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区三次党代会以来城乡面貌显著改变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信息来源:李端政府 | 发布机构: | 发布日期:

【字体:

(在2021年11月26日李端镇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

李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清波

现在,我代表宜宾市翠屏区李端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列席代表提出宝贵意见。

过去五年发展成就暨2021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对宜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省、市、区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下,坚持以建设“六个李端”为总体目标,统筹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圆满完成本届政府各项目标任务,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过去五年,我们着力抓经济促发展,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果。五年来,全镇GDP累计完成19.23亿元,年均增速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的16305元预计增长到2021年的23640元,年均增8.9%;固定资产累计投资24.5亿元;新增限上社销零2家。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着力招大引强、农业优先,落实市外投资到位资5亿元、省外到位资金4.4亿元,成功引进山东龙盛集团、四川化苗农业科技公司、宜宾市金禹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促成辣椒加工厂、辣椒产业园、桑葚种植、生猪-柑橘循环种养、大白李基地、太阳岛农体旅示范园、千亩花椒基地等一大批项目落地。重点项目取得新进展。圆满完成成贵高铁、宜叙高速征地拆迁工作,征收红线用地1265亩、临时用地650亩,拆迁房屋155户、兑现征地资金1.5亿余元,按期保障“两线”通车。攻坚克难推进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完成方碑、古井、高坡3土地增减挂钩安置点建设。完成土地整理复垦438.6亩,获得挂钩周转指标315.6亩,惠及拆迁农户4081363人,获得区委区政府表彰。

过去五年,我们着力抓产业育园区,乡村振兴取得新突破。着力园区规划布局。围绕“特色农业旅游强镇”“稻渔共生示范区”建设目标,坚持做强一产、做大二产、突破三产,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坚持以点带面,科学布局产业,板栗太公田园、云顶蔬菜(辣椒)产业园、其林中稻再生稻高质高效示范基地、高坡农体旅综合示范园4大园区初具雏形,乡村振兴示范园区建设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变大。其林中稻再生稻高质高效示范基地被纳入全省粮丰工程,获得省、市专家和领导的高度认可,板栗太公田园挂牌宜宾市农民工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着力特色产业发展。坚持差异化发展,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思路,全镇发展甲鱼、龙虾、稻蛙等特色稻渔共生养殖产业1万亩,桑葚、火龙果、柑橘等特色水果种植6000,宜长兴酿酒专用粮基地1500亩,竹产业1500雲上李端”商标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批颁证。积极抢抓生猪保供,建成大型生猪规模养殖场5,为全区生猪保供作出积极贡献。着力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大力开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济组织48个、专合社34个、家庭农场87,获评省级专合社1个、家庭农场4个,市级专合社2个、家庭农场4个,强劲带动全镇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李端火龙果、果桑、柑橘、甲鱼等特色水果水产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提升,农业产业引领乡村振兴势头初显。

过去五年,我们着力抓项目促治理,城乡建设呈现新亮点。场镇布局不断优化。抢抓国家卫生乡镇和全省“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创建,完成场镇街面硬化亮化整治和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建成场镇一A标污水处理厂、停车场及驷马河绿地文化长廊,场镇面貌变换新颜。2020年成功创建为国家级卫生乡镇和全省第二批“百镇建设行动”扩面增量试点镇。生态保护不断强化。从严坚守生态红线,持续推进“蓝天保卫战”“河长制”等工作,强化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决整治“散乱污”,常态化开展露天秸秆禁烧和森林防火,秸秆禁烧防控经验得到市级通报表扬并推广。人居环境不断深化。大力实施“三大革命”,开展城乡环境“百日攻坚”行动,建立健全农村垃圾分类、垃圾清运、卫生评比等制度机制,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改善。五年来,累计完成厕所改造1024户,新建3个垃圾中转114个垃圾池和垃圾分类点,三类废水收集168户,5次荣获全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红旗乡镇”称号。乡村建设不断美化。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投资4500万元新建农村公路40余公里、加宽公路6公里,实现全48村民小组硬化道路全覆盖。投5666宜长线农居风貌整治。

