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等于36余8 12 余 4,除以 16 余 8,除以 10 余 2,那么这个三位数最小是多少?

  三位数的自然数P满足:除以3余2,除以7余3,除以11余4,则符合条件的自然数P有( )个。

      B。本题属于余数类。除以3余2,除以7余3,除以11余4的最小值是59,因此所有符合条件的数可以表示为231n+59,n可取0,1,2,3,4,所以1000以内共有5个数符合题意,所以选择B选项。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1

  1.代数式与有理式

  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

  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有理式。

  没有除法运算或虽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整式。

  有除法运算并且除式中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分式。

  3.单项式与多项式

  没有加减运算的整式叫做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包括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说明:①根据除式中有否字母,将整式和分式区别开;根据整式中有否加减运算,把单项式、多项式区分开。②进行代数式分类时,是以所给的代数式为对象,而非以变形后的代数式为对象。划分代数式类别时,是从外形来看。如,

  区别与联系:①从位置上看;②从表示的意义上看

  5.同类项及其合并

  条件:①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合并依据:乘法分配律

  表示方根的代数式叫做根式。

  含有关于字母开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无理式。

  注意:①从外形上判断;②区别: 、 是根式,但不是无理式(是无理数)。

  ⑴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 [a与平方根的区别]);

  ⑵算术平方根与绝对值

  ① 联系:都是非负数, =│a│

  ②区别:│a│中,a为一切实数; 中,a为非负数。

  8.同类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

  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以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满足条件: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把分母中的根号划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⑴ ( 幂,乘方运算)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2

  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份数来表示,也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右面,用圆点隔开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小数点的左边是它的整数部分,小数点的右边是它的小数部分。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用米作单位是1/10米,也是0.1米。3份就是3分米、3/10米、0.3米。

  2.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用米作单位是1/100米,也是0.01米。7份就是7厘米、7/100米、0.07米。

  注:一位小数的形式实际上是分数十分之几的另外一种表示形式,4/10写成小数就是0.4。

  3.小数的基本性质: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4.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最高位,再看次高位,以此类推。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

  5.小数的加减法:列竖式相加减的时候,要把小数点对齐,然后再进行加减。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记住在得数中点上小数点。

  6.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3

  (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7≈3500)

  2、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②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公式:速度×时间=路程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

  5、(关于“大约)应用题:

  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3、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②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4、①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和分子相加、减。

  ②1与分数相减: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4

  1.位置:所在或所占的地方。

  2.方向:指东,西,南,北等方位。

  3.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若ab=c(b≠0),用积数c和因数b来求另一个因数a的运算就是除法,写作c/b,读作c除以b(或b除c)。

  其中,c叫做被除数,b叫做除数,运算的结果a叫做商。

  4.除法法则:除数是几位,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前几位不够除,多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就写在哪位上面,不够商一,0占位。

  余数要比除数小,如果商是小数,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数是小数,要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计算。

  5.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非零自然数,商不变。

  6.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那几个数的乘积,就是除法的性质。有时可以根据除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运算。如:300÷25÷4=300÷(25×4)。

  7.被除数、除数、商的关系:被除数扩大(缩小)n倍,商也相应的扩大(缩小)n倍;除数扩大(缩小)n倍,商相应的缩小(扩大)n倍)。

  8.笔算除法: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9.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5

  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和(时、分、秒)。

  2、重要的日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月1日元旦节、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

  3、熟记每个月的天数:知道大月一个月有31天,小月一个月有30天。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一年有12个月(7大4小1特殊)

  一、三、五、七、八、十、腊(即十二月),

  四六九冬三十天,只有二月二十八。

  每逢四年闰一日,一定要在二月加。

  4、熟记全年天数: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365天,闰年366天。上半年多少天(平年181天,闰年182天),下半年多少天(所有年份都是184天)。

  (1)季度:(一年分四季度,每3个月为一个季度)

  一、二、三月是 第一季度(平年有90天,闰年有91天),

  四、五、六月是 第二季度(有91天),

  七、八、九月是 第三季度(92天),

  十、十一、十二月是 第四季度(有92天)。

  (2)会计算每个季度有多少天,连续几个月共有多少天。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一年中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

  (3)给出一个天数会计算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如:第三季度有(92)天,有(13 )个星期零( 1)天。平年全年有(365)天,是(52 )个星期零(1)天。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年份除以4的方法判断平年闰年。年份除以4有余数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

  如:……2,1978年是平年。

  ,1988年是闰年。

  (5)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年是平年,20xx年是闰年。

  5、经过的天数的计算:

  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 1

  例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

  6、给出一个人出生的年份,会计算这个人多少周岁;给出一个人的年龄会计算他是哪一年出生的。

  如:小华1994年6月出生,到今年6月(15岁)。小华今年12岁,他是(1997年)出生的。

  7、通常每4年里有( 1 )个闰年, ( 3 )个平年。

  (如果说某个人不是每年都能过到生日,8岁过两次生日,12岁过3次生日,那么他的生日就是2月29日。)

  8、推算星期几的方法:

  例如:已知今天星期三,再过50天星期几?

