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机微信怎么变成了青少年模式想变成成年模式怎么操作怎么把它变成成年模式?

给网络主播频频打赏飞机轮船,短短半年能花掉上百万元,出手如此阔绰的,可能是个手机前台正挂着网课,躲避家长监管的未成年人。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就增设了网络保护专章。在这一章中有许多新的、具体的规定,从立法的角度为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保护。如何给孩子提供行之有效的网络保护?

诱导打赏 孩子父母起诉直播平台 

原告 王先生:我是一名普通的滴滴司机,我的爱人也是一名普通的工人。5月18日到19日短短两天里,我的孩子在直播里充值了17000 多元。作为一个普通的家庭,这还是一笔巨大的支出的。  

这是2019年夏天,一位无奈的父亲递交给北京互联网法院的起诉书内容。他的儿子小佳当时12岁,正在上小学五年级。 

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 董学敏:他母亲在去支付的时候,发现自己手机里的钱没了,然后就问到了这个小孩。等到三天之后才发现的。 

孩子告诉家长,这些钱是被他拿去打赏网络主播了。可是父母的这些钱,是怎么进入了孩子的账户,又是怎么被孩子打赏出去的呢? 

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 董学敏:有一次他妈妈抱着他一个妹妹去超市,当时因为腾不出手来去输这个(支付)密码,就把密码告诉了这个小孩,然后这个小孩就记住了这个密码。

小佳的父母告诉法官,根据支付记录,他在很短的时间里,先后在两个直播平台,打赏了将近四万元。承办法官对小佳的手机进行了勘验,在他的微信聊天记录中,法官发现了一些诱导打赏的对话。 

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 董学敏:比如说叫他老板,问他你能不能给我们打赏一艘轮船,或者给谁打赏多少钱。就这种邀请型的,就是希望他去进行这样一个打赏,这个孩子还特别利索就去打赏了。

承办法官发现,对于这类诱导打赏的请求,小佳基本上都是“有求必应”,并没有进行追问或进一步交流。 2020年初,经过北京互联网法院的调解,涉诉直播平台退还了小佳父母部分打赏款项。 

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 董学敏:把基本的事实固定下来:这个数额是多少钱,由谁来打赏过去的,流到了哪这笔钱。基本上确认了这么一些事实后,调解的结果就是他们退还了85%的款项,另外15%呢,因为其实孩子的父母也是有监管责任的缺失,所以这部分是由他们来担。

 增设网络保护专章 从立法角度提供保护

与小佳的情形相似的案例还有很多。今年三月,最高人民法院在发布一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时提到,司法实践中,涉及网络打赏、网络游戏纠纷的,多数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即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除了向法院提起诉讼,还有许多家长选择了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在这类投诉中,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投诉居多,而且基本都与未成年人在游戏中的大额充值相关。 

陈昂:比如说我们之前收到了一个案例,一个小孩儿他用了他奶奶的身份证注册了一款游戏,他的奶奶因为年纪大了根本也不懂网络游戏,等到父母发现的时候,小孩子已经偷偷地往这个游戏里面充值了将近9000块钱。江苏的一个消费者说他的孩子从2019年的时候就开始上网玩游戏,等到2020年家长发现的时候,他已经充值进去十几万块钱了。

大额打赏、游戏充值,在这样一个个案例中,许多家庭遭遇了经济损失和亲子关系的摩擦。它们带来一种真切的痛感,也让围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讨论,热度居高不减。如何给孩子们提供行之有效的网络保护?法学专家解读,在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许多新的、具体的规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 林维:总共有17个条文,那么在这17个条文里面有一些新的规定,也把过去的我们有关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一些规章、行政法规里面的规定进行了吸收,进行了很好的借鉴,把它提升到未成年人保护法这个法律的角度。

针对网络直播引发的问题,《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六条规定: 

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为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时,应当对其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并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 林维:直播打赏确实也是我们现在的一个问题,因为现在平台经济,尤其是直播越来越多,这次未保法也明确把16岁作为一个界线,16岁以下的就不能开通这个直播打赏的功能,16岁以上的才可以,符合特定的条件等等。这个其实跟我们其他的民事法律的规定是大体吻合的。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 佟丽华:七十四条提出来,作为网络服务这种提供者,你不能提供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内容和服务。未保法也包括了网络的直播、网络的视频、包括社交,要在它的时间也好、权限也好、消费方面有特殊的的规定。

