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个一米五窗户窗帘效果图却要还三十年贷款吗?

贷款利息计算是浮动利率计算的,利息随着利率调整而调整.当然无论如何计算,利息随着利率调整而调整.当然无论如何计算,贷款利息

  • 房价升值跑赢贷款利息,房价升值跑赢贷款利息会上涨吗
  • 买房增值赶得上贷款利息吗

    是的,如果基准利率下降,还款也会下降. 贷款利息计算是浮动利率计算的,利息随着利率调整而调整.当然无论如何计算,对已支付的利息没有影响.对调整后的利息会有影响.一般银行利率调整后,所贷款项还没有偿还部分的利率也随之调整,有三种形式:一是银
    买房,贷款利息,增值,赶得上
    是的,如果基准利率下降,还款也会下降. 贷款利息计算是浮动利率计算的,利息随着利率调整而调整.当然无论如何计算,对已支付的利息没有影响.对调整后的利息会有影响.一般银行利率调整后,所贷款项还没有偿还部分的利率也随之调整,有三种形式:一是银

    按当前利率贷款100万买房70平米,房价每年涨多少才能赢回贷款利息

    如果是按基准利率来算的话,贷款一年,年利率是6.5600%,一年的利息是元,贷款两年年利率是一样的6.5600%,利息共计是元!

    近几天购房贷款利率又上涨,对房价有何影响

    房贷利率跟房价没有直接的关系,限购后房价涨势有所减弱。房价主要还是看供需以及相关的政策调整。

    按揭30年买房利息几乎等于房价真的合适吗

    我97年,最近正好在买房,按揭这个问题真的是感同身受~

    自己刚过研究生初试,家里大概拿出70万来买房保值(市区房子卖了然后还债剩下的钱,需要买房来保值)。我和我家里人看上了郊区的87㎡,三室,南北通,所有房子都有窗户还挺好的,成交价算起来可能需要117万,所以需要贷款47万

    然后我上网上用了下房贷计算器,选择银行基准利率5.34%,贷款30年,等额本息,就得到了以下的结果:

    也就是说月供2600,这套房子出租的话大约价值2500,总的来说还是能够负担的。但是比较坑爹的事情是,这30年其实主要在偿还利息了。大家可以看上面的饼图,商业打款利息占到还款总额的50.2%。其实大家按照现在基准利率来计算的话,不管多少钱贷30年都会得到类似的结果。

    我也很纳闷,但我后来又参考了一个数据我就释怀了,那就是通货膨胀率。在过去的三十年时间中,我国最高通胀率达到24%,最低为-1.4%;过去时间中最高为5.4%,最低为-0.7%,平均下来大约在3%上下。

    当然了,一些网友和专家说要计算“真实通胀率”,就是“M2增速减去GDP增速”的差值,如果按照这个所谓“真实通胀率”来计算的话,我国近十几年的平均通胀率约在7%左右。

    我没仔细学过,我也不敢说哪个对哪个错。但无论通过何种方式计算,事实就是未来的100块肯定比现在的100块能买的东西更少,今天你用了2600快去偿还这个月供,30年后呢?保不准2600就是平均工资的十分之一了。

    所以一些人说,买房子贷款三十年是普通人唯一一次跑赢通胀的机会了,甚至还描绘成一次占便宜的机会。个人倒是觉得占便宜倒是没什么可说的,下半辈子都给银行打工了,还占便宜?苦中作乐吗?

    另外一个数据还值得我们这些购房者高兴,就是未来中国的房价。本人是学历史的,过去中国人手里的土地是最值钱、最保值的财产,如果土地的价格出现大跌,那么只有一种情况:出现大规模饥荒,土地被抛售,商人进来抄底。

    按照咱们伟大祖国的发展道路来看,未来的房价不可能跌,只可能涨。只有小涨和大涨的区别,作为有良心的购房者,我希望小涨即可,只需要和居民的收入水平以及通货膨胀水平同期上涨就行了。

    还有一些人说我们这一代人可以多吃一些苦,下一代人就能多享。本人是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我非常支持这样的说法,看到周围的中产阶级后代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有更多选择和周旋的地位,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幸福。

    总之,贷款买房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即便看起来利息和本金额度类似,但他是我们普通人跑赢通胀的较好手段,早些入手,未来房价升值,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意外之喜~

〔特种导学〕 烛之武退秦师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 11:00:32 浏览次数: 次 【字体: 】