  解析:因为一个星期是七天,那么由50÷7=7(星期)……1(天),知道50天里有7个星期多一天,所以第50天是星期三往后数一天,即星期四。

  9、会计算到今年经过的年份:就用20xx - 给的年份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今年建国多少周年?

  熟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时间是1949年10月1日;

  (二) 24计时法

  1、普通计时法又叫12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两个12时表示,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加上“上午”、“下午”等前缀。(如凌晨3时、早上8时、上午10时、下午2时、晚上8时)

  2、24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24时表示,在表示的时间前可以加或可以不加表示的大概时间段得词语。

  3、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时,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把原来的时刻加上12。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4、反过来要把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表示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超过13时的时刻就减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在时刻前面。

  比如:16时等于16 - 12 = 下午4时。(必须加前缀)

  5、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时间段(经过时间)

  比如:10:00开始营业,22:00结束营业,

  ★(计算经过时间时,一定把不同的计时法变成相同的计时法再计算)

  比如:某商品早上8:00开始营业,下午6:00停止营业,一天营业多少时间?

  6、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时间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

  如:火车11:00出发,21时30分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0时30分),注意不要写成(10:30)。

  正确的列式格式为:21时30分-11时=10时30分,不能用电子表的形式相减。

  再如:火车19时出发,第二天8时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3小时)。像这种跨越两天的`,可以先计算第一天行驶了多长时间:24-19=5(时),再加上第二天行驶的8个小时:5+8=13(时)

  又如: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先换算,155分=2时35分,再计算。

  7、会根据给出的信息制作月历和年历。如:某年8月1日是星期二,制作8月份的月历。再如:某年4月30日是星期

  四,制作5月份月历。

  第一:确定1月1日是星期几;

  第二:确定12个月怎样排列,

  第三:把休息日用另外的颜色标出来。

  8、时间单位进率: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三下数学期中复习知识

  1、小数的意义:像3.45,0.85,2.60,36.6,1.2和1.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2、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几百几十几)。小数部分每一位都要读,按读电话号码的方法读,有几个0就读几个零。

  例如:127.005读作:一百二十七点零零五。

  3、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互换。小数不同表示的分数就不同。

  4、运用元/角/分、米/分米/厘米的知识写小数;把7角、7分改写成以元作单位的小数。

  5、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十分之一,也就是0.1

  把“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它的百分之一,也就是0.01

  6、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0.1),

  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0.01)。

  7、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小数点后最高位比起。

  8、比大小的两种情况:跑步是数越少越好;跳远、跳高是数越大越好。

  9、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相加、减。

  10、小数加减法计算:。

  11、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

  三下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数学广角)

  简单的排列:有序排列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简单的组合:组合问题可以用连线的方法来解决。

  组合与排列的区别:排列与事物的顺序有关,而组合与事物的顺序无关。

  ★数学考试应注意:

  1、用手指着认真读题至少两遍;

  2、遇到不会的题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可在题目的前面做记号。(如:“?”)

  3、画图、连线时必须用尺子;

  4、检查时,要注意是否有漏写、少写的情况。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6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1、 生活空间中的八个方向: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2、 地图通常都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4、 观测点不同,同一物体所在的位置可能会不同。

  5、 描述行走路线时,要说明方向与距离。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 除法的验算: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2、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3、 0不可以作除数。

  4、 除法的估算方法是多样的,通常我们将被除数(三位数)看成一个接近它的整百整十数,除数(一位数)不变,然后计算。或者按照乘法口诀把被除数估成一个合适的数,再计算。

  5、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①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被除数的百位比除数小,再用前两位数一起去除。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面。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1、 平均数: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

  2、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3、 一个格是表示1个单位还是2个、5个、10个甚至更多单位,要根据数据的具体大小而定。

  4、 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1、 一年有12个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每月有31天,称为大月;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每月30天,称为小月。

