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和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有什么区别哪个难 探究不同象棋规则与难度的比较分析?


如体,我的意思是哪一种的规则比较多,学起来比较复杂?...
如体,我的意思是哪一种的规则比较多,学起来比较复杂?
展开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
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和围棋学会都容易,但要学精,围棋最难,其次是国际象棋,然后是中国象棋。围棋纵横十九路,有千古不同局之说,可见变化多,就是之前已认同的定式或布局,也不断出现新的研究成果,开发的电脑软件与人对弈,只相当于职业初段的水平。国际象棋与围棋相比要稍逊一筹,棋子少,目前基本有固定的开局模式,开发的电脑软件已可战胜世界顶级棋手。中国象棋比国际象棋更多约定了棋子的走法,如,兵只能前进,象不能过河等,变化更少,所以最容易学。
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
展开全部中国象棋是最难的,我跟软件下过一盘,9步就输了1. 炮二平三
炮2平52. 仕四进五
马2进33. 炮八平五
车1平24. 马八进七
马8进95. 马二进一
车9平86. 车一进一
炮8进67. 车九平八
车2进98. 马七退八
炮5进49. 马八进七
炮8进1再来一盘,全国冠军王天一输给软件的棋1. 兵七进一
马8进72. 兵三进一
炮2平33. 马二进三
卒3进14. 相七进五
卒3进15. 马八进六
车9进16. 炮二进二
车9平47. 炮二平七
马2进18. 车一进一
车1平29. 车九平八
马1进310. 炮八平七
车2进911. 马六退八
炮3进312. 相五进七
马3进413. 炮七进七
士4进514. 车一平二
炮8平915. 车二平八
马4进616. 车八平四
马6退517. 相七退五
车4平218. 马八进六
车2进719. 炮七退六
马5进420. 马三进四
炮9进421. 马四进三
卒9进122. 兵九进一
卒9进123. 马三退四
卒5进124. 马四退六
炮9平425. 兵三进一
车2平326. 兵三进一
马7进927. 车四进三
马9进828. 炮七进一
车3平429. 炮七平二
卒9平830. 车四平二
炮4平131. 车二进一
将5平4展开全部围棋。这三种我都学过,围棋又要算目,又要记要领,麻烦死了。建议你学国际象棋,比中国象棋还要简单,将来考学用处大,这是国际性质的象棋。(最好什么也别学)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展开全部围棋最难学,入门需要记很多东西。中国象棋入门比较简单。国际象棋后期最难,前期入门简单。到达一定水准后,国际象棋最难,围棋其次。中国象棋和国际跳棋比较简单。展开全部应该来讲三者不能比较难易程度,因为两种象棋规则较为相似,但它们和围棋则具有完全不同的模式。如果真的放在一起比较,那么围棋初学起来会比较麻烦,其精细的专业术语、基本棋形、战略战术和繁杂的变化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掌握;两种象棋在入门阶段就会相对容易了。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三种棋的难度系数就趋于相同了。
收起
