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为什么等于12800÷60等于13于2o不等于13于2?

1、熟悉水性的目的是使初学者了解和体验水的特性,掌握水感?   

答:还有克服对水的恐惧心理

答:用嘴吸气,用嘴或鼻子吐气

6、抱膝浮体练习中,如何站立?

答:应两臂前伸,掌手向下并抬头,同时两腿伸直站立

答:吸足气后,身体前倒入水

8、展体浮体练习时应等身体什么部位浮出水面后,伸直臂和腿,成俯卧姿势漂浮水中?    

答:深吸一口气后,双脚向上轻轻跳起,待头部入水后,再发力蹬池壁。

答:用手腕的屈伸来调节,屈腕人往下游,反之人往上浮

答:蹬腿有力,身体成一条直线,保持平稳,同时尽量闭气

12、蛙泳中当身体处于较好的流线型滑行姿势时,身体纵轴与水平面的夹角约为多少?

答:应收到脚跟,靠近臀部

答:不能超过肩轴垂直面

答:从两臂并拢开始翻掌抓水→划水→收手→伸臂

26、现代蛙泳的特点是,头部起伏大,且位置较高,蹬腿技术也随之变窄变快,划水幅度小而快,整个动作频率快对吗?  

答:划手腿不动,收手又收腿,先伸手后蹬腿

答:可采用2次臂腿配合,呼吸一次方法,以后逐步过渡到一次臂腿配合,一次呼吸的完整配合

    答:蛙泳技术的核心是蛙泳腿技术,关键是呼吸

答:抱膝浮体、展体浮体

答:是使脚和小腿内侧对好蹬水方向

答:当手掌和前臂感到有压力时,便开始划水

答:应向侧、下、后方划水

答:尚未发力,脚己离开池壁;屈腿滑行,头尚未入水就蹬池壁;两腿蹬壁用力不均,造成侧翻等

答:身体紧张、两腿用力不均

答:平摸水、划手过肩、直臂划手等

答:勾脚尖直线蹬腿、绷脚尖向后蹬腿、收腿时臀部上翘、剪腿和爬泳打腿等

答:不对,应划手腿不动,先伸手后蹬腿

答:是指用救生圈、竹竿、木板等器材进行救护

答:应选择在弱水者上游入水、入水时要用脚先入水

答:刚吃饭后、剧烈运动后、喝酒后等情况下不宜下水游泳

答:下水前滴眼药水、起水后滴眼药水、戴泳镜等

答:换泳裤(泳衣)、过洗脚池、过消毒池

答:手指、脚趾、小腿、大腿

    答:保持镇静、呼救、或者深吸一口气,仰浮水上自救

55、游泳时用鼻子呼吸遇到水浪时很容易发生呛水现象对吗?

答:错误,不能用手摸脸上的水,也不能摆头

57、游泳换气练习时,应注意快吐慢吸。

答:错误,这一谈法是正确的

答:错误,膝关节朝游泳池底

答:错误,蹬腿时应快速蹬夹腿

答:错误,蛙泳臂划水时蛙泳腿处于伸直状态,还没有收腿

64、蛙泳臂腿配合中,蛙泳臂收手时,蛙泳腿处于收腿状。  

答:错误,臂前伸3/4时,腿才开始蹬腿

66、蛙泳完整配合练习初期时,可以采用二次蹬腿一次划手一次呼吸的配合方法进行练习。

67、一般正常成年人心率与呼吸比为3:1

答:错误,应为大约5:1

答:错误,手腕在保持屈腕

答:错误,侧翻原因是身体紧张或出发时蹬腿池壁用力不均所致。

答:错误,可由手腕来调节

答:错误,朋手同时触壁

75、水中救护,无论采取爬泳或蛙泳游向溺水者,头部都必须露出水面,以随时观察情况。

76、水中救护,当游至离溺水者3 -5时,应潜入水中,使溺水者背对自己,然后施救。

77、将溺水者救上岸,进行心肺复苏术前,首先要对溺水者进行口鼻清淤,使上呼吸道畅通。

78、正确的心肺复苏术中,按压胸部时,手法应当是两手并列垂直按压溺水者胸部。   

答:错误,两手重叠垂直按压溺水者胸部

答:抓水,拉水,推水环节

90、爬泳呼吸(换气)可以采用哪些方式?

答:左侧呼吸、右侧呼吸、左右两侧呼吸

91、爬泳手臂和腿的动作配合,随着游距的不同面而有不同的配合比例,一般有那几种配合比?

答:由短到长其配合比2次划水6次打腿、2次划水4次打腿、2次划水2次打腿

答:爬泳、、仰泳、蛙泳

答:蛙泳、蝶泳比赛项目

答:前交叉、中交叉、后交叉

95、游泳运动能有效增强人体各器官功能,特别是对提高人体哪些器官功能,尤为显著?

答:呼吸系统和心肺功能

答:错误,应绕纵轴左右适当转动

答:错误,400个人混合泳是按蝶、仰、蛙、爬的动作顺序进行

106、如何鉴别游泳运动员的发育程度

答:儿童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两个不同的年龄。一个是日历年龄也就是指实足岁数。另一个是生物学年龄,我们通常用发育程度来表示。一个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遗传、营养、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其日历年龄与发育程度并不一致,有人可大,有人可小,有的甚至可相差几岁。所以,日历年龄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一个人身体成熟的早晚,而发育程度才能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成熟状况。从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有些运动员在儿童少年时期成绩非常突出,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成年人的比赛中却找不到他们了。这个问题在世界各国都存在。苏联陕乐的海豚游泳比赛组织部分曾提供过这样的材料;儿童少年各年龄组中百分之八十的优胜者到了成年并没有成为优秀运动员,他们到了成年没有达到最高成绩就销声匿迹了。这是以运动成绩选材而不考虑发育程度的结果。那些儿童少年时期成绩突出者,多数是发育程度偏大,也就是生物年龄大子生活年龄,俗称早熟者。由于他们发育早,力量就大,承受运动量i的能力也比其他孩子强,当然比赛成绩也突出。但是,这些。孩子一旦提早成熟后,这些优势就消失了,而其他孩子则逐步赶上来超过他们了。选材时如不考虑发育因素还会影响那些大器晚成的大有前途的苗子。