1. 像,如。《楚辞·九歌》:“旌蔽日兮敌若云。”
2. 至,及。《国语·晋》:“病未若死。”
3. 同,一样。韩愈《师说》:“年相若也。”
4. 代词。①你;你的。《史记·陈涉世家》:“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②他的。《论衡·实知》:“孔子生,不知其父,若母匿之。” ③这样的。《晏子春秋·内篇问》:“公曷为出若言?”
5. 副词。①乃,才。《国语·周》:“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②仿佛,好像。《左传·定四年》:“若闻蔡将先卫,信乎?”③只,仅。《吕氏春秋·离俗》:“不若是而已,又欲以其辱行漫我。”
6. 连词。①和,与。刘禹锡《河东先生集序》:“有退之之志若祭文在。”②而。《史记·仓公传》:“慎勿令我子孙知若学我方也。”③或,或者。《左传·定元年》:“若从践土,若从宋,亦唯命。”④如果。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⑤虽,虽然。《战国策·秦》:“(齐、魏)为帝若未能,于以禁王之为帝有余。”⑥至于。《荀子·劝学》:“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7. 助词。①形容词词尾。《公羊传·文十四年》:“力沛若有余。”②表语气。《国语·吴》:“明绍享余一人,若余嘉之。”
8. 海神名。《庄子·秋水》:“(河伯)望洋向若而叹。”
1. \\Y讲。《世说·德行》:“有人向张华说此事。”
2. 解释。《论衡·正说》:“儒者说五经。”
3. 道理;学说。《易·系辞》:“故知死生之说。”
4. 告诉。《国语·吴》:“使人说于子胥。”
5. 评议,谈论。《世说·品藻》:“时名辈共说人物。”
6. 责备。《红楼梦》九四回:“你便狠狠地说他一顿。”
7. 介绍。《红楼梦》五七回:“所以先说与兄弟了。”
8. 古代文体之一。如韩愈有《师说》,柳宗元有《天说》等。
1. \\Y向别人献计或进言,使之采纳自己的主张。《史记·高祖纪》:“使盱台人武涉往说韩信。”
2. 通“税”。止息。《诗·甘棠》:“召伯所说。”
1. \\Y通“悦”。①喜悦。《史记·萧相国世家》:“上乃大说。”②喜爱。《论语·雍也》:“非不说子之道。”③讨好。《左传·僖七年》:“郑杀申侯以说于齐。”
1. \\Y口供,讼辞。《周礼·乡士》:“听其狱讼,察其辞。”
2. 告知。《礼记·檀弓》:“使人辞于狐突。”
3. 借口,口实。《三国志·周瑜传》:“动以朝廷为辞。”
4. 摒弃。陆机《汉高祖功臣颂》:“辞世却粒。”
5. 推辞,辞谢。《书·大禹谟》:“禹拜稽首固辞。”亦指避开。《涌幢小品·巡狩》:“不辞劳苦。”
6. 告别;离开。李白《早发白帝城》诗:“朝辞白帝彩云间。”
7. 古代的一种文体。曹丕《典论·论文》:“王粲长于辞赋。”
\\Y1. 边远的村邑,边疆地区。彭端淑《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2. 鄙陋,鄙俗,鄙琐。《左传·曹刿论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 轻贱。《孔雀东南飞》:“人贱物亦鄙,不足留后人。”
4. 鄙薄,轻视。司马光《训俭示康》:“孔子鄙其小器。”
5. 自谦之词。王勃《滕王阁序》:“敢竭鄙诚,恭疏短引。”(恭疏短引:恭敬地写了这篇短序。)鄙人、鄙夫:① 村野百姓,乡下人。《战国策·荆轲刺秦王》:“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② 自我谦称。表示鄙陋。马中锡《中山狼传》:“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
1. \\Y幽深精妙。《荀子·解蔽》:“养一之微,荣矣而未知。”
2. 隐秘。《列子·说符》:“人可与微言乎?”
3. 昏暗不明。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入舟阳已微。”
4. 细心;小。《孟子·公孙丑》:“具体而微。”陆龟蒙《记事》诗:“固自婴微恙。”
5. 轻,轻微。《庄子·养生主》:“动刀甚微。”
6. 卑贱。《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始微时与萧何善。”
7. 衰败。《论语·季氏》:“三桓之子孙微矣。”
8. 亏,缺。张华《女史箴》:“月满而微。”
9. 伺察。《汉书·郭解传》:“解使人微知贼处。”
10. 暗暗地。《史记·魏公子传》:“(候生)微察公子。”
11. 略,稍微。苏轼《江城子》词:“鬓微霜。”
12. 无,没有。《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13. 不仅,非但。《汉书·赵充国传》:“微将军,谁不乐此者?”
14. 古度量单位。十纤为微,十微为忽。亦以指极微小的量。《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1. \\Y往,前往。《战国策·赵》:“齐闵王将之鲁。”
2. 用。《战国策·齐》:“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
3. 代词。①他;他们。 《三国志·诸葛亮传》:“愿陛下亲之信之。”②其,他的。《左传·僖二二年》:“子文以为之功,使为令尹。”③这,此。《庄子·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④用于自称,我。《史记·滑稽传》:“至为河伯娶妇时……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⑤用于对称,你。《新序·义勇》:“子不吾与,吾将杀子,直兵将推之,曲兵将勾之。”
4. 副词。①已经。《国语·晋》:“八年之谓多矣,何以能久!”②便,就。《吕氏春秋·功名》:“见利之聚,无之去。”
5. 介词。①在。《说苑·权谋》:“防事之未萌,避难于无形。”②对,对于。《礼记·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也。”③以,由于。《淮南子·缪称》:“膏烛以明自铄,虎豹之文来射。”
6. 连词。①表并列。和,与。《战国策·赵》:“昔鬼侯之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②表顺承。而。《老子》:“玄之又玄。”③表层进。尚且。《管子·戒》:“今夫易牙,子之不能爱,将安能爱君?”
7. 助词。①相当于“的”。《左传·哀六年》:“谁非君之子?”②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书·盘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③用于动词和宾语之间,表示宾语前置。《左传·僖五年》:“其虞、虢之谓也?”④表示补充音节。《诗·君子偕老》:“玼兮玼兮,其之翟也。”
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这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水之南。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听从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送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郑国时),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的军队也撤离郑国。
