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的区是什么级别市政府四大部门是什么?

日前,济南市政府网发布《济南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构建“历史城区”“二环以内”“中心城区”“市域范围内其他城区”四大更新圈层。  优化城市空间格局  构建四大圈层《规划》提出,济南市城市更新是指在城市建成区以及市政府确定的其他城市重点区域内,为持续改善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对旧住区、旧村庄、旧厂区、旧市场以及历史文化要素等存量资源开展的建设和治理活动。规划范围为济南市行政辖区,总面积10244平方公里。落实“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济南市通过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优化提升,构建“历史城区”“二环以内”“中心城区”“市域范围内其他城区”四大更新圈层。历史城区圈层,突出保护优先,严格落实历史文化保护底线要求。加强芙蓉街—百花洲、将军庙、山东大学西校区3处历史文化街区及商埠区“一园十二坊”传统风貌区等历史文化要素保护,恢复老城肌理格局及传统风貌,提升空间环境品质,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严控新建项目高度、体量及规模,探索可持续的更新实施模式。二环以内(历史城区以外)圈层,突出优化肌理,着力提升综合承载功能。持续疏解老城非核心功能(包括疏解一般制造业、普通仓储物流、区域性批发市场等)。推动工业功能转换,发展创新产业,改造升级老旧商业区。将旧住区及城中村,公园、山体、流域等景观地区,重要道路、轨道沿线空间,古城、商埠区、泉城特色风貌带等重要风貌区和小清河特色文化带等作为重点更新区域。中心城区(二环以外)圈层,突出产城融合,持续完善城市功能布局。以旧住区、旧村庄及旧厂区更新为重点,保障高精尖新技术产业用地供给,积极发展高端制造业,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推动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长清大学城等重点区域更新,促进“学、研、产、城”全面融合。加强旧住区改造及精细化治理,完善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布局。市域范围内其他城区指的是章丘区、济阳区、莱芜区、钢城区、平阴县、商河县的城区。突出协同更新,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以黄河风貌带、现状林地、湿地、水系和基础设施为重点,试点推进基于生态修复和基础设施绿色更新的示范引领项目,探索新时代“现代化田园城市”的城市更新路径,助力北部建设全面起势;加大章丘区、济阳区、莱芜区、钢城区老城区内旧住区、旧村庄改造提升力度,推动旧工业厂区转型升级;改造平阴县、商河县内旧住区、旧村庄,改善县城人居环境。  历史城区防止  大拆大建和过度商业化在历史城区范围内,重点推进芙蓉街—百花洲、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及商埠区渐进式更新,防止大拆大建和过度商业化。有效利用特色文化资源,注重空间文化场景塑造,展示各类文化场景,实现老字号IP活化,彰显历史资源特色。围绕“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遗,实施环境整治,恢复泉水文化景观。保护泉水资源,遗产区内各项更新活动应考虑申遗有关要求。统筹申遗核心地区的泉水公共空间整治、文化旅游线路提升、交通组织优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为讲述泉水故事、彰显泉城文化提供支撑保障。重点实施泉水申遗环境整治、泉水展示系统、泉水周边业态升级、泉水空间活力提升等各项更新任务。加快推动沿黄地区城市更新。开展黄河沿岸生态修复,实施黄河济南段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打造黄河生态保护带。加强黄河沿岸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汉济北王墓、东阿古城等沿黄重要文化遗迹保护与修复工程。加快打造黄河文化教育基地,壮大黄河文旅工程,整合沿黄自然生态人文资源,展现黄河风采、齐鲁风范、泉城风韵。塑造“显山露水、整体和谐”城市形象,全面提升城市风貌。加强“一湖一环”周边、小清河沿线等重点地区的建设指引,彰显“山、泉、湖、河、城”一体的城市特色,加大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合理调整城市重点区域建筑高度,贯通山水视线廊道,对廊道内超高建筑逐步降层或拆除。按照济南风貌分区引导管控要求,完善公共建筑及住宅建筑的风貌形象。加强主次干道沿线、城郊结合部、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存量用地的环境整治,提高美化水平。结合机场、铁路客站等交通枢纽建设及周边片区更新,打造具有济南特色的门户形象。  老旧小区成片改造  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持续推动老旧住宅小区更新改造,改善居住条件。高质量完成老旧小区“基础类”改造,逐步推进“完善类”及“提升类”改造。