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什么国在本世纪中叶建设成为什么国家。

厚信打工网时刻关注工人的需求,以工人的切身利益出发,致力于解决全国工友的务工问题,今天要解决的问题是党员考试试题及答案,还有党员考试试题及答案2020简答题,希望能帮到各位!

与党知识有关的竞赛题目及答案

党的基本知识应知应会100题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2、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或两次理论飞跃)是什么?

答: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4、毛泽东思想活动灵魂是什么?

答: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5、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

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答: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8、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9、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是什么?

答: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0、党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是什么?

答: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1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答: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2、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答: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14、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答: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是什么?

答: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6、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7、“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容是什么?

答: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8、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挤的四项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19、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答: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本世纪前二十年),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本世纪中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2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答: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1、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答: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2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23、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是什么?

答: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2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要求是什么?

答: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26、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 和 以德治国 相结合 。

2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

2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是按照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 、共同享有 的原则,以改善民生 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 、最直接 、最现实 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29、怎样理解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答: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彼此紧密联系、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物质文明的发展处于基础地位,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和法律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过程,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过程。

30、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31、“三农问题”指的是什么?

答: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32、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是什么?

33、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时间成立的?

34、中国共产党党徽为 镰刀 和 锤头 组成的图案。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 的红旗。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 和 标志 。

35、中国共产党同全国各民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团结在一起,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民族的爱国力量团结在一起,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36、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37、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奉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什么?

答: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38、党的宗旨是什么?

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9、党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答: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0、党的三大作风是什么?

答: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41、党的群众路线是什么?

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42、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什么?

答: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43、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四个服从”是什么?

答: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44、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原则是什么?

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的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坚持党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全局工作的政治领导,坚持党对军队和其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的绝对领导,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45、党的建设面临的两大课题是什么?

答: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46、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四项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

47、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答: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8、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 。党风问题 、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 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

49、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 体系,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

50、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

51、党员必须履行哪些义务?

答:党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1)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2)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3)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4)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5)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6)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7)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8)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52、党员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答:(1)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2)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3)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4)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5)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6)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7)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8)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

53、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党的支部,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

54、申请入党的人,要填写入党志愿书,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要经过支部大会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并且经过预备期的考察,才能成为正式党员。

55、入党誓词的内容是什么?

答: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56、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或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都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 和上级党组织批准 。

57、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58、预备党员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按期转为正式党员;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预备期,但不能超过一年。

59、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表决权 、选举权 和被选举权 以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

60、党员有退党的自由。党员缺乏革命意志,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党的支部应当对他进行教育,要求他限期改正;经教育仍无转变的,应当劝他退党。

61、党员在何种条件下自行脱党?

答: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62、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

63、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 年举行一次。其职权是: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 ;听取和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 ;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 ;修改党的章程 ;选举中央委员会 ;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

64、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实行任期制。

65、党按照 德才兼备 的原则选拔干部,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 、年轻化 、知识化 、专业化 。

66、什么是党的纪律?

答: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

67、《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了党内生活和党的活动的基本原则,是党的最高行为规范,是党的最高纪律,是党的根本大法。

68、党组织对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应当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按照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69、党章规定的党纪处分有五种:警告 、严重警告 、撤销党内职务 、留党察看 、开除党籍 。

70、对党员的纪律处分,必须经过支部大会 讨论决定,报党的基层委员会批准。

71、党内的最高处分是开除党籍。

72、严重触犯刑律的党员必须开除党籍。

73、留党察看最长不超过两年。

74、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没有表决权、选举权 和被选举权。

75、党组织对党员作出处分决定,应当实事求是地查清事实。处分决定所依据的事实材料和处分决定必须同本人见面,听取本人说明情况和申辩。

76、党组织对党员作出处分决定,如果本人对处分决定不服,可以提出申诉,有关党组织必须负责处理或者迅速转递,不得扣压。

77、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78、党员为什么要按期足额交纳党费?

