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视频多少帧一秒多少帧 一分钟视频多少帧帧率的基础知识?

视频简单来说是由一系列静态图像所组成一个连续画面,这些静态图像在视频里可以理解为帧,每一图像代表一帧。而帧速率指的是视频每秒显示的帧数,帧速率的不同能影响视频的流畅度和清晰度。帧速率简称为FPS(帧/秒)。每秒钟帧数 (FPS)越多,所显示的动作就会越流畅。拍摄运动题材时,帧速率越高越好。平时常见的帧速率有24帧/秒、25帧/秒、30帧/秒、50帧/秒等。这么多不同的帧速率,如何在拍摄中选择呢?先从视频制式来看,现在采用的视频制式主要有PAL和NTSC两种,PAL适合于使用50Hz交流电的地区,如中国、欧洲等;NTSC适用于使用60Hz交流电的地区,如美国、日本等。PAL制式使用的是25帧/秒的帧速率,NTSC制式使用的是30帧/秒的帧速率。所以在我们国家拍摄视频选择25帧/秒。那是不是说,在国内就不能使用30帧/秒的帧速率来拍摄呢?当然不是,因为PAL与NTSC是根据电流来区分的,在国内50Hz交流电的光源里拍摄时,选择30帧/秒的帧速率,可能会让拍出来的视频出现条纹和频闪等问题。而如果不是在这种电流下拍摄,两种帧速率都是可以选择的。由于电影是把24帧/秒作为基准的帧速率,所以视频也是以接近于电影帧速率的25帧/秒与30帧/秒作为基准。像50帧/秒、100帧/秒等就属于高帧率了。我们知道25帧/秒是1秒钟25张图像,那50帧/秒就是1秒钟50张图像,以此类推。可以看到50帧/秒要远远大于25帧/秒所包含的数据。理论上来说帧数越高拍出来的效果应该会更好,事实上确实也如此。但是在实际拍摄中,并不提倡使用高帧率来拍摄。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主要是高帧率视频拍摄要求要高于基准帧率视频。这是因为视频拍摄时,快门速度的设置通常是帧速率的2倍。比如25帧/秒的帧速率,拍摄时的快门速度就要是1/50秒。快门速度越高,对拍摄场景的光照要求就越高,否则就会很在拍摄中很容易出现曝光不足的情况。除此以外,还有就是高帧率视频拍出来后,目前很少有能播放高帧率视频的平台或者播放器,在普通平台上播放,看到的效果就与使用基准帧率拍出来的视频效果差不多。这里还要说一下快门速度与帧速率的关系,很多人才开始学习视频拍摄,在帧速率是25帧/秒不变的情况下,单独提高快门速度就认为是高帧率拍摄,这是不对的,只要帧速率不变,快门速度再高也是普通帧率视频。在普通帧率视频拍摄中,也不建议使用太高的快门速度来拍摄,因为使用太高的快门速度除了出现前面所说的曝光降低的问题,还会在拍摄运动的物体时,把运动物体拍得过于清晰,缺少了运动模糊效果,导致拍出来的视频不连贯缺乏真实感。视频的表现形式除了普通视频外,常见的还有延时视频、慢动作视频(升格视频)等。它们的帧速率又是怎么选择呢?先来说延时视频,其实延时视频是最能说明视频是由照片组成的关系了。因为延时视频是先通过拍摄一系列的照片,然后在后期软件里合成一段视频。所以延时视频在前期拍摄中是无需选择帧速率的,因为拍的是照片。只有在后期软件合成时才选择帧速率。这个帧速率的选择也是建议选择25帧/秒这样的基准帧速率。因为选择太高的帧速率,不但需要的照片更多,导致数据量成倍增加,而且也没有合适的地方播放这高帧率视频。再来看慢动作视频(升格视频)的拍摄,这才是必须要高帧率拍摄的视频表现形式。拍摄时要在相机里选择相应的高帧率,比如是以25帧/秒为基准帧率,那就要选50帧/秒,100帧/秒的帧速率,选择了高帧率后,依据快门速度是帧速率2倍的原则,快门速度要相应增加,1/100秒,1/200秒等。高帧率视频拍摄完成后,导入后期软件里,把高帧率恢复到普通帧率,所拍视频速度也就相应成倍数降低,比如50帧/秒的就降低2倍速度,成了2倍慢动作视频,100帧/秒的则会变成4倍慢动作。最后总结一下,在国内普通视频拍摄选择25帧/秒的帧速率,如无交流电的影响,也可以选择30帧/秒的帧速率。除慢动作视频拍摄必须要使用高帧率拍摄外,正常视频拍摄不建议选择高帧率拍摄,拍了目前也没有合适的播放平台,依然是普通视频展现,得不偿失。延时视频是基准帧率(25帧/秒或30帧/秒)视频,不是低帧率视频。这里所讲的都是平时常见的一些视频拍摄帧速率的选择,平时不多见的就不涉及了,比如降格视频。这也便于大家的理解吸收。