过去五年,我们着力抓民本惠民生,社会事业实现新进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始终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及“一超六有”硬指标,投入1400元完成地搬迁66户,投入550元完成危房改造369户(含边缘贫困群众260户),投入820元实施扶贫项目11个、扶贫到户项目12批次,如期实现44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859人稳定脱贫,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坚决筑牢疫情防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实“四包”责任机制,创新“五五分账”制度,织密织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投入经费40万余元,购置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组织网格排查员158人,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接种新冠疫苗28018剂,超额完成区上下达任务。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指导辖区内企业及时复工复产,帮助450余名贫困人员就业。坚决做实民生保障。持续做好教育、医疗卫生事业,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抓实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面改善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积极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审核落实低保户194355人,发放低保金576万元,发放特困人员资金485万元、老龄补贴130万元,慰问重点优抚对象、军烈属1000余人次,帮扶受灾群众6500余人次,投入105万元建成板栗、古井、塘湾等5个日间照料中心,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省级卫生11个,市级卫生1213个村级综合文化站建设全面完成。李端镇便民服务中心荣获“全市最佳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称号。坚决提升社会治理成效。开展信访“大排查、大接待、大化解”活动,加强同周边乡镇互动与沟通,推行边际联防制度,矛盾调解成功率大幅度提升。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稳步推进“天网”“雪亮”“慧眼”三网融合,基本实现镇、村、组治安防控和群防群治工作全覆盖。累计成功办结省网信访系统交办案件48件。坚决守住安全底线。持续巩固省级安全社区创建成果,两次顺利通过全省安全社区复评验收。开展1000次安全检查,督促相关单位和企业整改安全隐患200余处,整改率达100%投入246万元整治岩门子1号等省、市、区级挂牌安全隐患共计21处。扎实开展长宁6.17”地震受灾排查及灾后重建工作,维修加固及重建房72户,投入550万余元完成李端卫生院、李端中学、驷马河文化广场、国道246灾后安全隐患整治项目。李端镇政府获评6.17”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先进集体。

过去五年,我们着力抓作风优服务,行政效能实现新提升。提升服务质效。深化“放管服”改革,认领行政审批事206,开展村级便民服务站规范化建设,推动便民服务零距离。公开政务信息1430,扎实推进“三务公开”,保障群众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强化线上线下联动服务,定期不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入户收集、解决群众的忧心事烦心事,办理12345市民热线640件,及时受理率、按时办结率均为100%注重作风建设。坚持抓早抓小,常态化开设“廉政早课”,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思想认识。实施村主任定期交账制度,营造“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浓厚氛围。开展村级“三资”专项审计、民政资金回头看等工作,发现问题6处,对履职不力的人员开展谈话提醒23人次,约谈11人次,追缴违纪资金10万余元,31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严防廉政风险。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定完善《重点项目议事制度》《三资经费管理办法》《“三公”经费管理办法》《重点项目实施前廉政谈话制度》等26项制度,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聚焦扶贫项目、招投标、资金使用管理等重点领域,认真查摆梳理廉政“高风险点”,累计开展重点项目实施前廉政谈话120次,涉及400人。

各位代表,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镇第六次党代会确定的“乘势而上开新局,扬帆起航新征程,为翠屏勇当宜宾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副中心主力军贡献李端力量”的决策部署,主动谋划促发展、奋楫争先挑大梁,全力推动李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十四五规划中取得了良好开局。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紧盯关键,全力以赴挖掘经济增长潜力。突出重点经济指标、重点项目、招商引资等三项关系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积极拓展经济增长点。聚焦目标任务,释放发展潜力。全镇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 5.2 亿元,实现增速11.2%,超下达任务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08 亿元;预计完成规上工业产值 8600万元、规下工业产值6000万元;限上社销零预计完成292万元,增速超20%聚焦重点项目,提高发展质效。投入255元完善增减挂钩绿化、管网、堡坎、停车场等配套项目建设。完成国道246界牌至红绿灯1.6公里人行道加宽建设项目,启动云4.7公里村道干线黑化道路项目、板栗1公里村道延伸工程,投730万元推进5.7里乡村振兴公路建设。对上争200万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撬动企业600万元投入板栗太公田园建设。聚焦招商引资,汇集发展动力。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和“百日招商”行动,精准包装招商引资项目5个,签约落地项目4,引进市外投资1.7亿元,超额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为全镇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三产互动,拓展思维助推产业提质增效。注重产业发展结构转型,花大力气、下大决心,积极探索李端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增产增效。抓实粮食生产安全保障,全镇粮食播种面4.5万亩,粮食产量高达 21590公斤,提档升级其林村中稻再生稻高质高效示范基地,实现一季稻产量达722公斤/,再生稻产量达235公斤/亩,基本实现丘陵地区“吨亩田”目标,获得农业农村部和省农业农村厅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肯定,成功承办川南地区再生稻现场观摩会。工业产业强基强链。山东龙盛集团辣椒加工厂落户板栗,新建厂1500平方米并投产使用(一期工程),二期工程正有序推进,鼓励支持四川化苗农业公司启动桑葚果酒厂建设计划,实现一产二产互促共进,以科学化、规模化生产,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李端经济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第三产业提量提速。举办桑葚文化节、插秧比赛等特色节庆活动,以活动聚人气、以特色创品牌,注重农旅融合,深入挖掘田园观光与特色农业叠合发展潜力。今年以来,累计接待游5万余人,实现旅游收入1350万元,有力带动全镇经济发展。

