被分别罚款200万元和300万元。
经查,岩石股份存在以下违法事实:2017年至2020年,上海尚屈实业有限公司分别代岩石股份偿付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费用1956.93万元、744.50万元、1531.10万元、770.31万元。2018年至2020年,上海初星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分别代岩石股份支付因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产生的法律服务费用985万元、500万元、540万元。
《电鳗财经》计算得出,上述代偿代付金额合计7027.84万元。一系列代偿代付费用经过会计处理后,导致岩石股份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韩啸时任公司董事,在四个年度的报告中未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上海证监局决定:对上海贵酒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罚款;对韩啸给予警告,并处以300万元罚款。其中,韩啸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以100万元罚款,作为实际控制人处以200万元罚款。
公开资料显示,韩啸1989年5月出生,学士学位,自2011年起担任五牛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2015年起担任五牛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现任岩石股份第十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
上市30年更名6次 曾有多位实控人割韭菜
《电鳗财经》梳理信息发现,岩石股份就是曾在资本市场名声乍起、强贴P2P概念、更名“匹凸匹”、被交易所点名批评的那家上市公司。这家上市公司上市30年以来,曾六次更名,多次更换实控人,但其证券代码600696不曾改变。
1989年,中外合资企业——豪盛(福建)股份有限公司创立,1993年8月10日,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该公司股份制改制。同年10月,该公司公开发行3500万股A股,发行价6元,同年12月6日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简称“福建豪盛”。
2000年11月,福建豪盛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中侨集团有限公司和劲嘉有限公司成为公司的间接控股股东。2001年8月公司与利嘉实业(福建)集团有限公司实施了重大资产置换,2001年11月,公司名称变更为“利嘉(福建)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2月公司注册地及迁至上海,公司更名为“利嘉(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为“利嘉股份”。
2006年7月,经国家商务部批准,该公司名称由“利嘉(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上海多伦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为“多伦股份”,实际控制人为陈隆基。多伦股份“时期”600696的戏码十分精彩,实际控制人由陈隆基相继变更为李勇鸿、鲜言、殷群,多伦股份沦为资本运作平台,且越玩越疯狂。
据公开信息,陈隆基不断通过减持、质押等方式变现。2011年12月,李勇鸿以3.6亿元接盘多伦股份11.75%股份,成为公司实控人。2012年5月,鲜言接棒成为新的实控人,以合计3.4亿元收购了李勇鸿控制的多伦投资,间接持有多伦股份11.75%的股份。2014年11月,殷群受让多伦投资股权,间接持有多伦股份5.87%的股份,转让价款4亿元。
2015年6月17日,“上海多伦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匹凸匹”。这次更名由鲜言主导,极力贴靠P2P的热度。但鲜言显然玩过火了,构成实施操纵证券市场等违规违法行为,被监管机构顶格处罚。
经历一段时间空窗期和混乱期的600696,于2015年11月28日迎来新的实际控制人、上海五牛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掌舵人韩啸。
韩啸入主8年饮“贵酒”纠纷未决
韩啸入主后,不断收拢筹码、转换持股主体、更名控股股东,一套操作下来大有洗心革面的架势。
初期,以上海五牛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为匹凸匹(600696)的第一大股东,并通过一致行动人上海五牛亥尊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上海五牛御勉投资中心,合计控股9.981%。而到2019年该公司确定白酒作为主业发展方向、调整持股结构时,韩啸的控股权比例已经提升至55.10%,截至目前,则进一步达到了65.84%。
“韩啸时代”,更名成为一个特点。
2017年8月24日,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上海岩石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为“岩石股份”。2019年11月16日,公告称拟将公司名称由“上海岩石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岩石股份”和股票代码600696保持不变。
控股股东也进行了2次更名。2017年6月份上海岩石实业有限公司设立,2017年8月3日更名为上海存硕实业有限公司,2019年11月15日更名为上海贵酒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贵酒发展”)。
至今,韩啸入主岩石股份接近8年,而该公司在韩啸入主4年的时候,即2019年四季度才确定新的主业方向——白酒。此前白酒营收占比很小,截至2019年9月30日,该公司白酒销售收入为599.8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6.12%。
岩石股份经营多种香型白酒,以酱香为主。2022年,该公司酒类销售实现营业收入10.87亿元,占总营收的99.56%。其中,酱香白酒实现营收8.255亿元,占比75.63%。
