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货币政策是什么意思工具余额增长代表什么?


当前货币政策有哪些新的关注点?——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2月24日, 央行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整体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地,同时结合年初以来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最新变化,对2023年货币政策的总基调和着力点做出阐述,成为下一阶段引导金融支持实体和影响市场走势的重要风向标。
总体来看,央行对全球经济的研判仍不乐观,对于国内经济则更有信心,但储蓄向消费转化、房地产、地方财政等领域的不确定性仍强,货币政策还未到调整阶段, 助力提振信心、扩内需仍是当前主线,促消费、扩投资、稳地产为政策主要发力点。但随着疫情冲击边际消退、经济恢复向好、融资环境改变,后续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空间也在逐步收窄。
具体来看,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主要有以下关注点:
一、形势:对全球经济研判仍不乐观,国内经济总体回升但有隐忧
对于全球经济,央行继续强调“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认为“除了地缘政治冲突、能源短缺、通胀高企外,货币政策收紧对经济下行也有影响”,并强调 “主要发达经济体快速加息的紧缩效应具有滞后性和累积效应,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拖累可能超出预期”,一些领域金融风险恐加快暴露,并指出新的“气候保护主义”值得警惕。
自2022年3月以来,美联储已经加息8次,累计加息450bp,节奏为近40年来最快。近期在通胀有所缓和的情况下,美联储在2022年12月加息50bp,随后在2023年1月加息25bp,步伐逐渐放缓,市场也曾一度乐观地预测美联储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降息。但由于通胀回落的速度较慢,美联储本轮加息的终点利率可能会比此前的预期更高,并在高点持续较长时间,年内降息的概率也大幅降低。
近日,随着加息预期再起,美元再次走强,非美货币承压,汇率波动和外债负担成为新兴市场遭受外部冲击的关键和薄弱环节。且通过对美联储过往加息周期可以发现,由于加息后利率持续处于高点,市场流动性长时间偏紧,最终会导致泡沫破灭,出现较大的金融风险暴露。
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发达经济体加息进程尚未见顶,地缘冲突还在持续,也使得我国经济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
对于国内经济,央行表述较上季度更为积极,明确指出 “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经济循环将更为顺畅”。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节后复工成色不断提升,居民生活半径快速恢复,消费环境、消费秩序逐步改善,市场预期和信心平稳,加之政策支持效果持续显现,2023年经济运行将延续回稳向上态势。年初PMI、消费和服务业数据高开,也为实现这一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同时,央行也提出“当前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从国内看, “疫情演进的扰动影响仍需关注,居民储蓄向消费转化的动能有待观察,房地产业转向新发展模式尚需时日,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持续存在”,并继续担心“人口增长红利消退、绿色转型推进”等中长期挑战。
近三年来受疫情影响,我国消费动能进一步放缓,导致“不便消费”、“不愿消费”、“不敢消费”,居民预防性储蓄需求上升,叠加资本市场波动加大、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居民存款高增,消费、地产等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数据显示,2022年居民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2023年1月,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同比多增3.0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仍处于高位。
为此, 如何促进高额储蓄最大化向消费转化,并保持房地产、地方财政等关键领域的平稳运行,仍是当前经济修复的重中之重。此次,央行也设立专栏分析消费,指出2023年制约消费回暖的因素有望缓解,居民消费有望稳步恢复,但消费复苏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需要短长结合,综合施策,进一步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推动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出台,并加快完善新市民和农民工的社保覆盖、失业和社会保险的全国调剂统筹等影响居民消费的中长期因素。
当前还处于经济回暖初期,不确定性犹存,央行大概率不会主动收紧,货币政策还未到调整阶段,助力提信心、扩内需仍是主线。
二、物价:对通胀的担忧有所降温,货币政策的锚仍为实体经济
相比三季度,央行对通胀的担忧有所降温,整体表述更为温和,其对货币政策的约束也进一步减弱,货币政策的锚仍然是实体经济。
对于全球通胀,央行表述由“高通胀挑战依然严峻,通胀粘性依然较强”转为 “高通胀回落的幅度和速度存在不确定性”。当前,伴随美联储等持续大幅加息,全球通胀已从高位有所回落。但从上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导致的高通胀经验来看,“通胀自高位回落是一个缓慢过程,时间均在1年以上,且很可能出现波折和反复”,尤其是“国际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仍受地缘冲突扰动”,海外通胀可能继续通过生产、流通等环节向国内传导。
对于国内通胀,央行删去了“高度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认为 “通胀水平总体保持温和”。短期看,通胀压力总体可控,主因“当前我国经济还处于恢复发展过程中,有效需求不足仍是主要矛盾,产业链、供应链运转通畅,PPI涨幅预计将总体维持低位”。中长期看,物价水平具备保持基本稳定的有利条件,我国经济供需大体平衡,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居民通胀预期平稳。
但也提出“警惕未来通胀反弹压力”,主要源于“疫情防控优化后消费动能可能逐步升温,劳动力市场加速回暖可能对未来工资变化产生影响,海外高通胀的传导效应”等,需加强监测研判,持续关注通胀反弹压力。
总体来看,2023年国内CPI、核心CPI回升趋势确定,但全年实质性通胀压力预计可控;国外通胀黏性虽强,但力度减弱。在“以内为主、内外均衡”的基调下, 国内外通胀形势均难以对货币政策形成明显制约。货币政策的锚仍为实体经济,在国内经济修复的可持续性未确认之前,货币宽松空间犹存;但若不出现明显的经济回落压力,总量政策的宽松空间也在收窄。
三、货币政策:精准有力扩内需,促消费、扩投资为主要发力方向
货币政策基调没有变化,仍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的要求, 但突出“着力支持扩大内需,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成为精准有力的施策方向。