1. 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南朝·陈·江晖《雨雪曲》)
不图私:专为国;重气节,轻生死。
2. 会当报国耻,岂必怀封侯。(明·陈子龙《出版在蓟北门行》)
只该为国雪耻,何必在乎加官晋爵。
3.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唐·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凤阙:汉建昌宫阙上有金凤,故号“凤阙”。今泛指朝廷。龙庭:指匈奴王庭。
4. 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唐·崔颢《赠王威古》)
赴难:趋救危难。共然:同是这样。
5.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唐·李白《独漉篇》)
雪:洗去,除去。由:原由。国家的耻辱尚未洗刷掉,有什么原由去追求个人的名利?
6.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唐·陈子昂《感遇》)
感时:感慨时事。蒿莱:野草、杂草,比喻民间。
7.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边表现地将士豪放浪漫情怀、视死如归的精神。夜光杯:用白玉精制而成的酒杯。琵琶马上催:骑在马上演奏的琵琶在催促人们饮酒。
8. 壮士挥戈回白日。(唐·王翰《饮马长城窟行》)
戈:一种古代兵器。回白日:使太阳倒行。形容壮士勇武过人。
9.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楼兰,本系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汉武帝时,楼兰曾袭击过汉朝使臣。后来,霍光将军派人前往楼兰,用计斩其首。这里借指敌人。上句极写戍边之久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人之强悍,边地之荒凉,但写得悲壮,而非低沉;下句并不是嗟叹归家无日,而是于长期的艰苦锻炼中发出坚定的誓言。
10.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但:只要。龙城:卢龙城,汉代李广曾驻于此。飞将:李广号称飞将军。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谓只要有李广那样的良将守卫边疆,就能使敌人无法进犯。
11.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唐·李益《盐州过胡儿饮马泉》)
笳:胡笳,胡人的乐器。倚:靠着。明月当空,旷野隐隐传来哀婉的胡笳之声,想必是哪里作战,壮士们正在挥剑杀敌卫国呢。“倚剑白云天”,从伪作的宋玉《大言赋》“长剑耿耿倚天外”化出。形容战士形象的高大。苏轼《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倚天万里须长剑”与此意同。
12. 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唐·顾况《行路难》)
恃险若平地:自恃勇力,把险阴看得如同平地。长剑凌清秋:剑气比清秋更为森森。
13. 弯弓征战作男儿。(唐·杜牧《题木兰庙》)
赞美木兰女扮男装从军杀敌。
14. 从军乐事世间无。(宋·陆游《独酌有怀南郑》)
表示了作者对杀敌报国的向往之情。
15. 壮心自笑何时豁,梦绕梁州古战场。(宋·陆游《秋思》)
谓无法舍弃抗敌救国的雄心壮志,连梦境也萦绕着古代的战场。豁:舍弃。
16. 谁知蓬窗梦,中有铁马声。(宋·陆游《书愤》)
谓无人能理解作者抑郁闲处,仍梦想着杀敌报国的心情。蓬窗:蓬草编成的窗户,指简陋房子。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
17.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谓在深夜风雨中还梦见自己象是骑着披上铁甲的战马,驰骋在北方冰封的原野上,横扫千军。作者僵卧孤村,仍念念不忘抗金,其爱国杀敌的激情可以想见。
18.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金戈铁马:形容兵强马壮。气吞万里如虎:形容刘裕驰骋中原、收复失地的威势。颂扬南朝刘裕北伐的功业,寄寓抗击金人,收复失地的心愿。
19. 边城柳色连天碧,何必家山始有春。(宋·刘克庄《赠防江卒》)
对防江士卒有慰勉意。春也在边城。
20.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宋·岳飞《满江红》)
胡虏、匈奴:均指边上的少数民族。
21.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游《夜泊水村》)
抒写人生易老,报国无门的悲愤。青:黑色。
22. 一寸丹心惟报国。(宋·陆游《江北庄取米到做饭香甚有感》)
惟:思、考虑。丹心:赤诚。
23. 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宋·陆游《太息·宿青山铺作》)
铁石心:象铁石一样的坚强的心。
24.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明·戚继光《望阙台》)
秋叶丹:秋叶红遍。表达忠心报国的高尚情怀。
25. 离家自身寻常事,报国惭无尺寸功。(明·于谦《春日客怀》)
26. 发为胡笳吹作雪,心因烽火炼成丹。(明·王越《断句》)
谓长年戍守边疆,在战火中磨练得赤胆忠心。胡笳: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管乐器。雪:喻发白。烽火:借指战争。
27.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清·秋瑾《鹧鸪天》)
谓女子也一样有着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龙泉:宝剑名。
28.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清·秋瑾《失题》)
哪怕作出巨大的牺牲,也要推翻封建王朝,全力挽回衰败的祖国的命运。
29. 不信乾坤长混沌,只千凭忠义无反顾任风波。(清·陈璧《和西顽行脚》)
混沌:黑暗混乱。只要有忠义肝胆,不畏艰险,总会使国家转危为安。
30.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清·顾炎武《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鬓华:两鬓花白。肝胆:比喻真诚的心意。表示一颗赤诚的心以及全部生命都奉献给了祖国。
31. 为国捐躯赴战场,丹心可并日争光。(清·钱采、金丰《说岳全传》第39回)
决心为国家献出生命而奔赴战场,赤诚之心可与日月争辉。
32.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出塞诗》)
马革裹尸:原出《后汉书》马援语:“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我只知道在沙场为国家战死,何须用马革裹尸还葬!宋·陆游《陇头水》“男儿堕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意近。