更多回答(1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本人三种棋都会点,都不精,属臭棋篓子水平。个人感觉,下好哪个都不易,各具特色,难度上没什么高低之分,只有下棋的思路不同。围棋的规则最简单,给两个七八岁的小朋友讲十分钟什么是死活、什么叫真眼、怎么提子、怎么算输赢,他们就可以对局了,不用记什么子怎么走,但是围棋棋盘交叉点多,导致下法的变化太多,对人的大局观和判断力的要求相当高,需要运用战略思维。象棋和国际象棋,从走法上看,一定有血缘关系,他们都以战术上精确计算为主要特点,规则掌握起来比围棋稍费点事,但是激烈程度要比围棋高很多,几乎走过几手之后就开始短兵相接,利用不同棋子的配合,发挥最大攻击力。特别是国际象棋,棋盘一共64个格,比中国象棋90个交叉点更少,布局时间少,但是更激烈。总之,下围棋好比是三军统帅,依据形势,统筹考虑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进攻防御退却,从而实现战略上的主动和收获,而象棋,更像是个前线指挥,主要考虑怎么运用不同兵种协同配合,打赢一场战斗或战役。
从数学统计的方法来说,毫无疑问,自然是围棋的变化感觉上多一点。但是这只是人们表面的、肤浅的数字感知。以中国象棋为例,目前来说象棋开局基本上大体变化已经确定,再开创新的象棋布局体系和定式已无可能,除非有下法的改变和创新,如目前非常流行的象棋揭棋,三分运气,七分实力,纵使是最顶尖的电脑也无法确保说必胜人类。中国象棋的魅力在于中残局。象棋开局可以通过有限的时间去记住有限的开局变化,但是到了中局、残局,计算的深度和量度呈现几何数量级倍增,如今象棋软件的电脑计算力非常强大,有攻势、优劣明显的局面电脑可以做到秒算所有最佳走法,但是到了优劣不明显,或者局势均衡被打破,如一方少子有攻势,一方多子防守的局面,电脑单单凭借单调机械的数字计算是行不通的。人类棋手则不同,除了计算力,还有大局观,以实战经验为基础的棋感,还有下棋时临场的心理博弈等,这些都是电脑不具备的能力。再说说象棋残棋的变化。围棋是子越下越多,不用把子力下满所有棋盘就可以分出胜负。象棋则恰恰相反,交战的双方如果开局,中局没有分出胜负,则要通过残局的较量来分胜负。象棋残棋子少,棋盘空旷,可供走棋的选择更多和无法通过直白计算来获取最佳走法,要通过棋手过往经验和棋感,对棋局作出判断,才走下一步棋。最后再说说比赛的结果。在当今围棋贴目的规则下,围棋基本上盘盘分出胜负,而象棋有和棋,或是平分秋色握手言和,或是顽强拼搏劣势守和,因而显得象棋更具人性化,策略化,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指引作用,下棋的韵味更浓,更富有人文色彩。综上,围棋是数字变化多,象棋是感官可变性无法估量,不能片面地单说哪一个棋类更有难度,只是侧重点不同,都是启迪人类智慧,拓展人类思维的重要智力游戏项目。
棋类的难度有多种不同的评价体系,最常用的有状态空间复杂度、游戏树大小、策略复杂度、游戏树的复杂度和计算复杂度五种参数。以此为基础,评价哪一种棋类难度更大,也即意味着哪一种棋类在相应参数中的“得分”有多少,并加以综合考量。这其中最简单的参数便是状态空间复杂度:它指的是游戏开局时可能的变化。棋盘越大、棋子越多,状态空间复杂度便越高。可想而知,在这一方面,围棋的复杂度远高于象棋与国际象棋。相对而言,其它参数则分别代表游戏树最初的根节点开始延伸出的叶子节点的数量、构成初始状态取值的最小的决策树中叶子节点的数量、在构成初始状态取值的最小“整个”决策树中叶子节点的数量以及对游戏进行渐近分析的难度。状态空间复杂度可以看做是棋类的底子是不是够厚,而其它几个参数则代表了棋类的变化。围棋、象棋与国际象棋哪个更复杂?不多说,数据说话(数字代表参数顺序为状态空间复杂度、游戏树大小、策略复杂度、游戏树的复杂度和计算复杂度):围
棋:361、171、360、150、250;象