积极开展适老化改造,建设无障碍设施,推动老旧住宅楼加装电梯。以社区为单位,统筹各类设施,逐步从“单个小区改造”为主转变为“成片连片”改造。以二环内脏乱差的区域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保障居住安全,完善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结合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补齐既有居住社区设施短板,进一步提升现有住房居住品质。落实15分钟生活圈建设要求,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区。健全社区管理机制,将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与物业管理服务平台相结合,推动城市管理进社区,全面提升社区的建设质量、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建立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立足住房建设从增量发展进入存量更新实际,采取新建、改建、改造等多种方式,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优化市场房源供给结构,增加小户型租赁住房供应。推广建设绿色、宜居、智能的租赁住房,提升租赁住房品质。建设“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三级公园体系,打造“公园城市”。深挖空间资源,寻找零碎用地,鼓励合理利用高架桥下、河道周边、老旧小区内闲置空间,激活城市低利用率空间,转化为绿色活力场所。优化交通系统,改善城市交通微循环。结合更新片区的用地布局,合理优化控规路网,适度补充加密支路网,改善城市交通微循环系统。加快沿铁路轨道、沿主要干道以及轨道交通接驳换乘枢纽周边地区的更新改造。对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大容量公共交通站点周边用地进行整合和功能调整,完善片区多元功能,实现站点与周边居住、商业、办公等各类空间的互通可达。  推进“古城—商埠”整治与复兴  二环以内发展创新产业《规划》指出,历史城区强化“文、商、旅、服”等主导功能,疏解非核心功能。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密集优势,建设文化服务产业集聚区,引导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服务等相关产业集聚,推进“古城—商埠”整治与复兴。二环以内(历史城区以外),推动工业功能转换,发展创新产业,改造升级老旧商业区。逐步将传统工业区、零散工业区置换为总部办公、品质商业、商务服务、数字经济及文化遗产展示等空间,为高端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空间载体。改造提质一批老旧商业区,注重与周边资源有机融合、良性互动,将现代化商业设施建设与传统泉城特色商业旅游文化融为一体,建设新型消费场景。盘活低效用地,结合科教资源优势培育创业、创新、创意产业。中心城区(二环以外),积极发展高端制造业及新兴产业,提高产出效益。疏解调迁一般制造业,积极发展高端制造业及新兴产业。推动齐鲁科创大走廊、智能智造走廊两侧旧村庄腾退,保障金融总部、现代商务、高新技术产业更新用地供给,促进中央商务区功能提升。整合科研院校周边更新用地,促进“学、研、产、城”全面融合,保障公共资源及生活服务供给。市域范围内其他城区(其他城区指的是章丘区、济阳区、莱芜区、钢城区、平阴县、商河县的城区)推动产业升级转型,保障产业用地供给。推动章丘区、济阳区、莱芜区、钢城区既有产业园提质增效,推进平阴县、商河县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承接京津及主城区相关产业转移。通过对区县旧住区、旧村庄、旧市场功能置换,保障产业用地及相关服务配套设施供给。(来源: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夏侯凤超)(责任编辑:陈雅雯)关键词:济南,四大圈层
【怎样调整】理顺 交通外事水务绿化,多个部门变“大”瘦身 9部门不保留,园林局等4机构降半级升格 探索新旧动能转换,明水开发区升正局放手 投融资平台合为6家,划归国资委管理【怎样过渡】时间 6月底前调整完,此前陆续挂新牌岗位 根据职能配职位,编制至少减20%人员 部门级别下降,现有职级待遇不变交接 新机构挂牌前,原部门该管的还管大部制改革,济南有了大动作。5日下午,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召开,通报了济南市政府部门大部制改革和投融资平台整合情况。据梳理,在此次改革中,济南新组建市城乡水务局、市城乡交通运输委员会、市林业和城乡绿化局、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这四个“大部门”,市城乡建委也获“补强”。伴随着这一进程,“大水务”、“大绿化”、“大交通”、“大建设”、“大外事”的新的体制格局得以形成。按照既定方案,新一轮市政府工作部门的整合调整,将在6月底前基本完成。【大量职责调整】组建四新部门,补强一老单位在新一轮改革中,济南新组建了市城乡水务局(挂市泉水保护办公室牌子)、市城乡交通运输委员会、市林业和城乡绿化局、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这四个部门。