在扩内需方向下,促消费、扩投资成为货币政策主要发力点。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近期各方围绕恢复和扩大消费、扩大有效投资推出多项务实举措,释放推动内需加快恢复的强烈信号。为此, 报告新增“推动消费有力复苏,增强经济增长潜能”,提出“持续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撬动有效投资”,促消费、扩投资为今年稳经济的重要引擎。
一方面,为在开年经济回暖的基础上,乘势推动消费加快恢复,各地政府相继推出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升级的若干措施,金融机构也加大资源投入,在消费贷、信用卡等领域让利竞争。国家发改委日前撰文表示,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和条件,全面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培育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型消费。
下一阶段,为消除消费复苏的不确定性,激发消费活力,货币政策或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出台结构性支持举措,引导金融机构围绕居民衣食住行,聚焦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和购物、美食、休闲、旅游、养老医疗、教育文体等消费场景,丰富金融产品,助力促消费政策产生放大、叠加效应。
另一方面,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近期各地投资加码发力,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预计一季度基建将保持10%-15%的增长,部分前期受疫情影响的建设项目,也有望在上半年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在重大项目加速推进的同时,各省也积极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技改投资有望持续高增,全年制造业投资增速或达10%左右。
而为保障投资维持高景气度,在大行“头雁”作用和专项债持续拉动之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支持作用将继续得到发挥。前期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落地7400亿元,商业银行同步跟进重大项目配套融资,进而对去年及今年1月的企业中长期贷款形成有效支撑。
四、信贷政策:结构性工具加力引导,注重信贷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位置明显前置,“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相比于三季度,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报告中的位置明显前置,2023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继续配合财政、产业政策稳增长,并扩大精准滴灌范围,呈现“增量、扩面、降价”等特征,在促进宽信用的同时着力调结构、降成本。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成为后续推进宽信用的重要力量,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科技创新、普惠小微等领域继续扩容,在消费、新市民、能源安全、信息科研等领域预计加码。
同时,正如刘国强副行长表示,“投向要准,就是要持续加大对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要继续落实好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效果好的可以酌情加力。对一些具有明确阶段性要求的政策,要及时评估,可以按时有序退出,也可以根据需要延长,或者让别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接续。”
2022年11月、2023年1月,央行先后推出普惠小微贷款阶段性减息政策与收费公路贷款支持工具,支持相关金融机构2022年第四季度对普惠小微贷款减息1个百分点,对收费公路贷款减息0.5个百分点,两项政策实施完成后将顺利退出。在房地产领域,2022年底以来,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住房租赁贷款支持计划、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专项再贷款等也相继宣布或推出,聚焦重点、阶段性加码。
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相比于三季度的“平稳适度增长”,此次表述为“合理平稳增长”,或与年初新增信贷创出历史新高有关。1月信贷新增4.9万亿元,在去年高基数下,同比仍多增9227亿元,创单月信贷投放新高,实现旺盛的“开门红”。从观测数据看,2月信贷投放预计依然较好,或呈现小月不弱的局面。一季度新增贷款的大增,可能对后续项目储备形成透支,使得信贷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强,影响微观预期。
受内生融资需求偏弱和疫情反复影响,2022年金融数据各月之间就出现了波动较大情况,韧性不强。社融项下的新增人民币贷款,在1月达到4.2万亿元高位,实现“开门红”后,2月又跌落至9084亿元,3月回到3.2万亿元,4月再次跌至3616亿元。
因此, 为避免出现去年类似情况,提振市场主体对经济稳定修复的预期,“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成为重点,表明后续政策不希望信贷总量出现过大波动,整体信贷节奏需适度平滑。
五、流动性: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流动性将更加合理均衡
相较于三季度报告, 此次增加“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该表述上一次出现在2022年一季度。时隔半年再度回归, 意味着后续流动性将走向更为均衡的合理充裕状态,疫情冲击边际消退后资金利率长期低于政策利率的格局或已结束。
2022年4月以来,在货币和财政政策协同发力、融资需求持续疲弱等因素影响下,银行间市场资金淤积,流动性十分充裕,导致资金利率长期脱离政策利率中枢运行,市场杠杆率高企。
而2023年以来,随着年初信贷投放加快,经济修复预期升温,流动性不确定因素较多,资金利率出现快速上行。且伴随银行资产端扩张加速、流动性监管指标承压,银行对中长期负债的需求增强,也导致同业存单利率自1月以来持续高位震荡。
2月以来,DR007已经回归至7天逆回购利率附近,且部分交易日DR007高于7天逆回购利率10-20bp,国股行1Y NCD利率已经追平1年期MLF利率水平。
2023年,尽管货币政策维持稳健宽松,但流动性和融资环境将边际改变,过度宽松的资金面会向中性收敛,流动性整体回归合理充裕格局,市场利率也将向政策利率回归,总体围绕政策利率上下波动。
六、定价:企业贷款利率首次降至4%以下,降息空间进一步缩窄
贷款利率持续下行,再创有统计以来新低。2022年,在政策利率下行、“资产荒”和刺激信贷需求下,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累计下调15bp和35bp,调降幅度大幅增加。与此相对应,各项新发放贷款利率持续下行,且降幅远大于LPR降幅。
2022年12月,各项新发放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至有统计以来新低,新发放总贷款、一般贷款(不含票据和按揭)、企业贷款、票据、按揭利率分别为4.14%、4.57%、3.97%、1.60%和4.26%,同比分别大幅下降62bp、62bp、60bp、58bp、137bp。 企业贷款利率首次降至4%以下,交易持续低迷下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出现罕见的快速下降。