棋: 90、 40、150、 95、 38;国际象棋: 64、 47、123、 80、 35;从中不难看出,无论以哪个参数为考量标准,围棋都远远将象棋和国际象棋远远抛在后面了,所以阿尔法GO战胜围棋才会如此轰动——围棋的确是人类智慧的高峰作品。事实上,从这几个参数来看,象棋和国际象棋也并不算最难的棋类,比如五子棋(无禁手)、西洋陆军棋、三宝棋的复杂度都更高。那么,还有没有比围棋复杂度更高的呢?还真有——那就是改自五子棋的连六棋,这几个参数分别361、172、140、30、46000,也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围棋最难。通常一盘围棋下完1-2个小时很正常,我也见过一盘围棋下3个小时的。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其实差不多。如果两者一定要比的话,中国象棋难。因为国际象棋比较直接,比较直白。可中国象棋水就很深了。暂且先不说高端局。就民间的各种野路子,各种套路就够老外吃一壶的了。这样说有点抽象,我举个例子,古代老外打仗的时候,对阵双方全部站成一排,就像排练似得,然后就那样傻愣愣站着对砍。最后结果是杀敌1000,自损999。(只是打个比方,大概是这个意思。)而2000多年前中国就已经有孙子兵法了,如果把孙子兵法所有内容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打仗需不择手段。于是,中国的战争方式就与西方的战争方式截然不同了,各种套路,各种智慧,各种绝招。没有底线,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有利用地形的,有半夜偷袭军营的,有火攻的,有水攻的,甚至还有骂阵的,把对方元帅的家里人全部都给问候个遍。而象棋完全体现了中西的这2种不同的战争方式。一句话总结:国际象棋相对比较直白直接,而中国象棋套路深不可测。
三种棋都会一点,谈谈我的感受。最简单的是中国象棋,原因如下:一、身份固定,每个棋子事先赋予棋力,终盘不变;二、有地域限制,将士象活动有限制(外地人在北上广不能买房?)三、马会蹩腿,象会塞眼,掣肘的手段很多;四、规则简单、零和博弈,容易和棋!其次是国际象棋,原因如下:1、身份会变化,小兵到对方底线会变身,我的天哪,每个小兵的华丽转身都是一部励志史!2、没有区域限制,大概中国是农业文明,固定在土地上,西方是游牧文明,到处溜达;3、能斜线前进和攻击的棋子更多,更复杂;4、有魔法的影子:王车易位,不知道是怎么想出来的!5、多了一个神通广大的皇后,凡事有女人参与的事情都会复杂,你懂的!最复杂的是围棋。先不谈棋盘大小,围棋的思维是更高的层次。围棋的棋子不分大小,没有先天的不平等,因而不能靠事先赋予的等级进行搏杀,围棋是靠团体作战,4个子才能杀死对方一个子,高效的搭配自己的团队,是唯一的进攻手段。危机感不同,象棋的子生命是一开始就决定了的,而围棋不一样,落地还必须生根,无眼不活,子再多都没用!另一方面,和另外两种棋不同,围棋是以占地多少取胜,尤其是空地,他不是以杀死你为最终目的,不是零和博弈,你活我也活,不矛盾。高手对决往往决胜于一目半目。由于要依靠团体作战,围棋特别讲究“形”和“势”,这也是思维中比较高级的层次和角度。门外汉班门弄斧了!见笑见笑了!
这个问题看电脑人工智能的发展就能解答,1996年2月10日,IBM的深蓝首次挑战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巴罗夫,但以2-4落败。比赛在2月17日结束。其后研究小组把深蓝加以改良,1997年5月再度挑战卡斯巴罗夫,比赛在5月11日结束,最终深蓝电脑以3.5–2.5击败卡斯巴罗夫,成为首个在标准比赛时限内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电脑系统。2014年10月29日一场人与电脑的中国象棋大战在北京举行,对阵的一方是一台浪潮天梭电脑,另一方是柳大华等五位中国象棋 特级大师。我们来看看结果如何。比赛由一台电脑同时与五位中国象棋高手进行颠峰对决。五位棋手分别是国际特级大师柳大华、徐天红、卜凤 波,以及象棋大师张强、汪洋。他们大多是曾经获得过国际冠军和全国冠军的高手。这也是中国象棋顶尖高手首次与超级电脑 进行人机大战。根据规则,对阵双方各有45分钟的思考时间,超时算负。第一轮比赛由五位象棋大师先行,结果是一胜一负 三和,双方战成平手。第二轮由电脑先行,结果不知疲倦的电脑利用大师们体力消耗的时机,突然发力,取得了两胜2平1负 的战绩,最终以11:9战胜了五位象棋大师。