  2、 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平年二月二十八;每隔四年闰一日,闰年二月把一加。

  3、平年二月28天,全年365天;闰年二月29天,全年366天。

  4、 平年或闰年的判断方法: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5、 24时计时法:在一日(天)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6、 经过时间:可以通过观察钟面和用线段表示来计算出简单的经过时间。

  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1、 口算整十数乘整百数的方法:(1)将整十数十位上的数与整百数百位上的数相乘。(2)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三个0。

  2、 两位数乘整百数的口算方法:(1)用两位数乘整百数百位上的数。(2)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

  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1)将两个或两位数分别看成接近它们的整十数或整百数(一百)。(2)再将两个整十数或整百数相乘。

  4、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1)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所得的积食表示多少个十,所以末位数要写在十位上。(2)将乘得的积加起来求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

  5、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位):(1)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这一步乘得的积表示多少个十,所以末位数应在十位上。哪一位相乘的积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2)将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就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

  1、 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 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

  3、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5、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7、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1、 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

  (1)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多少米。

  (2)小数点右边的数依次表示几分米、几厘米。

  2、 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

  (1)几元就在小数点的左边写几。(2)几角就在小数点右边第一位上写几,几分就在小数点右边第二位上写几,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占位,最后写上单位名称“元”。

  3、 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1)先比较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整数部分),这部分数大的这个小数就大。(2)如果整数部分大小相同,就看小数点右边第一位上的数,这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3)如果小数点右边第一位上的数也相同,就看小数点右边第二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4、 用竖式计算小数的加法(一位小数):(1)两个加数的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小数点对齐)。(2)先将小数点右边第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进一。(3)和的小数点要和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4)再将小数点左边的数相加,这部分数按整数的加法来加。

  5、 用竖式计算一位小数减法的方法:(1)被减数和减数的相同数位要对齐(小数点对齐)。(2)从小数点右边第一位开始减起(从右到左),不够减时从前一位退一当十再减。(3)差的小数点要和被减数、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第八单元 解决问题

  1、 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 每份个数×份数=总数(也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总数÷每份个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个数

  3、 含有乘、除法的综合算式从左往右计算。

  4、 含有乘法(除法)、加法(减法)的综合算式,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1、 集合:在数学中,集合是指某一类事物组成的整体。

  2、 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

  3、 计算两个队的总人数,不能简单地将两个队的人数相加,要将重复的人数从总数中减去。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7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判断位置方向时的两种句式:在字型和的字型

  在字型的以在字后的地点为中心,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作判断。

  的字型的以的字前的地点为中心,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作判断。

  4、简单的线路图的描述:有方向、有距离、有目标。如:从学校向南走500米到新校区。注意公交路线走几站的容易出错,记得起始站不算一站。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

  (1)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3)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

  (4)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注:在除法算式中,0不能做除数)

  (1)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法验算:用乘法

  ① 没有余数:商除数=被除数;

  ② 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判断商的位数: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被除数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的位数与被除数相同;如果被除数最高位小于除数,则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

  1、平均数: ①平均数 = 总数量总份数。

  ②总数量 = 平均数总份数

  ③总份数 = 总数量 平均数

  2、(平均数)能比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第四单元 年 月 日

  1、 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4个季度。

  1、2、3月第一季度 90天(平年)91天(闰年)

  4、5、6月第二季度 91天

  7、8、9月第三季度 92天

  2、记大小月的方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

  四、六、九、冬,30天,

  3、① 平年:2月(28)天,全年(365)天;上半年有(181)天。

  ② 闰年:2月(29)天,全年(366)天,上半年有(182)天。

  ③ 每年下半年都是(184)天。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2100等不是闰年,而1600、20xx、2400等是闰年。

  ① 一般的公历年份4,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② 公历年份是整百的400,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5、年、月、日、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

  6、在一日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7、普通计时法与24小时计时法的区分:时间前没有标记上午下午等字样的是24小时计时法

  8、普通计时法与24小时计时法的互相转换:

  第一圈(0点到12点):

  由24时制化到普通时制,数字不变,只要添上早上上午等

  由普通时制化到24时制,数字不变,只要去掉早上上午等

  第二圈(12点到24点)

  由24时制化到普通时制,小时数减去12,且要添上早上上午等

  由普通时制化到24时制,小时数加上12,且要去掉早上上午等

  9、经过的天数的计算:

  公式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经过的天数

  例如:6月12到6月30日是多少天?(30-12+1=19天)

