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高考完,适合玩lol的游戏本推荐哪款?

创作立场声明:随着老牌厂商亲自下场,各家的设计与开发都做出了不同于准系统公模的解决方式。相比原来的傻大黑粗,现在也算是把高性能本做得越来越轻薄,可携带性大大增加。唯一一点为人诟病的就是需要抢购,真的刚需购入的话建议每个渠道都去看看,才能更快地购入自己需要的产品

本文不涉及二手笔记本、工作站等设备,这部分市场过于小众,价格浮动水平较大故不做推荐。仅针对市面上新品x86/64笔记本的选择进行介绍与推荐。

  • 2020Q4高性能本的具体分析

之前提到过笔者认为今年AMD会在笔记本市场上对Intel造成强烈冲击,而事实也证明了7nm的4000系列锐龙处理器在性价比上一路高歌。不过想购买对应AMD高性能本却无货的情况时有发生,需要预购或者蹲点抢购。而EVO认证和Tgier Lake出现成为标配的雷电4,还是切合了很多人的需求。这样细分市场的情况,最终导致了像游戏本这些高性能本的具体购买与否,是需要根据个人需求确认和铺货情况抢购的。

1.买之前你要知道什么?

现如今可以说是刚需了,日常工作学习都离不开,而笔记本电脑实际并不是随便买买就行了的产品。三千块能买个安卓旗舰,但这个价买笔记本,还是需要仔细挑挑的,而这个价位的新品还是会存在一些短板的。而高性能笔记本就更是如此,一分钱一分货,买货三维大家都懂,你说你全都要?不存在的▼▼▼

  • 换型号:要你交定金,然后说A款无货,让你加钱买B款,然而B款就是骗钱机器。

  • 假机器:改配置,看着好厉害,就等你上当

  • “正版”增值服务:系统要钱,office要钱,“正版”软件大礼包要钱,不过JS不要脸

  • 偷天换日:看好了,之后把展示机暗病机,甚至其他垃圾机器趁你不注意换了

这还只是电脑城骗术的一小部分,只要你敢去就能从你身上薅下羊毛,尤其是一知半解的最容易被他们一顿话术忽悠了。

没听过“生人坑一半,熟人大满贯”么,还有很多不懂装懂,反正到时候用着不爽是你不爽。

如果将笔记本作为唯一一台电脑使用的话,最需要明确使用需求和场景。符合你需求和使用场景的每个功能都需要对应预算作为支撑:从玩什么游戏、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使用哪些吃性能的软件(Ae、C4D、Revit等等等等),到是否需要高色域高刷新率的屏幕,还有需要外接何种设备等更多操作,这些最好上来就明确。知道了相关需求,才能对相关能够支撑相应需求的部分进行筛选,从而确认最终该选择哪款产品。

首先要明确的是,如果没有移动性能需求,对于性能需求只是打游戏的话就不如一台轻薄本+台式了。在只考虑而不考虑外设的情况下,4K的轻薄本+5K的台式机能获得的便携与游戏综合体验一般情况下是能够强于一台同价位的单台游戏本的。

而且尤其是在便携性上,传统的游戏本动辄2-3kg的重量,出门还要带着170/230/300W功率的板砖大电源。要是上学上课带着,就这个重量装包里再装书真的是,影响身体健康;出差就更不用说了,要不是需要干活,我甚至连电脑都不想带。但是传统游戏本本身的功耗等级和电池容量就摆在那,想要“便捷”地使用也就只能这样。

性能与释放-便携性-供电与续航三个因素相互纠缠和制约,所以对于日常不同人士的需求只能有所取舍,而为了更好的平衡这三个指标不仅是加钱就能解决的。

处理器:试制的7nm VS 精心打磨的14nm

CPU是一台电脑的核心,CPU本身的性能强弱直接决定了笔记本的运行速度。对CPU的要求相对并不高,而日常学习工作有3D设计/游戏,视频剪辑,交叉编译,仿真分析就需要CPU性能来制成了。现在笔记本的势头,具体选什么CPU还是要根据具体的需求来确认。2020Q4以来,4000系锐龙的供货终于上量了,仅仅高配款一款R7000P在京东的总销量(包含第三方)基本就冲到了7W台的水平,全网出货量自然不用多说

首先给大家解释下CPU后缀所代表的意义:

  • H 标准电压,焊接,不可拆卸。常见于高性能笔记本,例:i7-10875H,R7-4800H

  • HK 标准电压,焊接,不可拆卸,解锁可超频。常见于大多数顶尖游戏本,例:i9-10980HK

  • HQ 标准电压,四核,焊接,不可拆卸。现在的新产品中基本见不到了

  • U低压,焊接,不可拆卸。常见于轻薄本、全能本。例:R7-4800U,i7-10710U

低压U我们就不说了,对于需要整机整体性能的用户来说,对应的产品基本都是标压U了。对于Intel的标压U,更大的意义还是在匹配的显卡上。预算充足时可以考虑购买i7和i9版本。当然针对臭打游戏的,在入门级的游戏本上因为显卡限制,i5和i7对性能的影响没有太大区别。不过i7的核心数和线程更多,在只吃CPU的应用上肯定是比i5更能战,有诸如3D设计、剪辑渲染、交叉编译需求的同学也可以考虑直接购买标压i7和i9的笔记本电脑。

对于AMD这边来说就更简单了,4000系标压下放更狠,毕竟自身核显性能摆在那。而除了核显本以外的高性能笔记本本基本都是集成了Nvidia家的20系显卡。

现在这个阶段的独显,虽然名义上是三家都参与到了这个市场中,不过本身进入市场的先后和技术积累导致了在Windows笔记本上,还是由Nvidia占据着相应的高端市场的绝对份额。

AMD与Nvidia的新一代显卡在移动端上线,应该还是要在明年Q2发布了,而实际铺货估计要到Q3,所以是做继续等等的等等党还是实在受不了了先换机用上还是看个人选择。

从天梯图我们可以看出各类独显的大致性能范围:

  • MX250/MX350这种入门级独立显卡,可以满足CS:GO,Dota2,LOL,手游模拟器和各类卡牌游戏这些不太吃性能游戏的需求

  • GTX1050/GTX1650的MQ或者移动版这种入门级游戏独立显卡,能够满足一般的视频剪辑,渲染,3D制图等加速使用,以及小型单机游戏需求,像是流畅运行Overwatch,GTA5这类游戏的需求

  • GTX1060/GTX1070/GTX1660Ti/RTX2060的MQ或者移动版这些则是单机游戏流畅使用的最低显卡要求,可以满足只狼,吃鸡,大镖客2,战地5等大型单机的流畅运行,也是目前比较主流的游戏显卡

  • RTX2070/RTX2080的MQ或者移动版是目前笔记本电脑最顶尖的显卡,通吃各种大型单机,可以保证特效全开,除了个别优化差的游戏就不提了,同样的价格也是十分”全开“

众所周知性能与频率与功耗并不是线性关系,实际上在频率提升到"临界点"时,继续提升频率带来的性能提升越来越小,而对应的功耗则是直线上升。在桌面平台,由于散热条件和供电能力使得稍微地突破这个临界点并不成为问题,所以相应产品的实际工作频率会略高一些。而到了移动平台上,尤其是在减重减厚度的大趋势下这点就十分要命了。正因如此Nvidia提出了Max-Q的概念,直接去卡这个临界平衡点,不去通过增加40-60%的功耗换来10-15%性能的提升,从而达到能效比的平衡。

而且随着散热压力的骤减,厂商能够直接把高性能本做的更为轻薄,看上去很美好啊。事实真的如此么?并不是,初代代Max-Q的芯片定价与标准版是一致的,Nvidia把控着渠道自然把控着定价权。芯片市场的价格其实和成本没有什么关系,只和性能表现和市场需求相关,所以之前的定价自然是很畸形。这也是在当时最被各方诟病的一点,直到20系Max-Q的诞生才算扳回一城。

回到现在,Max-Q主流出货基本都是在RTX /2060这三位身上。而RTX 2060 Max-Q这“张”卡与其他更不同的是,指标参数上与新旧两版的移动端RTX 2060是没有区别的,但是核心代号则是N18-E-G1-65(TU106),基本可以确定是为了能效比而特挑准备的了。关注Max-Q平台的用户,能够发现使用RTX 2060 Max-Q这张卡的产品还是占据了Max-Q产品的半壁江山,市场关注度可以说是相当高了。

