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个正方形数有哪些 探究正方形数有哪些的数量和特性?

五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14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五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运用百分数表示事物。  2、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问题  教学重点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问题  教学难点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组织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分数、百分数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备注栏  一、复习旧知  让学生说说百分数的含义  二、指导练习  1、教科书第73页第3题  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最后全班讲评  2、教科书第75页第8题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明白“成活率”指的是成活的棵数与所有植树总棵树的百分几。  独立完成后,全班讲评  3、教科书第75页第10题  先让学生明白“优秀率”的含义,鼓励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4、教科书第75页第11题  先看表,弄清题意,然后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全班讲评  5、教学“实践活动”  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体会百分数、分数之间的联系。  然后鼓励学生分别总结生活中使用百分数和分数的例子,结合具体事例谈谈自己的体会。五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2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1~42页例9、例10和“练一练’’,第45页练习七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用列举的方法求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通过直观图理解两个数的因数及公因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借助直观认识公因数,理解公因数的特征;通过列举探索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体会方法的合理和多样;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能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发展分析、推理等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加思考和探索活动,感受学习的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难点:  理解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铺垫准备  1.直观演示,作好铺垫。  出示边长6厘米和边长5厘米的两个正方形。  提问:观察这两个正方形,哪一个能正好分成边长都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  2.引入新课。  谈话:根据上面我们看到的,如果一个长度是原来边长的因数,就能正好全部分割成小正方形。现在就利用这样的认识,学习与因数有密切联系的新内容,认识新知识,学会新方法。  二、学习新知  1.认识公因数。  (1)出示例9,了解题意。  启发:观察正方形纸片的边长和长方形的长、宽,哪种纸片能把长方形正好铺满,哪种不能正好铺满?先在小组讨论,说说你的理由。  交流:哪种纸片能把长方形正好铺满,哪种不能?你是怎样想的?  结合交流进行演示,引导观察用正方形纸片铺的结果,理解边长6是长方形两边12和18的因数,能正好铺满;(板书:12÷6=2 18÷6=3)边长4是12的因数,但不是18的因数,就不能正好铺满。(板书:12÷4=3 18÷4=4......2)  (2)启发:想一想,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也能把这个长方形正好铺满?为什么?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说一说,并说说你的理由。  交流:还有哪些边长整厘米数的正方形也能正好铺满?你是怎样想的? 你发现正方形边长的厘米数符合什么条件,就能把这个长方形正好铺满?  (3)引导:现在你发现,哪些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  指出:大家发现,1、2、3、6这几个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也就是12和18公有的因数,我们称它们是1 2和18的公因数。(板书)  追问:4是1 2和18的公因数吗?为什么不是?  2.求公因数。  (1)出示问题。  引导:我们已经知道,两个数公有的因数,是它们的公因数。那如果已知两个数,你能不能找出它们所有的公因数呢?接着看一个问题。  出示例10,让学生明确要找出8和1 2的所有公因数,并找出其中最大的一个。  (2)探索方法。  引导:先想想怎样的数是8和12的公因数;再想怎样可以找到8和12的公因数。和同桌商量商量,找出它们的公因数,并找出最大的一个。  学生思考、尝试,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是怎样找8和12的公因数和最大的公因数的?  结合交流,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思考方法:(在交流中板书过程)  ① 分别找出8和12的因数,再找公因数,并确定最大的一个。  ②先找出8的因数,再从8的因数里找1 2的因数,并确定最大的一个。 提问:为什么可以这样找8和12的公因数?  ③先找1 2的因数,再从1 2的因数里找8的因数,并确定最大的一个。 追问:这种方法是怎样想的?  小结  3.用集合图表示公因数。  出示两个圈:8的因数 12的因数(图略) 让学生分别说出8和12的因数,教师板书。  引导:如果要在图里既看出8的因数和12的因数,又能把公有的因数写在共同的部分,这两个圈怎样合并到一起比较合适?小组里讨论讨论。  4.回顾内容。  提问:回顾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哪些内容?(板书课题) 什么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三、巩固深化  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3.做练习七第1题。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检查板演过程,说明最大公因数;有错订正。  4.做练习七第2题。 让学生直接写出得数。  提问:能根据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或倍数吗?  四、小结收获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在学习过程中你还有哪些体会?五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3  一、教学目标  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二、编排思想  1.探索最优方案(每个人都不空闲)。  2.发现规律(第n分钟接到电话的人数是前n-1分钟接到电话的学生总数加1(老师),前n分钟接到电话的学生总数是2的n次方减1)。  3.应用规律。  三、教学建议  1.