  10、经过时间的小时数: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如果时间跨过两天,要分为第一天与第二天两段来计算,最后再加起来

  11、计算周年的方法是用(现在的年份-原来的年份=周年)。如:到20xx年10月1日,是中国成立(59)周年。用20xx-1949=59周年

  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1、两位数乘两位数

  (1)、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末尾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末位与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三 )位数,也可能是( 四 )位数。

  3、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0000平方米)。

  边长1千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4、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如:公园、学校的面积用公顷作单位)、(如:省、市、区或县的面积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⑴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

  ⑵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 )。

  5、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 = 面积宽 宽 = 面积 长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 = 周长2-宽 、宽 = 周长2-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1) 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2) 大单位换算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小单位换算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3)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1、小数的组成: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

  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数字

  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点写作.,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数字

  2、写小数的类型与方法(写小数不够位时,只需在前面补够0)

  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0.1)

  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0.01)

  分母是10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0.001)

  (2)单名数的改写(由小单位名改写成大单位名)

  进率是10的写成一位小数

  进率是100的写成两位小数

  进率是1000的写成三位小数

  (3)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

  同名部分作整数部分,小单位部分作小数部分

  2、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

  整数部分相同的,再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

  3、小数加减法计算:

  相同数位对齐 ,也就是小数点对齐。

  要从低位开始算起,位数不够用0补齐。

  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4、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8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

  的被除数=商×除数+的余数;

  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

  (2)除法验算:→用乘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

  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

  (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

  用被除数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相关文章:

  在学习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必备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

  1、相同数位对齐;

  3、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二)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

  1、相同数位对齐;

  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三)混合运算计算法则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四)四位数的读法

  1、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

  2、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

  3、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1、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

  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六)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三条

  1、相同数位对齐;

  3、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七)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

  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

  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八)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九)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十)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十一)万级数的读法法则

  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十二)多位数的读法法则

  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2、读亿级或万级时,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往后面加上“亿”或“万”字;

  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十三)小数大小的比较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类推。

  (十四)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位置,点上小数点。

  (十五)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十六)除数是整数除法的法则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十七)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法则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几位,被除数小数点也向右移几位(位数不够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十八)解答应用题步骤

  1、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2、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3、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十九)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

  (二十)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二十一)同分母带分数加减的法则

  带分数相加减,先把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二十二)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

  (二十三)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二十四)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以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二十五)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除数的倒数。

  (二十六)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和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号去掉,同时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二十七)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和把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小学数学口决定义归类】

  1、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他们的面积。

  3、加法各部分的关系: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4、减法各部分的关系:

  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5、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6、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什么是角的顶点?

  围成角的端点叫顶点。

  (3)什么是角的边?

  围成角的射线叫角的边。

  (4)什么是直角?

  度数为90°的角是直角。

  (5)什么是平角?

  角的两条边成一条直线,这样的角叫平角。

  (6)什么是锐角?

  小于90°的角是锐角。

  (7)什么是钝角?

  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是钝角。

  (8)什么是周角?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周角,一个周角等于360°。

  8、(1)什么是互相垂直?什么是垂线?什么是垂足?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2)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从直线外一点向一条直线引垂线,点和垂足之间的距离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1)什么是三角形?

  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2)什么是三角形的边?

  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三角形的边。

  (3)什么是三角形的顶点?

  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三角形的顶点。

  (4)什么是锐角三角形?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

  (5)什么是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

  (6)什么是钝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

  (7)什么是等腰三角形?

  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

  (8)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腰?

  有等腰三角形里,相等的两个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腰。

  (9)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顶点?

  两腰的交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顶点。

  (10)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底?

  在等腰三角形中,与其它两边不相等的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底。

  (11)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角?

  底边上两个相等的角叫等腰三角形的底角。

  (12)什么是等边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13)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叫三角形的底?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引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个顶点的对边叫三角形的底。

  (14)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1)什么是四边形?

  有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四边形。

  (2)什么是平等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3)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四边形的高。

  (4)什么是梯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5)什么是梯形的底?

  在梯形里互相平等的一组边叫梯形的底(通常较短的底叫上底,较长的底叫下底)。

  (6)什么是梯形的腰?

  在梯形里,不平等的一组对边叫梯形的腰。

  (7)什么是梯形的高?

  从上底的一点往下底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8)什么是等腰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11、什么是自然数?