智能手机,是当下未成年人接入网络最主要的终端设备。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带手机进课堂的问题,也有非常具体的规定。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 佟丽华:你比如孩子带手机到学校的问题,这次未保法提出,你没有经过学校的允许,不能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了要学校统一管理,等于把这个权力授予给了学校。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一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通过在智能终端产品上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选择适合未成年人的服务模式和管理功能等方式,避免未成年人接触危害或者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合理安排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时间,有效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 林维: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是一个多元共治的问题。家长是最重要的,那么当然国家、社会、学校等等,都需要提供更多的保护措施。家长应该首先承担起教育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第一责任人,但实际上家长有的时候是束手无策的,青春期的孩子是比较难办的。

中国法学会会员部副主任 彭伶:如果说这些规定能够落到实处,那么我们大部分的中小学生在学校的期间,他是无法接触手机的。孩子最重要的上网控制,我想还是在课余的时间,那么这个任务谁负有第一责任呢?那还是家庭、家长。

未成年人模式有效吗 技术专家做实验

未成年人如今能随时随地接触网络、从中获得个性化的信息。这也给家长对未成年人的网络监管带来了许多挑战。 家长对孩子的上网习惯是否足够了解呢?他们对网络给孩子所带来的影响又有怎样的观察和态度?

有家长担心孩子沉迷游戏,视力正在严重下降;也有家长担心不让孩子接触网络,他们可能会与这个智能互联的世界脱节。与此同时,许多家长都注意到了各大网络平台陆续推出的未成年人模式、防沉迷模式。当我们打开常用的一些应用程序时,都会弹出这样一个提示,监护人可以通过设置监护密码,开启相应的保护模式。它们从某种程度上为家长提供了监管工具。但对于这种模式的有效性,大家看法不一。 

杜思源:如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还有一些可穿戴式的终端设备,将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连接入一个智能化的网络世界之中。为了保障未成年人健康、合理地使用网络,许多网络游戏平台、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平台,都相应地推出了防沉迷模式和未成年人模式。这些模式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是否行之有效呢?今天我们请到了几位技术专家,通过实验,为我们带来解答。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中心 刘昊鑫:它是有一个家长监护模式,需要我们先设置一个密码,然而当我们取消的时候,它的密码依然是还存在的,直接点击提交就可以了,不需要输入密码就可以直接关闭这个家长监护模式。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中心 孙淑娴:看一下另一款直播类的App。首先我们还是看一下它正常模式下,亮点、关注和发现,这些我们都可以看到。然后我们切换到青少年模式,我们看一下,跟刚才没有什么区别,是一模一样的内容,完全没有改动,我们确认一下确实是青少年模式。但就是形同虚设。 

青少年模式显现弊端 形同虚设或敷衍刻板

在这几段演示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不少平台推出的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比如有的青少年模式,会自动记录下家长输入的密码,当需要关闭时,密码会直接弹出;又或者某直播软件的青少年模式在开启后,呈现的浏览页面与普通模式在内容上毫无区别。除此之外,技术人员指出,部分软件开发的“青少年模式”十分敷衍和刻板,打开后,内容池内仅剩下少量视频,或者软件功能几乎全部被禁用。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中心 刘昊鑫:当我们开启青少年模式之后,发现它推荐的内容全是低龄儿童适合的一些视频。可以看到都是这样。

而鼓励研发有吸引力的未成年人模式,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五条里,有具体的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内容的创作与传播,鼓励和支持专门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适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特点的网络技术、产品、服务的研发、生产和使用。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 佟丽华:怎样让青少年模式更有吸引力?如何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愿意接受青少年模式?这是需要互联网公司去投入更多资源的。想应付很容易,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局面,但是如果想真有效果,这就是很现实、很残酷,愿不愿意拿出成本的问题。

青少年模式,是未成年人屏蔽不良网络环境的最后一道“防火墙”。在管理部门的严格规范下,青少年保护模式成为了长、短视频平台的标配,但这道“墙”真的安全吗?

