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英国《18年6月16经济学人人》公布2018年全球宜居城巿排名,()荣登榜首,中国有10座城市进入前100名。

日前,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发布了2022年“全球宜居城市排行榜”。这一排行榜是经济学人智库依据稳定性、医疗保健、文化和环境、教育和基础设施等五大因素的30多个定性和定量因素为每个城市进行相对舒适度的评级。2022年“全球宜居城市排行榜”,上榜城市总数由去年149个增至172个,新增33个发展迅速的商业城市。数据来源:经济学人智库在前十名中,欧洲有6个城市上榜,大阪和墨尔本并列第十,加拿大有3个城市进入前十分别是卡尔加里(并列第3)、温哥华(第5)和多伦多(第8),也是前十名中上榜城市最多的国家。1. 奥地利维也纳维也纳是奥地利首都,也是该国最大的城市,因为金色大厅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维也纳在中国有很高知名度,贝多芬、约翰施特劳斯、海顿、莫扎特,几乎能想到名字的音乐巨匠都和这座城市有所关联,这是一个音乐元素融入到骨子里的城市,被称为“世界音乐之都”。位于多瑙河畔的维也纳气候宜人,城建美观,这里很少高楼大厦,街道整洁干净空气好,多瑙河永远是蓝色的,打开水龙头,自来水都可以喝。这里的贫富差距小,社会治安好,犯罪率非常低,有人开玩笑说,这里警察最大的职责是从树上救猫。维也纳的城市管理很人性化,冬天公交车的座位会自动加热,停车开门的时候会向右倾斜,以方便孩子、老人上下,甚至连银行取款机都是先吐卡,后吐钱,以免卡片被遗忘。这也是个很传统的城市,很多人都不用智能手机,在很多公共地点报纸还免费供应。维也纳曾连续10年被联合国人居署评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2. 丹麦哥本哈根哥本哈根是丹麦首都,也是该国的最大城市。都知道丹麦有童话王国的美誉,这里不仅有美丽的童话故事,也有很多童话般的宫殿和城堡,城市充满浓郁的艺术气息,既有现代化的都市感,又有古色古香特色,是世界上最漂亮的首都之一。在海边静静沉思的美人鱼雕像栩栩如生,是丹麦的标志这里气候宜人,夏季平均气温最高只有22℃,是全球著名的避暑城市。这里市容美观整洁,居住环境十分优美,有便捷的地铁环线和完备的自行车道,人们出行可以轻易抵达城市的各个角落。这是一个慢生活的城市,每到午后或是周末,这里大大小小的公园里,就坐满了悠闲享受时光的人们。肚子饿了,街上有各色饭馆,既有丹麦的传统菜肴,还能吃到世界各地的美味。3. 瑞士苏黎世苏黎世常被人误认为是瑞士的首都,这里以清澈纯净的湖泊和阿尔卑斯山脉的美景著称,是瑞士的第一大城市,全球有120多家大银行总部设在这里,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苏黎世历史悠久,是一座中世纪与现代化相结合的城市,老城区鹅卵石铺就的石板路,优雅美丽的古老建筑,许多中世纪流传下来店铺,个性而富有创意,让这里弥漫着怀旧复古的气息,繁华又不失底蕴。这里有非常便捷的公共交通,穿行的蓝色车体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无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各界名人都愿意乘坐公交车出行。这里没有喧闹繁忙,生活节奏不紧不慢,医疗保健系统在全球享有盛誉,连续多年被联合国人居署评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之一。苏黎世还有美食之城的声誉,在这里能吃到全世界的美食,包括法国大菜、地中海小吃、日式料理和中国风味菜肴,最著名的瑞士本地美食是瑞士传统奶酪。4. 加拿大卡尔加里卡尔加里是加拿大的第四大城市,虽然没有温哥华、多伦多出名,但被称为世界上最富裕、安全和拥有最高生活水准的城市之一,多次被联合国人居署评为“世界上最干净的城市”,干净到什么程度呢?全年的PM2.5平均浓度只有5,远低于加拿大其它城市。卡尔加里紧靠落基山脉,四季分明,气候舒适程度名列全国第三。这座城市的医疗福利令人羡慕,全民享受免费医疗,你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急诊看病,医疗福利系统都可以给你报销,不用你花一分钱。卡尔加里的房价很便宜,20万加币就能买到一套公寓楼,40万能买到联排别墅,房价比温哥华、多伦多都便宜不少,是个享受生活的好地方。中国城,在卡尔加里有一座中国城,1880年,中国移民来到这里参与铁路建造,之后就留在此地。5. 加拿大温哥华温哥华城市人口只有60多万,却是加拿大的主要港口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城市被湖泊与海洋环绕,环境非常幽雅,是一个有山、有海、有湖的地方,已连续多年被经济学人智库评为全球最宜居城市之一。冬季的加拿大,大多数地方都是冰天雪地,不过温哥华却“温暖如春”,这里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这里的夏天尤其凉爽,小编有一年7月份来到这里,气温最高只有22℃左右,别提有多舒服。冬季这里的气温在0℃以上,几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在同一天进行滑雪和冲浪的城市。温哥华令人羡慕的是这里的社会福利。本地人看病不用自己掏腰包,一切费用都由政府承担。这里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失业和子女抚养国家都会给你补贴。这里是华人移民扎堆定居的地方,华人占了总人口的21%,走在街道上,随处可见华人开的餐厅、商场,到处都有印着中文的招牌牌匾,很多人到这里买房定居,也导致了这里的房价连年上涨。6. 