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人民币的发明者是谁谁发行

“今年离岸人民币债券赎回量比去年减少35%至2930亿元,内地债券市场比如熊猫债发行持续升温等,今年点心债发行量将继续萎缩,比去年大幅减少41%至1900亿元。”

由于离岸市场流动性紧张,点心债市场乏人问津。“一些需要拆借人民币来投资的借贷成本直线上升,市场交投淡静。”法兴亚洲利率研究主管张淑娴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坦言。

她举例称,目前市场最受欢迎的两年期离岸人民币货币互换(CCS)利率达到5.4%左右,相比平均水平的3.6%录得180个基点的升幅。对于那些需要拆借人民币的投资者,考虑到目前三个月伦敦银行间拆款市场(Libor)美元利率约1%,最终实际的借贷成本大约为4.4%。

同时,点心债买卖差价不断拉大,导致市场双方很难达到成交,以两年期债券为例,买卖差价由10个基点扩大至50个基点。

离岸人民币Hibor(香港同业间拆借利率)元旦假期结束后亦出现大幅跳升。1月6日,离岸人民币隔夜Hibor暴涨2299.8个基点至61.333%,创2016年1月以来新高;同时,7天、14天和3个月期限利率均创历史新高。

离岸人民币资金池持续萎缩

近一年多,离岸人民币资金池不断萎缩。

作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香港市场首当其冲。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底,香港人民币客户存款跌至6276亿元,相比前年年底大跌超过26%,较2014年高峰时期的10035亿元回落超过37%。

港交所1月4日发布的报告指出,目前离岸人民币短期流动性供应主要包括官方和市场融资两个层面,但除了官方的货币互换渠道以外,短期资金、特别是隔夜至一周流动性较强的短期资金,在岸和离岸市场之间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跨境渠道。

上述报告表示,目前香港离岸市场日均交易金额已增加至平均每天7700亿元人民币,部分时间超过了港币清算量。相比之下,即日交收的日间资金规模却很有限,导致短期流动性供不应求。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2016年统计数据,离岸人民币即期、远期和外汇互换的场外日均交易量达2020亿美元,因此,市场对即日交收的短期流动性需求殷切。

市场人士指出,目前人民币货币掉期市场日均交易量超过200亿美元,远超过拆借交易量(约50亿-80亿美元/日),是离岸主体获得人民币流动性的主要渠道。CNHSWAP交易所隐含的人民币资金价格(CNHImpliedYield)也成为离岸市场人民币的“指标”利率。

同时,香港人民币存款利率亦“水涨船高”。以中银香港为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中银理财”客户新资金或透过兑换而成的资金开立人民币300万元或以上的6个月定期存款,年利率达到4.60%。

目前,香港主要银行人民币存款利息大都在4%以上。交通银行为通达理财客户提供6个月期人民币存款,年利率为4.95厘,门槛为2万元人民币。而创兴银行人民币定存3个月至12个月,存款额100万至400万元,年利率为4.9厘。

张淑娴指出,目前2018年到期点心债的收益率约为3.3%-3.8%,相比在岸市场的2.8%仍有一定吸引力,然而海外投资者担忧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增加,以及是否会再次出现去年8月中的一次性贬值措施等。

“去年亚洲市场的本币债券的整体收益率,如果做了完全对冲的话基本为零,投资者还不如直接购买美元债券。目前,在美元利率上升,美元走强的双重打击下,海外投资者对点心债短期将保持观望态度。”她坦言。

渣打银行高级利率策略师刘洁表示,去年点心债按离岸人民币计算的收益达到4.6%的历史新高,但以美元计价却录得1.6%的亏损。因此,去年点心债连同台湾宝岛债及存款证等离岸人民币债券的发行量同比大跌25%至3200亿元。

她预期,今年以美元计价的点心债或录得正回报,以离岸人民币计价连同派息将高于4%,“今年离岸人民币债券赎回量比去年减少35%至2930亿元,内地债券市场比如熊猫债发行持续升温等,今年点心债发行量将继续萎缩,比去年大幅减少41%至1900亿元。”

事实上,由于点心债融资成本逐渐攀升,海外投资者兴趣匮乏,作为点心债发行主力的内地开发商也转向美元市场。目前,香港市场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平均上升至4%以上,三年期点心债融资成本上涨近200基点。

根据Dealogic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企业共发行了26.04亿美元的点心债,其中内地开发商的点心债发行量达到2.75亿美元,相比2015年的10.7亿美元暴跌74%。

相比之下,自去年12月以来,内地房企纷纷在离岸市场发行美元债,包括融信、碧桂园、万科、龙光地产、中国奥园、合景泰富、当代置业、旭辉控股等均发行了美元债,大部分获超额认购。

2021年10月12日,深圳市政府在中国香港簿记建档发行5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为我国地方政府首次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此次债券发行期限为2、3、5年期,其中3、5年期为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分别为11亿元、15亿元和24亿元,定价利率分别为2.60%、2.70%和2.90%,募集资金将用于普通公办高中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和水治理等项目。

