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是中电云脑是国企吗金信客户么?


2023-05-12 14:05
来源:
中国基金报发布于:广东省
中国基金报记者 郭玟君
5月11日,在腾讯金融云国产化战略峰会(峰会)上,腾讯云发布金融国产化战略:腾讯云将持续加大技术投入打造新一代国产化精品产品,并依托产品构建全栈领先的国产数字化基座。
同时,基于多年在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省农信联社等20余家金融机构的落地实践,腾讯云首次联合神州信息、长亮科技、中电金信等头部ISV发布《腾讯云银行核心系统分布式转型白皮书》(白皮书),为金融行业提供了核心系统转型到分布式架构的设计思路与实践方法论。腾讯云将携手伙伴,共同构建国产数字化解决方案生态。
汤道生:自主创新是金融安全和长远发展的基石
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在致辞中表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液,自主创新是金融安全和长远发展的基石。”
(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
汤道生认为,过去十几年,金融与数字科技深度融合,产生了移动支付、互联网银行等全球领先的创新应用。目前,科技行业在大数据、数据库与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领域的能力不断增强,也为金融行业更深层的自主创新创造了条件。
汤道生说,我们很高兴看到,在金融核心系统中,国产基础软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一方面意味着更低的成本、更快速的服务响应;另一方面,以分布式为基础的架构,也为金融行业的灵活创新和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数字基座。
他指出,现在,金融行业的线上服务场景越来越丰富,与衣食住行不断融合,数据规模也在激增。用户对金融的需求越来越即时化、个性化,相应的金融产品、渠道和营销也要更灵活多样。这对底层数据系统的性能、容错性、灵活性、弹性,提出很高的要求。
汤道生说:“传统IOE软件和集中式架构,很难满足快速创新的要求。有银行客户告诉我们,以前,上线一个营销活动或者新功能,需要4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改成云原生的分布式架构后,可以更灵活地部署容器技术和微服务,实现弹性扩缩容;从需求策划到落地,只要3周就可以完成,更好地支持了互联网时代,交易支付等高频场景,大幅提高了金融服务效能。”
另外,汤道生指出,传统IOE架构的成本非常高,头部机构一次扩容的成本,往往高达数亿元。采用我们自己的国产软件,扩容可以逐步投入,整体的成本也大幅降低。
在金融科技的自主创新上,腾讯云也基于云、数据库、安全、AI等能力,打造了自主可控的全栈产品体系。汤道生说:“我们与中国人民银行、六大国有行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客户覆盖头部商业银行中的90%、所有的TOP10券商,以及十二个大型保险集团中的7家。”
腾讯发布金融国产化战略
在本次峰会上,腾讯云副总裁胡利明发布金融国产化战略:腾讯云将继续加大自研产品投入,联合金融行业合作伙伴共同完善国产化生态,形成自主可控的金融国产化解决方案,争做国产化落地实践的排头兵。
(腾讯金融云国产化解决方案概览)
据了解,腾讯金融云全栈国产化产品供给能力已实现全国领先,底层基础产品已经完成了与众多芯片厂商的国产化适配。截至目前,共有15款产品通过21项工信部质量测试,与合作伙伴完成700余项自主创新互认证。
在技术底座上,腾讯云提供包括:腾讯专有云TCE、金融原生云TCS、腾讯云数据库TDSQL、TDMQ分布式消息队列、CRedis分布式缓存、Coding研发效能平台等产品,全面覆盖了银行分布式核心系统所需的技术底座,并已在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省农信联社等数十家银行核心系统建设中成功交付,成熟稳定。
其中,腾讯专有云TCE构建了一云多芯国产技术底座。基于腾讯专有云TCE,金融机构能快速搭建出一个符合国家标准的金融级生态云平台。
腾讯云数据库TDSQL产品能力不断突破,提供业界领先的高可用、存算分离、企业级安全等能力。今年3月,腾讯云数据库TDSQL以每分钟8.14亿笔交易的性能数据,打破了TPC-C世界纪录。
在SaaS层,腾讯云提供了包括企业微信、腾讯会议、腾讯文档在内的SaaS服务平台,全面覆盖金融客户复杂场景,提供全连接、创新营销的能力。
据统计,五年来,腾讯累计研发开支已经超2000亿元。这些长期投入夯实了腾讯自主创新底层能力,为长期可持续高质量增长贡献了持续动能。截至去年12月,腾讯在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专利申请公开总数超过6.2万件,专利授权数量超过3万件。