新浪科技在深入体验“三长、两短、一微”(分别是腾讯视频、爱奇艺、哔哩哔哩、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后发现,在青少年保护背后,各有不同,也各有缺失。

视频号有点暴力,爱奇艺现挑逗性内容

平台:腾讯视频、爱奇艺、哔哩哔哩、抖音、快手和微信视频号

版本:手机系统为苹果ISO 14.6;App均为最新版本

项目:使用时长、交互互动、内容分类、社交功能、充值打赏、密码管理等

1、视频号,即使是在青少年模式开启的状态下,内容也没有完全受到该模式的限制。新浪科技发现了不少社会性内容、含有暴力及视觉冲击的内容。甚至,视频号还能在青少年模式下开启直播、发布视频、针对视频内容进行评论、转发、分享等。

此外,在青少年模式下,微信视频号还在搜索中提供涉暴力、色情的内容。

2、爱奇艺,在青少年模式下存在跳转网页,提供挑逗性内容。开启青少年模式后,新浪科技在设置菜单中点击清除系统缓存,虽然提示不支持该功能,但随后就自动跳转到“爱奇艺票务”的页面,信息流中包含不少不符合青少年保护规范的短视频内容,虽然无法点击播放,但画面非常具有诱惑性、挑逗性,甚至出现不少色情画面和文字,还支持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3、对于青少年模式的密码设置,六款产品也各有不同。除了微信的青少年模式同步使用登录密码,其他五款产品均要求设置四位数密码,也都支持修改密码、找回密码等操作。稍有不同的是,哔哩哔哩使用的是动态密码,即每次开启青少年模式都可以设置不同的密码,避免青少年用户破解密码。

4、在主动提示上,三款长视频App每次重新打开均自动弹出提示可开启青少年模式,只不过,在提示框内均把“我知道了”放在显眼位置,“开启青少年模式”不仅字体更小,且有App还对之进行灰色处理。

5、在实测中,新浪科技发现抖音、快手和微信视频号并不会每次都弹出提示是否开启青少年模式。当然,在三款产品中,新浪科技在一整天的测试中均遇到1次主动弹出提示的情况,相比三款长视频产品都逊色不少。

青少年模式下,六款产品均提供青少年定制内容,三款长视频产品比较相似,提供的均是首页展示精选教育类、知识类内容,比如空中课堂、科普知识、少儿动画片等。三款短视频产品则各有不同。

抖音在首页主要展示的内容包括国学、科普、知识、学科等。此外,青少年用户还可以浏览“发现”频道,家长可以在频道内设置的年龄段,然后获取相应的内容推荐,对于不足12岁的,还以半岁为单位进行设置。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内容的分类也不同,比如针对5岁的儿童,提供的内容主要是动画城、绘本馆、国学堂等等;14岁的则主要是精彩影片、科学科普、人文课堂等。

快手在青少年模式下内容比较单一,在首页可以设置相对应的年龄阶段,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不限制年龄。小学阶段内容多以才艺学习、知识、才艺表演、宠物内容等为主;初中阶段多是教学内容、体育短视频、学科学习技巧、才艺学习等为主;高中阶段以才艺学习、学科学习、手工内容、宠物内容等为主。此外,还支持浏览“空中课堂”,课程内容覆盖小学至高中阶段。

微信视频号则最为复杂,对于家长来说使用成本也相对更高。开启青少年模式后,家长可以进入视频号选项菜单中选择:不可访问、我关注的青少年内容、青少年内容。

“不可访问”意为直接关闭视频号,在“发现页”不会出现视频号的入口。

选择“我关注的青少年内容”,即在视频号中仅提供账号所关注的视频号中的青少年内容,比如即使关注了“广州日报”,但如果该账号没有符合青少年浏览的内容,那也不会出现该账号下的任何内容。

选择“青少年内容”,则会被分成 “朋友点赞”、“推荐”和“关注”三个页面。内容相对更复杂,甚至还不少社会新闻的内容。比如在“推荐”的页面,新浪科技就看到诸如#小女孩送街边崩溃男子竹蜻蜓#、#郑强:我是被日本大使馆面试选去留学的,他们就是要培养汉奸#等内容;在“朋友点赞”页面,有诸如#毕业典礼、爸妈开车给一寝室女孩送花#、#两辆卡丁车相撞,一辆被撞飞翻滚360度#等比较具有冲击力的内容。在“关注”页面中,内容与选择“我关注的青少年内容”相同。

