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承父志+风之少年郎+是哪位英雄?


十二岁的使臣甘罗 战国时代,秦始皇派刚成君蔡泽出使燕国,百般游说。经过三年的努力,燕王喜答应归附秦国,并且派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表示永不叛秦。秦国也打算再派张唐前往燕国,做燕国的国相,企图与燕国联合夹攻赵国,扩大河间的土地。因为张唐赴燕中途必须经过赵国,所以秦王又让张唐顺便访问赵国。最好能游说赵王把河间一带的城池割让给秦国,不动刀兵,避免劳师靡饷。 张唐受命以后,就拜访丞相吕不韦说,因自己进攻过赵国,怕报复。吕不韦很不高兴。甘罗闻讯找到吕不韦,自告奋勇前去劝说张唐。吕不韦见他小小年纪很不以为然,最后还是同意甘罗前去劝说张唐。甘罗让张唐与白起比战功,再让张唐比较范雎与吕不韦的权势,最后以白起不敢出征攻赵被范雎逐出咸阳死于杜邮的故事,威胁张唐,使之如梦初醒答应下来,但他终因惧怕赵王报复而没去。吕不韦准备奏请秦王派别人去,甘罗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就到秦王那里毛遂自荐,秦王见眼前的这个小孩儿这么有胆量,这么有魄力,又听相国吕不韦谈到过他的行事,心中已有几分欢喜。便任命做使臣。给他十辆马车,一百人听他吩咐。 甘罗一行来到赵国都城邯郸。赵王听说秦国使臣来到,急忙出城迎接。出乎众人的意料,从车上走下的是位少年。经过一番舌战,赵王对这个十二岁的孩子非常佩服。 赵王十分畏惧秦国的武力。他知道秦国既然派人来讨要城池,是非给不可的。他命人把河间一带五座城的地图和户口交给甘罗,又用十分隆重的礼节款待甘罗等人。临别的时候,赵王又把甘罗送出都城亲自扶他上车,还赠给他黄金百斤,玉璧一双。甘罗不仅圆满地完成了使命,而且满载而归。 秦王对甘罗的表现大为赞赏,破例封他为大夫;不久又提拔他为上卿,把当年封给他祖父甘茂的土地全部赐给了他。 勇斩双头蛇的孙叔敖 孙叔敖是战国时的小英雄。 孙叔敖少年时家境贫寒,母子相依为命,苦度荒年。十三岁的孙叔敖,有一次上山砍柴,在茂密的草丛中。遇见一条大蛇,长着两个脑袋。此巨毒蛇比鹅蛋还粗,好几尺长。孙叔敖逃跑下山,他思忖:曾听乡里人传说人见双头蛇要被毒死。可是,自己逃跑下山,也免不了一死。此双头毒蛇依然存在,乡里人再上山来,遇见此祸害岂不是也要死掉吗?逃跑回家也是死,反不如拼死一搏,为乡里人除此祸害。 孙叔敖砍了一根双杈树枝,迈步登上山来寻找双头蛇。那双头蛇听得脚步声,双头坚立恶视来人,张开大嘴形似吞食,探头猛扑过来。孙叔敖跨步往上冲,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手举着双杈树枝引逗双头蛇大嘴,右手高举砍柴板斧,猛剁双头蛇。左腿离蛇太近被蛇尾紧紧缠住,疼痛难忍。经过一场人与双头蛇的搏头,终于将双头蛇砍死在山坡上。孙叔敖挖了一个坑,将剁死的双头蛇深深的葬理了。 后来,孙叔敖长大成人,由于他的学识品德好,做了楚国的令尹。他还没正式上任,老百姓就已经很信赖他了。 浪子回头的周处 西晋时期,大兴清谈之风。但周处比较正直肯干实事。 周处原是东吴义兴(今江苏宜兴县)人。年青的时候,长得个子高,力气比一般小伙子大。他的父亲很早就死了,他自小没人管束,成天在外面游荡,不肯读书;而且脾气强悍,动不动就拔拳打人,甚至动刀使枪 义兴地方的百姓都害怕他。 义兴邻近的南山有一只白额猛虎,经常出来伤害百姓和家畜,当地的猎户也制服不了它。当地的长桥下,有一条大蛟(一种鳄鱼),出没无常。义兴人把周处和南山白额虎、长桥大蛟联系起来,称为义兴“三害”。这“三害”之中,最使百姓感到头痛的还是周处。 一次,周处知道了人们闷闷不乐的原故。便跟人们说:“这样吧,既然大家都为‘三害’苦恼,我把它们除掉。” 过了一天,周处果然带着弓箭,背着利剑,进山射死了老虎。又过了一天,周处换了紧身衣,带了弓箭刀剑跳进水里杀死了蛟。 这件事使他认识到,自己平时的行为被人们痛恨到什么程度了。 他又痛下决心,离开家乡到吴郡找老师学习。那时候吴郡有两个很有名望的人,一个叫陆机,一个叫陆云。周处去找他们,陆机出门去了,只有陆云在家。 周处见到陆云,把自己决心改过的想法诚恳地向陆云谈了。他说:“我后悔自己觉悟得太晚,把宝贵的时间白白浪费掉。现在想干一番事业,只怕太晚了。” 陆云勉励他说:“别灰心,您有这样决心,前途还大有希望呢。一个人只怕没有坚定的志气,不怕没有出息。” 打那以后,周处一面跟陆机、陆云学习,刻苦读书;一面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他的勤奋好学的精神受到大家的称赞。过了一年,州郡的官府都征召他出来做官。到了东吴被晋朝灭掉以后,他就成为晋朝的大臣。 