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现在开始做亚马逊怎么样晚不晚?

亚马逊会越来越难做,三思而后行。知乎上有不少人只夸亚马逊有多赚钱,从来不会告诉你风险在哪里,不要太相信那些神话,我见过太多很惨的卖家,店铺里面大把资金出不来的。本人做了亚马逊3年,做了4年的亚马逊申诉服务,总结了100个亚马逊申诉常见的问题,如果对大家有帮助,记得点赞加收藏,谢谢!上面这张图是亚马逊account health,平时一定要养成看account health的习惯,因为只要有警告记录,账号半年内都有挂的风险,所以一旦账号收到警告,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相应的行动,最大可能避免账号被关。下面我总结了亚马逊账号的100个注意点,给大家参考。1店铺被封的最常见类型有哪些?a绩效问题(ODR,Late dispatch rate,Cancellation rate,valad tracking rate),b操纵评论,操纵销量(刷单(直评,测评),点赞,群发索评信,或者站内信补偿客户索要好评,删除review,塞小卡片,被同行用赶跟卖软件买空等等)c禁品d滥用变体e 销量激增f侵权(涉嫌侵权,品牌方投诉侵权)g真实性问题(inauthentic)h关联问题i二手货问题2如何避免绩效问题?ODRa真实的产品和产品的描述,图片等一些细节要一致,不能货不对板b加强包装,非常重要c改善物流,一定要跟踪号及时填入,可跟踪d 客服要专业,加强培训Late dispatch ratea ERP发货后立即检查后台有没有真实发货,填入跟踪号等等Cancellation ratea保持库存充足b 不能自己随意取消订单,一般都是客户提出取消,再取消Valid tracking ratea尽量使用亚马逊官方物流b点发货后必须填入真实跟踪号3如何避免操纵评论,操纵销量?a不要刷单b多学习,关键词,广告打法提升销量,多测试,不断调整策略c 如果对手用买空软件买空你库存,搞你,这个还真没法避免,要么出来约个茶聊聊4如何避免禁品?a多研读后台禁品政策,不要明知道是禁品,还卖,这个没什么好说的5如何避免滥用变体?a 仔细研读后台滥用变体政策,不要强搞变体,就这么简单6如何避免销量激增?a
新号一般都会遇到,因为没有feedback,这是亚马逊的常规审核b 如果是老账号,之前很久没卖,然后又开始卖,一样会遇到,这是系统触发c 有订单一定要按时发货,跟踪号及时跟踪, 不然很容易店铺进不去,直接被判为欺诈,救的几率很低7如何避免产品侵权?商标:上产品前一定要去商标网查询,整个listing的细节,有没有被注册商标版权:不要盗图,不要抄袭别人描述,不要卖一些动漫,与影视有关的产品专利:专利很难防,这么说吧,亚马逊上的爆款基本都是有专利的,也可以自己去专利网查8如何避免真实性问题a,不要卖仿品,像NBA,NIKE,NFL等等一些大牌b,产品包装一定要好,没办法,老外一看到包装烂的,很喜欢投诉假货c,产品详情页,标题,图片等等,一定不能用别人的商标。9如何避免关联问题简单粗暴,最原始的方法,肯定不会关联,新公司,新IP,新的信用卡,新的收款号,新网线。10如何避免二手货问题a加强包装,内外包装b提高产品质量c 加强打包人员培训11给亚马逊新手的建议不要一上来就全球开店,亚马逊这个系统其实很坑的,一死基本全死,比如侵权,激增关联等等,活了还不一定全活,每个站点都要单独申诉,还是老实点,先做好一个站点,美洲开了,先做好美国就行,比如定个小目标,美国能做到一个月5000美金销售额,前提是有盈利,慢慢再加目标。12关联死因,请自查原因。a关联到自己几年前冻结的账号。b跟卖了自己其中一个挂掉的店铺的链接c一个站点因为二审,导致其他站点关联!d一个站点涉及到欺诈导致其他站点关联!e强关联,ip,邮箱,信用卡,电话等等f误封13产品信息一定要备份,目前侵权更难了,大部分都是涉嫌加上品牌方混合侵权。14自发货建议物流系统对接erp系统自动同步更新跟踪号才行,物流要选择亚马逊认可的物流,最好产品重量低于2kg,选择的物流方式越少越好,这样基本不会有欺诈进不去店铺这种问题。15关于真实性问题(inauthentic)最全面总结1.不真实投诉,买家投诉假货或者留言说假货①.大部分是产品有问题,你跟卖了别人的链接,卖的实际产品跟链接的不完全一样②.还有大部分产品确实没什么问题,但是有的买家拿到产品明明只有一点瑕疵但是老外就喜欢说假货2. 真实性调查(亚马逊机器扫的,一般是隔天就挂账号)①.通常出现在新账号,主要防止你卖假货 - 账号的行为和本身不健康②.跟卖别人或者用了不是自己的品牌9 8③.没要求你写POA,只让你提供证书或者授权书和发票申述要点:1.有时候要承认是假货2. 有时候不能承认是假货,要去给亚马逊分析是什么其他问题导致客户投诉假货3.没提前开发票很难,如果有要授权书而你又没有的话,就更难如何避免:1.发票要常备,提前开好2.不要随意使用别人的商标或者跟卖有注册品牌的ASIN,最好上架前去商标网查询。16操作动作不要随便修改亚马逊账号的任何信息,这是做亚马逊的大忌,要修改也得提前给亚马逊打好招呼,不然有的你气受。17真实性调查的案子只能补开真的发票去试,遇到好的审核人员,还真让你通过,运气占大部分。18侵权亚马逊店铺只要上架了侵权的产品,特别是明显大牌类的,比如NBA,NFL,Gucci,漫威,Nike等等,迟早会挂店铺的,只是时间问题19遇到亚马逊侵权(真侵权)被下架listing怎么办?1,第一时间删除listing2,全面排查账号,有侵权嫌疑的listing全部删除3,第一时间联系投诉人道歉认错这样做只是为了降低店铺被关的风险,但是并不能测底解决店铺被关的可能性!如果你店铺1,再来投诉2,亚马逊查你账号有污点记录。那么你账号就更大可能性的被关!污点记录半年后才会消失,如果半年内没来投诉或者亚马逊没查你账号,那么恭喜你,你很幸运!20发票invoice要点1.品名写中文2.规格型号最好填asin,不填也有通过的3,数量大于卖出的数量,尽量多写点
4,单价自己定,金额不要超过10000,5,发票上的信息一定要与自己的后台信息一致!(包括公司名,地址,电话,全部用中文)6,开户行,没有的话,可以不写7,日期开当日。21常见的关联要素1. IP地址:亚马逊通过IP来判断一个卖家主体是否进行多账户运营,需要注意的是同一条宽带所显示的外部IP是相同的,所以如果各位想多账号运营,就需要对IP进行区分2. 浏览器指纹:亚马逊可以收集你的系统字体,操作系统版本,打字方式,打字速度等浏览器无害数据来判断是不是同一个主体操作。3. Cookies:可以记录你的用户ID,密码,网页浏览记录,每个网页停留时间等信息。4. 邮件图片或Flash:在邮件中,如果所加载图片或Flash对象,那么是能读到卖家主体的IP地址的。5. 账户信息:姓名,邮箱,地址,电话,密码,信用卡等都是不能相同的。6. 收款账号,卡号不能相同。7. 网卡。8. 路由器。9.产品:如果是多个账号销售相同的产品,一般多个账号销售同一个产品的比例不要超过30%,超了就被判定关联的风险。22赶跟卖买空软件不安全,双方店铺可能都会挂掉,亚马逊现在严查这块了。大家注意。23产品发票是一定要备着的,必须建一个产品的发票文件夹,特别是旺季,亚马逊验证产品真实性非常频繁,我做过亚马逊的,非常清楚这点,有些只是验证产品真实性,有些就是账号直接真实性挂掉了,之前做亚马逊,只要挂掉账号,每天晚上睡不着,不知道自己怎么挺过来的,大家一定要挺住24涉嫌侵权目前亚马逊更坑了,现在是有后台业绩通知,但是没有给出标题了,所以你一定要备好产品信息,不然这种案子很难救,得知道具体侵权什么才行。