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现代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是谁的公司呢?

  1、济南高新区国际物流发展中心
  2、鲁商空港国际物流园项目
  3、海王医药现代化医药物流园项目
  4、济南综合保税区空港功能区
  5、中农批冷链物流智慧产业城项目
  6、中国云谷(平阴)玫瑰产业基地项目
  7、平阴城南物流智慧园项目
  8、商河联荷电子商务产业园招商项目
  9、商河县冷链物流建设项目
  10、商河县工业物流建设项目
  11、济南临港国际物流园项目
  12、济南大有仓储物流园项目
  13、济南经济开发区现代物流园项目
  14、济南家居物流小镇项目
  15、山东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平阴现代物流园区项目
  16、深国际·济南章丘综合物流港项目
  17、章丘现代工业物流中心项目
  18、济南传化泉胜公路港项目
  19、清区建工建材物流基地
  20、济南空港现代物流产业园项目

  济南高新区国际物流发展中心

  二、园区(或楼宇)概况
  济南高新区国际物流发展中心片区成立于2017年初,是济南高新区管委会贯彻落实济南市“四个中心建设”之一----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任务的重要载体。国际物流发展中心片区位于济南国际机场以南,承载物流产业的土地面积约90平方公里。紧邻济南遥墙国际机场、青银高速、济青高速、绕城高速、轻轨、小清河航道、高铁新东站,距济南市主城区约15公里。
  一是国际国内物流行业知名企业投资的物流项目,如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跨国企业企业等。
  二是智慧型物流项目:包括全方位管控的智慧物流项目、高度自动化和平台化的物流项目、挖掘新业务增长点的大数据物流项目。
  三是高附加值物流项目:如冷链物流项目、医药物流项目、设立大区结算中心的物流基地项目。
  四是集约用地型的物流项目:如按多层库房设计建设的物流项目。
  五是物流产业衍生的自动分拣设备制造等项目
  六是欧美先进制造业项目。
  三、产业发展基础或定位
  目前已经入驻普洛斯、丰树、巴夫洛、圆通等物流项目以及德国博世、大陆电子等制造业项目。京东、苏宁、唯品会、国美、瑞康医药等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投资的大区运营中心,世界最大的物流基础设施运营商美国安博投资的物流园区,菜鸟网络发起人及股东富春控股集团投资的综合性物流园区,以及顺丰投资的产业园区将在该片区征地建设,部分项目将在2018年内投产。安博、万科、国美、京东、苏宁等物流项目签约京东、苏宁、国美、唯品会、韩都衣舍等电商物流基地及大区运营中心项目投产后,济南高新区将成为山东省内最大的知名电商物流基地及大区运营中心聚集区 ,销售总额将接近千亿元。
  四、基础设施及配套情况
  园区满足水、电、气、通讯、道路等五通一平,区域内有医院、学校,多家连锁酒店,农行、齐鲁银行等多所金融机构,具备企业入驻,办公的条件。
  五、政府政策支持及服务
  1、济南高新区国际物流发展中心:为物流企业提供“店小二+保姆”式服务,包括协助企业完成项目选址、协助企业起草进区协议、协助企业办理土地规划建设手续、协助企业解决建设及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协助企业申报各类扶持资金。
  2、济南高新区投资促进中心:负责组织项目审核及签约,负责扶持资金审核。
  3、济南高新区国土规划建设局、财政局、科技经济运行局、市场监管局等:采取大部制服务模式、容缺受理模式等,高效率为企业办理企业登记及国土规划建设手续及管理服务。
  4、济南高新区临空经济区建设指挥部:负责国际物流发展中心所在的临空经济区统一规划、建设等综合性管理服务。
  5、济南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协调解决进区企业遇到的重大问题。
  6、济南市投资促进局:统筹协调和督查检查全市投资促进工作。
  7、政府扶持政策:《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邮政和快递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加快物流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十大千亿产业振兴计划的通知》、
  《济南高新区促投资稳增长20条政策措施(试行)》、《济南高新区促外贸稳增长20条政策措施(试行)》、《济南高新区聚人才稳增长20条政策措施》。
  联系人:赵儒林 联系电话:5

  海王医药现代化医药物流园项目

  山东海王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海王现代化医药物流园项目
  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89年,是国内医药产业领域具有全产业链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在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海王集团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模式,建设和谐企业,实现了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截止2016年底,海王集团实现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总纳税额超过10亿元,员工人数达到

  济南综合保税区空港功能区

  济南综合保税区空港功能区
  济南综合保税区空港功能区在济南国际机场跑道北侧区域,集陆港、空港、铁路枢纽于一体,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真正能做到“接纳东西南北、交流左右纵横”。 综合保税区具有五大主要功能:保税加工、保税物流、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虚拟口岸。
  航空为主导的产业:航空物流为主的现代物流业、航空装备制造业、航空租赁为主的现代融资租赁业、航空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区内代表性企业有:太古航空、翔宇航空、艾诺仪器、鲁商国际、中邮物流、越海物流、万科物流、普洛斯物流等。
  四、基础设施及配套情况
  济南综合保税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地理优势。“近水楼台”的空港优势、发达的的高速公路网络枢纽、重要的的铁路运输网络节点。一是作为省、市的新旧动能转化先行启动区,二是位于黄河新区的东部龙头部位的核心区,三是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运行的的两大引擎之一。“空、水、铁、公、邮”五式联运的优势,使得我们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发区中独树一帜。
  五、政府政策支持及服务
  除了综合保税区通用的保税、免税、退税政策和外汇管理政策以及特殊的海关监管、检验检疫政策外,还有可执行高新区管委会《济南高新区促投资稳增长20条政策措施》,根据综合保税区的具体情况制定了《济南综合保税区促外贸稳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结合临空经济的特点,正在进一步修正更新促外贸稳增长政策,另外着力研究航空扶持政策,大力推进航空相关产业的发展。
  联系人: 王磊 联系电话:0