答:党费是党员向党组织交纳的用于党的事业和党的活动的经费。按期足额交纳党费,是党员必须具备的起码条件,是党员对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79、党员应当增强党员意识,主动按月交纳党费。遇到特殊情况,经党支部同意,可以每季度交纳一次党费,也可以委托其亲属或者其他党员代为交纳或者补交党费。补交党费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6个月。

80、党员隶属组织发生变化时,必须按规定办理党员组织关系结转,组织关系介绍信是党员政治身份的证明,必须严格按规定妥善保管、及时办理。

81、什么是“三会一课”?

答:所谓“三会”,是指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一课”是指按时上好党课。

82、什么是党的组织生活会制度?

答:党员在支部、党小组以交流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主要形式的组织活动制度,其主要形式有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以及民主评议党员等。

83、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 、总支部委员会 、支部委员会 。

84、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 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 ,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 。

85、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党的助手 和后备军 。

86、党员的“五个好”标准是什么?

答:一是政治素质好。二是工作业绩好。三是服务群众好。四是履行义务好。五是思想作风好。

87、高校党员的 “五带头” 是什么?

答:一是带头学习提高。二是带头争创佳绩。三是带头服务师生。四是带头遵纪守法。五是带头弘扬正气。

88、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倡导的“两个务必”是什么?

答: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8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现了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

90、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总目标是什么?

答: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91、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我党加强自身建设的6条基本经验是什么?

答:第一,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第二,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第三,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第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五,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第六,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92、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四个着眼于”的党建着力点是什么?

答: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93、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五位一体”的党建总体布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党的十七大确立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五位一体”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

94、十七届四中全会对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出了哪6个方面的任务?

答:第一,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的重要任务。第二,提出了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任务。第三,提出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任务。第四,提出了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的重要任务。第五,提出了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重要任务。第六,提出了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任务。

95、入党程序具体有哪些?

答题要点:(1)申请人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党支部派人与其谈话,列入培养计划。(2)经民主推荐、团员推荐,党支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指定一至二名联系人。(3)党支部、联系人进行培养教育,并定期考察,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4)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校培训,培训合格,发放证书。(5)培养联系人建议,党支部集体讨论确定是否可以列入近期发展计划。(6)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7)对拟定发展对象作政治审查,形成政审综合材料。(8)对拟定发展对象进行公示。(9)党总支集体讨论确定发展对象。(10)组织部对发展对象进行预审。(11)确定入党介绍人,填写《入党志愿书》。(12)党支部召开接受预备党员大会。(13)党支部填写支部大会决议。(14)党委组织员与发展对象谈话。(15)党委召开会议对发展对象进行审批。(16)组织预备党员参加入党宣誓仪式。(17)各党总支通知党支部与预备党员谈话,将预备党员编入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18)党支部填写《预备党员培养考察表》,并对预备党员进行继续教育和考察。(19)预备期满一年,预备党员提前向党支部提交转正申请。(20)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讨论预备党员转正,并填写支部大会决议。(21)党总支集体讨论确定预备党员能否转正。(22)党委召开会议审批预备党员转正。(23)党支部在党员大会上宣布审批结果,并告知党龄从转正之日算起。(24)党支部及时将入党材料归入本人档案。

96、试论端正入党动机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端正入党动机?

答案要点:入党动机是指一个人要求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切实端正入党动机,是每一个入党积极分子争取入党的首要问题。第一,端正入党动机,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思想基础。第二,端正入党动机,是端正入党行为的前提。第三,端正入党动机,是成为合格党员的起点。第四,端正入党动机,是经得起考验的基础。

为了献身共产主义事业,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这是唯一正确的入党动机。树立这一正确的入党动机,不能靠天生,也不能靠后天自然形成,而只能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和改造主观世界,在此基础上和过程中逐步形成。第一,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确立正确的入党动机。第二,要通过实践锻炼,不断端正入党动机。第三,要加强主观世界改造,加强党性修养,克服不正确的入党动机。第四,端正入党动机,不是入党前一时的问题,而是一辈子的事情,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97、结合实际谈谈如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