性能释放:散热、供电与温度墙、功耗墙的先天限制

温度墙可以理解为预先设定的一个临界值,我们知道随着频率的增加,性能和功耗也都在增加。如果放任其一直以一个很高的功耗工作,最后必然会导致温度不断上升,轻则漏电率提升系统不稳定,重则直接烧毁设备。为了保护设备,才有了这个温度墙的设置。而且因为笔记本本身的散热能力要远远低于台式机,所以其温度墙设置的更低,撞温度墙的几率也更大。

相比温度墙是厂商可以自行设定的,功耗墙是CPU本身的固有设置,CPU的功耗上限其实并不是TDP。以Intel的CPU为例,其为SoC定义了PL1-4共计四级功率档位。

  • PL1是长时间平均功率,基本可以当作TDP来看;

  • PL2则是能在这功率的情况下保持100秒,睿频的“X秒真男人”也就是看PL2;

  • PL3没有什么参考意义,而PL4就是不可逾越的叹息之墙。

而且由于4000系有7nm制程加成,10代酷睿都是14nm灰烬版顶多等效成10nm制程,在功率这一块移动端的AMD是更低的,自然更容易压得住,而且价格会更低。而i7 10875H虽然满功率能在游戏性能上能压4800H一头,但也只是在游戏上了(除非用75W打45W),而这样的代价则是功耗简直就是飞起,需要笔记本的散热压得住才能发挥。

温度墙和功耗墙是限制笔记本性能释放的先天设定,如果笔记本本身的散热系统压不住对应的功率或者本身的供电不足以支撑CPU和GPU的高功率工况,自然降频如影随行只能X秒真男人了。而以前那种堆热管的方式其实并不能及时将内部热量搬运走,毕竟5V风扇的转速上不去,风量上限也就那样,导致实际的散热表现也就堪堪够用而已。印象中今年来才有拯救者R7000P系列配属的双12V风扇+大面积导热板和多出风口设计,才让人见识了什么叫完全体的性能释放。而即便是这样的散热系统,实际C面温度也还是略高的,所以用笔记本一定要做好烤手的心理准备。

对于高性能笔记本来说,除了幻14这种既有板载内存又有插槽的本子,基本还都是采用的SO-DIMM的插槽这种可替换模式。而这种模式就导致了会出现同一批次的笔记本出现不同批次和供货商的内存混用的情况,不过其实只要能保证内存频率达标(时序正常),基本不会存在什么可感知的差异。

对于硬盘其实就一句话:拒绝QLC!这点不用多说,拒绝当韭菜,人人有责。

屏幕:高色域和高刷新率

屏幕现在怎么也得1080p起步了(某些型号高配低配是的瞎眼屏型号,可选择自己升级屏幕),色域72%NTSC的打底了。当然2k、4k的直接买就行,120Hz和144Hz这些高刷新率也基本买买买就行了。当然是否需要触摸屏的也是重要一点,像华为就没有把触屏下放到MagicBook上。别买的瞎眼屏幕!

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屏幕素质高低呢?直接看以下几个指标:分辨率,刷新率,色域,响应时间,可视角度。当然如果厂商的广告里要是没大书特书,那么你懂的。现在厂商的宣传都是集中在色域上,一般72%NTSC或者99%sRGB色域的屏幕,表现出的色彩空间就足够胜任对色彩有一定要求的工作了。纯以色域来说,笔记本屏幕色域的指标越好带来的是对比度亮度这些参数的提升,这些提升所带来观感效果是极其明显的。

多功能C口:雷电扩展与PD供电

以前说扩展性都是指的外部接口,现在则一般都是指Type-C口的扩展能力,不管是非全功能、全功能还是支持雷电4的C口,现在都成了不少笔记本上必有的一个接口(谁让你们长得都一样)。而对于高性能笔记本,这个接口一般情况下是不作为供电接口存在的。毕竟PD这100W连个满血的移动端RTX显卡都喂不满。不过Max-Q产品线的存在使得高性能本的C口兼具充放电的功能再次提上了计划。下图来自 @联想拯救者

关于雷电三不用多说,大家对雷电3的普遍认知都是:在外轻薄高续航,在家外接雷电3显卡玩个爽。在如今CPU并不成为瓶颈的情况下,实际更多的损耗还是集中在雷电3本身上。虽然最近的雷电4看起来很美,但是实际的应用方向目前看并没有质的变化。从满速雷电3接口中最多可以走x4路通道,半速雷电3以及雷电2是走的PCIe x2路通道。这中间的PCIe通道数巨大差距必然会使得即便同样一块显卡,在雷电外接运行时候的性能也会低于对应显卡在台式机中运行的性能水平。而各家的兼容性也是问题不少,现在没有诸如挖矿、跑渲染和神经网络这些需要GPU但不吃PCIe通道条数的应用的话,其实还是建议多等等看。

拯救者现在划分为7000系和9000系两条大的产品线,每条产品线内部又有Intel和AMD两家处理器分别领衔Y系列和R系列。官方规格表信息太多,这里做了一个简化版的规格对比表。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几个要点:

  • Y9000X/R款是以Y9000K的散热系统与性能释放进行对标的;

  • Y9000X/R款的设计思路是要比拯救者其他产品线更“轻”更“薄”。

而借助于功耗动态分配,Y9000X/R款的显卡可以RTX 2060 Max-Q在75W的功耗下工作,理论上能够有相比80W移动端RTX 2060更好的表现,勉强能跟上115W的满血移动端RTX 2060的表现。

而两款机器配备的双12V大尺寸涡轮风扇+全覆盖导热模组,多热管+纯铜鳍片和全区进出风这套系统直接是Y9000K同款。虽然整机厚度做薄了,但是这套压制区区一个只有75W的RTX 2060 Max-Q还是不在话下的,毕竟之前压110W也不存在任何问题。整机的性能释放无须担心。而且发布会之后的直播提及了,对键盘C面进气部分做了石墨贴层均热处理,能够更快地将CPU与GPU两个发热重点的热量铺开带走。

其实看了这次新发售的Y的这些指标,我第一反应觉得基本上应该是对标微星的绝影2 GS66次顶配和绝影 GS75的最低配。而且微星这两款还是80W的移动版RTX2060,正好和配属了75W的RTX 2060 Max-Q显卡新9000X系完全对位。而100W规格的PD充电支持,日常轻中度使用(单CPU或GPU应用)可以不用去哪都带着大板砖了。不过微星在电池容量上占有一些优势,顶着民航规定的配了99.9Wh的电池。重量、尺寸、性能、价格的全面优势,总结下来就一句话好吧:真香。

至于100%sRGB的高色域,144Hz高刷新,亮度300nits的IPS电竞屏也不用多说,只要保证和R7000P同质量就足够了。而且官网支持定制一块4K 100%sRGB 500nits的屏幕。

显卡直连也成为了拯救者系列的标配,打游戏丝毫不用慌了。而Wi-Fi 6、蓝牙这些2020年标配不会真的有高性能本还不给配吧,不会吧不会吧。

R这个配置当然拯救者最大的问题只有一个:供货量。虽然可以说同等级最优的选择,但从R7000P就一直需要抢购这点就能看出来,不见得能抢到。所以平常不光是在京东和天猫旗舰店查看备货情况和购买,拯救者自己的官网也是一直在放货的,千万要注意得想着蹲点。如果实在是抢不到的话,也可以考虑后面这几台。

猎人V700主要劣势在于最高配也只有i7 10750H这颗6C12T的处理器,在非游戏的应用场景下和这些8C16T的处理器一对比自然是被吊起来打。荣耀V700的散热系统也是可圈可点的:双12V风扇,大面积散热器,超多散热鳍片和升降风谷设计。这些保证了性能释放,双拷45W+100W足够应对绝大多数游戏了。而自带的多屏协同,在实际应用中也有着不少的实用功能。所以纯打游戏的话,在拯救者无货的也可以考虑这款直接入手。

不过华硕天选其实也是一样经常性无货,而且它配属的移动端RTX 2060只有80W,并非满血/高功率版。而且本身固态缩水和散热一般也使得其的性能释放是不如拯救者系列的。而且而且重中之重:这玩意一定选择顶配款,因为只有顶配是高色域的屏幕,非顶配45%NTSC 144Hz的屏幕说实话着实有点恶心。而4900H和4800H都是8C16T,实际应用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新款暗影精灵升级了散热系统,相比上代有了更多的开孔和更大风量的。整体的散热可以说不逊于拯救者系列了,Intel版双拷可以达到45W+100W的水平,但锐龙版貌似只给了35W。也有和天选一样的屏幕色域问题,Intel款只有万元以上高配才有高色域屏。同样的也是供货问题,需要预约抢购,很难以史低价格购入。

  • 京东天猫是第一选择,不要盲目去找实体店和熟人

  • 准系统式微,老牌厂商设计研发发力,下场肉搏对消费者还是有好处的

  • 风扇越响,性能越强。高性能本的性能释放受本身散热影响

  • 产品选择要根据需求出发

  • 笔记本不能按品牌一概而论,要按单独型号单独看

本篇文章作为双十二高性能本的推荐文,内含的具体型号虽然少,但是内容也确实用了很多时间思考与日常的不断积累才写就,大家可以把此帖当作一个设备推荐贴备用,若有更好选择也请大家在评论区指出。这次确实想抢一台R回来自用了,赶紧赶夜里0点这波预购走起!