  中农批冷链物流智慧产业城项目

  中农批冷链物流智慧产业城项目
  中农批冷链物流有限公司(简称中农批冷链)成立于2015年,是中国农批旗下唯一一家冷链物流骨干网络运营企业。按照搭平台、构网络、建体系的经营思路,倾力打造全国农产品流通网络。秉承服务三农、保障民生、平抑物价、食品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成为全球农副产品物资调配者,国际化、全球化的农业供给侧改革践行者。
  以冷链物流平台为支撑,以食品安全溯源体系为保障,以电子商务和供应链金融为抓手,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建立现代化、多功能、一站式农产品冷链物流智慧产业园。项目建设总建筑面积21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智能化多温层冷藏中心、一站式展示交易中心、电子商务双创中心、城市物流共同配送中心、会展中心、安全食品智慧谷及生活配套设施。
  四、行业及财务分析
  项目建成后,通过产业带动,每年至少为当地带来直接和间接税收5亿元。农副产品的产量将会提高30%以上,价格将会提高15%左右,给当地农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平阴县城南物流智慧园项目

  平阴县城南物流智慧园项目
  该园区位于县城南,105国道以西。该园区由山东交运集团建设,总用地约1207亩,分两期进行,第一期427亩,第二期约600亩。该园区力求高起点、高标准、专业化、智能化,充分整合现代物流、商贸行业、电子商务等功能,使各物流企业互通有无、互补短板,物流产业与工业产业之间协同发展、合作共赢,使各产业资源在这个平台上整合、增值,达到资源优化的效果,形成现代服务业的强大基础,切实为当地优势产业提供仓储、配送、3PL、供应链、冷链等综合智慧物流服务,打造平阴县创新驱动、产业协同的示范园区,推进县域经济实现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
  三、产业发展基础及定位
  该园区是以商贸物流为载体,建成后可成为交易、仓储物流、信息交流、电子商务、行业会展、文化休闲、餐饮娱乐以及生活购物为一体的复合型专业市场集群,是带动平阴西部三产发展的龙头项目和辐射鲁西南的商贸“中转站”。
  四、基础设施及配套情况
  该园区位于县城南, 105国道以西。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园区内水、电、气、暖基础设施完善。园区内部具备加油、加气、充电、停车等服务功能。同时配套建设办公、住宿、商铺等用房。
  五、政府政策支持及服务
  执行平阴县优化环境加快发展扶持政策的通知(平政发[2017]3号),另外政府对入驻企业商务注册、税务办理、立项环评等实行一站式跟踪服务,对企业的产业扶持、财政奖励或补贴积极对接上级政策,实行“一事一议”。
  联系地址:济南市平阴县府前街35号
  联 系 人:张箭、赵学民
  邮  编:250400
  联系电话:0531―,

  商河县冷链物流建设项目

  商河县冷链物流建设项目
  该项目位置位于商河县经济开发区北区,新京沪高速公路出口以东3公里,国道340线以南,东距省道240线5公里,北距德龙烟铁路商河站12公里,距济南国际机场50公里,距济南市区70公里,距济南新东站75公里,距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95公里。
  项目选址地块为工业用地,面积300亩,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区内基础设施实现“八通一平”(道路、电力、电讯、有线电视、供水、雨水、污水、供气和场地平整)。其中,现有110KV变电站一座,日供水量3万吨,日处理污水