三款长视频产品和快手均不支持在青少年模式下的内容搜索。抖音和微信视频号都有支持内容搜索,但在搜索结果上,微信视频号甚至会出现一些涉暴力、色情的内容。

抖音支持主动搜索,比如搜索“美女”,结果以“古代四大美女”、诗词等相关内容为主;搜索“按摩”,出现的则是按摩方法科普、亲子情感互动(比如帮妈妈按摩)、宠物按摩等内容;“搜索“避孕套”,则显示无相关内容;搜索“化妆”,亦可以看出抖音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精心筛查,提供以历史内容、人脸识别技术科普、美术、相关英语知识学习为主的内容。

在“青少年内容”模式下,微信视频号也可以支持主动搜索,新浪科技用“按摩”一次进行搜索,出现#六旬老人猝死在女技师怀里,按摩店门口停殡葬车#、#广西一对情侣合伙杀死按摩女后抛尸,女子藏匿24年最终自首#等不宜青少年观看的视频内容,点击即可播放。

此外,微信视频号还在搜索框下提供微信视频号的热门搜索内容,点击后可以浏览部分热门搜索内容,比如新浪科技点击“教育部通报考生手机作弊事件”,可以支持浏览;但如果点击“女子带10多岁儿子进女更衣室”,则显示一直在加载中,点击“赵丽颖纯白长裙好仙”,也是相同情况。

三款长视频产品在青少年模式下均不支持发送弹幕、不支持评论、也不支持点赞。此外,抖音与快手也仅支持对内容进行点赞,不支持评论、分享、发送私信等操作。

在青少年开启后,微信视频号在“我关注的青少年内容”状态下,支持对视频内容点赞、分享给好友及分享到朋友圈,但不支持评论。在“青少年内容”选项下,微信视频号更是支持私信聊天、发送消息、发表评论、分享给好友及分享到朋友圈等。

4、直播内容与发布内容

在青少年模式下,其他五款产品均不支持青少年用户发布视频内容以及观看直播,但唯独微信视频号是一个例外。虽然微信视频号同样不支持观看直播,但在“青少年内容”选项下,微信视频号可以支持开启直播、发布视频。

由此可以看出,微信视频号不仅仅在青少年模式下内容推荐不精准,并且管理方式更为复杂,也提供更多的内容互动、生产方式,并没有真正做到保护青少年。

这六款产品拥有的相同点是:在青少年保护模式下,完全禁止了充值、打赏等交易方式以及同城、附近的人等社交功能。

但“青少年保护模式”终究是需要家长主动开启和进行管理,新浪科技同样对家长的管理成本进行了实测,主要是包括开启和关闭青少年保护模式的复杂程度上。

对于开启和关闭青少年保护模式,使用成本最高的依然是微信(视频号),主要原因在于:1、微信的青少年保护模式不只是针对视频号,而是针对整个微信产品;2、验证密码与微信登录密码一致,在指纹、面部识别已经成为智能手机标配的今天,很多家长记不住微信登录密码;3、管理选项比较多、入口也比较深。

爱奇艺、腾讯视频和快手在开启和关闭的操作上相差无几。抖音则提供了一个值得学习的管理路径。首次开启青少年模式后,抖音会提供青少年模式快捷切换入口选项,选择开启后,可以在个人主页左上角看到该快捷入口,可以减少开启和关闭青少年模式的操作,但依然是都需要密码,避免青少年自行关闭该模式。

而哔哩哔哩则提供了另外一种方式,如前文所述,每次开启青少年保护模式,家长可以灵活设置密码,避免青少年用户记住密码从而自行关闭。

视频绝非青少年首选内容

青少年保护模式究竟要做到何种程度,才能算是真正的保护,当下并没有统一的标准。高级儿童情商指导师舒心告诉新浪科技,在监管上,关于青少年的整体标准一定要高于成人,暴力、惊悚、色情的内容是最基本的红线。