运动实践证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人的运动能力的大小直接与本人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并且非常显著(见表七〇)。而男少年发育程度与速度爆发力相关程度比女少年更为显著。

表七〇  发育程度与儿童少年不同运动能力相关表

在选材工作中只有区别了运动员的发育程度,并以发育程度分组后才能对运动员的形态、机能、素质、成绩等作出正确的对比与评价。那些日历年龄与发育程度一致或发育程度略低于日历年龄,而形态、机能、素质、成绩等都是这一发育程度中的高水平者才是这一年龄上的真正强者。

鉴别了发育程度,评价了形态、机能、素质、成绩的水平,这还只能说明儿童少年当时的情况,还不能预知他们内在发育潜力的大小。在发育高潮阶段,运动能力的自然增长能得到表现。发育期高潮持续时间越长,运动能力的增长也就表现得越充分。只有那些靠自然增长将自己的运动能力在发育高潮期中推向更高点的少年,经过科学训练的诱发与促进,才能充分表现自己的全部优势,最终创造优秀的运动成绩。总的来说,在选材时首先要对发育程度进行鉴别,然后再评价形态、机能、素质、成绩的真实价值,进一步鉴定发育高潮持续时间的长短,最后确定发育分型,才能进一步估计与预测运动员的未来。

目前,鉴别发育程度的主要方法是躯体测量、第二性征的发育判别和骨龄的判别。这些方法中最简单的是躯体测试。躯体测量通常以身体各部位的尺寸和充实度为依据的。这些指标可以与相应年龄的标准材料进行比较来判断发育程度。另外还可由内分泌腺(尤其是性腺)的发育水平,也就是第二性征的发育水平来鉴定,根据第二性征出现的年龄顺序及第二性征发育分度来判别。使用最普遍的方法是骨龄。它足以儿童少年骨骼发育(钙化)程度与标准骨龄进行比较,求得生物年龄的一种方法。它比日历年龄能更确切地反映机体的成熟程度,常用以判断生长发育程度,预测女孩月经初潮及预测儿童少年的成年身高等。

107、如何对游泳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进行评价?

答:体型是人的身体形态的外在特征,同时与个人从事某项体育运动的能力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在运动员选材时,人们都很重视形态因素。

形态因素主要包括:身高、体重、手足长度、肢体的围度及身体的充实度等。它受遗传因素、生活条件与习惯、内分泌激素、运动习惯与水平和地理、气候等生态条件的影响。在对儿童少年运动员进行选材时,必须充分考虑上述诸因素。依据儿童少年身体生长的客观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找出那些先天的、稳定的因素,预测其形态发展的趋向和可能达到的水平。

对游泳运动员来说,由于游泳是以速度和速度耐力为主的项目,对体型的要求是比较高的。适宜的体型是:身材高、体重较重、肩宽、胸围大、上肢长而粗壮,小腿相对较长。从外观上看体型呈倒三角形。研究表明:多数项目的游泳成绩于身高、体重、胸围、肩宽、上肢长度与四肢围度有着显著或非常显著的相关。

由于人体各部分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在评价游泳运动员的形态时,不仅使用指标,还选用一些由这些指标所派生出来的指数。所谓指数,就是借助于数学公式将几项有关发育指标联系起来,用以表示各项发育指标之间的比例关系,也可作为评价身体发育的综合方法。

108、游泳运动员应具备怎样的形态指标与指数?

答:()身高:在所有形态特征中,身高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身材高大在游泳竞赛中占有优势,身高对短距离运动员尤为重要。近年来世界和我国优秀运动员都有身材大型化的趋势。我国青年平均身高比西欧和美国青年矮10厘米左右,注意选拔身材高大的运动员就显得更为重要。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的身高男子应达到180厘米以上,女子应达到170厘米以上。当然也不否定有些运动员如施皮茨、盖恩斯、埃文斯、钱红等人身材并不高。因此在选材时既要选择高的,也不排斥那些身材并不高,但具有游泳天赋的运动员。

由于身高这一指标与运动成绩关系密切,遗传度达0.75,稳定性大,故有较大的预测可靠性,最为人们所重视。目前在国内外这方面的预测方法较多,指标亦多。但在群体测试研究的基础上,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来的预测公式,落实到个体上又受到个体不同遗传及环境因素差异而产生各种变异的影响,使这些方法的预测准确性下降。目前常用的身高选材预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从父母身高推算(捷克一哈佛利米克)

(括弧内为我国中部地区汉族子女身高与父母身高的关系系数。)

2、从发育的速度上预测:各年龄阶段身高发育的速度是不同的,占其成年身高的百分比也不同。用各年龄身高发展速度占成年身高的百分比可推算未来身高(见表七一)

实例计算:某男孩7岁时身高120厘米,求18岁时身高?

另外,最简单的一种方法是排队比较法,让同年龄,同性别的儿童一起排队,挑选其中的高个子,由于身高的遗传度高,身高指标起点高的儿童也会长得高(早发育除外)

()体重:体重是反映人体横向发育指标。一般来讲,体重与横断面积的发育成正比,与肌肉力量成正比。体重的增加表示肌肉力量、肌力的增长和营养状况的改善。对选材来说,单纯的体重指标对预测并无大的价值,必须和其它指标一起综合评价,由体重的测量值派生出来的反映人体充实度的指标具有选材意义。

1.克莱托指数(体重/身高×1000)

它通过体重与身高的比例关系,表示每厘米身高的重量,作为相对体重或等长体重来反映人体的围、宽、厚度及机体组织密度,又称作肥瘦系数。

同性别、同年龄;该指数随身高增长而增大。

2.身高体重指数(身高-体重-100)

这是一种确定一个人身高与体重比例的公式,它表示的是标准体重。苏联学者在多次研究和使用中做了修改,提出身高在155~165厘米者减100,身高在165~175厘米者应减105,身高在175~185厘米者应减110

同性别、同年龄者,指数随身高增长而增大,该指数太者为好。

()胸围:胸围是人体宽度和厚度最有代表性的测量值。胸廓里有心脏、肺脏等重要器官,因此胸廓的测量,除生理学上的意义外,它是衡量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1、艾里斯曼指数(胸围 身高)

这是用于评价胸廓发育状况的指标(横径与纵径之间关系)反映胸廓发育是窄胸、宽胸还是普通型。

在年龄、性别相同的人中,该数值随身高的增长而下降,身高越高,指数越小。

2、胸围体重指数(胸围÷体重)

