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卡能查到消费明细吗怎么查询没有记录?

前两天看到一则关于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的报道:可能有人想问:这个平台是干嘛的?简单说,就是医保全国联网,即把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医疗救助、价格管理、药品招采等医保相关的信息统一到一个平台上。因为在此之前,这些系统是各部门管各部门的、各地管各地的,导致医保各系统分割、区域封闭,信息孤立、彼此不通,极不方便。有了这个统一的信息大数据平台,今后医保政策推行和我们个人办事都便利很多,譬如搞了很多年的跨省异地就医备案,现在网上就可以申请。这个信息平台从2019年开始招标,2020年完成平台主体搭建,然后在各个省市逐步推行,到今年3月底已在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上线运行,算是全面建成。目前平台涵盖了14个业务子系统,对接了40万家医保定点医院+40万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能覆盖13.6亿参保人。这两年推行的电子医保卡,就是在这个信息平台的基础上推出来的。其中面向我们医保参保人的APP——国家医保服务平台,绑定个人信息后可以查询到个人医保信息:按报道,目前有23个省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将2019年以来医保相关的历史数据上传。我查了我个人的“消费记录”,确实是只能查到2019年及以后的就医记录和购药记录:在每笔消费记录下,点击“费用清单”进去,可以看到详细的信息,如在药店购药,药品名称、单价、数量、药品规格、医保编码、医保类型的信息都在其中。就是只要是使用医保卡的,在医院和药店的消费记录一览无余。不过我发现,它显示的医保支付金额并不准确,以我上面2020的记录为例,医保支付金额居然与消费金额一样的,实际应该是总金额减去个人支付才对。大概是数据对接存在问题。虽有不足,但有了这个平台,我们想要查询自己的病史确实方便得多,而且将来肯定会越来越完善吧。就是不知道以后他们会不会继续上传2019年之前的数据。因为医保与商业保险息息相关,所以这个平台的出现,对我们购买商业保险也会有比较大的影响!首先,会方便保险公司的核赔。之前很多人都好奇,保险公司到底是怎么去调查被保人病史的呢?这事不难,只要保险公司想查,掘地三尺都有可能。第三方向保险公司提供资料,也不存在信息泄露问题,因为我们投保和理赔时都会签署授权保险公司获取被保人资料的声明。保险公司核赔时的调查方式,包括且不限于:面访(包括被保人及被保人周边的人);查询医保卡就医记录;查询体检记录;同业理赔记录(同行互通有无)只是呢,以前医保信息没有全国联网,保险公司想要调查被保人的既往病史和就医信息,就得在被保人可能就诊的医院去一家一家的查,那叫一个费劲。现在有了这个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与医保有关的信息,那就是一键查询的事儿,多便利!因此呢,以后再想带病投保、钻核保系统漏洞的那点小心思,越来越没容身之地了。总之以后投保,一定要认真对待健康告知,尽量做到如实告知。当然了,保险公司这些调查手段,并不是每一起理赔案全部都用上,具体案例具体使用。像小金额的理赔,就不值当保险公司花费那么大的成本,但下面几种理赔申请,肯定会是核赔的重点调查对象:等待期刚过就出险的;短期内集中投保多份大额保单的;理赔金额较大的;频繁意外出险的;之前有人吐槽说,保险公司可真会拿捏,投保时不过问、不调查,到理赔了就死卡,这不赔、那不赔,早干嘛去了……譬如我们曾经一篇理赔案例下面就有不少类似的留言:之所以投保前不调查、而是在理赔时才调查,主要是因为成本的考量吧。我们想想啊,投保前调查和理赔时调查,哪个花费的精力更多、花费的成本更高?显然是发生理赔时集中调查的成本更低。保险公司当然也可以做到投保前调查,但成本也会加到保费上去,对投保人来说,也未必划算。只是呢,保险公司在投保前不调查,而将如实告知的责任都推到消费者身上,是不是不公平?毕竟健康告知的问询太过专业,投保人很容易出现理解偏差而导致未如实告知,又或者因为因为疏忽或忘记而没有做到如实告知。针对这个问题,保险法有明确的条款说明,对于这种非重大过失导致的未如实告知拒赔,如果打官司,被保人基本是赢的,这就是保险法对于消费者在投保时弱势方的一种保护。只是打官司毕竟太过费时费力,所以最好能在投保时如实告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而医保信息统一平台的出现,让投保人可以便利的查询到个人的历史就医和购药记录,能更好的做到如实告知。总之呢,医保信息统一平台的出现,将会对投保和理赔带来很大影响,对投保人来说有利有弊吧。此外,按照上层规划,有了医保信息统一平台后,会倒逼公立医院改革,那么一些医院的收费黑洞是不是也可以得以堵上,让我们患者少花冤枉钱?似乎可以期待下。关注玩保录,不被保险玩!