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全班汇报交流。  2.提示学生利用画图表的`直观形式解决问题。  3.数学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理论,要事先设计好具体通知方案(包括每人的通知对象)和流程图。五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4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3~44页例1 1、例1 2和“练一练’’,第46练习七第9~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用列举的方法求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通过直观图理解两个数的倍数及公倍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借助直观认识公倍数,理解公倍数的特征;通过列举探索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体会方法的合理和多样;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能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发展分析、推理等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加思考和探索活动,感受学习的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难点:  理解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揭题:我们已经学习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今天这节课学习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板书课题)  提问: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你对公倍数有哪些想法?对最小公倍数呢?  引导:大家交流的想法,实际上是联系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进行联想,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学好数学。那刚才大家的想法是不是正确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认识公倍数。  (1)出示例11,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些什么,提出的什么问题。  引导: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铺两个正方形,哪个正好铺满,哪个不能铺满?看图想一想是为什么,你能不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写出算式来说明理由,并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交流:哪个正方形能正好铺满,哪个不能铺满?  提问:联系铺满长方形的图形,观察列出的算式,你觉得6和3、2这两个数有怎样的关系?  说明:6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是3和2公有的.倍数。  (2)引导:想一想,这个长方形纸片还能正好铺满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为什么?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交流:还能正好铺满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你是怎样想的?(明确可以正好铺满边长12厘米、18厘米的正方形)  你发现正方形的边长厘米数只要满足什么条件,就能用这个长方形正好铺满? 像这样能被正好铺满的正方形有多少个,能找得完吗?  (3) 引导:现在你发现,6、12、18、24这些数和2、3都有什么关系?说说你的想法。 指出:同学们的理解还真不错!大家发现6、12、18、24这样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也就是2和3公有的倍数,我们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板书:公倍数)  追问:8是2和3的公倍数吗?为什么不是?  那哪些数是2和3的公倍数呢?(板书:6,12 ,18,24是2和3的公倍数)为什么公倍数里要用省略号?你还能任意再说几个2和3的公倍数吗?  2.求公倍数。  出示例12,明确要找6和9的公倍数和最小的公倍数。  让学生独立找出6和9的公倍数和最小的公倍数,与同桌交流自己的 方法。 交流:你是怎样找出6和9的公倍数和最小的公倍数的?  结合学生交流,教师板书用不同方法找的过程和结论,使学生领会。  小结: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找出了6和9的公倍数有18,36,54其中’最小的是18。 18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数。  追问: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为什么?  说明:两个数的公倍数有无数个,没有最大的公倍数。两个数的公倍数里最小的一个,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板书:最小公倍数――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  3.用集合图表示公倍数。  引导:你也能用圆圈图表示6的倍数、9的倍数和公倍数的关系吗?自己画一画。 学生交流,呈现集合相交的图,(图见教材,略)分别标注出“6的倍数”“9的倍数”“6和9的公倍数”,并强调三个部分都有无数个数,都要用省略号表示。  让学生看直观图说说,哪些数是6的倍数,哪些数是9的倍数,哪些数是6和9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是几。  指出:从图上可以直接看出,6和9公有的倍数,是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三、巩固深化  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3.做练习七第9题。  4.做练习七第10题。  四、总结提升  引导:今今天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可以怎样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写公倍数时要注意什么?五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5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培养学生  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分数的数感培养,以及与除法的联系.  教学难点:抽象思维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铺垫复习,导入新知 [课件1]  1,提问:A,7/8是什么数 它表示什么  B,7÷8是什么运算 它又表示什么  C,你发现7/8和7÷8之间有联系吗  2,揭示课题.  述:它们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探索新知,发展智能  1,教学P90 .例2: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长多少  提问:A,试一试,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板书:用除法计算:1÷3=0.333……(米)  用分数表示:根据分数的意义,把1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米的1/3,就  是1/3米.  