它表示的是胸围与体重之比。胸围反映了胸、背肌的发达程度、胸廓的大小等因素在内,胸围与体重有着密切的关系。

同年龄、同性别中,体重越重,该指数越小,该指数大者为好。同一人,随年龄增长。该数值变小。

()肩宽:优秀游泳运动员应肩膀宽阔,一般说来肩膀宽阔,肩带肌群就比较发达,游泳运动员必须有强有力的肩带肌群。

流线型指数(肩宽+髂宽/身高×2)×i00

游速和人体的流线型有密切的关系,流线型好可以减少在水中游进的阻力。

该指数所得值一般在17~24之间,小者为好。

()指距全称为中间指距。也叫肩臂长、臂展。一般说来指距是衡量发育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实践中发现大多数运动员的身高与指距差的数值都比较大。指距长于身高的儿童少年,运动能力都比较强。指距的长短受上肢的长度,肩宽和双臂横向伸展能力的几个因素的影响。上肢长对游泳技术有直接的影响,有利于增长划水路线和划步,提高划水的效果。

臂展指数:臂展-身高。该指数大者为好。

()大小腿之比(下肢长B一小腿长A)/小腿长A:爬泳、蝶泳、仰泳打腿时,都要求作鞭状打腿动作,我们可把大腿视作鞭杆,小腿视为鞭绳,在腿部总质量不变的前提上,大腿短一些,小腿长一些的运动员,打腿的冲量要大一些。

同年龄同性别的人中,该指数小者为好。

()手面积(手长×手宽)和足面积(足长×足宽)

手、脚是划手、打腿的主要对水截面,手大脚大,对提高划水效果有利。罗马尼亚研究人员提出手长应是身高的10.4%。按照人体生长发育的向心律,手足是先生长发育的部位。判别时应先首先剔除发育程度的影响。

()皮褶厚度(肩胛下+脐旁):人体脂肪组织总量中约有23分布在皮下组织,通过测量皮褶厚度,可以推测人体脂肪组织的总含量。多余的脂肪不利于运动,这一点对女运动员尤为重要。

()瘦体重:以上两个指标表示身体的充实度,瘦体重大者、皮褶厚度小者在性别、年龄相同者中为优。

109、如何对游泳运动员进行身体素质的评价?

答:身体素质是科学选材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身体素质受遗传因素、年龄、性别、环境因素及谢练的影响。由于身体素质是受身体各器官的制约,除了一些具有专项技术特点的测试指标外,还采用很多生理指标来测量。例如:

耐力——最大吸氧量,心输出量、心率、血红蛋白等。

速度耐力——无氧阔、屏气时间、廊乳酸。

灵敏——测定神经系统、反应时。

力量——肌纤维的类型。

这些生理指标测试结果的好坏,决定着身体素质的高低。除了测试这些生理指标外,还有一些具有专项特点的测试方法。

1、水中游2550成绩,陆上跑60100成绩。

2、测定声音或视线信号反应时,一般青少年视线反映潜伏时间约为O.20~O.30秒之间,声音反应时会更短些。

3、纵跳。女子45~50厘米;男子55~70厘米。跳得越高,则速度越好。

1、握力:握力反映了前臂的力量,手掌和前臂在划水过程中应自始至终抓住水。用握力计测试,大者为好。

2、力量/体重指数:测出运动员单臂划爬泳手的力量,除以体重,表示相对力量,大者为好。

()耐力:根据不同的年龄测试不同的距离。

1、踝关节活动幅度(躔屈背屈):踝关节活动幅度大,能加大对水截面,改善动作效果。

2、反臂体前屈:运动员双手在背后相握,两脚并拢。上身前倾,以小拇指着地为最好。该指标反映了运动员肩关节的灵活性与腿部后群肌肉的柔韧性。

3、体后屈:主要反映躯干的柔韧性和腰背肌肉静力拉起能力,这是游泳运动员必备的重要素质。腰背肌群柔韧有力才能使上下身动作配合协调,保持水中的最佳身体姿势。

()浮力平衡力:两臂前伸,身体俯卧水中,以脚保持在水面下为准,坚持时间长者为好。

1、四种姿势技术的掌握。要求技术合理,动作节奏、效果、连贯性好。

2200混合泳成绩。200混合泳既体现了四种姿势技术的掌握,又体现了专项训练水平。

3、出发转身技术。测10出发和7.5转身来回的时间,以头部为准。

()水感t水感即运动员对水的感觉与适应能力。到目前为止还缺乏具有这一专项特点的定量测试指标。从心理角度可以从重量差别感、用力感、方位感来测量。而水上测试目前只能从直觉上判断。水感好的运动员游起来划步长、动作连贯、效果好、浪花小、动作放松、滑行能力强。用四个字可以概括、漂、轻、粘、连。

110、如何对游泳运动员进行生理机能指标评价?

1、安静时心率:在清晨刚睡醒未起床时测量。11~12岁儿童在60~65次/分以下为好。心率低、有力说明心脏机能良好。因儿童的交感神经发育较快,因此心率高于成年人,代谢水平也高,因此不要排除一些在同龄人中是中等或中等偏高的儿童。

2、负荷后的心率恢复:测负荷后的即刻心率和3—5分钟后的心率,以前者低后者恢复快为好。

极限负荷后,休息1分钟后心率恢复60%以上为好.

负荷:30次蹲起,1”做一个。

Pl:安静5’后,15”心率×4P2:负荷后即刻15”心率×4Ps:休息1’后,15”心率x 4。所得指数结果:小于1为优秀,1~5为良好

小学数学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这部分内容教学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这是上学期学习的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的逆解题,也可以用两中方法解决,即可以用连除的方法,也可以用先乘后除的方法。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生活中一些问题可以用连除或是先乘再除的方法来解决。

  2、能通过题中的图或文字找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从题中找全信息,找到合适的解答方法;说出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重点:掌握用连除或是先乘再除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光盘或者挂图

  老师发作业本,这件事天天做,大家熟悉吗?

  为了使计算的方便,我们假设现在我们每组都是正好有10个同学。

  (老师拿一叠本子,做要发的样子),这里应该有多少本?

  仔细听老师准备这么发:我先发给4个组长,再请4个组长发给每个同学。

  大家想一想,要求每人发到几本本子,你可以怎么列式?