写作着实不易,欢迎大家点赞,收藏,评论,打赏砸晕我吧。这里是老锅,我们下期再见!

创作立场声明:八千元这个价格区间,是想购买游戏本的小伙伴最多选择的价格区间,所以学弟写了这篇八千元价位区间几款主流游戏本的横向对比,旨在让值友能够更理性的去选购笔记本电脑。

现在全网似乎都在推荐轻薄本,大多数作者都说游戏本没有必要。要买游戏本,为什么不去装一台台式机。作为一个刚毕业的毕业党来说,听到这些话相当无语。学弟今年7月份刚毕业,在大学的四年生活中,用过轻薄本,用过游戏本,换过台式机,经过四年的摸爬滚打可以说是相当了解现阶段大学生的现状了。

在文章前面还是需要说明白本篇文章主要面向的适用对象——“臭打游戏的”,文章做对比的几款笔记本的售价都在七八千元左右,这也是大多数游戏党买笔记本的预算了。如果你的使用需求大多都是刷剧看电影,那么学弟还是建议你选择一款轻薄的游戏本。如果你有游戏需求,那么一定要买游戏本。游戏党选电脑,部分偶尔玩跟经常玩,只有玩跟不玩。哪怕你一周只玩一次,那么还是需要选游戏本。轻薄本本身就是定位轻薄商务办公场景,你拿着它去干些它不能干的事,能行吗?

目前市面上的一线厂商二线厂商,基本都有游戏本的产品线。比如联想拯救者、戴尔游匣、华硕天选、宏碁暗影骑士等等等等,本篇文章就是对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游戏本在参数以及市场反馈上做一下横向对比。学弟目前在某东工作,下面所涉及到的绝大多数产品我都是有用过并做过相应的测试的,并不是瞎说云评测,还请知悉。

联想拯救者Y、R(总分74)

联想刚刚发布拯救者新品Y和R,相比上一代9000系列以及7000系列提升还是比较大的。

新一代的Y9000X和R9000X采用了薄夜星芒的设计语言,外观上还是挺好看的,耀石灰的配色看起来沉稳一些,超薄金属机身也让这款游戏本看起来更加的有质感,摸起来更细腻舒适。A面中间的Y字logo具有白色灯光效果,并且可以通过相应的软件进行控制。新一代拯救者9000系列在游戏本中可以说是拔尖的存在的了,学弟给它打9分。

2021是AMD处理器版本。i7-10875H本身是定位i9的,被AMD逼的硬是打上了i7的标签。8核16线程,主频2.3GHz,最大睿频5.1GHz,性能可以说是很强悍了。R7-4800H同样是8核16线程,主频2.9GHz,最大加速频率4.2GHz。两款处理器可以说是不分伯仲吧,性能相差不大,在游戏性能上各有优势,不用纠结是AMD还是Intel,这两款处理器应该都是目前主流游戏本最高的处理器配置了,学弟给到满分10分。

个人更推荐RTX2060Max-Q这款显卡,RTX20系显卡使用了图灵架构,支持光线追踪、支持DLSS,在玩一些带光追的游戏时,体验还是相当棒的。这个学弟有体验,RTX2060Max-Q玩地铁离去,开启光追后依旧能维持不错的帧率。RTX2060Max-Q相较RTX2060而言,虽然性能有所下降,但是功耗也有所下降,续航时间得到了提升,机身也能做得更轻薄。对于玩游戏的学生党或者是有性能需求的出差党而言,这是一个不错的均衡,在显卡方面学弟给到9分。

联想拯救者新发布的这两款笔记本均使用了512GB PCIe NVMe协议,TLC颗粒哦。联想在硬盘方面做的还是挺良心的,不管是便携本还是游戏本,在硬盘的配置上从来没有缩过水。如果觉得硬盘容量不够用,可以自行加装一条NVMe协议的固态,两款机器机身均预留了硬盘拓展位。个人觉得512GB硬盘空间比较小,如果能加装一块1TB的就更好了。还好预留了拓展位,可以自行拓展,在硬盘方面学弟给联想新发布的两款笔记本9分。

联想拯救者Y9000X和R9000X均采用了双通道16GB内存,运行频率为3200MHz,其中一条内存为板载,一条为插槽,共16GB。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16GB内存已经足够使用了。不管你是玩游戏还是做设计做剪辑,16GB内存加持下均不必担心内存不够用导致系统卡顿。双通道16GB内存也是目前选择游戏本的标准配置了,这一点联想拯救者是合格的,可以给到10分。

联想拯救者R9000X以及Y9000X均采用了15.6英寸微边框高色域电竞屏,屏幕分辨率为1080P,144Hz刷新率,DC调光,支持Dolby Vision高动态显示,最高亮度(典型)为300nit,响应时间(典型)为5ms。

联想笔记本的屏幕素质一直不错,包括在5000元以下的小新上都使用了100%sRGB色域的屏幕。这次刚发布的拯救者Y9000X以及R9000X均使用了100%sRG色域的屏幕,色彩还原准确。对于设计党而言,可谓是非常友好了。在屏幕横向对比上,可以给到10分。

联想拯救者这次在散热上下了不少工夫,虽然依旧是之前的TSI霜刃Pro散热系统2.0,但是在风扇以及热管数量上有所提升。Y9000X与R9000X略有不同,Y9000X使用了2个大尺寸的风扇,全覆盖导热模组,3根热管加纯铜鳍片,全区进风口。R9000X同样使用了2个大尺寸的风扇,全覆盖导热模组,4根热管加纯铜鳍片,全区进风口。

至于两款笔记本的热管数量为什么不一样,个人猜测是AMD处理器的发热量要更大一些,所以使用了四热管,Intel处理器相较而言更小一些,只使用了3根热管就能压的住。不过,两款电脑在散热方面还是不用过于担心的,散热性能都不错。

就参数而言,Y9000X要更强一些,如果你有外接显卡拓展坞等需求,选择Y9000X更好一些。由于雷电3协议是Intel牵手搞出来的,在AMD的处理器上没有很正常啦。个人对这两款电脑唯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没有了RJ45接口,对于游戏玩家有线网络连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网络会更稳定一些。如果想使用RJ45接口必须要买拓展坞进行拓展,还是比较麻烦的。

华硕的游戏本有两个系列,一个是被大家戏称为“坠机堡垒”的飞行堡垒,另一个是定位二次元宅男的天选。这两款笔记本我都有使用过,坠机堡垒就不做横向对比了,什么原因大家都知道。本次横向对比只对比以下华硕天选R7-4800H+16GB+512GB+RTX2060这款游戏本。天选R9-4900H+16GB+512GB+RTX2060 100%sRGB历史最低8199,如果正常售价8199还是挺香的,喜欢这款电脑外观的可以等等看,还能不能有历史最低了吧。

外观方面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吧,我个人是不太喜欢这种风格,尤其是蓝色版的,灰色版的感觉还不错。A面使用了金属材质,质感还是可以的24.7mm厚、2.3KG重,对于想要带出门的朋友来说不算友好。

华硕天选的处理器同样采用了目前较高端游戏本的标配R7-4800H,8核16线程,主频2.9GHz,最大加速频率4.2GHz。处理器的性能没有多说的,AMD这款8核标压处理器性能很强劲,玩游戏是没有问题的。

华硕天选R7处理器中,有GTX1650、GTX1650Ti、GTX1660Ti、RTX2060四款显卡可以选择,选择面还是比较广的。只是低配显卡的机型内存大都是8GB,这还是挺难受的。个人还是更建议选择RTX2060,图灵架构,支持DLSS,支持光追,玩游戏时的体验会更好一些。相应的,会损失散热以及续航,长时间高负载运行时C面还是比较热的。显卡的功率上来了,续航方面也会有所下降,如果你是经常需要带着电脑去教室的学生党,亦或是有外出高性能使用需求的设计师等工作者,还是不建议选择这款。