B,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吗  (从上面的解法中可以看出,它们表示的是同一段钢管的长度,所以1÷3和 1/3是相等的关系.)  板书: 1÷3= 1/3  C,从这个等式中,我们发现:当1÷3所得的商除不尽时,可以用什么数来  表示 也就是说整数除法的商也可以用谁来表示  2,教学P90 .例3: 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 [课件3]  (1)分析:A,想想:若是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 怎么列式  B,同理,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 怎么列式 3÷4的商能不能用分数来表示呢  板书: 3÷4= 3/4  (2)操作检验(分组进行)  ① 把3个同样大小的圆看作3块饼,分一分,看每个孩子究竟能分得多少块饼  ② 反馈分法.  提问:A,请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分的  (第一种分法:把3块饼一块一块地分,每个孩子分得每个饼的1/4,共得3个1/4 块,也就是3/4块.)  (第二种分法:把三块饼叠在一起分,每个孩子分得3块饼1/4的 ,拼起来相当于一块饼的3/4 ,也就是3/4 块.)  B,比较这两种分法,哪种简便些  ※ 把5块饼平均分给8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 说一说自己的分法和想法.  3,小结提问:A,观察上面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板书: 被除数 ÷ 除数 = 除数 / 被除数  B,你能举几个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的例子吗  C,能不能用一个含有字母算式来表示所有的例子  板书: a÷b=b/a (b≠0)  D,b为什么不能等于0  4, 看书P91 深化.  反馈:说一说分数和除法之间和什么联系 又有什么区别  板书: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三,巩固练习 [课件5]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5÷8 24÷25 16÷49 7÷13 9÷9 c÷d  2,口算.  7÷13=( )÷9= 1/2=( )÷( ) 8/13=( )÷( )  3, 7/10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的数.1÷21表示两个数( ),还可以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  四,全课小结  当两个自然数相除不能整除时,它门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由于除法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种数,因此,我们只能说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故此,分数与除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整数除法中零不能作除数,那么,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  五,家作  P93 .1,2,3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例2:1÷3=0.333……(米)=1/3(米) 例3:3÷4= 3/4  被除数 ÷ 除数 = 除数 / 被除数  a÷b=b/a (b≠0)  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五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6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经历从时间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百分数。  2.在具体情境中,解释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体会百分数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1.让学生客气课前收集百分数的资料。  2.计算机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入课题  1.教师结合自己学校的足球对的数据呈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让学生自己解决“比一比”中让学生罚点球问题,接着讨论“哪个品种发芽情况好”的问题。学生讨论后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两个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体会百分数的比要性,从而引入百分数,(教师板书)  二、 教学百分数的读写  写作22%读作:百分之二十二  三、介绍百分数的意义  1.教师通过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比如各种酒类的'浓度表示,让学生体会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相比关系,不表示一个数的值,所以百分数也叫百分比或者百分率。  2.练一练  让学生结合百分数的意义进一步说明上面题目中百分数所代表  的具体意义。“罚点球”其实就是求一个人的进球率,“哪个品种发芽情况好”指的是发芽率。  三、教“读一读说一说”  1.让学生看课本插图,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每个情境百分数的意义。  2.教师鼓励学生自己“找一找生活中的百分数”并在全班交流。  四、练习  让学生自己完成,全班讲评。  五、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7  一、说教材  《体积与容积》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41-42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的基础上,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之后的教学内容,《体积与容积》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二、说教法:在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手、眼、脑、口并用,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建立有关体积和容积的正确表象,从而切实掌握所学的知识,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作好铺垫。  三、说学法:  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小组交流  四、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喜爱数学的情感。  五、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以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难点:建立体积和容积的表象。  突破方法:通过演示,引导学生观察,使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变得直观,容易理解。通过直观的比较使学生理解体积与容积的区别与联系。  六、说教具  两个量杯、两个大小不同的水杯、形状不同的石块、小正方体、水。有关课件、茶叶罐,可乐瓶等容器。  七、说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出示课件乌鸦喝水动画视频。  