优化环境,多点多极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强化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全力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开展天社祠水库集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整治,投入72.9万元新建隔离防护网2180改造保护区内农户厕所109户。投入79万元新建新华街污水收集管570米。顺利通过中央第二轮环保督查。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完善场镇污水处理厂管护运行机制,持续提高污水处理质量,首次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理顺农村垃圾清运机制,投入90万元抓实环境卫生工作,确保村村有人抓、处处有人管,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常态化。注重发挥城管巡查执法作用,全年开展环卫保洁、场镇秩序、违章占道清3000余起,切实巩固全国卫生乡镇成果,塘湾村在全区第二季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考核中被评为“十佳村”。文明乡风持续凸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13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打造。实施“文明乡风”“良好家训”行动,开展模范好人和好家风等评选活动,评选表彰三八红旗23名、最美家庭20户,塘湾村陈泽超家庭被区级表彰为“最美家庭”,有力推动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形成。

严守底线,齐抓共管筑牢安全稳定屏障。以机制的创新、氛围的营造,引导、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全镇安全稳定工作。创新社会治理积极探索“一领四治”基层治理工作模式,创新缠访闹访群众自评机制,制定《村民代表大会关于缠访闹访问题的决议》,通过村规民约界定缠访闹访,今年中省信联办交办5件信访积案全部化解,信访率同比下降26.7%12345市民热线投诉同比下降39.9%。全面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稳步推进“一村一辅警”。开展法治宣传讲座20余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28起。加强防汛防火。从严落实“三个三分之一”值班值守制度,落实镇、村、社、网格员“四级交账”,健全镇村干部责任划分“五五分账”机制,扎实开展防汛防火常态巡查督导。投入45万元充实镇村两级物资库,投20万元设“三合一”检查点12个。今年全镇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事故。持续开展镇村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森林防灭火演练28次,成功承担市级地震综合演练。抓实安全工作。从严落实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要求,开展拉网式安全生产隐患排查5次,开展安全生产执法11起,对9家安全生产违法违规企业进行处罚。李端镇在第三季度安全生产考核中被评为红旗乡镇。压紧压实道路交通安全责任,扎实开展三轮车非法载客专项整治行动。整合市区镇三级安全隐患整治资78万元,治理安全隐患7处,大山桅杆坳和高石岩门子一号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达到销号标准。作为唯一乡镇代表宜宾市接受全省安全社区复评验收并顺利通过。

关注民生,倾尽全力释放改革发展红利。围绕就业、就学、就医等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关注弱势群体,加大重点领域的投入力度,最大限度让群众享受发展成果。群众增收成效显著。协调解决板栗村、云顶村42万余元土地流转费,用实际行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扎实开展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转移劳动力就业1.2万人申报自主创业专项补助资金15万元,发放就业补助38.7万元,帮助农民工追回欠薪30余万元,李端镇政府获批农民工工作区级先进单位,1人荣获区级农民工标兵、2人荣获区级优秀农民工荣誉称号。民生保障全面加强持续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卫生健康普惠行动,超额完成全民体检任务。全面落实困难群体民生保障,新增低1838人、特困人员2人,实现全覆盖兜底。今年以来,累计发放低保金129.58万元特困资金118.95万元、残疾人补贴61.47万元、优抚金184.7万元、老龄补贴32.5万元、临时救助金12.5万元。成功创建省级退役军人示范站。防控疫情众志成城。坚持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同频共振,按照“驻村成员+村社干部+志愿者”模式,坚持“全覆盖入户、针对性联络、微信群报告”工作原则,确保重点地区返乡人员及时纳入管控.推行“镇级+村级+卫生院+志愿者”四线联合作战方式,有力有序开展疫苗接种工作,全15497人接种疫苗28018次。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发展成果,来之不易、令人鼓舞,得益于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科学领导,是镇人大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共谋发展的结果,更是全镇广大机关干部和村社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李端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向所有关心支持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工业和服务业潜力挖掘不足,经济持续增长面临压力;中心村、特色村的优势还不突出,辐射带动能力还有待提升;部分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激发。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改善和突破。

