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妈交易所是什么国家的?

  币圈转玩“交易即挖矿”:自我变革还是新套路?

  “目前虚拟货币交易所还处于1.0阶段:品牌意识、品质意识、服务意识并未深入人心,政策机制也有太多漏洞可钻。因为各家依然在单纯角逐流量,而非交易所的优质资产和优质服务。”

  “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努力茁壮成长。”这是一颗小小“韭菜”对虚拟货币交易所的期许。

  如今,币圈弥漫着熊市氛围。没有了一飞冲天的币价,币圈造富的故事也不那么好讲了,新晋“韭菜”已深套,下一批“韭菜”还未“养肥”,流量对旱季的交易所而言就像甘露般珍贵。

  而近期币安、OKEx、火币陆续宣布的“交易即挖矿”计划颇有些跑马圈地抢流量的意思。

  只是,“交易即挖矿”究竟是交易所的自我变革还是变着花样收割“韭菜”?

  为何交易所扎堆玩“交易即挖矿”模式,这或许要从两个多月前FCoin的一个举动说起。

  5月24日,火币前CTO张健发起的FCoin交易所正式开放FT/ETH交易对。

  据FCoin官网介绍,FT(FCoin Token)是FCoin交易平台发行的通证,是交易平台自身所有权益的代表。FT的发行是依据“交易即挖矿”的原则逐步释放,上限为100亿个,永不增加。作为平台权益的代表,平台会将80%的收入分配给FT的持有者,同时,FT持有者还有参与重大决策及社区管理的权利。

  而FCoin所谓的“交易即挖矿”模式是仿照比特币挖矿的分配规则。51%比例的FT通过“交易即挖矿”的方式逐步回馈给交易用户,一旦51%的FT全部回馈完成,“挖矿”即自动终止。

  简言之,“交易即挖矿”是一种基于交易平台币的个人交易手续费返还机制。实际上,早在FCoin成立之前就已有类似的玩法,比如Bibox此前就有拿出一定比例手续费收入返还给平台币持有者的机制。

  6月中旬,Fcoin就出了一篇新闻稿称其用了15天,交易量超过了币安、OKEx、火币等6家交易所交易量之和,“雄踞全球榜首”。

  被Fcoin“惊了一下”的主流交易平台纷纷作出反应。

  6月19日,OKEx率先启动了一项“数字资产交易所开放共赢计划”,称首期将开放100个名额,锁定50万枚OKB的团队有资格参与,打造一批自治、透明的数字资产交易所。同时,OKEx也提到了“每家交易所的挖矿部分通过‘交易即挖矿’的模式奖励给交易用户,每日发放”。

  随后,6月21日,币安也发布公告称,将在全球局部地区试点启动“数字资产交易所开放联盟计划”。该计划与OKEx的“共赢计划”差不多。两者不同之处在于,首期开放的是1000个名额,锁定10万枚BNB的团队可申请。

  7月中旬,火币也加入了“交易即挖矿”的大军。8月8日,火币云宣告第一期合作伙伴正式上线,包括DBANK集团、俄罗斯VEB银行、台湾吉富集团、亚太国际控股集团等十余家机构。另据公告,火币云将每天开通1至2家具备开通条件的合作伙伴。而这距火币公告正式推出火币云业务仅半个月有余。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混战中,有一幕特别有意思。

  在币安发布上述联盟计划公告的前一天(6月20日),币安创始人赵长鹏在微博上“炮轰”交易挖矿模式,直指“‘交易挖矿’不但是变相ICO,而且是高价ICO。”在他看来,这个模式没什么壁垒,大家都可以做,但门槛越低的模式专业度越低;现在已经有其他交易所开始宣传100家连锁店,等于把割韭菜的速度提升了100倍。

  前一天“炮轰”,后一天仿效,币安实力打脸?