瑞士日内瓦日内瓦是瑞士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世界著名的钟表之都,大名鼎鼎的百达翡丽、江诗丹顿、劳力士、卡地亚、萧邦等腕表都源自这里。世界卫生组织、世贸组织、红十字会总部等很多国际机构都在这里办公,是著名的国际化城市。日内瓦湖清澈如镜,湖中喷射高度达140米高的大喷泉如一把闪光的长剑直冲云霄,人工美与自然美相映生辉。这里有令人心动的魅力小镇,随处可见的公园,不期而遇的城堡,令人垂涎的美食。良好的治安与便利的交通,让这里成为全世界少有的宜居天堂。日内瓦最著名的建筑是万国宫,是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所在地。7. 德国法兰克福法兰克福是德国第五大城市,也是欧洲的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和金融中心,高楼大厦随处可见,二战中这里80%的建筑都被彻底摧毁,是个在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国际金融都市,既是一个能挣钱的城市,也是一个宜居城市。法兰克福素有 “绿肺”之称,这里有全德最大的城市森林,面积达6000公顷,而且有一半以上位于城区,因为环境好,所以这里很多人都选择步行或骑行上班,平日人们在工作之余可以经常在森林里散心。法兰克福能进入全球宜居城市的前十,与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发达的交通有很大关系。很多人住在城市周边,因为地铁、有轨电车等公交系统发达,许多白天在城里上班的人下班之后,就坐车回到自己在近郊的家。法兰克福是欧洲少数几个有天际线的城市之一,欧洲最高的十座建筑有八座在法兰克福。8. 加拿大多伦多多伦多是安大略省的省府,也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被称为是世界上最安全、富裕和拥有最高生活水准的城市之一,连续多年被联合国人居署评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多伦多的冬天比温哥华要冷,但最低也不过零下10度,比我国的哈尔滨要暖和很多,这里环境好,犯罪率极低,尤其出色的是这里的医疗保健和教育,评比被评为满分,是国际公认的宜居城市。多伦多是一个移民城市,这里人口的49%是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移民,华裔人口有70万,更居全国之冠,除了英语和法语之外,粤语是这里的第三大语种,川、湘、粤以及北方风味的中餐馆遍及这座城市。9. 荷兰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是荷兰的第一大城市,也是荷兰首都。一个有红灯区以及大麻咖啡馆的城市能进入全球宜居的前十名,也是出乎小编的意料。阿姆斯特丹气候宜人,冬季很少低过0 °C,夏季温暖不炎热,八月的平均最高气温仅有22 °C,是一个享誉世界的旅游城市。阿姆斯特丹是个水城,四周运河环绕、河道纵横,水位几乎与街面持平,街道古老宁静,运河两岸的房子都是三层、四层小楼,被蓝、绿、红等各种颜色精心装饰,门小窗户大,我国贵州镇远古城舞阳河两边的房子,和这里的房子就有很多相似之处,显得古老而极有味道。这是一个以活力以及与众不同的夜生活而著称的城市。荷兰人思想开放,在大多数国家明令禁止的黄赌毒在这里竟是合法的,这里闻名全球的红灯区遍布着相关用品商店、表演场所,这一独特的风景吸引了全世界的游客,不过大多数也只是为了看看西洋景。这座城市和很多欧洲城市相比,不算幽静,小编在阿姆斯特丹就见过在其它欧洲城市见不到的车水马龙和非常密集的人群,但这座城市社会治安却很好,幸福指数也不低,曾被评为“欧洲最安全的城市”。运河、风车、小桥、船屋、木鞋和的郁金香,构成了阿姆斯特丹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10.日本大阪作为本次唯一一个上榜的亚洲城市,大阪此前也曾多次登上过经济学人的榜单。去年的榜单中,大阪位居第二,今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排名滑落至第十。大阪位于日本关西地区,是大部分关西旅行线路的重要一站及出入境城市。作为繁华程度仅次于东京的日本主要城市,又紧邻古都京都、可爱的奈良,大阪的光芒往往被掩盖,成为出入关西旅行时的一站式购物中心。显然这个地位对于大阪有失公平,作为旅行目的地,大阪拥有非常多的亮点:购物、美食、亲子旅行、城市景观、古典建筑等等。10. 墨尔本这是一个靠淘金起家的城市。在1835年以前,这里没有人居住,因为发现了金矿,到了1880年,墨尔本已经高度发达,曾被称为当时全世界最富裕的城市。墨尔本是澳洲第二大城市,曾做过26年澳大利亚首都,和悉尼的现代、繁华相比,墨尔本有非常明显的欧式韵味,生活悠闲,文化底蕴更深厚,这里有更辉煌的人文历史,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建筑。这座城市的医疗水平高居全球第二,世界200强医院墨尔本占了4个,澳洲最佳医院前10名,墨尔本就占了一半。这里的平均教育水平高,物价和生活成本较低,治安状况较好。这座城市的环境非常优雅,绿化覆盖率高达40%,维多利亚式建筑、有轨电车、歌剧院、画廊、博物馆以及绿树成荫的花园、小巷构成了墨尔本典雅的城市特色。免责声明文章部分图片来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与版权人联系授权事宜,若转载图片可能存在引用不当或版权争议因素,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方迅速删除相关图文内容,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8年6月16经济学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