《腾讯云银行核心系统分布式转型白皮书》发布
白皮书基于腾讯金融云多年来在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省农信联社等二十余家银行机构的分布式转型实践,进行了全面系统性总结沉淀,为金融行业提供了核心系统转型到分布式架构的设计思路与实践方法论。
(《腾讯云银行核心系统分布式转型白皮书》发布启动仪式)
在分布式转型过程中,腾讯云与长亮科技、神州信息、中电金信等生态内ISV厂商,共同探索灵活多元、深度融合的银行核心系统分布式转型方案,支撑银行机构加速数字化转型。
白皮书指出,在技术架构设计方面,腾讯金融云调研了多家银行的分布式核心系统架构,归纳提炼成六个主要设计要点,即:数据切分策略、技术架构策略、服务模型策略、业务连续性、研发效能、分布式运维。
(分布式核心设计要点)
基于此,腾讯云形成新一代银行分布式核心系统的整体架构,并推出两种分布式核心架构技术路线:即微服务模式以及单元化架构模式。
金融科技自主可控建设提速步入深水区
金融科技作为金融创新的技术驱动,已逐步成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引擎。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此前,央行与金融监督管理局也发布金融科技发展指引,强调在关键产品技术上的自主可控。
汤道生表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自主创新是金融安全和长远发展的基石。未来,我们将持续开放腾讯云的产品和技术能力,与行业合作伙伴、客户携手,激活数字要素潜能,共同推动金融行业自主创新和稳健发展。”
中国金电副总经理、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潘润红认为,金融科技自主可控建设在提速;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表示,当前金融核心业务系统改造已步入深水区和攻坚期。
在分布式转型过程中,腾讯云还与长亮科技、神州信息、中电金信等生态内ISV厂商,共同探索灵活多元、深度融合的银行核心系统分布式转型方案,支撑银行机构加速数字化转型。
中国银行软件中心副主任工程师李小平表示,新一代技术基础的构建不仅仅是产品“替代”,还涉及应用架构转型升级、技术能力释放。对于一般业务系统及关键业务系统转型的迫切需求,中行按照“技术架构转型与产品替代战略并行”策略,共同推进。在推进分布式架构转型、应用产品规模上云的同时,中行也积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攻关,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从而为业务转型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招商银行云数据库中心总经理杜志明表示,招行云包括原生云(ACS)和金融交易云(FTC),这两朵云是招行面向未来的数字化新基建。原生云平台(ACS)紧跟先进公有云技术特征,将传统开放系统能力打造为云服务,支持招行在云时代快速创新;金融交易云平台(FTC)用成熟稳定的分布式架构替代传统主机架构,解决海量交易、数据性能容量及主机不可持续升级等问题。
中信建投证券信息科技部总监李剑戈介绍,中信建投证券自2020年开始启动国产化改造相关工作,逐年扩大改造范围。到2023年,预计完成50余个系统的国产化改造。中信建投证券充分利用国产化数据库、大数据平台、中间件及操作系统,加速推进业务系统全面国产化的进程。
太保寿险科技开发部副总经理杨建良分享了太保寿险国产化历程:太保寿险核心系统架构,从原先的单体应用架构阶段朝着云原生分布式架构不断演进。利用腾讯云微服务架构设计,太保寿险逐步进行核心系统解耦及重构,关键服务响应时间缩短30%以上,资源利用率提升了超过80%,在整个寿险核心分布式国产化改造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未来,腾讯金融云将持续深耕国产化赛道,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同生态合作伙伴一起,助力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走出深水区。
编辑:乔伊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3-06-02 13:30
来源:
戈叔说IT发布于:北京市
一向求“稳”的银行核心业务系统,起初对“云原生”和“分布式”是拒绝的,但在银行业务线上化、流程敏捷化、应用智能化的催促下,在银行科技部门极力的推动下,作为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它也开始了跃跃欲试。
