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金管家银行被中国人寿收购后,待遇怎么样

《广发银行董事长、行长双双辞职国寿入主或布新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发银行董事长、行长双双辞职国寿入主或布新局(21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文/周纯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发银行)出现高层人事变动。8月31日,广发银行在官网发布两则公告,该行董事长董建岳已提出辞呈,辞去该行董事长、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该行行长利明献辞去该行执行董事、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及行长职务,两项辞呈均获董事会批准。同时,广发银行董事会还选举董事刘家德为副董事长,自新任董事长正式就职前代为行使董事长职权;同意副行长张凤鸣在聘任新的行长及其任职资格获得核准前,代为行使行长职权。2016年2月29日宣布增持广发银行股份至43.686%,成为单一最大股东。7月4日,这项增持获得中国保监会的批复同意。腾讯财经从广发银行内部人士处获悉,8月3

2、0日,广发银行召开董事会,通过了上述决议。随后董建岳给全体员工发了一封告别信,回顾了自己在广发银行7年的工作经历,以及留下的遗憾。他写道:“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中外方文化的差异以及更主要的我个人能力所限,有一些工作的成效尚未达到我预期的目标特别是IPO,几经努力,使出洪荒之力,也未达成。”并称每每想到这些,都让他感到深深的不安和愧疚。作为少数几家未上市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之一,广发银行曾多次冲击IPO未果,外界普遍认为,过于分散的股权结构成为其上市的掣一大肘。早在2006年,美国花旗集团等6家机构组成投资者团队,以人民币242.7亿元(合31亿美元)认购了广发银行85.6%股权,其中花旗集团、中

3、国人寿、中信信托、国网英大集团分别持股20%,并列广发银行第一大股东。按照协议,花旗集团获得广发银行的管理权,并在当时派出了11人的管理团队,花旗派出的辛迈豪担任行长,董事长则由广发银行重组前的董事长李若虹担任。媒体曾援引参与广发银行重组的内部人士的说法,李若虹执掌广发银行时较为强势,致使花旗银行在一些关键的改革上面“无所作为”,中外股东间的摩擦不断。2009年6月,广发行执行董事、副行长兼首席整合官王新因涉嫌贪污被检查机关逮捕;2014年9月,广发银行原董事长李若虹涉嫌受贿犯罪被立案侦查。频发的风险事件,多少暴露出广发银行在“内斗”中的无序发展。在股权平衡维持整整十年后,国寿迎来了机会。2月

4、29日,国寿发布公告称,已与美国花旗集团签署广发银行股份转让协议,收购花旗集团及IBM Credit计划出售的广发银行股份,共计23.686%。每股价格6.39元,国寿此次交易对价总计约233.12亿元。国寿一跃成为广发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公开资料显示,53岁的刘家德是现任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51岁的张凤鸣历任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正处级秘书,国务院办公厅正处级秘书,中国民生银行资金计划部总经理,广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副总裁、党委委员。截至 2015年末,广发银行总资产为1.84万亿元,营业收入和拨备前利润则分别达到 547 亿元和 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发金管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