(一) 关于《左传》\\Y
又名《左氏春秋》,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订,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比《春秋》多十三年,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其中“传”字在这里的意思是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此之前,郑国有两件事触怒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流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暗中出兵帮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最终也未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终于在两年后发动了这场战争。这次战争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秦晋为什么会联合围郑呢?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实际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晋国发动对郑的战争,自然要寻找得力的盟军,秦与晋关系一直很好(晋文公借助秦的力量回国掌权,并娶了秦穆公的女儿);另一方面,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势在必行了。
(1)分析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
①公从之 (佚之狐的建议)
②许之 (人称代词,郑文公)
③将焉取之 (增加的土地,代词)
④子犯请击之 (郑国,代词)
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助词,的)
⑥邻之厚,君之薄也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⑧夫晋,何厌之有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⑨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2) 分析下列句子中“以”、“而”的含义。
①君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 (连词,表承接)
②敢以烦执事 (介词,拿)
③越国以鄙远 (连词,表承接)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 (连词,表转折)
⑤以乱易整,不武 (介词,拿、用)
(3) 分析下列句子中“夫”的含义。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名词,指男人、老师)
②夫晋,何厌之有 (助词,不译)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代词,那)
2.\\Y写出下列句中划线字的通假字
(1)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通“矣”)
(2)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通“供”,供给)
(3) 何厌之有 (通“餍”,满足)
(4) 阙秦以利晋 (通“缺”,损害)
(6) 失其所与,不知 (通“智”,明智)
3.\\Y指出划线词语的活用现象
(1)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2)既东封郑 (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3)若不阙秦 (使动用法,使……缺)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5)肆其西封 (形容词用作动词,扩张、延伸)
(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动用法,使……灭亡)
(7)烛之武退秦师 (使动用法,使……撤兵)
(8)越国以鄙远 (名词用作动词,把……当作边邑)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4)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A.以其无礼于晋B.且贰于楚也
C.佚之狐言于郑伯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省略介词“于”)
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省略主语)
C.敢以烦执事(以之) (省略介词宾语,以之)
A.焉用亡郑以陪邻? (“焉用”译为“为什么要……,何必”)
B.夫晋,何厌之有 (“何……有”译为“……呢?”)
(1)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避”后“受”,有什么作用?
分析: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
(2)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分析:这句话表面上是谦虚,实际上是指责郑伯一直不任用他,埋没了他的才能。
(3)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分析: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
(4)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请举例分析这一写法特点。
分析:文章注意伏笔与照应的地方较多,如:①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②“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的有关内容。③“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文章预后瞻前,巧施伏笔,简练而不失谨严,自然而耐人寻味。
⑤文中“朝济而夕设版焉”,这里的“朝”、“夕”是否实指?
分析:这里的“朝”、“夕”并不是实指,而是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事态变化之速。类似的如“朝闻道,夕死可也”、“朝令夕改”、“朝秦暮楚”、“朝为布衣,暮为卿相”等等。但也有实指的,如“朝为行云,暮为行雨”。如何区别,要视具体语言环境。