12月,一般贷款中利率高于、等于和低于LPR的贷款占比分别为56.21%、5.52%、38.27%,9月这一比例分别为60.75%、5.22%、34.03%,贷款利率低于LPR的贷款占比明显提升。
贷款利率快速下行,而负债端存款成本较为刚性,也使得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有数据以来最低。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2年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91%,较1-3Q22继续收窄3bp。分机构类别看,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净息差分别为1.90%、1.99%、1.67%和2.10%,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较1-3Q22收窄2bp、2bp、7bp,农商行较1-3Q22提升4bp。
2023年,在去年LPR调降幅度较大基础上,伴随年初的贷款重定价,银行经营业绩将进一步承压。此外,当前多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已大幅下降至4%以下,房贷利率进入“3”时代;且为在年初加大信贷投放,争取更多资源,银行机构仍在下调贷款利率,不排除当前部分大型央企获得的对公中长期贷款利率在2-3%的超低水平, 预计一季度整体信贷利率延续下行态势。
央行继续提出“推动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在当前优质企业贷款利率已经偏低、部分地区首套房贷利率已大幅下行、银行净息差收窄至历史低位背景下, 未来降息空间进一步收窄。要实现全面降息,还需从存款利率下调入手,拓展空间。此外,针对部分行业的定向降息或是政策的一个重要导向,对存量高利率贷款进行适度调整也是参考方向。
七、房地产:总体定调积极,政策加码、协同发力仍是重要方向
针对房地产,报告延续了去年以来各项会议精神,一方面仍强调“房住不炒、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另一方面则强调“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改善优质头部房企资产负债状况,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并新增“做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金融服务”, 总体定调积极,对化解当前地产困境的关注度依然较高,松地产政策加码、协同发力仍是重要方向。
房地产业作为具有系统重要性的产业,对于经济修复和金融稳定极为关键。为稳定房地产市场,去年我国推出一揽子稳地产政策,尤其是从11月“金融十六条”和“三箭齐发”稳地产,帮助优质房企恢复造血功能、“救项目与救企业并存”开始,地产支持政策力度全面提升。之后短时间内,央行2022年四季度货币政策例会、2023年央行工作会议、2023年初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央行2023年金融市场工作会议等,均对稳地产融资、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做出相关表述,不断提升金融机构对地产的风险偏好。
2月24日,央行、银保监会又最新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为建设和持有运营长期租赁住房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租赁住房也成为未来房地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结合各项政策看, 供给端政策持续加码,央行与金融机构将创新工具、继续支持房企拓宽融资渠道,房企融资将加快改善。
需求端,稳地产销售和按揭贷款仍较为关键,需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提升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金融服务。今年1月初,央行、银保监会推出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给予了地方政府和银行更大的自主权,旨在以定向降息助力地产销售稳定。各地及银行机构也密集出台政策调低首套房贷利率、下调首付比例、带押过户、放宽“购房年龄+贷款期限”上限,房贷投放宽松化稳楼市。
在政策刺激下,当前房地产销售情况有所好转,包括北京、深圳等城市在内的二手房销售加快,价格有所抬头,市场活跃度出现较明显回升。但在新增按揭增长缓慢与存量按揭加快偿还的叠加作用下,居民中长期贷款仍在低位徘徊。居民信用整体收缩,对房地产业修复不利,也制约了居民加大消费和投资的空间。为此,需求端的因城施策和新市民、青年人等领域的结构性住房金融服务还将加力。
后续政策如何通过“稳融资”和“促销售”协同发力化解地产困境值得关注,而地产的修复进程和力度也成为影响后续货币政策节奏的重要因素。
本文源自金融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原标题:华创宏观张瑜:货币政策“质”比“量”重要,未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仍是重中之重)2023年2月24日,央行发布《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点评称货币政策“质”比“量”重要,当下的货币政策在从“量”向“质”转变。张瑜提到,在货政报告的专栏2,央行明确谈及了“人民银行创新和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高质量发展增强‘进’的动力”。具体方向来看,央行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促进金融资源向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倾斜,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简单而言,当下的货币政策,资金去哪比资金多少可能更为重要。从货币政策工具来看,当下央行中长期流动性的投放更依赖结构性工具,而非总量工具。在过去的货币政策框架中“MLF利率是中期政策利率,代表了银行体系从中央银行获取中期基础货币的边际资金成本”,而当下的货币政策框架,则是“为了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注重引入激励相容机制,创新和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新发展理念相关领域的支持力度”。以2022年为例,2022年MLF余额并未增长,长期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增长2537亿,阶段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增长9172亿,阶段性工具中PSL增长3511亿,其他阶段性货币政策工具增长5661亿。2022年中长期流动性的投放主要依赖阶段性工具而非传统的MLF工具。由于结构性工具的利率较低,因此以结构性工具为主的中长期流动性投放事实上降低了商业银行的成本。根据央行公布的各类一年期贷款利率,MLF利率2.75%,PSL利率为2.4%,长期性工具和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的利率为2%,剔除PSL和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以外的其他有余额的阶段性工具利率为1.75%。根据央行MLF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余额加权得到【加权利率】。截止2022年12月,MLF利率是2.75%,但是加权利率仅有2.41%,比MLF利率明显更低。2022年全年来看,MLF利率下行20bp,加权利率下行约37bp。