令人意外的是,特级大师柳大华竟然连输两局。中国象棋特级大师柳大华:总 体感觉计算机挺厉害的,我得结果最糟糕,两败。基本上可以说丝毫不能出错。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计算机已连续在国际象棋、跳棋、扑克和电视问答等游戏中打败人类。但是,有一种游戏,专业的人类选手依旧胜过机器,那就是围棋。这项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棋盘游戏非常复杂,游戏双方分别用黑色和白色的棋子围住尽可能多的区域来战胜对方,这对于计算机来说很难掌握。但是人类在围棋领域唯我独尊的时代貌似已经结束——谷歌DeepMind的研究人员近日宣称他们开发出一种复杂的人工智能程序——融合了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和搜索技术,在历史上首次打败了人类的围棋冠军。
我用完全科学的方法来分一下顺序吧,其中完全没有任何的个人感情因素在里面,因为我觉得一个真正喜欢下棋的人,不应该说我喜欢下的这种棋是最好的,比如说:我喜欢下国际象棋,我就说国际象棋很好,比其他种类的棋都好都复杂,这样说诚然是向提问者推广了这种棋,但也未免有对其他种类的棋子“弃之不顾”的嫌疑。言归正传,围棋是最复杂的,日本将棋第二,中国象棋第三,国际象棋第四。围棋的复杂性这是大家都承认的,对于将棋估计有不少人不认识,这种棋的最大特点就是:你吃掉对方的一枚棋子后,这枚棋子就是你的了,可以继续在棋盘上使用。这样一来就不存在简化局面一说了,所以将棋的复杂度自然比较高。象棋因为是在交叉线上行走的,有许多变化莫测的走法所以是第三名,目前的象棋软件还不能打败人类棋手。而国际象棋的软件已经打败过世界冠军了,但是国际象棋的精彩性完全不亚于中国象棋,从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国家喜欢下国际象棋这点上来看,我们就可以知道如果国际象棋不精彩的话,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下国际象棋那?其实喜欢下什么棋完全取决于你的兴趣爱好,喜欢下中国象棋的朋友,特别是下了很多年的人,如果再叫他学习围棋、将棋或国际象棋,那么他多半是不肯学的,因为他的兴趣已经很难转移了。
出于热爱而去为哪种棋类变化多而争论没意义,还是要以科学态度说话。过去计算机在围棋领域蹒跚学步,其实就是因为围棋变化复杂之故,围棋每盘棋的行棋总变化量约为10的808次方。而国际象棋的总变化量约为10的201次方,象棋的总变化量约为10的200次方,与围棋的差别量为天文数字。在这样的天文数字面前,运算再快的超级电脑都无济于事。但电脑学会深度学习后,人工智能才有了真正意义,阿尔法狗秒速突破到打败人类职业高手的高度。
从棋盘大小来说,围棋19路,象棋9路,国际象棋8路,显然从可能产生的变化来说,围棋最大。但是围棋是越下空间越小,变化也逐渐减少,大多数中盘战斗囿于局部,变化量指数级下降,至于征子、打劫等波及到其它地方的,多数也是直线型计算,分支不多,所以赵治勋说能够计算500步,而计算500步在象棋是不可想象的;到了官子,就是纯粹的数学计算,各个局部的官子大小都是固定的,考虑到先后手,以及对先手本手价值的判断,理论上找到最优解是完全可行的。象棋的布局相对单调,吃子或兑子进入中局后变化反而大增,因此象棋的残局普遍要难于围棋,你如果一定要说发阳论比七星聚会更难,我只能说发阳论很多题目是半开放式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残局。至于国象,同样有精彩的排局,更有很难的实战残局,如后杀双象。因此,从难度说,整体变化最多的是围棋,对计算机最难的是围棋,它乐趣在序盘;对人类来说,三棋难度没有大的区别,都远远超过人类的计算能力,象棋的乐趣在于中残局,中象和国象非常类似,没有本质的差别。