答案要点:第一,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党性锻炼,切实端正入党动机,努力做到在思想上首先入党。第二,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是正确认识和对待党员标准,明确努力方向;二是自觉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考察;三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第三,严格履行党章规定的入党手续,争取早日在组织上入党。

98、结合实际,如果你是一名党员谈谈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答案要点:一、正确认识和把握党员标准。二、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当模范。三、在学习实践上,起带头作用。四、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在服务同学、无私奉献上当模范。

99、党为什么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答案要点:第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科学的理论体系。第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

总之,党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行动指南,才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制定不同历史时期的正确路线、纲领;才能树立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始终站在革命运动和建设事业的前头,带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进入社会主义的更高发展阶段,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100、党为什么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

答案要点:第一,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第二,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三,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奋斗目标。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海初三思想品德知识点梳理,含近几年思品试卷

第一课 我的祖国 为你自豪

一、哺育我们成长的祖国

1、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主要内容

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p7)

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为国家尽责、为民族献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2、我国民族精神的表现(P9)  

革命战争年代----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奥运会精神、抗震救灾、世博会精神等。

3、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p8-9)

中华民族精神铸就了我们民族的灵魂。在革命战争年代,依靠民族精神挽救民族危亡,捍卫了国家的民族尊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儿女投身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动力。

1、中国百年来的三次历史性巨变及其意义,产生的三大伟人p10-11

2、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三次历史性变革(注意与前面三次历史性的巨变的区别,是指1949年建国以后发生的变革)P11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保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确道路。

3、百年巨变得出的结论p12: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历史中得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

是一种热爱和忠诚自己祖国的思想品德。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对自己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是同促进历史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3、为什么说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P15

我们生长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历史和现实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使祖国更繁荣、更富强,前途更光辉灿烂。因此,在当代,热爱祖国和热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

4、爱国主义的作用P13

爱国主义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鼓舞和激励着千百万人为了自己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献出自己的一切,以至生命。  

5、爱国主义的内容p13(五个方面)

1、热爱生我养我的那一片土地,热爱这片土地上的山川河流、一草一木;2、热爱自己国家的历史,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3、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4、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责任和义务;5、竭尽全力为祖国人民服务,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的贡献。

6、热爱祖国如何体现在实际行动中?P15-17

①要关心祖国的发展和进步。我们个人的前途、命运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不可分的。只有把个人的发展于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成才,也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15页第四段)

②要学习、传承中华文化。只有学好祖国的历史,学好我们的语言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及其特点,才能真正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并将其发扬光大。

传承中华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16页)

③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遵守爱国行为规范。时时以国家利益为重,只有每个人都这么做,整个民族的文化和道德素养将得到提高,也将增强整个国家的竞争力。(17页)

在各种日常行为规范中是公民首要的行为规范

8、爱国行为规范从何而来?(如何培养)请各举两例

一是从相关的法律条文中来,对法律规定的基本的爱国行为规范,我们要很好地落实;

如:《兵役法》规定:“适龄青年要积极服兵役”

《银行法》规定:“每个公民要爱护人民币,不得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

《国徽法》规定:不得焚毁、涂划、玷污国徽

《国旗法》规定: 升国旗时要肃立,行注目礼或队礼

二是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会遇到种种情况,要求我们把爱国行为规范更加具体化。如:与外宾交往彬彬有礼;与外国友人交流时向外宾宣传国内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参加世博会志愿者的服务队

9、我们怎样来关心祖国的发展和进步?

1)努力学习,掌握知识,将来报效祖国    2)关心国家大事,多听新闻,多看报纸

3)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奉献自己的爱心

4)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10、我们该如何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

1)只有学好祖国的历史,学好我们的语言和文化,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才能真正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并将其发扬光大。P16

2)弘扬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我国已将春节、端午、清明、中秋等重大传统节日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这些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特色,我们可以开展各种活动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唤起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第二课 立足国情 强国富民

一、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P21

①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②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加快。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有了迅速提高,形成了一批优势行业及产品。

③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2、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便P23-25

