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数学题目怎么写?

马上到暑假了,到暑假,意味着数学要大量的刷题。

那在正式介绍暑假规划前,堂主认为这篇文章大家非常有必要看一看。

这篇文章决定着,你的数学能走多远?

首先堂主想聊一个非常抽象的观点:逻辑思维

其实是一个很深奥的概念,

堂主认为的逻辑性思维,具体指的是因果逻辑。

在学习数学中,如果想把一道题目搞的非常透彻,

一定要用这种因果逻辑思维去分析问题。

第一,如果第一眼,你看到根号,想到根式有理化。是好现象!

说明你已经修炼到第一层:经验主义!

(在这里不是一个贬义词)

第二,如果你看到题目,立刻去运用“根式有理化”,

说明你仅仅停留在第一层!

那数学修炼的第二层境界是什么呢?

或许,你从堂主的文章中学到的,也有可能其他老师中学到的,看到分子有根式,优先想到根式有理化。

你有没有考虑过,用根式有理化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原因是什么?)

我们再来看一眼《张宇30讲》中,关于那道根式有理化的极限题目。

这道题为什么用根式有理化?

是因为用根式有理化以后,分子化简了。

我们学过介值定理、零点定理、费马定理、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积分中值定理。

为什么这道题,要用介值定理证明?

因为等号后面的定积分是一个具体的数!

我认为学习数学,有三层境界

题做多了,熟练了,看到类似的题目,会用相似的方法尝试解题。

大部分的研友,都处于第一层境界。

能达到经验主义,说明你做了大量的习题。

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向更高境界出发呢?

想拿高分,就需要第二层境界。

凡是采用某种数学方法、技巧、理论,都必有使用它的原因。

比如堂主前面所说,为什么选用介值定理证明?

因为等式后面是一个数字。

那对我们备考数学有什么启发么?

做每一道题的时候,堂主建议你们多回头想想,我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

【训练这种思维有什么好处?】

你会的不是某道具体的题,而是逐步培养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多暗示,多暗示,逐步培养自己的习惯。

其实很多人,举一反三是做不到的!

1、你要记住之前做过的题目。

2、现在做的题目,要和之前做的题目进行相似度匹配。

我没有那么好的记忆力。

举一反三更多是需要老师来完成的,考生很难做到。

1、堂主希望你能向第二层境界出发。第三层境界我认为大家基本也达不到,大家也不是圣人。

2、很多研友,会有疑问,我也刷了这么多数学题,为什么我的数学成绩没有他的好?

第一,这篇文章告诉你原因。

第二,其实很多研友连第一层,经验主义都不具备。

是因为做题习惯的问题,做题不喜欢独立思考,喜欢结合着答案。没思路,就先看看答案,发现这道题原来这么简单,然后自己再做一遍。他认为这样这道题就算会了。

些研友,进入7月份以后,刷题效果并不理想,时心里毛躁躁的,怀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考研?

他们觉得自己“努力”了,也刷题了,真题应该能做出来。

其实这种思想是非常不对的。主这篇文章,也是再给你们“打预防针”,让你们做好艰苦奋斗的准备。

①单单靠刷题,只是一个努力的莽夫,但是也比那些不刷题的研友强100倍。

②做题时,多想想我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

③如果因为能力不够想不出来,老老实实把这道题目所用的,所有的技巧、方法、理论写在真题旁边。

数学要开始打响攻坚战了

新高考 I 卷,考傻了。

先声明一下,自从知乎上线 IP 显示后我已经赛博移民 US,质疑我的身份可以看主页动态, 不要无脑对着属地网暴了,很没品。

我深一模二模都是 140+,平时考试题目难些有时掉到 120~130,但比较少。日常训练大部分依据当地模拟考和去年高考难度。

这次起手看导数压轴,感觉比较新,但函数还算简单,第一问一眼秒,可能有机会。殊不知我未来并没有触碰它的机会……

圆锥曲线看第二问形式挺简洁,似乎也不难。统计与概率题干长而新,可能是拦路虎。于是我就带着错误的印象开考了。

选填做到 7、8 就开始卡了,第七题卡了几分钟做出来了,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对的。第八题按我的想法算了半天,跟四个选项都扯不上关系,有点蒙了,跳题。

