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如何实现财务自由三步


银行螺丝钉
很多朋友都有过类似的梦想:如果有一天,自己手里能有一大笔钱,就把钱存在银行里,靠吃存款利息就可以再也不用为钱工作,潇洒地辞职,然后去环游世界,跟“9961”说拜拜,从此“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开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该有多好呀!
这其实就是一个财务自由的雏形。
不过,把钱全部存进银行吃利息,真的可以让我们一辈子衣食无忧吗?
这个方案里有一个最大的敌人,就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什么呢?
最简单的理解,就是钱不如以前值钱了。想想20世纪90年代,100元能买多少东西?但是现在100元有多少购买力?如果只是把钱存进银行,利率是跑不赢通货膨胀的。这也就意味着,自己家庭实际的购买力正在缩水。所以我们把钱存进银行吃利息,过几年后就会发现,靠利息根本支撑不起我们想要的生活。
那该怎么办呢?
我们需要配置一些能跑赢通货膨胀的资产,这样才能让自己后半辈子吃喝不愁,不必担心“人还在,钱没了”。其实长期跑赢通货膨胀的资产,对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主要是3类:
优质的股票资产。
优质地段的房地产。
优秀的人力资产。
其中,人力资产就是我们自己,人力资产的现金流就是工资。我们让孩子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人力资产的价值。学习的重要性就不用说了。
房地产的投资价值则是标准不一的。不同城市,甚至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地段,房地产的长期收益都有差别。不过一二线城市优质地段的房地产长期收益还是可以跑赢通货膨胀的。
但人力资产的提高,不仅需要自己后天努力,还得看天赋;房地产的投资门槛高,而且还限购,区域化差异又特别大。
最后,比较适合大部分家庭积累的优质资产,就是股票资产了,例如股票基金。说到股票基金,很多人会觉得,它是一个风险很大、收益不确定的品种。实际上,无论是国内A股的股票基金,还是美股的股票基金,长期的收益都不错,均可以达到1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这个收益率是能超过同期银行理财不少的,也超过了通货膨胀的速度。如果家庭资产中配置了一定比例的股票基金,理论上其收益率是可以跑赢通货膨胀的。这样家庭整体的购买力也不会缩水。只不过股票基金的波动也很大,属于典型的“高风险高回报”的品种。所以,要想通过股票基金赚钱,确实需要一点技巧。比如选择优秀的成本低的指数基金,用定投的方式减少风险。
说了这么多,听起来也很好,那到底有没有人真的通过积累股票基金,实现了财务自由呢?
答案是:有的。
《三十几岁,财务自由》这本书提到了一个详细的、通过购买股票基金中的指数基金,来实现财务自由的案例。
这本书的作者曾经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她和老公刚工作的时候,两个人一穷二白,身上还背着不少负债。每天早上睡眼蒙眬地去上班,晚上披星戴月地回到家,一天下来身体十分疲惫。终于有一天,他们决心不再过这样周而复始的生活,定下了10年之内退休的目标。
他们通过定投指数基金和“4%法则”,最后真的实现了财务自由。
什么是4%法则?
4%法则,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学者威廉·班根(William Bengen)在1994年提出的理论。
“通过投资股票资产,每年从退休金中提取不超过4.2%的金额用来支付生活所需,那到自己去世,退休金都花不完,因為股票资产自己会增值。”(如果四舍五入一下,就是4%,这就是俗称的4%法则。)
换句话说,如果一年需要开销10万元,那需要多少股票资产才能退休呢?
我们可以用这个公式计算一下:10/4%=250万元。也就是说,攒下250万元,并且把这250万元投资到指数基金上,就可以在年开销10万元以内的情况下,实现财务自由。
那么,《三十几岁,财务自由》这本书的作者,定下的目标是多少钱呢?
