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劳动可以个人如何实现自己的财富增加财富?

不一定。勤劳能够创造财富。但勤劳者却未必能够分到财富。为什么?财富的本质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理解财富的本质。财富到底从哪里来?很多人说,从劳动中来。没错,劳动可以创造财富。只有通过劳动才能把产品创造出来,换取财富。假如你每天劳动 8 个小时,一年种出 200 斤大米,那么你的财富就是 200 斤大米可以换来的东西。如果你勤奋一点,每天劳动 12 个小时,一年种出 300 斤大米,你的财富就是 300 斤大米可以换来的东西。这时候,财富 = 劳动。那么,是不是财富就完全等于劳动呢?不一定。财富跟劳动有很大的相关性,但并不完全等于劳动。比如,你买了自动播种机,买了自动喷洒农药机,买了自动收割机,这些机器使得你的生产率大大提高,让你每天只需要劳动 2 个小时就能种出 500 斤大米。那么你的财富就是 500 斤大米可以换来的东西。你的劳动虽然变少了,但是财富却增加了。这时候,财富 = 劳动 × 生产率。生产率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知识、科技、工具、机器、流程、方法……这些东西,共同决定了你创造财富的生产率。那么,是不是财富就完全等于劳动 × 生产率呢?不一定。你在中国生产大米,大米卖得很好,是因为几乎每家每户都要吃大米。但假如你在美国生产大米,大米卖得可能就不如在中国好,因为美国人并不是每家每户都吃大米。大米在美国的价值,就比在中国要小一点。所以,生产同样多的大米,你在美国获得的财富要比在中国少一点。同样的商品,因为不同客户群体对它的需求不同,它所产生的效用就不同。所以,除了劳动和生产率,财富还取决于效用,即这就是财富的本质。财富 = 劳动 × 生产率 × 效用如果把三个因素对应到这个时代的基本资源,那么劳动就代表人口资源,生产率就代表科技资源,效用就代表商业价值。理解了这个逻辑,你也就理解了:我们国家前期经济飞涨,得益于我们拥有人口优势。美国能够一直稳坐国际老大的交椅,得益于他们科技发达。而对于个人来说,劳动代表着你能投入的时间,生产率代表着你的杠杆,比如知识、工具、团队、资金等,效用代表着你的劳动能创造的单位价值。这三个因素,共同决定了你能创造的财富。劳动创造财富的两个问题虽然劳动、生产率和效用这三个因素共同决定了财富的多少。但是财富最基本的来源还是劳动。劳动是「1」,生产率和效用是「1」后面的很多个「0」。没有劳动,就没有财富。所以我们说劳动创造了财富。但是,用劳动来创造财富,有两个非常大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劳动创造财富,天花板很明显。在早期,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时间,所创造财富的总量上升得非常快。但是慢慢地,创造财富的增速开始放缓了。再往后,就算再增加劳动时间,所创造的财富总量也几乎不增长了。这就到达了一个天花板。以我自己为例。我无论怎么努力,也不可能一年讲 367 天的课,这是我自己劳动创造财富的天花板。再以公司为例。做任何一件事,一开始让 2 个人去做,能做 3 个人的事。让 10 个人去做,能做 10 个人的事。但是,如果让 100 个人去做,可能只能做 50 个人的事。公司投入人力的边际效益是递减的(见图 5-6)。图 5-6 劳动创造财富的天花板(边际效益递减)就像有一块农田,让一个农民来种,他辛辛苦苦劳作了一年,发现自己并不能充分利用这块农田,他所创造的财富会受到自己的体力的限制。如果让 10 个人来种,你会发现,他们所创造的财富几乎增长了 10 倍。那让 100 个人来种呢?会有 100 倍的增长吗?不会。你发现他们所创造的财富可能只有 50 倍的增长,因为劳动力已经达到饱和。这时候,即使投入再多的人,也不可能创造更多的财富。这就是劳动创造财富的天花板。劳动创造财富的第二个问题:劳动能够创造财富,但是劳动本身并不分配财富。创造财富就等于赚钱吗?并不是。创造财富不叫赚钱,分配财富才叫赚钱。为什么很多人一年工作 365 天,勤恳劳动创造财富,最终却没有获得很多财富?就是因为他并不拥有财富的分配权。举个例子。假如创造一件商品,需要七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分别由一个人完成(我们用数字 1~7 来代表完成每个步骤的人)。最终,这个商品卖了 70 元。那么,问题来了:7 个人,创造了 70 元的财富,这 70 元应该怎么分?按每个人创造的价值来分吗?可是,每个人到底创造了多少价值,是很难衡量的。那就按照最简单的办法,平均分配!7 个人,每个人分 10 元(见图 5-7)。图 5-7 7 个人平均分配这时候,有人不答应了。2(第 2 个步骤的人)跳出来说:「我的工艺非常复杂,我每天干 18 个小时,特别辛苦,应该给我分 15 元!」应不应该给他分 15 元呢?这就要看其他 6 个人答不答应了。其他 6 个人一合计:「不行,给他分 15 元,我们分到的钱就少了!凭什么?我们也很辛苦啊!」那怎么办呢?有没有其他人,也能干 2 的这件事?于是,这 6 个人跑到市场上,吼了一嗓子:「10 元!有谁能做这件事?」这时,马上有个叫 2.1 的人跳出来说:「我愿意干!我愿意干!」于是,原来的 2 就出局了,每个人还是分到 10 了。如图 5-8 所示。图 5-8 平均分配这时候,2 着急了:「还是我来吧,还是我来吧!我不要 15 元了,我也不要 10 元了,我只要 8 元!」其他 6 个人说:「行啊,那你回来吧。」2 回来之后,分 8 元,而其他 6 个人,每个人分 10.33 元。所以你看,2 这个人,虽然很勤劳、很辛苦,具备创造财富的能力,但是,他却不具备分配财富的能力。那谁才具备分配财富的能力?要看整个链条上,谁是真的不可替代的。假如,1、2、3、4、5、6、7 中,只有 4 不可替代。这时候,4 跳出来说:「10 元太少了,我要 20 元!」其他 6 个人很生气:「2 要 15 元我们都没同意,凭什么给你 20 元!我们找个人把你干掉!」于是,这 6 个人跑到市场上,吼了一嗓子:「10 元!有谁能做这件事?」没人理。这 6 个人有点蒙,他们咬咬牙,又吼了一嗓子:「15 元!有谁能做这件事?」还是没人理。这 6 个人惊呆了,内心在滴血,心一横,又吼了一嗓子:「20 元!有谁能做这件事?」任凭他们吼破了嗓子,依然没人理。最后,他们悻悻而归,只能答应 4 的条件,他们想:算了,就给他 20 元吧。给他 20 元,我们 6 个人每人还能分 8.33 元,总比没有强。4 分到了 20 元,很高兴,心想:原来还能这么干啊!那我再多要点,我要 40 元行不行?其他 6 个人马上昏了过去:「给他 40 元,我们每个人只能分 5 元了。可是,市场上又找不到可以替代他的人。算了,5 元就 5 元吧,反正在其他地方干活也是 5 元。」6 个人虽然咬牙切齿,但最终还是接受了。如图 5-9 所示。图 5-9 4 分得 40 元4 尝到了甜头,马上再次要价:「那我要 50 元行不行?」其他 6 个人一听,马上跳起来拍桌子:散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如何实现自己的财富增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