①人口多、底子薄。②生产力不发达。③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

3、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的表现?p24

历史国情、自然国情和现实国情。

现实国情——国情研究的重点

研究现实国情的基础(前提、背景)是历史国情

是对一个国家国情的总体性的概括。

6、我国的基本国情是: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从社会性质来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已成为国家的主人,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向。

其二是从发展程度来说,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成熟程度还很低,还很不发达,仅是初级阶段。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p27

1)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它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2)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阶段;3)是逐步缩小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二、我国现阶段的历史任务

1.我国现阶段的历史任务(基本路线、走改革开放之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有什么决定的?p27(或我国依据什么制定这些)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2. 我国现阶段的历史任务: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p28

3. 党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p28

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经济社会发展“分三步走”的第几步已完成?我们正在努力完成第几步目标?

第一、二步已完成,解决了人民生活温饱问题,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我们正在努力完成第三步目标:2001—2050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

国家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4、上海肩负着重要的战略任务是什么?上海是否已成为国际大都市?是否已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海城市,尽快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新飞跃的战略任务。上海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P2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6、制定基本路线的依据p29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7、为什么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我国处于初级阶段,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不发达,因而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P30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要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的全面进步。P30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8、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及作用p31

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斯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32页)

9、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p31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证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2)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政治保证。如果动摇了其中任何一项,都会动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3)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的政治基石。

10、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p31-32

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要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P31第二段

2)改革开放30多年,使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使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上了大台阶。P32

3)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之路。P32

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P33

1、到20世纪末,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总体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和发展不平衡的。P35

1)低水平,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2)不全面,目前我国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有待提高。

3)发展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间、目标是什么?对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的作用是什么?

   时间: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目标:我们要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更加全面的小康、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

   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3、艰苦奋斗的含义及新时期内涵 P37

含义:艰苦奋斗是一种不怕艰难困苦,奋发图强、艰苦创业,为国家和人民利益乐

奉献,勇于献身的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

新时期内涵:奋斗精神:不怕艰难困苦,英勇顽强去战胜困难;

创业精神: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奉献精神: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建功立业。

4、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意义

1)历史意义: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是依靠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现实意义:在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还比较落后,要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除了长期艰苦奋斗外,别无他途。即使将来我们的国家发达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不能丢。

A艰苦奋斗的生活态度和思想境界,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品质。

B对我们青少年来说,每个人现在在学业上、今后在事业上要有所建树,都要有艰苦奋斗精神。

5、面临初三年级毕业升学我们在学习上、生活上应怎样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呢?P38

我们要在同各种各样的困难斗争中自觉进行磨练,把艰苦、困难、挫折、失败都当作自己艰苦奋斗精神的磨刀石。具体来说:

生活方面:艰苦朴素,不奢侈浪费和贪图享受

学习方面:顽强拼搏,发奋努力,提高成绩,全面发展

思想境界方面:不畏艰难,吃苦耐劳,不断进取,奋发向上。

第三课  科教兴国 立志成才

一、科技与教育的重要地位

1.为什么说实现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科技技术工作的重要性)P42-45

1)现代科技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P42第三段

2)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即四个现代化),实践四个现代化关键在科学技术的现代化(P43第一段)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生产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P44第一段)

2.为什么说,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P43

1)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使传统工业逐步转变为现代工业P43第二段

2)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P43第三段

3)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国防的建设P43第四段

3. 如何理解现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对生产过程的决定性作用的表现)P44-45

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不断增强。 P44第二段

②、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劳动工具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P44第三段

③、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劳动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各种材料的质量更高,性能也更优。P45第一段

4. .为什么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础在教育?( 为什么国内要优先发展教育)p45-46、50

1)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社会的进步,从根本上说,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p45第三段

2)发展教育是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只有教育发展了,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因此,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p46第二段

3)加快教育发展,是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p50第一段

4)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关系着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的实现,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p50第一段

5.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p45  教育培养三支队伍

1)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培养一支掌握和运用先进生产工具的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p45第四段