多选开头还算友善,后面两道又卡,多选压轴推了半天只得了一个选项,选了就跳了。

填空半猜半证做了一道,压轴想了一会不会,又跳了。此时过去了半个多小时,平时题目简单选填已经写完了,而此时我跳了好几道题、好几道不确定,开始慌了。

数列第一问小卡了一下,但还是解决了。第二问送分,几分钟干掉第一道大题,感觉还能挽救一下。

三角第一问就卡了一会,后来稍微化简把答案写上去了,过程没时间好好写。第二问想了一会,不会,跳题,更加慌张。

立体几何第一问顺利,第二问又卡了,跳。

统计与概率第一问送分,第二问根据我开考的观察直接跳了。

到圆锥曲线,第一问发现是一个结论,感觉没时间证明了,直接列式子假装解得,第二问用到角公式解斜率、设直线暴力解点尝试了一下,比较难算,先跳了。

导数第一问简单,写完后第二问把图画了,分完类毫无思路,马上回去补题。
修改补充:NMD 我似乎图画错了,少画了 x<0 部分,不然可能还可以一战。

立体几何又看了几分钟没看出来,倒是统计与概率没想象中那么难,紧张地写完了。回去看立体几何,看了半天才发现可以作一条辅助线(其实理当显然?),于是开始做,做到一半发现第一问算错了,反复算了几遍,磕磕绊绊地做完了。回去又尝试了一下圆锥曲线,尝试失败了。

已经剩下不到十五分钟了,回去把选填的空想办法补上,第八题还是对不上,乱选了一个。第十六题尝试几何加暴算直接硬上,再随便猜个比较像的数,又乱写了一个答案。

回去看三角,把正弦余弦定理写上去混公式分,然后随便猜了一种特殊情况写了个答案上去。

至此每一道小题大题都已经留下了我做题的痕迹,虽然都拿不到什么分,也做得胆战心惊、很不确定。剩下一两分钟垂死挣扎已经没用了,坐定等收卷,脑中还在想象第八题的情况。

没什么用,最后就收卷了。

三角圆锥导数三道大题第二问都没做出来,但写了部分过程。选填肯定是血雨腥风凄凉一片,但我无能为力了。

收完卷后,我头脑恍惚,似乎不太相信这是高考,考前几分钟的期待与紧张似乎是上个世纪悠长的回音,我眼中的现实大抵已经失真了。

铃响完之后,我旁边的那个同学还在涂卡。老师提醒了两三次,他才意犹未尽地放弃。选择没涂完的可怜人。他排排桌子,表情阴郁,嗓子里发出些意味不明的声音。

压抑与绝望笼罩着缓缓挪动的人群,熙熙攘攘、互相推搡的人流中,许多人大声咒骂,许多人带着苦涩的、讽刺的笑容,或许笑得更像哭一些。上午语文考完的喜悦已荡然无存,淅淅沥沥下着的小雨终于完成了情景交融的夙愿。

缺乏照明的楼道上,彼此的面庞都如此漆黑。天空中淡淡的、浅浅的乌云,此时是不是渲染情感失力了?但我的心中没有多少悲伤。因为我知道,大家都一样。这是一场无差别的屠杀。

我的一位考进过市前五十的同学呼喊着:「我使出浑身解数,还是败给了数学。骗分伪证蒙题……全都用上了。」

我将准考证交给老师,笑着:「完蛋了。」哪怕我理当是班上数学名列前茅的尖子。

出校门时,我的一位成绩平凡的同学咧着嘴:「明年再见。」

校门口穿着红衣服的家长,似乎并不能抵挡灰蒙蒙的命运。我在路上遇到一位热爱数学的同学,他也曾在知乎上写文章,还领了一套高深莫测的数学丛书。他面无表情,直视前方,背着黑色的书包。

我拍拍他的肩膀,笑笑,还没有开口,我就明白,他一定知道我想说什么了。于是他先开口了:「这卷子出得……肯定是什么结论……我觉得我一百二都上不了了。」

是啊,我似乎还没有估计自己的分数,但已经无心估计了。我曾经参加北大的什么能力测验,那次数学单看分数可以说是我人生最差之一,好像是 110+。这次呢?我不知道。但我面对这套题的绝望,似乎并不弱于那套。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那位同学在知乎签名上写着冲清北。我扯着嘴角撑着伞哼哼两声,开着玩笑说道:「看来只能去中大了。」按照往年经验,我们班大概都能过中大线。

他语调上扬,说:「去南科大呀。」

几天之前,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适应性考试,数学出得很难,当然没有这次难。我一时不适应,损失惨重。于是几天里我买了一套所谓的「押题卷」,只是因为要找点试卷做,其实我平时不曾瞧得起押题这种无聊的说法。连刷四套,切瓜切菜,只有一点小失误,均分 145. 又想到去年的高考,我于是信心满满。

未曾想,那「偏难怪」的适应性考试,最后竟还是温柔了些。

考前同学们互相鼓励,说着:「今年是过渡年份、稳年」「今年有疫情影响」「看上午的语文」……

家长鼓励着:「大家都难就不怕。」可是我知道,会的大家都会,不会的大家都不会,哪怕是高手,做出了一些难题,可基础题一旦翻车就是血本无归。 当然,出难我是应该高兴才对,毕竟数学算是我较为喜欢的科目,但我从未预料会这样出,平时训练也并没有注重上难度。