原来的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和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将不再保留。济南还进一步“补强”了市城乡建委这个“老部门”,把市市政公用事业局供热、燃气行政管理职责、市城市园林绿化局公园管理、名泉泉池保护行政管理职责划入了市城乡建设委。伴随着上述四个新部门的组建,大量职责出现了调整。其中,新组建的市林业和城乡绿化局整合了市林业局职责、市城市园林绿化局绿化工程建设管理和城市绿化管理职责,将主要负责全市林业和城乡绿化管理;新组建的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则整合了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机构和职责,将主要负责全市外事、侨务工作。另外,新组建的市城乡水务局(挂市泉水保护办公室牌子)整合了市水利局职责,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城市河道管理、供排水、节水、污水处理、城市防汛职责,市城市园林绿化局(市名泉保护委员会办公室)泉水保护职责。接下来,市城乡水务局将主要负责全市涉水事务统一管理,包括城乡河流河道、农水、城水、泉水保护和污水处理及节水等。新组建的市城乡交通运输委员会,将整合市交通运输局职责、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城市道路建设管理职责,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涉及交通运输的相关职责。【新的格局成型】水、车、路、树不再城乡分治伴随着上述改革,“大水务”“大绿化”“大交通”“大建设”“大外事”的新的体制格局也已成型。“进一步优化市政府部门职能配置,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谈及此次改革的意义,市编办副主任张立学如是说。不难发现,在上述五个新组建和调整充实的机构里,有四个的名字里都有“城乡”二字,这是为什么?“为的就是要从体制上彻底打破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率先实现城乡全覆盖,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标杆。”张立学说,经过这次调整,济南历史上形成的在“水、车、路、树”等方面的城乡分治体制也被彻底打破。四个部门的名称均含有“城乡”二字,为的是既要师出有名,名实相符,又更好地突出部门职能城乡全覆盖,推动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还便于与上级不同业务部门对应衔接。【新设俩管委会】济南国际医学中心有了专门机构管在新组建了多个部门的同时,此次,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管理委员会这个市政府派出机构也得以设立。具体来说,济南将在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加挂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管理委员会(筹)牌子,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仍为市政府派出机构,但规格由正处级调整为正局级。尤其引人关注的是,为了做好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此次,济南还设立了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管理委员会(筹),为市政府派出机构,正局级规格。“(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怎么建?建到什么样的程度?什么时候建成?或者分几个阶段建成?这些都将由管委会研究。”谈及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管理委员会的职能,张立学如是说。在此次改革中,济南加强了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国有资产监管职责。另外,还撤销了市城市建设投融资管理中心、市旧城改造投融资管理中心、市西区投融资管理中心、市小清河开发建设投融资管理中心正局级事业单位建制,收回事业编制,核销领导职数。【部门级别有变】管物流的升了级,市政园林“降格”在济南打造四个中心的进程中,打造物流中心是重要一环。此次改革中,济南还设立了市物流办公室。新设立的市物流办由市经信委的交通与物流处更名而成,级别也从原来的正处级升格至副局级,将主要负责全市现代物流业的组织推进和综合协调。与此同时,市经信委的市煤炭工业局更名为煤炭工业处,仍为市经信委的内设机构,但由副局级降为正处级。此次,济南还将市市政公用事业局供热、燃气行政管理职责、市城市园林绿化局公园管理、名泉泉池保护行政管理职责划入市城乡建设委。随着这些职责的划入,相关局的归属也发生了变化。其中,市市政公用事业局由市政府直属正局级事业单位调整为市城乡建设委所属副局级事业单位,更名为市公用事业局,主要承担公用事业行业管理和协调,监督管理气、暖等公共产品供给;市城市园林绿化局由市政府直属正局级事业单位调整为市城乡建设委所属副局级事业单位,更名为市园林管理局,主要负责全市园林事业和市属公园、风景名胜区及名泉泉池保护管理。