今后五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加快形成,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叠加交融,省委纵深推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发展战略,市委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副中心、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决策部署加快推进,翠屏迎来重大战略机遇期。李端地处翠屏南大门,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产业优势、比较优势得天独厚,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勇担使命,锐意开拓、克难奋进,乘势而上开新篇,扬帆起航新征程,努力交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历史答卷,创造让百姓点赞的时代功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翠屏贡献李端力量。

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对宜宾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市区和镇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高起点高标准打造“特色农旅强镇”,为翠屏勇当宜宾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副中心、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主力军贡献李端力量。

奋斗目标:围绕“和谐李端,幸福前门”奋斗目标,聚焦“六个李端”建设任务,放眼宜宾、依托翠屏,发挥比较优势、聚合要素资源、提升服务能级,全力打造“经济重镇”“区域强镇”。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全力做好以下工作。

融入发展大局,促进经济发展更强。紧抓乡村振兴战略、全省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等发展机遇,扎实推进板栗、云顶、高坡等中心村建设,构建多点发力格局,提升辐射带动能力,推动镇域经济协调发展。充分利用翠屏区、长宁县、高县三县交汇区位优势,围绕辣椒产业发展,打造区域性农产品交易中心,培育镇域经济“新引擎”。发挥宜长路、国G246穿境而过的交通优势,启动实施客运站、综合性酒店建设项目,汇聚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激发镇域经济新活力。顺应延伸产业链的发展趋势,启动实施招商引资“三年攻坚行动”,大力引进、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小微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构建“政企发展共同体”,提升镇域经济竞争力。力争202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9%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9.8%上;新增规上企5

拓宽发展思路,促进产业融合更好。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跨界配置农业和现代产业要素,促进产业深度交叉融合,形成三产相融互促。培育壮大多元融合主体。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强化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鼓励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力争家庭农场创成国家级1个、省级8个、市级10个,专业合作社省级1个、市级3个。全力支持宜宾市煌华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化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宜宾翠湖云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宜宾市云沉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发展,推进产供销一体化。培育多类型融合业态。推动规模种植与林牧渔融合,发展稻鳖共生、稻虾共生、林下养殖等新型综合种养模式。充分挖掘和拓展农业的多维功能,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康养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创意农业、观光农业。培育提升地域品牌。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推进生态有机认证体系建设,提升雲上李端”“圣紫果酒”“龙盛辣制品”等“端字号”品牌知名度,以区域品牌优势,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力争2025年,建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2个省级、5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再建一个“太公田园”。

优先绿色发展,促进生态屏障更牢。认真践行“两山”理论,深入贯彻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巩固生态保护成果。完善镇村两级“河长制”管理网络,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任务,扎实做好驷马河、白庙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大“散乱污”企业整治力度,强化森林防火巡查督导,畅通举报渠道,对噪声扰民、废水直排、扬尘污染等问题,依法严厉惩处。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三大革命”,加快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力争完成场镇雨污分流改造、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档、云顶次级场镇污水管网及处理设施建设。持续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进废旧地膜和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利用,支持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力争建成市级种养循环一体化园区2个,助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精准施策发力,促进公共服务更优。提升场镇综合承载能力。巩固国家级卫生乡镇和全省第二批“百镇建设行动”扩面增量试点镇成果,加强以场镇为中心的农民生活圈建设,力争将方碑、新联、新权纳入场镇开发范围,夯实新型城镇发展基础,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指数。提升村级便民服务能力。整合各类资金,力争新建翠南、其林便民服务站,改扩建大山、新和、云顶、高坡村便民服务站。完善村级便民代办制度,聚焦宅基地申报、补助政策申领等业务,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间,切实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扎实推进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严守重大风险防控、安全、生态底线,增强重大风险化解、突发公共事件、防灾减灾救助处置能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提升民生改善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农民人居可支配收入达到3.6万元。推进教育公平、普惠、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李端中学、李端小学、李端中心幼儿园教学质量,吸引周边县区学生入读,全力打造农村品牌学校。有序推进村级卫生室改造提升,优化就医环境,提升服务能力。

