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行有风险管理上的需求,请问国内哪家公司在银行系统的风险管理上比较专业?

资本市场:是指以期限在1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融通交易活动的场所,又称长期资金市场。广义的资本市场包括两大部分:一是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另一个是有价证券市场,包括中长期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狭义的资本市场专指发行和流通股票、债券、基金等有价证券的市场,也称证券市场。

发行市场:一般指一级市场,本章中指证券发行市场,是发行人向投资者出售证券的市场。一级市场或发行市场与证券流通市场相辅相成,构成统一的证券市场。证券发行市场通常无固定场所,是一个无形的市场。

流通市场:是已发行证券进行转让的市场,又称“二级市场”。流通市场一方面为股票持有者提供随时变现的机会,另一方面又为新的投资者提供投资机会。与发行市场的一次性行为不同,在流通市场上股票可以不断地进行交易。

公募发行:是指向广泛的非特定投资者发行证券的一种方式,由于涉及众多投资者,为保障其合法权益,政府对公募发行控制极为严格,公募证券可以上市流通,流动性很强。

私募发行:是指仅向少数特定投资者发行证券的一种方式,也称内部发行,非公开发行或定向增发。发行对象一般是与发行者有密切关系的投资者,例如公司老股东或发行人机构自己的员工,与发行人有密切往来关系的企业等。发行人的资信情况为投资者所了解,不必向社会公开内部信息,也没必要取得证券资信级别评定,但其发行能否成功仍与市场状况有直接关系。

直接发行:是指发行人不通过证券承销机构自己发行证券的一种方式。

间接发行:又称承销发行,指发行人不参与,而是委托给一或几家证券承销机构承销的一种方式。

证券交易所:是二级市场的组织方式之一,是专门的,有组织的证券买卖集中交易的场所。这是由经纪人,证券商组成的会员制组织。交易所需经过政府监管部门批准才能成立,并有一套具有法律效应的完备的组织章程和管理细则。交易所必须在指定场合公开营业,一切交易必须在场内公开作价成交,并向顾客每天公布交易的证券种类,证券行市,金额数量等情况。

隐性成本:主要是价差和信息成本。决定价差成本的因素主要是影响证券流动性的因素,如证券质量,交易机制等。决定信息成本的因素主要是信息透明度。

问:区分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金融工具

答:货币市场是指以短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的,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资金融通市场。反之就是资本市场,以长期金融工具为媒介,期限在一年以上。

答:(1)按金融工具的期限分类,可分为短期金融工具和长期金融工具

(2)按融资形式分类,可分为直接金融工具和间接金融工具

(3)按权利与义务分类,可分为债权债务类金融工具和所有权类金融工具

(4)按是否与直接信用活动相关分类,可分为原生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

衍生工具:指在一定的原生工具或基础性工具上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其形式是载明买卖双方交易品种、价格、数量、交割时间和地点等内容的规范化或标准化合约与证券。

可转换债券:被赋予了股票转换权的公司债券。发行公司事先规定债权人可以选择有利时机,按发行时规定的条件把债券转换成发行公司的等值普通股票。

权证:由上市公司发行,赋予持有人能够按照特定的价格在特定的时间内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该上市公司普通股票的选择权凭证,简称权证。

期货:也称期货合约,交易的买卖对象或标的物由有组织的期货交易所统一规定,规定了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商品、金融产品或其他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

期权:也称选择权,是指在未来一定时期可以买卖某种商品或资产的权利。作为衍生工具,期权是一种标准化合约,合约的持有人向签发人支付一定数额的权利金后拥有在未来某一段时间内或未来某一特定日期,以事先约定的执行价格向签发人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标的物的权利。

看涨期权:赋予期权买方未来以约定价格购买标的资产权利的期权。

看跌期权:赋予期权买方未来以约定价格出售标的资产权利的期权。

双重期权:是指期权买方在一定时期内有权选择以预定的价格买进,也有权选择以该价格卖出约定数量的标的物的期权合约,又称为选择期权。

互换:是交易双方通过签订合约形式在规定的时间调换货币或利率,或者货币与利率同时交换,达到规避管制、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

套期保值:交易人在买进(卖出)实际货物的同时,在期货交易所卖出(买进)同等数量的期货交易合同作为保值, 一种为避免或减少价格发生不利变动时的损失,而以期货交易临时替代实物交易的一种行为。

价格发现: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又一大功能,由于大部分衍生工具交易集中在有组织的交易场所内进行,市场参与主体较多,通过竞价方式形成市场价格,能够相对准确反映交易者对标的物的未来价格的预期。

对冲:指买进期货合约的人,在合约到期前会将合约卖掉,而卖出期货合约的人,在合约到期前会买进合约来平仓。

问:衍生工具的特征和基本功能有哪些?