此外,原市市政公用事业局供热管理办公室更名为供热管理处,由副局级降为正处级。 (首席记者赵云龙 记者赵璐)●有此一说 从“局”到“委”,意义几何?此次,济南组建了市城乡交通运输委员会,由其主要负责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统筹管理或协调全市公共交通、轨道交通、铁路运输、高速公路、航空运输、水路运输等城乡交通运输和道路建设管理工作,并协调邮政行业。“经过调整,原市交通运输局的职能增加了,纵向扩大到了城乡一体,横向扩大到了公共交通、轨道交通、铁路运输、高速公路、航空运输、水路运输等方方面面。职能扩大后,需要相应增加综合协调能力。基于这些考虑,其名称从‘局\’改成了‘委\’。”张立学说。从“局”到“委”,虽是一字之变,背后却意义万千。张立学介绍说,原来的市交通运输局职能比较单一,但随着市城乡交通运输委员会的成立,其所承担的职责将进一步扩容,比如增加了市区道路的建设管理职责。而且,从“局”变“委”后,也大大拓展了交通部门的职能覆盖范围,“不仅管理,还要协调”,如协调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原来这些职能是分散在其他部门的,现在全都集中在‘交通委\’,‘交通委\’的职能进一步增加了,覆盖面也拓宽了,地位也自然就提高了。”他说。 (首席记者赵云龙 记者赵璐 王晓芳)此次,济南先行先试,推动政府部门大部制改革。改革方案一经出炉,马上便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济南为何先行先试、展开大部制改革?改革之后又将出现哪些新变化?在新老部门的交接过程中,市民办事会不会受到影响?新组建的部门啥时候能挂牌?5日,记者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采访。问:改革为何瞄准“大部制”?答:宽职能少机构,能解决“龙多不治水”问题推进大部制改革有啥好处?据市编办副主任张立学介绍,实行大部门体制,坚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有利于集中和整合资源,打破部门壁垒和部门封锁,推动人、财、物等在一个更大部门流动,抑制众多部门争机构、争编制、争级别的冲动。也有利于缩减机构,减少需要协调的部门数量,加强行政协调,提升管理效能。推进大部制改革,还有利于拓宽部门的横向覆盖范围,“合并同类项”。宽职能、少机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职能交叉矛盾,解决“龙多不治水”问题。“应该说,我们这次是对部分政府机构动了‘大手术\’。看这个是不是大手术,不是看机构减了多少,而是要看结构是否进行了大调整、工作格局是否实现了大变样。比如说,新组建和调整充实的机构,有四个冠以‘城乡\’二字,为什么?为的就是要从体制上彻底打破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率先实现城乡全覆盖,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标杆。”他说。问:单位降格,人员待遇降吗?答:单位规格降低暂不影响人员职级待遇在此次改革中,不少单位都“降了格”,有的由副局级降为正处级,有的则由正局级降为副局级。这些单位“降格”之后,单位里工作人员的待遇和级别会跟着降吗?针对这个问题,张立学说,机构的“升格”和“降格”,是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后,根据其功能和职能的宽窄、量的大小来决定的,对于此次降格的单位里的工作人员,会按照人岗匹配的原则,由有关部门来进行合理的安排,“总体上一个原则,人员的职级和待遇不会受到影响”。此次改革中,新设立了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管理委员会(筹)。设立这个机构的出发点是什么?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将来的定位又是怎样的?对此,张立学表示,济南市正争取列入新旧动能转换的先期试点,目前就新旧动能转换,省委、省政府已做出了部署安排,上半年将形成整体方案和规划,然后上报国务院。下一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功能如何定位、将来的机制如何运转,需要等中央批复之后,再进行深入地研究,来进一步完善功能定位等。问:改革后有啥新变化?答:市政府部门减至39个,编制至少减20%机构编制纪律是一条高压线。据张立学介绍,这次改革,济南严格执行机构“撤一建一”、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总量内调剂、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不增加这三条红线、底线。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做到精简。“政府部门是用来干事的,不能为了多设几个职位而乱开口子、乱搭架子,否则的话,就很难改变‘皮厚架子大\’的机构现状。”张立学说,在改革过程中,要坚持职能定位在先,严格根据改革确定的体制设计和职能配置搭架子、设职位、配干部,做到“因事设岗、按岗配人”。此次改革中,编制也将只减不增。“(编制减少)至少20%,还没有最后确定,但是我们本着一个原则,就是只减不增,这个完全能够实现。市政府部门也减为39个。”张立学说。问:新组建的部门何时挂牌?