25,联邦法院很多客户的美国站都被联邦法院告了,资金冻结,账号没有冻结,不和解钱是出不来的,强开也没用,别傻傻的继续卖,及时止损,这种一般就是放弃,除非这个账号值得去和解,包括两个费用,自己请美国律师费用加上谈判的和解费用,一般要上万。26关联建议如果有单站点关联挂的,最好别的站点不要卖,先,美洲欧洲都是的,有客户已经掉进坑里,想想还可以卖,德国去年就关联死了,其他站点继续卖,结果今年全站关联,钱也可能出不来了。注意。有个原则,要关联,肯定会全站关联的,因为是一套资料,只是时间问题,亚马逊系统抓取没那么灵敏。27别以为自己注册了美国商标,就可以在亚马逊所有站点去上这个品牌的产品,一样会遭遇真实性调查。28别以为自己注册了个品牌,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产品商标侵权可能比较少,但是专利侵权一样会遇到29别以为自己注册了个品牌,就不会遇到二手货问题,产品瑕疵多,包装没做好,一样会遇到30二审最近总有人问我,二审咋搞,改咋弄啊,这么说吧,基本没有服务商做二审账号申诉的,只有做账单的服务商,做的账单通过率只有百分之30,即便你是真的资料,通过率也不高,运气占了很大成分,和你遇到的审核人员都是有关系的,这也是为嘛二审账号那么贵的原因之一。二审英文说法是BAP审核,之前只是美国站有这个玩意,现在基本是所有站点都需要,就是水电煤气账单及网络账单,账单上要有地址,这个地址要和后台公司地址一致。31 KYC最近有不少朋友遇到亚马逊欧洲站kyc审核通过了,good news... ,但是后台却还是不能卖的情况。遇到这种,不要慌,这个只是亚马逊系统反应太慢,出现有bug,该怎么做呢,可以将带店铺名kyc通过邮件和亚马逊后台冻结状态英文界面截图发给cn-seller-verification-enquiry@amazon.co.uk这个审核团队就可以了,可以这么说,kyc团队你们好,我们已经收到kyc通过邮件,但是我们店铺后台还是冻结状态,请查看附件,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吗?非常感谢。一般1-3天就可以恢复了。32操纵评论,操纵销量。账号这么死的原因有哪些呢,刷单,和客户沟通不当,索好评,删除产品差评,同行买空你库存,跟卖,取消单过多,一段时间内销量猛增等等都可能被抓到。只能怪亚马逊的系统太灵敏,一旦销量有点不正常,就会被系统盯上,即便自己没有真正的违规。亚马逊首先会来警告,警告次数多了,亚马逊就会关店,让你写计划整改。很多亚马逊卖家冤啊,确实没有违规,你让我写计划,我该咋写。做亚马逊,心脏一定要大,加油吧!33 亚马逊店铺被锁住原因a买家号被锁定导致卖家号被锁b 点击过钓鱼邮件,请认准亚马逊官方邮箱c修改店铺的任何信息,ip频繁变动,频繁修改密码等等d系统错误,清空浏览器cookies试试e被盗f亚马逊误判,过2-3天登陆看看34 真实性调查产品图片,标题,5点描述,详细描述,关键词,店铺名等都不能用别人的商标。不然都会被真实性调查!!!真实性调查需要文件验证,没文件没救。一定要注意了!35 72小时预警亚马逊打过来的电话一定要接,不接电话有些直接挂账号!!!接了电话会让你72小时内提交计划,一定要按时提交计划,这是对账号最有利的动作,亚马逊目前真的相对比较人性化了!!!大家一定要这么去做,珍惜账号!36 商标侵权平时要养成查商标的习惯,产品信息是一定不能用别人商标的。37 版权侵权图片,产品详情细节都要原创最好,不要卖一些动漫,游戏类型的产品,基本是不会有版权问题的38专利侵权这个是最难防的,只能慢慢积累经验,多总结,也可以多查查专利网等等39 注册IP各个行业的人都去做亚马逊了,全名狂欢爆单的时代。目前只要有个爆款出来,一天时间红利基本就没了。发现爆款赶紧注册知识产权去。40二次侵权亚马逊对于二次侵权非常严格了,特别是三个月不到,又侵权,可能就没有机会申诉了,不会回复。要注意。和二次禁品,二次刷单差不多。41同行的厮杀亚马逊上,每天都在上演被同行用跟卖软件买空库存,导致店铺挂掉的故事,最近特别多,跟卖的和被跟卖的,都想把对方店铺弄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最后两败俱伤收场。这几天有不少的客户遇到了这个烦恼,大家都想开点吧,大家都得养家糊口,成年人的世界不容易,做生意就是有竞争的,亚马逊允许跟卖,卖家竞争就更容易了,最后受益的是客户,而亚马逊对于客户体验是最重要的,这达到了亚马逊的目的。为了彻底摆脱跟卖的烦恼,你就去注册品牌,去备案,去参加透明计划,去参加0计划等等,大家还是看淡点,云淡风轻。做人还是开心最重要啊42违禁品亚马逊违禁品只有一次机会认错,刚回来的账号过几天又违禁就是死刑了,大家小心。43赶跟卖赶跟卖治标不治本,治本就去注册品牌,参加透明计划,0计划等等。这也是未来的趋势。44系统bug目前账号挂,基本是所有站点一起挂,包括侵权,假货,或者是滥用排名。但是账号恢复呢,不一定同时恢复,我估计很多卖家朋友自己也遇到了这种情况,我最近也遇到了不少,这就是亚马逊系统bug本身导致的。从我申诉角度来看,亚马逊就不应该把所有站点连在一起,对卖家来说确实也方便,但是也方便了亚马逊干死卖家朋友的所有站点,如果你是产品同步上传的,共用库存,很大可能站点都会死掉。运气好的,申诉一个站点,其他站点也开了,运气不好的,每个站点都要单独申诉。我建议是每个站点最好卖不一样的东西,也不要同步上传。45跟踪号给那些后面手动更改跟踪号的亚马逊卖家老板提个醒,这种方式第一太low,第二太费时间苦了员工,第三,风险很大,很容易被判为欺诈,店铺登录不进去等等。46 亚马逊政策平时没事多让员工读读亚马逊政策,这是很多人平时不会看的47 如何保持心态平和我都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救每个亚马逊账号的,有时候付出坚持了,账号确实过了!有时候付出坚持了,账号没有过!不得不放弃!因为真的特别难,我和客户都没有任何抱怨。经历过之后心态就会变得很平和!共勉!48 KYCkyc一旦判为死刑,翻案的几率非常低,里面的钱也没了,谨慎提交49跟踪号erp,物流系统整个模式如果有问题,不能实现同步更新上传跟踪号,这个问题很大,要引起高度重视,亚马逊严查跟踪号,不能发货几天了,填的个假的跟踪号,后面再填入真实跟踪号,不然你店铺登录不进去了,到时候就晚了,钱也没了50做亚马逊也算是投资做亚马逊必须学会分散投资,和投资基金和股票差不多,赌徒的心态。比如多店铺运营的不要卖同样的产品,又比如你一个自己看好的asin第一次发FBA
50个卖完了,第二次准备发100个过去又卖完了,第三次心大了,发200个过去,结果链接死了,因为产品缺陷,二手或者是假货等等,这是说下,即便自己有注册品牌还是会遭遇二手等问题的,总之做亚马逊心态真的要强大!51,这里说一下亚马逊新的违规类型,就是你明明知道是个品牌,你故意加一个破折号躲避商标侵权,比如Ni-ke,NB-A,等等,这种亚马逊系统一样会抓你侵权,而且这种更严重,大家一定要小心。52,重大提醒:亚马逊已经发货了的,不要再取消了,不管因为什么原因,不然店铺有可能进不去了。如果开始没库存或者要等几天才能发货,也不要发货了!!!虚拟点发货,也会导致欺诈,现在。记住按时发货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53,现在亚马逊的形式有变,总结一下当你绩效通知收到警告通知,目前一定要尽力去掉这个警告记录,比如你收到一个侵权警告的asin,如果有申诉机会,还是尽力去申诉回来,而不是直接删除,直接删除就是默认侵权了,但是后台会有警告记录。又或者有些问题目前可以直接打勾恢复的,但是再犯挂掉就很难申诉了,目前亚马逊会打电话来慰问你处理那些警告记录了,不然后面关店风险就很大,总之目前尽量要保证account
