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下午玩游戏最好?

在知乎上有这样一个提问:为什么心急如焚、时间很紧的人,反而更愿意选择玩游戏?

这个现象戳中了无数人的痛点,让他们大呼救命。有不少人问我:我患上了拖延症怎么办?”“时间一点点流逝,可是我依然没有开始行动,这让我焦虑得受不了。我如何让自己放松下来?”“我越感觉到焦虑,越无法开始行动。我应该怎么办?

原因在于,一开始人们就被看起来充满挑战的任务打败了,之后的拖延挣扎只不过是一种回避,让自己尽可能不去面对脑海中已经认定的失败结局。仿佛晚一秒去面对,就能少一秒挫败感。这种回避让原本看起来充满挑战的任务,变得越来越不可能完成,而这种不可能完成的感受反过来又加剧了这种挫败感,让人们更想回避它。这种恶性循环令人痛苦不堪。

可是,若在整个循环的开始,直面这种挫败带来的恐慌与不确定感,你就会有新发现:令人们无法开始行动的并不是随着拖延而逐渐蔓延生长的焦虑,而是一开始就在脑海里喃喃自语的那个声音——“这件事情我做不好,该怎么办呀!

曾经有一位轻度抑郁的来访者跟我说,每当她因为压力巨大而感觉痛苦难受的时候,她就去看一部电影,不去思考和面对那些令人无法喘息的压力。

我问她:这样有效果吗?

她点点头说:有效果,可以让自己放松下来。随即又马上摇摇头,可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看完电影之后我会更加难受。感觉自己完成任务的可能性又低了一些。可是,我不知道还可以怎么做。

我总结道:所以,你一直在采用这种实际无效的行动,而且找不出其他有效的办法。

她感到全身沉重、无力,仿佛置身于幽暗的谷底,找不到出路。在沉默中,她将身体重心往下沉,把整个身子缩进沙发里。随后,她长叹一口气说:唉,要是可以不那么着急,慢慢地去完成,我觉得还可以做到,但是现在一切都来不及了。

我顺着她的思路去鼓励她:所以,你感觉到完成这件事是可以的,只是时间把你逼到了墙角。那我们可以尝试一部分一部分地完成它吧。随后,我请她开始对自己的任务进行规划,将不可能完成的想法先搁置一边,将巨大的目标拆分成若干个小目标,而当下的任务是,只关注今天需要完成的部分。

当第二周这位来访者再来见我的时候,她告诉我,这一周她开始行动了,只有一天没有按照计划完成任务。我鼓励了她,好奇她如何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她说,我的支持让她觉得很有力量,所以她把我们每周咨询的时间写在了书桌上,并且将进行待完成任务的时间安排在每天那个时刻开始。每天下午2 点,闹钟铃一响,她都会先看一看书桌上写下的时间,在脑海里默念一遍我的咨询师相信我可以,以此来驱赶时常探访的那个不可能完成的声音。

随后几周,我和她继续规划每周的行动计划,并设想了各种可能的困难和应对方法。最后,她赶在了截止期限之前完成了所有的任务,实现了不可能完成的目标。

这位来访者让我深受启发。若你也正遭受拖延症的苦恼,为巨大的压力所迫,不妨为接下来的行动进行规划:

1.这项任务包含哪几个部分,或执行它需要哪些步骤?

2.每个部分或步骤需要多少时间去完成?分配到每一周、每一天有多少?

3.如果我相信这件事能够完成,谁会支持我?他会建议我如何去做?