  商河县工业物流建设项目

  商河县工业物流建设项目
  该项目位置位于商河县经济开发区南区,清源街以南,力源街以北,玉凯路以西,玉皇路以东,距京沪高速公路出口
  附件:项目区规划图

  济南临港“国际物流园”项目

  济南临港“国际物流园”项目
  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西至东绕城高速公路、东至西巨野河、南至胶济铁路、北至济青高速公路,规划用地总面积约69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总面积约31平方公里。开发区位于济南市四个中心建设的核心区域,是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的先行区,主导产业为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电子信息、高端物流等产业领域。
  “济南临港国际物流园”是开发区依托区位、交通等资源优势而设立的高端国际化物流产业园区,位于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核心区,邯济铁路综合货运站以南、春晖路以西、虞山北路以北、春暄路以东,总用地面积约5000亩,用地性质为仓储物流用地,园区主要引进国际、国内大型高端物流仓储企业入驻,企业参加国有土地招拍挂取得土地使用权。
  1、区位交通:园区位于济南都市圈发达交通网的最核心地带,选址毗邻济南高铁新东站、济南董家货运场站、济南遥墙国际机场、济广高速和小清河内陆水运航道,西接绕城高速、市区路网和地铁,南依国道309线、省道327线、青银高速、济莱高速和胶济铁路,形成了完善的空运-高速-国道-省道-市道-铁路-内河-海路航运等多种运输方式联运网,区位和交通优势无可比拟。园区距龙奥大厦约20公里,驾车约30分钟,距高铁客运新东站约10公里,驾车约15分钟,距机场约16公里,驾车约20分钟。
  2、配套服务:园区达到水、电、天然气、道路、通信、网络、供暖、排水、污水处理及地面平整九通一平。
  园区生活配套设施完善,周边大型超市、商场、银行网点众多;近距离内有大型住宅小区,五星级喜来登酒店、鸿腾国际大酒店;周边山东大学、山东协和学院等高等院校云集,可为入园企业提供人才支持;园区周边有山东省立医院东院、市立三院等医疗机构。
  3、产业聚集:济南是山东省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工业基础雄厚,优势企业众多,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区域位置优越,交通便捷,位于济南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是济南市打造“四个中心”中物流中心的的重要布局,具有物流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依托优越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可实现铁路、航空、公路立体化货运服务。园区已有民生电商、申通快递公司等相关企业入驻,近距离内有新加坡普洛斯公司、新加坡丰树公司、零点物流园、山东瑞康医药物流公司、圆通速递公司等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
  4、政策支持:开发区根据入园企业税收、科技含量、产业带动作用等实际情况,采取“一事一议”的原则给予企业扶持政策。符合要求的入园企业可享受国家、省、市、历城区制定的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相关政府引导基金政策。
  联系电话:;0531—
  公司网址:.cn/

  深国际·济南章丘综合物流港项目

  深国际·济南章丘综合物流港项目
  深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为深圳市国资委下属企业、上市集团。集团为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红筹公司(股份代码:

  济南传化泉胜公路港项目

  济南传化泉胜公路港项目
  二、园区(或楼宇)概况
  济南传化泉胜公路港项目由济南传化泉胜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其股东为:传化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泉胜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其中传化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占股60%,山东泉胜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占股40%。
  园区位于济南市区北部的天桥区,308国道的南侧,梓东大道西侧,裕兴路以东,在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内。

  公路交通:周边有京沪、济青、绕城、青银高速,以及国道308、309、220、104,交通条件优越。
  铁路运输:周边有京沪、胶济、济邯等重要铁路,建设完成的园区铁路专用线工程通过扩建桑梓店编组站接入国铁路网,为入园企业提供便捷的铁路运输条件。
  与主城区的连通:东有黄河公路大桥,西有京福高速黄河公路桥与市区连接,并有泺口浮桥(在此建设穿黄河隧道)、建邦黄河公路大桥直接连通市区。
  三、产业发展基础或定位
  项目立足济南、服务山东、辐射华东华北,秉承“以物流枢纽带动产业物流集聚,集约化促进多产业联动共赢”的理念,配套完善、优质的一站式物流服务,以先进技术和模式推进物流产业发展水平,改善传统物流场站“小、散、乱、差、弱”的现状,创建济南物流金名片,构筑全国枢纽公路港。
  传化公路港作为全国知名的公路物流平台整合运营商,具备丰富的运营经验、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业内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基于“公路物流平台整合运营商”的定位,济南传化泉胜公路港将充分利用自身的管理优势、品牌优势和服务优势,吸引第三方物流公司、大型仓储企业、社会车辆在平台内经营,并形成“车源”和“货源”的集聚效应,为周边近10000家工商企业提供“一站式”的物流服务与支持。上游供应链客户:石横特钢、永锋钢厂、皇冠油墨、保龄宝、裕兴化工、佐田氏、玛钢、京东、苏宁、OFO;运力提供客户:东风、重汽、大运;下游运力客户:永昌物流、华美达、奔腾物流、顺托物流等。除此之外,与中国石化、中国电信、中国工商银行、山东高速、一汽东风、天合光能、江淮、德邦等形成合作关系。
  四、基础设施及配套情况
  济南传化泉胜公路港由济南传化泉胜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建设,占地390亩,建筑面积约

  长清区建工建材物流基地项目

  济南市长清区建工建材物流基地项目
  二、园区(或楼宇)概况
  该项目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归德街道办事处工业园,园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北接长清区主城区,东临长清大学科技园,设有济广高速公路(G35)长清入出口,周边10公里范围内有京福高速公路(G020)和济广高速公路(G35)四个入出口,220国道和104省道、105省道和即将规划建设的济南市大三环快速路穿过园区。该园区是济南建筑产业化示范区和山东省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区,拥有一批国内知名建筑施工、建工建材、整体厨卫、家居装饰等生产经营企业,拥有一大批生产经营管理人才,建工建材、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基础好、潜力大。
  三、产业发展基础或定位
  目前园区内已入驻济南齐兴住工、山东汇富建设科技、山东美好住宅产业化基地、山东豪诺医药物流等五十余家企业,仅建筑产业化部品构件产能达200万立方米,占济南市全部产能的70%以上,覆盖省内外市场。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房地产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升,新型建工建材五金家居行业市场前景良好,一大批建工建材、家居厨卫研发设计、生产加工、仓储配送、电子商务企业乘势而起,建设建工建材物流基地,吸引相关企业集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该项目拟占地面积2000亩,总投资150亿元以上,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上,建设以建工、建材、五金、厨卫、家电、家居等集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加工、仓储、配送、展销于一体,线上线下相结合、产城融合发展的建工建材产业集聚区,拟引进各类建工、建材、家居、五金、家电等生产加工、仓储、物流企业200家以上,年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税金10亿元以上,就业2万人以上。
  四、基础设施及配套情况
  该基地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归德街道办事处,北与文昌街道办事处接壤,南邻归德街道工业园长兴大道,东临220国道,西接长清黄河大桥连接线,全部为工业或物流建设用地,占地面积2000亩以上,园区主要道路、供电、供水、天然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
  五、政府政策支持及服务
  政府可以提供有关建筑产业化、特色小镇、智能制造、节能环保、工业厂房、平台建设、电子商务、人才支持等支持政策;提供政府一站式审批服务,包括商务注册、税务办理、土地招拍挂的一般工作流程等;其它增值服务,如财务管理服务(审计、评估、咨询)、法律服务等。
  联系人:朱孝勇、刘安利
  微信公众号:长清经信