  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是自然数(自然数都是整数)。

  12、什么是四舍五入法?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看被省略的尾数位上的数是几,如果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如果是5或者比5大,去掉尾数后,要在它的前一位加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13、加法意义和运算定律

  (1)什么是加法?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

  (2)什么是加数?

  相加的两个数叫加数。

  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和。

  (4)什么是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后,它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14、什么是减法?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15、什么是被减数?什么是减数?什么叫差?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被减数,减去的已知数叫减数,所求的未知数叫差。

  16、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加数

  17、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1)什么是乘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

  (2)什么是因数?

  相乘的两个数叫因数。

  因数相乘所得的数叫积。

  (4)什么是乘法交换律?

  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乘法交换律。

  (5)什么是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这叫乘法结合律。

  (1)什么是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除法。

  (2)什么是被除数?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被除数。

  (3)什么是除数?

  在除法中,已知的一个因数叫除数。

  在除法中,求出的未知因数叫商。

  20、乘法各部分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1、(1)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2)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22、什么是名数?

  通常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的数叫名数。

  23、什么是单名数?

  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数叫单名数。

  24、什么是复名数?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数叫复名数。

  25、什么是小数?

  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小数。

  26、什么是小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大小不变,这叫小数的基本性质。

  27、什么是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有限小数。

  28、什么是无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无限小数。

  29、什么是循环节?

  一个循环小数的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叫做这个数的循环节。

  30、什么是纯循环小数?

  循环节从小数第一位开始的叫纯循环小数。

  31、什么是混循环小数?

  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32、什么是四则运算?

  我们把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33、什么是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34、什么是解方程?

  求方程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35、什么是倍数?什么叫约数?

  如果a能被b整除,a就是b的倍数,b就叫a的约数(或a的因数)。

  36、什么样的数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37、什么是偶数?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

  38、什么是奇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

  39、什么样的数能被5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能被5整除。

  40、什么样的数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41、什么是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质数。

  42、什么是合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合数。

  43、什么是质因数?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44、什么是分解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45、什么是公约数?什么叫公约数?

  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公约数。其中的一个叫公约数。

  46、什么是互质数?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

  47、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什么是分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分数。

  (2)什么是分数线?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分数线。

  (3)什么是分母?

  分数线下面的部分叫分母。

  (4)什么是分子?

  分数线上面的部分叫分子。

  (5)什么是分数单位?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叫分数单位。

  49、怎么比较分数大小?

  (1)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2)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子比较大。

  (3)什么是真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4)什么是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

  (5)什么是带分数?

  由整分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带分数。

  (6)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大小不变,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7)什么是约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数叫做约分。

  (8)什么是最简分数?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最简分数。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2)什么是比的前项?

  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前项。

  (3)什么是比的后项?

  比号后面的数叫比的后项。

  (4)什么是比值?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比值。

  (5)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比的基本性质。

  51、长方体和正方体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棱。

  (2)什么是顶点?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顶点。

  (3)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方体的长、宽、高。

  (4)什么是正方体(立方体)?

  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正方体(或立方体)。

  (5)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_个面的总面积叫长方体的表面积。

  (6)什么是物体体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1)什么是圆心?

  圆中心的点叫圆心。

  (2)什么是半径?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3)什么是直径?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4)什么是圆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叫圆的周长。

  (5)什么是圆周率?

  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圆周率。

  (6)什么是圆的面积?

  圆所围平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7)什么是扇形?

  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扇形。

  在圆上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弧。

  (9)什么是圆心角?

  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圆心角。

  (10)什么是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

  1、整十数除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利用表内除法计算。利用除法运算的性质: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如:200÷50想20÷5=4,所以200÷50=4。

  2、两位数除两位数或三位数的估算方法:除法估算一般是把算式中不是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用“四舍五入”法估算成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再进行口算。注意结果用“≈”号。

  1、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计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就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除数不是整十数的两位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如果除数是一个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就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也可以把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几十五,再利用一位数的乘法直接确定商。

  (1)两位数除以整十数,如:62÷30;

  (2)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如:364÷70

  (3)两位数除以两位数,如:90÷29(把29看做30来试商)

  (4)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324÷81(把81看做80来试商)

  (5)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104÷26(把26看做25来试商)

  (6)同头无除商八、九,如:404÷42(被除数的位和除数的位一样,即“同头”,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不够除,即“无除”,不是商8就是商9。)

  (7)除数折半商四五,如:252÷48(除数48的一半24,和被除数的前两位25很接近,不是商4就是商5。)

  4、商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1)前两位有余数,如:576÷18

  (2)前两位没有余数,如:930÷31

  5、判断商的位数的方法:

  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不够除,商是一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够除,商是两位数。

  (三)商的变化规律

  (1)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就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2)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2、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四)简便计算:同时去掉同样多的0,如÷7=13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5、加数+加数=和

  6、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8、减数=被减数―差

  9、被减数=减数+差

  10、因数×因数=积

  11、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12、被除数÷除数=商

  13、除数=被除数÷商

  14、被除数=商×除数

  15、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例:90÷5÷6=90÷(5×6)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小小珠算真神奇,读数写数最容易。

  四位一级是关键,读写都从高位起。

  级前中0读一个,级末有0不读起。

  亿级万级仿个级,读完后面加单位。

  一级一级往下写,珠不靠梁0占位。

  【多位数的大小比较】

  多位数大小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

  位数相同看高位,高位数大数就大。

  【分数大小的比较】

  分数大小的比较,分子、分母要记好。

  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

  分子相同看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

  【列方程解应用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抓住关键去分析。

  已知条件换成数,未知条件换字母。

  找齐相关代数式,连接起来读一读。

  【计量单位对口歌】

  小朋友,快排队,手拉手对单位。看谁说得快又对。

  人民币单位元、角、分,进率是10要牢记。

  1元得10角,1角得10分,1元等于100分。

  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米和千米也相临,进率1000是特例。

  吨与千克还有克,进率1000要牢记。

  形体单位更容易,相临100是面积,相临1000是体积。

  大单位,小单位,大小换算有规律。

  从大到小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从小到大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

  进率是10移一位,进率100移两位,进率1000移三位。以此类推。

  分解质因数,方法是短除。

  除数是质数,商也是质数。

  表示的形式很简单:合数=质数×质数

  公约数、公倍数与互质数

  公约数,公倍数,关键要把“公”记住。

  公有的约数叫做公约数,公约数中的,就叫公约数。

  如果公约数只有1,它们就叫互质数。

  公有的倍数叫做公倍数。公倍数中最小的,就叫最小公倍数。

  求法有区别,千万别失误。

  短除只把除数乘,是求公约数。

  除数和商要连乘,是求最小公倍数。

  【垂直平分线定理

  性质定理: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该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到线段2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角平分线:把一个角平分的射线叫该角的角平分线。

  定义中有几个要点要注意一下的,就是角的角平分线是一条射线,不是线段也不是直线,很多时,在题目中会出现直线,这是角平分线的对称轴才会用直线的,这也涉及到轨迹的问题,一个角个角平分线就是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

  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该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该角的角平分线上

  【基本函数有哪些

  1、圆是平面内封闭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2、圆的特征:外形美观,易滚动。

  3、圆心O:圆中心的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圆多次对折之后,折痕的相交于圆的中心即圆心。圆心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r: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直径d: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同圆或等圆内直径是半径的2倍:d=2r或r=d÷2

  4、等圆:半径相等的圆叫做同心圆,等圆通过平移可以完全重合。同心圆:圆心重合、半径不等的两个圆叫做同心圆。

  5、圆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有一条对称轴的图形:半圆、扇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角。

  有二条对称轴的图形:长方形

  有三条对称轴的图形:等边三角形

  有四条对称轴的图形:正方形

  有无条对称轴的图形:圆,圆环

  (1)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半径。(2)画圆步骤:定半径、定圆心、旋转一周。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周长用字母C表示。

  1、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2、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即:圆周率π=周长÷直径≈3.14

  所以,圆的周长(c)=直径(d)×圆周率(π)―周长公式:c=πd,c=2πr

  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3.14是近似值。

  3、周长的变化的规律:半径扩大多少倍直径也扩大多少倍,周长扩大的倍数与半径、直径扩大的倍数相同。

  4、半圆周长=圆周长一半+直径=πr+d

  1、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如图把一个圆沿直径等分成若干份,剪开拼成长方形,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像越接近长方形。

  圆的半径=长方形的宽

  圆的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长

  长方形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圆的周长的一半(πr)×圆的半径(r)

  2、几种图形,在面积相等的情况下,圆的周长最短,而长方形的周长最长;反之,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圆的面积则,而长方形的面积则最小。

  周长相同时,圆面积,利用这一特点,篮子、盘子做成圆形。

  3、圆面积的变化的规律:半径扩大多少倍,直径、周长也同时扩大多少倍,圆面积扩大的倍数是半径、直径扩大的倍数的平方倍。

  4、环形面积=大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等于36余8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