作者经过计算,觉得自己需要至少600万元,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的目标,不用继续上班,而是去环游全世界。
所以作者和她的老公就立下了“10年内退休”的计划。
目标就是在10年内,通过定投指数基金,积累下600万元的指数基金资产。之后每年从指数基金中提取不超过4%的钱用来生活,环游世界。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他们并没有继承遗产,靠变卖家产实现财务自由。他们就是靠自己,通过努力工作,辛苦攒钱,认真投资,最终实现了梦想。
主要就是三板斧:节流、开源、定投。
首先是节流,也就是省钱,这是一个最快速积累财富的方法。通常建议在工资发下来之后,拿出20%马上存下来,用来投资理财。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很好的攒钱方法。本书作者甚至存下了收入的70%。她和老公就连蜜月旅行,都只是花了几百元去徒步旅行。
其次是开源,仅仅是节流还不够,节流是最容易做的,但省下来的钱可能比较有限,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收入。
如何提高自己的收入呢?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第一,努力工作,争取加薪的机会。第二,开拓一些其他的收入来源。这也就是现在流行的斜杠青年。多一个收入来源,也会大大加速财务自由的进程。
最重要的是第三个方法,通过定投,积累优质的指数基金资产。指数基金是股票基金的一种,具备低成本、透明等优势,很适合作为普通投资者投资股票基金的入门选择。不过股票基金毕竟波动较大,没有经验的朋友,不建议刚开始就投入很多钱。
这本书的作者将家庭资产中99%的钱都放在指数基金中。刚开始的时候遇到股灾,一晚上10万美元就不见了,但她就把电视关掉,饭照吃,觉照睡。
慢慢有了经验之后,她发现,遇到股市大跌到便宜的时候,往往是很好的投资机会。
靠着这三板斧,作者从一个普通上班族,成功地在10年时间里,和丈夫攒下了自己目标的“梦想基金”,开始环游世界。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笔者觉得作者的方法“太过分、太小气”了。读完这本书后,笔者又有了新的感受,觉得这个作者倒不是“葛朗台”式的抠门。
葛朗台是为了抠而抠,而本书作者,她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忍受10年的辛苦生活,为了日后享受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样有理想和行动力的人是很可敬的。
当然,这种自虐的方式也是比较辛苦的。如果大家不追求10年内实现财务自由,可以把时间放宽一些,其实也是不错的。
作者的经验对我们想要实现财务自由,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节流、开源、定投。
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攒下至少20%的收入用来投资理财。努力工作,把自己的人力资产的现金流提高。把定期获得的收入,定投到优质的指数基金上,积累财富。这就是我们普通人实现财务自由的三板斧。
猜你喜欢 节流环游世界人力
井下节流工艺原理和作用科学与技术(2019年12期)2019-03-29有趣的动物意林(2019年4期)2019-02-28人力旅行户外探险(2018年2期)2018-03-02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年27期)2017-08-14新型节流式差压流量计—RC调整型流量计中国科技纵横(2016年23期)2017-04-06人力资源管理在当今企业管理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人力资源管理(2016年6期)2016-08-11迷底大揭秘儿童故事画报·智力大王(2016年4期)2016-07-20谜底大揭秘儿童故事画报·智力大王(2016年5期)2016-07-04谜底大揭秘儿童故事画报·智力大王(2015年5期)2015-07-22Monica"s
Gang和玛琪一起环游世界小火炬·阅读作文(2014年12期)2015-04-02
相关热词搜索:如何实现 十几岁 财务
编者按:在实现财务自由的路上,除了端正心态、认真工作,你还要知道,自己在权衡的过程中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本文作者Sharon Raj Singh和Nathaniel Sillin,原文标题How To Become Financially Free?& 10 Ways to Become Financially Independent。
Photo by rawpixel on Unsplash
我从事人力资源行业已经有20年了。招人和炒人是我工作的一部分——但我喜欢招人的部分,一直讨厌炒人部分。
我知道每炒一个人,不仅会对他的经济和心理造成影响,而且会对他的家庭也造成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讨厌把人炒掉。