  学生可能会说:40÷4=10(本),10÷10=1(本)

  先交流第一种解答方法:指名说说每一步算式的意思。指出:发本子有2次平均分的过程,先是老师把40本平均分成4份,再由组长把10本本子平均分给了10个学生,所以对应的我们就可以列出2个连续除的算式。我们也可以把它们合起来写,写成:40÷4÷10=1(本)

  学生读一读该算式,联想:我们前面学习过有关连除的计算,回忆一下,你可以想起这类算式还可以怎么变化?

  交流第二种解法:指名说说这乘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注意单位名称为什么是“人”而不是“本”?指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要正确确定单位名称,写错了,也就说明你对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还不能理解。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连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当然有的时候这类题还可以用先乘再除的方法来解决。但不管你用什么方法算,你要清楚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并正确写出单位名称。

  1、出示书上的例题,请学生看题后说说看到的信息。

  交流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找信息的时候,要从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两个方面找。

  文字信息:224本书。图片: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

  注意观察2个书架有什么特点,要让学生发现:两个书架非常的相似,都有4层,每层放的书都差不多。

  指出:放得这么整齐,才能说成是“平均分”,才能问“平均每个书架上每层放多少本?”

  现在请你想一想,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交流算法,注意要让学生说清楚每一步算式的意思。

  如果还有别的方法,可以请该学生说一说,但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学生如果能清楚地说,那就可以认可;如果说得非常的勉强,大多数同学都不为接受,那没有必要刻意地去找出更多的方法。

  (1)(p.11第1题)让同学分别从题中找到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然后再交流各自不同的解答方法。

  (2)(p.11第2题)方法基本同上,但要注意一点,学生可能读完题后,能感觉这是一道连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加上题中出示信息的顺序,估计会有学生列式为:150÷3=50,50÷2=25(天)

  如果真有,要问学生第一个算式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如果根本没学生能说个明白,那就要让学生选择更有把握的解法。

  商的十位可能是几?被除数的百位可能是几?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认知目标:知道简便运算的基本思想方法是凑整,利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使运算简便。

  2、技能目标:会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律,对某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3、情感目标:接纳并乐于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通过综合运用运算定律,使学生感到自由。

  数学家高斯小时候,老师出了这样的一道题目:l+2+3+…+99+100=()。同学们都埋头算了起来,高斯却没有,他仔细地观察了算式,认真地想了想,马上报出得数。他是怎么想的?你能算吗?为了彻底搞清这个问题,让我们从考察比较简单的问题人手。

  (1)师生竞赛,看谁算得快。

  (2)通过比赛,请速度快的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a、不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只是学生计算能力强、速度快。

  问: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问:你是怎样想到的?这样算为什么会比较快?

  (2)学生小结:把能凑成整千、整百的数结合起来先算,可使运算简便。(板书:关键“凑整”方法:“用运算定律”)

  (3)基本运用:用简便方法计算。

  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

  A、生共同归纳方法:碰到一个加法算式,先看一有没有能“凑整”的数,如有,再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①观察――有没有能凑整的数。

  ②如无,按顺序计算或竖式计算。如有,用加法运算律计算。

  决定是否运用运算律,关键看题中有没有可凑整的数。因此要正确迅速地作出决定,必须加快我们分辨凑整数的速度。

  把左边和右边的数相加的和是整百、整千的用线连起来。

  (1)学生进行尝试练习。

  (2)反馈――投影出示整个计算过程。

  (3)请同学们当小老师,说说为什么可这样做?根据什么?

  (4)小结:先凑整,再简算。

  凑整中同时使用交换律、结合律,我们可以把加法式中的数任意调换位置,也可以按需要把任意两个数放在一起加。

  1、怎样简便怎样算。

  (1)分组完成(每组一张玻璃片,中等生解答,投影校对)。

  (2)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做?依据是什么?(指名说、同桌互说)

  2、看算式直接写出得数:“练一练”3。

  口答得数,说说依据和方法。

  ①发展训练:老师出给高斯的题目怎样算?

  1、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在计算中有什么作用?关键是什么?

  2、综合运用计算律进行计算,你有何感觉?

  注意:当能熟练运用时,简算过程可写可不写。

  五、课堂作业:《作业本》

  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数学

  3、学生课前准备:认识了长方形,知道长方形的特点,对图形的周长有初步的认识。

  本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了解了长方形特点,学会了测量,了解了一些测量单位并对周长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学校计算其他图形周长、面积的基础。

  教材通过让学生计算“花边有多长”帮助学生探索和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进而归纳出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情境激趣,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教学方法。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理解长方形周长的算理。

  1、师:同学们,在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图形的什么?生:图形的周长。

  2、那么什么又是图形的周长?生: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我们班下周要召开主题中队会了,为了使我们的教室更加美丽,我们要在黑板的周围围上一圈漂亮的花边,我们买多少花边材料呢?

  如果买多了浪费,少了又不好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设计一下,看看花边有多长合适,好吗?

  (板书课题:花边有多长)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师:下面大家来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花边绕黑板转了一周)这就是我们的黑板,老师给黑板布置漂亮的花边,花边是怎样布置的?

  生:花边是绕着黑板的边遍布置的。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要想知道花边有多长,就是求什么呢/

  生:得计算黑板的周长。

  师:黑板是什么图形,它有什么特点呢?

  生:黑板是长方形,它有4条边。相对的两条边相等。两条长的边叫长,两条短的边叫宽。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老师给大家带来两条信息(大屏幕出示:黑板长34分米,宽12分米)谁来读一下?(找生读)

  我们根据这两条信息可以求出什么?

  生1:我们可以求出黑板的周长。

  生2:我们还可以求出花边至少有多长。

  (大屏幕出示问题:花边至少有多长?)

  2、师:花边有多长?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再在小组里交流,看哪组的算法多,方法妙。

  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活动)

  汇报交流(4人小组交流,汇报算法和算理。哪一种方法简便,喜欢哪一种。)

  师:谁来汇报你们的想法?并用文字来表示这种算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生1:我把4条边加起来,34+12+34+12=92(分米)

  生2、我把两个长和两个宽加起来,34×2+12×2=92(分米)

  生3、我把长和宽加起来,再乘2,(34+12)×2=92(分米)

  师:同学们的算法都很好,你们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师:同学们的想法有道理,哪种方法有对又快呢?下面比一比好吗?