答:衍生工具的基本特征是跨期交易(合约标的物的实际交割、交收或清算都是在未来约定的时间进行)、杠杆效应(借助不到合约标的物市场价值5%—10%的保证金,或者支付一定比例的权益费而获得一定数量合约标的物在未来时间交易的权利)、高风险性和存续时间的短期性(存续期一般不超过一年)

衍生工具的基本功能是为交易双方提供规避价格、利率、汇率等波动风险的套期保值机制,对交易标的物的未来价格的预先发现和为市场投机者提供投机套利工具。

问:分析期权与期货交易的共同点与差异,并说明各有什么优势。

答:共同点:都有转移风险、发现价格的功能;都可以套期保值和投资。期货的交易者和期权的卖方都需要缴保证金,两者均是现在约定条件而在将来进行交割;都存在着交易双方的相反预期;交割时都可以只做差额结算而均需交割证券实物;交易合同均可在市场上转让。

差异:(1)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

(2)买卖双方的盈亏结构(期权的签发人一般要承受比较大的风险,而持有人只承受损失期权费的风险;期货是风险与收益对称的)

(3)保证金(期货)与权利金(期权)

期权与期货各具优点与缺点。期权的好处在于风险限制特性,但却需要投资者付出权利金成本,流动性比较低,交易不会很活跃。而期货则是随机配对,增加了资金和交易的流动性。也可以说期权是建立在期货基础上的衍生产品,期货用途更为方便和广泛。

问:互换交易有哪些功能?互换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互换具有保值(名词解释里的套期保值)、降低融资成本、财务结构调整(指国际型公司调整资产和负债,使资产、负债货币实现匹配)和规避管制(规避外汇管制,获得贷款)这四个功能。

基本原则:交易双方在互换中都获得了比之前更好的财务效益。

金融机构:是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它通常以一定量的自有资金为运营资本,通过吸收存款、发放各种证券、接受他人的财产委托等形式形成资金来源,而后通过贷款、投资等形式运营资金并在向社会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取得收益。

政策性金融机构:大多是政府出资或以政府资本为主设立、由政府依法赋予其特殊职能、不以盈利为目的其业务经营目标主要是贯彻落实政府经济政策的金融组织。

商业性金融机构:是以追求利润为经营目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平衡、自我发展的金融企业。

问:请列举金融机构的几个基本功能

答: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是:便利支付结算,促进资金融通,降低交易成本,改善信息不对称,转移与管理风险,创造信用与存款货币。

问:试比较金融机构与一般企业在经营上的异同点

答:共性是同样作为经济组织,二者都有特定经济目的和使命,具备企业的基本要素,如有一定的自有资本,向社会提供特定的商品(金融工具)和服务,必须依法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等。

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特殊的经营对象与经营内容

一般经济组织的经营对象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或普通劳务,经营内容主要是从事商品生产与流通活动;金融机构的经营对象是货币资金这种特殊的商品,经营内容主要是货币收付、借贷及各种与货币运动有关的金融活动。

(2)特殊的经营关系与经营原则

一般经济组织与客户之间是商品或劳务的买卖关系,其经营活动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主要是货币资金的借贷或投融资关系,经济活动遵循信用原则,必须要处理好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关系。

(3)特殊的经营风险影响

一般经济组织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商品生产与流通过程,集中表现为商品是否产销对路,风险主要是商品滞销、亏损或资不抵债而破产,单个普通企业风险造成的损失对整体经济的影响较小;而金融机构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挤兑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这一系列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不局限于某个金融机构本身。

问:各国金融机构体系一般由哪几类构成?

答:国家金融机构体系主要包括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非存款性金融机构两类。

存款类金融机构是能够吸收存款并以存款作为其营运资金主要来源的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储蓄银行、开发银行、农业银行、进出口银行)、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

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是兼有部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期货类机构、黄金投融资机构、专业融资公司、信用服务机构。

问:请简要介绍中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概况

答:中国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最高金融管理机构,对各类金融机构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具体参考课本298页的图)

第十二章存款类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是存款类金融机构中最具代表性和比重最大的机构。传统意义上的商业银行专门指以吸收存款为负债、以发放贷款为主要资产、以支付结算为主要中间业务,并直接参与存款货币创造的金融机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金融业的创新,现代商业银行已成为全面经营货币信用商品和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企业。

总分行制:指银行在大城市设立总行,在各地普遍设立分支行并形成庞大银行网络的制度。

银行控股公司制:是指由一家控股公司持有一家或多家银行的股份,或者是控股公司下设多个子公司的形式。

银行资本:即自有资本,其数量的多少能够反映银行自身实力及防御风险能力的大小,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表外业务:是指不直接进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但影响银行损益的业务,主要包括服务性的中间业务和创新性的表外业务。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该理论强调将资产和负债综合考虑,通过统筹安排,实现三性的统一。重点是主动利用对利率变化敏感的业务,协调和控制业务状态,保证银行获得正的利差和资本净值。

政策性银行:是指由政府发起或出资建立,按照国家宏观政策要求在限定的业务领域从事银行业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其业务经营目标是配合并服务于政府的产业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经济的可持续与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农村合作银行:是由辖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入股组成的股份合作制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

中间业务:商业银行不运用自己资金,只是代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狭义的表外业务(创新的表外业务):虽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的资产或负债业务关系密切的业务,也叫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业务。

问: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有哪些?各自的利弊在哪里?