央行虽然降息次数较少,但事实上由于结构性工具的出台,投放给商业银行的加权利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央行给对应领域更“便宜”的基础货币的背后,贷款也自然流向了央行所希望的方向,高质量贷款和非高质量贷款自然形成了不同的借贷利率。属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领域凭借“低成本”自然贷款明显增长。根据央行公布数据,2022年全年本外币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10.9万亿,其中基建+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新增6.3万亿,两者占企业中长期贷款的比重从2018年34%提升至2022年的57%。站在所有贷款层面来看,2022年绿色贷款占新增贷款比重为30%,较2019年提升18%;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占新增贷款比重27%,较2019年提升3%;涉农贷款占新增贷款比重29%,较2019年提升14%。展望未来,张瑜认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仍是重中之重。短期内随着人事落定之后央行仍有降息降准的可能,但是货币政策的重心预计仍是以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为主。①前期的各类货币政策工具有望进一步发力,②像普惠小微贷款减息支持工具,收费公路贷款支持工具,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和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③政策性开发金融工具在2023年或上升至万亿级别,进一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撬动有效投资。本文源自:金融界
本报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近五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2022年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来自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达到121万亿元,这是继2020年、2021年连续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之后,再次跃上新的台阶。在业界人士看来,经济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尤其是货币政策的支持。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通过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积极推进以利率等为核心的金融市场化改革,不断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央行近日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表示,过去五年,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稳”的支撑。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近五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工具不断丰富,各项政策工具向实体经济传导顺畅。同时,货币政策调控框架逐步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货币政策调控在预期引导、精准发力等方面显著增强。此外,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提升,也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市场主体对利率敏感度提升等息息相关。”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总体来看,2018年以来,我国稳健货币政策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实现发展较快、就业充分、物价稳定的优化组合。2018~2022年,在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各项宏观政策支持下,我国GDP年均增速超过5%,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年均新增城镇就业超过1200万人,较好地实现了就业目标。此外,2022年,我国CPI同比上涨2%,远低于8%以上的全球平均通胀水平,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保持了物价基本稳定,过去五年、十年CPI平均通胀率也均为2%左右,实现了主要经济体长期追求的2%通胀目标,居民通胀预期保持平稳,为中长期物价基本稳定奠定了基础。”稳固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如何看待这五年我国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取得的成就?叶银丹对记者表示,“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稳固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2018年以来累计实施14次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超11万亿元,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等工具,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在央行资产负债表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2018~2022年M2年均增速为9.5%,与同期7.8%的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并适当提高,有力支持了宏观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具体来看,在叶银丹看来,一是2020年,面对疫情冲击,我国央行果断采取多种措施,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1.75万亿元长期流动性,分层次有梯度出台合计1.8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有力支持抗疫保供、复工复产和经济发展,助力我国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二是2021年,基于我国经济增速前高后低的形势变化,主动用好再贷款工具,做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工具的延期和市场化转化,在引导货币信贷增长回到常态的同时,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为跨年度政策衔接和下一阶段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做好铺垫。