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场所每天都有人扫码码也扫出来了为什么还是零?

  我市实现公共场所“场所码”全覆盖后,迎来今年首个小长假清明,这几天“场所码”使用情况如何?市大数据局最新数据统计显示,自“场所码”使用至今,全市已扫描“场所码”400多万次。

  “场所码”,今天你扫了吗?清明节期间,本报记者对我市中心城区多个商业街、农贸市场、商户等场所进行了暗访。

  4月4日,在位于华光路的众康大药店,前来购药的市民络绎不绝。“请打开‘爱山东’APP,扫一下‘入口码’。”该药店安排了专门的店员在门口值守,要求顾客扫描“场所码”。

  “药店,毕竟来往人员复杂,我们比较谨慎,管控也相对严格。”但这位店员也同时表示,对一些老年顾客,实在操作不了或者没有移动数据的,还可以延续使用“健康码”或身份证登记,以满足顾客消费需求。

  张店区凤凰西街和天乙街商铺众多,4月5日在对这两处商业街暗访中发现,部分商铺已将“场所码”张贴在明显位置,还有相当一部分商铺没有张贴。在天乙街一家超市门口观察10分钟后发现,年轻顾客都已能熟练地打开“爱山东”APP,扫码、进出。

  “这几天‘场所码’的公益宣传非常多,大部分顾客都已下载、自觉扫码。但还有一部分顾客习惯了进超市之前就找好了健康码,出示给工作人员,再让重新扫‘入口码’,顾客嫌麻烦。所以,从亮码到扫码,虽然很小的一个变化,但市民确实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超市工作人员说。

  从亮码到扫码,虽一字之差,但变化巨大。

  “场所码”说到底是大数据助力疫情防控的迭代升级,是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溯源的重要技术手段。看似轻轻一扫,作用可不小,它可以实现疫情精准防控。

  但在暗访时发现,关于“场所码”的使用还有一些亟待完善的环节。比如,“场所码”分为“入口码”和“出口码”,很多市民只扫“入口码”不扫“出口码”,场所工作人员对“入口码”管控相对严格,对“出口码”却疏于管理。殊不知,如果不扫“出口码”,流调时就会缺乏有效的时间支撑。

  再比如,很多公共场所将“入口码”和“出口码”集中张贴在同一个地方,而且只贴有一处,人流集中出入时就会出现排队扫码现象。4月2日,在某宾馆暗访时,一场会议结束后,参会人员自觉扫描“出口码”,但因为“入口码”和“出口码”都设在了同一个位置,大家在出口处排起了队。因此,建议广大场所管理人员合理设置“入口码”和“出口码”张贴的位置、数量,引导扫码人员科学分流,避免扎堆聚集。

  据了解,目前我市宾馆、酒店、商场、超市、医院、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公共场所均已实现“场所码”全覆盖,为了保证您和家人的安全规范畅通出行,建议您出行前下载好“爱山东”APP,同时为老人孩子申领和打印好个人码,外出时向管理工作人员展示个人码,公共场所工作人员核验后便会予以放行。

  “扫一扫”,保护城市更保护自己!希望广大市民尽快养成进入公共场所就扫“场所码”的新习惯,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作出贡献!

  (来源:淄博晚报)

近来,全国都在推广“场所码”,要求公众进入公共场合要扫码登记,这是防控的一项有效措施。

所谓“场所码”就是标识了该场所位置、场所名称等信息的二维码,能实现通过手机APP扫码,对进入人员的信息进行自动化登记,并能对健康码进行核验,方便场所的管理。

这原本是疫情防控技术手段上的升级,对流调、溯源都能带来极大的便利,因此要求人们进出公共场所扫场码是非常必要的。

市民在扫场所码 图来自网络

然而在推进扫场所码后不久,便出现了歪嘴和尚念经的现象。

从大局来看,是需要鼓励所有公共场所都设置场所码,并监督所有进入该场所的人扫码核验,形成人员流动的大数据,而对于扫码数量则是通过后台数据来查验的,从实事求是的角度看,这个数据的准确性应该跟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是进入该场所的总人数,二是进入该场所的扫码人数,如此可以计算出扫码率,也就是扫码率应该是基于一种真实的情况。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往往上级是并不知道进入该场所的实际人数,便一味对扫码人数或扫码率进行排名,更不可理喻的是上级根据基层辖区人口来自行设定应该达到的扫码人数,全然不顾是否会有这么人口流动。而如你所知,只要有排名便有先后,排名靠后的便有可能被约谈及至问责。

于是在某市某区,上级便是通过这种变形的方式考核场所码的扫码情况,几经通报,基层不堪其扰,便想出了形式主义的应对方法。由于场所码并不禁一部手机扫几次,所以就把任务分配给工作人员,比如某个办公场所,平常也没什么人来访,总共十来个工作人员,但每人每天分配的任务是扫500次,所以累计下来一天该场所扫码人数会达到5000人,任务是完成了,但是这个办公室每天来访5000人,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其实我们都知道,疫情期间要少聚集,人流要分散不扎堆,但结果却因为扫场所码的缘故,每个场所每天进入人数都要比平常翻了数倍,这难道就没有与疫情防控政策相违背?倘若你说实际并没有来这么多人,那岂不又说明扫码是在欺上瞒下吗?

这本就是一件普通的防控举措,为何却弄成了形式主义,如此弄虚作假,难道一些权力部门不需要反思吗?

一商家未按规定使用“场所码”被莱山公安依法处罚

15:02 来源:大小新闻政法频道

“场所码”事关防疫大局

应设尽设、逢进必扫、逢扫必验

是当前每个场所都必须遵守的行为

1家经营场所未按规定落实

“场所码”扫码要求的行为进行处罚

2022年5月23日,初家派出所民警在日常检查过程中,发现辖区某足疗店内顾客未按规定扫描场所码,店内负责人也未落实顾客扫码进店的要求,存在潜在风险隐患,违反了相关疫情规定。莱山公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依法给予该足疗店负责人行政罚款处罚。

有些场所置防疫要求于不顾

未按规定落实“场所码”扫码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

(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三)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

(四)强行冲闯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警戒区的。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

需要提醒的是:医疗机构类单位未按照规定张贴使用“场所码”的,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五十条第五项规定,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公安提醒  红线不能踏!

当前疫情防控仍处于关键时期,必须继续强化重点场所防控,全面加强“场所码”全场景使用。

场所经营管理主体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申领并张贴“场所码”

2.指定专人进行“场所码”扫码检查,做到逐人检查

3.对扫码后显示的健康码信息进行核验

4.遇到老人、儿童等通行时,通过反向扫码或同行人员等功能进行人员登记

对不听劝阻,拒不使用“场所码”的行为,轻则公安机关将予以警告、罚款,重则予以行政拘留;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为什么要使用“场所码”?
场所管理者及公众该如何使用“场所码”?
是实现精准防控的有效措施。
应设尽设、逢进必扫、逢扫必验,
是当前每个场所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户可扫码退款如何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