  “放心,币安不会搞的,但得把资金盘的水搅浑,让这个模式快速结束。不然太多用户会受伤,对行业发展不利。”6月21日,赵长鹏再一次在微博上表明了对“交易即挖矿”模式的态度。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近几日采访了解到,币安在发布上述联盟计划公告后,实际上并未执行。根据币安内部人士所言,这个模式根本行不通,发布这一公告的用意更多的是为了“讽刺”。

  一位币安内部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坦言,“这一计划没有在官网公告发布,而是在微博发了一条信息,其实这个计划基本不会实现,反讽的意味会多一些。”

  7月21日,赵长鹏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币安未来没有开展交易即挖矿这类业务的打算,“这类模式接下去1到3个月就不会存在了”。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赵长鹏如此愤慨另有隐情。事实上,Fcoin的横空出世,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币安。“赵长鹏如此抨击交易挖矿的模式不仅仅因为出于对该模式的不认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商业利益受到了影响,因为当时Fcoin直接抢走了币安至少14%的交易量。”该人士谈到。

  截至目前,面对“批量制造交易所割韭菜”、“发布共赢计划是否是对Fcoin的反击”这样的言论,火币和OKex始终三缄其口,迟迟不愿意正面回应这个话题。

  除了赵长鹏诟病“交易即挖矿”是“变相高价ICO”,不少业内人士直指这一模式已演变成“刷量游戏”。

  此前有人质疑Fcoin的成交量是“虚假繁荣”,其真实交易量可能远低于数据上呈现出的交易量。

  在Fcoin的电报群中,有人公开讨论如何在该平台刷单,而且部分用户还开发了自动刷手续费的程序。据称,Fcoin创始人张健也在该电报群中,但并无任何反应,似乎是默许这种行为。

  针对刷量质疑,张健辩解称,刷单是市场行为。他谈到,“我并不是默许刷单,而是因为这是我们的发行机制。交易平台最重要的利益相关方就是交易者,FCoin只是通过这种方式将FT分发给了社区成员。”

  一位认可FCoin理念的投资者也在网上发布了一封给FCoin的公开信。信中称:“平台发展初期可能需要交易量,但不能饮鸩止渴,纵容恶意刷单就是在透支未来!”

  该投资者指出,如果这种情况(刷单)继续持续下去,将会影响整个生态的建设以及FCoin的未来,因为FT的总流通量为6.4亿枚,以目前的挖矿速度计算,未来FT被逐渐挖出和释放可能需要100多天。在利益消失后,这些投机者、刷量机器人势必会不再继续制造虚假交易,交易量可能面临急剧下滑。

  上海证券交易所原总工程师白硕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这需要一分为二来看,一方面,“交易即挖矿”是促销,但不是长久之计;另一方面,这种模式是治理结构的演进,值得肯定。

  目前,孰是孰非尚无定论,几家平台之间的口水仗也还没有打完。不过,最近“交易即挖矿”模式确实没了一开始“雄踞全球榜首”的冲劲。

  近日,两家上线不到一周、讲着“交易即挖矿”故事的交易所86BEX和CATTLEEX没能挨过这个盛夏,因为投资人撤资和经营亏损陆续关门;百倍币FT的价格也在冲高至1.2567美元后跌落神坛,价格持续走低,截至记者发稿,成交价为0.092976美元。

  其实,抛开“交易即挖矿”模式能走多远不说,目前虚拟货币交易所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位区块链VC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坦言,总体而言,目前虚拟货币交易所还处于1.0阶段:品牌意识、品质意识、服务意识并未深入人心,政策机制也有太多漏洞可钻。因为各家依然在单纯角逐流量,而非交易所的优质资产和优质服务。

  日本监管方面显然也看到了这个问题。8月10日,日本金融厅已经正式公布了数字货币交易所中期检查报告。报告中称,数字货币交易所总资产规模与上一财年相比迅速扩大,平均增幅553%。去年秋季以来各交易所业务扩张迅速,但内部管理系统的维护没有跟上。

  那么,未来交易所会是什么样呢?

  去中心化似乎是目前业内的普遍共识。

  近日,赵长鹏在其推特上发布了币安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一个粗略版本。该版本演示了代币发行、上架和交易的过程。

  币安方面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去中心化交易所和主链,以及法币交易所落地才是我们目前的重点。但是我们也认为中心化交易所和去中心化交易所将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存。

  早在今年 6 月,火币已宣布将为即将启动的 Huobi Chain 项目提供大约1.66 亿美元的资金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自治组织(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DAO),并将最终整合火币的部分业务。

  而去中心化交易所会不会是另一场“套路”,目前尚不可知。

  数字货币交易行业的牌照一般是指在某个国家或当地的运营许可牌照,但也涉及相关的证券、银行、基金牌照,数字货币交易牌照的发行主体一般是国家央行、金融监管机构,当然法律部门的参与也十分重要。各个国家的牌照申请标准也存在较大差异,但交易所一般都需要按当地的企业注册条件和牌照申请标准准备好材料。

