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治理通货紧缩的现代货币主义认为政策主张的说法,错误的是(  )。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较低,截止到2015年2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持续36个月下降,且降幅呈扩大趋势,持续时间创改革开放以来新高。因此,从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和工业生产者价格持续下降的走势看,我国目前面临通货紧缩压力,有必要对通货紧缩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1、对通货紧缩相关概念的界定20世纪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期间,通货紧缩曾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许多国家都发生通货膨胀,有些经济学家断言20世纪是通货膨胀的世纪,长达半个世纪对通货紧缩的研究让位于通货膨胀。然而,在经历了50年左右的反通货膨胀的斗争之后,世界经济又面对通货紧缩的挑战,从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开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及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使世界上许多国家面临通货紧缩压力。但目前对通货紧缩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西方经济学家一般将通货紧缩定义为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或者单位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上升。国内部分学者从外部标志来定义通货紧缩,部分学者则从产生的原因或效应来定义。国内对通货紧缩的定义分为三类:第一种观点为单要素论,即通货紧缩是物价水平的普遍持续下降,这种观点和国外经济学界关于通货紧缩的主流观点比较接近。第二种观点为双因素论,认为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第三种观点为三要素论,认为通货紧缩是经济衰退的货币表现,即价格、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水平三个指标的持续下降,通货紧缩与经济衰退相伴随,是经济衰退的货币表现,或者是相对量的下降,即价格水平的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降低。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降或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持续下降不是发生通货紧缩的先决条件。一般来说货币供应量减少通常会引致通货紧缩,但出现通货紧缩并不一定是由于货币供应量减少导致,关键在于对实际经济增长与物价起作用的不是名义上的货币供量,而是实际上的货币流通量,货币流通状况是膨胀还是紧缩,衡量的标尺本质上是商品正常流通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而并非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或减少。即使货币供应不减少,若通货存量小于商品流通量对货币的需要量,通货紧缩仍会出现,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跌有可能与M2适度增长并存,这与特定的货币结构有关。如代表经济中流通部分的货币供应量的流动性下降,即M2中储蓄存款比重大,这种特定货币结构下的通货紧缩现象。通货紧缩并不一定出现经济衰退。就长期性通货紧缩来考察,有伴随经济增长率减缓的通货紧缩,也有伴随经济增长率的上升的通货紧缩。如英国19世纪20年代发生通货紧缩,但其经济增长率呈上升态势,该期间是英国工业化的中后期,价格水平呈现出长期的下降趋势,主要是因为劳动生产率上升较快。美国19世纪中后期发生通货紧缩,但其经济增长率高达7%以上,这一时期是美国赶超英国的时期,技术进步较快。但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通货紧缩确实伴随着经济衰退和货币供应量的下降,因此,认为通紧缩一定伴随着经济衰退和货币供应量下降的观点忽视了30年代以前通货紧缩的特征,通货紧缩不等于经济衰退。笔者认为,正确定义通货紧缩的概念要抓住其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即价格水平普遍的和持续的下降,对于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涉及的是价格下降的成因或后果,是对通货紧缩概念的外延进行充实。因此,通货紧缩就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和持续的下降。为了精确定义通货紧缩,还要定义价格水平下降的幅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理性情况下,CPI同比涨幅为负就认为是通货紧缩,发达国家将通货膨胀率目标维持在2%左右,IMF认为当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小于1%时,就可以认为该国发生了通货紧缩。度量通货紧缩的指标主要有GDP平减指数、CPI和PPI,由于GDP平减指数是季度数据,缺乏月度数据,与PPI相比,CPI与居民的生活联系更为密切,因此通常选择CPI同比涨幅作为通货紧缩的度量指标。因此,实际经济分析中一般认为CPI同比涨幅低于1%,且持续6个月以上,就认为是通货紧缩。2、通货紧缩的形成机理总结20世纪30年代前,尽管世界上很多国家发生过通货紧缩,但对通货紧缩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到了20世纪30年代世界出现大萧条后,研究通货紧缩的成果日益丰富,对通货紧缩形成机理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凯恩斯的通货紧缩理论。