突围搬兵的荀灌 这是晋朝时的故事。 襄阳城被敌军包围了。城里的粮食快吃完了,箭也快用光了。主将荀崧几次叫人突围出去请救兵,都被敌军堵了回来。眼看城就要被攻破,荀崧焦急万分。 当时荀灌只十三岁,问道:“爸爸,您有啥难事,能告诉我吗?” 荀崧叹了口气,说你是女孩子,告诉你有什么用呢? 您不说我也知道,荀灌眨着聪明的眼睛,说:“为突围求救的事着急。爸爸,您快写信,让我去送吧。” “你去”?荀崧摇摇头,“那怎么行啊!” 荀灌见爸爸不同意,她抽出宝剑,舞了一回。其实,她虽年纪小,但平日苦练武艺、锻炼身体,早已把各种兵器耍得娴熟。而且又爱动脑筋。她舞完剑,又把突围的办法说了一遍。荀崧见女儿身体结实、武艺不凡、办法周到,终于答应了。在一个月暗星稀的深夜,荀灌穿了黑衣,沿绳子爬下城墙,直到快过敌人的兵营时,敌人才发现有人突围。荀灌命令几个士兵故意大声嚷叫,引开敌人,她自己飞快地跑到一条偏僻的山路上走了。 突出重围后,荀灌凭她结实的身体,翻山越岭,日夜赶路,送到了信,请来了救兵。敌人怕前后受敌,急忙撤退了,襄阳就解了围。满城的人都夸荀灌是个勇敢的姑娘。 斩蛇除害的李寄 李寄是战国时代的人,她小时候因斩蛇除害而名传古今。 李寄,秦国将乐人,生卒年不详。当时闽中有座山叫庸岭,高山绵延数十里,在山的西北石缝中有一条大蛇,长七八丈,经常危害百姓。地方官用牛羊祭祀它,但仍不得安宁。当时,有人做梦说蛇精每年要吃十二三岁童女,才能无事。官吏搜求穷人家的女儿每年八月用来祭祀,女孩被送到蛇穴口,蛇出来吞噬后回洞。每年如此,已有九个女孩被蛇吞食。那一年,官吏搜寻女子去祭蛇,但没有找到人。李寄家中有六个姐妹,李寄最小,且无男孩。她虽年幼,但决心应募作祭女,好伺机为民除害。父母见她年幼,不肯让她去。 李寄为民除害之心已决,她偷偷离开家,求得一把好剑和一只猎犬。到八月时,先将数石米麦用蜜糖拌好,放在蛇的洞穴口。不久,蛇闻到香味出洞来吃,只见其头大如斗,目大如镜。李寄全然不惧,先放狗去咬蛇,自己从背后挥剑猛砍大蛇。蛇痛得从洞里窜到洞外,李寄仍挥剑斩杀,终于杀死大蛇。李寄入蛇穴察看,发现九女的髑髅,全部搬出。李寄痛心地责备她们说:“你们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怜。”然后慢步回到家中。 李寄斩蛇为民除害的事传到越王那里,越王十分惊奇,聘李寄为王后,拜她的父亲为将乐令。她的母亲和姐姐们都得到赏赐。 有大志的宗悫 南北朝时,有个年青人名叫宗悫,字符干。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和叔叔舞剑弄棒,练拳习武,年纪不大,武艺却十分高强。 有一天正是他的哥哥结婚的日子,家里宾客盈门,热闹非凡。有十几个盗贼也乘机冒充客人,混了进来。正当前面客厅里人来人往,喝酒道贺之际,这伙盗贼却已潜入宗家的库房里抢劫起来。有个家仆去库房拿东西,发现了盗贼,大声惊叫着奔进客厅。一时间,客厅里的人都被惊呆了,不知如何是好。 只见宗悫镇定自若,拔出佩剑,直奔库房,盗贼一见来了人,挥舞着刀枪威吓宗悫,不许他靠前。宗悫面无惧色,举剑直刺盗贼,家人也呐喊助威。盗贼见势不妙,丢下抢得的财物,赶紧脱身逃跑了。 宾客见盗贼被赶走了,纷纷称赞宗悫机敏勇敢,少年有为,问他将来长大后干什么?他昂起头,大声地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干一番伟大的事业。 果然,几年以后,当林邑王范阳迈侵扰边境,皇帝派交州刺史檀和之前往讨伐时,宗悫自告奋勇地请求参战,被皇帝任命为振武将军。 一次,檀和之进兵包围了区粟城里林邑王的守将范扶龙,命宗悫去阻击林邑王派来增援的兵力 。宗悫设计,先把部队埋伏在援兵的必经之路,等援兵一进入埋伏圈,伏军立即出击,把援兵打得落花流水。 就这样,宗悫果然替国家打了不少胜仗,立下许多战功,被封为洮阳候,实现了他少年时的志向。 智杀强盗的区寄 这是唐朝大文学家柳宗元写的一个少儿故事。 一个儿童名叫区寄,是郴州地区打柴放牛的孩子。一天,他正一边放牛一边打柴,有两个蛮横的强盗把他绑架了,要到集市上把他卖掉。区寄装着哭哭啼啼很害怕的样子。强盗并不把他放在心上,开始喝酒,不久就喝醉了。其中一个强盗前去集市上谈买卖孩子的生意,另一个躺下来,把刀插在路上。区寄暗暗看他睡着了,就把捆绑自己的绳子靠在刀刃上,用力地上下磨断,便拿起刀杀死了强盗。 区寄逃出去没多远,那个上集市谈买卖的强盗回来了,抓住区寄,打算要杀掉他。区寄急忙说:“做两个主人的奴仆,哪里比得上做一个主人的奴仆呢?你果真能保全我的性命并好好待我,无论怎么样都可以。”强盗盘算了很久,心想:“与其杀死这个奴仆,哪里比得上把他卖掉呢?与其卖掉他后两个人分钱,哪里比得上我一个人独吞呢?”随即埋藏了那个强盗的尸体,带着区寄到集市中窝藏强盗的主人那里。他越发把区寄捆绑得结实。