天选这款笔记本依旧使用了Intel660P这款低端固态,QLC颗粒,缓外写入不到100MB/s,比较差劲。华硕的笔记本学弟测过很多款了,包括轻薄a豆系列、游戏飞行堡垒天选系列、高端幻14,均使用了低端的固态硬盘。对外宣传使用了512GB PCIe NVMe协议的固态硬盘,并没有说明到底是哪款,实际上是最低端的固态,比较没有诚意。由于660P的读写速度还是要比SATA总线的固态硬盘快,所以这里给了一个勉强及格的分数。如果想买这款笔记本,强烈建议换一块固态,不过换完固态之后成本就提升了。

天选有两个内存版本,有8GB有16GB,建议选择16GB。双通道16GB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目前的使用场景,8GB已经显得不够用了。学弟横向对比的这款天选使用了双通道16GB内存,内存频率为3200MHz,还是可以的。只是华硕没有给这款笔记本标配16GB,学弟只能给到9分。

屏幕一直是华硕的软肋之一,软肋到商详都没有标准色域是多少。咨询客服后得知,华硕天选这款笔记本屏幕色域为45%NTSC,约等于72%sRGB。要知道这是一台8000块钱的,屏幕才覆盖72%sRGB色域 ,要知道4000块钱的联想小新都100%sRGB了。

散热方面天选要比飞行堡垒好很多,这款机器我在公司拆过机,一出两系,三条热管。上面两条是并行的,下面一条的单独出来的。左边显卡部分被热管完全覆盖,显存以及显卡供电电感均覆盖了散热片,但是右侧CPU供电电感没有覆盖散热片。

华硕天选在接口方面还是比较齐全的,机身上4个A口、1个C口、1个RJ45网口、1个3.5mm耳麦接口、1个DC供电接口,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Type-C接口不支持给笔记本充电。如果要外出使用,需要携带砖头大的适配器才行。

戴尔游匣系列定位比较低,咱这篇文章是七千元到八千元这个价位游戏本的横向对比,游匣我们就不对比了。戴尔G5算是戴尔比较高端的游戏系列笔记本了,在上面也隐约地能看到外星人的影子。戴尔G系列分为G5和G7,G7的定位比较高,价格大都在1万元以上。G5的价格还算亲民,在七八千块钱左右。

戴尔G5的外观有我喜欢的地方,也有我不喜欢的地方。我喜欢它底部RGB效果的灯条,看起来非常的炫酷,很有外星人的味道。不喜欢它的A面,虽然用了彩色渐变的处理,但看起来还是略显老气了。

戴尔G5使用了英特尔i7-10750H,6核12线程,主频2.6GHz,最大睿频5.0GHz。i7-10750H与i7-10875H和R7-4800H还是有一些差距的,相同价格下优先选择性能强的嘛,所以在处理器的横向对比上,学弟只能给它7分了。

GTX1660Ti在这个价位上略显不足,其他几个品牌八千元价位搭载的都是RTX2060Max-Q和RTX2060级别的显卡。戴尔G5在同价位游戏本中,显卡的配置的确不算高,所以在显卡的横向对比上,学弟只能给它7分了。

跟大多数游戏本一样,戴尔G5使用的凯侠512GB NVMe协议固态硬盘,TLC颗粒,读写速度还不错,算是主流水平。

戴尔G5在内存方面,同样是16GB双通道内存,频率为2933MHz,这似乎也是游戏本的标配了。在购买时尽量选购16GB内存的版本,如果预算不够,可以先确定以下这款笔记本有没有额外的内存插槽,先买8GB内存的版本,后期再添加也是可的。

戴尔G5使用了一块15.6英寸IPS屏,屏幕分辨率为1080P,100%sRGB色域,144Hz刷新率。从参数上来看,戴尔G5这款笔记本电脑的屏幕还是可以的。

散热方面,戴尔G5跟华硕天选的散热规格差别不大,均采用了散热管散热。上面两条是并行的,下面一条的单独出来的,显存以及电感都进行了散热金属片的覆盖。

戴尔G5的接口同样是非常丰富,GTX1660Ti及以上配置都配备了雷电3接口和mini-DP接口,除此之外HDMI接口、RJ45接口都是标配,除此之外还有一个USB3.2Gen1,两个USB2.0,方便用来外接鼠标等移动。SD卡槽可以直接读取相机的SD卡,不用单独地再买读卡器。

宏碁暗影骑士(总分65)

宏碁暗影骑士·擎在市面上的反响还可以,我说的可以是抛开价格来看可以。同样是8000块钱的售价,宏碁暗影骑士·擎的处理器你只能买i5,其他品牌8000块钱都能选到i7-10875H了。

暗影骑士采用了曜石黑的配色,看上去比较低调沉稳,尾部出风口的红色尾翼又很凸显游戏玩家的个性,我个人感觉长得不丑,很符合游戏本的风格。

前面说了,8000块钱只能选i5-10300H,个人感觉还是有点拉胯的。虽然游戏不太吃单核性能,但是四核跟八核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处理器横向对比,学弟只能给宏碁暗影骑士6分了。

显卡是RTX2060,在这个价位上算是比较好的了。RTX2060拥有1920个着色单元、48个光栅单元、160个纹理单元,支持RTX光线追踪技术,RTX2060的性能几乎能在中特效1080P下畅玩时下所有3A大作了。显卡横向对比方面,学弟可以给到满分10分。

宏碁暗影骑士·擎使用了西数SN530 1T固态,SN530是SN550的OEM版,性能中规中矩,主流水平。

宏碁暗影骑士同样搭载了来自海力士的双通道DDR4 3200MHz 16GB内存,两根内存均采用了插槽的方式,可插拔,后期更换比较方便。16GB内存真的是玩游戏标配了,朋友们在选购时一定要注意,尽量选择双通道16GB内存的版本。

屏幕是人与电脑交互的媒介,不管你是用笔记本电脑干什么,屏幕素质的好坏一定会影响你的使用体验。宏碁暗影骑士使用了一块17.3英寸的屏幕,现在17.3英寸的屏幕还是挺少见的。屏幕分辨率为,144Hz刷新率,屏幕色域为72%NTSC色域标准,72%NTSC约等于99%sRGB色域,屏幕色彩还原准确性还是不错的。

采用了三热管设计,上面一条是并行的,下面两条的单独出来的,显存以及电感都进行了散热金属片的覆盖。从热管的数量上来看,散热稍微有些拉胯。很多玩家也反映玩游戏时间长了风扇的声音像怪兽吼叫。

接口方面中规中矩,左侧为RJ45接口、两个USB3.2Gen1接口、耳机/麦克风接口,机身右侧为HDMI接口、USB3.2Gen2接口(支持关机充电)、USB3.2Gen2 Type-C接口。作为一款搭载英特尔处理器的笔记本,竟然不支持雷电3,有点说不过去。

惠普暗影精灵6(总分70)

游戏本中除了联想拯救者反响不错之外,惠普暗影精灵的反响也还不错,暗影精灵6采用了全新的ID设计,要比暗影精灵5好看了很多。本次参加横向对比的是R7-4800H+16GB内存+512GB SSD+RTX2060显卡的版本。

个人感觉暗影精灵6的外观还可以,A面中间只有一个小logo没比较简洁吧。不过,A面的材质非常不耐磨,把手机放上去蹭一下可能就会留下划痕。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公司里的暗影精灵6被我取放的时候搞上划痕了......