岩石股份(上海贵酒)重视品牌宣传,比如该公司独家冠名CCTV《大国品牌》,成为2022《中国好声音》合作伙伴,冠名数列高铁列车等。
但该公司面临两个难题:一是同业竞争待解决,二是被贵州贵酒的商标侵权诉讼缠身。
控股股东贵酒发展也从事白酒业务。对此,贵酒发展和韩啸承诺:当相关业务与上市公司产生是实质竞争时,将把商机让出来;在满足盈利水平、合规经营等符在保障上市公司投资者利益的前提下将逐步把白酒业务注入上市公司。
贵州贵酒对岩石股份(即上海贵酒)及相关方发起多项诉讼,要求赔偿金额合计3500万元。
2020年3月,贵州贵酒向南京中院诉上海贵酒酒业销售有限公司、贵州贵酿酒业有限公司、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等侵害商标权纠纷一案。贵州贵酒要求被告方停止“贵”商标专用权的侵害、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停止使用“贵酒”字号、停止使用“贵酿”字号,并要求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共计500万元。该案件经江苏省高院审理后,裁定发回南京中院重审。
2022年10月31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判决:贵酿酒业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销售侵害原告(贵州贵酒)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行为;停止生产、销售侵害原告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的行为;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制止侵权的合理费用共计121.41万元等。贵州贵酒该案件中的索赔为1000万元。目前该案件为一审判决。
2023年1月11日,岩石股份收到上海市浦东法院发来的诉讼,贵州贵酒起诉5名被告(上海贵酒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上海贵酒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章贡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贵酒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立即停止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停止商标权的侵害等。目前,该案件已经撤销。
2023年2月10日,岩石股份收到上海市浦东法院发来的诉讼,贵州贵酒集团起诉5名被告(贵酿酒业有限公司、贵州贵酿酒业有限公司、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海银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韩宏伟),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侵害注册商标专用权,停止行虚假宣传及擅自使用原告有一定影响的字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共计2000万元。法院已经于2023年4月17日开庭审理此案,尚未判决。
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处于浮亏状态
《电鳗财经》注意到,岩石股份最近三年连续推出员工持股计划,且涉及人数、资金规模年年增长。不过,2023年的员工持股计划目前处于浮亏状态。
今年3月16日和4月3日,岩石股份董事会和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总人数不超过86人,筹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035万元,其中公司员工自筹资金不超过3550万元,通过融资融券等融资金额不超过2485万元。截至2023年7月13日,上述员工持股计划完成股票购买,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累计买入公司股票242.212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7242%,成交均价为24.72元/股。
《电鳗财经》注意到,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入局后,岩石股份股价曾一度稳步上行,但之后持续回落。截至十一长假前收盘,该公司股价为23.07元,员工持股计划出现浮亏。
据披露,岩石股份2021年员工持股计划总人数不超过21人,筹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00万元,资金来源于公司员工合法薪酬及公司控股股东上海贵酒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借款支持。该持股计划集中竞价买入公司股票的成交均价19.75元/股,锁定期为12个月。
截至2023年3月1日,岩石股份2021年员工持股计划实施完毕并终止。如果已经离场套现,以该日27.4元的收盘价,参与持股计划的21名员工获利颇丰。
岩石股份2022年的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总人数不超过27人,筹集资金总额上限2800万元,股票来源为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回购的公司A股普通股股票。2022年9月8日,岩石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的141.66万股股票以非交易过户的形式过户至公司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专用账户,过户价格19.76元/股。
按照过户价格,岩石股份参与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的27名员工也是盈利的。
来源:电鳗快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岩石化学成分检测公司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