health没有警告记录。54,亚马逊禁品警告非常特殊,一定要注意,禁品警告记录一定要处理的,不然有些就是永久关闭店铺,没有认错机会。55,亚马逊现在很多站点都要二审了,需要水电煤气账单等等,二审没什么,只是需要资料等等。56,目前很多侵权的,很多都是错误停用了,亚马逊这是闹什么样,政策越来越严了。57,德国包装法,法国包装法,注册都是免费的,但是一定要记得每年申报,至少2次,这个是有费用的!不申报的话,后期可能产生罚金的!和vat一样。大家注意!58,申诉亚马逊侵权的,目前有72小时侵权,一个框的侵权,三个框的侵权,六个框的侵权,每一种难度都不一样,一个框的最难,没有认错机会,可以这么说,2022年亚马逊对于侵权已经上升到另外一种难度,大家最好不要碰侵权产品。59,亚马逊残缺品,二手投诉,客户收到错误的产品等等,对于发票没那么严格,有些补开的日期发票也可以通过,这些类型都可以自己尝试申诉60,通过亚马逊二审,目前最好自己拉宽带,真实宽带账单通过率比较高,地址和后台营业执照地址或者办公地址一致,最好找电信的。61,现在的亚马逊政策不像以前了,凡是有警告记录的,基本隔断时间就会挂店铺,特别是侵权的。62,做亚马逊,最重要是选品规避侵权,不要想着卖假货赚快钱,这样的生意不长久,也没有任何积累,对自己职业发展不利。63,做任何平台,收款安全第一,目前独立站也很危险,不要去卖假货,很多大卖paypal被冻结就是因为假货问题,一定要注意。64,最近亚马逊品牌滥用问题很多,2种常见的品牌滥用类型(1)新申请好的品牌,备案时提示账户可能参与滥用行为,被拒绝备案。(2)已经备案成功的品牌,突然被告知品牌存在滥用行为,导致品牌被撤销。这种问题还是坚持申诉需要的资料:营业执照,品牌原件或者授权书,商标受理书或者商标R标证书,产品和包装图片(清晰展示logo),增值税发票,购买协议或合同等资料65,自己有品牌,也可能商标侵权,标题,5点描述,详情描述,图片,关键词都不要用别人商标词。66,做亚马逊,产品包装是一亮点,一定要做到和同行的差异化,这样才有竞争力。67,亚马逊选择物流最好选择亚马逊官方物流,这样跟踪率问题会比较少,店铺进不去的几率也比较小。68,什么时候会触发二审?卖家注册资料有误更改收款账号操作不当账号存在知识产权问题账号与自己其他账号或者别人账号关联违反平台规则,违规操作69,申诉链接,目前有以下几种情况:1,有一个框,一般是提交文件或者写计划的2,有两个框,一般也是提交文件或者写计划的3,有三个框的,直接写计划的4,只需要打钩的,打钩就会恢复,但是后面再违规了,很难救了70,每次旺季之前,亚马逊总是会来一波扫账号,你要习惯,有些确实是误扫到的,一定不要去认错,不是每个申诉计划都要去认错的71,做亚马逊,一定要有开发票的意识,这是最基本的,目前亚马逊适合精品模式,好好维护好自己的链接吧72,亚马逊的申诉类型,一次申诉成功,最好不要再犯第二次,第二次很难救了,运气好的有些还是可以,但是也非常难救。73,每天最好看看亚马逊后台的政策,亚马逊政策会不断更新,要想做好亚马逊,研究政策很重要74,不要总是想着在亚马逊上赚快钱,我们得有远见,做长久的生意。75,亚马逊还有一种模式,亚马逊联盟,这种国内相对做的少,这种成本低,风险低,建议可以尝试下。76,亚马逊申诉有一定的运气存在,遇到了好的审核人员,可能就很容易通过。77,二刷会有一个审核期,一段时间审核严格,过一段时间可能就让你通过了。78,销量激增又多了一种类型,和停掉自发货差不多的,后台显示自发货停用,需要提交计划,这种一般一个月内也可以搞定。79,要多看亚马逊的禁品政策,不能卖的产品,不要去卖,永久禁品直接账号死了没有认错机会的。80,大牌未授权,需要别人品牌方批准的案子, 这种难度极大,最好提前开好发票,这很重要。81,亚马逊扫号侵权是比较可怕的,最重要一点就是浪费了很多时间申诉,申诉信石沉大海,很考验一个人的耐力。82,目前跨境内卷有点严重,拼多多也开始玩跨境电商了,我觉得这非常不好,便宜了老外。83,目前做亚马逊,最好是多号运营,因为风险比较高,一旦账号有挂店,不会那么慌,一个账号如果做到毛利20%以上就不错了。84,知乎上有不少刚毕业的同学加我,我的建议是不要轻易入亚马逊,先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工作,积累工作经验,任何一个行业,你努力钻研1万个小时,你就是专家。85,不管做哪个行业,一定要沉淀自己,你得想想是你工作平台厉害,还是你自己厉害,如果你离开了平台,你能做什么?要经常问自己。86,做亚马逊生意,你总要有一点强于别人,才能在亚马逊上赚的金盆满满,单一思维已经很难在行业赚到钱了,要有立体思维,你在哪方面比较有优势,突出重点,是产品?是渠道?是技术?多问问自己87,抓住一个行业的红利期是重要,但是要做长期的生意更重要88,如果打造一台自动赚钱的机器?富人有批量思维,系统思维,要想赚大钱,要可以不断的复制。赚大钱的秘籍:1,基本都是行业周期的早期,大级别机会2,通常要有数据驱动,有数据分析3,积累财富的效率特别快4,要可以复制89,写亚马逊申诉信不要去打感情牌,不要在其中加入和申诉主题无关的内容,态度要真实诚恳,一般有机会的申诉都能通过90,做亚马逊申诉,和医生这个职业差不多,救死扶伤,大病小病都治治,被判死刑的,基本就是无可救药。91,亚马逊申诉竞争也是越来越大,这个行业的可复制性太高,还有一些机构给申诉信的,就更乱了市场92, 亚马逊选品最好不要选择体积太大的产品,可能因为物流问题导致店铺进不去。93,做跨境电商(包含亚马逊)最大的问题就是退货问题,最好有个海外仓,不然可能钱货两空。94,亚马逊a to z,相当于一场辩论赛,如果你的理由够充分,基本可以申诉成功。95,人的一生,选对方向,做对一件事就好了,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96,做亚马逊建议还是自己建立品牌,品牌路线才是长期生意97,版权侵权分为产品本身侵权,抄袭图片侵权,文字侵权,如果是产品本身就是侵权的(动漫人物等等),不能用DMCA,可能店铺会挂掉。,98,亚马逊上,被人恶搞的也很多,买空库存啊,用独立站复制别人产品信息,投诉别人版权侵权,雇佣买手投诉别人产品假货等等。99,最好是选择亚马逊的官方物流,可以最大可能避免跟踪率问题。100,目前亚马逊还算是跨境电商里面系统最完善的,如果你真的想做跨境电商,建议还是选择亚马逊。更多跨境电商问题,可以咨询