2)教育能为社会培养一支 在科学上有所发现、技术上有所发明和创新的专业人才队伍

3)教育能为社会培养一支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管理人才队伍p46第一段

6.科技与教育的关系p47第二段

科技与教育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教育为科技进步培养必需的人才,科技为教育的发展提供最新知识.科技和教育比翼齐飞,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7.我国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举措

1)我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义务教育法》,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

2)积极探索区域内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海南、宁夏等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免除学杂费方面做到了城乡同步

3)上海市从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入手,2007年将40%的示范高中招生计划按比例分配到全市的每所初中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意义)p47第三段

科技兴国战略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战略决策。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

2.如何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p47第四段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是要把科教和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加速科技进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最大限度地把第一生产力和第一资源的能量释放出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3.为什么发展科学技术,关键在于自主创新?p48-49

1)在21世纪以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能否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占据一席之地,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  P48第一段

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发展科学技术,关键在于自主创新P49第一段

3)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P49第二段

4、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P49

1)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实际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2)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5、我国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主要途径P50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6、青少年学生应该如何贯彻科教兴国战略?P52

我们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把自己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定基础。

7、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举措

1)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其中研发投入的比例2020年将到达2.5%,确保我国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2)每年举办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科研人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高礼遇

8、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取得的成绩

1)我国通过自主创新,在生物医药、纳米技术、航天技术等领域的研发能力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如:2000年我国参与并高质量地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神五、神六、神十载人航天飞机的成功发射等

2)2007年、2010年中国分别成功发射嫦娥一号、二号卫星,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

9、为了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开设丰富多彩的科技讲座,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三、全面发展  立志成才

1、人才培养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意义)P52、54

1)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P52第一段

2)努力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是我国在本世纪国际竞争力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P54第一段

2、人才的含义 P53 第一段

凡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为国家的兴盛和社会的进步作出较大贡献的人,就是人才。

3、人才不仅是多样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 P52

4、人才应具备的条件:人才必须德才兼备,体魄强健(含义及其重要性)P54第二段

5、人才必备的基本素养P55-56

1)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是各类人才必备的基本素养 P55第一段

2)人文精神是成才的重要素养。献身精神和顽强精神是成才不可缺少的品质

6、如何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P55 第一段

1)我们要自觉地尊重科学,尊重科学规律,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想问题、办事情。

2)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勤于钻研,善于思考,不断探究新现象、新问题,逐步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把自己培养成为合格的建设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7、为什么献身精神和顽强精神是成才不可缺少的品质?P56 第二段

一个人的成才过程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逾越障碍的过程。只有不怕艰苦、意志顽强的人,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自觉在逆境中磨练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正真的强者,才能实现确定的成才目标.

8、人文精神的含义及重要性 P56 第一段

人文精神是一种维护人的尊严、珍视人的价值、追求理想人格和人类理想社会的精神。

9、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因素 P57 第一段

1)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是由多因素的综合效应所造成的。既有先天因素的作用,又有后天社会环境的重要影响。

2)个人的主观努力和社会实践,是人才成长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10、人才成长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P57-58

1)无论是读普通高中,还是中专、技校,只要我们努力学习,都可以把自己培养成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P57 第二段

2)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实践和自身的努力中来实现。一个人不论是否有文凭,也不论在在什么岗位,只要有报国之心、学习之志,有锲而不舍的创新精神,就一定能够成为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P58第一段

第四课 着眼未来 永续发展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1含义P61第二段:简要的说,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需要。具体地说,可持续发展就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2核心及目的P62第一段: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

2.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什么?)P63-65

1)我国的人口问题的现状和对策:

1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

2现状(人口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三个重要课题):人口规模庞大(人口众多是中国国情最显著的特色之一),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人口结构不尽合理。(P63)

3对策:实现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把巨大的人口压力变成人力资源优势.