凯恩斯认为通货紧缩主要是由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凯恩斯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治理通货紧缩的经典之作,是针对30年代大危机中存在大量非自愿性失业和严重的通货紧缩而提出来的。凯恩斯认为,经济之所以会发生生产过剩危机,产生失业与严重通货紧缩,根本原因在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包括投资需求不足和消费需求不足,而它们又是由三个心理规律,即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性偏好规律所决定。凯恩斯首先强调通货紧缩是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然后提出了资本边际效率下降的理论,指出在一个经济周期的繁荣后期,资本产品的数量不断增加,投资的继续增加,使得资本边际收益率下降,加上流动性陷阱的存在,人们的投资加速减少,并通过乘数的作用使有效需求和收入下降,推动通货紧缩的形成。凯恩斯立足于需求面来解释通货紧缩,是在实体层面解释30年代大萧条的理论中最有影响的一种,但忽视了货币金融因素的影响。二是克鲁格曼的通货紧缩理论。克鲁格曼认为通货紧缩是总需求不足造成的,而物价下跌则是市场价格机制强制实现经济均衡的一种必然,更是流动性陷阱作用的结果。克鲁格曼是在研究日本经济的过程当中形成其通货紧缩理论的,对于日本的通货紧缩,克鲁格曼从人口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人口老龄化是制约整个社会总需求的主要原因。克鲁格曼进一步发展了凯恩斯主义流动性陷阱理论,认为流动性陷阱的存在是通货紧缩的必要前提,他认为在信用货币条件下,由于存在流动性陷阱,使得传统的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紧缩时失效。这种情况下,即使短期名义利率降至很低的程度,储蓄的意愿仍超过投资的意愿,使经济处于不均衡状态。要消除储蓄与投资之间的缺口,要么降低当前物价水平,要么降低名义利率,但由于名义利率不能低于零,这使得现行的真实利率高于经济均衡所需的负的真实利率而难以下降。因此,通过这个途径刺激经济不能生效,经济实现均衡的唯一途径只能是物价水平的下降。克鲁格曼主张通过有管理的通货膨胀来治理通货紧缩,通过增发货币,增加需求,以更多的货币吸纳与消化所谓的过剩商品来实现经济的均衡。克鲁格曼发展了凯恩斯主义流动性陷阱理论,并提出了激进的货币政策的主张,形成了一套新凯恩斯主义的通货紧缩理论,但忽略了经济结构的调整,而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是很难实现适度的通货膨胀。三是米塞斯和哈耶克的通货紧缩理论。他们认为通货紧缩是由生产结构的失调引起的,是繁荣(投资)过度的必然结果,一旦危机开始,就应该允许衰退通过市场机制自发治愈,政府干预是有害的,因为他们会导致进一步的扭曲,阻碍资本结构的必要调整。他们的理论与凯恩斯理论恰好相反,他们强调通货紧缩的发生是投资的过度,而凯恩斯理论强调通货紧缩的发生是投资的不足。四是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费雪强调通货紧缩是因过度负债和债务清算导致货币信用紧缩而引发的。费雪的通货紧缩理论主要是从金融方面探讨通货紧缩问题。费雪将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危机中失业与严重的通货紧缩的起因归于债务危机。危机前由于受经济繁荣前景的鼓励,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大量的贷款,使其债务率急剧增长。企业负债过度造成两方面的恶性循环。一方面在负债情况下为了支付利息而动用大量资金,迫使企业借新债还旧债,债务积累越来越多,企业陷入负债陷阱,难以偿还和解脱。另一方面利息的负担加重使企业成本与费用升高,在市场销售困难和货币当局实行紧缩政策的条件下,必然发生亏损,使得企业经营效益下降,进而完全丧失还债的能力,被纵横交错的债务链所束缚,经济运行进入恶性循环,市场物价水平不可避免地持续下跌。费雪认为由于预期资本边际效率下降使得货币当局奉行收缩政策,而正是货币当局的紧缩政策与紧缩行为使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减少,币值上升,最终引起了通货紧缩。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分析的重点在于通货紧缩如何不断深入,对于通货紧缩如何产生的,则缺乏解释力。五是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通货紧缩理论。货币主义的观点认为通货紧缩的原因在于货币政策的失误,用货币供应不足来解释价格水平的下降。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数量的过度扩张引起的,可以通过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消除。与之相对应,通货紧缩则是由于经济中货币存量过少造成的。弗里德曼认为,货币存量主要由经济体系以外的货币当局决定,货币供给具有外生性。由货币供给因素而导致商品市场供给大于需求,从而引发通货紧缩称。弗里德曼认为当货币收缩时,货币的边际收益上升,人们就会将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转换成货币资产,直到重新构成新的资产组合使各资产的边际收益率相等。这就可能导致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价格的下降。弗里德曼认为货币存量的变动和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不是机械不变的,产量的变动和公众希望持有的货币数量的变动会造成货币存量的变动与价格变动之间的不一致,因此,不仅要考察单位产量的货币存量,同时要考虑到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六是虚拟经济与通货紧缩。在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中,货币主要用于真实产品和服务的交易。然而在当代经济中,有大量的资产,包括房地产、金融资产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交易,其交易额已大于实际资产的交易额。显然货币不仅用来媒介实际经济交易,以地产和金融活动为主的虚拟经济同样需要大量货币。