  同学们翻开课本47页,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做一做”的两个长方形的周长,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分3组,每组选择一种算法,指名到黑板板演。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现在你觉得哪种算法最好?

  生:第3种方法最好,简便,算起来快,不容易出错。

  师:说的非常好,以后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求长方形的周长。

  2、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求下面长方形的周长。

  (2)下面是一块长方形的草坪,求草坪的周长。

  (3)考考你:学校足球场是一个长方形,长100米,宽75米。张明沿着足球场跑了2圈,跑了多少米?

  (4)动手操作:自己动手用两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板,把它们拼起来,算一算所拼成的图形的周长。

  学生课堂完成不了,课后继续操作研究。

  同学们,今天你们学得很认真,说说你们的收获吧。

  这节课教学最大的特点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了开放性、实践性、趣味性较强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合作交流学习数学,理解、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作用,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学习主动权,让学生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1、注重创设问题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从现实生活出发,力求使课堂教学体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

  2、注重算法的多样化与思维的灵活性,教学中能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让学生在探索体验中学习,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中逐步提高,不断发展。学生个体在独立探究中,应该允许他们对数学概念有多元的表征,张扬学生的思维个性。但是我们不能盲目地张扬学生思维的个性。

  本节课不足之处:对于小孩子,从小就要培养有根有据地清清楚楚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说完整的话。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孩子已经把长方形各部分的名称忘了,表达的语言不够准确,有很多可以写出来,但是就是说不清楚;还有的孩子不喜欢倾听别人的意见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教师长期训练,让教学的评价手段多样化。

  1.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进行分段整理和统计.

  2.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根据学习内容合作学习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及自主选择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3.进一步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根据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是合作学习还是独立学习及选择学习方法.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梅峰小学下个月要参加一次鼓号比赛,她们最近一直在坚持训练,很想在这次鼓号比赛中获胜,但是比赛竞争的激烈程度是可想而知的,请大家一起帮忙出出主意,想一想她们该为这次鼓号比赛做些什么准备工作,才能顺利获胜呢

  承接:刚才有同学提到要统一服装,这个主意不错,跟老师想到一块去了.

  提问:梅峰小学准备给鼓号队统一购买服装,购买服装时又要考虑什么问题呢这些信息你看得懂吗从这些信息中你知道了什么

  追问:如果你是鼓号队员,你应该选择哪一种鼓号服呢为什么

  谈话:同学们真聪明,会根据自己的身高来选择合适的服装.那怎样才能知道梅峰小学鼓号队每种服装各要购买多少套呢

  这是鼓号队员的身高(出示学校鼓号队员身高表格),这1号队员,他又应该选择哪一套服装比较合适呢为什么呢那2号队员呢3号呢4号呢

  追问:我们要把鼓号队员的身高分成几段来统计(3段)是哪三段呢

  (设计意图: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使学生不知不觉融于情境当中,参与观察,表达,思考等数学活动,同时为下面的探究活动提供良好的学习情境.)

  二,合作交流,探索统计方法

  探究:每一段分别有多少人呢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收集每一段的数据呢请同学们小小组合作,用画"正"字的方法来整理每一段的数据,填写在记录单中.最后,根据记录单,完成统计表.当然,同学们在整理的时候应该注意合理分工,一位同学来报身高,再安排一位同学负责记录和整理,最后,要对记录和整理的过程进行检验.

  (学生同桌合作进行统计)

  汇报: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方法,以及得到的结果到上面来交流一下

  谈话:合计是多少人呢那么这个合计40人是怎么来的呢合计中的40和我们原始数据中的人数一样吗

  合计还能对我们统计出来的每一段的人数进行检验.当然,我们还要及时地把这张统计表的日期填好.

  追问:我们已经完成了鼓号队员身高情况的统计表,看了这张统计表,你还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在理念和行为上进行了角色的转变,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评价与反思,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通过对学生多种整理方法的展示,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策略的多样性,真正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落到实处.)

  三,回顾交流,总结统计感受.

  回顾: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同学们可以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板书:收集数据,分段整理,填统计表,分析结果)

  小结:其实像这样根据身高进行分段整理,再进行统计的方法我们叫做分段整理数据,(同时板书课题:分段整理数据)

  这样做有助于我们对整理的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的解决问题.

  1、使学生能初步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初步正确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特别注意过九的数。

  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个、十、)对!

  “那么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11?”(指名回答,说一说数位表示的意思)

  “刚才表示的数都是20以内的数,如果是20以上的数又应该怎样表示呢?谁知道24这样用计数器表示?”

  (学生讨论,教师指名回答)

  写作:24读作:二十四)

  1、想一想应该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42?(指名回答)

  想:42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所以在十位上拨4,在个位上拨2。

  写作:42读作:四十二

  2、(1)教师拨珠子:十位4颗,个位3颗

  “请问珠子表示的数是多少?”(指名回答)

  全班齐读“十位是4,个位是3,所以读作四十三”

  (1)接拨珠子,分别用指名答、开火车答、全班齐答等方式。过九的数:39,49,59,69,79,89,99、

  (2)教师读数,学生听数并动手写数,再全班对答案。

  (3)同桌2人合作,一人说数,另一个人在听写本上写数,要求写数和读数都要写出来。每人说3个数。

  1、个位是7,十位是4,这个数是()。

  2、65的6在()位上,表示(),5在()位上,表示()。

  3、一个两位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7,第二位是2,这个数是()。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读数和写数。(板书:读数、写数)其实方法和20以内数的读写都是一样的。不知道小朋友们是否都熟练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写呢?好我们现在来做练习。

  教学内容: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第70-71页

  1.使学生理解成数和折扣的含义,以及成数与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会解答有关成数的应用题。

  2.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理解成数和折扣的含义;理解成数与分数、百分数的含义。

  1.李庄去年种小麦50公顷,今年种小麦60公顷。今年比去年多种小麦百分之几?

  2.小华家承包了一块菜田,前年收白菜41.6吨,去年比前年多收了25%。去年收白菜多少吨?

  师述:农业收成,有时用成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成数的应用题。

  板书:百分数应用题

  1.电脑出示例题:商场里每台电视机的进价是1800元,售价加两成,每台电视机的售价定为多少元?