它迫使我思考自己是否真的想要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毕竟,我可能是被炒掉的人之一。
于是,我决定永远不要完全依赖一种收入来源。2016年4月,我做了一个决定,我要开始创造多种收入来源。
我仍然喜欢在公司工作。我喜欢有固定的薪水、和同事一起工作。但我也知道,我从来不想把自己整个家庭的生活和幸福交给另一个人或公司。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必须做到财务自由。
但首先,我们得弄明白财务自由是什么意思。
财务自由的含义
每个人对财务自由的定义都不一样,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财务自由并不是拥有无穷无尽的财富。
即使你赚的钱比你花的多,但要是你不知道如何处理它,你也会马上失去这些财富。曾经很富有也很有名但后来失去了一切的人多如牛毛。
所以我想搞清楚财务自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发现还有一些人正在过着财务自由的生活——虽然他们不一定是物质上最富有的人,但他们肯定过着富裕的生活。
在研究他们的时候,我发现他们都做了这三件事。
如何实现财务自由
1. 端正心态
我从那些财务自由的人身上学到的是他们的心态和他们与金钱的关系。
互联网上个人理财博客的数量在几千到几万之间,毕竟金钱是人们最感兴趣的三个话题之一,仅次于性和减肥。
我喜欢Brad和Ted Klontz关于金钱的解释。他们称之为财务心理学。
财务心理学背后的观点是,仅靠财务建议不足以改变自己的财务行为,不然就不会有这么多人债台高筑、婚姻不幸了。
Brad和Ted Klontz在他们的《Mind Over Money》一书中谈到,正是金钱本身导致我们对金钱产生不健康的认知和心理,从而阻碍了我们获得财务自由。
金融闪点是与金钱有关的重要经历或影响,比如说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家庭会传递关于金钱的信息——无论有意或无意。我们对金钱的印象也受到经济事件和文化的影响。
这些金融闪点塑造了我们对金钱的假设和信念,金钱的意义和运作方式,成为我们的金钱认知——我们头脑中关于金钱的低语。
结果是,我们中的一些人会患上金钱认知障碍,或对金钱有了不健康的认知。而财务自由的人能够识别出他们的金融闪点和金钱认知,并解决他们存在金钱认知障碍问题。
简而言之,关键步骤是首先要意识到你的理念存在认知偏差,然后重塑认知,获得改变。
2. 努力工作
我研究成功人士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而取得成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
除了学习金融、投资和储蓄的基本知识,我还探索了如何开源的问题,这些收入来源超出了我朝九晚五工作的收入。
为了获得多重收入来源,我必须给人们提供价值,让他们愿意心甘情愿地拿出他们辛苦赚来的钱来支付我的产品和服务。
要做到这一点,我需要研究和了解我所服务的人,与他们交谈和接触,与有影响力的人建立关系,确保我所做的一切都是高质量的,并不断思考我还能如何为目标受众服务,等等。
换句话说,我需要做很多很多的工作。
对于我们这些愿意努力工作的人来说,好消息是,即使你没有什么天赋,你取得的成就仍然远远超过那些有天赋但懒惰的人。
3. 尽管不得不做出权衡,但你还有选择的权利
有些人说你可以拥有你生活中想要的一切。还有人说你不可能拥有生活中想要的一切。
为了过上财务自由的生活,我从富足和选择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匮乏和受害者的角度出发——是生活“发生”在我身上,而不是我“创造”了想要的生活——视角问题。
我选择采用富足的心态。为了开始培养这样的心态,我用心记下了感恩日志。
有一个薪水固定的工作对我来说很重要,因为我现在正在努力偿还债务。但这并不能阻止我同时从事各种收入来源的工作。
通过写作、会议和与人交谈,我抽出时间投入到工作中,研究和验证自己的想法,建立自己的信誉和品牌——这对我来说很难,因为我比较内向。
和许多人一样,我也很忙,既要做全职太太,又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
但我挤出任何我能找到的时间——清晨,午休时间,日常通勤时间等等——去做我能做的事,努力开源。
我不断地尝试离开舒适区。这些都是我为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所做的选择。
我们大多数人忘记了自己拥有可以做出选择的特权和自由,宁愿采取一种受害者的心态说我们别无选择。如果每次听到有人这么说我都能得到一美元的话,估计我已经赚了一大笔钱了。
结论
财务自由就是拥有你想要的生活方式。关键在于有正确的心态,付出努力(很多努力),做出能让你达到目标的选择。
这些选择可能会涉及到短期的权衡,这样你才能实现长期追求的生活方式。
耐心和努力工作是基本要求,因为一夜暴富的事情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所以,你是想过一种财务自由的生活呢,还是想用余生告诉自己“别无选择”,只能陷在日复一日的单调工作中无法自拔?