作为前辈,我建议新手们不要盲目盲从选择“跨境”,别做韭菜!!!什么亚马逊、什么虾皮、什么独立站等等平台,最好多了解、多学习,再基于“自身条件及目的”评估:卖什么产品、在哪个平台,大概率能赚到钱。比如,我常提到的这些运营框架:一、电商平台都有哪些模式?比如:综合性电商(淘宝/京东等)、社交电商(微信/拼多多等)、内容电商(小红书等)、直播电商(抖音等)等等,只有了解“模式”才有针对性选择。二、我适合哪一种电商模式?比如:我文笔好,适合内容;我粉丝多,适合直播;我会拍小视频,适合抖音;我是厂家,适合拼多多;我是经销商,适合淘宝、京东;我啥也不是,适合淘宝。三、我是否理解了生意结构?比如:任何生意都需要店、产品、顾客,换算到电商也一样,我适合开什么店?我卖什么产品能赚钱?我以哪种高性价方式推广?四、我是否了解平台的规则?比如:在每个平台做生意,第一就是了解规则、掌握趋势,避免实际经营中掉坑。五、我是否熟练后台各入口?比如:开个实体店,必须熟悉消防通道、电表水闸等位置,电商也一样;越熟悉,在实战中就越能体现工作效率。六、我卖什么产品能赚到钱?比如:不要盲目选品,适合别人的并不适合你;所以,结合“自身条件(时间/精力/能力/资金等)”,卖什么产品可以最大概率赚到钱。七、我要如何布局产品梯队?比如:店铺需要上架多少产品、每个产品又如何定义主推款/辅助款/利润款、店铺视觉设计、产品营销策划等等。八、我要如何提升产品竞争?比如:新店新品,必须重视“基础优化”获得“基础流量”,如初始属性、定价、标题/主图、详情页、营销文案、上架卡位等等。九、我要选择哪种引流技巧?比如:shua单、直通车、超级推荐、钻展、淘客等等,每种技巧的常见操作及注意事项是什么?底层逻辑又是什么。十、我要如何理解竞争规则?比如:关键词之间的竞争、单品之间的竞争、店铺之间的竞争等等,都以哪些数据为标准、该从哪些维度入手。十一、我要如何申报平台活动及策划?比如:618大促、99划算节、双11、双12、天天特价、淘金币、淘抢购等等活动申报标准及技巧是什么?如何策划活动方案提升效果等等。十二、我要如何“分析数据”调整优化?比如:常见数据名词是什么?为什么流量下滑、为什么转化低、为什么排名下滑、为什么点击不高,分析哪些数据、优化哪些细节等等。十三、我要如何制定店铺方案、计划?比如:店铺运营方案、年度销售目标、季度执行计划、月度侧重工作细则、每周目标达成等等,清晰的思路、明确的目标,才会更有信心。当你一步步了解、理解、掌握上边的运营框架,接着摸索几遍、反复思考,尽可量让自己有个大概的认知。这步从0-1的过程,肯定是艰辛苦逼的,千万不要心存侥幸的走捷径。毕竟,开网店好歹也是个生意,跟你开实体店一样,从选址到装修、从入仓管理理到产品陈列、再到发传单到接待顾客,一套流程必须搞熟练。比如,1)基础操作注册店铺、后台入口相关操作;2)日常运营选品、测款,内功优化、数据统计、客服接待等;3)引流推广补单、开车、钻展、淘客、活动等,甚至站外短视频、小红书、知乎等;4)数据分析行业动向、平台趋势、淡旺季节点、市场调研、竞品分析、活动分析等等;5)运营管理年度规划、季度计划、月度执行、团队架构及培训、kpi绩效设计等等投入回报评估、利润核算。……不论做实体、还是开网店,也不管你在拼多多、还是淘宝京东,甚至是抖音小红书,无非就是这么几个东西。那么,再结合自身的“条件及目的”开始选择“合适的跑道”。不论你摸索到什么程度、踩了多少坑,也基本晓得自己短板在哪了,比如资金、货源、运营能力、行业经验等等;到了这个时候,如有必要,再找“培训机构”付费学习,或找个“跨境公司”做助理;实话实说,这已经是最保险不被人割韭菜、最有效果、最具性价比的方式了。当然了,你要是打酱油、玩一玩的心态,我个人觉得从“国内电商”的淘宝、京东、抖店、拼多多、小红书、知乎等平台开始。毕竟,作为新手、小白,你连个国内都没玩明白,跑国外嘚瑟,后果有多严重?说直白点,你连国内都买不起房,跑国外还想捡漏,这不是无稽之谈嘛。所以,少看一些跨境打鸡血的广告、案例,多一分理性、务实、谨慎,这年头钱难赚屎难吃。你要是“碎片化时间”多、有一定“资金”,那么尽可量侧重“小众*细分*蓝海类”的产品,再学习“标题*主图*营销”等上架优化,接着“每天刷个2-3单”就行了;说实话,这类群体以“零花钱”为目的,并不需要多么牛批的运营技能;只要每天晚上能抽出“2-3小时”优化产品、白天“碎片化时间”用手机找朋友刷刷单及接待咨询,足够应付了。我接触的一些编制单位的学员,他们每月搞个几百几千,没什么难度。有些每天卖2-3单~也有卖个4-5单的~更有卖个6-7单的~这些群体,只需抓住“生意形态”中的“信息差”,耐心细心的挖掘一些“刚需*暴利*投入回报快”等特性的产品,绝对可以赚点零花钱。就像现实生活中的生意一样,有人下了班,晚上在“步行街”卖“网红玩具”;什么飞天陀螺、什么泡泡水枪、什么diy益智积木、什么发光的鹿角头箍等等,在阿里巴巴等平台进货“2-3块/件”卖“9.9-19.9/件”……你们晚上逛街、散步的时候,总见过这些东西吧?这个“信息差”的性质,也同样适用“电商”!!!但实话实说,“电商”市场更大、信息更透明、竞争更恶劣,新手们很难以“现有认知”找到“刚需*暴利*投入回报快”类的产品;确实很难,可不代表没有!!!而事实上,兼职类的群体具备足够的“碎片化时间”从身边、抖音、直播、电视购物等信息资讯中找到“潜力产品”;比如,在电视购物上,看到中老年人的“防丢神器”;只要通过学习“提升认知”,找到“潜力产品”只是时间问题,没什么难度。而对于“时间充沛”、兜里有个“大几万”的群体来说,想要以“电商”为职业,那么尽可量侧重“小众*细分*刚需类”的产品,学习并掌握整套“运营知识”;毕竟这类群体,不像兼职群体有份收入,他们输不起、更亏不起;所以,从选品到优化、从刷单到直通车、从数据分析到活动策划、再从项目企划到团队组建等等整套“系统知识”,绝对少不了。不说完全理解、掌握,心底有个70-80%就足够用了。我的一些全职学员,有待业青年、也有宝妈,从20多岁到40多岁不同年龄的群体都有,他们每月搞个上万,没什么难度。有些每天卖15-20单~有些每天卖40-50单~也有些每天卖个百来单~还有些抓住某个款赚了十来万,直接还债上岸的~更有些利用资源整合赚了大几十万的~这些群体,仍然像咱们现实中看到的那些生意人一样,靠某个“信息差+技术差+资源差”在短短几个月、一两年就翻了身;比如这几年疫情,有人做口罩酒精、有人做测量仪防护服、也有人卖摄像头给学生上网课……这些咱们都经历过,我就问大家,算不算靠“信息差”起步、以“技术差”冲击市场、再整合“资源差”赚笔大的?这总不是我空穴来风忽悠大家吧?列举这么多的案例,就是有观点、有逻辑、有论据、有出处,让大家正确、或者理性认识“电商”这个行业,本质就是“做生意”;或者说俗一点,就是卖货赚钱。从这些案例中,我还得说句良心话,“电商”相对其他行业而言,对咱们这类读书没天份、家里没钱没势的普通人,不论找工作还是创业,选择更多、更有性价比、更容易翻身。不说我自己及亲朋好友,免得误导大家;咱们再接地气一点,像我这样打了十几年工的人,没高等文凭、没过硬技术、没丰富人脉、家里更是没任何帮衬,除了一膀子力气、能吃苦、有几万存款外,再没其他拿得出手的优势……这种人很多很多吧?有些做各种门店服务员的、也有干保险的、还有酒吧推销酒水的、更有工地的、甚至在事业编养老的等等;你说这类人会饿死吧,那肯定不至于;只是未来的路怎么走,越想越焦虑、越焦虑就越迷茫、越迷茫就越容易摆烂。有时会想,咱们未来能做啥?要么安于现状,继续打工,直到六十岁再找个门卫的工作,这辈子就这么平淡如水算了;要么摆个摊做点小生意,风吹雨淋的咬牙硬扛,能多赚一点是一点;再或者小区门口开个小卖部、干洗店,一家几口轮番守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相信,绝多数人都想过,我当初也想过。但想来想去,还是想一些实际的、有前景的、相对稳妥的“方向”去拼一把。比如,起步不需要太多钱、也不需要求爷爷告奶奶看谁脸色、更不用什么太高文凭或知识,相对于摆摊卖蛋炒饭卖早餐更有前景一点;至少未来稳定了,咱们可以找些帮手,当个甩手掌柜。这个观点,没错吧?当我调研很多行业、也走访很多项目、甚至也投入了一定资金,说实话真比不上“电商”。“电商”是个非常广泛的生意形态,从定义来说,只要在“虚拟环境(网络)”销售、批发,都可以归纳为“电商”;比如,微商也叫电商、朋友圈发广告也叫电商、QQ群营销还是电商……有人靠微商圈亲朋好友、有人靠百度seo技术赚钱、有人靠直播带货、还有人靠产业地优势开网店卖货等等,身边不缺这类人吧?尽管,咱们看不上歪门邪道赚钱、割韭菜的朋友,但不可否认,电商确实快、也更在无孔不入的钻入咱们的生活。不管大品牌大企业,还是实体老板或厂家,甚至我这样的个人卖家,都以电商为基础的生意渠道。