4.为开始着手完成这件事,制定一套固定的仪式。

仪式感很重要。有时候,固定的仪式能够让人们对事情本身产生意义感,从而推动行动。就像我的来访者将咨询时间看作一个仪式的开始,每天的那个时刻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让她能够坚持。

狐狸说: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时间来。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下午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道。这也是经常被遗忘的事情。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在学生时代,上课铃声就是一种仪式。它一响,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坐下!这一套仪式的完成,在学生心里就形成了一个印象:休息结束了,在接下来的45 分钟里,我需要认真听课。

你需要给自己创造一个上课铃声,提示自己行动开始。就像早上的闹钟一样,它一响你就知道一天的生活就要开始了。

有很多人向我诉苦,说自己有起床困难症,闹钟简直就像是可怕的恶魔,他们甚至非常讨厌它的存在。而当我有了第一份工作,需要早上7 点半起床时,我也非常痛恨闹钟的存在。每天早上闹钟叫响之后,我都会按取消键,往后延迟3 分钟,当它再次响起,我又痛苦地往后延迟3 分钟。后来,我慢慢地形成了习惯,闹钟叫响后往后推迟两次3 分钟成为了我每天起床的固定时刻。铃声对我产生了固定的含义,我不再无止境地拖延。自然地,我也停止了因起床困难而产生的自责。只要把闹钟往前设置6 分钟,我每天早上的起床变得顺利起来。

喜欢看篮球的朋友都会有这样一个印象,在NBA 比赛当中,许多运动员在罚球之前都会有一套固定的动作。每个人都会给自己一个解释,告诉自己这样一个准备动作,会给自己带来好运,而每位运动员的这套仪式性动作都不一样。著名球星史蒂夫·纳什罚球前会擦一下鞋底并舔一下手;同一时期的组织大师贾森·基德在罚球前会对篮筐做一个飞吻动作,他解释这个吻是送给在家里看比赛的妻子;红极一时的奇才队关键先生阿里纳斯会在罚球前把球在腰部环绕三圈,他说通过这个动作可以趁机让自己调整一下呼吸。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信仰的罚球仪式,这或许是迷信,做完那套动作也许并不会提高运动员的罚球命中率,但他们仍坚持。

相信所带来的心安,真的能够起到安慰剂效应,让人快速地冷静下来,提高做事情的效率。

在电影《岁月神偷》当中,吴君如主演的罗妈妈常常说一句话:做人,就是要信。尽管家境贫寒、命途多舛,不仅全家遭受自然灾难房子被毁,而且儿子罗进一身患血癌生命垂危,罗妈妈依然坚信,生活会变得更好。她每天去医院看望生病的罗进一,罗爸爸给她做了一双新皮鞋,让她能够在每天去往医院的那条路上走得更轻松。罗妈妈说:鞋字,半边难,半边佳,一步难,一步佳。难一步,佳一步,走走就过了。正是对于生活的坚定信念,让这个家庭在困难中一步步前进。

仪式感的力量产生于信念。当人们相信自己能够抛开不可能完成的想法,相信这一套仪式包含了开始行动的意义时,就能够做到。

前面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我鼓励来访者抛开不可能完成的想法,对大目标进行拆分,一个阶段内只关注当下要完成的部分,并给每个阶段制定行动计划,让她可以顺利开始行动。对于拖延症患者来说一旦开始,事情就变得顺利起来。可是依然有不少人很难开始行动,他们无法停止不可能完成这个想法,并不断对已经流逝的时间感到后悔,并深深自责。

这种不可能完成的想法,已经成为一种直觉,而不是能够主动觉察的想法。直觉的形成往往来自于经验。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愤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在技能的掌握中,我们知道练习增长经验,经验带来熟练,就像老司机可以一边和你侃侃而谈,一边顺利驾驶,而当新手上路时往往需要全身心投入一样。这种差异就在于经验的积累,经验让人们对于某件事情的操作能够较少依赖于大脑的理性判断,而是更多地成为一种自动化的直觉判断。

同样地,在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情时,经验的积累同样会引发理性缺席,直觉占位。所以,令人挫败的经验就会带来不可能完成的直觉判断,它不依赖于事情本身的难度或者客观上完成它的可能性,而是基于由挫败经验带来的积累效应,让人们在面对相似的情境时,用直觉取代理性。

心理学家彼得·莱文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提出了三个小问题,需要参与者不假思索地回答:

1.你怎么称呼从橡树籽长成的树?