选择权在你。
10个方法
实现真正的财务自由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容易。
这需要一个计划,很多人,尤其是那些拥有健康自律习惯和可靠财务指导的人都能够实现这一目标。这是计划中10个入门的方法:
先想象,然后再做计划。每个人对财务自由的看法都需要现实的检验。首先想象一下你对财务自由的愿景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收集一些有资质的理财建议来设定或重置你的路线。20岁和50岁想要财务自由的途径可完全不同:你储蓄和投资的时间越久,结果通常也越好。但无论你年龄几何,首先你要对你的选择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制定预算。想要有效追踪你的财务状况,首要的就是做预算——衡量收入,减去支出,决定分配多少到你的财务自由目标上……这是实现财务自由的首要任务。但是,千万要坚持自己的预算计划,相信我,我看到了太多虎头蛇尾的人了,明明今天已经定好了预算,第二天就将计划抛在了脑后继续大手大脚地花钱。顺便说一句,现在正好是年初,是大家制定计划的高峰期,切记重在执行哦。
支出少于你的收入。我们大多数人肯定听过这个规则,但它仍然是最难做到的金融行为之一。一个经验是,把总收入的10~15%用于储蓄或投资。如果可能的话,工薪夫妇可以尝试将一份薪水的相当一部分存入银行。无论如何,坚持较低的生活水平和支出将帮助任何人更快地把更多的钱投入储蓄和投资。
建立更智能的金融安全网。应急基金和保险是财务规划的一部分,但它们很少被同时讨论。应急基金的传统定义是:一个单独的现金账户,在突发紧急事件中(意外的汽车或家电维修)可以用来代替贷款。但更聪明的办法是评估房屋、汽车和医疗保险的自负额,看看自己的应急基金是否能cover这些金额——因为有许多人为了较低保险费用选择了自负额较高的保险产品。如果你突然需要索赔,你手头有足够的现金支付自负额吗?如果没有,现在就把钱存起来。你处理金融应急事件的效率越高,你的储蓄和投资就增长得越快。
减少债务。尽管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消费者债务水平总体上有所下降,但美联储2015年2月的报告显示,2014年,房贷、学生贷款、汽车和债务再次开始攀升。想要拿出钱来储蓄和投资,那么摆脱循环贷款和非住房债务是你能做的最有效的事情之一。考虑到美国人的储蓄现状,不要让自己债台高筑是一个简单有效但却不怎么好落实的目标。
考虑你的职业。财务自由并不是说你就可以放弃自己热爱的职业了,如果你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来增加储蓄和投资,你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经济独立。如果你落后于自己的财务目标,那么你很有可能要继续工作,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是这样的。你甚至可以考虑扩大与工作相关的收入来源,比如兼职咨询。在评估你目前的职业收入和福利状况时,可以考虑与有资质的财务和税务专家交谈。
控制自己的欲望。无论你是20岁还是50岁,财务自由要求你对自己需要多少金钱、财产和物品就能够过上幸福和安全的生活进行个人评估。它可以帮助你停止任何形式的攀比。一般来说,如果你能削减总体生活开支,你会更快地达到目标。对一些人来说,这意味着卖掉现在的房子,搬到一个更小的地方或生活成本、税收更低的地方。你也可以卖掉或捐赠你不需要的所有物,用来偿还债务或增加储蓄/投资。年纪轻轻就落入欲望的囚笼,对你未来实现自己的任何梦想(不只是财务自由)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投资方面,不要花无所谓的钱。认真学习投资手续费的相关规定。当你把钱存起来或用于投资时,留意手续费、截止日期或处罚规定。如果你和一位有资质的专业人士合作,并获得销售投资产品的许可,那么你一定要弄清楚你为他们的服务支付了多少投资和顾问费,并评价他们的表现。毕竟在投资之初,你很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不当认知或者失误丢掉一部分钱,可以把这笔钱看作是“学费”,但是切记,你要真的从中学到点东西,而不是把钱打了水漂。