  师述:什么是成数呢?在五年级我们学过“几成”就是十分之几,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它相当于10%。

  “三成”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三成五”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2)七成 二成五 五成相当于百分之多少?

  3、售价加两成是什么意思?求售价应先算出什么?

  还可以怎样算?学生交流解题思路。

  例2:曹庄乡去年产棉花37.4万千克。今年遭受虫灾,减产一成五,今年大约产棉花多少万千克?

  (1)学生读题,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

  (2)减产一成五是什么意思?

  (3)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学生说解题思路。

  师述:在列式计算时,我们可以直接把“成数”化成百分数,用百分数进行列式计算。

  答:今年产棉花31.79万千克。

  小丽家承包了一块地,前年收小麦8000千克,去年比前年增产一成半。去年收小麦多少千克?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师述: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知道了“成数”的含义,以及“成数”与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且学习了有关“成数”的一些实际的、简单的应用题。

  (1)某县今年棉花产量比去年增产三成。这句话的意思是( )是( )的30%。

  (2)一块麦地,改用新品种后,产量增加了四成五。这句话的意思是改用新品种后产量是( )的( )%。

  2.把下面的百分数改写成“成数”。

  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四边形边的特征,会给四边形分类。

  2、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种类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形象灵活的思维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探索的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能应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主动探究法。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小黑板、学生、老师准备图形。

  把“预习案”中的问题逐一解决。 组内交流订正。

  二、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揭示课题,认定目标(用生活中的实例揭示课题)

  1.拿出不同的四边形教具模型

  2.同学们把这些不同的四边形进行分类

  3.揭示课题(四边形分类) 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活动一(分一分):看书30页上面分一分的8个图。回答下面问题。

  1、给这8个四边形分类。并说出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2、智慧老人跟你分的一样吗?不一样的话,你能说说智慧老人为什么这样分

  总结:有()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只有()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思考:正方形,长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1)当一个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时,那么它一定是()。

  A.正方形B.长方形C.梯形D.平行四边形

  (2)当一个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时,它是()。

  A.正方形B.长方形C.梯形D.平行四边形

  (3)当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时是()。

  A.正方形B.长方形C.梯形D.平行四边形

  2、完成学案第三题。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求出这个四边形的内角和。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图形的分类: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北师大,数学,创新,黑板

  1.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方法;

  2.根据具体情境,会正确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熟练运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自主探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学生已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是一致的,所以针对这一情况,教学本课时,我采用“巩固旧知、导入新课――情境创设、激发兴趣――自主发现、方法探究――趣味游戏、强化练习”的教学方法,在师生交流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我看下哈,咱们同学今天的精神气十足啊,怎么丁老师给你们上课很高兴啊?生兴奋答道:是!听你们这么说,我的心里比吃了蜂蜜还要甜!我听说人在心情好的时候记忆力是最好的,我们要不要借这个高兴劲发挥下我们的聪明呢?

  2.背诵九九乘法口诀

  集体背诵乘法口诀,看谁背的好!完后我会说:我发现同学们背诵的都非常棒,只有个别同学还不是很熟练,下去一定要熟背乘法口诀,倒背如流。为什么一定要背熟呢?因为它不仅可以帮我们解决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还能帮我们解决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今天我们就继续接着学习“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复习计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求商的?

  24÷6= 想:( )六二十四

  二、引导发现,探索新知

  1.出示教材第37页主题图。

  谈话:快要过六一儿童节了,我们大家预想一下怎么装扮教室,在装扮的过程当中也会有许多的数学问题。现在仔细观察“快乐的节日”这幅图,看看你能发现了什么?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数学信息。)

  第一组做了一些红旗,要挂在教室里。

  第二组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

  第三组带来了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

  谈话: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做适当提示或引导。)

  (1)第二组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平均每组有几颗?

  (2)第三组带来了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可以摆几行?

  课件出示小旗,先出示一行,让学生看清每行有7面小旗,知道一行是一个7,接着一行一行的出示,共出示8行,也就是8个7,问共有多少面小旗?也就是求8个 7是多少?这个可以用乘法解决7×8=56(面)。然后同桌讨论:看图编应用题,引导学生说出 “有56面小旗,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

  (1)谈话:求“平均每行挂几面?”用什么方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展示课件例1图。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列出算式。

  师: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像这种求平均分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列式是56÷8。

  (3)引导学生得出算式的商。问:你是怎么计算的?并板书(想7×8=56,口诀七八五十六,所以56÷8=7。)

  (4)学生独立解决:要是挂7行呢?你能够解决吗?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并把求商的过程根大家说一说,师板书。

  56÷7=8 口诀:七八五十六。

  (5)刚才我们计算56÷7和56÷8时都是用的哪句口诀?(七八五十六)

  发现:除数是几,就想关于几的乘法口诀。

  3.小结:算除法想乘法,除数是几就想关于几的乘法口诀,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除法算式。

  三、趣味练习,巩固新知

  装扮教室的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那么下面这些练习题对我们来说就应该不是问题了。这部分设计了4个练习题

  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做一做第1题。

  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做一做第2题。

  引导学生认真读题感受方程思想。填空并说说思路,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教师均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做一做第3题。

  课件出示课本第40页练习八第2题。

  (三道题都是帮助学生巩固用口诀求商的方法,同时第一个练习还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形成了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的认知结构。最后一题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进一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总结归纳,交流体会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本节课大家的表现很不错,在解决装扮教室的时候学会了知识,走出教室又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了。希望大家在以后多观察,多思考,其实许多的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口诀:七八五十六 口诀:七八五十六

  答:平均每行挂7面。 答:平均每行挂8面。

  1、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2、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体会到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规律的。每天我们到一定的时间就会做一定的事情。在这样的作息时间里就存在这很多数学问题,你们有兴趣研究吗?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飞飞的父亲是一名火车司机,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飞飞的母亲是一名飞机乘务员,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从9月1日开始算起,请用▲标出父亲的休息日,用●标出母亲的休息日。(课本第75页的例题)

  2、围绕下列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哪几天飞飞的父母同时在家休息?哪一天飞飞能和父亲同时休息?