  济南空港现代物流产业园项目

  济南空港现代物流产业园项目
  普洛斯物流集团作为全球领先、亚洲最大的物流仓储设施提供商,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物流仓储平台设施和设施管理服务,拥有一流的仓储设施设计、建造及开发技术和经验,且拥有庞大的客户资源,已为众多全球知名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建造并出租仓储设施。截至2017年5月31日,普洛斯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的资产价值超过400亿美元,在中国的38个市场已经投资建造了252个现代化的物流园区。总建筑面积达到2880万平方米,其中完工物业建筑面积约1760万平方米,计划开发1120万平方米。普洛斯是全球领先的现代物流设施提供商,普洛斯410亿1美元资产包括5,500万平方米的物流基础设施,遍及中国、日本、美国和巴西。
  济南空港现代物流产业园项目由普洛斯物流集团与济南产发集团共同开发运营。项目位于济南市章丘区机场北路以东,S321以北。总占地面积约1726亩,总建筑面积773,002平方米。一期占地面积405,293平方米(约608亩),建筑面积282,440平方米;二期规划1,118亩。项目地理位置优越,毗邻济南遥墙机场,紧邻高速公路,是服务济南城市配送、辐射山东区域物流配送、连接华北与华东的重要物流节点。(项目规划图见附件)
  四、行业及财务分析
  2015年7月3日,中共济南市委召开十届八次全体会议,研究确定了济南市发展的战略定位,即积极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四个中心”),建设与山东经济文化强省相适应的现代泉城。济南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以“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作为具体实践,深入分析现实基础,科学确定目标定位,积极创新工作路径,努力实现发展新跨越。济南市委十一届三次会议提出:“做好物流发展专业规划、建设一批大型物流园区,引进国内外知名去留企业、提升济南物流业辐射带动能力”。2017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吸引知名物流企业在济南发展”。
  项目位于济南市最具经济活力及发展潜力的东部地区,紧邻空港,是开发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园的绝佳地理区位,是济南市“物流中心”建设的标志型、引爆型大型物流项目。
  1、项目类别:新建
  2、合作方式:合作。
  3、一期开发计划:
  2018年1月,签署投资协议;
  2018年1季度,签署土地出让协议;
  2018年2季度,开工建设;
  2019年2季度,竣工投入运营。
  联系人:许凯 联系电话:



数字农业以农业数字化为发展主线,以数字技术和农业的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以“信息+知识+智能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中国正进入加快发展数字农业的新阶段,农业的数字化为区块链应用提供“土壤”。

通过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的有效结合,区块链能够打造通畅、可信、透明的农产品流通链,解决数字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产供销及农业保险信贷等难题,为数字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目前,农产品安全质量溯源是区块链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领域之一;农产品供应链领域的区块链应用通常由大型平台主导;农业金融领域的区块链应用模式分为基于电商数据打造区块链金融服务系统和区块链农权抵押借贷系统;区块链在农业保险领域的实践通常以溯源系统为基础。

2025年,我国农业数字经济规模将接近1.3万亿元。借助数字农业的万亿生产规模,区块链应用有望实现重要突破。“区块链农业园区”将成为未来区块链在数字农业领域应用的主流模式。

出品|01区块链&数字资产研究院

一、数字农业成农业发展新趋势

数字农业以农业数字化为发展主线,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和农业的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以“信息+知识+智能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数字农业的发展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组织结构优化,使农业整体的产业竞争力大大提升。

(一)发展数字农业成全球共识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快应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方兴未艾。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将数字农业作为重要的战略发展方向,相继推出数字农业相关发展计划,努力构筑数字农业发展先发优势。据国际咨询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s预测,到2025年,智慧农业全球市值将达到683.89亿美元,发展最快的是亚太地区,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到14.12%。

表1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数字农业发展计划


资料来源: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农业的数字革命已经到来》,01区块链整理

(二)中国进入加快发展数字农业的新阶段

1、数字农业发展受到国家战略性支持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是举国发展的重大战略,数字农业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基础,其发展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目前,农业农村部正推进数字农业建设试点,在全国开展了苹果、大豆、棉花、茶叶、油料、橡胶6个品种的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试点,并已批复建设数字农业试点县13个。