购买能收益的资产。没有一种投资是万无一失的,不管你投资股票、房地产、收藏品还是现金,都有涨跌起伏。重要的是,充分了解你所投资的每一件事,并将重点放在那些能够长期盈利的资产上。广泛阅读你感兴趣的投资相关书籍,这都有助于你低价买入、高价卖出,从中赚取差价,长此以往也能获得一笔不菲的收益。别忘了,研究投资交易的税务影响。
永远对你自己的财务状况烂熟于心。生活在变化,你的财务计划要足够灵活以应对变化,无论那些变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如果你不擅长投资、财务规划或税务问题,请务必请相关专家来帮你。但是我要指出的是,财务自由的人通常对自己的财务问题了如指掌,这不仅是为了自己的使用,也是为了日后的遗产。
最后,能够为你喜欢的生活方式而消费,且不用担心钱的问题是一种巨大的解脱和奖励。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朝这个方向前进,那就考虑从现在起采取这些措施。
,

原标题:一个人怎样才能实现财务自由?这3个核心认知太重要了
大家好,我是猫先生,这篇聊的是对实现「财务自由」的一些看法,虽然世俗意义上的财务自由非常难实现,但通过这10多年观察,周围已经有一些人实现了财务自由,只要你具备了一些实现财务自由的能力和标志,再加上一定的策略,那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
01
普通人想实现财务自由
先要不出卖自己的灵魂
这几年,“财务自由”这个词一直都特别火,而且也是每个人所向往的。
什么是财务自由?
绝大部分人理解的财务自由是:有了相当数量的钱,然后一辈子都花不完,这就是财务自由。这也是世俗意义上的理解,胡润富豪榜2019年给出标准,一线城市是2.9亿元,二线城市是1.7亿元才能算财务自由。当然,大部分人是达不到这个标准的,普通人追求基本的财务自由就可以。
普通人实现财务自由的前提是什么?
最关键的就是:精神自由!一个人不用为了“生存”而出卖自己的灵魂。
简单说就是:你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选择和自己喜欢的人合作共事,选择在自己喜欢的时间段工作,肆无忌惮说自己的想法做自己的决定,不用被别人和别人的规则指挥控制。在我过去工作的10多年中,职业发展也算是顺风顺水,但唯一想想就让我感觉非常不爽的,就是有8年的时间,在前公司参加的那些潜规则,会议,饭局、团建、年会等等。
我刚进入职场第一份比较正式的工作,是在一家做殡葬礼仪的公司,就是那种做大型告别仪式的企业,老板以前是一个公务员出身,是个特别喜欢打官腔,走形式那种人。
每次他请大家吃饭,大家就特别紧张,因为,老板特别喜欢喝酒,也特别喜欢劝酒,而且还喜欢劝你敬酒的时候说两句,说白了就是要你配合他演戏,让人去捧他,然而如果你不配合他演就会被打上不尊重领导、不合群、异类的标签,像我们这种做技术出身的人,最怕在饭局上表演,这特么和文艺汇演完全两马事。
有些搞技术的人就不配合,在后面的工作中处处被小人挤兑,你只要稍微出一点错就会被这个领导一顿痛骂并扣钱,而且一些和你工作很关键的会议,他把你排除了,根本不通知你去参加,反而那些你不擅长不熟悉的会议,每次都要你去,还要你发言。即使在会议上,如果不顺着这位老板的话说,站在他的角度去奉承,公然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你也完蛋了,他会当场发火,而且还会在背后悄悄培养其它人,把你闲置起或让你去做你不想做事,逼你辞职。