此时的中电金信,发布金融级数字底座“源启”在前,推出“源擎”云原生分布式核心业务系统(简称:“源擎”核心系统)在后。因为这家公司相信,传统的技术元件、应用元件和工艺,将难以支撑银行的数字未来,从下到上的重构将成为必由之路。
三十年“换心”路
银行核心系统,被称为“银行业跳动的心脏”,它承载着存款、贷款、银行卡、清算、核算等核心业务,兹事体大。即便在过去三十年中,银行也经历了数次“换心”,但在下意识中,这样稳重的系统还是“能不动就不动”。
手工记账时代可暂且不提。从上世纪90年代末算起,银行核心系统陆续经历了金融电子化时代的“电子账本”,数据大集中时代的“胖核心”,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瘦核心”。无一例外,每一次的“换心”更迭中,都会被冠以“新一代”。
但不管是“环肥”还是“燕瘦”,都只代表特定历史阶段的业务审美取向;不管是大型机还是小型机,集中式的底层基础架构一直是稳重有余,但始终不太敏捷、不太弹性,也不太能抗住高并发流量。
尤其是“胖核心”时代遗留下来的“竖井式开发”等弊端,一直延伸到了“瘦核心+大外围”时代,而且其对业务的掣肘,此时表现得更为明显。因为,大量外围应用系统虽已独立发展,但他们的“根”依然留在了核心业务系统,这也导致数据不一致、功能不协调、客户体验不理想等诸多问题。
改变出现在2013年或2014年。
互联网银行率先尝试“中台化+轻前台”的分布式架构。2020年之后,农商行、农信社也加入这一行列,逐步走上了“换心瘦身”的道路。甚至在数字化转型与信创政策的驱动下,大小银行的“换心”还掀起了一波小高潮。
道理很简单:当银行的应用子系统,从10个增加到1,000个时,原有IT基础架构确实有些力不从心。当敏捷交付、高并发、弹性伸缩等挑战,已经成为科技部门的“底线要求”。历来不敢轻举妄动的银行核心系统,此次也就下决心进行了分布式云原生重构。
突破传统项目周期
中电金信,连续5年位列IDC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份额第一。他就是最早一批参与核心系统变革的金融科技服务商。早在2013年,这家公司已启动分布式架构研究;2016年开始推动小型机应用下沉至x86服务器;2019年,中电金信启动大型机应用下沉PC服务器业务;至2020年,其基于国产化环境的相关业务,已落地于国内多家银行。
更具标志性意义的工程是,2022年,面对金融IT基础设施领域的各种挑战,作为央企成员单位的中电金信,依托中国电子的完整自主计算产业链,并结合自身在金融应用场景和标杆项目方面的经验,锻造推出金融级数字底座“源启”。
至此,万事俱备。
“核心系统建设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根本环节。”正是以“源启”为底座,中电金信正式发布“源擎”核心系统。中电金信副总经理、研究院院长况文川此时也说出了公司进一步的想法,“中电金信希望以新的技术元件、应用元件和工艺,支撑银行的数字化转型。”
确实,每一代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在问世初期,都会被冠以“新一代”的光环。但始终没有改变的是,每隔几年,所谓的“新一代”核心系统就要替换、大修、拆分一次,而且每次替换系统的项目交付周期,通常都长达18个月。
在此长达一年半的“换心”运动中,规划、设计、开发、测试、演练、投产等环节一个都不能少,而且每个环节都可能被拉长到三四个月。但银行并不想受制其中,他们需要是不间断的,不被系统开发周期制约的业务创新能力。
搭积木式的“新架构”
中电金信的“源擎”核心系统,就突破了开发周期的制约,其采用分而治之的服务搭积木方式,让应用在面对业务变化时,具有了更彻底的灵活性。这也就是其强调的“新架构”——包含三层业务架构,以及诸多微服务应用的“新架构”。
在三层的“业务架构”中,“交易中心”包括流程执行、服务调度等模块,实现了面向客户体验和业务场景的流程编排和业务组装;“业务服务”包括个人存款、对公贷款、支付结算、卡业务等模块,这样的设计既支持银行进行产品粒度的功能可替换,也最为体现中电金信的业务理解能力;“基础服务”则提供包括产品、定价、账户、核算等在内的基础业务支撑能力,赋能银行业务服务的敏态创新。
除此之外,基于“基础服务”构建的利息组件、凭证组件、合约组件、费用组件、现金组件等微服务应用,均可独立部署及运行,为银行提供了灵活的业务扩展、系统整合及生态开放能力。
不再局限于产品的“新工艺”
也正是基于上述“新架构”,中电金信完成了银行业务、应用和技术架构的对齐,第一次做到了“让业务决定架构”,让服务边界清晰而敏捷灵动。这也引出另一话题,银行核心系统重构中的“新工艺”。中电金信将此解释为,以咨询为引领、以业务建模为基础,以敏捷为目标的架构方法,以及项目落地和应用中的创新实施工艺。
这显然包括两层含义。
一方面,中电金信交付的不再仅是核心系统产品。因为采用了业务建模的“新工艺”,中电金信跳出了传统产品交付思维,其是在以咨询为引导,向用户交付业务创新服务,并帮助银行建立企业级业务中台,确保应用微服务与银行业务能力的对齐,向银行交付的是核心业务能力。
