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制定油价有什么用?

n多题提供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数学思维,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政治、生物,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政治、生物的试题、试卷、知识结构、学习工具等内容。

发改委拟将油价调整发布权交给第三方机构

  打破垄断能解决高油价的问题吗?陈卫东认为也不能。不过,这可能减少消费者的怨气。“中国消费者的选择很少:政府设定了价格,‘二桶油’垄断了市场。让消费者在供应商和价格上有更多选择是必然方向。”陈卫东说。

  这一思路显然还没有为发改委接受。彭森表示,按照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成品油价格还是政府指导价,有关企业将根据市场变化情况,按照政府指导价确定的原则,对油价进行适当调整,政府物价管理部门要加强监管。

  一位大型国有石油公司高管对财新记者表示,发改委将成品油定价机制视为调控CPI的重要抓手,不愿主动放弃这个权力,即使将调价公布权交由第三方,最核心的调价公式仍抓在手里。

  同样,两大石油央企也没有动力推动成品油价市场化改革。因为虽然发改委管控价格导致其炼油板块受损,但毕竟这块有国家财政补贴,也有企业内部各板块之间利益腾挪。如果真将定价权下放给企业,在这个由中石化和中石油主导的寡头市场上,一旦油价上调,免不了消费者批评。正因为此,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在2011年就公开表示“不赞成将定价权下放给企业”。

  从模拟市场化到真正市场化定价,中国油价改革之路还很漫长。

  中国石油价格机制三次变化

  盯住新加坡成品油价格的政府指导定价

  ■ 1998年6月,国家计委发布《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提出建立与国际市场油价变动相适应,在政府调控下的原油和成品油市场形成价格机制。目标是1998年汽油、柴油价格与国际市场基本接轨,1999年完全接轨。

  方案主要内容:1)汽油、柴油零售价格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由国家计委制定并公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汽油、柴油(标准品)零售中准价格,由中石油和中石化在上下5%的幅度内制定具体零售价格。2)以国际市场汽油、柴油进口完税成本(离岸价加海上运保费、关税、消费税、增值税、港口费用等)为基础,加按合理流向计算的从炼厂经中转配送到各加油站的运杂费,再加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的经营差率制定。3)当新加坡市场汽油、柴油交易价格累计变动幅度超过5%时,由国家计委调整汽油、柴油零售中准价格。必要时报国务院批准。

  第二次变化:盯住新加坡、鹿特丹和纽约成品油价格的政府指导定价

  ■ 2001年10月15日,国家计委下发《关于完善石油价格接轨办法及调整成品油价格的通知》,调整成品油定价机制,从紧盯新加坡一地成品油改为紧盯新加坡、鹿特丹和纽约三地成品油。

  方案主要内容:1)将国内汽、柴油价格与新加坡市场单一挂钩改为与新加坡、鹿特丹和纽约三地市场价格挂钩。以新加坡、鹿特丹和纽约三地市场汽、柴油离岸价格为基础,计算进口到岸完税成本作为国内汽油、柴油出厂环节的接轨价格。2)当新加坡、鹿特丹和纽约市场汽、柴油月加权平均价格变动超过一定幅度时,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3)根据国内市场消费结构的实际情况,在不突破按接轨原则确定的调价总额的前提下,参照国际市场比价关系,相对调整国内汽、柴油价格。

关键字:油价,价格,成品油,国际,国内,市场,石油,定价,原油,机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发改委牵头制定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