师:看完了动画片,谁能说说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呢?水面为什么会上涨呢?是不是原来的水增加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概括出:小石子占了一定的空间。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物体所占空间有大小。  师: 我们周围所有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只不过有的占的空间大,有的占的空间小。例如,课桌占的空间大,墨水瓶占得空间小;我占的空间大,粉笔头占的.空间小;教室占的空间大,黑板擦占的空间小。你能这样的对比着举几个例子说一说吗?(同桌互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为下面的探索活动做好铺垫。)  2、提出问题,讨论解决方法。  出示两块形状不同的石块,(一块扁状,一块球形的)谁占的空间大呢?,(1)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  (2)指名说说看法。  师:看来,只凭观察我们无法判断谁占的空间大,谁占的空间小了。那你能不能想想办法,看看究竟谁占的空间大呢?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不仅增强了学生探索的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能力。)  3、观察实验,感知体积的意义。  演示:将两块石头放入两个装有同样多水的杯子里。  师: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口答后,师追问:  师:水面为什么会升高呢?上升的高度一样吗?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引导生理解:两块石块在量杯中都会占一定的空间。所占的空间大,水面上升的就高;所占空间小,水面上升的就少。  从而揭示课题: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同时出示课件)  现在你能用“体积”这个词来分别说说课桌、墨水瓶、教室和黑板擦吗?如:课桌墨水瓶比,课桌的体积大,墨水瓶的体积小。。。。。。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有空间的大小不同。学生经历了实验、观察、交流等探究过程,感知了体积的实际含义。)  4、认识容积。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这么多的物品,都可以用来装东西。如:可乐瓶,茶叶罐,水杯,胶水瓶,  像量杯、纸箱、可乐瓶,茶叶罐这样能装其它东西的物体叫容器。你还知道哪些容器?哪些容器装的东西多,哪些容器装的东西少?(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容器。)  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装满水的水杯,问:哪个水杯装的水多?  引导学生认识:两个杯子所能容纳物体的大小是不同的。  揭示:容器所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这个容器的容积。  师:杯子里装满水,水的体积就是这个杯子的容积,茶叶罐装满茶叶,茶叶的体积就是这罐子的容积。  5、区别体积和容积。  出示:用来装小正方体的塑料盒和正方体教具。  师:谁能指出这两个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呢?  交流中使学生明白:这两物体体积相同,但正方体教具没有容积。只有能够装东西的物体,才具有容积。引导学生发现:一般情况下,物体的容积比体积小。  。  出示课件:体积与容积的区别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让学生感知“容积”和“体积”的联系和区别,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三)解决问题,巩固应用  1、试一试(P42)  出示两个相同小正方体让学生比较大小,然后用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摆出形状不同的物体,让学生判断它们体积的大小。  师: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体积的大小与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有关,与物体的形状无关。(同时出示课件)  2、课件出示:(第42页“练一练”的第4题)  (1)搭出两个物体,使它们的体积相同。  (2)搭出两个物体,使其中一个物体的体积是另一个的2倍。  (学生先独立按要求操作,然后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学生搭出的图形可能会不一样,这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体积相等,形状可能不一样,这样可以为下一题的练习打下基础。)  3、说一说。(第42页“练一练”的第1、2题)  (课件出示插图,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指名回答,说出理由。)  4、想一想。(第42页“练一练”的第3题)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体现了层次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是所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四)评价体验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对体积和容积的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五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8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逐步制定统一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2、学情分析  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现实情境,增加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让其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体验创建数对的过程,掌握数对的书写形式,会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  观察者角度的理解,方格线上和方格中位置描述的异同理解。  4、教学过程  4.1教学过程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用数对确定位置  一、探讨描述位置两要素  师:今天,谢老师的好朋友带来一份神奇的礼物。有请X先生  第一关:找地鼠  师:请描述小地鼠的位置。  师:还能怎么说?  生:从右往左数第2个。  师:这只地鼠的位置呢?  生:从上往下数第3个,从下往上数第2个。  师:看来,描述一条线上的位置,我们只需要一个数。  师:(平面上的一个地鼠)现在还能用一个数字来描述位置吗?不能。为什么?  师:我们全班来玩一个小游戏,请一位同学上台背对屏幕,其他同学描述地鼠的位置帮助他猜?  师:你来说,谁有不同的说法,还有吗?  师:看来同学们都认为,描述平面上某个位置需要两个数,这个发现很重要。  师:(面向猜的同学)听了这么多说法,能猜到位置吗?  师:你是怎样猜的?大家分析分析他为什么会猜错?(描述位置的方向不一样)怎样让你的描述更加准确些。(说清楚方向:从左往右数第2排,从下往上数第3个)(板书说法)  师:经过不断完善,终于能消除误解,并赢取第一块拼图。听(X先生录音)  二、从列和行引出数对确定位置  师:在第一关,我们发现由于每人所定规则不同,导致描述方法不一致,甚至有可能会出错。这时,我们就需要统一规定。  