所以,电商已是不可或缺的入口之一,再不关注、再不趁早布局,未来就更会拖慢节奏,被同类人、或对手打趴下。跟不上形势的某些品牌,富贵鸟、贵人鸟、美特斯邦威、班尼路等等,都几近消声灭迹了;这还不能说明“电商”的重要性?那么,问题来了,普通人想要从事“电商行业”,如何正确选择跑道、评估赚不赚钱、如何高效启动项目?我建议大家不要盲目、也别冲动,先做好一系列的了解,再选择;咱们必须了解电商有哪些平台及模式,每平台具备什么特性,常见玩法存在哪些核心细节,又存在什么风险等等,找到合适的跑道;比如,拼多多适合“低价”,尤其是客单低的日常用品;就像厨房抹布、办公文具等等几块钱、十来块钱的产品,在拼多多只要具备“渠道优势”及一定做生意的脑子,基本不会很难看;尽管多数都是赔钱赚吆喝,少数费力不讨好,但薄利多销赚个辛苦钱绝对没问题。再如,淘系侧重“个性化”,需要挖掘产品的“特性”并在竞争环境中“做出差异化”,就能活得很滋润;从“情怀”入手,卖儿时的玩具也好;讲“故事”也罢,一些低价的东西卖出高利润;淘系就是个社会缩影,为了赚钱,只要合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当咱们搞明白、搞清楚、搞明确这些东西,再基于“自身条件及目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跑道,就不会踩坑、被人割韭菜。就像春运一样,坐飞机还是坐高铁、兜里有多少钱,自己都一清二楚,谁能坑你?我实在不明白,做电商、开网店又不是考研考博士,也不是什么高科技金融,为什么很多人想的那么复杂。本质上,其实都因为“认知匮乏”!!!说白了,就是不懂不会,却又抵触、焦虑,最终导致前怕狼后怕虎。但凡态度端正、目标明确、积极勤恳,扎扎实实的搞几个月,真心不会很难看;比如:我是个小白,兜里有2-3W,想“开个网店”赚点钱(5000/月)比打工强,未来一步步加大投资,或者找个有前景的企业操盘。这么清晰明确后,咱们没办法承担太大的风险,暂以“一件代发(无货源)”模式启动。注意,我从不主张、建议大家完全依赖“一件代发(无货源)”,而是推崇这种投入灵活、风险较低的模式“过度前期”。说白了,每天卖出三五单的时候,再考虑找厂家“小额批发”,一步步稳打稳扎。这个观点,很理性、很谨慎了吧?当我们清晰、务实的认识自己,那么再分解目标,把一些问题找出来,比如找什么产品、该怎么规划、需要多少资金、钱花在哪等等。1)保证“整店利润”平均在50元/件,每月“卖100件”即可达到目标;2)把“100件”侧重在不同“产品梯队”,如:主推60件、辅助30件、利润款10件;3)假设整店“转化10%”,每月“卖100件”需要1000访客、平均每天30-40访客;4)假设每天30-40访客,在不做付费广告基础上,就需要多个“精准关键词”引流;5)多个“精准词”引流,就离不开“怼丹”,暂以“首月100单”为目标,每天约3单;6)目标3单 X 客单价,等于“每日流动资金”,再乘以“每周为小周期”最大化预估“每周流动资金”;7)客单价决定佣金,佣金 X “首月100单”,等于首月卜丹支出;8)首月怼单支出+每周流动资金+店铺基础投入(如订购生意参谋、官方促销工具等)……因为,暂未确定产品及客单价,关于“所需资金”的结构组成,建议参照我专栏文章:我每年每季度分享的案例,除保证金外,前期“硬性投入”的资金1000多、中期“灵活投入”10000左右,流动资金约50000左右,利润1:3,这不算多高的风险吧?接下来,无非几个重点:卖什么能赚钱(选品*测款)、怎么布局营销(产品及店铺)、怎么优化产品(标题*主图等)、怎么引流推广(怼单*开车等)。一、调研“市场需求”,挖掘最易赚钱的产品!从平台调研、生意参谋分析,什么款式、材质、风格、价格、功能等维度的产品容易赚到钱。说白了,就叫「选品、测款」。二、梳理“产品梯队”,提升全店赚钱的上限!什么是主营产品、什么是关联产品,上架多少产品、店铺怎么营销等等,以精细化的“小爆款群”切入市场各个需求点。说白了,就叫「布局营销」。三、分析“竞争环境”,做足产品差异竞争力!同类产品的标题关键词、主图点击率、详情转化率、上架时间段、单品营销策略等维度,做到敌有我有,敌无我还有的地步,为接下来的引流推广打好基础。说白了,就叫「优化产品」。四、设定“推广计划”,灵活运用每一种技巧!新品阶段破零用哪些词、新品到什么程度再开车、开车又怎么提升关键词排名、开到什么程度又用淘客怼羊群效应等等;说白了,就叫「引流推广」。当我们精准抓住“市场需求”、清晰掌握“竞品情况”、明确计划“推广节奏”,几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全都明明白白的。心底有框架、有逻辑,也就有底了,根本不会再迷茫、再掉坑,更不会被人割韭菜。我非常诚恳的建议小白新手们:找个安静的角落、端杯茶,认真耐心的反复看几遍。因为,这些是我公司“团队内训”的实操干货,绝对是你花钱都可能很难看到、学到的财富。所以,看完一定要学以致用、动手实践,不要留着吃灰,更不要变成“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何况,我并没有藏着掖着、更没有以“某课程或资料”套路你们加我微信。(全程奶妈式陪护,干货很多,建议收藏点赞、以备后需!)如需“一对一系统学习”,请付费咨询。一、调研“市场需求”,挖掘最易赚钱的产品!很多朋友确定某个品类、或具备某类货源优势,大都凭着喜好、感觉去卖某个产品,这是非常致命、敷衍且不负责的做法。因为,你的产品并不是“国际大牌”等具有号召力的品牌,根本引导不了市场需求、也引领不了行业风向,必须看清现实、学会理性、保持务实,踏踏实实的从“市场需求”中调研。我们要多维度、最大化的了解,市场上什么款式、材质、风格、价格、功能等属性的产品,更有概率赚到钱。还是跟上一段“找工作”的逻辑一样:我们要了解什么平台、哪种工作、什么公司,大概率上能让自己拿到高薪、在新城市生存!1)先从“生意参谋”评估“市场数据”“生意参谋”对于我们卖家而言,实在太重要太重要了,就像吃饭需要筷子和碗一样,很难完全抛开。不论你处于“选品”、“测款”过程,或是“标题优化”、“补单/开车”过程,再或“店铺问题诊断”,几乎离不开。(关于“新手卖什么产品最大概率能赚钱”,推荐大家看看我的文章,这里重点讲“测款”。)所以,有条件,那就买一个,一千多一年;实在想省钱、或者店铺暂未满足购买条件,那就租一个,几百块钱一年。(实在找不到路子,我提供个方便租给你。)下面,我以“毛呢大衣女”为例。(注:在秋冬季,“女装”细分类的产品非常非常多,我个人倾向于“个性化/小众/暴利/刚需”类别的产品,比如“真丝连衣裙”、“大鹅羽绒服”、“羊绒衫”等,切记举一反三。)打开“生意参谋-市场-搜索分析”,输入“毛呢大衣女”,查看30天的数据从“毛呢大衣女”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30天行业数据”缓速上升,并非像“羽绒服女”等热门产品一样上升“夸张”。一个“搜索人气”51843、一个248158,从“市场需求”而言,“羽绒服女”更具商业价值。但是,咱们得认识一点,对于新手来说,没有渠道优势、也没有技术壁垒、更没有资金后盾,“毛呢大衣女”比“羽绒服女”更适合新手。那么,其他“毛呢外套”等相关词的横向推算,我就不一一概括了,大家学会举一反三。接着,我们点开“相关分析”,看看“毛呢大衣女”中,哪些关键词更有“市场需求力”。勾选“搜索人气”、“搜索热度”、“支付转化率”、“在线商品数”、“商城点击占比”、“交易指数”等,再以“7天”、“日”时间段,评估所有数据。