我属于比较喜欢下棋的,三种都会。我的感觉吧围棋属于上手容易精通难,只是想要上手,围棋你只要学习半小时了解规则,大致的对局思路,你就能下了,但是想要成为高手,就需要很大努力和一定的天赋了。国际象棋我是最晚上手的,会下象棋其实也很容易理解规则,国际象棋感觉更多需要注意特殊的规则上的意义,比如士兵探底,一般情况下和象棋没太多区别,就是演算后三步(你可能能够看到更多,但是我一般就是三步)中国象棋给我的感觉就是需要很好的演算,你要计划好后几步,当然了,也有人不看,下眼前,但容易失误。所以下象棋很多时候其实挺看人的逻辑能力的,但是玩久了就发现,在恒定的规则下,其实很多路数都是固定的,甚至前十步完全一样都是很大可能。所以象棋给我的感觉很多时候是在看人性格,很见人的一种棋类。我最爱的还是围棋,因为简单,而且因为灵活多变,更有挑战性。象棋,国际象棋不怎么下了。h黑白之间的博弈,实在让人沉迷。
恰好我对三种棋都比较熟,尝试回答这个问题。中象和国象应该都算入门,围棋差一些,也就业余1级的水平,估计还不到业余1段。(ps:2013年10月-11月的一个多月里,围棋涨棋了,大约弈城3-4d水平,拿了个业余2段证——突然一下就开窍知道围棋应该怎么提升了;另,大学的时候国象大约1级棋士,象棋高中的时候也许是3级棋士吧——2014.2.7补充)一、中象、国象、围棋这三种棋哪一种最好玩?最喜欢哪一种?个人最喜欢围棋,毫无疑问认为围棋最好玩。其实喜欢一个游戏,除了游戏本身的趣味程度,还和能不能在玩游戏过程中得到正反馈有关。往往是你越擅长某个游戏,你越喜欢玩,并越有动力去钻研。而就我个人而言,围棋水平是最低的,却仍然最喜欢围棋,我觉得是因为围棋在趣味性上远超过中象和国象。为什么认为围棋更有趣呢?1)未知领域更多,使人更有探索的欲望和乐趣:以前无论是象棋和围棋都有“千古无同局”的说法,来形容棋局的变化之多——也就是之前有人提到的状态空间和决策空间的问题。但事实上中象和国象真正合棋理的下法都没有那么多,如果你把所有主要开具都梳理一遍,你就会发现来来去去就是这些下法,比如中象里面顺炮局几乎被现代棋手研究通透了——这个矿差不多被挖光了。这样导致一个结果:如果那些高手,比如特级大师下慢棋,深入思考,那么会经常下成和棋——手段就这么多;如果下快棋来避免和棋太多的问题,就会导致棋局粗糙,而且往往变成背棋谱。相比之下,围棋的棋局发展变化远远超过象棋。2)手段更丰富,优美:围棋下棋规则特别简单,但是手筋、招数、妙手极其丰富,相比之下中象国象的战术手段无非是捉双、抽射、闪击、解除防御、拦截、引离、引入、顿挫、腾挪、牵制……3)游戏过程中逻辑计算和理解感觉的成分非常平衡:下象棋逻辑计算的成分占90%,尽管对棋理的考量也很重要,但是相比计算而言,太微弱了——子力协调性、效率这种虚的成分都可以用计算明明白白搞清楚;而围棋很多地方是算不清楚的,这种算不清楚的地方就需要理解——厚薄、手段是否过分,形状和局面的要点等等,这种对于“理”的掌握在下围棋的实力构成中可能是50%(当然,没有计算作为支撑,所谓对棋理的理解只是花架子)。既有“理”的成分,又有“算”的成分,使得围棋非常生动——与之相反的例子是五子棋、黑白棋,基本上死算的部分占了99%以上,实在是很枯燥。二、哪一种棋最难下好?·围棋。这里涉及:1、学棋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和努力程度2、获取学习资源的难度3、什么叫做好?这里1、2项结合起来其实就是学棋的门槛。1、比较学棋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和努力程度和获得学习资源的难度1)中象:棋子虽然类型较多,但学规则不难,下棋目标和思路很明确,初学阶段就是杀王和吃对方棋子,布局也很简单,随便借鉴街头巷尾的人的布局,按照正常的逻辑进行很容易下得像模像样。而要真正入门也不难,有心的人,看通一本象棋入门,足够在一个镇里成为第一。2)围棋:规则虽简单,但是要下得稍微像点模样——会基本的死活、手筋、定式、收官,没有特别多的俗手,需要学很多的基础知识。