2.你怎么称呼一个好笑的故事?

3.鸡蛋的白色部分是什么?

莱文发现,大部分人的直觉是橡树、笑话、蛋白。前两题的经验让我们形成了这样的直觉—— 字面意思的组合就形成了问题的答案。所以这个经验形成了直觉习惯,从而让我们答错第三个题。其实,第三问题的准确答案是蛋清。

同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小时候我们常常玩类似的游戏。例如,我邀请你做这样一个练习,快速反复地说出老鼠二字,重复10 遍。说完之后,立刻回答:猫最害怕的动物是什么?很多人可能会回答老鼠。这就是一种反复的经验,让直觉迅速做出了判断,理性思考就缺席了。

因此,让理性回归,才能开始规划未来行动。判断是不是由于过于相信直觉而缺乏理性,核心的区别就是这个判断的产生有多快。直觉是非常迅速的,因为它无须收集证据,不用充分考虑当下情境中的方方面面。直觉全然来自过往经验的感受、情绪和本能的联结,所以它直接而迅速。因此,当我们考虑一件事情是否能够完成时,如果结论下得太快,往往是直觉取代理性的表现。我们可以重新审视当下的情境,回过头去思考前面的四个问题,重新夺回理性思考的阵地再来回答。

本文选自《情绪的重建: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情绪困扰》,当当、京东、天猫正在热销中。

伤心就大哭一场,不经历充分的悲伤,无法从一段感情中走出来;

遇事不要老是忍,总有忍不了的一天,情绪会崩溃成河;

童年的创伤,如果一再逃避,成了心结,或许就是一辈子!

一提到情绪,人们总是充满误解,“负面问题、克制、管理……”挂在嘴边,好像情绪像洪水猛兽一般,人人不愿面对,人人都想解决的问题。其实,情绪就是一种自然的状态,人们对它的误解,以及随后采取的错误行动,才导致了诸多情绪问题的出现。

《情绪的重建: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情绪困扰》是北师大心理学硕士、知乎心理学优秀回答者@曾旻写给人们的一部重新认识情绪的经典作品。重建,就是要重新认识情绪,重新建立你对情绪的认知方式,调整与情绪的相处之道。曾旻在书里剖析了人们出现情绪困扰的6种原因,并指出应对日常生活中各种情绪困扰的9种认知策略。从原理到方法论、实用技巧,帮你开启心智,学会与情绪友好相处,从丰富多彩的情绪体验中,获得更深刻的人生领悟,走向更豁达、更开放、更深邃的人生境界。

北师大心理学硕士,知乎心理学优秀回答者,多心理学平台签约作家。至今为止,曾旻贡献了127个回答,69篇回答或文章被知乎官方收录。

曾旻擅长用生活化的语言和例子,深入浅出地普及生活中的心理学,其文章以对人性的洞察和人们思维习惯的深度剖析,深受读者喜爱。

在我们教室里没有电脑。

每位学生的课桌上有电脑吗?

墙上有一张地图和一些画。

高燕在赵峰和李民中间。

一个大操场在学校中间。

2.表方位的介词短语及用法

让我们去买一些食品饮料吧。

让我们给你妈妈买点咖啡吧。

午餐有许多水果蔬菜,但没有可乐和糖果。

2.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800上语文,855上科技。

他们在星期五不上地理课。

你们在星期二下午上体育课吗?

12:20我们在食堂吃午饭。

这些学生每天上八节课。

放学后我首先做我的数学作业。

1.时间的表达及提问 2.一般现在时

这周我最喜欢的一天是星期六。

我去图书馆读我最喜欢的书。

下午我和我的朋友进行体育锻炼。

动物园里有许多种类的动物。

这些动物来自不同的国家,吃不同的食物。

一只熊猫每天吃30斤竹子

它们吃竹子,还有植物和叶子。

熊猫是全世界人民的最爱。

虎喜欢独居,同时擅长游泳。

虎经常抓其他动物为食。

我怎样在电脑上做家庭作业?