搜索人气,指关键词有多少人搜索;搜索热度,指关键词被搜索多少次;交易指数,指关键词成交过程的订单、访客数等综合数值;支付转化率,指搜索关键词最终产生订单的比例;在线商品数,指关键词下,有多少相关产品;商城点击占比,指关键词被搜索后,顾客最终点击天猫的占比;根据以上数据,这个“产品”的市场需求、竞争力等信息轮廓,大致就清晰了。通常下,我建议我的学员们以“搜索人气5000-10000”为标准;因为,数据太少,市场太小,没搞头;数据太高,市场太大,咱搞不赢。我以“毛呢大衣女秋冬”为例,给大家分析一次公式:搜索人气11476、搜索热度33650、转化率7.03%、在线商品数201760、天猫占比34.23%……这个关键词,7天有“11476人”产生“7.03%”的订单,约700多个订单;其中,天猫占比200多个订单、淘宝C店占比近500个订单。通俗概括:这个关键词,在七天内,产生了700多个订单,其中淘宝卖家产生了500多个、天猫卖家产生了200多个……根据公式,再推算其他关键词,咱们淘宝卖家的“市场需求”还算可观吧?如果你是淘宝卖家,你会不会觉得“有搞头”?如果有,我们再接着“深入分析”哪种“毛呢大衣”更好卖。在“生意参谋”,我们点开“关联修饰词”,得出完整的“属性”。肉眼可见:女、秋冬、冬、加厚、新款、妮子、双面、宽松、长款……那么,咱们作为卖家,几乎知道“什么特性的产品”大概率好卖了吧?你特么总不至于选“薄款”、“春秋”、“修身”吧,大哥!!再接着,我们点开“关联热词”……通过上图,我们能清晰的看到哪些属性更“热门”,以至于后续“标题优化”中、甚至卜单中,要抓住的“侧重点”就在这。学到这,你是不是从未想过,整个“选品”、“市场分析”、“数据判断”这么简单、这么容易?相比“照某君/照某酱”这类号称淘宝店主、十年实战经历的大神们,在选品、测款的分享中,我比他们更全面、详细、透彻吧?由此推断,他们根本不具备实战能力、更没有成功开店的经历,我这么说,不算污蔑攻击吧?看到这,暂别激动,我们还得更清晰的掌握“竞争环境”,进一步判断:卖这个产品,能不能搞定其他对手、有多少赚钱的胜算?2)再从“竞争环境”判断“操盘胜率”经过第一步的调研,我们再回到“淘宝网”评估“竞争环境”恶不恶劣、“市场需求”大不大。搜索“毛呢大衣女”、“毛呢外套女”等词……核心来了,这是半桶水“大神们”更难分享的实战细节。因为,他们根本没这经历、更谈不上成功打造过爆款;所以,这些实战细节,他们完全没概念、更无从说起。我们先看“每个价格”的竞争情况如,174-695元60%用户喜欢的价位,这类“竞品销量”大都在2000-3000件如,0-174元30%用户喜欢的价位,这类“竞品销量”大都在4000-5000件再到“阿里巴巴”查看“毛呢大衣女”相关供应链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大致评估几个层面的信息:a、肉眼可见,“低客单”比“高客单”较恶劣;基于选品讲过的“五点核心”,我会偏向“高客单”保持利润、不打价格战;b、肉眼可见,“受青睐”的款型为“加厚”、“双面”、“中长款”等;c、肉眼可见,“月销2000件”真不算竞争恶劣,小卖家不贪心,连补带卖“月销500件”,没什么难度;d、肉眼可见,“阿里巴巴”供货价大都在“100元左右”,小卖家定价在“188-200内”,利润保持在“80-100元”出头,喝点汤;先不说我的学员月销可以达到上千件,就新手、小白而言,最差卖个“100件”不过分吧?以我一贯主张的理性、务实的态度出发,开个网店赚个三五千收入,这没多大难度吧?拿货算100元、定价188元、利润80元左右,卖出100件几乎达到10000元收入。看到这,你还觉得难,那就把这100件,分摊在不同产品连接上。比如:188元的主推款、208元的辅助款、268的利润款等等三个不同产品(款式或材质等),侧重不同的市场需求。假设,主推款卖60件、辅助款卖30件、利润款卖10件,整个“目标任务”是不是更清晰、明确了?如果,你觉得这个标准还是很难,我非常诚恳、且负责的建议你,好好找份工作吧,别再幻想创业了。如果,你看到曙光、也具备了一些信心,那么一步步往下好好学。二、做出差异、提高竞争力很多朋友在“上架优化”上,太过于敷衍、按部就班、依葫芦画瓢,这都是半桶水大神们复制粘贴的“普及型资讯”害了你。尤其是那句“新店新品有流量扶持”的口号,我真心看着就想笑。但凡开个店,找个产品按部就班“上架”就能获得流量扶持、就能卖出去、就可以赚钱,哪里还轮得到你,我都早去了。一个很简单的逻辑:你不认识马云、马云也不认识你,你在淘宝开店的贡献,充其量缴纳1000元保证金,就想白嫖、伸手党平台上几百上千万的买家……你说这是不是扯犊子?所谓的“扶持”,是咱们的产品在上架时,迎合了平台的“准入标准”、同时精准抓住“市场需求”、再从“竞争环境”中体现了差异化,所以触发了“流量机制”,获得了零零散散的流量、订单。1)关于“类目”精准性很多新手都容易忽略“类目”精准性,认为只要上架就行。其实,平台系统的算法,首先会根据“品类”相关性推送“高度匹配”的产品,再根据“单品权重”排名先后……(详细透彻的“竞争机制”相关的解析,参考我专栏文章)举个例子:“毛呢大衣女”可以放在“女装”类,也可以放在“居家服饰”类。但很明显,“居家服饰”类并不完全精准、且流量推送不会大于“女装”。高纯度小白们、新手们,你们要是实在不知道放在哪个品类最恰当、最合适,下载个“运营插件-店查查”,再搜索“关键词”查看“竞品”放在哪个类目,就几乎妥了。注:“免费插件”的营销广告特别诱人、特别多,当你还处于不了解、也不懂的小白阶段上,千万不要被某某流量包、某某七天上排名等噱头诱导,千万慎重。2)关于“消费者权益”通常下,一个“新店新品”不具备任何销售额、dsr等权重,是很难获得“流量竞争”的。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只能“牺牲自己的利益”迎合“平台系统”,从中最大化获得流量推送。比如:运费险、花呗、公益宝贝、7+天退货等等。这些维度,在平台的“流量入口”细分中,都有选项、也都会获得一定流量。注:虽然单一的“权益”不会带来多么可观的效果,但对于“新店新品”而言,利用平台的规则(细节),尽可能抓住任何可以提升“单品权重”的概率。因为,除此外,“新店新品”很难与“已稳定的老店”相提并论。3)关于“单品定价”我接触过很多新手,有实体店老板、也有厂家、更有大批“一件代发”的卖家们,我发现大家在定义“价格”时非常随意,甚至习惯性以“传统(线下)定价”的方式在线上做生意。这肯定是非常不明智的。因为,线下面临的竞争环境、市场需求,充其量是周边五公里内的顾客,不论价高、价低还能通过面对面的形式去“说服”对方。而线上不一样,先不说系统的千人千面问题,就所面对的竞品、买家等信息基数,就数以万计。所以,一定要理性、务实。在第一步,我们从“市场需求”、“竞争环境”中已获得“什么价格的产品最有概率赚到钱”。那么,产品基于这些数据、再根据“阿里巴巴”供货价去定义。我建议,以多个关键词搜索“结果页面”,从中找到“60%喜欢的价位”的平均值。这里,我就不讲透了,保留一些吃饭的细节,但大致的方向,足够让大家从中思考、探索。4)关于“标题优化策略”整个互联网关于“标题优化”的所谓干货,几乎没有讲透彻,甚至还有些营销号们以偏概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像“找词”、“筛选词”、“组合词”等方法论,营销号们几乎翻过来、倒过去,你抄我、我抄你的讲烂了,普及性堪比“脑白金”。但其中的一些运营逻辑、侧重点、细节,营销号们几乎不理解,因为没有实战经历,也理解不了。以至于,新手们认为“搜索流量”原来这么简单,做好标题、主图就行了,满怀信心、非常努力的依葫芦画瓢,结果效果甚微、玩了个寂寞。