答:商业银行组织形式主要有总分行制、单一银行制、控股公司制、连锁银行制等。

(1)总分行制:指银行在大城市设立总行,在各地普遍设立分支行并形成庞大银行网络的制度。

优点  经营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专业化程度较高,资金调度灵活,能够有效运用资金分散风险;信息充分、服务种类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缺点 因管理层次多而出现经营成本高、管理不灵活、效率不高等问题。

(2)单一银行制:不设任何分支结构的银行制度

优点 首先,可以限制银行业的兼并和垄断,有利于自由竞争;其次,有利于协调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使银行更好地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此外,由于单一银行制富于独立性和自主性,因而其业务经营的灵活性较大,最后,内部层次较少,有利于中央银行政策的及时实施,管理起来也较容易。  

缺点 首先,单一制银行规模较小,经营成本较高,难以取得规模效益;其次,单一银行制与经济的外向发展存在矛盾,人为地造成资本的迂回流动,削弱了银行的竞争力;再次,单一制银行的业务相对集中,风险较大。随着电子计算机推广应用的普及,单一制限制银行业务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弊端也愈加明显。

(3)控股公司制:由一家控股公司持有一家或多家银行的股份,或者是控股公司下设多个子公司的组织形式

优点1. 控股公司制下各银行具有互补性,使整体经营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增强。

2. 可以扩大经营范围,实现地区分散化、业务多样化,有利于加强风险和收益的管理。

3. 银行控股公司的股票更畅销,可以降低融资成本。

缺点是,易于形成垄断,不利于竞争。

(4)连锁银行制:由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集团购买若干家独立公司的多数股票从而控制这些银行的组织形式

除不(必)成立控股公司和大银行控制力弱于控股公司制(即整体经营实力不强)以外,其他与控股公司制基本相同。

问:简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组成,说明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类型。

答: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由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两大部分组成

商业银行主要业务类型:包括负债业务(被动负债、主动负债、其他负债)、资产业务(现金资产、信贷资产、证券投资)、表外业务(服务性的中间业务和创新性的表外业务)

问:商业银行为什么要发展表外业务?表外业务对商业银行的安全具有怎样的影响?

答:开展表外业务满足了客户对金融服务的新要求,不但可以为商业银行带来丰厚收益,还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另一方面在交易中如运用不当或稍有不慎,就会成为片面追求盈利而进行的投机性操作,有可能造成巨额损失,进而导致银行的破产和倒闭,甚至引发区域性或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1、在担保中,被担保人由于破产而无法履约,银行作为担保人就要承担债务。

3、由于市场条件的变化,银行对客户的保证变为银行实际资产的配置。

4、在期权、期货和调换交易中,银行的风险的不确定性更大。

问:简述商业银行经营原则。如何准确把握其内在的关系?

答: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应遵循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原则。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原则既是相互统一的又有一定的矛盾,其中流动性与安全性是相辅相成的流动性强则安全性高,而盈利性与前两者存在冲突,高盈利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必须综合权衡利弊,一般应在保持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盈利的最大化。

问:简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历史变迁。这种变迁说明商业银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从最初的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到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以及目前的一些新发展的演变过程。这说明了商业银行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要求也不断加强,商业银行的服务性更加鲜明,同时也说明了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越来越科学合理。

问:结合政策性银行的目标和特点,试分析我国应如何发展政策性银行?

答:目标:配合并服务于政府的产业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经济可持续与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特征:(1)不以盈利为目标,保本微利

(2)特定的业务领域与对象:据政府产业政策而定

(3)资金运作的特殊性(不以吸收存款作为主要经济来源、资金运作以发放长期贷款为主、资金运作受制于特定的法律法规)

如何发展:首先、对我国当前三家政策性银行进行准确定位。政策性银行作为借助国家信用实现国 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金融工具,是进行市场化运作但又不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的非营利性金融机构。国家信用支持、市场化运作、非盈利性应是新时期政策性银行的三个显著特征。其一,政策性银行需要国家信用支持

其次,在明确定位的前提下,尽快为三家政策性银行立法

再次,两个账户之间必定要设立隔离机制

最后,治理结构和内在运行机制改革

问:中国政策性银行的业务有?

答:1进行政策性贷款 2发行债券 3银行间同业拆借

问:合作金融机构的特点与作用是什么?其主要类型有哪些?