2022年,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开拓进取、奋勇前行,实现经济发展更加稳定快速,产业发展更加科学高效,城乡建设更加优质美丽,人民生活更加充实富足的发展目标。力争GDP增长11.2%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9%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8%上。全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抓经济,壮产业,努力提升发展水平

推动全域协调发展深度融入宜长兴农旅融合示范片建设。紧抓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发展机遇,以“三片、三线、四园、六产业”为抓手,景观化布局,力争将太公田园创A级农业观光旅游景区,打造川南知名桑葚基地,提升桑葚采摘节区域知名度,串珠成链,与李庄安石、牟坪龙兴、宋家胡坝形成联动发展态势。实施“一村一精品”培育工程。立足各村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做大做强新和火龙果、新权茵红李、高坡稻鳖、塘湾龙虾、新联砂仁,逐步缩小村与村之间发展差距。坚定走好共同富裕之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带动作用,撬动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产业发展,鼓励企业与农户建立“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广大群众。

推动连片规模发展。围绕板栗、云顶、高坡三个中心村,编制全镇国土空间规划,完善镇域产业布局,推动产业连片规模发展。做强产业园区建设。全力推进板栗村太公田园提档升级,全力争取中央预算1200万健身步道项目,实6.3公里道路黑化。加力高坡村农体旅融合园区建设,落实200万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新2公里硬化道路。稳步推进其林村中稻再生稻高质高效示范基地建设,积极争1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指标,实现基地面积翻番扩增。推动“川南渔乡”万亩稻渔特色产业发展,做优做强“稻渔共生”品牌。持续推进云顶辣椒产业园规范化建设,推广“企业+农户”模式,扩大基地面积。鼓励高石、大山、云顶跨村连片发展优质柑橘。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产业发展主导交通网络”的思路,有序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重点向云顶片区倾斜,完成其林5.7公里黑化道路建设,投35万进一步完善云顶路网框架,以道路交通网络的畅通助推产业连片规模发展。着力补齐产业基地生产道、水利设施短板,争取落实中央预算550万以工代赈资金,完成太公田11公里生产道和连通大山村与原周村的2公里便捷通道建设。有序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借助农村宅基地改革有利时机,坚持依法有序、自主自愿、稳妥推进、风险可控的原则,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相关工商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的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和风险评估制度,推动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积极化解土地流转纠纷,让农民成为推动土地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的现代特色农业项目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引导促进农民放心流转土地。力2022年全镇新增流转土1000亩。

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做实产业链条延伸。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等主体延伸加工、流通环节产业链,启动总投资3000万的龙盛集团三期建设,高标准打造辣椒展示中心,强化土地供应保障,力促总投资4800万的四川化苗桑葚果酒厂落地。强化现代科技支撑。深入开展“科技赋能”工程,推广适应丘陵地区产业发展的特种小型农机,完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争取建成1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点。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对接翠屏区融媒体中心、宜宾学院电商发展研究中心,加大宣传力度,开展直播带货,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供需精准匹配。完善仓储物流建设。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工程建设为抓手,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加强监管,启动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扶持壮大宜宾市翠屏区守洪冷冻食品经营部冷库规模,新建云顶冷库、板栗保鲜库。

二、抓项目,保要素,努力改善城乡面貌

树立“项目为王”鲜明导向,把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硬任务、硬指标、硬抓手,以项目建设促增长、提质量、增后劲,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力2022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长位居全区中上游。

加大招商引资。聚焦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观光、农业科技、商贸物流和休闲康养等领域,着力招引重点企业、龙头企业。明确重点对象,吸引本地外出优秀企业家和周边县区地区的知名企业家投资兴业。加大招商优惠政策和李端发展优势宣传,落实招商工作责任制,形成人人招商浓厚氛围。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搭建政企沟通机制与平台,积极对上协调争取资金,把减税降费等政策落到实处。力争综合客运站、集贸市场、新联乡村酒店、新权休闲康养等项目,引进业主开发建设。