  3、指导学生将日历中的带标记的日期填到相对应的图中。

  4、学生根据表示“父亲休息日”“母亲休息日”“飞飞休息日”的三张图填出表示“父子共同的休息日”“父母共同的休息日”“母子共同的休息日”“全家共同的休息日”的韦恩图,并交流填的方法。

  观察日历中的加框的4个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12比11多1,……18比11多7,……

  嘿!我发现了:11+19=30,……换另一组再试一试。

  1、根据居民身份证号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岁数。

  2、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联系具体实例,让学生经历合作探究的过程。

  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创设“看身份证”的情境,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吗?她今年几岁了?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请学生观察、交流从身份证上获得的信息。

  2、全班交流根据居民身份证号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岁数的方法。

  三、实践练习,拓展延伸

  1、独立完成第78页的2、3两题,然后分别交流自己的结果是怎样想出来的。

  2、(回家)做水的小实验,并进行相关的计算,然后交流实验后的想法。

  四、课堂总结:在这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一、复习利息、成数等概念

  1.做整理和复习第1题。

  请一名学生读题。另请两名学生加以回答,教师补充完整。

  提问:同学们准备用自己的存款做些什么事情呢?让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及时表扬那些准备用自己存款做些有意义的事情的学生,适时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

  2.做整理和复习第2题。

  提问:什么叫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的意义是什么?

  利息是怎样计算的?

  让几名学生回答.然后将本金、利息、利率的概念用幻灯显示,请学生齐读一遍。板书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3.做整理和复习第4题。

  请一名学生读题:另请两名学生分别对两个问题加以回答。

  4.做练习三的第3、4题。

  把全体学生分或两组.一组做第3题,另一组做第4题,答案直接写在课堂练习

  本上: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中间出现的错误。最后进行集体订正。

  二、复习有关利息、成数的应用题

  1.做整理和复习第3题:

  提问:要求利息,必须知道哪些数据?(引导学生在题中找出本金、利率、时间 各是多少。)

  计算利息的公式是什么?(引导学生看黑板上的公式。)。

  让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做,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教师一边巡视,一边及时纠正学生中出现的错误。最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三的第1题。

  请一名学生读题。教师无需用任何提示,直接让学生计算利息。教师行间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小结:我们国家还有许多贫困地区的儿童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许多小朋友都像小英一样把零用钱节省下来存入银行,既支援了国家建设,又可以把利息捐献给希望工程。我们也应该向他们学习,平时勤俭节约,不乱花钱,为贫困地区的儿童献一份爱心。

  3.做练习三的第2题。

  教师说明:购买建设债券是支援国家建设的另一种方式,和储蓄在实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债券的利率一般高于定期储蓄。

  抽取两名学生到黑板前做,其余学生做在课堂练习本上。教师巡视,等全体学生做完以后,集体订正。尤其要提醒学生注意题目要求的是到期时一共能取出多少元?所以在求出利息以后,不要忘记把本金加上。

  4.做整理和复习第5题。

  提问:一成五是多少?

  这道题里单位1是谁?

  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哪种方法更简便?(方程解法和算术解法)

  分别请两名学生回答这两个问题。

  请两名学生到黑板前做,分别用方程解法和算术解法进行解答,其余学生做在课堂练习本上。教师边巡视,边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最后进行集体订正。

  5.做练习三的第5题。

  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做,其余学生做在课堂练习本上。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1.使学生学会一位数乘二、三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加大做题的难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及时验算的好习惯,以及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来提高学生的一次正确率.

  指导学生准确地进行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法计算.

  某一位上的乘积加上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的情况是一位数乘法计算中的一个难点.

  2.笔算.请三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动笔练习.

  二、教师谈话: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的乘法,这节课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学习难度更大一些的笔算乘法.

  三、指导探索、学习新知:

  2.学生看图编题:

  有4盒奶粉,每盒545克,求这些奶粉共多少克?

  3.由学生来列式,老师板书:

  4.师:这道题同学们自已动笔试着做一做,在做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下与前一节课讲的有什么不同,你在做题时遇到什么困难了,一会可以互相交流.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

  5.汇报自学情况:

  学生1:我发现今天做的竖式题是连续进位的,每乘一位都需要向前进位.而昨天的题不是连续进位.

  师:你说的真对,你找到了今天的题与昨天的题的不同点,这个不同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地方.

  老师板书课题:连续进位乘法.

  学生2:我在做题中遇到的困难是:每乘一位都向前进位,每乘一位都要加上进上来的数,一共用了3次乘法和2次加法,等于做了5道口算题,特别复杂.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别看一道小小的一位数乘法,这里面包含的步骤可多啦,更需要你们用耐心和细心去算.

  师:进位数字一定要写,还要写清楚(用红笔描一描)

  6.师:那同学们说一说与昨天学的例题有什么相同?(学生讨论)

  生1:我觉得不论数字多大,数字多高,计算法则是一样的.

  生2补充:都是从个位乘起,并且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7.巩固练习,反馈调节:

  老师在订正时要强调竖式书写时要把字写清楚,进位数字一定要写对位置,向十位进几要写在十位上,向百位进几,要写在百位上.

  教师提出要求(1)(2)(3)组做第(1)组题,(2)(4)(6)组同学做第(2)组题.

  学生做完后讨论两组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2组题都是连续进位的.

  不同点:两组题中第1小题是一般的连续进位乘法,而第二小题则是乘得的积加上进来的数又要进位的乘法.)

  3.在○内填上“>”、“<”或“=”.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生1:今天我学会了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生2:乘的方法与前面学的一样,每乘一步都要进位,每乘一位都要加进来的数,比较复杂.

  生3:今天虽然做的是笔算,可我觉得每一步都用到了口算,今后我要加强练习口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中采用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讨论、试做,教师在此基础上精讲点拨,最后方法,再配以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内容:一个数乘以分数及其应用题。

  教学目的:在学生初步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通过类比的推理方法,形成一个数乘以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概念。并掌握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是用这个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1)两地相距4千米,小明行了4/5千米,还剩多少千米?

  2)大豆每千克含油4/25千克,照这样计算,20千克大豆含油多少千克?

  (1)六(5)班有45位学生,其中男生占3/5,男生有多少人?

  (2)商店有18辆儿童单车,上午卖出了4/9,上午卖出了多少辆?

  (3)重量是足球的49,一个足球重1/4千克,一个排球重几千克?

  (4)每小时骑车行11千米,这4小时一共行多少千米?

  2、食堂运来24吨的煤,第一次用去1/3,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1/4,第二次用去多少吨?