2019年3月,在国家网信办指导组织下,短视频平台尝试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内置于短视频应用中,用户每日首次启动应用时,系统将进行弹窗提示并引导家长及青少年选择“青少年模式”。

此后,国内长视频平台、直播平台及其他平台陆续上线“青少年模式”,推动网络防沉迷基本实现了国内主要网络直播和视频平台的全覆盖,并形成统一的行业规范。

但新浪科技在针对六款主要的长短视频产品进行实测后发现,高等级的青少年保护依然难以实现。微信视频号在许多方面依然有缺失,爱奇艺也暗藏污垢。

新浪科技发现,爱奇艺在青少年模式下存在跳转网页,提供挑逗性内容。开启青少年模式后,在设置菜单中点击清除系统缓存,虽然提示不支持该功能,但随后就自动跳转到“爱奇艺票务”的页面,信息流中包含不少不符合青少年保护规范的短视频内容,虽然无法点击播放,但画面非常具有诱惑性、挑逗性,甚至出现不少色情画面和文字,还支持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近日由南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研究中心调查并发布的《短视频直播App青少年保护测评报告》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实测的20款App中没有一款能达到未成年人保护程度高的层级,70%被测App的未成年人保护程度处于中等和较低水平。

一位7岁孩子的母亲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表示,在这个信息快速更迭的时代,我们认为视频平台也是孩子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不能采取一味屏蔽的态度。但是,对于当前各类视频App的青少年模式,我们认为用户体验还亟待提高。

首先,在7岁左右的年龄分类下,大部分长短视频App的内容池是动画和植入软广的玩具主播视频,尤其是后者,容易给青少年带来另一种沉迷。这些内容也无法满足孩童茂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适当增加科学类和益智类的内容。

她还发现,大部分的青少年模式都有“后门”,例如一些App可以通过卸载重装、手机验证、重设密码等绕开“青少年保护模式”;即便有实名验证,也不能排除未成年人使用他人身份证通过验证的可能性。稍微对电子设备操作熟练些的孩子可能会绕开青少年模式,希望平台防微杜渐。

家成教育创始人兼CEO、少儿思维启蒙专家韩宁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表示,青少年保护是平台应该尽的义务,对于平台也起到免责作用。但具体的保护标准很难设定,因为青少年的年龄阶段也是不同的,用单一的指标去限制是不合适的。

“长时间浏览视频内容,对青少年肯定是不利的。管理权应该在家长,针对内容和时间上的管理,平台也有责任。”他说,虽然当下的青少年保护模式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提升青少年的越界门槛,还是具备宏观上的意义的。

舒心还从身心发育等方面谈及了视频内容对于青少年的影响。“青少年自我控制力不强,容易沉迷,影响现实生活的社交;并且,长时间看视频,大脑就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降低对真实世界的体会,不利于大脑发展。”她说,不管是手机还是平板电脑,蓝光都会影响视力发育。

但其实很多家长也是无奈,他们绝大多数不得不接受自己的孩子迷上长、短视频。“不给看动画片就躺在地上打滚,能怎么办?”一位母亲如此反问。

已经是9岁孩子的父亲李先生告诉新浪科技,有的时候工作很忙,孩子精力旺盛,家里就变得非常嘈杂,如果安静工作,只能给他们看一些视频,这样子孩子会安静很多。“或者是孩子不想写作业,就以看视频为条件做交换。”李先生的遭遇,也是大多数家长的经历。

尽管知道看视频有诸多不好,但还是只能无奈接受,这也是大多数家长的现状——因为忙于工作,孩子大多数是由爷爷奶奶一辈来照顾日常生活,老人对于孩子的宠爱就会导致他们答应更多的要求,包括提供更多看视频、动画片的时间。“而他们之中几乎没有人知道青少年保护模式,更遑论如何操作。”接受新浪科技采访的家长们均如此表示。

儿童文学作家高培告诉新浪科技,要真正保护青少年,还是需要推出影视作品(包括各种流媒体)的分级制度。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9.27亿,占网民整体的93.7%,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8.73亿。

如此大规模的网民中,有不少是青少年用户群体,他们身处的是互联网高度发展,信息过量供给的成长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已成为当今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微信视频号和爱奇艺,真的有在保护青少年?