出题人他不讲武德,来骗,来偷袭?终归是我技不如人,甘拜下风。

我于是又想起那年,我参加的最后一次 NOIP,赛前我的同学流连于一个个省队往上的知识点,而我想着:根据以往经验,这些知识点、这些题型是不考的……于是折戟沉沙,无缘省选。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高考前,我时时安慰自己:莫愁前路无知己,天生我材必有用,高考考差了算得了什么呢?我从未以清北为目标,哪怕在清华招生组的联络下报了其强基计划,也未尝认真。我从未向往星空,只因害怕跌落时的苦痛。我知道,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差到哪去。我还知道,数学,我做的差,别人也很难做的好。

似乎有时,我那样厌恶内卷。但似乎有时,我又有些不甘躺平。更多时候,我以为可以顺心而行,水到渠成。可我带着自信与骄傲,走入数学考场,而又带着恍惚与迷惘,走出数学考场。我不由望向天空,这边是楼灯未开的昏暗,彼端是虚无缥缈的光明。我的路,究竟在何方?

撑着伞,顶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此时我想起,似乎上午时还没有下雨。而下午出门时便下着雨了,尽管很细微。回家路上,雨似乎大了些,但仍然是小雨。

空调的冷气或者可以与我此时的冷静共鸣。我在想什么呢?我也不知道。我只是写下这篇文章。

拉开窗帘,天晴了,雨停了,但寒冷依旧。我于是坐回来,任凭空调的冷气吹在我的手臂上,台灯暖黄色的芒光照清了眼睛上的模糊污痕。

视线渐渐失去了焦点。透过这一片模糊,我怔怔的出神。明天,会更好吗?

这罗罗嗦嗦、又臭又长的文章总是得有个结尾。我于是瘫坐在椅子上,久久无言,任凭屏幕上的光标,闪了又闪。

第 [四年级数学题100道]七年级数学题100道 七年级数学题100道篇(一):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 姓名 得分 等第 一、仔细填空。(29分) 1、 = =( )( )= 2、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 );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 )。 3、如果a、b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且a、b都不为0),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如果a、b是两个非零的自然数,且a是b的倍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4、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米,每段长是全长的。 11、如果是假分数,那么A最大是( );如果是真分数,那么A最小是( )。 5、填出最简分数。 45千克= 吨 15分= 时 20公顷= 平方千米 6、方程2y=x中,如果y=9,那么,x=(),x+4=()。 7、 (a是大于0的自然数),当a( )时, 是真分数,当a( )时, 是假分数,当a( )时, 等于4。 8、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60,其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 9、在0.75、 、 、0.8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相等的数是( )和( )。 10、2 的分数单位是( ),再减去(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结果是1。 11、小芳卧室的一面墙上贴着瓷砖,中间的6块组成了一个图案。在保持组合图案不变的情况下,有( )种不同的贴法。 12、 的分母加上8,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 )。 13、一个数除以8余1,除以6也余1,这个数最小是( )。 二、认真判断。(5分) 1、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却不一定是方程。( ) 2、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把一根电线分成4段,每段是米。( ) 4、假分数都比1大。 ( ) 5、大于 而小于 的最简分数只有一个 ( ) 三、慎重选择。(5分) 1、一张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要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最少可以分成( )。 A. 12个B.15个 C. 9个D.6个 2、在 、 、 、 、 中,最简分数有( )个。 A、4 B、3 C、2 3、是真分数,x的值有( )种可能。 A. 3 B. 4 C. 5 D. 6 4、因为 = ,所以这两个分数的( )。 A 大小相等 B 分数单位相同 C 分数单位和大小都相同 5、做10道数学题,小明用了8分钟,小华用了11分钟,小强用了9分钟,( )做得快。 A. 小明 B. 小华 C. 小强 四、认真计算。(36分) 1、约分。(结果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分) 2、 把下列各小数化成分数。(6分) 0.85= 4.4= 3.375= )C1( ,)D1( , ) 3、把长方形绕D点顺时针旋转90度,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旋转后的长方形四个顶点用数对表示分别是A2( , )B2( , )C2( , )D2( , ) 六、解决实际问题。(36分) 1、100千克花生可榨油35千克,平均每千克花生可榨油多少千克?榨1千克花生油需要多少千克花生? 2、一只长颈鹿身高大约是6米,比一只大猩猩高4.35米。这只大猩猩身高大约多少米?(用方程解) 3、一堆货物重150吨,用去了30吨,还剩总数的几分之几? 4、甲、乙、丙三人同时合做一批零件,甲6分钟做4个,乙4分钟做3个,丙3分钟做2个。做完时,谁做的零件最多? 5、长途汽车站每15分钟向南京发一次车,每20分钟向常州发一次车,6:00同时发车后,要到什么时间会再次同时发车? 以上就是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全部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七年级数学题100道篇(二):微感动作文 篇一:等待里的微感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学错题分析原因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