强化资金争取。坚持问需于企、问需于民,深入生产一线,了解掌握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的困难问题和实际需求,动态更新项目储备库,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申报。不断提升项目方案编制和包装能力,瞄准吃透上级政策导向、资金流向,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聚焦助企纾困、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领域,包装储80项目,计划争取投入2400万元,完成场镇雨污分流项目建设;计划争取投1000余万元,完10KV村配网与改造项目建设;加快启动中心幼儿园扩建项目,实施镇政府办公大楼维修加固整治工程。

加强要素保障。持续增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少说“不”,多想怎么办,扎实做好规划、审批、环评、土地、资金、用人等要素保障。项目落地,资金、土地、环评是关键。牢固树立“以中省两级资金撬动市区两级资金”的思路,力争落实中央预算内以工代赈资金、省级专项债券资金,引导带动市、区两级配套资金落户李端。扎实做好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充分激活场镇存量建设用地,重点加快华寅道路、明涛酒厂和戎泉酒厂328亩工业用地土地市场化供应。加强对企业的服务指导,强化对上沟通,提高项目环评效率。

加速项目推进。全面落实项目包保责任制,围绕任务目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清单管理、动态跟踪。对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召开调度会研究解决,做到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切实打通项目建设“最后一公里”。突出抓好土地协调、财政评审等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成熟度。突出考核问效,对推进快、服务优、成效好的部门和个人予以激励,对招商引资成效明显、重大项目落地较多的村,配备专项管理经费,对推进不力的提醒约谈。

三、抓服务,补短板,努力保障民生民本

探索重点改革任务。抢抓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机遇,统筹推进城乡基层治理集成改革,探索村(社区)差异化治理模式,全面推行村、村民小组、村民小区“三级网络”精细化管理。启动农村宅基地改革,探索农村宅基地的盘活与利用,推动聚居点建设。进一步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严格落实一户一宅政策,做好农房建设管理、农村不动产登记确权颁证工作,加大宅基地执法力度。

加强民生民本保障。强化民生基础保障,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惠民政策落实,提升财政资金精准度。突出教育优先发展,抓实中小学及幼儿教育工作。抓实医疗卫生保障,全力推进全民健康体检,提升镇村两级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及时回应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升群众满意度。积极做好低收入群体、残疾人等困难家庭精准救助帮扶,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做好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及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等工作。

优化社会治理体系。坚持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重视初信初访,推进信访积案化解,依法打击缠访、闹访行为。持续深化社会综合治理,综合利用“雪亮工程”“慧眼工程”,进一步优化治安防控体系。积极推行平安建设,抓实反电信诈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四、抓保护,守安全,努力营造良好环境

筑牢疫情防控堡垒。从严落实中、省、市、区疫情防控规定及要求,常态化抓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实守住“外防输入”底线,筑牢新冠肺炎疫情防线。切实加大国(境)外及重点地区来宜返宜人员排查筛查力度,从严落实防控管控措施。严格执行大型活动、人员密集场所相关防控管理规定,持续做好农贸市场、商超、冻库等管理。持续做好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工作,切实加强群众自我防护能力。

筑牢生态环保红线。从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加大对“山、水、园、林、田”保护管理力度。巩固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成果,持续推进河长制和环境治理,持续做好天社祠饮用水源保护和驷马河、白庙河等河流治理。持续开展秸秆禁烧、森林防火、扬尘治理、污染物普查等专项工作严厉打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强化耕地资源保护,加大违法用地查处。推进生态村创建,不断提升生态环境品质。

筑牢安全工作底线。压紧压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全面强化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扎实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定期组织应急救灾演练,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和应急管理能力。严防秸秆焚烧及野外用火,持续开展林区输配电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大力改善重点林区道路基础设施,切实提升森林防灭火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强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着重研判国道246、宜长路、中小学门口、红绿灯路口等交通事故高发地段,加大交通执法力度,确保全镇交通安全延续良好形势。

五、抓作风,凝共识,努力锤炼李端铁军

持续强化政治建设。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引导公职人员和村社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省市区委和镇党委各项安排部署,以工作质效彰显政治忠诚。

持续强化作风建设。坚持“一线工作法”“军令状工作法”“闭环工作法”,全面强化“过手就是责任、出手就是一流”的理念,切实把高质量要求体现到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落细落实容错纠错机制,切实加强人文关怀,为干事创业者撑腰鼓劲,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持续开展干部作风效能考核评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攻坚克难、真抓实干。

持续强化廉政建设。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症。坚持把依宪行政、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第一准则,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坚持依法、民主、科学决策全面推进政务、村务、组务公开,自觉接受镇人大、镇纪委和社会公众监督,确保在阳光下运行严查吃拿卡要、优亲厚友、惠民政策跑冒滴漏等基层“微腐败”行为,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建设更高水平、更有特色、更具品质美丽幸福新李端的画卷正徐徐展开。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为翠屏勇当宜宾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副中心主力军、在宜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宏伟征途中贡献更多李端力量!