2015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已经提到要发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方向。同年12月,农村农业部(原农业部)发布《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主要目标、具体措施和重点发展领域,并指出未来5-10年内,将完成农业数据化改造。农业农村大数据的不断完善为数字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2020年1月20日,农业农村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数字农业发展规划()》,指出当前及“十四五”时期是推进农业数字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顺应时代趋势、把握发展机遇,加快数字技术推广应用,大力提升数字化生产力,抢占数字农业农村制高点。

2、数字农业发展的“土壤”正在形成

目前,中国已经处于大规模数字化转型时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31.3万亿元,位居世界前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34.8%。

同时,数字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已经具备。根据工信部数据,2019年我国行政村光纤和4G网络通达比例均已超过98%;数字农业领域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遥感学科群、国家智慧农业创新联盟已经建成;新的产业形态也不断涌现,《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显示,2019年,我国县域电商零售额为30961.6 亿元,占全国网络零售额的 29.12%,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 2693.1亿元。

(三)农产品流通问题制约中国数字农业发展

农产品流通指农产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全过程。通畅、透明、可信的农产品流通体系能够增强农业生产活动中各参与主体间的协作效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数字农业发展。目前,由于我国农产品产业链条长、生产分散,导致农产品流通效率低下,严重制约数字农业发展。

我国农产品产业链条环节复杂、参与主体众多,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需经历种植/饲养、加工、运输和销售等众多环节。整个产业链的参与主体包括生产者、批发商、加工商、仓储服务商、承运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等不同参与主体,且整个农产品产业链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特征。这导致整个农业品流通过程繁杂、流通时间漫长,各参与主体间信息不完全对称,流通效率低下,进一步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农产品产供销不平衡问题及农村地区贷款难问题。

二、“区块链+数字农业”应用场景:区块链为数字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目前,农业已经成为国家重点鼓励的区块链应用领域,据01区块链不完全统计,2020年上半年,国家已经发布7部“区块链+农业”相关政策。

区块链作为促进数字农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农业数字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又将进一步促进数字农业的发展。区块链凭借其分布式存储、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等特征,通过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的有效结合,能够解决数字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产供销以及农业保险信贷等难题,为数字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表2 2020年国家发布的“区块链+农业”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01区块链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实现从田间到舌尖的全流程监督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餐桌上的瓜果蔬菜、鸡鸭鱼肉等的质量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田间到舌尖,农产品经历了种植/饲养、加工、运输和销售等多个环节,毒大米、农药残留等问题频频出现,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产生信任危机。

建立有效的农产品溯源体系,保证整个农产品整个来源去向透明、可追踪是保证其质量安全的基础。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问题一直是政府部门的关注焦点。2016年6月,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全面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应用,建立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但传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需经历多个环节,农产品数据、生产商数据、供应商数据、加工商数据和物流信息等不同环节的数据通常存在数据壁垒,未能实现有效地共享,整个农产品的产业链条未实现公开透明。即消费者对生产者使用的农药、化肥以及加工过程使用的添加剂和运输过程中的保存情况等相关信息难以掌握。

第二,传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为中心化系统,即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依赖于某个机构或企业。2017年6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上线运行,但由于该平台采取试点运行的方式,在一些重点品种、大型企业和特定区域等试点展开,目前全国尚未形成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仍维持分行业、分地区溯源的现状。即不同的行业或地区采取不同的中心化的溯源系统。这将产生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是中心化溯源系统,一旦系统存在漏洞,农产品相关数据可能面临被篡改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各个溯源系统由于模式不同,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体系壁垒,导致数据难以进行共享。

区块链具有分布式存储、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征。以农作物为例,通过将种植过程、加工过程、存储过程、运输过程及销售过程中的相关数据上链存储,可以实现农产品从种植到消费的全链条的透明化监管,且相关数据一旦上链,便难以进行篡改,进一步保证了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和安全性。消费者通过扫描条形码、二维码等身份标识便可以查询农产品的原产地、施肥用药情况、化学成分等核心信息,从而建立了对农产品的信任。同时,在基于区块链的溯源系统中,监管部门作为节点参与其中,由于各个链条的数据被相关责任主体进行数字签名并附上了时间戳,农产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监管部门可以将责任追溯到相关主体。

此外,区块链通过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构建了统一的规则体系,打破了各经济主体间的体系壁垒,使得各经济主体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有助于加快全国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的构建。

图1 传统农产品溯源系统和基于区块链的农产品溯源系统对比


(二)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实现从农户到消费者的供需透明化

农产品供应链包括了农产品的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阶段,涵盖了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等多个环节。在农产品供应链中,参与主体包括农业生产者(农户、合作社、生产基地)、农资企业、分销商(批发市场、大型批发商)、零售商(超市、农贸市场等)、监管机构和消费者等,这些参与主体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不同角色参与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阶段。农产品供应链将各参与主体彼此间产生的商流、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整合,建立了从农产品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到消费者的链式网络。

图2 农产品供应链流程图


资料来源:《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现代农产品供应链》、01区块链

从农产品供应链的构成来看,一方面,整个供应链环节众多,且各个环节通常还包含各自的子环节,链条长而复杂;另一方面,农产品供应链参与主体较多。具体来看,农产品供应链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各参与主体间信息不对称导致产销不平衡。整个农产品供应链条长而复杂,各类信息分散保存在不同环节,由于参与主体彼此间为简单的买卖关系,相互之间未建立信任关系。为维护自身利益和保障信息安全,各参与主体通常不愿进行信息共享,因此,农业生产者并非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进行合理生产,分销商并非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进行合理采购,他们通常以个人主观意志为基础进行生产、采购,从而造成产供销不平衡。