720P、1080P、4K和MP等经常是用来表示视频的分辨率,但是如此多的称呼难免会让人混淆和困惑,现在小沃这带大家一起了解下其具体含义:720P、1080P表示的是“视频像素的总行数”,例如:720P表示的是视频有720行像素,1080P则表示视频总共有1080行的像素数。1080P分辨率的摄像机像素数是1920*1080。“P”(Progressive的缩写)本身表示的是“逐行扫描”。如今,摄像机基本都是逐行扫描模式,相对于隔行扫描(Interlaced),”P”的意义已经不大了。2K、4K等是表示“视频像素的总列数”;例如4K, 表示的是视频有4000列的像素数,具体是3840列或4096列。4K分辨率的摄像机像素数有两种,第一种是:4096*2160;第二种是:3840*2160。MP代表的是像素总数,指像素的行数(P)与列数(K)相乘后的一个结果(百万像素)。在高清网络摄像机中,我们通常叫成百万或者两百万像素的摄像机:1080P 分辨率为1920*1080像素,实际像素为2073600, 所以通常大家都会将1080p或1080i叫200万像素分辨率 ;960P 分辨率为1280*960像素,实际像素为228800,所以通常大家都会将960p或960i叫130万像素分辨率 ;720P 分辨率为1280*720像素,实际像素为921600,所以通常大家都会将720p或720i叫百万像素分辨率 ;码流(Data Rate)也叫码率,指的是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对视频编码画面质量的控制起到重要作用。在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好;几乎所有编码格式都比较重视如何用最低的码率达到最少的失真。一般的高清摄像头产品,编码器可同时产生两个不同编码格式,我们将这两种编码格式统称为主码流和子码流。主码流用于本地存储,子码流适用于图像在低带宽网络上传输。双码流技术的优势在于兼顾了高质量图像传输和窄带宽的传输,满足本地传输与远程传输两种不同的带宽码流需求。双码流采用的是一路高码率码流,作用于本地高清存储,例如QCIF/CIF/D1的编码。一路低码率的码流是用于网络传输,兼顾本地存储和远程网络的传输,例如QCIF/CIF的编码。了解了上述理论,你这应该明白为什么网络上有人时常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视频监控使用子码流图像还是模糊?为什么网络摄像机用主码流就拖屏,用子码流就没有问题?上面的两种问题是因为主码流是最高像素分辨率的模式,子码流是低像素低分辨率的模式!帧率是指每秒图像的数量,一帧代表的就是一副静止的画面。连续的帧就形成了动画。高的帧率可以得到更流畅、更逼真的动画,例如电视图象等。我们通常说的帧数指的是在1秒钟时间里传输的图片的帧数,每秒钟帧数 (fps) 愈多,所显示的动作就会愈流畅。H.264和H.265都是指视频编码的标准,H265在保证清晰度的同时降低了码流。就是说对于一般的监控系统来讲,H.265可以节约存储空间,同时还降低了网络带宽。因此,应用H.265技术不止降低了硬盘存储成本,还有降低了交换机的成本。需要注意的是老的摄像机接到H.265的录像机上是不能起到节省存储空间的,对于网络摄像机和录像机来说,要双方都支持H.265技术才可以实现上述功能。如有一方支持H.265,因为是向下兼容,所以除了存储减半不能实现,其他功能都是正常使用的。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恭喜你利用碎片时间完成弱电行业知识的学习;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小沃的关注与支持,小沃将持续分享弱电行业知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分钟视频多少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