答:特点:自愿性、民主性和合作性。

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增强个体经济弱势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能力,通过必要的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来扶持农民或小生产者,保护其生产积极性,使个体经济或小规模经济在互惠互利中增加生存发展能力,二是降低个体经济获取金融服务的交易成本。

以金融业务的地域范围为标准划分,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

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的金融管理机构。在现代金融体系中,中央银行处于核心地位。是一国最重要的金融管理当局和宏观经济调控部门。

单一中央银行制:单一中央银行制是指国家或地区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施行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单一中央银行制又分为一元式和二元式两种中央银行制度。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在国内只设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机构设置一般采用总分行制,逐级垂直隶属。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在国内设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地方机构有较大的独立性的制度形式。

跨国中央银行制:是指由若干国家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并由该中央银行在其会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跨国中央银行为成员国发行共同使用的货币和制定统一的货币金融政策,监督各成员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对成员国政府提供融资,办理成员国共同商定并授权的金融事项等。

最后贷款人:是指当商业银行资金周转不灵,而其他同业也头寸过紧而无法提供帮助时,商业银行便可求助于中央银行以其持有的票据要求中央银行予以再贴现,或向中央银行申请信用贷款,从而获取所需资金。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央银行成为了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和坚强后盾,保障了存款人和银行营运的安全。

法定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追逐利润往往只保留极少的存款准备金一旦遇到客户集中提取,许多金融机构就有破产的可能。为防止危机发生,各国都以法律形式规定存款准备金的提取率,并交存中央银行。(此处与第十六章法定存款准备金重复)

超额准备金:金融机构为了保证清算活动所需的资金需要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中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

再贷款:指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活动。再贷款采取的是信用放款的授信方式,没有任何抵押和担保中央银行既无选择融资对象的依据,亦无贷款发放量的约束,容易出现再贷款量的失控。

问:请比较不同中央银行体制的基本特点。

答:单一中央银行制分为一元式和二元式两种中央银行制度,其中一元制具有权力集中统一、职能完善、统一调控与协调能力强的特点;二元式相比一元式,地方级中央银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跨国中央银行制相对于单一银行制,中央银行行使职能的范围更广,但也会存在职能不完善(有的只能行使部分职能)和协调力不强的缺点;复合中央银行制同时施行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职能,职能较其余三者多;准中央银行制没有完整意义上的中央银行,也就存在权力无法集中,职能不完善和无法进行统一调控的问题。

问:结合现实,谈谈你是如何认识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的?

答:从性质上看,中央银行是通过国家授权,负责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调控国民经济,监督管理金融业,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稳定,同时服务于政府和整个金融体系,并代表国家开展金融交往与合作的特殊金融机构或宏观管理部门。(此处需要自己结合实际)

从职能上看,中央银行具有“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的职能

“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并保证货币流通的正常运行,维护币值稳定

“银行的银行”:具体体现在集中存款准备金、充当最后贷款人;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清算业务及监督管理金融业四个方面。

“政府的银行”:体现在代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向政府融通资金及提供特定信贷支持;管理、经营国际储备、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种国际金融活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实施金融监管及维护金融稳定和提供经济信息服务等八个方面

(注:个人感觉结合实际不用说的太全,但上述三条至少每条说出一个。)

问: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基本项目有哪些?

答:资产项目包括国外资产、对政府债权、对存款机构的债权、对非货币金融机构的债权、对非金融企业的债权和其他资产六项。

负债项目包括储备货币、发行债券、对外负债、政府存款、资本项目和其他负债六项。

问:中央银行有哪些负债和资产业务?

答:负债业务主要有货币发行、存款业务和其他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主要包括贴现与放款业务、证券业务、黄金外汇储备业务和其他资产业务。

问:如何理解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之间的关系?

答:(1)基本关系  资产=负债+自有资本,即资产业务对负债业务有决定性作用。

(2)各主要项目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对金融机构债权和对金融机构负债的关系,以及对政府债权和政府存款的关系。前者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资产业务对于货币供应有决定性作用,后者指中央银行对政府的资金来源和运用的对应关系。因财政赤字过大而增加的中央银行对政府债权大于政府存款时,会增加财政性货币发行的压力,反之则会消除来自财政方面的通货膨胀压力,并为货币稳定提供支持。

(3)国外资产和其他存款和自有资本的关系,指中央银行国外资产业务是有条件限制的,对基础货币有重要影响。即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指(1)(2)中的条件和其他存款,自有资本均不变)增加国外资产业务,则需要减少其他项目资产或增加其他项目负债,否则将导致国内基础货币的变化。

货币需求:在一定的资源(如财富拥有额、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等)制约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和宏观经济运行对执行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的货币产生的总需求。

交易性货币需求:基于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递增函数。

资产性货币需求:基于投机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投机动机:凯恩斯提出的人们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之一,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由此产生的货币需求称为货币的投机需求。

流动性陷阱: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

永恒收入:指一个人在比较长的一个时期内的过去、现在和今后预期会得到的收入的加权平均数,它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交易方程式:即MV=PT。它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对物价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物价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之间也存在着一个比例关系,即PT/M=1/V.

剑桥方程式:即M=KPY,认为货币需求是一种资产选择行为,它与人们的财富或名义收入之间保持着一定的比率,并假设整个经济中的货币供求会自动的趋于均衡。

问:交易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区别?