第二,各参与主体间信息不对称造成整个农产品供应链运转效率低下。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环节众多、参与者众多,各参与者之间进行着复杂的多流合作,但由于各参与主体间信息不对称,相互之间产生的商流、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无法实现可信地流转,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管理成本较高,从而导致运转效率低下。

基于区块链的农产品供应链系统不仅有助于实现产供销平衡,而且能够大大提升供应链整体的运转效率。

首先,利用区块链分布式记录和存储的特性,可以将农业生产者(农户、合作社、生产基地)、农资企业、分销商(批发市场、大型批发商)、零售商(超市、农贸市场等)、监管机构和消费者农产品供应链的参与主体链接起来,整个供应链上的所有数据由各参与主体共同验证和维护,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透明化,能够有效解决各参与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各参与主体能够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进行生产、分销和销售,从而保证了产供销平衡。

其次,在基于区块链的农产品供应链系统中,非对称加密技术和时间戳技术保证了交易过程中数据的安全性和唯一性,各参与主体基于可信数据建立了彼此间的信任关系,利用智能合约,交易双方的承诺又可实现自动执行。具体来说,基于区块链的农产品供应链系统可实现商流、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可信流转,同时当交易双方达成共识后,即可触发合同的自动执行,这将大大降低供应链的管理成本。

(三)农村金融:缓解农村地区贷款难问题

目前,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正持续扩大,金融覆盖形式不断创新,但农村金融仍存在农村金融服务供给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的矛盾,融资难仍是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问题。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2020年一季度末,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仅占各项贷款余额的3.46%。

由于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目前,农村地区借款人主要以林木、林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等资源或资产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贷款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贷前信息搜集成本高;二是贷中抵押物的流转难以实时监控;三是贷后持续跟踪管理难度较大,风险较高。

之所以存在以上问题,主要是因为农户以农权作为抵押进行贷款的流程涉及银行、林业以及国土等不同参与主体,但由于银行与林业、国土等农权主管部门之间无信任关系,且农权信息属于敏感信息,各参与主体间一般不会进行相关信息共享,各参与主体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因此银行难以开展风险评估,向农户发放贷款意愿较低;此外,由于农权资源难以数字化,形成数字资产,在各参与主体间实现流转。因此,为保障农权信息的安全性,不同地区或机构的农权抵押业务通常需建立多套系统,导致部署成本过高,协调难度加大,银行难以实时监控。

201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推动新技术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应用推广,积极运用区块链等技术,提高涉农信贷风险的识别、监控、预警和处置水平。

区块链使信任从对“人”的信任转化为了对“技术”的信任,各经济主体之间的信任关系建立在“机器信任”之上,因此,区块链建立了“无需任何可信第三方”的信任机制,解决了银行和林业、国土等农权主管部门之间的信任关系。区块链的加密算法、多方安全计算等隐私加密和隐私计算技术,还可以解决数据在共享和流通过程中的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

同时,区块链能够将林木、林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等资源或资产数字化,在各参与主体间进行可信流转,银行作为其中的一个参与节点,可以对其进行实时监控,能够有效降低银行的放贷风险。

(四)农业保险:使灾损评估更加合理、理赔效率更高

我国农业灾害多发,农业保险是保障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国家高度重视农业保险的发展。根据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和林草局2019年9月发布的《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2年,基本建成功能完善、运行规范、基础完备,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农户风险保障需求相契合、中央与地方分工负责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但目前,农业保险仍存在灾情数据掌握不准确、灾损评估方法不合理、理赔时间较长等问题,导致农业保险的赔付效果大大降低。

在传统的农业保险中,农户投保之后,保险公司便不再和农户进行联系,直到发生保险事故,被保险人申请赔偿。以农牧业为例,由于保险公司并未对整个养殖过程进行监管,通常难以确定事故发生的具体环节,也难以确定相关事故数据的真实性。通过将区块链应用于养殖的整个过程,利用区块链的分布式记录和存储、非对称加密和可追溯等特征,可以保证养殖数据的透明化和真实性,同时还可以对各个养殖环节的数据进行追溯,有助于保险公司掌握真实的灾情数据,合理评估灾损。

同时,利用智能合约,还能够使农业保险赔付更加智能化,一旦灾难发生原因在保险责任范围内,系统将制动出发智能理赔合约,能够大大缩短理赔时间,提高理赔效率。

三、“区块链+数字农业”实践情况:打造可信农产品生产流通链

(一)区块链+农产品安全质量溯源: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

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是是最早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农业场景,也是应用最多的场景。目前,阿里巴巴、京东、华为等巨头公司以及以趣链科技、纸贵科技等为代表的区块链技术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均已开展区块链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领域的应用。他们通过结合联网等技术手段,利用区块链的分布式记录和存储、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点,防范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假冒伪劣商品。

在这一领域,技术提供方通常选择“自上而下”的合作模式,即通过与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合作,和政府共同推动区块链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领域的应用。