请把显示器连接到主机。

我想学习怎样打印文件。

我父亲经常在电脑上和他的客户洽谈。

我也上网查看我的电子邮件。

每星期五晚上我在电脑上听音乐或看电影。

我玩大量游戏,我母亲就会不高兴。(我玩大量游戏,我母亲不喜欢这件事。)

1.一般现在时的特殊疑问句。注意问句的构成方式和常见的疑问词,请看专题练习。

2.注意表达一系列动作的连接词:

你愿意来参加我的生日派对吗?

是的,我愿意。我很愿意,但是......

我母亲从不给我制作生日蛋糕。

你用中文还是英文唱这首歌呢?

对于你的生日,你想要什么呢?

在教师节你常做什么呢?

她在衣服上花费了大量的钱。

在周末我们常在电视里看足球赛。

你为你的朋友选择哪些礼物呢?

收到你的来信真是太好了。

我一直都在观看我的妹妹踢足球

一般现在时句子中的位置。

我们非常喜欢学校的这次旅游。

我正站在长城上和你打电话。

我们正参加学校到长城的旅游。

请照一些像,并用电子邮件发送给我。

此刻,在世界上不同的地方,人们正做不同的事。

基本语法点:现在进行时的基本用法

你们正为春节做准备吗?

我们正为春节准备大量的食品。

她正打扫房间和整理东西。

春节每年都会来,但不在同一天。

在除夕夜,我们以一顿传统的家庭晚餐来庆祝春节

1. 现在进行时的基本用法

我们正在学习如何使用电脑。

“挂牛头,卖马肉”:给我们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启示?

今天下午,一母亲咨询孩子经常玩游戏,不喜欢读书学习,怎么办?

我问她,你玩不玩游戏?

我又问她,你喜欢不喜欢读书学习。

她说,给孩子一样不喜欢。

我说,你知道“挂牛头,卖马肉”这个词语的来历以及的含义吗?

她回答,没有听说过“挂牛头,卖马肉”,知道“挂羊头,卖狗肉”这个词语。

我接着说,你用手机【百度一下】就知道“挂牛头,卖马肉”这个词语的来历以及的含义。

众所周知,汉语里面有一个特殊的成语:挂羊头卖狗肉。这个成语表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表面所表现出来的和实际上的完全不符,名不副实。
其实,“挂羊头,卖狗肉”本来是“挂牛头,卖马肉”演变而来的。
“挂牛头,卖马肉”,这个成语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近义词 悬羊头,卖狗肉、名不副实、虚伪
【解释】:挂着招揽生意的是牛头,而实际上卖的是马肉。比喻用假货欺骗人。 后有挂羊头,卖狗肉.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后汉书·百官志》:“悬牛头,卖马脯,盗跖行,孔子语。”
【示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百官志》:“~,盗跖行,孔子语。”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原文】: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效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求买马肉也,公胡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旋月而国莫之服也。
【译文】:齐景公喜欢妇人作男人的打扮,全国人都照这样打扮。景公派官吏禁止他们,说:“凡这么穿戴的人就要撕裂她的衣服,扯断她的衣带。” 被撕破衣服割断衣带的女人到处可见,女穿男装之风却仍然不能停止。晏子说:你叫宫里的人作这种打扮,而禁止外面的人这样作就等于挂着牛头让人买马肉,应该也禁止宫内人人这样打扮。于是没超过一个月,全国就再也没有这种打扮的人了。