R7-4800H同样是8核16线程,主频2.9GHz,最大加速频率4.2GHz,在这个价位上还算是不错的。

暗影精灵6显卡的选择比较多,有GTX1650Ti、RTX2060两款显卡可以选择,更建议选择RTX2060。搭载GTX1650Ti显卡的版本虽然便宜,但是GTX显卡不支持光线追踪技术,在玩支持光追游戏的时候体验要比支持光追的显卡差很多。

硬盘方面,暗影精灵6采用了一块512GB的M.2 PCIe SSD硬盘,速度还不错,算是主流以上的水平。另外还有一个M.2拓展口,后期觉得硬盘容量不够了,还可以加装固态。

双通道16GB内存,频率为3200MHz,没啥好说的,游戏本的标配。

如果要买暗影精灵这款笔记本,那么一定要注意一下屏幕刷新率,暗影精灵6有60Hz、144Hz、300Hz三种刷新率的屏幕,价格不一样,不要选错了。建议选择144Hz刷新率的版本就可以了,*级玩家可以上300Hz,就是价格太贵了,不是很值。暗影精灵6绝大多数机型都是72%NTSC,只有顶配版本才是100%sRGB。15.6英寸1080P广视角硬屏,这也是游戏本的标准配置,没啥好说的。

暗影精灵6的散热还算不错,采用了四热管设计,上面二条是并行的,下面两条的单独出来的,显存以及电感都进行了散热金属片的覆盖。

暗影精灵6的接口比较丰富,应该能满足大部分人的使用需求。机身左侧有DC供电口、RJ45接口、USB3.2Gen1接口、HDMI接口、SD卡槽,机身右侧有两个USB3.2Gen1接口、mini-DP接口、全功能Type-C接口。

本身是一线品牌的产品对比,写到最后脑子里突然闪现出神船图案,就把这位不速之客请出来。对比一下神船跟一线品牌的差距在哪,从下面的介绍可以看出,神船的性价比无疑是最高的。的确8000多块钱的价格i7-10750H+RTX2060的组合可以说是很香了,这还远远不够。上了神船之后,你还能学会修电脑,频繁的小故障终究会将你锻炼成为修电脑高手,然后班里妹子的电脑出了问题都归你负责了。性价比的确强,但提醒你上船需谨慎。

说实话,我非常不喜欢这个外观造型,太厚重了,买它还真不如装一台台式机。从模具上来看,应该是好几年前的模具了,现在的游戏本都往轻薄上面进化,厚重再也不是游戏本的代名词了。所以在外观横向对比上,学弟只能给到它6分。

显卡是RTX2060,在这个价位上算是比较好的了。RTX2060拥有1920个着色单元、48个光栅单元、160个纹理单元,支持RTX光线追踪技术,RTX2060的性能几乎能在中特效1080P下畅玩时下所有3A大作了。显卡横向对比方面,学弟可以给到满分10分。

硬盘是256GB SSD+1TB HDD的双硬盘组合,商详中没有说256GB SSD是NVMe协议的固态还是AHCI协议的固态,取个中间数,暂且给7分吧。如果是NVMe的固态可以给到7分,如果不是会给到6分以下。本身256GB固态就不是很够用,装个系统装点软件基本就没了。

内存为16GB双通道内存,这个没啥多说的,频率商详没有说,估计是2933MHz,暂且给到9分。

神州战神G8-CU7PK搭载了一块17.3英寸的屏幕,这是我横向对比的这几款中屏幕最大的了。144Hz的屏幕刷新率,就是不知道灰阶响应时间怎么样。另外色域标注的也比较坑,商详中并没有说明是什么色域标准,到底是sRGB呢还是NTSC呢,不同的色域标准差别很大。不够诚实,学弟只给6分。

不得不说,公模散热还是不错的。

接口还算丰富吧,毕竟这么厚的机身,有这么多的接口也没什么惊讶的了。接口主要集中在机身尾部,电源接口、USB-A接口、Type-C接口、mini-DP接口、HDMI接口、RJ45网口,机身左侧有一个USB-A接口以及两个3.5mm音频接口,机身右侧有一个Type-C接口和1个USB-A接口。

大家看下面这张图就能发现,神州在标接口信息的时候从来不会标准标准,比如USB3.2,只会标USB3.2,不会标注是那一代USB3.2,Gen1还是Gen2,既然不标注,大概率Gen1了。

最后学弟做了一个图表汇总了上面几款游戏本的综合评分,其中得分最高的是刚刚发布的联想拯救者Y9000X和R9000X,得分最低的是神州战神G8-CU7PK。

下面挨个说一下这几款电脑的优缺点:

联想拯救者Y9000X&R9000X,联想新发布的这两款电脑配置都不错,没啥问题,处理器在这个价位上也算是顶到头了,显卡虽然是RTX2060Max-Q,但却带来了更轻薄的机身,更长的续航时间。很多笔记本厂商喜欢在内存和硬盘上缩水,这两个硬件是消费者在购买电脑时最不关心的硬件。联想刚发布的这两款拯救者依旧保持了原有的良心,保持了一贯不错的素质。屏幕方面也保持了拯救者一贯的优良素质,100%sRGB色域的屏幕色彩还原出色。Y9000X三热管散热,R9000X四热管散热,散热方面不用担心。个人觉得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没有RJ45接口,有线连接网络有点麻烦,需要单独购买拓展坞。不过学弟很喜欢全功能的Type-C口,可以使用PD充电头给其充电,外出就不用了携带大砖头适配器了。

华硕天选处理器用的还行,R7-4800H基本算是游戏本的高端配置了。显卡方面的选择也比较多,最高可以选配到RTX2060,也还算可以。硬盘方面最差劲,祖传Intel 660P缓内读写也不算优秀,缓外读写更是拉胯。如果你比较看重硬盘的性能,天选真不是一个好选择。除此之外,天选的屏幕表现也比较差,尤其表现在蓝色上,色彩还原比较差劲。散热接口方面倒是还不错,算是主流水平。外观方面因人而定了,很多人喜欢这种二次元风格,学弟不太喜欢。

戴尔G5在相同价位下,配置是最差的。8000块钱的售价配了个i7-10750H,有点说不过去。GTX1660Ti也显得不是很有诚意,如果你比较注重处理器跟显卡的性能,戴尔G5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学弟最喜欢的地方就是G5底部的灯带,的确很讨游戏玩家喜欢。

宏碁暗影骑士,处理器最拉胯,8000块钱只能买i5,显卡还不错,RTX2060。硬盘、内存、屏幕、散热、接口方面表现都中规中矩,如果你很喜欢这款电脑的外观,可以考虑一下加预算上i7了,只是学弟觉得没有性价比。

惠普暗影精灵6也算是一款不错的游戏本,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均衡,只是外观比较脆弱,非常容易划伤。如果你有频繁的外出携带需求,还非常在意产品外观的话,需谨慎考虑。如果不在乎这些,暗影精灵6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神州战神G8-CU7PK是这几款电脑中看配置最有性价比的,但实际上体验却是最差的。处理器显卡倒是还可以,硬盘、屏幕、外观比较差,在宣传上也比较欺负小白,没有说明白具体是什么色域标准,没有说明白Type-A接口具体是哪一代。再就是神船后期的小毛病比较多,对于电脑小白而言非常痛苦。

上了大学,就是自己学习的小伙伴了,可能会伴随着大学四年,所以选购笔记本电脑显得极其重要了

本文略长,请耐心浏览。当然很多是我总结的一家之言,如有错误,也请多多包涵和指教。

2 选购电脑的需求和预算

好了,话不多说,正文开始。

在说选购电脑之前,我想先把目前市场上电脑分类一下,当然这也是最普遍的分类标准了。

目前市场上电脑分为三类:轻薄本、全能本、游戏本。

轻薄本:顾名思义,这类笔记本满足了,影音娱乐的需要,平时打打一些不吃配置的游戏也足够,例如LOL、飞车等。

而且这类笔记本有个特点,续航不错,由于轻薄便于携带,所以是出差旅行必备。

全能本:我觉得这是介于轻薄本和游戏本之间的一种笔记本电脑。既可以运行一些轻薄本带不动的渲染软件,例如Pr,还可以玩一些入门级游戏,例如吃鸡剑灵等等。但是配置较大的一些游戏它就带不动了。

游戏本:先纠正一个概念,游戏本并不一定是用来玩游戏的,它是对高性能笔记本的另外一种称呼。

这类笔记本拥有很高的配置,无论是CPU还是显卡,都是上上乘。大型游戏,三维制图渲染软件,统统不在话下,可以说是习武之人必备。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因为高性能,电脑发热问题就会随之而来,必须配有多风扇和铜管来进行散热,所以这类笔记本一般都比较厚重,续航也不行。

由上面不难看出来,轻薄和高性能就如同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兼得。你选择了轻薄,必然要抛弃高性能。当然折中一下,选个全能本也不错。

2 选购电脑的需求和预算

既然了解了电脑的分类,那么你对电脑的需求是不是也要明确,关于选购电脑,我一直认为,不说需求和预算的推荐选购都是在耍流氓。

你买笔记本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是单纯的因为办公需要,周末看看电影,那这样再适合不过选择轻薄本了,颜值还高。