到了半夜,区寄自己转过身来,把捆绑的绳子就着炉火烧断了,虽然烧伤了手也不怕;又拿过刀来杀掉了做买卖的强盗。然后大声呼喊,整个集市都惊动了。区寄说:“我是姓区人家的孩子,不该做奴仆。两个强盗绑架了我,幸好我把他们都杀了,我愿把这件事报告官府。” 有人把这件事报告了州官。州官又报告给府官。府官召见了区寄,一看他不过是个幼稚老实的孩子。刺史颜证认为他很了不起,便留他做小吏,区寄不愿意。刺史于是送给他衣裳,派官吏护送他回到家乡。 从此,强盗们都委害怕他。 岳家军中的勇少年岳云 南宋时期,民族英雄岳飞的儿子岳云自幼习文练武,岳云的母亲岳夫人一见儿子习文就高兴,一见他练武就不高兴,生怕他早早离家出征。 一次岳云和姐姐、众少年在庙前练武,适逢下雨,他们跑入庙中,岳云睡着了,他练武心切,梦中还念念不忘上阵杀敌。天色已晚,岳云回家后见母亲生气,就跟母亲讲起为报效国家的历代英豪。 此时金兵偷袭岳家庄,危急关头,岳云请求出战,祖母同意了他的请求,命他带领村民、家将杀退金兵,保卫家园。村外,岳云带着众少年和金兵交手,金兵见是些少年,不免轻视,但岳云和众少年英勇、机智,把金兵打得落花流水,大胜回庄。 祖母见岳云已长大成人,决定让他到牛头山投奔父帅。途中,岳云和关胜的后代关铃相遇,两人比武后结拜为兄弟。 岳云上了牛头山,看到高悬着"免战牌",不明白为何如此,难道是战不过金兵!一气之下,挥捶砸碎了"免战牌",又敲起了军鼓。岳飞不知何人如此大胆,破环军纪,打乱了他的整个部署,立即升帐问罪。不料破环军纪的却是自己多年不见的儿子,他十分痛心,但为了整肃军纪,岳飞下令将岳云推出斩首。在众将的劝阻下,又听了岳云的慷慨陈词后,岳飞决定让岳云出马,大战金兀术的儿子金弹子,戴罪立功。 岳云虽刚满15岁,在战场上他却像一个真正的武将一样,挥舞银锤,大战金兵,获得全胜。岳飞因岳云立功免罪。岳云这一仗的得胜,为牛头山更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从此他跟从父亲岳飞转战疆场,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风波亭上,他与父亲一起被秦桧害死。 少年英雄夏完淳 夏完淳是明末一位少年抗清英雄,被害时才十七岁。 夏完淳的父亲叫夏允彝,他的老师,就是在当时很有名的陈子龙。夏允彝是明朝的一员大将,满清入关,明朝灭亡后,夏允彝和陈子龙一道联合起兵抗清。 十四岁的夏完淳,就追随父亲和老师走上了抗清的战场。但终以无力回天,兵败后其父夏允彝自杀。夏完淳又随老师陈子龙加入吴易军,吴易军也兵败后,夏完淳流亡于江汉之间,继续进行抗清活动。 1647年夏天,夏完淳被人告发而被捕。解送到南京后,他在监狱里被关押了八十天。最让人感动的就是那最后一次庭审,主审官就是那赫赫有名的洪承畴。 洪承畴早就知道夏完淳是很出名的江南“小神童”,为爱其才华,他想用感化的手段,让夏完淳能悔过自新,为清庭出力。但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夏完淳明知堂上坐的就是洪承畴,却指着洪承畴厉声说道:“我听说我朝有个洪亨九(洪承畴的字)先生,是个豪杰人物,当年松山一战,他以身殉国,震惊中外。我钦佩他的忠烈。我年纪虽然小,但是杀身报国,怎能落在他的后面。”这番话不但让洪承畴啼笑皆非,更让他如坐针毡,一头的冷汗直往外冒。堂上的衙役们,以为夏完淳真的不认识洪承畴,就告诉他大堂之上坐的就是洪承畴。夏完淳“呸”了一声说:“洪先生为国牺牲,天下人谁不知道。崇祯帝曾经亲自设条,满朝官员为他痛哭哀掉。你们这些叛徒,怎敢冒充先烈,污辱忠魂!”说完,他指着洪承畴骂个不停。洪承畴被骂得脸如死灰。 1647年九月,这位年仅十七岁的少年英雄夏完淳在南京西市被斩首。 自故英雄出少年,他那报国驱虏的抱负,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以身相践留名节的豪情,虽有免死之机,但依然慷慨赴死的大义,都将辉映千古!参考资料:http://www.mmmca.com/blog_u5144/p_full/66385.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彭桓武1915年生于吉林长春。原名彭梦熊,因生他时母亲梦见一只可爱的小黑熊破门而入,后改彭飞,再改名彭桓武。前者意隐着要像岳飞一样精忠报国。后者则是从张飞,岳飞的字号里各取中间一字,意蕴着对自己更高的目标。父亲彭树棠是湖北省麻城县王岗乡人,系晚清举人,20岁补博士弟子员,肄业于两湖书院。因德学兼优,1897年被湖广总督张之洞选派往日本早稻田大学法政专科学校读书。回国后任湖北省师范庚壬堂监学。