2021年10月12日,深圳市政府在中国香港簿记建档发行5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为我国地方政府首次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1]。此次债券发行期限为2、3、5年期,其中3、5年期为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分别为11亿元、15亿元和24亿元,定价利率分别为2.60%、2.70%和2.90%,募集资金将用于普通公办高中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和水治理等项目。

深圳市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决策部署。党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10月印发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清单》[2],其中第31条授权深圳在国家核定地方债额度内自主发行,提出深圳市要“先行先试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机制”、“创新地方政府举债机制”,并“允许深圳到境外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2021年深圳市政府新增专项债务限额为508亿元[3],根据万得资讯,截至10月11日已发行348亿元,仍有余额160亿元,而此次深圳市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规模不超过50亿元,尚在限额内。此次发行正是深圳市落实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具体举措,在地方债额度内自主创新发行地方债、降低融资成本的尝试,切实起到创新地方政府举债机制、探索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的带头示范作用。

深圳市在“南向通”上线之际首次赴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也能强化其发行人形象的宣传效应。2021年9月24日亦是“南向通”上线之日,受到多方关注。在此背景下,深圳市政府首次赴港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离岸地方政府债,既是积极顺应并继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体现,又能够丰富中国香港市场的人民币金融产品、为参与“南向通”的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选择,还能够加强深港合作、促进资本流动、加快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进程,有助于强化深圳作为发行人的品牌宣传效应,提升其国内外知名度与影响力。

离岸人民币债券即在非中国境内发行上市的人民币计价债券。以中国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为例,截至10月11日,注册在香港联交所及香港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的离岸人民币债券余额合计2627.13亿元,其中政府债券(财政部发行的离岸人民币国债)合计564.38亿元,央行票据800亿元,金融债1039.9亿元,企业债222.85亿元。

中国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始于2007年,中国央行与国家发改委于当年批准政策性银行和国内商业银行在港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国开行成为首家发行此类债券的金融机构。2008年12月和2012年5月,中国政府将发行主体范围扩大至在内地有较多业务的中国香港企业或金融机构以及境内非金融机构。而自2009年起,财政部逐步建立了在中国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的长效机制,截至2021年10月12日在港累计发行离岸人民币国债2260亿元。2010年12月,香港金管局允许香港当地及海外企业在中国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进行融资。

从历史发行规模看,离岸人民币债券在2014年后发行规模有所回落。近几年有所回升,而发行主体多以金融机构(含政策性银行)为主。

从票面利率来看,在主权债方面,2009年至今,财政部在港发行2、3、5年期离岸人民币国债的票面利率分别在1.60%-3.90%、0.60%-3.99%和1.40%-4.10%区间内,中枢分别为2.73%、2.56%和3.01%,平均而言分别较发行日当天境内同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低25bp、62bp和33bp。近四年来,新发离岸人民币国债以2年期和5年期为主,2020年前票面利率逐渐走低,2021年又有所抬升,境内外利差也随之收窄。财政部最近一次在港新发离岸人民币国债在2021年9月,发行品种分别为2年期和5年期,两期境外人民币主权债票面利率分别为2.41%和2.50%,分别低于发行当日境内同期限国债收益率10bp和22bp。

在类主权债方面,以政策性银行在港新发离岸人民币债券为样本,2007年至今,新发2、3、5年期离岸人民币政金债的票面利率分别在1.95%-4.16%、2.60%-3.40%和2.85%-3.65%区间内,中枢分别为2.95%、3.11%和3.42%,平均而言分别较发行日当天境内同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低106bp、88bp和62bp。近三年来,新发离岸人民币政金债以3年期和5年期为主,2020年前票面利率逐渐走低,境内外利差也随之走扩。

具体看此次深圳市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2、3、5年期的最终定价分别在2.60%、2.70%和2.90%,较发行当日(10月12日)境内同期限地方政府债收益率分别低4bp、13bp和15bp,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深圳市政府举债成本。同时,此次三期离岸人民币市政债定价较发行当日同期限离岸人民币中国主权债收益率分别高23bp、29bp和42bp,而当日境内2、3、5年期地方政府债收益率较同期限国债收益率分别高8bp、23bp和25bp,离岸利差较境内地方政府债与国债收益率利差分别高出15bp、6bp和17bp。考虑到深圳市经济发展基础较好,财政收入规模较大,债务负担适度,因而深圳市政府信用状况与中央政府相当,而深圳市政府离岸人民币债券能够提供相对离岸人民币主权债更高的收益,因此此次发行也获得了境内外投资者的普遍关注与参与热情。具体而言,此次离岸人民币市政债发行获得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离岸人民币金融中心等国际投资人和中资投资人的积极认购;共吸引来自8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共计89个账户下单认购,来自欧美和中东地区投资者占比达6%;最终价格指引公布后,订单规模174亿元,实现3.48倍超额认购;资管、基金、保险等机构订单17.09亿元,占比34.18%[4]。

深圳市此次赴港首发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是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影响深远,具体包括:

促进金融业对外开放,构建国内外“双循环”发展格局。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构建离不开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对外开放。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对中国金融体系顶层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以及机构化能力建设均具有重大意义。深圳处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同时是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前十大金融中心之一,对贯彻落实国家就重点区域的金融支持和开放政策具有引领示范作用。深圳本次境外市政债发行代表了中国地方政府信用首次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亮相,通过进一步吸引外资促进跨境金融发展,开辟新的地方政府境外债融资渠道,助力塑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

向国际资本市场展示深圳改革开放40年成果及加快深圳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改革开放40年以来,深圳经济特区取得的成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缩影。中国是迄今唯一没有发生系统性金融经济危机的新兴市场国家,并且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次深圳境外市政债发行积极响应了中央对于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部署,将加深境外投资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果的理解,通过展示区域性金融支持政策,吸引人才和资金,加快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促进中国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建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外向型程度较高的区域,本次境外债券选择于中国香港发行与上市,并采用香港金管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连接欧清所及明讯银行的交割方式,有利于支持中国香港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建设。2021年随着中国香港经济逐步从新冠疫情影响中复苏,选择此时在港发行人民币地方政府债,也体现了中央对两地金融市场克服疫情困难,继续加强互联互通的支持。

创新地方政府举债机制,拓展地方政府融资渠道。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场所以境内银行间市场与沪深交易所为主,以银行柜台市场为辅。截至10月11日,2021年地方政府债券共发行1383只,发行规模超5.64万亿元,其中有1348只地方政府债券跨银行间市场与沪深交易所市场发行,规模达5.57万亿元;有35只地方政府债券亦通过银行柜台市场发行。而本次深圳境外市政债发行首次将地方政府融资渠道拓展至境外市场,有利于充分利用境外发债利率相对较低优势,降低举债成本、缓解偿债压力,同时加快国内地方债市场与国际接轨,提升地方政府债发行的市场化水平。

建立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曲线,完善中资企业点心债定价基准。目前境外离岸人民币发行的主要主体以中国财政部、金融机构以及企业为主。本次深圳境外市政债将进一步建立中国地方政府信用收益率曲线,丰富多层次的信用梯度,为中资及深圳企业在境外融资建立收益率定价基准,有利于形成更透明、更科学、更全面的离岸人民币定价机制。从长远来看,科学透明的定价机制将有助于提升企业境外的融资效率,有效降低未来中资企业的融资成本。

助力“南向通”发展,丰富境内投资者投资选项。“南向通”初期开通便已涵盖离岸人民币债券等品种,且从评级上同时纳入了投资级和高收益级,但由于初期纳入的41家直通机构均为银行,其自营资金可能也会受到风险偏好及监管指标考核影响,更多会倾向于投资政府债券。而相较于离岸人民币国债,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能够提供更高的票息,能够在满足境内投资者风险偏好及监管要求的同时丰富其可选标的、增厚收益,有助于带动境内资金参与“南向通”的热情,活跃中国香港债券市场流动性,以推动“南向通”的深入发展,充分发挥其意义。

提供优质的资产配置标的,在国际环境里合作共赢。深圳市政债作为新兴市场中高信用水平、流动性良好的固定收益产品,预期将为国际投资者,尤其是境外主权基金和金融机构,提供更多样化的资产配置选择。近年来,人民币资产受到海外投资者青睐,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金融持续扩大开放的信心。

发行中国政府机构首单境外绿债,彰显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信心决心。在中国的首笔离岸地方政府债券中,深圳探索绿色债券发行,将募集资金投向绿色经济,进一步展现了中国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坚定决心,及在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问题上的大国担当。同时,深圳已通过我国首个生态环境保护全链条条例[5]、我国首个地方制定的绿色金融条例[6]、深圳第十四个五年规划[7]等多个重要法律及战略规划的设立,率先引领全国绿色发展,本次发行离岸绿色市政债券,是大力发展特色金融产业,也是国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及“一带一路”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的重要工具。

  海南省人民政府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发布会10月27日在两地会场连线举办。发布会上,双方嘉宾分别在各自会场共同为债券成功簿记定价敲钟、鸣锣。

  本次债券发行规模为人民币50亿元,包括2年期的蓝色债券以及3年期和5年期的可持续发展债券,其中,2年期12亿元、3年期26亿元、5年期12亿元,定价利率分别为2.42%、2.65%、2.85%,认购倍数达2.2倍。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致辞时表示,这次海南在香港发债彰显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得天独厚的优势,体现了对香港巩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大力支持,展示香港作为绿色和可持续金融枢纽的地位,是发行绿色产品的首选平台。期望香港与海南等省份继续深化交流合作,把握好香港优势贡献国家。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认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充当了内地金融市场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桥梁。内地机构赴香港面向全球投资者发债,扩大了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水平,也为香港金融市场注入了活力,巩固了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当日在一个论坛上表示,这是首次有内地省政府使用香港的融资平台和专业服务发行债券。有国际资本市场协会报告显示,2021年在香港安排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券总额超过310亿美元,占亚洲区国际绿色和可持续债券市场的三分之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各国货币对美元贬值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