亦或者你是重度游戏爱好者,特别喜欢玩那些大型3A游戏,那必须游戏本了,别无选择。

需求明确了,心里也要有一定的预算。都2020年了,不建议买3000元以下的笔记本了哈。

毕竟很多人大学都只会买一台笔记本,所以为了4年着想,还是往4000元以上吧。

再说一下从什么途径买电脑。千万别去实体店,电脑城之类的,大学生也不要相信熟人学长学姐那里去购买。百度一搜,这些都是血淋淋的教训,这些都是专门忽悠小白的,还不能保证售后。

你可以去实体店体验一下你选好的那一款电脑的手感之类的,但是千万别购买。小白就去[京东自营] [天猫品牌官方旗舰店] [品牌官网]这三个渠道就够了。

至于买电脑的时间,一般6.18 、双11、双12等这些日子肯定会有打折,当然你要是特别想买,就不要挑剔日子了,毕竟早买早享受。

在挑选笔记本电脑之前,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关于笔记本的基础知识,我尽量简洁的普及,让大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就行,说太多你们也不看。

CPU,又称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主要设备之一,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中的数据,是电脑的核心部分,相当于人体的大脑。

CPU生产现在主要有两家,英特尔 (Intel) 和 AMD。intel常见酷睿系列,AMD常见锐龙系列。原来是Intel的天下,最近几年AMD凭借锐龙系列CPU强势崛起,性价比比Intel高.

我知道这是大多数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因为这也是我曾经困扰的问题。到底怎么从一个名字来看出到底哪个CPU更强,这些CPU的名字数字又有什么含义。我这里做一些介绍。

先说一下Intel CPU的命名问题,我这里就以一个CPU来举例。

intel:不用多说,品牌名,表示CPU的生产厂家;

酷睿:系列名,酷睿是目前最常见的,知道它就行;

i7:CPU的定位,分为i3,i5,i7和i9 ,分别是低端,中端,中高端,高端;

9:代表第几代, 这里是第九代;其他都相同的情况下,一代会比一代强;

750:代表级别,一般来说,其他都相同的情况下,数字越大,性能越强。

H:后缀名,在这里字母不一样,代表的意思也不一样。我就说一些常见的字母。

U:是超低功耗(Ultra-low power)的意思,也叫做低压,就是牺牲一点性能,尽量降低功耗,适合轻薄本、追求长续航的商务本等;

H:是High performance的缩写,即高性能版本,也叫做标压, 是笔记本电脑中很强大的存在了,一般用于游戏本等产品。

HK:字母K代表不锁倍频处理器,可以手动调节倍频实现超频,也就是可以手动调节来提高性能。在第八代酷睿中被归入了i9系列。

以上就是我们常见的几个字母后缀,当然那还有别的,不过说太多你们也记不住,记住这三个就够了。

接下来说一下AMD锐龙显卡的命名规则。和Intel很像,我依然用一个锐龙CPU举例。

R5:产品定位,R3,R5,R7,R9,分别是低端,中端,中高端,高端,类似于i3 i5 i7 i9 (R代表锐龙系列);

3:代表第几代,这里是第三代;

600:代表级别,一般来说,其他都相同的情况下,数字越大,性能越强;

关于CPU做对比的问题,不能说i5比不过i7这种傻话,因为不在同一代之间比较根本没意义。例如i5—8400H吊打i7—8550U。

三个未知数,只有两个相同才可以作比较,我在上面介绍命名是也写了,其他都相同情况下,才可以作比较。

例如i7-8665U与i7-8550U作比较,我们就知道前者的性能强于后者。

那我们怎么知道CPU的排行榜(天梯图)呢,放心,有专门的网站帮我们做好了对比。

感兴趣的也可以自己去查看一下

目前最常见的笔记本CPU分类如下:

10300H(低端、轻薄)

10710U(次中端、游戏)

10750U(中端、游戏)

10850H(高端、游戏)

4500U(低端、轻薄)

4600U(次中端、游戏)

4700U(中端、游戏)

4900H(高端、游戏)

CPU说完了,我们来说一下电脑显卡的基础知识。

CPU相当于大脑,我们可以将显卡比喻为一名画家,CPU(相当于先大脑构思)先需要告诉显卡需要画什么,这时显卡就会按照CPU的要求画出一张一张的图片,一张一张的图片我们可以称之为帧数,接着显示器会将这些图片进行连贯高速播放,我们在显示器中即可看到连贯的画面。

我直接通俗一点讲,我们看到的电脑里精美的画面,都是由显卡渲染输出的。所以显卡的上限决定了电脑画面的质量。

性能好的显卡(好的画家)能够画出更多更好看的图片,使得我们能够通过显示器看到的画面就更加流畅,更加清晰。

目前市场上显卡也分两家,N卡和A卡。

所谓的N卡就是搭载NVIDIA(英伟达)芯片的显卡,而A卡就是搭载AMD芯片的显卡。主流都是用N卡的。

我们首先说一下N卡的命名规则,我还是用一个N卡举例来说明。

1050 :10代表第10代显卡,5代表显卡的市场定位,属于中端市场,数字越大,定位越高,例如7,8。

0表示常规显卡,如果为5,则代表升级版,一般都是0。

Ti:表示加强版,没有Ti的,表示非加强版;

常见的还有Max-Q,也会缩写成MQ,这种比不带MQ的显卡性能上稍微弱一点,前提是前面的命名一样的,例如GTX1070和GTX1070Max-Q,但是续航发热要好一点,是英伟达为轻薄笔记本量身定制的黑科技。

570:5表示第五代;7表示市场定位,数字越大,显卡越高端;0表示常规版本,如果有其他数字,比如5,则代表升级版

从显卡芯片型号中,通常第一个数字代表第几代,第二位表示显卡的档次,数字越高越好,无疑性能也越强,当然这种方法只适合同代显卡相比,N卡与A卡之间也不能相比,跟上面的CPU也是一样的。

那我们怎么知道CPU的排行榜(天梯图)呢,放心,有专门的网站帮我们做好了对比。

感兴趣的也可以自己去查看一下

目前常见的笔记本显卡分类如下:

入门级独立显卡,可以满足CS GO,刀塔,英雄联盟等不太吃性能的游戏需求;

入门级游戏独立显卡,满足一般的视频剪辑,渲染,3D制图等加速使用,以及简单的小型单机需求,如守望先锋,GTA5等等;

单机游戏流畅使用的最低显卡要求,可以满足只狼,绝地求生,战地,3D扫雷等大型单机的流畅运行,也是目前比较主流的玩游戏必备显卡;

目前笔记本电脑较为顶尖的显卡,通吃各种大型单机可以保证特效全开,极少数单机优化比较差可以无视,价格非常贵。

此外显卡还还分为集成显卡(核心显卡)和独立显卡,简称集显和独显,集显不可升级,功耗低,发热量少,但是性能低。独显可以升级,性能优秀,但是功耗高,发热量也大,也贵。

知道了上面CPU和显卡的知识,我们就可以大致判断看到的笔记本属于什么类别了,这里我就以我去年购买的笔记本为例。

可以看到CPU为i7——9750H,是第九代的i7系列,字母后缀是H,表示标压;

显卡是GTX1650,属于中端显卡系列。

说明我这笔记本属于全能本,对于普通的游戏是绰绰有余的,但是大型3A游戏就够呛了。

显卡说完了,我们再简单地说一下内存和硬盘。

内存就是我们打开电脑运行的一些软件,打开的网页,临时占用的存储空间都可以称作为内存。

而我们平时下载的资料,学习视频,软件安装包等等放在硬盘里,那个叫做硬盘容量,所以希望小伙伴可以区别一下。

都2020年了,选购笔记本电脑内存至少应该8G起步,毕竟win10占用内存都有2~3个g了,所以最好8G起步。

硬盘的话,无脑选择(SSD)就行了,大小最好也是512G起步。

电脑屏幕直接影响你眼睛看到的观感如何,因此一块好的屏幕对于日常使用的舒适度提升还是比较明显的。

屏幕有屏幕材质、屏幕尺寸、屏幕分辨率、屏幕刷新率、屏幕色域等参数,说太详细估计小伙伴也不是很理解,我也就简单地说一下。

屏幕材质:现在基本上都选择IPS材质;

屏幕尺寸:有13英寸,14英寸,15.6英寸,一般来说大屏幕性能好,但是也会重一点。所以看个人选择了;

屏幕分辨率:最低选择也是分辨率,也叫做1080P,低于1080P的别考虑了,当然也可以选择2K;