答:“三定”方案6月底前出,挂牌还会更早些伴随着此次改革,济南新组建了不少部门、机构,这些新组建的部门、机构何时挂牌?“争取越快越好。”张立学说,今年6月底之前,此次改革中所涉及的部门的“三定”方案就将印发,“挂牌应该是在这之前”。市级层面已推行大部制改革,区县怎么“动起来”?“涉及的区县的相关部门,正常的程序是由区县党委、政府研究提出意见,报市委、市政府审批。至于怎么调整,目前我们没有指导意见。等区县党委、政府提出意见之后,我们再统一研究。”张立学说,在这个问题上,将尊重下级政府意见,上级政府不干预。问:改革期间市民办事会受影响吗?答:新部门没挂牌时,该干的事原部门继续干此次改革,济南新组建了多个部门、机构,一些部门也将不再保留、退出历史舞台。按照改革的“时间表”,市政府工作部门的整合调整将在6月底前基本完成。不少市民想问:从现在到改革完成的这段时间里,相关部门正在忙着机构改革的事儿,市民办事会不会因此受到影响?对于这个问题,张立学明确表示,机构改革不会耽误市民办事。关于改革中部门之间职能衔接和工作协调的问题,济南已提前做了考虑。在此次改革中,新建机构在还没有对外挂牌运行之前,原有关部门将继续履行相关职责。直到新机构挂牌运行后,原有关部门才会停止履行相关职责。也就是说,此次改革并不会出现“职责真空期”,市民办事不会因改革而受到影响,相关工作也不会因改革而被耽搁。 (首席记者赵云龙 记者赵璐)●观察眼 改革先行先试,济南“刀刃向内”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进入到了“啃硬骨头”的阶段。想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通过改革激发发展新动力,需要“刀刃向内”,自己对自己“动刀”。如今,大手笔展开大部制改革和投融资平台整合工作的济南,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从不缺少“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也实打实地展现出了自身谋求快发展的决心。此言非虚。在采访中,一位专家用了“荡气回肠”这个词,形容这次改革给予他的第一印象。一鼓作气新组建了四个部门、“补强”了市建委,构建出“大水务”“大绿化”“大交通”“大建设”“大外事”的新格局;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和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规划建设这两大内容,新设立两个正局级的市政府派出机构;为助力物流中心打造,新设立市物流办公室……放眼省内,这样高标准、大规模的改革之举在市级层面实属鲜见。济南展开此次改革的原动力是什么?“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这句话便是答案。这次改革,也收获了多方点赞。据介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支持济南改革,省委书记刘家义,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听取了济南的专门汇报,省政府分管领导及省编办主要负责人也专题来济调研指导,充分肯定了济南先行先试、通过机构调整破除体制机制弊端的思路和措施。在党政机关、在企业、在民间,大家也纷纷为济南的此次改革竖起了大拇指。当今,各城市竞相发展,如百舸争流,如何在这场发展竞赛中占得先机、赢得优势?曾经,对部门之间因“群龙治水”而导致的“无人治水”现象,市民群众反映强烈,如何通过改革尽可能减少权力边界的交叉,用更高效的行政让市民更满意?此次济南展开的大部制改革和投融资平台整合工作,也为上述发展之问、民生之问给出了答案。(首席记者赵云龙 记者赵璐)5日一早,一条“济南合并四大城投”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而该消息在当天下午市委市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被证实。根据整合方案,济南确定六大市级投融资平台:组建城市投资集团和城市建设集团,保留产业发展投资集团和轨道交通集团,新成立金融控股集团、文旅发展集团。整合调整工作将在今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最新进展】两大新平台已开整合会这次改革后,投融资平台将划归济南市国资委统一监管,同时机关事业单位的经营性资产与原单位脱钩,政府部门直管企业与主管部门脱钩,按性质分别注入或整合到新建投融资平台。政府部门不再直接管理企业。整合调整工作将在今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这样真正做到了政企分开,政府集中精力管该管好的事情,国有资产按照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律去运营。”市编办副主任张立学说。“下文件之前,我们两家单位已开过整合会,宣布了整合决定,但是下一步整合细节,如人员调整、具体运作还不清楚。”据济南城市建设投资集团一参加整合会的中层干部称,两个单位整合需要一个过程,目前项目还是归各自集团管理,中央商务区建设、开发有条不紊进行中,不会受到影响。该集团一名职工表示,相对于编制问题,其更关心新平台未来发展,以及主导产业板块。济南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将与济南旧城开发投资集团合并组建城市投资集团,上述这名中层干部表示,相对于集团原有职能,整合后的新平台名称变化意味着赋予了新职能,还待进一步明确。