雪球/头条号/微博/搜狐号
知乎:玩保录/保险玩家
玩保哥微信:inspler

  现在医保比较完善,每个人都可以参加医保,享受医保待遇,很多人都会及时缴纳医保费用。有的人在医保缴费以后却查询不到缴费记录,那么今天就来说一说,医保缴费查询不到个人应缴信息是什么原因?医保缴费查询不到个人应缴信息怎么办?
  一、医保缴费查询不到个人应缴信息是什么原因
  医保缴费查询不到个人应缴信息的原因主要是医保缴费系统有延迟,系统数据还没有进行更新。
  医保缴费查询不到个人应缴信息可能是因为医保缴费系统的数据会发生一定的延迟,尤其是那些互联网缴费平台与医保缴费系统会经常出现延迟,而且数据的对接并不是非常及时,这样就会造成医保缴费查询不到个人应缴信息。
  另外,如果查询方法出现错误,也会导致参保人查询不到个人应缴信息。
  二、医保缴费查询不到个人应缴信息怎么办
  医保缴费查询不到个人应缴信息可以过一阵子再查询,等医保缴费系统更新好以后再查询就可以查到医保个人应缴信息了。
  大家还可以直接去当地的社保局服务窗口进行查询,也可以在次月再进行查询。缴费完成的次月,医保缴费系统就会完成更新,参保人就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查询。
  参保人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通过正确的途径进行查询,尽量选择正规的网上平台,避免个人信息泄漏。
  三、医保缴费查询在哪里查询
  医保缴费查询可以在线上线下进行查询,具体方式如下:
  1、线上查询:可以直接登录当地的社保网站、社保APP进行查询,或者通过微信、支付宝也可以查询医保的缴费详细记录。
  2、线下查询:可以携带身份证、社保卡直接去当地的社保局服务窗口进行查询,或者在社保局服务大厅的自助机上进行查询。
  3、电话查询:参保人可以拨打电话12333,根据语音提示或者转人工服务就可以查询医保缴费记录。
  以上就是医保缴费查询不到个人应缴信息的有关内容介绍,医保缴费查询不到个人应缴信息的原因是医保缴费系统没有及时更新有关数据,大家可以等待一段时间以后再查询。
【免责声明】文章采自网友投稿刊登及网络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对文中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交流。
用医保卡买药,保险公司是可以查到的。不仅会影响你购买保险,如果买了也可能在理赔时出现纠纷。像在药店买药,顺手帮爸妈买几盒降压药;父亲没交医保,刷自己的卡给他挂号看病;或者借给亲人朋友去体检......这看似 “薅” 了医保的羊毛,但等你买保险时,就会发现给自己挖了个大坑。今天深蓝君跟大家聊聊 医保卡外借。一、医保卡外借,后果严重吗?在《流感下的北京中年》里,有这样一段对话:“当初为什么没有给爸爸买份保险?”“他的医保卡给爷爷奶奶开过药,保险公司日后很可能拒赔,所以就没买……”的确,医保卡外借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问题 1 :可能被拒赔我们先来看个真实案例:2017 年 3 月,湖北的黄先生买了 50 万重疾险。2018 年 10 月,黄先生查出甲状腺癌,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保险公司调查后拒赔,理由是 “隐瞒高血压病史”。黄先生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向来血压正常,咋就隐瞒病史了?原来保险公司查出,他的医保卡在 2012 - 2014 年有多次购买降压药的记录,但投保时并未告知有 “高血压”,因此拒赔。黄先生辩解,药是给父母买的,不过无法提供证明,最终保险公司还是坚持拒赔。由此可见,保险理赔 “认卡不认人”。外借他人产生的 医疗记录都记在自己名下,哪怕是别人的问题,也被默认是你的病史,对理赔埋下隐患。问题 2 :直接拒保实际上,医保卡外借涉嫌 “骗保”。我国《 社会保险法 》第 88 条有规定:据《绍兴日报》报道,患有高血压的邹某让女儿拿父亲的医保卡买药,合计报销 11376.64 元。最终,追回赃款并罚款 22753.28 元。母女皆被判诈骗罪,拘役 3 个月,缓刑 5 个月,罚款 2000 元。如今,不少保险公司也对医保卡外借 采取 “零容忍” 态度,直接拒保。