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中国梦的两个特征是

近日,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西安交大戏剧学院创作演出的大型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按照国家教育部2013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部署,又一次踏上了高校校园巡演的征程,从遥远的陕西来到吉林省长春市,走进吉林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艺术学院、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等四所高校巡演。

这是《西京故事》自2011年3月问世以来,第14次离开陕西。此前,该剧已四度奉调进京,参加文化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国优秀现代戏展演”、“2012全国优秀剧目展演”、“庆祝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30周年”等活动,得以在国家大剧院、北京长安大戏院、梅兰芳大剧院等高层次舞台展示,并赴上海、重庆、天津、兰州、合肥、成都等地参加重大赛事。短短的两年七个月,这部大西北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现代戏作品,演出已多达300余场,先后荣获中宣部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奖”、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节大奖”、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奖,并荣登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榜首。剧中主人公罗天福扮演者李东桥凭借在剧中的精湛技艺,相继荣获“中国戏剧奖·优秀表演奖”、荣登第22届“上海白玉兰戏剧奖·主角奖”榜首,荣登第26届中国戏剧“二度梅”榜首。10月中旬,《西京故事》又在山东参加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角逐,一举摘得全部单项奖,并获得“文华大奖”。

“高雅艺术进校园”是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委为给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引领高校学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高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从2005年开始开展的专项活动。由于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乍一问世便备受赞誉,在教育部和陕西省分别举办的“纪念建党90周年优秀剧目进校园”活动中,赢得了包括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26所北京高校师生和陕西省内60多所高校师生的强烈反响和热烈欢迎,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连续两年将其列入“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先后赴广东、湖北、湖南、天津、四川、重庆、云南等省市,在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湖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中南大学、湘潭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高校巡演,全国已有百余所高校师生观看,演出行程数万里,足迹遍及神州各地,所到之处,好评如潮。文化部部长蔡武赞扬该剧是“现实主义题材戏剧创作发展的方向”,被专家、观众誉为“陕西文化一张响亮的名片”。

由现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著名剧作家陈彦编剧;国家话剧院副院长、著名导演查明哲执导;一级演员、“二度梅”得主李东桥领衔主演的《西京故事》,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赢得了一致的追捧。尽管学校、场地各不相同,学生专业各异,学生们看戏的角度、对剧情的感悟也各有不同,但每场的场景、观众的表现似曾相识,多有雷同。演出中,一幕幕极富感染力的剧情、充满生命张力的表演,震撼、感动了观众。素以前卫著称的年轻人,在剧中找到了似曾相识的生活和情感,很多人看戏时热泪横流,场内时而凝重得鸦雀无声,时而欢快得哄堂大笑,时而悲伤得唏嘘不已,气氛十分火爆。大学师生们为《西京故事》深刻尖锐的戏剧冲突揪心,为富含哲理的剧词震撼,为真诚朴实的情怀感动,也为演员精彩到位的表演奉上由衷的掌声,看完后全场起立,长时间鼓掌叫好,久久不愿散去。人们眼前看到的,是一张张兴致勃勃的年轻脸庞,一双双热泪盈眶的眼睛,耳边充盈着一样热烈的掌声叫好声,一样爆棚的欢呼声。思维异常活跃、喜欢标新立异的90后们,对这部戏的态度却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

长春工业大学的新闻写道:“演出中,每一幕剧情都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全剧紧贴社会现实,把农民工问题、大学生就业等诸多社会热点问题,浓缩在两个多小时的剧情中集中展示,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平凡中显伟大,琐事中蕴真理。现场的师生都感染其中、深受教育。在两个半小时的演出中,深刻尖锐的戏剧冲突、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贴近现实的剧情故事,深深吸引了现场所有师生……”《西京故事》以跨越地域、年龄、职业、知识层次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为秦腔在华夏大地上赢得了众多的知音。

吉林大学副书记兼副校长韩晓峰说:“我代表吉林大学向艺术家们表示感谢!这台秦腔演出非常精彩,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它用秦腔这种载体,呈现了一个贴近我们大学生生活的、很打动人心、很触动灵魂的故事,形式和内容结合得非常完美,能得了那么多奖,真是实至名归。台下学生们能这样热烈的鼓掌,有这么强烈的回应,让人感动、激动。剧中的农民工始终在哼着一个民谣,尽管词很简单很通俗,但是它反映出用诚实劳动安身立命的精神内涵,体现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强奋进的正能量,非常深刻……”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团委刘书记说:“这是‘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开展以来,走进我校的最贴近大学生活、最能进入学生心灵的剧目,衷心希望能看到更多这样的优秀作品……”

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吉林省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鲍九生激动地说:“戏中的罗甲成,是我及我们那个年代很多人的一个缩影,父亲罗天福,就是我们共同的父亲,他们内心的苦恼,现实对他们的冲击,父亲的坚守,我都感同身受。这种感动在这个时代已经很难获得了,但是《西京故事》给了这个机会,让我们得以重新感受。我看戏时思绪不禁回到了刚上大学的那个年代,一个孩子孤身进入大城市,受到很多诱惑,遇到很多麻烦、挫折,思想产生很多混乱,面对父辈从否定、怀疑、抗拒到回归、认同、接受。我们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我认为《西京故事》写的就是激荡的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史,它不回避现实社会中遇到的一切困难和矛盾,但是给予正面引导。戏中一句台词很打动我:‘梦既然有,苦就该尝’,西京梦,是你我的梦,是今天在台下的所有90后孩子们的梦,也是中国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