我总在主张,当你下定决心做好网店、或者任何一件事,你不懂、也不会的基础上,最好的方式就是“系统学习”,千万别指望“免费干货”可以让你发财致富,这不现实。何况,像“照某酱/照某君”这类营销号们有限的含金量,更误导新手们频繁掉坑、屡走弯路,非常打击新手们的热情及信心。真不是我怂恿、忽悠大家跟我学习,而是我所接触过的新手们,绝多数都是通过“免费干货”自行摸索后,走了很多弯路、浪费很多时间精力、甚至钱,最后仍然一脸懵逼的不知道问题在哪。所以,一些看似基础、操作简单的实战工作,远远不是半桶水的大神、专搞普及型培训的老师们,可以透彻、详细、针对不同店铺、产品,甚至不同运营侧重上去分享。毕竟,他们确实没干过、更没成功干过。一个很现实的说法,看公司老板是不是他、看他开什么车,就几乎可以判定他从这个行业做了多久、赚了多少钱。切记:“标题”的运用灵活无比、暗涌四流,绝不是营销号们轻描淡写的那么简单、容易。(篇幅有限,详细的“标题优化”实战技巧,可参考专栏文章我们为什么要认真、严肃的对待“新品标题”?是因为,我们需要新品通过标题的关键词获得排名、从中引入访客、产生订单。流量基本结构 = 展现(曝光)*点击率通俗的讲,以“搜索流量”为例,“标题关键词”被顾客“搜索”并看到“产品”,这就是“展现/曝光”;再被“主图”刺激而产生“点击”行为,这就是“搜索流量/访客”。再往深入性理解,“关键词”是否被顾客“搜索且看到产品”,取决“关键词排名先后”;而决定“关键词”初始的“排名”,除了“店铺权重”、“单品权重”外,就只能依托更多“细节工作”来完善。比如:定价、上架卡位、新品标等等。所以我常说,“淘宝运营”是个环环相扣、承上启下的复杂、琐碎工作。但理解了这些逻辑,花点时间实践,就非常简单了,无非在“实战中”如何灵活运用罢了。一个好的标题,是根据不同店铺、产品等状况,侧重“关键词”运用,让“产品”快速获得“展现/曝光”机会,从而获得更多“展现/曝光”。说的严重点,不光是实战中,想提升“关键词排名”、还是“开车”拉升“单品权重”,“标题关键词”都至关重要。否则,想“提升排名”吧,“关键词找不到宝贝”;想“开车硬怼”吧,“关键词得分低出价高”。之所以深入简出的概括这么多,就是为了大家能从“底层逻辑”一步步深刻理解到“标题”的重要性,从而务实、高效的进行“标题优化”!!!这最终将决定“搜索流量”的快与慢、多与少、持续性强不强等效果。再次强调:想要快速“累积权重”获得排名,只能让“关键词”产生销售额、dsr评分等积累,简称“权重”。所以,我们得深入琢磨:在产品7-15天的新品阶段,破零用哪些词、裂变流量用哪些属性、稳定拓展又用哪些词?如果缺乏这些逻辑思考,“套公式”般的依葫芦画瓢,实战中很难快速脱颖而出。在新品前7天,我们将“搜索人气稳定(3000-5000)”且“转化相对高”的精准关键词及同义词,排序至“标题最前端”;其次,紧密链接“热度上升”的属性词+同义词放在“标题后端”。待我们人为操作7-10天后,再根据“生意参谋”的关键词数据、同时基于“单品关键词”引流情况,从中添加、替换、调整排序。这是为了“破零”时,我们能够侧重“搜索入口”快速找到自己宝贝;破零后,更快通过其他“数值小”的词积累下个“关键词权重”;这样,才能保证新品“各关键词的权重积累”。参考我“新品标题”的逻辑思路:破零的词:迪士尼儿童书包 宝宝、儿童书包幼儿园 一年级、宝宝米奇书包 幼儿园裂变的词:迪士尼幼儿园书包 一年级、幼儿园书包 一年级 米奇稳定的词:迪士尼书包、儿童书包、幼儿园书包、宝宝书包等大家可以通过我的案例,更直观的感受到“标题关键词的排序侧重”。这是为了“破零”阶段,我们能够侧重“搜索入口”找到自己的宝贝,快速积累权重;然后,通过其他词快速积累下个“关键词权重”。以此循环、从数据小到数据大,一步步提升,这样才能保证新品“各关键词的权重积累”。最终获得排名、获得搜索流量。5)关于“主图差异化”我见过太多新手、小白们对待“主图”的重视度,真的令人心寒。都说网上卖货靠的就是图片,可偏偏这么重要的东西,新手们大都敷衍对待。先不说给产品打上“新品标”,就未来的搜索入口、开车硬怼,这都离不开“主图的点击率”。(一些基础的“主图设计思路”,比如白底图、构思等等,大家可参考专栏文章)通常下,我们做主图设计,都会参考“竞品”的几个维度:a、产品拍摄角度(特写)b、产品卖点侧重(功能/服务)c、产品营销手段(买就送、第二件半价)搜索精准长尾词,按销量排序,用心参考“竞品”的主图即可;尤其,重点关注直通车上的那些销量高的竞品。毕竟,他们的主图都是通过千锤百炼测出点击率的,远比我们冥思苦想、再花钱测试要强很多。关于“一件代发”的朋友们,千万不要拿着厂家的图片一股脑的上架,极容易引起盗图、甚至知识产权投诉。a、先找厂家要原图b、再用ps、或美图秀秀选择图片“画布翻转”、然后虚化背景c、其次用官方工具“鹿斑”设计文案d、最后用其他软件合并,搞个gif的动态图当然,有条件的朋友可以“一件代发”买一件,自己拍个小视频。千万记住:五张主图必须自己动手,避免被“找同款/找相似”收录,更加别被小人钻了空子举报。只要大家按照我说的去摸索,保证所有的视频、主图都没有被收录,那么“新品标”也就相对简单了。6)关于“上架卡位”虽说上架已被平台削弱,并不像以前那样“举足轻重”,但不可否认,这个“平台机制”仍然存在一定推送机会。尤其对于新店新品而言,每一个对手忽略的细节,都是我们生存的希望。试想一下,一个一钻以下的店铺、0销量的产品,在某个关键词下,与那些月销几百几千的对手正面竞争,你会有多大胜算?卖的便宜的,有比你更便宜的;卖的差不多价位的,人家单品销量的羊群效应足够碾压。有句话说的好,当你的能力还支撑不起野心时,怂一点稳妥的多。所以,我们可以搜索“关键词”,按销量排序,把前三页的爆款“下架时间”记录下来。然后,把自己的单品从中找个最薄弱的“空挡”上架。比如,周一至周五,上午、下午、晚上,这三个时间段,哪个环节的“爆款”比较多,我们就绕道上架;按我们店铺10-15个链接分布每一天,至少每天有2-3个产品可以抢到“上架曝光”的最大概率。细节是魔鬼,请相信我,这个东西对你单品前100销量用处很大。三、提升权重、获取流量在上一段,我讲过“搜索入口的流量”基础构成由“关键词曝光(排名)+主图点击”相辅相成。而“关键词”必须累积销售额、dsr等权重,才能获得排名、引发点击、产生订单。所以,我们做好了第二步的所有细节后,重头戏终于来了!!!我建议:新手们在单品100件之前,最好先做好“关键词排名”、再“开车加持”,这对“搜索入口”的提升相对较快、消耗也会较低。尤其像女装这类“转化普遍较低”的产品而言,“直通车”并不适合“新店新品”阶段,更不适合新手拿钱试错。我团队在自营项目的淡旺季中,也会找一些“潜力品类”去测试新的玩法,一来、验证老的玩法有没有失效;二来、从中测试一些新的技巧,一旦有效,就会复制于天猫。所以,几乎在引流推广层面上,我们试过N种玩法后,还是“人为操作”最具性价比、最有效。比如,百度seo、自媒体软文、小红书种草、朋友圈群发、QQ群病毒营销等等,产生“订单”的效果奇差,对“免费搜索流量”的持续性,几乎没多大帮助。因为,这些“推广方式”的流量太广泛、太垃圾,并没有强烈的“购买欲望”。避免杠精,我说明白:我并非怂恿大家去“人为操作”,而是基于新品新店这个阶段,除了“人为操作”并没有更好的方式方法。当然了,“人为操作”风险,也远比其他要高,大家在一无所知、似懂非懂的基础上,千万不要盲目盲从,避免白忙一场。我再次严肃的提醒大家:“人为操作”,远不是营销号宣导的那么简单、粗暴;什么找个竞品、算出坑产、然后几天递增去怼关键词。我敢保证,不用几天绝对死翘翘。不信邪的朋友,可以试一试。