案例分析:蚂蚁区块链为五常大米打造“区块链身份证”

五常大米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打着“五常大米旗号”销售假米、五常大米掺杂假米等问题屡见不鲜。为解决五常大米掺假售卖问题,黑龙江五常市政府与阿里巴巴旗下天猫、菜鸟、阿里云及蚂蚁金服达成合作,五常大米引入了蚂蚁金服区块链溯源技术,为五常大米打造了专属“区块链身份证”。

用户打开支付宝扫一扫,扫描五常大米的专属“区块链身份证身份证”,就可以看到这袋米从种植地、种子信息、施肥情况到物流等全过程的详细溯源记录。而且源头的质量监测由五常市质检部门负责,“一检一码”,有效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

具体来说,首先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一物一码”标识,然后将大米从种植到消费的全流程信息记录在区块链上,确保了商品的唯一性。同时,从种植到销售,每一环节的参与主体(五常大米生产商、五常质量技术监督局、菜鸟物流、天猫等)都以自己的身份(私钥)将信息签名写入区块链,信息不可篡改,身份不可抵赖。消费者或监管部门可以从区块链上查阅商品流转过程中的全部信息,从而能够实现“一物一码”的正品溯源。

图3 蚂蚁溯源链技术架构图


资料来源:蚂蚁金融科技官网

(二)区块链+农产品供应链:以大型平台为主导

农产品供应链具有“链条长、环节复杂、参与者多”的特点。将区块链应用于农产品供应链的前提是,能够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和所有的参与者连结起来,形成完整的供应链。目前,区块链在农产品供应链领域的应用主要由大型平台主导,阿里巴巴、华为以及以中农网代表的农产品电商平台均在进行相关探索。

案例分析:中农网构建的“区块链+茧丝全产业供应链平台”

茧丝产业上游生产商单体规模小且分散,整条茧丝供应链较长,供应链参与者相互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整条供应链运转效率低下,不仅各参与者之间的交易成本过高,而且在现实交易中经常发生买卖双方其中一方人为的毁约现象。

图4 茧丝全产业供应链


资料来源:《中农网区块链服务平台白皮书》

中农网是农产品B2B垂直电商平台,为解决茧丝产业面临的痛点问题,中农网推出了“区块链+茧丝全产业供应链平台”,覆盖了下单、生产、加工、仓储、结算、出口等全茧丝产业链,解决了各环节参与者间的信息不对称,不仅实现了产供销的平衡,而且能够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转效率,减少违约现象的发生。

(三)区块链+农村金融:银行牵头进行实践

在“区块链+农村金融”领域,银行是主要的参与主体,其相关实践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基于电商数据打造区块链金融服务系统,通过将区块链与电商供应链相结合,在充分挖掘和利用农行涉农电商数据的基础上,向电商供应链的法人客户提供完整的电商融资服务;另一种是区块链农权抵押借贷系统,银行通过和林业、国土等农权主管部门合作,利用区块链解决彼此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案例分析: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贵州省区块链农权抵押贷款系统”

该系统由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牵头组织开发,整体部署在贵州省金融城域网上,其中金融机构已全部连通金融城域网,各农权主管部门可通过此前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与中国电信合作开发的小微接入平台以VPN的方式汇聚接入。

农权抵押贷款应用的每一个联盟链共包含三类账本节点,人民银行节点负责联盟链管理、各类农权抵押贷款业务数据统计监测,商业银行负责按照规范的流程开展农权抵押信贷业务并维护分布式账本,农权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产权审核、产权状态管理等操作并维护分布式账本。农权资产的产权确认、产权抵押及变更等关键流程均按业务规则在各参与节点间自动执行,相关数据均在对应的账本节点同步更新,数据实时生效,确保交易流程可追溯、数据无法篡改、信息透明,有效防止多头抵押。

(四)区块链+农业保险:以溯源系统为基础

目前,国内已有多家公司开展区块链在农业保险领域的实践应用。具体的应用模式是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基于区块链不可篡改等特征,构建覆盖整个农产品产业链的溯源系统。

案例分析:安华农险推出的区块链肉鸭养殖保险

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安华农险”)是一家全国性农业保险公司。安华农险推出的商业性区块链肉鸭养殖险,以“区块链+农业保险”模式破解了困扰家禽养殖保险承保难、查勘难、理赔难等行业痛点。

在养殖过程中,由于肉鸭活体规模大,无有效标识,面临承保数量难以精准量化,而且肉鸭生长周期短,从喂养到屠宰只有45天,信息传导易滞后、难以实时掌握,工作人员需要查勘多次,这致使保险机构的理赔成本过高、理赔周期较长。

安华农险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养殖的整个过程,参与区块链保险业务的龙头企业、养殖户、保险公司等在区块链系统上各有操作权限,承保标的的实时死亡数量都将被记录到区块链数据库中,实时死亡数量由参与区块链保险业务的各个主体共同维护和验证,保障了实时死亡数量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此外,智能合约实现了灾损的自动理赔,一旦家禽死亡原因在保险责任范围内,数据库将会自动触发智能理赔合约,使整个理赔周期大大缩短。

图5 区块链+养殖业保险理赔流程


资料来源:安华农业保险公司官网、01区块链

四、“区块链+数字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目前,区块链技术在数字农业领域已经出现一些落地应用,但农业区块链大量应用和普及之路尚远。区块链技术和农业的融合发展仍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一)农业数字化程度较低,区块链发展“土壤”不充分