     什么是数字货币交易牌照?数字货币交易行业的牌照一般是指在某个国家或当地的运营许可牌照,但也涉及相关的证券、银行、基金牌照,数字货币交易牌照的发行主体一般是国家央行、金融监管机构,当然法律部门的参与也十分重要。各个国家的牌照申请标准也存在较大差异,但交易所一般都需要按当地的企业注册条件和牌照申请标准准备好材料。哪些国家颁布过数字货币交易牌照?

      目前,区块链星球君了解到已经颁布过数字货币交易行业相关牌照的国家主要有日本、美国、瑞士、泰国、加拿大、菲律宾等。这些国家对数字货币或者ICO的态度不同,置顶相关法规的标准也不同,但通过颁布数字货币交易牌照的方式将其纳入监管,总的来说是为了保护市场和投资者,促进数字资产在该国法律框架之内合规地存在。

 下面是对这几个主要国家过去举措的详细介绍:日本2017年4月,日本金融厅(FSA)颁布《支付服务法案》,对加密货币交易所进行强力监管,该法案规定了交易所的运营标准,并承认比特币是一种合法货币。法案规定所有交易所必须在9月底前向当局备案,并提供相应的资产评估和财务报表,以确保符合新的法案要求;此外所有日本国内的比特币交易所必须获得财政部和FSA的授权,否则不能作为虚拟货币交易所运行。同年9月13日,日本比特币交易所Coincheck宣布已经获得FSA下发的第一张虚拟货币交易所牌照,整个9月里共11家数字货币交易所获得FSA颁发的首批数字货币交易所运营许可,另外17家数字货币运营商则正在接受审核。

 相关规定要求日本比特币交易所维持最低资本-准备金要求、分离客户账户、采取AML和KYC操作。FSA在9月24日表示,从10月1日起,将会把日本的虚拟货币交易所放在全方位监管的框架之下,这包括监控交易所内部系统、检查客户资产保护机制,以及可能的现场检查。美国美国各个州对数字货币交易的态度不尽相同。华盛顿州于2017年4月通过了5031号法案,规定了数字货币交易所需要申请牌照,同时要求独立第三方审核,并要求购买一定金额的“风险保证债券”,这个保证金大小与其前一年进行的交易额相关。

美国其他州也在积极对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实施牌照化管理。纽约州金融服务局(NYDFS)于2015年6月发布了“BitLicense监管框架”,同年9月,波士顿创业公司Circle获得了第一张BitLicense,但在2016年12月,该公司宣布放弃数字货币交易所业务,转而将重点放在支付方面。后来,纽约州金融服务部(NYDFS)正式授予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在该州经营业务的许可证BitLicense。除了BitLicense,NYDFS向比特币创业公司Gemini信托公司和itBit信托公司授予了银行执照。

LLC获得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批准,正式成为一家受美国联邦监管的合法数字货币交易所及衍生品合约清算所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最大数字货币交易所bitFlyer已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州运营牌照、BitLicense,该公司目前已经获得44个美国州政府和其他海外地区的运营许可。今年3月7日,美国证监会(SEC)发布公告表示,一个被承认的数字货币交易所必须与证券交易所做同样的合规,而且对政府和公众完全披露技术细节和财务风控原则,也应该预留可被审计的保证金。换言之,美国的数字货币交易所需要与现有的金融交易所或者合规机构共同持牌并受监管。

瑞士2017年7月,瑞士政府表示正在为金融科技Fintech制定一个法律框架,新规定于7月5日通过,8月生效。在新推出的计划中,瑞士政府建立了一个数字货币监管“沙箱”,旨在为比特币初创企业创造一个更宽松的环境。随后9月,瑞士金融市场监管机构(FINMA)下令关闭三家没有得到经营授权、涉嫌数字货币诈骗的公司。FINMA在10月首次向一家比特币公司MovingMedia颁发了监管合规牌照。Moving Media是瑞士注册的直接次级金融中介机构(DSFI),获得合规牌照意味着该公司严格遵守AML和KYC规定,并接受FINMA监管。瑞士对待数字货币的态度一向开明,FINMA甚至表示希望支持ICO市场,推动新的区块链技术发展,并发布了一系列指导原则,意在让企业知道该如何遵守反洗钱和证券法规。