例如渤海人寿、瑞华人寿、复星联合、光大永明、昆仑健康、阳光人寿、三峡人寿、长生人寿、复星保德信……因为医保卡外借本来就属于不诚信行为,保险公司会认为你骗保风险大。宁可错杀一百,也不愿漏网一个。二、医保卡外借,你是哪种情况?既然医保卡外借影响买保险,有的朋友就慌了:我的医保卡早就外借过,怎么办?深蓝君建议大家先别慌,因为医保卡外借是一个很笼统的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1、外借买药医保卡的钱存在 “个人账户”,不同城市的使用规定差异很大:广州:可以为家人买药;北京:可以取钱出来花;深圳:可以购买商业保险。因此,如果政策允许你用医保卡给家人买药,这种情况就不属于外借。但如果没有这个政策,那又该如何?我整理如下:直接说结论:常见小病:像感冒发烧,基本不影响买保险。一般慢性病:肝炎、肾炎之类,投保前最好做相关体检,证明自己是健康的;投保时也可以试试多投几家保险公司。特殊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之类,因为可以通过药物控制,所以体检也无法证明健康,这种基本会被拒保。由此可见,买不同药的处理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投保时也得 “对症下药”。2、外借看病比买药更麻烦的是外借看病,因为 门诊、住院的医疗记录 都记在你名下。万一发生理赔,保险公司肯定会查到。如果医保卡只是帮忙付钱,没有用于挂号看病,一般不算自己的医疗记录。对于外借看病,我们依然分情况看:继续看结论:常见小病:像感冒发烧很常见,一般不会影响投保和日后理赔。检查异常:例如乙肝小三阳、甲状腺结节等涉及健康告知的疾病,最好提交近 2 年内的体检报告审核。慢性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想要通过核保很困难。综上所述,医保卡外借不能一概而论,不同情况会有不同的处理办法。当然,最好的方法是不要外借医保卡,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如果你觉得借了医疗卡可以不用告知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查不到,那绝对是大错特错。各家保险公司都有《理赔调查规则》,理赔人员也会根据经验来判断。具体调查手段有哪些?我们整理如下表:可以看到,医保卡使用情况、医院就诊、体检记录等,是首当其冲要查的。有的保险公司有自己的调查团队,而有些公司会外包给第三方调查公司。正所谓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第三方调查公司往往有更广阔的人脉关系网,就算是疑难杂症,他们掘地三尺也要查个明白。另外,保险公司之间会沟通理赔信息。最常见的就是建个理赔交流群,里面汇聚了各家保险公司的理赔人员。所以总的来说,保险理赔调查方式有很多,我们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买保险就是买安心,千万不要给自己挖坑。现在一场大病动辄几十万,如果买不了保险,或者买了不能理赔,确实是一件遗憾的事。最后,千言万语一句话:医保卡千万别外借!我是深蓝君,专注保险测评,日常科普保险干货。如果回答对你有用,欢迎点赞支持!以下精华文章,尽是深蓝君总结多年的从业经验后创作而成;在买保险之前看一看,绝对可以帮你省下几万的冤枉钱!保险购买攻略:普通人买保险应该避开哪些坑?婴幼儿买什么保险?想给父母买份保险, 哪个险种比较好?卖保险的都看不起支付宝好医保?为啥?保险哪种最好?如果预算有限,只买一种保险,买什么最合适?百万医疗险只要几百块,凭什么重疾险要几千上万?医疗险不能替代重疾险吗?全网高性价比保险产品测评:成人重疾险排行榜,每月实时更新!儿童重疾险排名榜,每月实时更新!定期寿险排名榜,每月实时更新!百万医疗险、小额医疗险排名榜,每月实时更新!成人、儿童、老人意外险排名榜,每月实时更新!全国“惠民保”大集锦!北上广深、重庆、成都、杭州、安徽......记得收藏,会持续更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保卡能查到消费明细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