2)我国的资源状况及对策

1资源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2现状: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贫国”。

3对策:实现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3.我国的环境状况及对策

1环境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大的问题

2现状:P65  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在不断产生,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水、大气、土壤等污染物日益严重,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持续增加。

3对策:实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P65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社会

1)含义及目的:p66

含义: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p66第三段)

目的是: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一,是相对浪费而言的节约。其二,是要求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能源需求实行减量化。即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或用可再生资源),创造相同的财富甚至更多的财富,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回收各种废弃物。这种节约要求彻底转变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深刻的技术革新,真正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2、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P67第一段

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理。

具体讲(三个方面)P67-68

(1)我们要合理地、充分地、无浪费地利用可贵的资源。P67第二段

(2)要加快资源节约技术进步。P68第一段

(3)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P68第二段

3、循环经济的含义?P68第二段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浪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4、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P70  第一段

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5、怎样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P70第二段

(总的要求)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体讲(四个方面)P71-74

①在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严格防范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对自然环境的污染。P71

②保护和及时修复自然生态,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恶化趋势。P72

③要求我们珍爱自然界的其他生命。P74

④积极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倡导适度消费、合理消费和绿色消费。P74

6.如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学会各举两个例子

(1)在节约资源方面的金点子:

多坐公交和地铁,既省能源又便捷

电脑不让空运行,两面用纸处处省

无人房间灯不亮,人走灯灭成习惯

买菜跨起菜篮子,重复使用无数次

买车重选经济型,不求面子重节能

多走楼梯练身体,少用电梯少用电

洗菜洗脸多用盆,废水拖地或冲厕

(2)在环保方面的建议

1大力推广绿化认养工作,对认养的市民颁发证书等加以鼓励

2减少城市的光污染,景观灯开放应定时

在绿化带中应少设置,以免对该区域的绿化以及其它生物生长活动带来影响。

第五课 珍惜权利 履行义务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我国宪法的发展:P2-3

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P3-5

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P3第二段

2)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法律地位 P4 第一段

3)从制定 和修改的程序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更严格P5 第二段

3.为什么说宪法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居于 最高法律地位P4

1)在国家体系中,宪法具有 最高法律效果 P4 第一段

2)宪法是其他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P4 第二段

3)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 、社会 团体和全体 公民的最高行为法则。P5 第一段

二、珍惜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力

1.公民的含义: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P7

2.公民基本权力:P8  基本权利指宪法规定的公民所享有的法定权利,又称宪法权利。

3.公民基本权力的内容:P8

(1)平等权 (2)政治权利和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自由

(5)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赔偿权  (6)社会经济权利

(7)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8)国家保护华侨、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

4.公民的基本权力如何实现?P13

1)国家从各方面创造条件保证其实现,如制定一系列 法律

2)公民正确行使自己的基本权力

5.公民如何正确实行自己的基本权力

1)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也可向公安机关、监察机关、检查机关等举报。

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力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力。

3)对他们的合法自由和权力应充分尊重,在他人的合法自由和权力受到侵害时,应依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三、自觉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

1.公民的基本义务P14

基本义务是指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公民在社会生活中需要履行各种义务,其中具有首要意义的义务,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2.公民的基本义务的内容 P14-16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 (具有强制性)

(6)其他方面的义务: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和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3.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关系:( 18页)公民的基本权力和基本义务是统一的。

1)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有的方面既是基本权力又是基本义务,如受教育和劳动

3)公民享有权力和履行义务都是平等的。

第六课 振兴中华 共担责任

一、振兴中华 谱写新篇

1、振兴中华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振兴中华”口号的提出及作用 P21-22

1)历史意义:我国近代处于内忧外患、贫困落后的苦难年代,“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曾激励我们中华民族奋起,寻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出路。

2)现实意义:在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以后,“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又成为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图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推动力。

3)振兴中华的口号增强了我们每个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3、综合国力的含义及内容 P22

在当今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的竞争。

硬实力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等。

软实力包括国家发展战略的执行力、国民的凝聚力、民族的创造力、文化的感召力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等。

4、综合国力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增强综合国力?)P24

综合国力在根本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的大小强弱,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它解决国内问题、满足国民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能力,也在根本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所处的位置和作用。

1)实现振兴中华的目标,关键在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2) 振兴中华要坚持提高民族素质