\\Y--读《烛之武退秦师》有感

发生在鲁僖公三十年的秦晋围郑之事,在春秋战史上并不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但这件事却成全了一个小人物--烛之武。对“烛之武退秦师”的事,《左传》、《史记》、《东周列国志》等史书都作了记载。如《史记·晋世家第九》:“七年,晋文公、秦穆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文公亡过时,及城濮时郑助楚也。围郑,欲得叔詹。叔詹闻之,自杀。郑持叔詹告晋。晋曰:‘必得郑君而甘心焉。’郑恐,乃闲令使谓秦穆公曰:‘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秦伯说,罢兵。晋亦罢兵。” 又如《史记·郑世家第十二》:“四十三年,晋文公与秦穆公共围郑,讨其助楚攻晋者,及文公过时之无礼也……郑人患之,乃使人私于秦曰:‘破郑益晋,非秦之利也。’秦兵罢。”其中以《左传》的记载最为详细。
事因人而传也罢,人因事而存也罢,烛之武其人其事都应该是值得记取的。作为谋略,烛之武退秦师之事早已让无数人津津乐道,为历代谋略家所推崇。想当时,晋国挟周天子以令诸侯,已渐成中原霸主之势,因此,意欲兼并郑国绝非只是示威胁迫以解“无礼”之恨,实是成就国家大业之所需。在这国家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烛之武不劳一兵一卒,以一己之力退秦晋大军,其大勇大谋可见一斑。在此,我们来仔细探讨一下烛之武其人,应该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据冯梦龙编的《东周列国演义》记载,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应该说,这么一个糟老头,又长期呆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得不到好的待遇,就算有满身锋芒,也该消磨殆尽了吧。但烛之武使秦时,“夜缒而出”,孤身一人,也许还拄着拐,迎着秦兵而去,气定神闲,踌躇满志,西北风吹到他的脸上,须发飘飘,那神态,那情状,必定是十分潇洒的!
他的潇洒来自他的自信,他的自信源于他的才华。当郑国被围之际,首先被郑国大夫叔詹向郑伯推荐的是佚之狐,但佚之狐显然缺乏自信,他对郑伯说:“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在关键时刻能被人记起,这说明烛之武虽然身居“圉正”,但他的才华应该是声名远播,得到大家的承认的。被郑伯召见时,他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话绝不是他的自谦,当然也不是他存心拒绝,他如果无意为之,是大可以不应召的,况且年岁也大了,正可以谎称病了什么的,何必要不辞辛劳呢?他应召而来,说明他早已打定主意了。但他当然知道趁机发发牢骚,摆摆架子,一来无碍大局,二来也可以发泄心中多年的怨恨,说不定还能赢得郑伯的愧疚和自责。艺高人胆大,聪明的他当然不会放过这难得的机会。但这机会只是属于有真才实学的人,徒有虚名不够自信的人是不敢这么“放肆”的。出使到秦军,见到秦穆公,烛之武面无惧色,娓娓道来,回顾历史,指出晋君言而无信,贪得无厌,对秦国忘恩负义;展望未来,若灭了郑,则肥了晋国,而无益于秦,而且晋壮大之后,必定会成为秦国的最大威胁。秦伯当然不愿意做“东郭先生”喽,于是不但退军,还派人帮助守卫郑国。烛之武可谓是个口悬河汉、舌摇山岳的人,他的一番话可真是:说时石汉皆开眼,道破泥人也点头。红日朝升能夜出,黄河东逝可西流。烛之武的成功就在于他正确把握天下形势,并且熟知历史,洞察秦晋之隙,然后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烛之武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可见他的锐气未减;仍能建功立业,可见他的才华依旧。此前,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忍受的寂寞和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像的。但烛之武在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中,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经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最后一击,为自己的一生划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
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应该爱岗敬业;即使暂处逆境,也应该不断磨砺自己,以至终成大器!
一段古文,一个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若我们仔细品味,往往能挖掘出许多值得人们思考的东西。本文就是对“烛之武”这个人物进行了挖掘分析,得出了“在平凡的岗位上应该爱岗敬业”,处逆境时,应该“不断磨砺自己”的启发,很有现实意义。
癸酉,师陈于鞍①,邴夏御齐侯②,逢丑父为右③。晋解张④御郤克⑤,郑丘缓⑥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⑦!”不介马而驰之⑧。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⑨,未绝鼓音⑩,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B11)),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B12)),左轮朱殷((B13)),岂敢言病?吾子((B14))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B15))?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B16)),进退从之((B17))。此车,一人殿之((B18)),可以集事((B19)),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B20)),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枹而鼓((B21)),马逸不能止((B22)),师从之((B23))。齐师败绩((B24))。
① 癸酉:指成公二年六月十七日。陈,同阵,列阵,陈兵。鞍:今山东省济南市。
② 邴夏御齐侯:齐大夫邴夏给齐侯(齐顷公,无野)驾车。
③ 逢丑父为右:逢丑父大夫,在右边护卫,当助手。
④ 解张:晋臣,即下文的张侯。
⑤ 御郤克:给郤克(晋卿)驾驭车。
⑥ 郑丘是复姓,缓是名。
⑦ 余:我。姑:且,姑且。翦灭:消灭。写齐侯之骄傲轻敌,要先把晋军消灭了再吃饭。
⑧ 不介马:马不披甲。介:甲,作动词。朝食:吃早饭。
⑨ 伤于矢:被箭射伤。血流及屦:血一直流到鞋上。
⑩ 未绝鼓音:没有使鼓声中断。郤克虽然负伤,但是仍然继续打鼓,督促进军。
((B11)) 自始合:从一开始交战(合战,会战)。
((B12)) 余折以御:我把箭折断了继续驾驭。
((B13)) 左轮朱殷:左面的车轮都被血染红。朱:深红。血凝后变成深红。
((B14)) 吾子:你。对人亲爱的称呼。
((B15)) 子岂识之:你哪里晓得呢?
((B16)) 师之耳目,在吾旗鼓:全军都看我们的旗帜,听我们的鼓声。师:军队。
((B17)) 进退从之:前进后退都听从它(旗鼓)的指挥。
((B18)) 一人殿之:有一个人在这里坐镇。
((B19)) 集事:成事,完成胜齐之事。集:成。
((B20)) 擐甲:即穿上军装(盔甲)。
((B21)) 左并辔:把马缰绳并持于左手。右援枹:枹是鼓槌。援;引,助。
((B22)) 马逸不能止:因为解张左手握着两条缰绳,不便驾驭,右手又拉着郤克的手腕,帮助击鼓,所以控制不住马了,马跑起来无法控制了。逸:奔驰。
((B23)) 师从之:主帅的车既然向前奔跑不止,全军也就跟从着向前冲杀。
((B24)) 败绩:大败。《左传·庄公十一年》:“大崩曰败绩。”
六月癸酉,齐、晋两军在鞍摆下了阵势。邴夏给齐侯驾车,逢丑父在右边当助手。晋解张(张侯)给郤克驾车,郑丘缓在右边当助手。齐侯说:“我姑且消灭这些(晋军)以后再回来吃早饭。”(说着)马都没披挂上铁甲就向晋军驱奔而去。晋将郤克中箭负伤,鲜血一直流到鞋上,(但是仍然继续击鼓督战)没使鼓声中断。(他对张侯)说:“我受了伤,难以支持了。”张侯说,“自从一开战,我的手和肘就被箭射穿了,我把箭折断了还继续驾驭戎车,这左面的车轮都被血染成了深红色,我也没敢说一声难以支持。您忍耐着吧!”郑丘缓说:“刚一开战,如果遇到险阻,我都下来推车,你哪里晓得?不过你也真是伤得太重了。”张侯说:“全军的耳目,都集中在咱们的旗帜和鼓声之上,前进后退,都要听从旗鼓的指挥。咱这辆车上,只要有一个人坐镇(指挥),就可以完成打败齐国的大事。怎能够因为伤疼难忍就败坏了君国的大事呢?咱们披上铁甲拿起武器来作战,本来就下定了为国而死的决心,(现在的)伤势并没到死的程度,您还该坚持!”(说完后,张侯就)把两条缰绳合在一起,用左手掌握,右手就握着郤克的鼓槌和手腕帮助击鼓。 (因为一只左手控制不住马)马就奔驰起来不能制止了。全军也就跟从(这奔驰向前的车,向前冲去),齐军被打得大败。
解张深知指挥者的旗鼓是全军的耳目,它不但可以指挥进退,而且也关系到全军的斗志与士气。因此,他虽然手肘中箭,但连拔都不拔,折断了就立即继续驾驭戎车。主帅郤克在身负重伤、血流到脚上的情况下,也能不绝鼓声。这种精神,都很可贵。
当郤克实在支持不住,说出“病矣”时,解张不但不迎合主帅想要退却的心意,反而能鼓励主帅坚持指挥,而且还用负了伤的手,一边驾驭车马,一边帮助主帅击鼓。终于大获全胜,战败了气势汹汹的、声言打完胜仗再吃早饭的齐侯。
看来,在最关键的时刻,指挥人员只要能坚持下去,只要能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与配合,是可以转败为胜的。
他们之所以能坚持下去,是因为有“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的为国捐躯的思想和“师之耳目,在吾旗鼓”的责任感。这种精神转化为力量,终于战胜了强敌。
文章虽然简短,但人物形象突出。