答:表面区别:(1)以收入Y代替了交易量T。

(2)以个人持有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比率k代替了货币流通速度V。本质区别:交易方程式是从宏观角度分析的,在短期内(即V可视为常数)若要维持价格水平的稳定,商品交易量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剑桥方程式是从微观角度分析的,其货币需求决定因素多于前者,特别是利率的作用已经不可忽视,只是在剑桥方程式中没有明确表示出来。

问:凯恩斯与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有什么不同?

答:(1)凯恩斯把保存财富的资产分为货币和债券,而弗里德曼所考虑的资产选择范围不仅包括货币和债券,还包括股票和实物资产。

(2)凯恩斯把货币的预期报酬视为0,而弗里德曼则把货币当作一个会随着其他资产预期报酬率的变化而变化的量。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中,主要是M1的需求,而后者至少已扩展到M2。

(3)两者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着重强调利率的核心作用,他认为利率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到就业和国民收入的变动,最终影响到货币需求,而弗里德曼则强调永恒收入对货币需求的主导作用,认为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微不足道。

(4)凯恩斯的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因为未来利率不稳定),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是稳定的(永恒收入是稳定的)

(5)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传导变量是利率,弗里德曼认为是货币供给量。

问: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主要内容?

答: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持有货币是因为存在流动性偏好,而人们偏好货币的流动性是出于以下三种动机:

(1)交易需求,即人们为了满足日常交易而持有货币的动机。

(2)预防性需求,又称谨慎动机,即人们为了预防某些突发事件而持有货币的动机。

(3)投机需求,即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时机而持有货币的动机。

其中交易需求和预防性需求被认为是收入y的函数,与y同方向变动,记作L 1=L(y);投资需求被认为是利率r的函数,与r成反向变动,记作L 2=L(r); L= L 1(y)+L 2(r)= L(y ,r) = k*y – h*r,即货币总需求是有收入和利率两个因素决定的。

问:货币需求理论核心思想是?它是如何演化的?

答:核心思想:货币需求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如资源约束、经济制度制约等),整个社会为了执行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愿意且能够持有的货币数量。(此处应该也可以用货币需求的定义,见名词解释)

演化过程:从研究角度上看,货币需求理论最初侧重于宏观角度研究商品流通所产生的客观货币需求到现在更多地侧重于研究微观主体对货币的需求。就理论上说,从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M=PQ/V)发展到古典学派的交易方程式(MV=PQ,通货存量*流通速度=物价水平*交易总量)和剑桥方程式(Md=kPY,名义货币需求=货币形式保有的收入占名义总收入的比率*价格水平*总收入)再到新旧凯恩斯学派、再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供给: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或回笼货币的行为过程。

货币供给量:指一国各经济主体(包括个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等)持有的、由银行系统供应的债务总量就称为货币供给量。

法定存款准备金:由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从其吸收的存款中拿出一定比例上缴央行的那部分资金。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占全部(活期)存款的比例。

货币供给公式:Ms =B*M,式中Ms为货币供应量,B为基础货币,m为货币乘数。该式表明,货币供应量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

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中由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

超额准备金率:指超额准备金占全部(活期)存款的比率。

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相对于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指货币供给可以由央行进行有效的控制,货币供应量具有外生变量的性质。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指货币供给难以由央行进行有效的控制,而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中的投资、收入、储蓄、消费等内在因素决定的。从而使货币供应量具有内生变量的性质。

问:现代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是如何表达的?货币供给的过程有哪些特点?

答:模型:Ms =B*M,即货币供给量是基础货币(B)与货币乘数(M)的乘积。

特点:(一)形成货币供给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存款货币银行(包括接受活期存款的存款类金融机构),即二级银行系统。(二)两个主体各自创造相应的货币,中央银行策源并创造基础货币,商业银行扩张并创造存款货币,由此形成了“源与流”的双层货币供给机制。(三)非银行金融机构对货币供给也有重要影响。

问:从货币供给模型看,货币供给如何决定,央行如何调控?

答:从货币供给模型Ms = B*M上看,货币供给由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决定。(1)中央银行通过调控基础货币的供给量调控货币供给,具体包括国外资产业务、对政府债权、对金融机构债权和债券发行业务(见最后一题详细说明)(2)中央银行通过控制法定准备金率影响存款-准备比率,进而调控货币供给量。

问:影响货币乘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直接因素:通货-存款比率和准备-存款比率,这两个比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间接因素:经济环境及央行准备金存款利率,其中经济环境与货币乘数正相关而准备金存款与货币乘数负相关。

问:货币乘数主要决定因素和作用机制?