  3、食堂运来24吨的煤,第一次用去1/3,第二次用去的这批煤的1/4,第二次用去多少吨?

  4、食堂运来24吨的煤,第一次用去1/3,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2倍少3吨,第二次用去多少吨?

  五、作业:练习四第11―15题。

  本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的内容。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学习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基础,也是进行单位换算的重要手段。它是小数的另一性质,它与前面所学的小数性质不同,主要是研究小数点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是学习小数知识的重要内容。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之后学习的,所以学生对于小数的大小是有认识的。学生能发现小数点移动后,蕴含什么规律,学生还不清楚,还不能把小数点移动和小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建立联系。

  学会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的变化规律。

  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合作探究与反思的能力,并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重点:分析、比较并概括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一)复习铺垫,引出新知

  2.让学生观察发现前两组根据小数的性质判断它们的大小不变,后两组小数中的小数没有变,小数点的位置变了,它们的大小是不同的。

  3.得出结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从而引出课题。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积极性。

  1.创设情境:孙悟空打妖怪。

  2.让学生通过情境图,观察金箍棒的变化。

  (板书:9毫米,90毫米,900毫米,9000毫米)

  (三)辅助学生,试探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

  1.引导观察整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1)让学生观察9毫米,90毫米,900毫米,9000毫米,并思考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倍数关系。

  (2)提醒学生“扩大了10倍”和“扩大到原来的10倍”之间的区别,规范学生的用词。

  2.联系新旧知识,发现小数点向右移动的秘密。

  (1)让学生把这些数量改成用米作单位。

  (板书:0.009米,0.09米,0.9米,9米)

  (2)提问学生把以毫米为单位的数转化成以米为单位的数,那金箍棒的长短发生变化了吗?引导学生9毫米和0.009米的大小是一样的。

  (3)通过整数间存在的倍数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小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4)观察小数的倍数关系和小数点移动两者之间的规律

  (5)提问学生如果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五位?小数又会扩大到原来的几倍?

  (6)总结出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

  (7)四人小组讨论得出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的方法

  (8)观察整数,由整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得到小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观察小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和小数点移动两者之间的规律。

  (四)引导学生,自探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

  1.师:刚才我们通过金箍棒的过程已经发现了小数点向右移动的秘密了!孙悟空把妖怪打败了,他会扛着那根又打又粗的金箍棒回去吗?

  2.引导学生从下往上观察。

  3.小组讨论参考得出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的方法从而得出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

  4.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5.交流讨论得出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

  (五)小结归纳,感触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1.让学生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和向左的规律。

  2.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一个小数点的重要性。

  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把低级单位的名数聚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练习。

  2、能比较熟练的比较分数的大小

  1、把低级单位的名数聚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练习。

  2、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重量单位,和时间单位。

  二、用分数表示各题的得数

  309米=()千米

  119千克=()吨

  51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97平方分米=()米

  2、比较分数的大小

  3、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并用小于号连接

  第4、5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1、学生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算理和方法,再进行比较。

  2、几个分数排列是,是要求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根据意思进行解答。

  教学内容:课本第85页~87页内容,完成相应的“做一做”题目和练习二十二的第1~6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与直径;理解掌握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使学生能正确地较熟练地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操作步骤。

  重点:圆的特征;圆的半径、直径及其关系。

  难点:掌握圆的正确画法。

  教具准备:圆规、直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及圆形的教具。

  我们已学过了一些平面直线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知道这些图形的特征与周长、面积计算方法,但我们周围还有很多物体,如硬币、钟面、圆桌面、cd唱片等,这些物体形状是不是直线形?(不是)是什么形?(圆形)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圆的一些基本特征。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教学圆的特征。

  1.通过对比认识圆。

  现在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以前学过的平面直线图形(教师把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逐一出示。)与老师手上的圆有什么不同呢?(圆由曲线所围成的)

  请学生都拿出已备好的圆形纸,让学生把圆进行对折,使上、下两部分完全重合,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反复几次。让学生把折痕用铅笔画下来。问: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得出:这些折痕都相交于一点)

  说明: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我们把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2)半径与直径。

  让学生用刻度尺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请学生报出测量的结果,并想一想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把有关数据写在黑板上)

  教师在黑板的图中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告诉学生这线段叫做半径。

  让学生在自己的学具圆里用笔画出几条半径,再量一量它们的长度。问:你还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得出:在同一个圆里,可画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1

  再让学生量一量在自己的学具圆用笔画的通过圆心的线段(折痕),问:通过量度,你又发现什么?(学生得出:这些线段都相等。把有关数据写在黑板上。)

  说明:我们把圆对折时,看到每条折痕都通过圆心。这些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让同桌的两位同学把两个圆重叠在一起,说明:这两个是等圆。通过刚才的量度,你发现了什么?(在两上等圆里半径都相等,直径也都相等。)

  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数据,问:“在同一个圆或等圆里,直径和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直径长度等于半径的两倍,或者说半径长度等于直径的一半。)

  小结:在同一个圆或等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

  阅读课本,让学生把课本中有关圆心、半径、直径的定义读一遍。

  练习:做第86页上面的“做一做”。

  (1)认识画圆的工具和使用。

  画圆的工具有很多,这里着重介绍圆规。圆规有两脚,它的一脚有针尖,另一脚有铅笔尖(或粉笔)。使用时针尖一脚固定在一点上,右手握圆规,左手按住纸,不要用力过大,另一脚旋转画圆。

  正是根据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即半径),都相等这一原理,我们才可以用圆规来画圆。

  (2)用圆规画圆的步骤。

  a.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距离(即半径)。

  b.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选好的一点(即圆心)上。

  c.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学生阅读课本第87页的内容。

  提示学生注意:在画圆的过程中,定在一点上的圆规的针尖一定不能移动。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在画圆的过程中不能改变。

  小结:圆的位置和大小是由圆心和半径决定的;但圆的大小取决于半径的长短,与圆心无关。

  练习二十二的第1~4题。

  ①圆的半径与直径是射线呢?直线呢?还是线段?

  ②同圆或等圆中的半径与直径关系怎样?说出它们之间关系的公式?

  ③“两端都在圆是的线段,叫做直径。”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④用圆规画圆要按哪三个步骤?

  ⑤用圆规画圆要注意什么?

  ⑥圆的大小取决于什么?

  练习二十二第5、6题。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0-1哥斯达黎加谁开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