冬季里一个停电的晚上,教室里黑黑的。坐在我右前桌的女孩梅向我娓娓地讲起这样一个故事:
初二的那一天晚上,学校也像今天这样停了电。年轻的班主任胡老师留下全班同学,神秘兮兮地宣布说要搞一个活动。不一会儿他又变魔术似的发给每个同学一支小蜡烛,当所有的蜡烛都被点燃时,整个教室就笼罩在一种朦胧摇曳的温暖之中,红红的烛光映着每张兴奋的脸庞。胡老师说:“我们就在这个停电的晚上搞个烛光晚会,每一位同学都要准备一个节目,每一位同学都要上台表演。”
那时候我是个很羞涩的小姑娘,像一只自卑的丑小鸭。所以我就紧张得不得了,不知道表演什么节目。晚会开始,没有同学勇敢地第一个走上讲台。然后胡老师提议由文娱委员第一个表演,然后抽签,抽到谁的学号谁就表演。
文娱委员婕唱了一支《月亮河》。动听的歌声在烛光里飘荡,撩拨着每个人的心弦。我愈加紧张起来,开始搜肠刮肚地想节目。婕的《月亮河》唱完了,一片掌声在教室里响起。接下来就要抽签。我感觉到脸上发烫,不由得默默祈祷但愿不要抽到自己。
胡老师叫了个25号,我松了口气,25号同学站起来朗诵了一首诗。对了,如果万一抽到我,我也朗诵一首诗吧,就那首《我爱黄河》,我非常喜爱的一首诗……这时候25号同学抽出了8号同学。8号同学走上讲台,轻轻地唱了支歌。我想我还是唱支歌儿吧。唱哪支歌呢?我开始使劲地回忆会唱的歌。又抽签了,我感觉到自己手心里满是汗水。抽出20号,我又舒了口气。唱支《洪湖水浪打浪》吧。对,就唱这支歌吧。20号同学站在讲台上,脸涨得通红。她是全班最内向、最羞涩的女孩,真不知她表演什么节目。20号同学站了好久,仍然红着脸一言不发,胡老师说那么大家把蜡烛熄掉,等到20号同学唱完一首歌再点燃,于是大家都把各自桌上的蜡烛吹熄。过了一会儿,一个很轻的声音在黑暗的教室里响起来,20号同学唱了一支《洪湖水浪打浪》……
我想我唱《茉莉花》吧,别人唱过的歌最好不要重复。如果抽到我唱,我就也让大家把蜡烛熄掉,这样就不会太紧张了。
又是一片掌声响起来。20号同学唱完了歌,又是抽签。如果抽到我,我就唱歌。抽出42号。42号同学于是讲了一个笑话。我想再抽到我我也不怕了,我准备好了呢。一片哄堂大笑声响起来,才知42号同学的笑话讲完了。抽签。现在我倒有点儿希望抽到我了,因为我将给大家唱支很好听的《茉莉花》。抽到30号……抽到22号……
没想到一直没有抽到我的学号。我有点儿高兴,又有点儿失望。这次抽到的会不会是我?这次呢?每次抽签,我总是紧张极了。后来我干脆想,就抽个我的9号吧,反正我已经准备好节目了呀……
然而直到胡老师说“由于时间关系,晚会就到此结束”为止,还是没有抽到9号,我很高兴地从座位上站起身,才发现一只衣角已被自己的手掌握得湿湿的了。拿着蜡烛走出教室的门时,我却感觉到自己心底在高兴的背后还隐藏着深深的失落,独自回到寝室,我竟然委屈得趴在被窝里哭了起来……
梅把故事讲到这里,我们就这样沉默了。我怎么评论那个羞涩而自卑的小女孩呢?真的找不到合适的语句。其实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故事呀,在希望和不希望、高兴和失落之间……
沉默良久,我说梅,那么在这个停电的晚上,请你唱一遍那支许多年前就准备好的《茉莉花》,好吗?
梅动听的歌声在黑黑的教室里响起来,飘荡着……我惊讶于梅竟有如此美的嗓音!一曲终了,却有好些掌声在教室四角响起。不由得把我们惊了一惊!接着便有四五处红红的烛光亮起,原来是好多同学悄悄地坐在教室里,听梅讲着这一个故事……
那是整个冬季最温暖的一个夜晚。我们都相信。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幕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年,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战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年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齐将颜聚,遂灭赵。
(选自《史记》,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居代雁门,备匈奴(备:防备)
B.赵王让李牧(让:责备)
C.王必用臣(必:如果)
D.悉勒习战(勒:统率、组织)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以便宜置吏B.多间谍C.厚遇战士D.大纵畜牧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B.牧杜门不出,固称疾
D.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李牧用兵蓄势待发的一组是()
②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
④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
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⑤⑥D.②③⑥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幕府,为士卒费。”一句可以看出李牧虽是将领,但也任意设置地方机构,安排官吏;为了自己的军队也搜刮民脂民膏。
B.李牧对待匈奴进犯的态度是防守不战,并“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原因是他明白攻打匈奴时机尚未成熟,不能够作无谓的牺牲,另一方面是为了消磨匈奴的斗志。
C.“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虽然李牧最终打败了匈奴,但他把数千人做为诱饵,不怜惜他们的生命,可见他虽是良将,但也有冷酷无情的一面。
D.“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以及“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这些事例充分表明了李牧固执任性,是他招致杀身之祸的根本原因。