师:(我们进入第二关,确定你的位置)从游戏回到教室里,像同学们的座位有的竖着排,有的横着排,数学中统一规定,像这样的竖排,我们称作列(板书:列),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请第一列同学起立。你是怎样数的?有道理。这位同学,我看出了你的犹豫,有什么想说的?  师: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真了不起。两个第一列!这个时候又需要规定,列要站在观察者的角度从左往右数,教室里的观察者就是(老师),那你们就是被观察者。站在我的角度从左往右请第一列同学起来,第二列,第三列,原来你们是第6列。请记住自己是第几列了。  师:竖排是列。像这样的横排,我们称作行(板书: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手势从前向后点),第一行同学在哪?第二行,第三行……同样,记住自己是第几行。  师:列和行的观察方向已经确定了,请用列和行表示自己的位置。写在草稿纸上。你的位置是、你的位置是、你的位置是。都很准确。  师:回到大屏幕,当教室中的座位画在图上就成了这样。面对这幅图,谁是观察者?站在我们的角度,从左往右数第一列在哪里?第二列,接着……  师:教室中行是从前往后数,到了这幅图上就变成了从下往上数了。第一行在哪?第二行……张亮的位置是?还可以怎么说。  师:发现张亮的位置在从左往右第2列,从下往上数第3行的交点处。图上,还有两位同学的位置,谁来说。同意吗?看来,大家用列和行描述位置的已经比较熟练了。  师:把座位图变化一下,用图形代替了桌子,还能描述张亮的位置吗?(能)来个小考验把,能快速记下包括张亮在内的四个位置吗?拿出草稿纸,准备。怎么了?(太快了)想想有没有快速记录的方法,再来一次?准备。这次好些了。以张亮的位置为例,谁来说说你的好方法。(2 3)什么意思?(2表示第2列,3表示第3行)还可以怎么说(3 2)。这个想法很好,更加简洁了。  师:这些都是张亮位置的描述方法,你喜欢哪一种?  (1、列和行的方法,很具体但数学应该追求简洁明了,2、两个数字的方法,很简洁但容易误解。)都有道理,但是数学家还是选了其中的一种方法来描述位置。你觉得是那种?(手势上下移动)这种。  师:数学家也发现了漏洞,怎么办呢?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来了个规定:以后凡是用两个数表示位置时,都先说列(板书),再说行。中间用逗号隔开,再用括号把他们括起来,最后给它取个名字,叫做数对,而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用数对确定位置。(板书课题)  师:所以张亮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指板书对的)读作数对(2,3)。  师:剩下的三个位置也用数对表示吧。写在草稿纸上。  师:四个数对中有两个比较特别,谁来说?  师:归纳的真准确,(3,4)不能表示赵雪的位置(4,3)也不能能表示王艳的位置。我们说一个数对只能确定一个位置,也就是说数对和位置一一对应。以后,一看到这样表示的形式,就知道是数对,是用来确定位置的。这也是数学符号的独特性。  师:回到同学中间(指向同学)请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你的位置是、你的位置是、和张亮同一个位置的是谁?(课件强调张亮)。  师:你是怎样判断的`?  师:其实,从图上到教室里,观察者角度转变了,同学们还能灵活的用数对来确定位置,非常棒。听。(X先生评价)  三、点子图中的位置表示  师:祝贺大家,回到大屏幕,座位图再次发生变化,变成了(用点)来表示位置,再把这些点用线连起来,形成了一个方格图,规范的方格图会多出这样一列和一行(课件强调),我们把它们叫做起始列和起始行,他们的交点我们用0来表示,称作起始点。从起始点开始,我们可以数出列数和行数。在这里你还能确定张亮的位置吗?数对(2,3)。  师:X先生又有话说:(第三关找场馆。)这是动物园的平面图,我们一起来看看。大门的位置是(数对(3,0))什么意思?  师:图上的四个场馆,能用数对表示他们的位置吗?第二题呢?翻开书第20页,直接写在图上。  师:老师也有感兴趣的场馆,先给个提示(,4)能确定是哪个场馆吗?为什么?)能确定的只是(在第4行上)。换个提示,这个场馆在(1,)上,可能是哪些场馆。老师感兴趣的场馆其实就是(大象馆)。也就是第4行和第1列的交点处。  师:再次请出X先生:第四关摆放花盆(课件出示第四关)确定花盆的位置需要知道什么?(确定行列)  师:随意指两个位置提问。(单击课件)这四盆草围成一个长方形,能找出这四盆小草的位置吗?X表示几,Y表示几。请拿出练习纸,用圆圈表示4盆小草的位置。  师:根据已知数对可以很快确定三个点的位置,根据长方形的特性找到第四个点的位置。同学们都做对了吗?掌声送给自己。  四,数对的日常运用  师:数对的运用的确广泛。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会用到数对呢?像同学们说到的电影票、围棋棋盘等等。  国际象棋棋盘上也有行和列,这是白王,它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g,2)  这是南昌的经纬图,南昌位置可以用数对(116,25)来表示,在这里116表示的是?29表示的是?(经度和纬度)  师:学到这里我不禁想问:这么简单准确的数对又是谁发明的呢?数对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百度:笛卡尔和蜘蛛  五、拓展总结。  师:同学们我们还差一块拼图了,听听X先生带来了什么问题:第五关:确定位置,需要几个数?)  生:需要两个数。  师:什么情况下用两个数?(平面上的位置)(课件出图)一个数不行吗?(课件出示打地鼠图片)行。  师:什么情况下我们用一个数就能确定位置?(直线上的)。  师:直线上的点用一个数字确定位置,平面上的点用数对确定位置,那有没有用三个数确定位置的可能?(出现省略号)这个就留到以后学习了。  师:听听X先生对大家的最终评价吧。  师:其实,老师给大家带来的神奇的礼物就是一句话?齐读。学好数学将会是一个让你终生受益的财富。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带来的3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五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9  一、教学目标  巩固有关表面积等方面的知识,加强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收集 、整理 、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二、活动步骤  1.明确设计方案需要做的工作。  2.收集数据。  3.整理数据、分析与比较信息。  4.书面呈现粉刷围墙方案。  三、教学建议  1.因本实践活动会涉及实地的测量与调查,教学活动可以采取室内教学和室外教学相结合的形式。  2.室内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并思考,应该如何整理分析收集到的相关数学信息。  3.展示方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一比,看看哪组的'方案更合理、更有实际效益,激发学生之间的互评,使学生在交流中理解并接纳别人较好的方法。  4.活动结束之后,也可鼓励学生将自已设计的方案投给学校相关部门,为学校的建设提出一定的建议,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体会到自己劳动的价值。五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10  一 教学内容  众数  教材第122 、123 页的内容及第124 、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3题。  二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 .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 .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  三 重点难点  1 .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2 .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四 教具准备  投影。