1904年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日本夺占了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南部的殖民利益,后并吞辽东半岛。政势复杂,东北三省边务工作繁重,急需人才。总督择英举贤,调娴熟日语、精通法学的彭树棠任延吉边务公暑参事兼延吉开埠局坐办,掌管涉外事务。他工作尽责,对延吉边界白俄屡次挑衅都运筹帷幄消患于无形。后任民国第三任长春县县长。他手书“衙作禅堂心作佛,民为眷属国为家”对联,镌在自己的衙门口并以此为座右铭。他的敬业为民、两袖清风赢得了长春人民的爱戴,人民尊称他为“长春彭”。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政权,党派纷争,作为主争派的他受到排挤,官越做越小。1919年政府嘉奖他“嘉禾章”,却又明确告知需花钱行贿。他拒绝行贿,愤而辞职。晚年致力于教育与慈善事业。而母亲陈思敏的俭朴使他学会怎样用最低的标准生活;母亲的反叛性格,为生存、为前途坚强进击的精神则深刻影响着他,使他在人生目标的追求上百折不回。
父亲以国为家,为理想从政,为理想弃官的正直,还有给他讲的那些英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深植了高尚的爱国情操。父亲的心灵感动净化他的灵魂,伴随他一身。扶弱宽容的因材施教彭桓武一出生就身体不好,疾病陪伴他整个童年甚至一生。彭桓武2岁时就能做简单的算术题,对数字感兴趣,四岁上学后更甚。数字符号对他有超常引力。在同学处借到一本《小朋友》,对里面的数学题很感兴趣,他在父亲鼓励下做好了寄去。他的解题得到编辑部高度赞赏,向他赠送《小朋友》杂志,一直到他不再是小朋友为止。七年中他因病断断续续读小学:上过教会学校,私塾。更多的则是病休。这时往往母亲为他煎药,父亲则给他讲司马迁的故事,鼓励他勇敢地与疾病作斗争。还让他看《史记》,让古代的英雄事迹滋养儿子的身心。小时彭桓武挺淘气,有一次将父亲书房夹层掏空,放入小煤炭、木柴、点燃。烟火四起,将父亲的书籍烧坏了不少。父亲救火后,语重心长地说:这多危险!好好读书将来造新式武器打击侵略者才是真正有志气!说得儿子低下了头。父亲这种爱护、矫正、鼓励、参与伴随着他整个少年。一心为国的伟大功勋彭桓武随着快乐、能干、会办事、全班第一的哥哥考入毓文中学并插入初三。他的知识在这里突飞猛长。数学高老师来自南开大学,教学逻辑严密,推理清楚,灵活培养学生。每次出五道20分题与二道60分题,让学生自己选做。彭桓武挑战自我,选60分的题。也是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物理并与物理结下不解之缘。杨老师来自北大,很会教书育人。彭桓武原以为物理公式是在整理实验结果时得出。他请教杨老师透镜公式,老师借给他普通物理英文教科书让他自学。他终于明白:公式只需要实验得出的折射定律就够了,其他都是用学过的三角、几何、代数运算。这是后来他成为理论物理学家的起点,使他终身受益。以后他在清华主修物理,选修化学,旁听数学,同时如饥似渴地博览群书:学德语,读科学巨著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汤姆生的《科学大纲》等。成为著名的“清华四杰“之一。在清华期间,父亲曾来北京看望儿子并问儿子大学毕业后的打算。当听到儿子说“还想上学”,父亲点头,说自己也不希望他回家乡,长春成不了大事。尽管已经丧妻的他需要儿子,但为儿子的前途他割舍了自己对亲情的需求。这是父子俩的最后一面。以后,他像父亲期望的那样,在云南大学任教,1938年赴英学习,1940年在爱丁堡大学理论物理系毕业并拿到哲学博士学位,1943年进行场的量子力学与统计力学一系列探索性工作,获爱丁堡皇家学会的“马克杜格尔.布里斯班”奖。1945与海毕索勒.哈密顿合作研究HHP理论,发展了量子跃迁几率的理论,用能谱强度首次解释宇宙线的能量分布与空间分布,名扬世界。1949年五月,彭桓武任清华物理系教授,11月筹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55年任科学院学部委员。1957受命全面负责原子反应堆研究工作,1958后从事原子弹氢弹核潜艇的理论研究设计制造工作,做出杰出贡献。1982年获自然科学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999年获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国务院授予“二弹一星”元勋奖章。纵观他的一生,可以说:父亲的身影始终叠印在他闪闪发光的里程和荣誉里。难怪彭桓武一直到80多岁,还在会上谈起父亲对他心灵的冶炼,表达他对父亲的深深感激之情。