作者:    来源:大河网    编辑:左远红

  核心提示|“听说跳楼摔下去会很疼,但是我真的太累了。”3月9日晚,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小郑,在一个同学的微信群里留下遗言,当天,他在青岛自杀身亡。

  之前,小郑是班里的班长,人缘好,近30名同学协助他“网络刷单”,他则借用同学的名义,先后通过各种网贷平台贷款,总金额超过58万元。接触网络赌球,让小郑最终走上一条不归路。

  “这是他的第四次自杀了”

  “兄弟们,我就要跳了,在这最后的时候,真的很对不起大家,听说跳楼摔下去会很疼,但是我真的太累了,兄弟一场,真的很感谢大家以前对我的照顾,我郑某某对不起大家。”3月9日晚,小郑在微信群里留下一段遗言后,他所在的班级炸了锅。

  “大家都在劝他,劝他不要走极端。”小郑的室友小陈说,不少同学拨打电话,但都联系不上小郑。语音留言中,小郑还留下这么一段内容,“过些日子大家联合起来,告我诈骗,这样你们的钱就不用还了,真的,告我诈骗的话可以胜诉。”

  “这是他的第四次自杀了。”小陈的说法得到了另一名室友小张的附和。

  二人的描述中,今年1月份,小郑曾试图跳入学校附近的龙子湖内,幸被人劝阻;2月,小张曾接到新乡警方电话,询问小郑家人联系方式,原来小郑疑因轻生,撞上一辆汽车住进医院。第三次是小郑大量服用晕车药,经救治幸无大碍。

  班长为啥要自杀?多名同学答案一致——小郑借用大量同学名义,通过各种网贷平台进行贷款,欠下约60万的外债无力偿还,压力巨大。

  贷款不还宿舍堵门讨债

  室友小曹说,大二开学后,小郑声称在网络上找了一份兼职工作,需要“网络刷单”,让同学们帮忙提供各种个人信息。

  “他平时生活挺窘迫的,有时候还得我们帮忙买饭。”室友小陈说,小郑平时人缘好,威信高,他一开口求助,又说自己在兼职,同学们就纷纷伸出援手——借出身份证、学生证,并提供了父母手机号等个人信息。