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规上工业增加值率赶超全市平均水平;科技型企业3715家,居全市第二位;辖区税收近4年均超过100亿元,成为全市税收超百亿的8个区县之一;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开发建设量居全市前列……

短短几年,地处主城南部的巴南,攻坚克难、勇毅前行,各项工作取得极不平凡的成就、发生令人刮目相看的变化,在全市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不断凸显。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巴南区召开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了未来5年发展路径。巴南区负责人表示,将聚焦“高质量、高品质、民生改善、安全发展”,发展壮大五大产业集群,统筹谋划和推进“一区五城”建设,加快建成重庆南部重要增长极,努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创造新业绩。

以创新驱动为引领 产业能级全面跃升

12月10日,重庆首个胰岛素产业化项目——重庆宸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产业化一期项目在重庆国际生物城落成投用,标志胰岛素产品即将实现“重庆造”,为广大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

近年来,巴南区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动以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实现“腾笼换鸟”。如今,重庆国际生物城异军突起,被纳入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累计引进生物医药项目90余个,协议产值近1000亿元,成为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排头兵。

“这一切成绩的取得,与我们统筹推进‘一区五城’建设密不可分。”巴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构筑“一区五城”发展格局,即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重庆国际生物城、南部新城、重庆高职城、惠民智慧总部新城、大江科创城,是巴南着眼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部署,是巴南在全市发展格局中凸显战略地位、拓展战略空间、释放战略潜能的战略任务。

在推进“一区五城”建设过程中,巴南围绕“一区五城”各自的不同定位,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埋头苦干实干,推动了生物医药、商贸物流、高端装备、数智经济、生态创新等产业集群的全面跃升。

去年,巴南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达25.6亿元,近4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为76.17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2.96%,有研发活动的工业企业达145家,引进和培育研发平台93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59家,获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3个,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奖36项;重庆消费品工业创新设计研究院、美莱德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建成投用,国际免疫研究院、能研理工研究院落地建设。

在这一系列创新资源加持下,巴南“数智”产业已聚集起惠科金渝、惠科金扬、汉朗光电、渝惠科技、惠科显示模组、指南针半导体等链上规模企业35家,形成以惠科金渝光电液晶面板第8.6代线项目、惠科千万台液晶显示器、汉朗光电混晶液晶新材料、晶朗光电高液晶精密光电器件、惠科显示模组为代表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今年8月18日,经层层评审,5家企业获评为2021年全市“灯塔工厂”揭榜企业,惠科金渝名列其中,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灯塔”之一。

巴南传统制造业也随着智能化改造等重获新生。截至目前,巴南区已累计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152个,累计建成建设翰昂、宗申动力等32个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今年,巴南区工业总产值预计将突破1000亿元大关。

全域联动统筹发展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每天都要来这里走一走,沿途的景色确实不错。”近日,家住巴南土桥的邹琼说道,自己最近喜欢上了走步道,家附近的花溪河步道已经建成了好几公里,她每天都要去走几圈,感受亲水绿岸的独特美景。

作为“清水绿岸”的首批项目,巴南花溪河综合整治项目按照“巴南绿带,野趣花溪”设计理念,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通过对河道坡脚进行治理,新建或改造步道,新增座椅、小游园广场等,逐步恢复花溪河往日的“石峡波光绿上衣、溪边只少鸳鸯飞”生态自然景象。

近年来,巴南区围绕“一区五城”发展战略,全域联动统筹发展,按照各区域不同定位,补短板、提品质。在城市,转变发展模式,持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更好服务人民高品质生活需求;在乡村,大力完善基础设施,持续深化改革,增进民生福祉,让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实现全覆盖,新建中小学校27所,建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全国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区人民医院完成迁建并获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区文化艺术中心、区博物馆、华熙文体中心建成投用,基层公共文化阵地覆盖率达100%,村(社区)儿童之家规范化建设实现全覆盖。

在就业方面,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全面兜底,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近4年均居中心城区第一位。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在中心城区率先实现二环外公交全覆盖,获评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区。