答:主要决定因素包括通货-存款比率、准备-存款比率和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

(1)通货-存款比率越高,表明居民和企业等部门持有的现金越多,或者说商业银行存款中的现金漏损越多,货币乘数越小,反之亦然。

(2)准备-存款比率越高,意味着参与存款货币创造的储蓄存款越少,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越大。

(3)由于定期存款的派生能力低于活期存款,各国中央银行都针对商业银行存款的不同种类规定不同的法定准备金率,通常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要比活期存款的低。这样即便在法定准备金率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改变也会引起实际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改变,最终影响货币乘数的大小。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比率上升,货币乘数就会变小;反之,货币乘数会变大。

问:影响货币乘数的变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答:影响货币乘数的变动因素:居民、企业、金融机构及政府的经济行为。作用机制:

(1)   居民主要根据即期的各种因素(如收支情况、物价水平、利率与资产收益率、财富效应、个人消费习惯及支付偏好等)和对未来经济运行情况的预期,决定持有现金的规模,从而影响到通货-存款比率。

(2)     (一)企业的持币行为会对通货-存款比率造成影响(原理同居民)

(3)(一)商业银行变动超额准备金会影响准备-存款比率。

(4)(一)若政府采用增税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短期不会有影响,长期看会影响投资收

     (二)若政府采用举债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在公众和商业银行购买国债时,虽然货

      (三)若政府采用向中央银行直接借款或透支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政府现金支出将

问: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看,基础货币如何决定?

答: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基础货币直接表现为负债,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负债业务控制基础货币,但由于中央银行的特点是资产业务决定负债,因此基础货币应由资产业务决定,主要由中央银行的国外资产业务、对政府债权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决定基础货币的收放,负债业务影响基础货币的调节。(见最后一题详细说明)

问:中央银行如何通过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供给量?

答:(一)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1)中央银行通过买卖外汇及其他国外资产影响基础货币,买进外汇,基础货币增加,反之减少,进而影响到货币供给量。

(2)中央银行通过买卖政府债券影响基础货币,购买政府债券,就要将款项存进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存款账户,基础货币就会增加,中央银行卖出债券时,金融机构也是用准备金存款来支付,基础货币就会减少,进而影响到货币供给量。

(3)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再贷款直接增加了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就会使负债方的基础货币增加,当这些债权减少时,基础货币减少,进而影响到货币供给量。(4)中央银行发行债券和票据,商业银行在支付认购央行票据的款项后,直接导致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减少即发行债券和票据的数量增加,基础货币减少,反之亦然。

(二)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1)中央银行可以提高利率,使存款数量增加,进而使货币乘数增加。

(2)中央银行可以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从而使货币乘数下降。

货币供求均衡: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在货币流通的过程中,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国际收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经济交易的综合记录,包括经常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储备资产账户和净误差与遗漏等主要项目。

自主性交易:亦称事前交易,是指企业、住户等经济主体由于自身的经济利益需要而自主进行的交易。

通货膨胀: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由于(生产)成本提高而导致的物价总水平上涨。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社会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社会总供给而拉动物价总水平上涨。

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给不足而引起货币升值、物价普遍、持续下跌的货币现象。

问:你是如何理解货币均衡和社会总供求均衡之间关系的?

答:从实质上看,货币均衡是社会总供求均衡的一种反映。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1)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总供给决定了需要多少货币来实现价值,从而引出货币需求;

(2)货币需求是货币供给的决定依据;

(3)货币供给形成了社会总需求,成为了总需求的载体;

(4)总需求对总供给有决定的影响。

因此,货币均衡的两个基本标志,就是商品市场上的物价稳定和金融市场上的利率稳定。

问:什么是国际收支失衡?如何调节?

答: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不必依靠调节性交易而通过自主性交易就能实现基本平衡,就是国际收支平衡;反之则为失衡。

具体的调节手段主要有财政及收入政策、调整汇率或利率等要素价格、完善投融资体制、实施更加有效的外汇管理政策和加强国际合作等。

问: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答:共有经济发展状况(指过渡时期的出口导向型经济)、经济结构、货币性因素、外汇投机和国际资本流动、经济周期和国际经济环境六大原因。

问:通货膨胀的类型有?

答:(1)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可分为公开型和隐蔽型通货膨胀。

(2)按价格上涨的程度,可分为爬行式、温和式和恶性通货膨胀。

(3)按通货膨胀的原因,可分为需求拉动型、成本推进型、混合型和结构失调型通货膨胀。

(4)按通货膨胀预期:预期型通货膨胀、非预期型通货膨胀。

以上分类是相对的,可以互有交叉,例如,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可以是公开的和温和的。

问: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答: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由于(生产)成本提高而导致的物价总水平上涨。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社会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社会总供给而拉动物价总水平上涨。 

需求和成本推进同时作用就是混合型通货膨胀。 

结构失调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国民经济部门结构或比例失调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治理对策:(1)成本推进型:针对工资推动,对策是紧缩性的收入政策,一般包括管制或冻结工资等;针对利润推动,对策是制定反托拉斯法限制垄断高价。

(2)需求拉动型:对策是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增加有效供给。

(3)混合型:治理上需要双管齐下(见上文)。

(4)结构型:应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改善资源配置。

问:国际储备规模管理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需要考虑持有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进出口规模及其差额、汇率制度、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和市场效率、国际金融合作状况及国际资本流动状况等六个因素。

问: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构成?