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在统计中,我们已学习过哪些统计量?(学生回忆)指出:前面,我们已经对平均数、中位数等一些统计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实施  1 .出示教材第122 页的例1 。  提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进行汇报。  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结论:  ( l )算出平均数是1 . 475 ,认为身高接近1 . 475m的比较合适。  ( 2 )算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 . 485 ,身高接近1 .485m比较合适。  ( 3 )身高是1 .52m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1 .52m左右比较合适。  2 .老师指出:上面这组数据中,1 . 52 出现的次数最多,是这组数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3 .提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学生比较,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交流。  老师总结并指出: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描述的角度和范围有所不同,在具体问题中,究竟采用哪种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及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  4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3 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建议。  5 .完成教材第124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 、2 、3 题。  学生独立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集体交流。  (三)思维训练  小军对居民楼中8 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情况如下表。  住户  1 号  2 号  3 号  4 号  5 号  6 号  7 号  8 号  数量/个  l5  29  l6  2O  22  16  18  16  ( 1 )计算出8 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数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可以使用计算器)  ( 2 )根据他们使用塑料袋数量的情况,对楼中居民(共72 户)一个月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作出预测。  第二课时  一 教学内容  众数  教材第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5、6 题。  二 教学目标  1 .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2 .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  三 重点难点  1 .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2 .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四 教具准备  投影。  五 练习过程  (一)完成教材第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4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指出:五(1 )班参赛选手的成绩有两个众数,88 和87 ,意味着在这次竞赛中得88 分和87 分的人同样多。而五(2 )班没有众数,则表示这次竞赛中没有集中的分数。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二)完成教材第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5 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然后说一说用哪个数代表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为什么?  8 .完成教材第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6 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先在课前调查本班学生所穿鞋子号码,然后填在统计表中,再进行分析。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 .小明对本班15 名同学拥有课外书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拥有2 本的有1 人,拥有3 本的有2 人,拥有4 本的有4 人,拥有5 本的有3 人,拥有6 本的有5 人。根据以上调查的情况,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小明的同学拥有课外书的情况统计表  20xx 年9 月人数  人数  平均每人拥有本数  ( 1 )估算一下,这15 名同学平均拥有课外读物大约有几本?你估算的理由是什么?  ( 2 )估算出这15 名同学拥有课外读物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 .小力对本单元10 户居民订报刊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没订任何报刊的有2 户,订1 份的有3 户,订2 份的有4 户,订3 份的有1 户。根据以上调查情况,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本单元居民订报刊情况统计表20xx 年5 月  户数  每户订报刊份数  ( 1 )想一想,平均每户订报份数是在1 ? 2 之间吗?为什么?  ( 2 )计算出这10 户居民订报刊份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众数这一统计量,并且通过练习理解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的联系与区别,根据我们分析数据的不同需要,可以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量。五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11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2、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原理,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3、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先通分,再进行分子与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运算:分数乘法,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是分数乘法?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板书例题,让学生想一想如何计算?  学生列出算式3×15=,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如何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和学生总结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2页涂一涂,算一算,2个37的和是多少?  