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上药睿尔药品上海万芸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司怎么样?

口服,一般成人为60-120mg(1-2片),每3-4小时口服一次。

详见说明书且遵医嘱用药

本品用于重症肌无力,手术后功能性肠胀气及尿潴留等。

详见说明书且遵医嘱用药

成药(处方药强制登记)

成药(处方药强制登记)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上药中西制药有限公司(原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委托上海上药中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详见说明书且遵医嘱用药

详见说明书且遵医嘱用药

上海上药睿尔药品有限公司(原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医药2021年一季报:业绩快速增长 创新再迈大步

2021年4月28日晚间,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医药”,601607.SH;2607.HK)发布2021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一季度公司业绩实现快速增长,创新管线进展继续提速、工业大品种数量再创新高、进口代理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互联网平台布局成效显著、各项重点工作顺利推进。

1-3月,上海医药实现营业收入516.00亿元,同比增长27.57%;分板块来看,医药工业营收64.66亿元,同比增长14.43%;医药商业营收451.34亿元,同比增长29.70%。整体实现归母净利润21.20亿元,同比增长104.2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13亿元,同比增长23.39%。

值得关注的是,在业绩快速增长的同时,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进一步加码,创新药管线再次取得多项进展。一季度,公司研发总投入5.41亿元,同比增长56.25%,其中研发费用化投入4.15亿元,同比增长21.47%。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创新药管线加速推进

正如董事长周军所言,“创新,既是穿越时代的主旋律,也是引领每行乐句的最强音。”上海医药近几年切实推动创新转型,研发项目不断开花结果。

在创新药管线方面,上海医药通过“自主研发+BD”的双轮驱动,不断收获喜人进展。报告期内,与俄罗斯BIOCAD合作的BCD-100(Prolgolimab注射液)获得国家药监局签发的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启动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至此,公司累计进入临床III期的管线产品已达4个。同期,I001(SPH3127)治疗炎症性肠炎的适应症获得美国FDA批准临床试验的通知,并已于今年1月在美国启动II期临床试验;从台湾顺天医药引进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创新药I037(注射用LT3001)Ⅰ期临床试验于1月完成首例入组;B007(重组抗CD20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皮下注射液)I期临床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适用于多发性硬化症的B001-A临床试验申请也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

此外,公司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也进展顺利,于报告期内新增5个品规过评,分别为盐酸二甲双胍片(0.25g)、硝酸甘油片、头孢拉定胶囊、别嘌醇片、阿莫西林胶囊,累计过评产品达到25个品种(31个品规)。公司在海外市场也有所斩获,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完成美国ANDA生产申报。

同时,公司进一步优化研发激励机制,正式落地实施研发创新中长期激励计划。结合2020年创新研发管线的进展情况,公司从大分子、小分子、BD三类项目中分别选取了一个代表项目试行激励,并发放奖金。接下来,随着研发激励方案的进一步落地铺开,公司研发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依托资源“长板”,积极与一流的科学家团队、科研院校、医疗机构及药企伙伴强强联手,构建研发“生态圈”,持续完善研发体系、推升研发效率。报告期内,上海医药再添两个合作研发平台,一是与越洋医药开发有限公司签署合资合作框架协议,协力打造缓控释技术平台,丰富高端制剂产品管线;二是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惠泰医疗科技公司就科技创新成果的研发和转化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助力优质科研项目的落地转化。

医药工业:聚焦大品种 强化罕见病领域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工业大品种逐步消除疫情影响,11个品种在一季度已实现销售过亿,较去年同期增加4个,重点品种同比增长达23.02%,同比增幅前五的重点产品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翻一番。

在罕见病领域,上海医药是目前国内拥有罕见病药品批文最多的企业之一。去年,公司新设罕见病事业部,依托原有优势,独立发展罕见病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成立罕见病平台公司(上海上药睿尔药品有限公司),整合集团已有的17个罕见病药品品种,涉及28个罕见病病症,并与国外内研发机构、企业积极对接,引入前沿创新品种,目前已完成15个合作项目的评估。

医药商业:巩固进口龙头地位 互联网布局成效显著

报告期内,上海医药成功斩获6个重磅新药品种(11个品规)的进口总代资格,包括唯一获FDA批准可用于婴儿的抗过敏药仙特明(UCB的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科莫非(科斯莫司的右旋糖酐铁注射液)与莫诺菲(科斯莫司的异麦芽糖酐铁注射液)、全球销售额最高的静脉注射麻醉药得普利麻(爱施健的丙泊酚乳状注射液)、全球销售规模超100亿人民币的诺和诺德的索马鲁肽以及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的双特异性免疫药物倍利妥(百济神州的注射用贝林妥欧单抗)。

同期,互联网布局成效显著,报告期内公司旗下“互联网+”医药商业科技平台上药云健康、国内创新医疗支付服务的************镁信健康分别完成10.33亿元、10亿元的B轮融资。上药云健康和镁信健康B轮融资的成功,不仅为两家互联网基因的企业带来了跨越式发展所需的充沛资金和优势资源,更体现了公司创新转型的坚定决心,为两家企业进一步确立市场化体制机制、简化决策流程、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和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基础,标志着公司从传统分销商向创新型、科技型服务商的转型达成了阶段性目标。

业务方面,上药云健康围绕创新药全生命周期服务为主赛道,以普慢药“互联网+”惠民服务为辅赛道持续发力。报告期内,在创新药领域完成多个重磅品种上市后的全国首单销售;在普慢药领域,其 “益药·电子处方”及公立互联网医院业务已完成对接232家医院,其中三甲医院互联网医院32家。

此外,镁信健康与诺诚健华、武田中国、东沛医药、艾力斯等多家国内外领先药企达成了新的战略合作,携手拓展健康险及医药支付市场,成功上线了10余款创新支付项目,覆盖近10万患者。

推进重大工程建设  打造“数字化上药”

报告期内,上海医药在重大工程方面的建设也是一大亮点。上药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于1月4日正式开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5万平米,其中抗体产业化生产面积将达10万平方米,生物反应器规模将达12万升,此外,还特别设置了超过5万平方米的创新孵化公共服务平台,打通生物医药在上海张江地区从研发到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预计一期工程将于2023年建成。此外,上海医药宝山医药产业园、上海医药现代中药基地、上海医药物流中心绥德路二期项目等也都在有序建设中。

此外,公司以“数字化上药建设”赋能业务,持续推进数字化上药建设,以大数据为手段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体系能力、打造高效组织,建立核心支撑平台。报告期内,公司启动大数据平台建设,数字化上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大数据指挥平台投入使用,并计划于二季度完成大数据指挥中心二期项目规划工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万芸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