在城市品质提升方面,新建城市体育公园25个,巴滨路滨江风景带、菊花艺术展(季)提升城市美誉度,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区。

在完善基础设施方面,龙洲湾隧道、南两高速、观景口水库、新大江水厂等重大项目建成投用。

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全面落实河(库)长制、林长制,长江干流巴南段、次级河流水质全面达标,森林覆盖率达47.6%,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近4年均超300天,“巴南蓝”成为常态。

“接下来的5年,我们将持续推进‘一区五城’建设,力争在创造高品质生活取得新突破。”巴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立足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巴南区将全面推进国家赋予试验区的改革任务,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着力建设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重庆国际生物城则将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赋予的战略定位和总体规划,打造成长江流域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生物城,聚力建设生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地,系统带动建设国家重要的新医科卓越人才栖息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命科学创新策源地和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地,有力提升重庆市生物医药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将生物医药产业培育为全市重要的支柱产业。

南部新城要全面融入东部槽谷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强化开放平台功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产城融合、功能现代、生态宜居的新城。

重庆高职城将大力引进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创新中心,高标准打造众创空间、软件园区,培养高素质现代技能人才,成为产教融合、科教联动、功能完善、富有创新创业活力的新城。

惠民智慧总部新城则着力引进高端研发、高端商务、数字经济总部企业,突出生态田园特色,建设智慧数字城、科技创新城、生态宜居城。

大江科创城将集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打造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

“我们将持续加快李家沱、花溪、鱼洞、莲花、龙洲湾等滨江城区的城市更新,围绕‘生态+滨水’、宜居宜业宜游、展示‘两江四岸’形象的目标,打造长江文化艺术湾区的滨江活力之城。”该负责人说。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协同发展迈出新步伐

前段时间,在各方共同见证下,重庆跨境公路班车正式开通至越南新通道,进一步拓展班车运行线路。

作为重庆南向对外国际物流大通道,重庆跨境公路班车凭借安全、高效、灵活的特点,备受企业客商青睐。自2016年首发至今,通道辐射能力逐渐扩大,累计发车突破8300车次,今年开行超过3300车次,同比增长30%,有力推动重庆对外开放能级的提升。

近年来,巴南区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区两群”协调发展重大机遇,按照一区“改革开放试验田”目标任务,大力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千亿级商贸物流基地的宏大远景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自2010年巴南区启动重庆公路物流基地建设,“十三五”期间,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基础配套设施及产业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在对外开放方面,除了对外通道建设外,重庆公路物流基地加快开放平台集聚——2016年11月重庆国际分拨(公路)海关监管中心在此设立,2019年12月通过验收;南彭公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2017年4月封关运行,是重庆唯一一个公路型保税物流中心……

对外开放通道建设带来了物流业的集聚。目前,京东物流、顺丰、货车帮、申通等24家物流龙头企业云集重庆公路物流基地,带来二次招商企业超过5000家。在京东“重庆亚洲一号”电商产业园,成千上万的快递包裹通过智能化分拣系统被送至指定区域等待派送。产业园负责人介绍,该项目集物资集散、仓储加工、城市配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可让西南地区的消费者享受“限时达”的网购体验。

物流业的集聚又吸引了经贸产业的集聚。在重庆华南城,总建筑面积约1350万平方米的综合商贸物流中心已建成开业,成为一个集仓储物流、电子商务、会议展览等功能于一体,涵盖服装、建材、汽摩配件、灯饰等领域的综合性批发市场。

目前,重庆公路物流基地已形成以京东、顺丰等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以保税物流中心、跨境公路班车为载体的国际贸易产业集群,以华南城、协信汽车公园为代表的专业市场集群,以普洛斯等为代表的综合物流产业集群。

西部内陆“变身”开放高地,巴南区公路物流基地跨越式发展思路是融入国家战略、深挖自身优势、延长产业链条、产城融合发展。去年,申通等6个项目开工、京东重庆生鲜仓等6个项目投运,全年市场交易额约668.45亿元,同比增长36%。随着一批重点投资项目陆续投运,明年年交易额将达到1000亿元规模。

此外,随着巴南区惠民智慧总部新城的加快建设,以文化艺术、现代服务业、高端智造、总部经济等产业为主的千亿级生态创新产业集群也开始蓄势聚能,将成为巴南未来又一新兴支柱产业。(王彩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通川区六届二次党代会心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