  “上大二以后,班长基本就不去上课了,白天见不到人,只有晚上才回宿舍睡觉。”小郑的一名室友称,班长到底在忙什么,他们也不清楚。早在去年年底,有多批校外人员轮番去宿舍“堵门”找小郑,自称讨债。

  去年年底前后,多名同学收到了不少网贷平台的催债短信。“已经出门的外访组,会找你让你成为校园焦点!我们拭目以待!”这是一名同学收到的催债短信。

  同学们这才明白,原来小郑用他们的名义进行了贷款。

  班长给近30名同学打下欠条

  在频繁接到欠款通知甚至是威胁后,一些同学吓得不敢出学校大门,告知老师。多人称,在老师的协调下,今年1月初,小郑分别给同学打下了欠条。

  其中一张欠条有如下内容:本人郑某某于2015年12月期间,使用黄某某信息在名校贷、分期乐、优分期、趣分期等多个平台贷款,承诺于2016年春节前结清所有贷款,如有违约,愿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并有相关落款和手印。

  应同学要求,小郑自己统计了一份欠款名单,涉及26名学生,金额共计58.95万元。对此,小郑的室友小陈称,自己共欠下11万元,但名单上仅显示自己欠款6万元。另一名同学小王则表示,小郑借用他的名义贷款1.6万元,但名单上并没有登记。后经初步统计,小郑共借用28名同学的名义贷款。

  多名学生表示,小郑在借用他们名义贷款时,他们根本不知情,办理手续时,他们本人也根本没参加。此后他们看到的多起贷款人的签名,均为小郑代签。贷款的钱,他们也一分钱没见过。

  前女友、家属、网帖均指小郑赌球

  小郑的前女友丽丽(化名)说,她和小郑确实处过8个月男女朋友关系,今年2月份前后分手。早在她认识小郑之前,小郑就已热衷于赌球了,二人确立关系一两个月后,她才知晓此事,并曾当面质问小郑,小郑最后也承认曾赌球,但具体输了多少不肯讲。

  “他一直在骗我,我也是受害人。”丽丽说,小郑用她的名义贷款8万元。与小郑最后一次见面,是1月14日放假前后,此后就联系不上对方,两人正式分手。

  一名家属透露,他们对小郑赌球一事有所耳闻,家里也曾替他还过债。

  一则名为《讲讲我的故事大二学生负债三十多万》的帖子,近两天成为百度某贴吧的热帖。发帖者“慕尼黑之手”于1月22日晚7时开始发帖,24日中午则中止更新,其公布的个人姓名、照片、身份等信息,以及欠款情况,均与小郑一致。

  发帖者称,他喜欢足球,2015年1月开始购买足球彩票,一开始玩得很小,小有斩获后自觉赚钱容易,加大投注后却开始赔钱。

  其间,他向朋友借了800元,孤注一掷,结果中大奖7000元。“如果这是个终点多好,可惜我没有。第一次中了大奖,虚荣心发作,换手机,请吃饭……”

  因感觉赚钱太慢,“慕尼黑之手”开始接触“外围赌球”。在输光钱后,他想到了贷款,“在网贷平台贷了一万多,说实话,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搞这么多钱,虽然是贷款,心里居然一点恐慌都没有,钱那时候看来就是数字,一个越来越大的数字”。

  发帖者的最后一条更新内容是,“昨晚工作了十二个小时,然后早上就要赶去龙湖干活,工资不高,赚钱不易,赌徒都不值得同情,这条路只有靠自己”。

  小郑父亲:家里很穷无力偿还欠款

  16日,小郑的父亲来到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收拾走了小郑遗留在学校的私人物品,并和多名学生见面。小郑室友小刘表示,见面会上,虽然小郑家属称数十万元的债务不应当由学生们承担,但并未给出具体解决方案。之前,小郑的父亲称,家人也是受害者,家里很穷,根本无力偿还这笔钱。

  16日,青岛市公安局宣传处相关人士证实,3月9日晚8时许警方接警,一名在市区某酒店入住的21岁男子从酒店窗户处跳楼自杀,当场身亡,这正是小郑本人。警方联系其家属后,小郑的父亲赶往青岛料理了后事。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宣传部一吴姓副部长表示,春节过后,小郑就没再去学校,校方一直在联系他,由于长期旷课,学校本来还准备做出相应处理。针对小郑借用他人名义贷款一事,校方初步了解到,涉案金额为58万余元,涉及多个网贷平台。学校保卫处也曾带领学生报警,但目前警方暂未立案。学校会以此为戒展开全面排查,并加强对学生的金融防范意识的教育,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河南春屹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张少春分析认为,虚构事实、欺骗同学贷款后自己去赌球,小郑的做法已涉嫌诈骗罪,而受害同学报案后,警方应当立案侦查。小郑是成年人,假如本人没有财产,他的父母不负有还款义务,但自愿偿还的应当从道义上给予支持。此外,对于网贷平台或其他机构的小额贷款问题,分两部分解决:如果系学生自愿与网贷平台等机构签订书面贷款协议并借款给班长的,这些同学应当还款;如果系班长代签或仅凭学生证就放款,没有直接与同学签书面合同的,网贷平台等机构本身存在审核把关不严的过错,这些学生不用还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米五窗户窗帘效果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