6、为什么振兴中华要坚持 提高民族素质 ?P24-25

1)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到底是民族素质的竞争:一个民族的腾飞,不仅表现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而且表现在民族素质的提高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寄托在提高民族素质上。民族素质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提高民族素质是时代和全面小康的要求: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共担责任 奉献青春

1.公民社会责任的含义: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对国家、社会以及他人所应当承担的使命、职责、义务。P25

2.为什么公民的社会责任是客观存在的?(社会责任的客观性)P25

1)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里,都要在与周围的交往中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些需要只能从社会中得到满足。

2)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由人们的劳动创造的,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由人民群众所推动的。只有人们不断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社会才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要求。

3)因此,个人必须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3、公民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是什么?P26    每个人的职业岗位,就是个人尽社会责任的基本立足点。

4、如何履行最基本的社会责任?P26

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把本职工作做好,就是履行了自己最基本的社会责任。

5、如何为社会尽责?P27

1)为社会尽责要求确立社会责任意识。

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性:有社会责任意识的人,履行社会责任是积极的、主动的、持久的。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相应祖国的召唤,都能维护国家的利益。

2)一个人具有了社会责任意识,还要具备为社会尽责的能力,这样才能实现为社会尽责的愿望,有效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实实在在地为社会作贡献。

6、青年人如何为报效祖国做好准备?P28-30

1)成大业者必先立大志,青年人应当立志报效祖国。

2)要努力增强国家观念。把个人的融汇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洪流中去,这样才能获得强大而持久的前进动力,才能报销祖国和服务人民中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

3)要具有世界眼光。具有世界眼光就是要有关注世界发展形势和重大时事的国际视野。

4)要勤奋刻苦的学习。努力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学习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7、什么是国家观念?P28

国家观念就是公民对国家的向心力,个人对国家的忠诚。

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并提 “四个全面”,全面吹响了治国理政的“集结号”,不仅让人回味无穷,而且令人热血沸腾,“四个全面”是指(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改革开放、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B、全面实现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反腐倡廉

10、“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探索新实践的重要成果。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关键环节是( )

1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探索新实践的重要成果。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的是( )

1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赋予“小康”更高的标淮、更丰富的内涵,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总体部署,规划和设计了未来美好生活的宏伟蓝图。其中在经济方面提出的一项新要求是到2020年实现( )

14、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 )
    A、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6、习近平在安徽调研期间,于2016年4月25日在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最近几年我国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制度创新是( )
    A、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 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

1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既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在总目标统领下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方面深化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 )
    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改革
    B、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改革

24、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整体谋划和顶层设计,是指导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纲领和总遵循。总要求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在这个总体布局中,贯穿其中所有建设的是( )

3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总体部署,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主要有( )

35、党的十八大以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拓展改革的广度和深度,通过了360多个重大改革方案,出台了1500多项改革举措,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如此重视全面深化改革,是因为全面深化改革( )
    D、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36、全面深化改革要攻坚涉险,涉及的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碰到的阻力也越来越大;改革和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更复杂,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这就要求必须把握和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些重大关系,包括处理好( )

37、全面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要树立自信、保持定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 )

第十一章单元作业(同伴互评)

1、怎样准确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2、“四个全面”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什么?

第十二章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25、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 )
    B、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
    C、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

30、党的十九大对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新的战略安排为( )
    A、到2020年,国防和军队建设要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

第十二章单元作业(同伴互评)

1、如何理解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

2、试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基本内容和制度。

第十四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4、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通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 ),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5、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 )

22、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 )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23、关于民主集中制,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
    B、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是民主集中制的表现之一
    D、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民主集中制表现为: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

24、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拥护和选择的结果。坚持党的领导,是( )

25、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拥护和选择的结果。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团结带领中国人民( )
    B、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
    C、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6、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拥护和选择的结果。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 )

27、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论断是由( )

28、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是因为( )
    B、党的领导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本保障
    C、党以自身优势引领和锻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D、党的自身优势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有效发挥

第十四章单元作业(同伴互评)

1、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2、如何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第十三章单元作业(同伴互评)

1、如何认识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2、如何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什么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