因此,仅仅考虑实际经济中的产品和服务与货币数量的关系已不足以正确认识物价水平的波动,必须考虑虚拟经济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因此,一个经济体中,如果虚拟经济部分膨胀很快,就会吸引大量货币,造成实体经济中货币量减少,物价水平下降,从而发生通货紧缩。3、不同学派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主张对通货紧缩形成原因认识不同,各学派应对通货紧缩的政策主张有很大区别。凯恩斯学派的政策主张。凯恩斯认为通货紧缩的本质是有效需求不足,摆脱通货紧缩就需要刺激有效需求。其具体主张有:第一,累进税和遗产税。凯恩斯认为,高收入者倾向于储蓄,而只把一部分收入用于消费,如果通过累进税和遗产税对富者的收入进行再分配,就会使贫穷者把新增收入用于消费,从而增加有效需求。第二,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和利息率来稳定经济,主要方法包括调整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第三,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凯恩斯主义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所在,扩大财政支出与削减税率是刺激总需求的有效手段。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与凯恩斯学派不同,供给学派认为生产能力的不足是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由于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各经济主体的投资意愿,所以他们认为,治理措施应当以促进经济主体活动为根本。具体措施包括:第一,降低税率。因为经济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的最终诱因是获得报酬和利润,而且是税后的净报酬和净利润。税率不仅影响到利息、租金等成本,而且最终决定利润和工资中个人所得的部分。所以,降低税率可以直接增加个人收入和企业利润,进而促进储蓄和投资,刺激经营者的积极性。第二,削减政府开支,主张财政平衡。在税率较低时不缩减政府开支,就会扩大财政赤字。为弥补财政赤字,如果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就会加剧通货膨胀,如果发行公债,就会排挤私人投资,引起经济萎缩,并使利率保持较高水平,加重政府偿付公债的利息支出。第三,实施限制性货币政策,恢复金本位制。在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的数量是无法控制的,只有金本位才可以实现对货币数量的有效控制,保持物价平稳和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储蓄和经济增长。货币学派的政策主张。货币学派认为通货紧缩是市场经济循环中不可避免的部分,政府对于通货紧缩的干预只能增加而不是减少经济的波动。由于挤出效应与政策时滞的存在,凯恩斯主张的积极财政货币政策可能导致更加不稳定的经济。因此,货币当局应避免政策的波动。为了应对经济周期,货币存量应该以一个始终不变的固定的比例增加,货币增长率应该大致与最终产品的价值水平保持一致,就可以使物价水平保持稳定。奥地利学派的政策主张。奥地利学派则认为,通货紧缩是过度繁荣的必然后果。经济的自由发展必然会导致生产结构的失调,而通货紧缩是生产结构调整的必要条件,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可能阻碍资本结构的必要调整,导致生产结构的进一步扭曲。因此,米塞斯和哈耶克等人主张,一旦危机已经开始,那就应该允许衰退通过市场机制自发治愈。他们认为,实际可行的政策也许是听任通货紧缩的自然发展,避免可能使事态恶化的那种干预。4、西方国家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经验通货紧缩可能导致经济衰退,治理通货紧缩要比治理通货膨胀更为困难,在通货紧缩条件下,一般物价低于合理水平,因此,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目标,就是要综合利用各种政策措施,促使一般物价上升到合理水平。纵观世界各国通货紧缩及治理的历史,各国历史上通货紧缩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治理的对策各具特色,凯恩斯革命之后,西方发达国家频繁地使用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尤其是在经济萧条时期,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运用成了治理通货紧缩一种不可或缺的宏观政策工具。西方发达国家治理通缩的以下经验值得关注。准确分析通货紧缩的形势。这是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能否取得成功和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之所在。罗斯福新政是最著名的例子,由于当时罗斯福准确认识到通货紧缩的危害,并依据这一认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美国经济面临全面崩溃的厄运,被认为是对通货紧缩准确判断的典范。注意宏观政策的相机抉择,选择合适的政策工具。无论是从各国的实践经验来看,还是从理论分析来看,积极的财政与宽松的货币政策都是摆脱通货紧缩的主要选择。罗斯福新政首先实践了凯恩斯主义,政府可以通过举债,实行财政赤字预算,扩大政府消费,刺激经济增长,使得经济恢复性增长,逐渐摆脱了通货紧缩。日本对通货紧缩的90年代中期以来基本没有摆脱通货紧缩的影响,财政和货币政策对治理通货紧缩均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也许正如克鲁格曼所分析的那样,日本的通货紧缩是人口老龄化的必然结果。因此,我们要从间隔较长的周期因素和结构性因素来分析通货紧缩,政策的着力点应该是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实现总量平衡,应该启动多种宏观调控手段,而不是简单地推行凯恩斯主义政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代货币主义认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