屏幕刷新率:所谓屏幕刷新率是指每秒钟电脑屏幕能够刷新画面的数量。刷新率越高,我们看的视频也就越流畅,画面质量也越好,单位是HZ。一般刷新率都是60HZ,越高越好,游戏本刷新率已经到144HZ了;

屏幕色域:屏幕色域是指你能看的颜色范围,色域越广,笔记本电脑屏幕显示出的颜色越精准。一般有NTS或者是sRGB两个单位,当然还有AdobeRGB。

预算低常规推荐:无特殊需求可以选择标称45%NTSC色域。(预算较低);

一般使用推荐:有一定修图需求选择72%NTSC/100%sRGB色域。

专业需求:推荐符合100%Adobe RGB色域的屏幕,此类屏幕素质优秀。(需要校色)

请记住,如果你是吃设计这碗饭的,或者是你的大学专业是关于设计方面的,你的电脑屏幕色域一定要选择一个高的。

不知不觉又写了这么多。小伙伴可能说,写这么多还不是没给我推荐电脑。

我想说的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电脑的一些基础知识都不了解,别人推荐的你心里肯定也没一个着落,会有不靠谱的感觉。只有了解了这些,你才能做到游刃有余的选择电脑。

当然由于篇幅限制,我写的并不是很详细,都是一些基础知识,希望能给小伙伴带来一些帮助吧。   

如果整体预算充足,想要入手一款外观精致且性能强大的游戏本的话,ROG的这款枪神6 Plus超竞版,或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在ROG刚刚踏入笔记本领域的时候,很多小伙伴都被其精致、漂亮的外观,出色的性能所吸引,但真正拥有之后,会感觉到一些细节的地方做的还是不够精致、不够人性化。面对这样的问题,ROG也积极的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加强自身的技术,整了一些黑科技技术,例如液金散热等。

在2022版的新款ROG笔记本中,各个产品系列的迭代进步都非常大,不仅在性能方面提升巨大,在外观细节方面同样进步巨大,让我们感受到ROG对于产品的用心打磨,对于消费者需求的用心倾听。

不夸张的讲,ROG的全系列游戏本,在各个价位档次都是独一档的存在,综合考虑来看,几乎可以说没有竞争对手。你可以在性能上接近,但在外观设计和细节上,ROG的一些大胆设计,是你永远都想不到的。

二、ROG枪神6 Plus超竞版游戏本 开箱

▼游戏本的包装是一个黑色的纸箱,正面的外观设计和笔记本的A面一样,采用了相同的外观设计风格。

▼笔记本的纸箱顶部有一个红色的帆布袋提手,相比较于传统的塑料提手,这种帆布材质的,手感很柔软、细节,完全不勒手。

▼纸箱采用合页式设计,打开纸箱,笔记本就会自动弹起,仪式感十足。

▼除了笔记本和电源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配件,非常有意思。

▼一个挂扣,右侧有红色的ROG塑料件,这个塑料件很有意思,后面会讲。

▼另外,一个小纸盒里面还有一个铝合金的手电筒,这个就非常有创意了。

三、ROG枪神6 Plus超竞版游戏本 外观

▼笔记本的A面采用金属材质,右侧是一个硕大的ROG的大LOGO,左侧有一些漂亮的图纹。

▼A面的边角部分有高光倒角设计,处理的很精致。

▼笔记本的尾部,有漂亮的点阵设计,右侧有一个ROG的信仰徽章,可替换设计的。

▼打开笔记本,整体感觉很有设计感,有很多设计细节。

▼ROG枪神6 Plus超竞版游戏本采用了一块17.3英寸的屏幕,采用三边窄边框设计,屏占比很高,很有视觉冲击感。

▼B面的边框部分有橡胶减震垫,可以有效的吸收震动,保护屏幕。

▼左下角有ROG STRIX的字样,标明了这款笔记本属于ROG的STRIX系列。

▼整体的屏幕转轴部分,悬浮式设计。

▼笔记本的C面,很有设计感,右上角采用半透明的上盖,可以直接看到内部的框架和各种硬件。

▼键盘的右上角有不规则六边形的电源键,按键手感和其他按键不同,距离键盘稍远,不会误触。

▼方向键采用半高设计,但按键面积一致,保证按压手感一致。笔记本C面的右侧有一个开槽,可以搭配安装挂扣中的红色ROG塑料件。

▼ROG枪神6 Plus超竞版游戏本的触摸板面积很大,做工很精致。两侧的掌托部分采用了特殊的涂层,触感细腻。

▼键盘的左上角还有独立的五个功能键,可以快速调节笔记本的音量、风扇转速和打开控制软件。

▼ROG枪神6 Plus超竞版游戏本的键盘手感非常不错,键位挺大的,键程2mm,采用特殊的Overstroke闪击技术,响应速度快,手感稳定。

▼笔记本的D面,上半部分的造型设计非常复杂,有各种密密麻麻的进风孔。

▼左上角有一个灰色的橡胶防滑垫,上面还有一句话。

▼右侧的防滑脚垫非常巨大,直接盖住了一个硕大的梯形区域,顶部有ROG的LOGO,下面是一些进风孔。

▼笔记本的右侧,有一个出风口,左侧有一个特殊的槽位。

▼另外,笔记本的侧面一圈,都有半透明的设计,很有设计感。

▼笔记本的尾部,左侧是两个Type-C接口,左侧支持雷电4,右侧是全功能Type-C,最大支持100W的PD快充。中间是HDMI视频输出接口,右侧有RJ45有线网络接口和DC电源输入接口,两侧是两个出风口。

▼笔记本的左侧有两个USB3.2 Gen1 Type-A接口,右侧是一个3.5mm的复用音频接口,左侧是一个出风口。这款笔记本的散热出风口有四个,后部两个,左右两侧各一个。

▼笔记本的前部可以明显的看到一圈乳白色的灯带,笔记本的D面自带氛围灯。

▼另外,屏幕的下边沿也有一段乳白色的灯带,这款本子的灯效设计很丰富。

四、ROG枪神6 Plus超竞版游戏本 测试

▼开机,屏幕上直接亮起红色的ROG的LOGO,键盘亮起漂亮的RGB灯效。

▼笔记本的屏幕显示效果很棒,屏占比很高。

▼笔记本A面的ROG的大LOGO同样支持RGB灯效,灯大灯亮灯会闪。

▼笔记本的侧边有一整条很长的RGB灯带,支持ARGB灯效。

▼屏幕下面也有RGB灯带,可以直接照到下面。

▼键盘的灯效也很漂亮,支持ARGB灯效,支持软件控制,并且单键位支持RGB调整。

▼笔记本的A面的图纹搭配自带的ROG紫外线手电筒,可以照出非常好看的效果。

▼稍微移动一下,感觉效果非常梦幻。

▼挂扣上的红色ROG塑料件(官方名称:钥石)可以完美的卡进笔记本侧面的槽内,严丝合缝,非常完美。

▼卡进去的第一时间,笔记本还会有一个漂亮的专属RGB灯效,很有意思。

▼ROG枪神6 Plus超竞版游戏本的屏幕显示效果非常棒,视觉观感精细、顺滑。打开屏幕的设置界面,可以看到有颜色配置文件,说明这台笔记本有出厂校色,专门针对这块屏幕有优化。

▼开机之后,屏幕默认分辨率2K,刷新率可以稳定在240Hz。

▼实测下色域,色域可以轻松覆盖99%的P3色域。色域三角形几乎完美覆盖了P3色域,非常棒。

▼色调响应曲线不错,实测2.3左右。

▼屏幕亮度最高320nite,对比度在1000:1左右,还不错。

▼色准表现非常夸张,平均ΔE=1.14,最大ΔE仅有2.11。这个成绩,非常明显的校过色,而且这个色准表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一些专业玩家对于色准的需求,很不错。