让学生熟练计算,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计算方法。  做课本试一试1、2题。  四、课堂小结 :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用整数乘以分子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教学反思:  设计,小学,五年级数学,北师大,教学五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12  学习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练习(教材26页第11~13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运用: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如果告诉了长方体的长、宽、高,怎样求它的表面积?  2. 如果要求正方体的表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怎样求?  3. 一个长4分米、宽3分米、高2分米的长方体,它占地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米?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一只无盖的长方形鱼缸,长0.4米,宽0.25米,深0.3米,做这只鱼缸至少要用玻璃多少平方米?  二、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26页第11~13题。  1.第11题  (1)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粉刷教室要粉刷几个面?哪一个面不要粉刷?还要注意什么?  (3)列式解答  4[86+(83+63)2-11.4]  =4[48+422-11.4]  =4120.6=482.4(元)  答:粉刷这个教室需要花费482.4元。  2.第12题  这是一道计算组合图形的表面积的题,提醒学生:两个图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不能算在表面积里。  分析:前后面的面积是相等的,就是把3个长方体前面的面相加即可。  左右两面也相等,实际上就是求中间这个长方体左右的两个面即可。  解:涂黄油漆[40(65-10)+4065+4040]2  =(2200+2600+1600)2=12800(cm2)  涂红油漆40652+40403=5200+4800=10000(cm2)  答:涂黄油漆的总面积为12800cm2,涂红油漆的面积为10000cm2。  3.第13题  提示:把一个长方体从中间截断,就可以分成两个正方体。  让学生分别计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和切后的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再比较它们的表面积,看有没有发生变化。  小结:截完后,增加了两个截面。所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大于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四、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  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五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13  设计说明  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还担负着查缺补漏、系统整理和巩固发展的任务。为了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复习,在组织教学时,应该营造一个轻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学设计中,灵活地运用教材,既不要夸大它的作用,又不要削弱它的功能,要创造性地发挥它应有的功能。作为复习课,设计要有新意,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适当的处理,这样更符合本地区学生的实际需求。  2.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然后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结合教材习题逐一练习。通过练习,将学生所学的知识整理成知识网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结合教材习题,复习分数加减法这一单元的内容。想一想,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2.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简算、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三部分内容)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互相评价,呈现知识结构图。  分数加减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分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复习本节课中的知识点,在教师的引导下画出知识结构图,帮助学生建立这部分知识内容的`知识网络,便于学生整理和记忆相关知识。  ⊙整理复习  1.复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复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应注意什么?结合具体实例说一说。  (2)先想一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应该怎样计算,再计算下面各题。  + -  结合上面的算式复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①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②分数加减法对计算结果的要求: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完成教材94页1题前两个小题的计算。  + -  解答: + -  =+=-  ==  =  2.复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先想一想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计算,再计算下面各题。  +- -+  1-- 1-  ①复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在计算分数加减混合算式时,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一是先将所有的分数全部通分,再进行计算;二是先通分需要进行通分的部分,再进行计算。  ②复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没有括号的,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③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计算后交流结果。  (2)完成教材94页3题最后一竖排两个小题。  +- -  =+-=-  =- =-  == =  ①引导学生观察第2个小题,课件出示学生的不同解法。  --  =-- =--  =- =-  = =-  =-  =  ②从上面的解法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后小结: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3.