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2、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3、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劝报亲恩篇》  4、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5、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冰心  6、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7、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王建  8、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9、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1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曰  11、了解自己孩子的父亲是明智的父亲。——莎士比亚  12、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13、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14、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15、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16、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17、父亲是财源,兄弟是安慰,而朋友既是财源,又是安慰。——富兰克林  18、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19、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20、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21、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22、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23、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2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清)李毓秀《弟子规》  25、使你的父亲感到荣耀的莫过于你以最大的热诚继续你的学业,并努力奋发以期成为一个诚实而杰出的男子汉。——贝多芬  26、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27、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28、父兄若一处,任向边头老。刘驾《唐乐府十首·乐边人》  29、在儿子面前,我不是总统只是父亲。——罗斯福  30、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31、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32、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33、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34、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清)李毓秀《弟子规》  35、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36、父爱是水。——高尔基  37、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38、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39、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40、长幼有序。——孟子  41、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42、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聂夷中《田家》  43、爸爸是什么样的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心目的爸爸是什么样的人。——安妮·赛克顿  44、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明)《增广贤文》。  45、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46、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47、在孩提时期,我不能想象还有什么需要比父亲的保护更强烈。——佛罗伊德  48、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春秋)《孟子·离娄上》  49、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50、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51、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李毓秀《弟子规》。  52、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53、顾我,复我。——《诗经》  54、你的父亲感到荣耀的莫过于你以最大的热诚继续你的学业,并努力奋发以期成为一个诚实而杰出的男子汉。——贝多芬  55、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马雅可夫斯基  56、父子更抱持,涕血纷交零。——柳宗元《韦道安(道安尝佐张建封于……》  57、袴襦砧动地,父母歌闤闠。——贯休《上孙使君》  58、父不父,兄不兄。——贯休《上留田》  59、父兄若一处,任向边头老。——刘驾《唐乐府十首。乐边人》  60、父兄未许人,畏妾事姑舅。——于濆《宫怨》  61、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小雅·蓼莪》  62、归来不买食,父子分半菽。——元稹《竹部(石首县界)》  63、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王昭君《怨词》  64、父母吞声哭,禽鸟亦为啼。——孟郊《尧歌(一作舜歌,赏郑氏庄……》  65、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66、功成道上兮列旌旗,父老远来兮相追随。钱镠《巡衣锦军制还乡歌》  67、哀哀父母,生我劳瘁。诗经《小雅蓼莪》  68、一间茆屋何所直,父母之乡去不得。王建《古从军》  69、父归坟兮未朝夕,已分黄金争田宅。贯休《行路难》  70、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渡辽水》  71、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杜甫《百忧集行》  72、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73、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74、归来不买食,父子分半菽。元稹《竹部(石首县界)》  75、妙年出补父兄处,公自才力应时须。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76、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李洞《感恩书事寄上集义司徒相公》  77、哀哀父母,生我劳瘁。——诗经《小雅·蓼莪》  78、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苏轼《送贾讷倅眉》  79、何时天狼灭,父子得闲安。——李白《幽州胡马客歌》  80、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卢仝《示添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古英雄出少年出自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