一个很简单的逻辑,每个店铺、品类、产品的基础现状,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在平台的大数据库中的“成长标准”早以卡死,就像家里用电的保险丝一样,速成式的增长,只会适得其反。我们可以在“生意参谋-运营视窗”中,看到同个层级的“平均、优秀及我的”三组数据。每个店铺每天的“成长标准”一旦超出异常,平台肯定会介入“机审(订单预警)”,触发“订单清洗”。举个例子,你家孩子才三岁,会不会跟一个成年人比吃饭?所以,我团队操作一个新店新品,几乎都会基于平台标准、分析数据、做好计划,一步步迎合、匹配、增长。如下图:我创业近八年,每一年都在老的玩法中提炼,大致的操作流程如下:1、参考“生意参谋-层级”算出“销售额差距”,计划多少天突破“流量天花板”。2、参考“生意参谋-运营视窗”算出“同层平均/优秀销售额”,这就是每天“考核标准”;3、参考“生意参谋-搜索分析-关键词数据”,优先侧重“搜索3000-5000关键词”卜丹;4、参考“市场同款”评论、问大家等,找出“火爆类”话术,作为“卜丹评论”参考点;5、参考“单品分析”搜索入口的关键词,优先卜“排名靠前”的词,同步拉单品销量;6、谨记力度:新店以2-3天递增、老店以1-2天螺旋,这是不同概念及定义;7、下架前一天及后一天,小幅度递增或螺旋,这取决“店铺权重”;8、7-10天后,根据“单品分析”,以“生意参谋-搜索分析”数据标准,逐步替换“没用的词”;9、新品销量100、评论15-20个、4-6个精准词具备一定排名,且“款式/价格”具备明显差异化竞争力时,直通车每天预算50-100元定向烧;10、根据“单品增长情况”,调整直通车、卜丹、甚至超级推荐的力度、方向;11、在“广告预算”充足的基础上,对标竞品2-4天为小周期“怼坑产”;12、次日观察“排名”决定怼的力度、实时注意“入口词”怼坑产;整个“操作逻辑”的大致框架、方向都在这了,含金量80%左右,一些“核心细节”有所保留,还请大家多多理解、多多思考、慢慢消化。毕竟,完全毫无保留的免费分享,我目前还做不到,请见谅。但真心不妨碍大家有个方向去思考、去摸索,相对于全网而言,我相信找不出第二个了。希望我的读者们,基于务实、勤于思考、积极进取,选择有目的的学习,而不是没脑子的当了韭菜。静下心,好好读读这篇文章,胜过你听过所有课程。原知乎号“花和尚”已被封,深刻感受到同行赤裸裸的仇恨。我就是花和尚、花和尚就是我,以“亲身经历”分享,回答/文章/视频有没有干货、适不适合你,请对比其他作者如需“淘宝运营”一对一学习解决方案,请“值呼”付费咨询,不闲聊。
从题主目前的情况去看,“八小时以外的时间去搞副业”,那么现在入驻亚马逊已经晚了,因为单靠业余时间积累的低门槛竞争力就能把店铺搞起来的红利期已经过了,现在虽然亚马逊相比于国内淘宝天猫而言,供方市场没有那么饱和,但是经过这几年出口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再加上亚马逊慢慢更青睐有自身品牌的工厂以及大卖入驻平台,所以对于个人卖家是否还适合入驻,我只能这么说:依旧有机会,但是门槛变高了许多。我给题主的建议是: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去加入一个已有的团队上班,踏踏实实在实践中去学习,积累一定经验之后再自己干,成功率会高很多。至于去学什么,怎么学,其实不仅仅是让你去熟悉在亚马逊运营店铺的整个流程而已,再讲具体点,就是你只学习了每个运营节点的基本、通用的应对方法,这样的水平远无法达到能让一个店铺持续活下来的标准。你的竞争对手不是亚马逊的规则,而是平台上已有的千千万比你更有经验的小卖乃至大卖。在实践学习中,你首先要琢磨清楚的是,什么样的商品品类方向是能避开大卖的竞争,适合你这样的个人小卖切入的?在这个问题慢慢被解决后,你接着要持续去思考:在每一个运营节点,比如选品、listing优化、广告投放、用户运营、运营数据分析等,你如何突破现有通用方法的效益,去找到更高效的应对方法来战胜你的大多数竞争者。当你慢慢在这样的方向摸出点门道后,就可以自己尝试着去开店了。就拿选品这个节点来说,如何能选到可有效出单的产品?在当下的情形下你就得去学习怎样借助数据分析思维去做选品的决策。对于传统的经验化运营时代来说,这是门玄学,一是因为有经验的运营自己可能也说不清楚做决策的依据,靠直觉就能把决策做出来,二是因为这样的“经验”是那些高阶运营最宝贵的饭碗,吃饭的家伙怎会随意传授别人,除非他自己已经脱离电商赛道自己去做培训了。对于现在的互联网数据化时代来说,用户以及其他各方面所产生的数据中会告诉你很多信息,学会挖掘它们的人才能成为数据化运营时代的赢家。这就需要你去学习一些数据分析的思维和工具,去试着运用到你的选品中。举个例子,你是卖男士外套的,但你不知道该卖什么样的款式,是连帽的还是不连帽的?口袋多的还是口袋少的?这时有两方面数据可以给你参考,一是竞争对手的数据,你可以去获取你的商品所在类目的best sellers列表数据,从中去分析什么样的款式销量是比较高,这就能大致得出你选择款式的方向;第二是从消费者方面的数据,若你已具有较高的数据爬取和处理分析的水平,你可以去爬取大量相关商品的reviews,借助文本挖掘的一些方法去挖掘消费者对于这样类型的衣服主要关注的是什么方面,他们的需求点在哪?而这些信息就是你选品最好的参考依据。从2021年开始我开始在西瓜视频平台更新关于亚马逊运营的相关运营技巧,IP名为“跨境电商旭鹏”,我西瓜视频主页的链接如下:如果对行业依然有疑虑,可以参考我的知乎live,希望可以解答你的问题。做亚马逊的朋友也可以来体验体验我创作做的工具,可以帮助大家在listing上架上快速提效,做到一键AI生成标题、五点描述、A+图文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免费体验:有任何问题可以私信我,我都会及时回复~!如果对我创作的内容感兴趣,欢迎关注我的知乎账号,一起学习更多跨境电商的知识另外,在我的喜马拉雅电台:旭鹏|亚马逊跨境电商数据化运营中有更多详细分享和案例实操经验分享,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收听。在一众跨境电商平台中,亚马逊依旧是颇受推崇的平台。众所周知,2022年亚马逊不断出台新规,不少跨境卖家深受其扰。每一次新规的出台,都让一大批亚马逊卖家炸锅。大家都说现在做亚马逊越来越难了。但是,根据SimilarWeb数据显示,亚马逊电商平台依旧位于榜首,eBay紧接其后,位于第二。亚马逊每月的访问量超过 47 亿次,而 eBay 每月的访问量超过12亿次。总而言之,有人在这个行业倒下,也时刻有人进场掘金。行业向前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斑马ERP是多平台跨境电商ERP及专业级独立站ERP,对接了Amazon、日本乐天(Rakuten)、日本雅虎(Yahoo)、趣天Qoo10、wowma、Walmart、Shopify、Woocommerce、店匠shoplazza、ueeshop、有赞Allvallue、Fordeal、FunPinpin、shopee、AliExpress、wish等30多个平台和独立站。产品采集刊登,订单管理,仓储管理、采购管理等功能完善,能有效的帮助卖家解决多平台、多店铺统一管理的难题,帮助卖家批量、高效地完成跨境电商日常工作,提升企业整体工作效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在开始做亚马逊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