复习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先想一想分数、小数是怎样互化的,再计算下面各题。  0.75=( ) =( )  2.12=( ) 4=( )五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14  第一课时 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学习例1  1.呈现问题。  (1)出示“原来的”两杯果汁,并出示条件“两杯果汁共400毫升”。  提问:如果把甲杯中的40毫升果汁倒人乙杯,这两杯果汁的数量分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后进行实际的操作演示,让学生发现不仅甲杯减少了.乙杯增加了,而且甲杯和乙杯正好同样多。  (3)回顾操作过程,出示例题中条件部分的完整示意图,提出问题: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  2.解决问题。  (1)提问:把甲杯中的40毫升果汁倒人乙杯后,两个杯子里的果汁总量有没有变化?一共还是多少毫升?那么现在每个杯子里各有多少毫升果汁?  (2)小组讨论:知道了现在两个杯中的果汁数量,可以怎样求原来两个杯中的果汁数量?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来解决?  (3)在学生提出“再倒回去看一看”时,追问:如果把乙杯中的40毫升果汁再倒回甲杯,两个杯中的果汁数量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学生画图后,组织展示、交流,并相机呈现教材提供的第二组示意图。  引导学生认识到“再倒回去”后,甲杯在200毫升的基础上,增加了40毫升;乙杯在200毫升的基础上,减少了40毫升。  (5)小结:看来“再倒回去”是个好办法,用这个办法我们很容易就能想到原来两个杯子里各有多少毫升果汁。  3.填表回顾,加深对“倒过来推想”的体验。  (I)回想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你能按照解题的过程将教材中的表格填写完整吗?要求边填边想表中的每个数据各是怎样推算出来的。  (2)提问: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哪些策略?你认为“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后,揭示课题并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学习例2  1.出示例2,让学生读题后,再要求说说题目的大意。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将题目的意思更清楚地表示出来?  2.在学生讨论后,指出:可以按题意摘录条件进行整理。出示下图:  原有?张一―→又收集了24张一―→送给小军30张一―→还剩52张  提问:你能根据上图再说说题目的大意吗?要求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  3.明确可以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后,提出:你能仿照上图的样子,表示出“倒过来推想”的过程吗?  学生尝试画出倒推的示意图后,出示下图:  原有?张←一一 去掉收集的24张←一一 跟小军要回30张←一一 还剩52张  要求根据上图写出倒推后每一步的结果,再让学生综合“倒过来推想”的`过程列式解答。  4.要求学生根据答案和“小明邮票张数”的变化情况顺推过去,看看剩下的是不是52张。  5.引导反思:解决上面这个问题时,是怎样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的?你认为适合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来解决的问题有什么特点?  三、应用巩固  出示“练一练”,学生各自读题。  提问:你打算运用什么样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明”是什么意思?你能换种说法表示这样的意思吗?  学生解题后,组织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推想的过程。  四、课堂作业  做练习十六的第1、2题。  五、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进一步培养学生“逆推”的思维意识和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本领?“倒过来想”解决问题的关健在哪里?  二、练习  1、练习十六第3题:  (1)读题理解题意:你从题中知道什么?  (2)整理信息:你能把这些信息整理出来吗?{大门――(向北走2格)熊猫馆――(向西北走1格)百鸟园――(向东走4格)猴山)――(向南走2格)蛇馆}  (3)寻找策略: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4)学生独立完成  (5)展示交流  2、练习十六第4题:  (1)读题后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2)小组交流:从你家到学校要经过哪些地方?那么从学校回到呢?  3、练习十六第5题:  (1)确定方法:你认为应该从左往右考虑呢?还是从右往左考虑?  (2)学生独立完成。  (3)交流:在填空时,你觉得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4、练习十六第6题:  (1)观察图片理清题意。  (2)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3)学生独立完成?  (4)交流:你用的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注意些什么?  5、练习十六第7题:  (1)看图理解题意:  (2)你从第3幅图开始倒过来说一说题意吗?编一道应用题。  (3)学生独立完成。  (4)交流订正。  6、练习十六第8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交流方法。  7、练习十六第9题。  (1)看表理解:说说收支情况。  (2)学生估计第一问,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独立完成第二问,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没有别的方法?  8、练习十六第10题。  (1)游戏:拿出牌来,根据题意玩一玩、想一想。  (2)同桌玩,你还能根据第10题想出别的玩法吗?  9、思考题:  读一读,整理题意,再想一想。  三、总结:  “倒过来想”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决策略,其实也是解决生活问题的一种策略,遇到问题时,如果你也能倒过来想想或站在他人立场上想想,也许就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了。【五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相关文章:五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02-08五年级数学下册优秀教案02-28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02-23五年级数学下册优秀教案15篇02-28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09-05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01-19数学下册教案 03-16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7-22五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03-1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正方形数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