答:包括经常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储备资产和净误差和遗漏等五大项目。

其中经常账户反应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实际资源的国际流动,主要包括货物和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三个子项目。

问:在内生货币供给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是怎么样的,画图说明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供求,实现货币均衡,进而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政策最终目标、中介指标、操作指标和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操作指标: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政策变量,如准备金、基础货币等。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又被称为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主要用于调节货币总量。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和基础货币,进而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量的政策活动。

再贴现政策: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所作的政策规定,包括再贴现率的确定和调整,申请再贴现资格的规定和调整。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有选择地使用,用于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活动加以调节和影响的一系列措施。

消费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和信用交易的保证金比率进行限制,并随时根据证券市场的状况加以调整,目的在于控制金融市场的交易总量,抑制过度投机。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指中央银行控制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时滞:指货币政策指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也就是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所需的时间,可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问:什么是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选定这些指标有何标准?

答::操作指标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政策变量,如准备金、基础货币等,中介指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和传到后能够以一定的精确度达到的政策变量。通常认为选定这些指标有可测性(数据能够及时准确获得)、可控性(效果明显且见效快)、相关性(与最终目标相关)和抗扰性(受非政策因素的干扰程度)四个标准。

问:我国目前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有哪些?

答:中介指标:主要有货币供应量、以商业银行贷款总量,货币市场交易量为代表的信用总量。

操作指标:主要是基础货币、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和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回购利率)。另外,社会融资规模目前已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问:传统的货币政策三大工具及其作用原理是什么?

答:即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作用原理:(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决定或改变货币乘数来影响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继而影响货币供给量

(2)再贴现政策通过调整再贴现率,一方面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进而影响商业银行向社会提供的信用量,另一方面反映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影响市场利率;再贴现条件的改变也可以起到改变或引导资金流向的作用,进而影响到长期的结构调整。

(3)公开市场业务以在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的手段来调节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和基础货币,进而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量。

问: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环节?

答: 首先,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其次,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最后,从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包括总支出量、总产出量、物价、就业等。

问:货币政策主要内容?

答:广义的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其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项措施的总和(指形成的制度性措施);狭义的货币政策即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货币均衡,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指中央银行采用的技术性手段)。

问: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作用机理?

答:(1)通过调控货币供求追求货币均衡,保持币值稳定

(2)通过调控货币供给追求社会总供给的内外均衡,促进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

(3)通过利率和汇率调节消费和储蓄,影响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

问:如何认识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答:中国一直奉行发展经济和稳定货币的双重目标,这种做法符合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但不适合现在。现在调整为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从此看来,中国始终坚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作为其宏观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问:常见的货币政策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变量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

答:(1)可作为操作指标的金融变量:包括准备金、基础货币和其他指标(再贴现率、再贷款利率、准备金存款利率等)

(2)可作为中介指标的金融变量:包括利率、货币供应量和其他指标(贷款量和汇率)

各自优缺点:(1)准备金优点:具有很强的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和抗扰性。缺点:会引起市场的巨大震动,不宜经常调整。

(2)基础货币:可控性、抗干扰性较强,但相关性较弱。

(3)【操作】其他指标:可控性、可测性、抗干扰性都很强,但相关性较弱。

(4)利率:可测性、相关性都较强,不足之处在于作为中介指标的必须是市场利率,中央银行难以进行有效控制且利率的抗干扰性较差.

(5)货币供应量:优点在于该项指标与经济发展状况联系密切,能够准确反映经济发展状况,且相关性较好;不足在于近年来可测性、可控性、抗干扰性都在下降。

(6)【中介】贷款量的相关性、可测性和可控性都很好,缺点是行政干预不利于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汇率的可控性、抗干扰性和相关性都很差。

问:如何理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答:(1)金融价格传导论: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通过金融资产的价格进行。

(2)货币传导论:认为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货币量的变化进行传导。

(3)信贷传导论:认为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渠道进行传导。

问: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有?

答:(1)货币政策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

(2)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也对货币政策效果有所影响。

(3)非金融部门微观主体的预期对货币政策效果有一定的抵消作用。

(4)其他外来因素、体制政治因素等也对货币政策有一定影响。

问:货币政策有哪几类工具?

答:货币政策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三类。其中(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消费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和预缴进口保证金五类。

(3)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包括直接信用控制(包括规定利率限额、采用信用配额、规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率、直接干预四种)和间接信用指导(包括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手段)两种。

[编考按]随着金融制度改革、政策不断优化,以及业务发展的需要,银行的部门和工作岗位也越来越细化,单单从一个岗位名称上并不能判断出是否适合自己,但是,银行部门那么多,岗位那么多,要求那么多,如何才能有清晰的认识呢?其实,最简单直接的银行岗位分类,要数人们常说的前台、中台和后台。

随着金融制度改革、政策不断优化,以及业务发展的需要,银行的部门和工作岗位也越来越细化,单单从一个岗位名称上并不能判断出是否适合自己,但是,银行部门那么多,岗位那么多,要求那么多,如何才能有清晰的认识呢?其实,简单直接的银行岗位分类,要数人们常说的前台、中台和后台。

★银行的前台、中台、后台的职能分别是什么?