※本文内容来自授权转载,不代表TechWeb观点,转载请联系新浪科技(ID:techsina)



5G屏蔽翻车了?教育部通报考生手机作弊:手机藏薄衣内拿入

苹果iOS 15正式发布!一大波新功能上线,这几个被刷爆了

微信宣布上线“青少年模式”,

附近的人等功能将不可访问。

iOS用户更新后即可开启

iOS用户更新到7.0.17最新版本,

开启青少年模式后,使用微信小游戏、小程序、视频号、公众号、搜一搜等功能,会受到一些保护限制,家长也可根据情况设置允许访问的范围;摇一摇、看一看、附近的人等功能将不可访问。

开启和关闭青少年模式需要验证微信密码,忘记密码的用户可以到“我”-“设置”-“帐号与安全”重设微信密码。

目前 iOS 7.0.17版微信正在逐步覆盖中,大家更新后即可使用。安卓用户,不久也很快可以体验。

此前QQ已上线青少年模式

QQ也上线了青少年模式。

自动屏蔽无效搜索信息,

只可以搜到现有联系人及聊天记录,

因为学习不能轻易被打扰。

QQ看点仅推送学习内容

QQ看点仅进行学习类相关内容推荐。

在看点你都可以进行深度学习和探索,

哪里不会就可以“点”哪里!

就只有自习室、企鹅辅导

腾讯课堂等8个功能了。

这些功能的开启与关闭状态,

因为你的动态,你做主!

“短信验证锁”可以增强

家长对青少年模式的管控能力。

“短信验证锁”默认关闭,

进入高级设置以及退出青少年模式

可设置不被陌生人搜索/拉进群聊/找到好友。

不仅可以减少陌生网友的打扰,

还能让家长对孩子的学习,

需多方合力保护未成年人

据红星新闻,近年来,随着移动手机以及社交平台用户低龄化,各大社交应用软件相继推出了青少年模式。打开一些视频APP后,会自动弹出“设置青少年守护模式”,并且近期来看弹出频率更高,平时在个人中心—设置中能启动青少年模式。

一般在“青少年模式下”,直播、打赏、浏览同城页面等功能将被关闭,仅限访问青少年专属内容池。同时每日的22:00至次日6:00将无法登录观看视频。而且当日观看满40分钟后,将无法继续观看,需要输入设定密码才能解锁该模式。同时一些网站进行更多主动探索,不断完善各项功能,例如:设定密码改为做算数、在时间管理能进行单次/全天更灵活设置、黑名单管理等。在内容运营、精准推荐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

也有分析认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青少年模式”在执行中并未发挥理想作用,急需改进“迭代”。

“青少年模式”的初衷是好的,但防止孩子沉迷网络,家长或监护人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关负责人表示,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既需要互联网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特别是学校和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

有专家指出,“00后”、“10后”这一代青少年成长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他们未来的人生也必然与数字化世界息息相关。或许,对于他们以及整个社会而言,应该考虑的不仅仅是如何防止沉迷网络,更应该是如何利用信息科技,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广大青少年与互联网的关系,如何从被“绑架”,变成被“赋能”,是整个社会都应该着重思考的命题。

微信更新“青少年模式”,有网友对此功能表示支持:

除此之外,还有这些新功能

新版本微信还有一个新功能

这个功能就跟它的名字一样,

通过搜索关键词找回该聊天!

聊天框新增表情包搜索功能

我相信经常微信聊天的你们,

一定早就已经不满足于300个表情包了!

“搜一搜表情包入口”。

在表情包栏的最左端新增搜索入口

将会出现相关表情图片,

再也不怕表情包不够用了!

订阅号消息页视频自动播放

公众号消息第一条是视频,

国庆长假,不想离沪?上海这么多公园好玩!有些还免票!走起!

最新上海城市形象片出炉!用90秒领略上海活力新面貌

@全体党员干部:中秋国庆喜相逢 这些事情不能做!

第七个烈士纪念日,经典歌声里致敬英烈!

过节不忘安全!市民防办党组书记、主任钟杰一行调研检查在建民防工程项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phone怎么设置未成年模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