▼简单跑个测试,整机得分185W左右,其中处理器83.7W、显卡50.2W、内存25.7W、固态24.9W,性能表现很不错。

▼处理器是i9-12950HX,16核心24线程,8个大核,8个小核,三级缓存30MB,性能很强。

▼简单跑个CPU-Z的测试,单核809.5、多核9993.4,性能表现很不错。

▼跑一下CineBench R23,单线程1967、多线程21843,性能很强,可以轻松满足各种性能需求。

▼简单跑个读写测试,持续读取6402MB/s、写入4687MB/s,4K读取68MB/s、写入200MB/s,性能表现还不错。

▼日常待机情况,显卡的核心温度在49.1℃左右,待机温度表现还不错。

▼显卡的最大功耗在150W左右,满功耗的RTX3070Ti Laptop显卡,不错不错。

▼简单跑个3Dmark的理论测试,性能很强大,和桌面版的RTX3060Ti性能表现一致。

▼最后跑下3Dmark的压力测试,帧数稳定率98.7%,挺稳的。

▼显卡的核心温度在78℃左右,处理器温度在68℃左右,整体的散热表现还挺不错的。

▼散热测试,日常待机情况,室温27℃左右,处理器的温度在46℃左右波动,显卡温度在50℃左右,整体散热表现不错。

▼简单跑个CPU-Z的压力测试,处理器功耗刚开始可以去到120W左右,大核心睿频4.1GHz,处理器温度可以去到95℃。

▼稳定之后,处理器的功耗在110W左右,大核心稳定3.9GHz、小核心稳定3.2GHz,这个处理器的功耗释放和频率表现,非常不错了,对于一台笔记本来说。

▼跑的时间稍微长一些,处理器功耗可以稳定输出110W左右,处理器温度在96℃左右波动。

▼单烤FPU测试,处理器功耗稳定在115W左右,处理器大核心睿频3.6GHz,处理器温度在95℃左右波动。

▼双烤测试,RTX3070Ti Laptop显卡的功耗可以稳定输出150W左右,处理器功耗在55W左右波动,处理器大核心睿频2.7GHz,处理器温度86℃,显卡核心温度84℃,整体的性能释放表现的挺不错的。

▼游戏实测,2K分辨率,全极高画质,LOL大乱斗模式,泉水的游戏帧数在470帧左右,非常流畅。

▼日常团战的游戏帧数,也可以稳定在240帧左右,同样非常流畅。

▼守望先锋,2K分辨率,全极高画质,日常团战的游戏帧数在205帧左右,非常流畅。

▼逛街的游戏帧数在208帧左右,略高一点点。

▼吃鸡,2K分辨率,全高画质,室外的游戏帧数在235帧左右,挺流畅的。

▼室内的游戏帧数要略高一点点,在241帧左右,非常流畅。

▼古墓丽影,2K分辨率,全高画质,第一个测试场景,游戏帧数232帧,挺流畅的。

▼第二个测试场景,游戏帧数在116帧左右,挺流畅的。

▼第三个测试场景,游戏帧数在127帧左右,挺流畅的。

▼最后的整体游戏帧数,可以稳定在165帧左右,挺流畅的。

▼众生平等奥德赛,2K分辨率,全极高画质,体积云最低,走廊的游戏帧数在99帧左右,挺流畅的。

▼室外的游戏帧数略低一些,在77帧左右波动。

▼最后的平均帧数在81帧左右,还是非常不错的。

▼赛博朋克2077,2K分辨率,光追中等画质。

▼大力水手DLSS开平衡,兼顾游戏帧数和画质。

▼酒吧吧台的游戏帧数在51帧左右,还不错。

▼室外水潭的游戏帧数在58帧左右,这个光追的效果非常棒,水潭有非常清晰的镜面反射和雾面反射,效果非常真实。

▼最后的整体平均帧数在54帧左右,基本上可以在特效开高的情况下,接近60帧畅玩赛博朋克2077了。

五、ROG枪神6 Plus超竞版游戏本 拆解

▼这款笔记本,让蘑菇还是非常惊讶的,烤鸡可以轻松应付增强模式下55W+150W,很好奇它的散热模组是啥样的。

▼拧掉D面左右的螺丝,轻轻沿边走一圈,ROG枪神6 Plus超竞版游戏本的D壳就可以轻松取下。

▼ROG枪神6 Plus超竞版游戏本的D壳非常复杂,不仅有各种复杂的造型和开孔,下半部分还有一些黑色的塑料限位件,可以辅助固定内部的一些硬件。

▼笔记本D面的灯带,有独立的发光元件和导光条,左右各有一套模组。

▼简单看下笔记本的内部接口,上部是PCB和散热模组,下部是电池部分。

▼散热模组非常豪华,双风扇五热管,其中两个粗热管CPU和GPU共用,然后CPU和GPU再各自独享一根细热管,剩下还有一根热管负责显存+供电部分的散热。

▼靠近看看,左侧应该是显卡核心,上侧的供电模组非常豪华,仔细数了一下,目测有十几颗电感,显卡的供电规模非常给力。

▼右侧是处理器核心,两根粗热管搭配一根细热管,基本可以完整覆盖处理器的中心晶圆部分。另外,处理器的下部是供电电路部分,也覆盖有金属散热片。

▼散热模组的风扇是特殊定制的84叶片12V Arc Flow绝尘风扇,扇叶看着非常密集。另外,左侧和上侧的出风口部分,都有泡棉材质,既可以起到吸收震动的左右,还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密封效果。

▼右侧的散热风扇,和左侧散热风扇的型号相同,但是散热鳍片的转动方向相反,巧妙的设计避免了共振的问题,好评!并且将风扇的散热支架放在下面,不会影响散热风扇的进风面积。另一侧的进风口放在了键盘的下部,可以辅助保证进风量的同时,还可以辅助笔记本键盘部分的散热。

▼显卡下面是两个DDR5内存,独立设计的,可以升级更换为更大容量的。内存表面贴有银色的贴纸,提供出色屏蔽效果的同时,应该还有一定的辅助散热的功能。

▼左侧的主板南桥部分,覆盖有金属散热片,保证运行温度。下面黑色的部分是镁光的3400这块PCIe4.0的固态。固态表面贴有黑色的胶带,可以提供出色的绝缘效果。

▼另外,这个接口的下面还有一个M2接口,带宽为PCIe4.0 x 4的,可以拓展一块满速的PCIe4.0固态,很不错。左侧的PCB小板背面有一颗芯片,搭配Keystone钥石,可以提供一些快捷功能的同时,还可以打开私人暗区,且非常安全。

▼左下角的扬声器,悬浮式固定的。扬声器中间的驱动部分很大,共鸣腔不小,音质表现不错。

▼旁边是ROG枪神6 Plus超竞版游戏本的电池,90Wh的容量。

▼电池底部有Wifi的天线,笔记本的A面为金属材质,因此Wifi天线被放在了这里,保证信号质量。

▼另外,ROG枪神6 Plus超竞版游戏本的骨架部分非常结实,看外观像是镁铝合金,又轻盈、又结实,可以提供出色的支撑效果。

▼并且这个镁铝合金的骨架是横向贯穿整个机身的,结构设计非常优秀,在金属骨架上再搭建一层半透明的塑料骨架,辅以密集的加强筋设计,外观颜值和实用性,我全都要!

ROG枪神6 Plus超竞版游戏本的综合产品力表现非常强大,外观精致且有设计感,功能方面的表现非常棒,性能方面的表现同样非常给力,顶级的12代intel移动版i9-12950HX处理器,搭配150W满功耗的RTX3070Ti Laptop显卡,辅以双风扇五热管的散热模组,可以轻松应付双烤65W+150W(手动模式)的功率输出,各方面的表现都非常不错。

现在的高端游戏本领域,真的很难有其他的高性能游戏本可以跟ROG的游戏本相竞争了。或许你的性能表现可以做到差不多相同的水平,但你的外观、你的功能性、你的设计,绝对没有ROG这么天马星空。ROG枪神6 Plus超竞版游戏本上的紫外线显色暗纹涂装,可替换的ROG信仰徽章,KeyStone钥石的特殊功能,以及漂亮的RGB灯带和灯效,都是非常棒的。

另外就是,蘑菇感觉ROG采用液金的导热材料,可以最大程度的将CPU和GPU发出的热量导出,充分利用散热模组的散热能力。可以非常明显的感知到,在散热模组整体规格没有太夸张的情况下,ROG枪神6 Plus超竞版游戏本的待机温度表现,满载功耗表现,均非常不错。这是其他采用硅脂导热材料的游戏本所不能比的,或许他们的满载功耗表现差不多,但他们的待机温度很难控制的如此优秀。

求老哥们推荐一款可以玩lol的游戏本,又不那么笨重的

求老哥们推荐一款可以玩lol的游戏本,又不那么笨重的




不说价格就那就统一外星人






一般的笔记本都可以,轻薄本都行,只要散热好


这两个都是轻薄本,打LOL完全木的问题


荣耀pro的话买这个,腾讯对锐龙不友好


游戏本都差不多重。。。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玩lol性价比最高的笔记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