总之那个时候虽然我工资很高,也有一定权力,但却过得小心翼翼,还得去溜须拍马,说自己不想说的话,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喝自己不想喝的酒,我知道继续在这干根本不可能有实现财务自由的一天,因为人和心都不自由,更别谈财务了。
后来被一个合作方挖走后,我们几个哥们就可以想说就说,只要大家有不同的建议和想法都可以拿出来讨论,只要论证了谁的建议行得通就执行。不会去为了取悦别人,而说言不由衷的话;不会因为怕得罪人,而去做不想做的事;每一次都特别开心,而且氛围和业绩也一直都保持得很好。
谁特么不想赚很多的钱,去实现财务自由啊,虽然当你不够成功的时候,你没有选择的余地,但是你要记住,这是暂时的委曲求全,暂时把肉体放在这工作和发展,而灵魂和骨子里一定不要屈服,要努力去逆袭,如果你连精神自由都没有,整天为了取悦别人,说言不由衷的话,为了怕不得罪人而顺从别人的想法,那时间久了,你人也就废了,从肉体到灵魂都出卖给了别人。
所以,我们大多数普通人,如果做到了精神自由,可以不出卖灵魂,拒绝不想做的事情,只为兴趣和自己的内心而去赚钱,你的财务自由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02
赚快钱的能力
是财务自由人士的一个标志
李嘉诚曾说过:「赚人生的第二个100万,比赚第一个100万要容易很多」。
这几年,我认识了不少有钱人,发现大部分人都是,在5年内赚到了第一个200万,这些人赚钱的节奏基本相同,差不多都是头两年赚的只有10几万,剩下的100多万大部分都是在第五年才赚到的,反正没几个是平均每年赚了40万的。
我本人一点不排斥赚快钱,而且我认为这还是那些实现财务自由的人的一个显著标志。
为什么这么说?
前几年我有个朋友,小安,在北京工作,即便当年是北京五环外的房子,大部分一个套二的也在700万左右。如果我那朋友一个月即使赚2万,踏踏实实干没其它赚钱的想法,那他不吃不喝的存钱也要干要30多年才能买套房子,估计住进去也住不了多久了。
因此,他当时的小目标就是先赚到200万。
那时候,做嵌入式软件开发非常赚钱,基本上完成一个项目就有3-5万的奖金,做到项目主管还有额外1万块的分成,就看甲方的需要量,小安终于逮到一个赚钱的机会,于是他就拼命的写代码,说实话,当时最大的目标就是写代码赚钱。他除了在自己公司做以外,还接了一些外包来做。
但大概过了一年,制度就变了,因为在国内做外包的利润极少,他忙活一个月光房租费都没挣回来。
但是,恰恰是因为能赚的时候,小安使劲赚了一波,所以存了钱大概60万,能让他接下来辞职换工作时更从容,不用考虑一些日常花销的问题,而且那时候小安为了赚更多,也比所有其它同事做得多,研究得多,进步也更快得多。
后来他去了日本找到了合作伙伴,也是因为他之前攒下的这第一桶金,保证了他在创业之前的一段艰苦岁月,和创业后一年颗粒无收的情况下也能活得不错。现在他已经是两家上市公司的老板,身价过亿,早已实现账务自由。而这一切,不得不说要源于他赚快钱的能力。
在《巴菲特2019年致股东信》中,两位老人家的财富智慧真是无穷啊。
查老曾说:如果把我们最成功的10笔投资去掉,我们就是一个笑话。
如其所说,财富来源的分配就是这么的不成比例,如果你把大部分有钱人一生中几次赚大钱的经历抹掉,他们几乎也是穷光蛋。机会来临时,你要抓住,猛赚几笔。
只要赚的钱是正当的、合法的,就没什么好纠结和犹豫的,你赚钱的速度快,说明你创造的价值快。有赚快钱能力的人,他们通常会越来越勤奋,越来越上进,更注重学习,更关注自我成长,会见到更大的世面,认识更多的牛人,会不断有更高的目标想去实现,因此他们获得财务自由的机率也会比其它人大得多。
与想实现财务自由的人比起来,形成鲜明反差的,更恐怖的是那些连挣钱心思都没有的年轻人,年纪轻轻二十来岁,整天就像看破世俗的眼光,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安于现状才更可怕的,不要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佛系了。
03
普通人如何才能
相对实现财务自由?