新组建的城市建设集团,由济南西城投资开发集团、济南滨河新区建设投资集团合并而来。记者从滨河集团一职工处了解到,两家单位在上个月也已开过中层干部会,改革方案亦未见文件。新的平台职能中提出以“建安和市政建设、城建路桥”为主业,有分析称这或意味着济南城建集团和黄河路桥要并入该集团。【变化解析】新平台打破区域位置发展瓶颈记者注意到,新组建的城市投资集团和城市建设集团打破了原有以区域划分的主要特征,改为专司各自职能定位。去年12月召开的全市务虚工作会提出,济南将从整合投融资平台、经营性自产脱钩等五个方面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不能再用区域限制投融资企业的发展,要按照功能来对他们进行划分。”会议指出,投融资体制改革是2017年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济南的发展需要充足的投资作为支撑,不能出现战役打了一半就没有弹药的情况。同是在此次会议上,济南明确了“一主一副,五大次中心,十二个区域中心,加两个卫星城”的城市发展框架结构,向北跨越黄河,建设济南新区。进入2017年后,济南拉开城市发展框架,原主要以区域划分的四大城建投融资平台就显得有些脱节。根据原有四大平台职能,济南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是东部建设的主力军;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结束后,小清河投融资管理中心原班人马以济南滨河新区建设投资集团人员身份“转战”滨河新区;济南西城投资开发集团主要负责济南西部新城的开发建设及管理等工作;济南旧城开发投资集团承担了旧改棚改,以及土地熟化工作。建设“四个中心”和新的城市发展框架,对济南未来产业聚集、城市发展做了基本定位。因此,此次投融资体制改革也体现了适应济南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内在需求。 (记者罗晓飞)●相关链接城建投融资平台的3次变革2005年8月,济南市政府投融资管理中心成立,同时组建济南市国有资产运营有限公司,与投融资管理中心一套机构,两个牌子,作为政府唯一的投融资平台,行使代表政府统一对外融资、统一管理政府项目投资、统一归还以及国有资产授权管理等职能。后又根据具体项目,相继成立了济南市城市投融资管理中心(济南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济南市西区投融资管理中心(济南市西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济南市旧城改造投融资管理中心(济南市旧城改造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济南市小清河投融资管理中心(济南市小清河改造投资有限公司)4个市直融资平台。2010年初,国家为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要求对投融资平台进行清理规范。2011年9月5日,济南市制定下发了《济南市投融资平台公司改革实施方案》,将原五大平台公司整合组建为四大集团公司,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市场主体。当年11月14日,济南市政府投融资管理办公室成立,对四大集团行使国有资产出资人管理权。至此,济南市新一轮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框架基本建立,四大投融资平台全部由事业单位“变身”为企业。2012年1月5日,四大投资集团正式挂牌。2017年5月,济南城建投融资管理运行体制启动第三次变革。济南旧城开发投资集团、济南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济南西城投资开发集团、济南滨河新区建设投资集团这四大市级城建投融资管理平台整合为两家。晒晒城建投融资平台“成绩单”1.济南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曾建设:顺河高架、泉城广场、泉城路商业街、经十路、北园高架、奥体中心“一场三馆”重点项目:中央商务区,奥体龙洞片区、雪山片区、长岭山片区2.济南滨河新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曾建设: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非物质遗产博览园重点项目:华山湖、北湖3.济南西城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曾建设:长清大学科技园区、济南国际园博园、西客站“一院三馆”重点项目:西部会展中心、济西国家湿地公园、华谊兄弟电影文化城4.济南旧城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曾建设:发祥巷棚改、馆驿街新区、宽厚里重点项目:济南火车站北场站一体化 (记者罗晓飞)新闻推荐流年旧影□于洪亮石板这里说的石板,是当初小学生使用的一种书写工具。总体呈长方形,四周镶有木框,通常使用的石板,比现在的A4打印纸大不了多少。顾名思义,石板是石头做的。联想起来,这...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济南市的区是什么级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