三是在2022年以来,在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背景下,央行及时调增政策性开发性银行信贷额度8000亿元,推动设立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随后新增3000亿元以上额度,支持金融机构加快中长期基础设施贷款投放节奏,积极匹配基建项目融资需求,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在这方面,《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还指出,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效能,重点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积极创新和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过去十年,我国逐渐构建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重点支持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国民经济发展当中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兼具总量调节和结构性调节双重功能。”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2022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通过结构性工具既能够实现精准滴灌的政策效果,又能够对总量调控作出贡献。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数量和投放规模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可与总量型政策工具形成一个良好的配合。叶银丹对记者表示,在“稳”的基础上,近年来,人民银行积极创新和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2018年以来,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发挥总量、结构、价格三重优势,统筹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促进金融资源向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倾斜。截至2022年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约6.4万亿元,约占人民银行总资产的15%。在叶银丹看来,“这些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助力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支持特定行业及企业、化解潜在风险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叶银丹还举例说明:首先,在2018年,信贷、债券、股权“三支箭”政策组合,有效助力扭转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同步收窄局面。2020年疫情暴发后,从供给端入手保市场主体,分阶段推出3000亿元、5000亿元和10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越来越市场化,政策覆盖面越来越广。其次,设立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工具,到期后接续转换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加大。再次,2021年以来,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科学有序助力绿色发展;推出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设备更新改造等专项再贷款,强化对重点领域的精准支持;指导设立两批次共7399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撬动有效投资;适时出台3500亿元保交楼专项借款、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支持房地产市场稳健运行。叶银丹还表示,近五年来,人民币汇率坚持市场导向,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始终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同时运用市场化手段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退出常态化干预,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19年以来,在市场供求作用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曾数次‘破7’,但很快又回到7下方。2022年发达经济体快速加息,美元指数走强,人民币短期内走弱,也完全是由市场驱动。人民银行采用了合适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既将国内目标放在首位,又确保汇率由市场决定,同时稳定好预期,发挥汇率作为宏观经济稳定器和应对外部冲击缓冲器的作用,有效应对本轮外部冲击。”叶银丹说。推动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记者注意到,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贷款定价锚由此前的贷款基准利率转变为LPR,而LPR直接挂钩人民银行政策利率——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有分析称,当前MLF利率—LPR—贷款利率的利率调控传导路径明显更为市场化,也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更为及时和有效。叶银丹告诉记者,“我国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通过创新实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健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等方式,引导实际贷款利率稳步下行。面对主要发达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的挑战,从优先确保国内发展的角度出发,没有选择跟随加息,在降息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仍适度引导政策利率下行,确保利率处于合理区间,以首先适配稳定国内需求和就业的需要。”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政策效果明显,这从数据可见:企业贷款利率由2018年高点的5.60%降至2022年12月的3.97%,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从5.75%降至4.26%。《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还指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坚持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引导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激励引导作用,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稳”的战略支撑和“进”的战略空间,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编辑:郝成 校对:张国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结构性货币政策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