任何事情从来就没有绝对的,这也包括财务自由。
因为你赚到50万的时候,你会想买100万的理财;等你赚够500万的时候,你会看上1000万的房子;等你完成小目标赚够1个亿,你会发现原来还没有哪吒电影的导演挣得多,你会永远的不满足,永远觉得并没有财务自由。
所以,没有永远的财务自由,只有不断追逐财务自由的心。
那么,普通人要怎样才能,最大可能去实现相对财务自由呢?除了上面提到的不出卖自己的灵魂,和赚快钱的能力以外,还需要你从以下几点考虑:
1、改变自己的商业模式,可能很多人都听过,我们一般人的商业模式:
第一,你一次的时间就只卖一次。
比如上班,你每天的8个小时,只能产生一次价值,也只有每个月拿一次收入。
第二,重复卖出自己的时间。
比如你承包了一片果园,你花一年时间去嫁接去种果树, 后面的10年、20年时间你可以每年花少量精力去打理,然后每年都可以等结了果实就卖钱。
第三种:购买别人的时间再卖出。
比如你创业做老板,花钱购买员工的时间,利用他们的时间赚钱,只要是低买高卖,即员工产生的价值比工资更高,你就是赚的。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最宝贵的财富,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往第二和第三种个人商业模式去靠,一个人可以重复售卖的时间越多,他一定能得到更大更多的回报。
2、做自己喜欢的事,并做到极致,成为别人不能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荣格有句名言,小的时候,做什么事能让时间过得飞快并让你快乐,这个答案就是你在尘世的追求。
我们愿意把时间花在哪里,那就是我们喜欢的事,确认你喜欢做什么,然后把它做到很好,你就能赚钱;把它做到极致,你就能赚很多的钱,一件事做到极致了,别人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超过你的。
比如我从第一家公司走了后,我就把自己喜欢又一直从事的三维动画、后期特效设计能力做到了极致,普通人正常情况要花费一周时间做的短片,我可以在一天之内就完成,关键是客户还要认可,这点竞争力是没人可以在短时间内超越的。
同样道理,你即使很会打台球,你也超不过丁俊辉,你很会弹钢琴也无法超过朗朗。原因就是人家在自己热爱并熟悉的领域,做到了极致。
3、要有第一桶金思维,那是你撬动财富的杠杆
很多人一开始并没有多少钱,但你一定要想办法越早的赚到第一桶金,越有助于你后面把握每一次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很多人说自己没机会,其实不是,是你统统错过了。
而且你要学会存钱,很多人认为有钱应该是去投资,听起来是没错,但是有两个问题:
第一,你懂投资理财吗?你懂股票和基金吗?你懂做生意的门道吗?你什么都不懂的话,做什么投资?就拿炒股来说吧,很多人啥都不懂就在跟风,人家上路开车都还要考个驾照,怎么到了投资就可以这么随意了?你这不叫投资,叫种韭菜,进去就是被人收割的。
第二,很多人本来就没几个钱,一个月工资几千块,天天喊理财,很多理财的年化率加起来也不会超过7个点,你每个月研究这样那样的理财产品,结果一年就理了几百块出来,有意义吗?关键是还容易碰到一些歪公司,跑路公司,一遇到就是血本无归甚至倾家荡产。
所以说,最安全可行的就是存钱,最起码别做月光族,每个月存下工资的20%,现在好多年轻人到月底还得借生活费呢。在存钱的同时,继续学习和等待,一但有了机会,只要合法,别管它快慢,先有第一桶金才是真,在你熟悉,又不违法、不触碰道德底线的前提下,任何机会都有可能改变你。
总结一下:
在现在这个高速的经济时代,人人都想财务自由,但要实现的前提,首先要尽可能实现精神自由,然后就是要有赚快钱的能力,同时需要你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改变自己的商业模式为可重复售卖自己的时间价值,在没有足够的钱之前,钱是最重要的,等你有了第一桶金之后,才能有勇气,有底气,有资格去把握机会,甚至是追逐你觉得真正重要的东西,包括财务自由。
END
本文来源:公众号 @彪悍猫先生, 作者悬崖上的猫。
这里是100万职场人的逆袭驿站,运营者悬崖上的猫,资深媒体人、设计师,从思维到技能,只写最接地气的逆袭干货,让你一路逆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实现财务自由三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