在资源上,个人认为除了不世出的天才,学围棋一定要有好师傅——像我这样看书自学的,在实战中学出一大堆的俗手和坏毛病。3)国象:规则复杂程度跟中国象棋差不多,要真正入门也不难,看一本入门书就可以了。但是若不看书,系统学习开局的话,下的棋是很难看的——为什么呢?因为国际象棋共32个棋子,只有64个落子点,棋盘很拥挤(中象32个棋子90个落子点),兵的火力也比较强,所以开局阶段子力犬牙交错,如果没有系统学过开局,随时会出问题——而中象的子力比较舒展,开局不下大臭棋,除非遇到高手,并不容易脆败。学国象的麻烦之处在于,爱好者少,获得学习资源包括对手和老师的难度比象棋大——请个好的家教比围棋还难。2、达到不同好的程度,各自难度如何?1)入门级:这里的入门级指中象、国象方面已经知道整局棋应该怎么下,掌握残局的所有经典杀法、组合杀法、能灵活运用中盘的各种战术,具有比较强的计算力,基本了解开局分类,熟练掌握几种开局,在开局阶段大体不会迅速失利,能够针对对方的棋形弱点拟定比较有利的中盘进攻组合手段。这种程度,下中象的话在一个镇里面差不多可以称王了,在县里面有机会拿一定名次。(国象下的人太少,在名次方面不好比较)在围棋方面,棋力能达到业余1段,可以算入门了。个人认为,达到入门的水平,综合考虑获得学习资源的难度和投入的时间、精力,难度大小是:围棋>国象>中象。2)
在一个地级市里面成为前三名达到这样的程度,个人认为难度大小是:围棋>中象>国象。为什么在这里中象比国象难呢?因为中象的人口基数大,竞争比较激烈。在镇子这样小地方下棋的人,很多穷其一生都没有入门,而在地级市里面高手就很多了。相比之下,一个地级市里面学国象的人口基数还是很小,所以在地级市这个级别成为业余高手还是相对容易的。三、关于学习资料的推荐中象:1、《象棋入门》,金盾出版社——个人认为编排非常好,天赋还可以的话看完这本书足够入门了。《象棋入门修订版》王国栋 等编著。我小学4年级的时候买了这本书自学,算是在小学称霸了。2、《橘中秘探秘》,张强大师的视频——打谱不如看教学视频,学习古谱有一个好处是学习组合杀法和找对方的阵形弱点,借鉴进攻的思路。3、关于残局的书——这个搜索一下现代名手系统性讲解基本残局书就好了,比如则一本王嘉良的书据说不错《象棋残局大全》王嘉良,李中健,王国顺 编著4、关于中局的书——学习如何对中局破局进行构思,书很多,没有特别有印象了,搜搜就好了。5、关于布局和布局陷阱的书——现代布局理论比古代完善了非常多,有必要系统的学习——如果看了《橘中秘》、《梅花谱》之类没有批判而是囫囵吞枣接受的话,布局容易跑偏,违背棋理,所以要系统学习现代布局理论;而为什么要看布局陷阱的书呢?这个是用来提高成绩的捷径,呵呵呵呵……国象:1、《国际象棋入门》,谢军和林峰编的,也是金盾出版社的。非常不错,学了以后足够到业余1级棋士的水平。《国际象棋入门》谢军,林峰
编著2、战术练习书,这个就不举例了,国外很多,反正战术大体就是抽子、捉双、引入、引离、拦截、牵制、顿挫、闪击……多做练习题就好了3、对于布局和残局我没有太深的研究,只是入门级的,就不推荐。(ps:那些看起来简单的残局其实真的很复杂)围棋:1、《围棋入门(修订版)》——还是金盾出版社的,学了这本书还达不到业余1段,个人认为学围棋光看书不行,一定得拜师——围棋需要理解的东西太多,这些道理看书远远没有真正懂的人给你讲来得清楚。2、邱百瑞围棋入门,系列光盘——这个教学视频非常好,还没拜师之前可以看这个视频学习。3、业余低段涨棋有基本书非常值得推荐:1)《围棋的筋和形》《围棋的棋形效率》-林海峰;2)《如何应对无理手》-小林光一;3)《围棋攻防技巧》-加藤正夫;4)《围棋技巧大全》-江铸久。(2014.2.13修改)ps:现在的国象、中象软件都很厉害,都是大师-特大级的,用来复盘相当于请了半个老师,推荐chess master(国象)、象棋巫师(中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有什么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