前中后台在目前银行体系中是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对银行业来说,即便业务发展快速,很多新生岗位也能很好的归类到前台、中台或后台的模式中。

大部分人的理解是这样的:前台就是直接面对客户的岗位,负责营销和服务的工作,例如柜台人员、大堂经理、客户经理等。中台是产品与服务的研发,为前台提供专业性的管理和指导,包括风险管理、计划财务、产品开发、渠道管理和人力资源等。后台则是更为公共的一些企业职能,如业务和交易的处理和支持以及共享服务,包括会计处理、IT 支持、护甲中心等,集中处理贷款审批的中心也可以纳入后台范畴。

简单总结,前台就是展示与接收的平台;中台是处理逻辑,分支流程的地方;后台是结果存储,终不变的集合。

综合柜员,年薪6~8万

主要工作职责:办理银行柜面各项基本业务,包括但不限于本币存取款业务、结售汇业务、票据业务等。负责解答银行内外部客户提出的业务咨询,配合业务开发部门进行客户服务。

主要任职要求:本科(含)以上学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熟悉银行各项业务,能操作电脑,工作积极主动,团队协作精神强。具有一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为佳。

公司业务客户经理,年薪20~40万

主要工作职责:从事中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企业主的银行存款、贷款、中间业务等业务的维护、拓展工作。

主要任职要求:经济、金融等相关专业,全日制大学本科(含)以上学历;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不良记录;具有银行及相关金融系统工作经验或大型企业财务工作经验者优先,持有 、CFA、CPA 等资格认证者优先。

大堂经理,年薪10~15万

主要工作职责:确保银行营业大厅日常运作,维护秩序,给予客户适当指引与帮助,应对银行营业大厅内突发事件的处理,处理领导交付的其他任务。

主要任职要求:本科(含)以上学历,1年以上工作经验,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客户服务意识,普通话标准,性格稳重,态度积极,吃苦耐劳。

风险经理,年薪30~70万

主要工作职责:负责所在区域目标市场调研及授信政策传达,与客户经理共同实施贷前调查,出具项目风险评估报告,做好风险预警工作,监控本部资产。

主要任职要求:金融工程类或金融数学相关专业全日制研究生以上学历;熟悉金融市场,具有较强的数量分析功底和表达能力,持有 FRM、CFA 证书为佳。

授信审查,年薪15~40万

主要工作职责:35周岁以下,具有2年以上信贷、审查相关工作经验,熟悉银行各类资产业务及金融产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合规意识、良好的市场研究及金融创新能力。

主要任职要求:财经或会计类相关专业全日制研究生以上学历;熟悉金融市场业务运作,掌握金融市场同业授信的相关业务技能。持有 FRM、CFA 证书者优先考虑。

财务管理,年薪20~40万

主要工作职责:负责创新项目的立项、预算规划,负责创新项目投产追踪、分析,理财产品设计。

主要任职要求:财经类或金融工程类相关专业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熟悉财务管理,有互联网创新孵化、金融科技投资项目经验。

内审经理,年薪39~65万

主要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公司内部审计体系,对公司开展审计工作,包括财务审计、业务流程及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及预算审计等,负责对被审计单位管理的真实性、合法性、规范性、效益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价,负责拟投项目尽职调查,出具调查报告。

主要任职要求:30-45岁,财经类专业背景,本科以上学历;5年以上审计经验,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或持有FRM等国际资格证书。

会计经理,年薪40~60万

主要工作职责: 根据中国/香港会计准则及其他适用会计准则研究各项作业的账务处理,制定相关操作系统的会计处理需求, 编制报送监管机构/母行的综合账报表、对外财务披露报表、控股公司年度财务报告或报表及其他财务报表数据。

主要任职要求:具有FRM/CFA/CPA 资格证书,5年以上商业银行工作经验,熟悉中国及国际会计准则,具备较强的风险识别、分析能力。

金程老师表示,从银行前、中、后台的主要任职要求和薪水来比较,要求越高的岗位,其薪水也越高,这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提到多的,即金融风险管理师,在银行前中后台的工作岗位中都很用,这也是近年来银行业开始重视金融风险的表现,也给了很多FRM持证人大显身手的机会。

 完善下表,48小时内查收全套FRM备考资料

(如果没收到资料,可以) 

备注:(FRM备考资料包含:1、FRM专用英语词汇 2、FRM一二级专用公式表3、FRM协会模拟习题 4、FRM历年真题5、FRM前导课程6、FRM报名流程指引图、FRM电子版资料 8、FRM考纲 9、FRM原版书笔记10、FRM handbook(最新版))

  FRM全球交流QQ群:。最新FRM资料&资讯随时分享,与众多FRM备考或持证人交流考试经验。

  声明|本文由金程FRM综合采编自网络。我们尊重原创,重在分享。部分文字和图片来自网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险管理和银行管理哪个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