 2018年初,由瑞士、英国、澳大利亚、德国、土耳其五国金融持股专家们为首,以打造全球数字货币通用交易标准为目标创立了ALLCCTC(币心网),它是由瑞士银行支援下诞生的一家数字货币金融交易所。泰国2017年11月27日下午,泰国一家持牌的数字货币交易所THcion正式成立,并得到了泰国央行和商务部许可,该交易所在2017年12月正式面向全球运营。今年2月,泰国财长阿披萨在内阁例会后接受媒体访问时透露了当局将放宽国内数字货币投资交易监管限制的措施。

阿披萨表示,已经责令泰国证券交易局起草就相关细则,尤其是在风险防控方面。预计相关工作进展将会在接下来的1个月内清晰。泰国政府想要让数字货币交易合法化就必须尽快完成立法工作。但随后,针对所有已经投资加密数字货币、或是从事数字货币交易的泰国银行、以及参与及为数字货币交易提供平台的金融机构,泰国央行已经发布了一份通告,其中特别提醒这些银行不要进行数字货币交易或其它相关服务。泰国央行还特别强调,数字货币在泰国不是法定货币。2月12日,泰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秘书长RapeeSucharitakul却表示,如果加密数字货币通过线上平台交易的话,他们没有办法禁止,只能告诫投资者注意ICO欺诈。

      加拿大加拿大是全球对数字货币交易立法最透明的国家之一,并且对数字货币的定性比较明确,认为数字不具备货币属性,加拿大中央银行行长Stephen Poloz在今年1月25日表示加密货币在技术上是证券。加拿大证券管理员(CSA)在2017年8月24日发出监管通知,确认加拿大证券法对加密货币及相关交易和市场操作的潜在适用性并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分析这些要求的指导2017年9月7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证券委员会(BCSC)给专注于加密货币投资的First Block Capital颁发了首个比特币基金牌照,该公司被授予注册为投资基金经理和免税市场经销商,以经营比特币投资基金。

 BCSC表示,“首个牌照的发放更加便利于比特币投资,同时为BCSC提供独特的机制来监控这一快速发展领域的运营。”2017年10月,加拿大安大略省证券委员会(OSC)在推特上宣布支持数字货币和ICO,称“数字货币有潜力改变加拿大人正在使用的金融设备方式,“我们强烈支持该领域的创新……我们将制定灵活的方案,并且认为和企业以及投资者的合作非常重要,如此才能找到一种正确的平衡。”除了提供服务帮助企业遵守证券法之外,OSC还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团队,帮助发行数字货币。菲律宾菲律宾中央银行(BSP)自2017年2月就开始积极部署将数字货币交易所纳入监管范围,希望能够规范这种新兴市场,推动其有序发展。

       目前,该央行已经发放了该领域的第一批交易所许可证,将继续实施相关规范举措,菲律宾中央银行已向当地两家比特币交易所发放了许可证。该国央行行长Nestor Espenilla Jr表示,“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基础很小但是却在快速增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决定要让他们进行登记,央行正在主动将交易所纳入到央行监管框架中。”随后,BSP也在积极审查数字货币交易所的注册申请。后来,菲律宾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Emilio Aquino也曾表示,“我们将把这种所谓的虚拟货币作为可能的证券,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运用证券监管法规。”也就是说,SEC和BSP在共同探索将数字货币作为筹资的金融工具,SEC也正考虑将众筹中使用的某些代币分类为证券,而银行将通过注册渠道进行交易,以满足监管规定要求,同时在BSP监管下提供数字货币交易服务。如何申请全球数字货币交易所牌照?在受法律保护的国家,数字货币交易市场是巨大的、相对安全的,国家对数字货币交易的态度越明确,越有利于数字货币交易行业的各主体健康地运营。如果缺少对牌照申请的了解和经验,建议还是选择专业的第三方服务商。专业性,服务性,权威性,安全性都相对较强.

了解更多区块链一线报道,与作者、读者更深入探讨、交流,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jinsecaijing666, 进入[金色财经读者交流群]。

声明:本文由入驻金色财经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绝不代表金色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币是哪个国家的平台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