数字化是区块链发展的前提,区块链提供了新的数据记录方式,但只有拥有数据才能让数据记录方式发挥作用。目前,农业数字化发展总体滞后,发展过程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根据《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相关数据,2018年,农业数字经济占农产品增加值的比重仅7.3%。

第一,实现农业数字化的基础设施薄弱。目前,我国农情仍是“大国小农”,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我国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小农户的经营模式导致农业产业链条分布分散、集约化程度低,从而致使数据资源分散,数据获取能力较弱。我国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刚刚起步。且农户受限于知识水平及对新事物的接受水平,通常对新型数字技术接受水平较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数字技术与农业的融合速度。

第二,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落后。发挥区块链在数字农业领域的应用作用通常需要将其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目前,我国的创新能力不足,相关技术研发滞后。农业专用传感器缺乏,农业机器人、智能农机装备等适应性较差,作用效果有限。

(二)区块链技术发展尚未成熟,难以实现大规模应用

目前,区块链技术尚未达到成熟阶段,在数据存储能力、通用性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之处。目前,区块链尚未形成一定的应用规模,整体应用处于探索阶段。

在区块链网络中,参与节点数量众多,且每个节点均拥有记账权,所有的交易结果和支付记录都要同步到全网节点,这不仅使交易处理需消耗较高的计算资源,花费较高的时间成本,而且导致数据的冗余备份量大,存储空间消耗较多,随着时间推移,区块链系统对数据存储大小的需求也将持续增大,在处理以几何倍数增长的企业数据时这一趋势增长将更为明显。

此外,区块链在应用过程中需要适应多样化的业务需求,进行跨企业业务链数据的共享。目前的区块链系统大多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编程语言、共识机制和隐私措施,难以满足“跨链”要求,适应不同的场景需求。

(三)“区块链+数字农业”领域复合人才的缺失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家政策的鼓励,部分大学生开始返乡创业,但农业的经营主体大部分仍旧是年龄偏大、知识水平有限的群体,他们对互联网技术的了解和应用尚处于较低水平,对区块链等新型数字技术更是了解有限。因此,要实现区块链在数字农业领域的发展,专业的人才储备是关键。

目前,区块链技术门槛较高,人才十分紧缺,当前既懂区块链技术又热爱农业的复合型人才则更为缺乏。专业人才的缺失是“区块链+数字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大挑战。

区块链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广度和深度虽有所欠缺,但区块链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正逐渐受到政府部门重视,未来,随着农业数字化程度的加深,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规模、应用场景等将逐步扩大,发展模式也将进一步改变。

(一)2025年,区块链在数字农业领域的应用规模将实现重大突破

长久以来,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生产分散、产销分离、产业链条长的问题,导致农产品流通效率低下。区块链技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剂良药”。区块链技术天然契合农业发展生产分散、参与者众多的要求,越是产业链条复杂、涉及多方参与的领域,区块链的作用就越大。目前,限制区块链在农业领域应用的主要原因是农业数字化程度较低。

然而,数字农业发展已经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根据《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25年,预计农业数字经济占农业增加值比重将从2018年的7.3%增长至15%。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8年我国农业增加值为6.473万亿元,假设农业增加值年增长率取年的年均增长率4.1%,2025年,我国农业增加值将达8.576万亿元,农业数字经济规模将接近1.3万亿元。借助数字农业的万亿生产规模,区块链应用有望实现重要突破。

(二)构建“区块链农业园区”将成“区块链+数字农业”发展的主流模式

目前,“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农情,农业产业链条长、生产经营分散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由此造成我国数字农业发展基础薄弱、数据资源分散。实现农业数据有效整合的难度较大,数字农业发展面临困境。构建产供销一体的数字化农业园区,实现从生产、管理到物流、销售的全链路数字化升级是发展数字农业的重要解决方案。相关实践也已经陆续展开,阿里巴巴的“盒马村”已相继落户上海、广东等地,华为的智慧农场也开始在青岛进行实践。

数字化农业园区的发展将为区块链的实践应用提供“丰沃的土壤”,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够进一步保障数字化农业园区内的整个产业链条更加健康、高效率地运行,能够大大提高各参与者之间的协作效率,实现整个链路各个环节地高效协作。同时还能实现整个产业链条的公开、透明,使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有迹可循。“区块链农业园区”将成为未来区块链在数字农业领域应用的主流模式。

(三)乡村治理、农村产权交易等将成为重要应用场景

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是数字农业发展的保障,对实现区块链和数字农业的融合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目前,数据的缺失严重制约了乡村治理工作的展开,长期以来,一些农村地区缺乏基础资料的留存归档意识,忽视了对历史资料的长久保存。随着村级综合服务信息化水平,农村地区逐步实现信息发布、民情收集、议事协商、公共服务等村级事务网上运行。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数据的存储、共享和分发,能够有效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和透明性,消除乡村治理工作过程中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乡村治理效率。

此外,农村产权交易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实现农村产业循环,加速农村要素资源流动,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通过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农村产权交易电子合同签署及存证,可以保证签署主体身份真实有效、签署时间客观真实。未来,农村产权交易也将成为区块链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农现代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