在“悬牛头,卖马脯”百度百科,我们看到

“挂羊头卖狗肉”始见于《晏子春秋、内杂篇幅下》“灵公好妇人”;“君主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给马脯于内也”其后,《后汉书,百官志三》“尚书……令史”条例附刘昭注:“悬牛头,卖马脯,盗跖行,孔子语”。这里虽说不是“挂羊头卖狗肉”,但那意思已经很清楚了:挂牛头卖马肉者,即:说的是孔子的话,干的是强盗柳跖的勾当。
主旨是:任何事情都应当以身作则,才能保证政策的有效实施。
宋人释普济的《五灯会元》卷十六中,就出现了:“悬羊头,卖狗肉,坏后进,初几灭”的话,然后就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晏子(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名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夷维(今山东省莱州市)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晏婴聪颖机智,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候。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百度百科)
齐景公:子大夫日夜责寡人,不遗尺寸,寡人犹且淫泆而不收,怨罪重积于百姓。今天降祸于齐,不加于寡人,而加于夫子,齐国之社稷危矣,百姓将谁告夫!
孔子: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司马迁: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司马贞:夷吾成霸,平仲称贤。粟乃实廪,豆不掩肩。转祸为福,危言获全。孔赖左衽,史忻执鞭。成礼而去,人望存焉。
吕蒙正:晏子身短五尺,使楚拜齐名相;诸葛力无缚鸡,出作蜀汉军师。
苏轼:贤哉晏平仲,事君不以私。
王夫之:管仲、晏婴,功书并作。(百度百科)

父母不让孩子玩游戏,自己却在玩游戏,想一想,父母岂能不让孩子玩游戏?

#因父母玩手机离家出走10次#【父母只顾玩手机孩子离家出走10多次“抗议”】近日,南京地铁接连处置了多起未成年离家出走的警情。而孩子们离家出走并非纯粹胡闹,而是因为家长们只顾玩手机或者是只管工作。其中,一名男孩竟然离家出走了10多次。
其实,孩子的教育问题,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教育问题的出现。
一个9岁小朋友,曾经告诉我,他的理想当爸爸妈妈。
小朋友说,爸爸妈妈不学习、不读书,玩牌喝酒、玩游戏,发脾气,打孩子、骂孩子。

父母想不到的是,无形中就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

模仿自己最亲近的人。

也就是说,父母的言行举止,是孩子模仿以及学习的榜样。

我们常常说孩子“有样学样”,就是模仿。

实际上,“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某方面也是模仿。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是怎么做的,孩子会直接学着做。
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则,只有父母本身先做好了,孩子才会跟着学好。
父母与孩子协商制定父母“行为榜样100分教育承诺协议书”,并且,接受孩子对父母的监督。
只有重诺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守诺的孩子。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中的齐灵公命令所有官吏,凡是遇到女扮男装的人,不管是谁,一律撕裂其衣衫,斩断其腰带,当街示众。不但如此,还要对其夫君一并处罚。结果,一段时间之后,不但没有禁止这种现象,反而愈演愈烈。这令齐灵公非常头疼,不知如何是好。

晏子听完灵公的叙述后,指着附近一家卖肉的店铺,对灵公说:“ 大王,您看那家店铺明明挂的是牛头,但实际上卖的是马肉。这就像大王您自己喜欢看宫女穿男装,却在全国禁止女扮男装的行为一样,表面上是一个样子,实际上做的却是另一套。要想真正在全国禁止这种行为,就应该从宫内做起,首先禁止宫中的女子女扮男装。”

齐灵公马上采纳了晏子的意见。

这不,一个月后,女扮男装的风气就在全国刹住了。

齐灵公身为一国之君,能采纳的晏子意见,及时纠正了自己的错误,真是难能可贵!

实际上,身为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给孩子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

同样的道理,作为领导者、老师,要想实现自己的主张,应该自己身体力行,做出表率作用,人们才能信服,才能跟着你行动。

古人云:上行下效,要让下不效,首先要上不行。

父母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父母今天的“行为世范”,就是孩子明天的“效仿榜样”。
只有父母以身作则,才能为孩子树立的榜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午玩什么游戏比较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