或者说,微服务是银行数字化转型中的“一块砖”,中电金信就是“设计师”和“建筑师”,其借助业务建模“新工艺”,在银行业务部门、科技部门、运维部门之间,精准刻画业务需求–您要什么样的房子,不失真地传递业务需求-不打折扣地转换成施工图纸,并以最迅速便捷的流程赋能前台敏态创新-快速完工交钥匙。
当然,“新工艺”还有另一方面含义。“源擎”核心系统具备丰富的专题积累及设计验证机制,可有效避免后期爆发的技术风险。在工程实施方面,系统也采用了特有的实施工艺,可保障工程的进度和稳定。目前,产品已经在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省级农信社、城商行、农商行等各类金融机构推广落地,帮助金融机构大幅提升交易性能。
中电金信提供托底保障
但这还不是中电金信的全部价值。起初,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对“云原生”和“分布式”是拒绝的。因为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数字化转型,并不同于传统单体应用系统的上线,难度也肯定超过从“胖核心”到“瘦核心”的更迭。
原因很复杂:从集中式系统向分布式系统的跃迁,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业务、技术、产品、组织、人员能力、流程、生态、协同和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挑战,更需要在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开发、测试、投产、运维全流程上,进行融汇贯通的实施。
但也就会出现一个误区。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向云原生分布式架构的转型过程中,往往希望底层技术平台,能够完全分层分模块解耦,不绑定任何一家技术平台供应商。此种做法并没有错,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
这里不必对分布式事务、分布式数据一致性、异地多活等技术细节进行过多做解释,反正就是在交付过程,经常会出现莫名其妙的“小问题”。但银行也肯定无法容忍这种沟通和适配成本极高,且又影响业务连续性的“小问题”。
只不过,这些误区对中电金信并不存在。首先在开放和解耦方面,中电金信发布数字底座“源启”在前,推出新一代核心银行业务系统在后。尤其是“源擎”核心系统,基于企业架构思想,构建了丰富的场景化的服务组合,以及稳固的公共能力内核与插件式业务服务。
而且“源擎”核心系统更是在测试验证的过程中,经过了大量密集的自动化系统测试,并将功能测试和基础性能测试充分结合。此过程历经了六七个月的时间,工作量巨大,完成了36万个测试案例。
同时,中电金信还是一家具有托底能力的银行数字化服务商。其背后是中国电子拥有的国内最完整的自主计算产业链,可提供技术平台与行业应用的全栈技术验证、适配、调优服务。银行用户业务中的磕磕碰碰,此后再不用找软硬件服务商多头协调。
此外,伴随“源擎”核心系统的发布,中电金信的生态合作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例如,中电金信与华为云已深度融合,完成了全栈技术的集成验证;中电金信与腾讯云合作,发布了联合核心方案,解决了银行核心重构难题;中电金信还与阿里云合作,实现了云原生中台化、异地多活架构的新核心落地实践等。
不仅如此。
4月18日,中电金信联合上海银行、复旦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共同发起的“金融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创新开放联合体”在上海发布成立,首批成员单位涵盖国泰君安证券、太保科技、人保科技、飞腾信息、麒麟软件、星环科技等头部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朋友圈”还在不断扩大中。
也就是说,通过产学研合作,中电金信正在构建金融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生态,带动金融数字基础设施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而对此,也正如况文川在采访的最后所说:“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转型,不只是单纯的技术架构替代,而更需要将业务规划和IT规划相结合,运用先进技术,以敏捷迭代的方式实现升级落地。在这个过程中,中电金信希望与广大银行伙伴一道携手创新,为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注入关键动能。”
至此,帆举风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电云脑是国企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